2019-2020年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文本信息加工教案 青岛版
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信息技术综述教案青岛版
2. 信息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处理等。
3. 信息道德:培养学生遵守信息伦理和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具备信息安全意识。
4. 信息创新: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 互动教学:采用问答、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6) 评价与反馈:利用教学评价软件,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有效地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2.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2) 教学软件Biblioteka 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演示、练习和测试,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4) 情境模拟: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信息技术应用,如模拟网络购物、制作电子简历等。
4. 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知识传播等。
5. 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保护个人隐私、识别和防范网络风险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具备信息检索、评估和应用的能力,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具体包括:
- 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信息技术教案(青岛版)
【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具体要求: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一:什么是信息?1、什么是信息?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信息技术综述》教学设计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学生可能对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互动讨论进行讲解。
(4)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学生可能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不够关注,需要通过视频、新闻报道等教学资源进行引导。
教学资源准备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收集和整理信息技术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图片、图表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课堂
1.课堂评价
(1)提问评价: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测试评价:设计相关的课堂测试,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3)作业改进建议: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3.评价反馈
(1)及时反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青岛版九年级信息技术复习教案——信息与信息技术
青岛版九年级信息技术复习教案——信息与信息技术九年级信息技术复习教案——第1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要点提示本单元主要考查:信息的特征、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等问题。
复习本单元,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引导学生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并能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熟练操作。
比如鼠标的操作无处不在(单击、右击)等,键盘的操作、输入法的选择都为以后的文字录入、建立文件(夹)、重命名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点:信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难点:计算机病毒的理解、预防一、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信息技术1、当今世界的三大资源是信息、能量和物质。
2、信息无所不在。
日常生活中,一些用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现象、情景等所表示的内容,都称为信息。
3、信息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发布和表示。
4、信息的特征: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传递性等等。
5、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计算机1、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64位,存储能力强,逻辑判断能力强等。
2、制造计算机的初衷就是为了科学计算。
(三)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1、计算机内部的运算采用的是二进制,数字、字符、汉字、声音、动画和影像等所有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处理和传送,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2、使用二进制的原因:既容易实现,又稳定可靠。
3、掌握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0—11)。
见下表(四)信息技术的发展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
2、从计算机内部使用的主要元器件的变化来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3、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方向发展。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课《文本信息加工》教学设计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概念。文本信息加工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文本信息进行处理、编辑和排版等操作的过程。它是信息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文本信息加工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本信息的处理方法和技巧,以及文本编辑和排版的基本原则。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本信息加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文本信息加工》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信息处理的能力。在核心素养目标的指导下,本节课将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信息意识:通过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处理,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够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软件:教师使用教学软件,如文本编辑器、文档处理软件等,帮助学生进行文本信息加工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文本信息加工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文本信息加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处理大量文本信息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文本信息加工的奥秘。
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文本信息加工教案青岛版
其次,我在讲解文本编辑工具的使用和排版技巧时,可能没有足够清晰地解释一些关键的操作步骤。这导致部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无法正确地完成任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准备更多的操作演示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这些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本信息加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4.将文本中的动词替换为同义词。
5.将文本中的形容词替换为反义词。
例题5:
题目:请使用文本编辑工具对以下文本进行排版和格式设置,使其符合以下要求:
-将文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标题,第二部分为作者姓名和日期,第三部分为文章正文。
-标题:加粗、居中、字号为18号
-作者姓名和日期:左对齐、字号为12号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本信息加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青岛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二、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3、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措施1、研究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仔细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共同发展,共同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认真上课:要充分利用课堂,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课堂上,利用讲解、演示、辅导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旨”的原则。
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针对性的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熟悉信息技术考试软件的操作技巧与方法。
合理安排考试内容及顺序。
5、耐心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
让学优生辅导带动学困学生,多关心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6、总结反思教研工作。
信息技术九年级下教案[修改版].doc
信息技术九年级下教案[修改版]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九年级(下)教案教学计划上学期第一章程序设计初步第一节程序设计入门(2课时)第二节流程图(2课时)第三节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课时)第四节分支结构程序设计(2课时)第五节循环结构程序设计(2课时)第六节数学问题(2课时)第七节汉字输入法研究(2课时)第八节冒泡排序法(2课时)下学期第二章智能机器人第一节认识机器人第二节机器人走直线第三节机器人走正方形第四节机器人认路第五节机器人走迷宫第六节机器人灭火第三章策划一项学生活动第一节开展活动的流程第二节开展活动的范例第三节开展我们的活动第二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分为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
下面就本章知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的要求加以描述。
1、知识性目标·“A”表示了解水平。
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表示理解水平。
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C”表示迁移应用水平。
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
2、技能性目标·“A”表示模仿水平。
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B”表示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C”表示熟练操作水平。
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1.知识性目标2.操作技能认识机器人(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概念、产生、发展、种类与应用。
技能目标熟练利用网络查找信息和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及应用难点分析机器人的概念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21世纪被信息技术专家誉为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综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传感器应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例如我国首例远程遥控机器人手术就是由北京的医生通过电脑遥控着沈阳机器人“黎元”进行脑外科手术。
青岛版九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青岛版九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九年级共20个班,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电脑,而且在小学时就学过计算机,经过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研究,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对信息技术比较感兴趣,培养起了较浓厚的研究兴趣。
但是,从学生上课情况看来,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今后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在上课时,还要注意各班的上课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机惯,保证上课顺利进行。
二、教材分析:本套教材是XXX出版的《信息技术》。
教材中设有一些固定栏目,包括:1.阅读与思考:给学生提供了与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大家进行思考,进而引出个性化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
2.研究目标:明确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研究与探究:本栏目设置了范例精讲、加油站等是基本知识和技能研究的主要环节。
4.实践与创新:学生可在研究过程中灵活运用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自我评价。
5.我的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加工、分析问题、语言表达、与人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研究和合作研究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研究、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拟定本学期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将强调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课堂中注重小组互助合作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管理和引导教育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组织优势生辅导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小组互助合作研究与教学。
(新教材)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 课程纲要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名称: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适用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15课时日期:【课程背景】(一)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基木思想是在情境中创造成果,通过体会、理解、内化,以形成自身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策划本领(计算思维)和责任感(信息社会任);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习者主动捕获相关信息(信息意识),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掌握与项目相关的知识技能(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贯穿于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内容遵循项目化的思路来开展设计,一般通过一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任务的实施来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体验完整的学习过程,内化与项目活动相关的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册教材包括三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多媒体素材获取”、“多媒体制作”、“数据与计算”。
(三)学情分析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操作性比较强,七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热情高,讨论气氛比较活跃。
加之小学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WPS文字、演示文稿编辑、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对本册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还稍有欠缺,操作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导致学生差异较大,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调研,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培优补差,课上调动学生互帮互助。
另外,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自律性较差,大多数学生对教材要求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
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教师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结合本课程的内容,制定如下的学习目标。
(一)第一单元“多媒体素材获取”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多媒体素材的作用和常见的获取多媒体素材的方法、对传统数字化工具和信息载体有初步认识。
2.掌握常见的多媒体素材获取技巧,能使用身边的信息化设备获取多媒体素材,培养从生活中获取多媒体素材的意识。
2019-2020年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赢在网络时代教案 青岛版
2019-2020年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赢在网络时代教案青岛版教学内容: 2.2 赢在网络时代本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上网所需设备、ISP的含义、IP地址和域名的格式;②了解因特网提供的服务以及访问因特网的三种方式;③理解IP地址及域名的内涵。
技能目标①学会设置IP地址,能通过三种方式访问因特网;②能够综合运用因特网提供的功能为生活、学习服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提升对网络的认识水平以及应用意识;②逐步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
教学过程:【阅读与思考】有一天,比尔·盖茨在美国西雅图的大街上遇见一位乞丐向他讨钱,之后,乞丐还顺便给了比尔·盖茨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他的E—mail地址。
比尔·盖茨不禁一阵惊喜,因为他的梦想正在实现,上网正在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
对于网络,同学们了解多少呢?【学习与探究】一、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日益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重要部分。
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类型有哪些?上网需要哪些设备?ISP、IP、域名等相关术语的含义是什么?作为信息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常识。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网络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工作的计算机,通过通讯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依据覆盖的范围,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区域内将若干独立的计算机通过数据通讯设备连接起来,使用户共享数据资源。
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小到一个房间(办公室、微机室),大到一个校园、厂区、商业区,一般不超过10公里。
城域网(MAN)的覆盖范围就是城市区域,一般在10~60公里,最多不超过100公里。
它的规模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但在许多方面接近局域网。
广域网(WAN)的覆盖和作用范围很宽广,一般超过100公里,可以跨越城市、地区甚至国家。
它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局域网组成。
Internet(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青岛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学期教案汇总
备注:缺少1.1 3.3 4.3 共三课时,最后附本学期教学计划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2 信息技术综述本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白发展趋势;②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技能目标:①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②结合案例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识信息技术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养成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②能够积极展望未来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
教学过程:【阅读与思考】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做出了惊人的:预言:“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最大的办公大楼将会人去楼空。
”现在,这个预言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这其中以家庭办公室最为流行。
家庭办公室也称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家庭办公室工作人员被称为“SOHO一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SOHO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尝试的工作方式。
【学习与探究】一、信息技术的内涵到目前为止,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四川出土的三星堆青铜“面具”中突出的眼睛和大大的耳朵以及在我国广泛流传的“千里眼、顺风耳”的传说,无不表现出我们祖先想扩大自身信息功能的强烈愿望。
指南针、烽火台、风向标、号角、语言、文字、纸张、印刷术等作为传载信息的手段,都发挥过重要作用;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手摇机械式计算机等近代信息技术的产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是前所未及的。
【练一练】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的发明都是为了延伸人类器官的功能,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如交通工具延伸了人类腿脚的功能。
以下信息技术工具延伸了人类哪些器官的功能呢?①望远镜;②手机;③麦克风;④计算机;⑤可视电话。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实现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储存、传输和应用的相关技术。
2019-2020年初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下)教案 青岛版
2019-2020年初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下)教案 青岛版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学
过
程
问: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多媒体计算机进入到千家万户走过了几十年,那么多媒体计算机它具有哪些特点呢,?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6-7,自己学习
①多媒体计算机和第一台计算机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呢?
通过前面的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教
学
你身边的计算机是多媒体计算机吗?了解一下它们的配置
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学生观看、加深了解
学生试回答:
师生共同学习本堂课的重点之一
引入本堂课的重点之二: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学生自主学习本课重点之二
教
学
过
程
教师要求学生看书并总结:
1、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要求
2、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要求
教师补充总结
学生总结:
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通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是我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法之一。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探究——合作——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比较法、演示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些设计意图并没有得到最佳的体现。由于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因些在后期的课堂任务中,有部分孩子没有参与进来,堂课的气氛也稍显死气,不够活跃。这可能也是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和探究。
青岛信息技术教案
青岛信息技术教案教案标题:青岛信息技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2. 电脑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4.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技巧;5.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管理;6. 网页设计和制作。
教学步骤:第一课:信息技术概述1. 引入课程,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3. 教师进行总结,澄清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误解。
第二课:电脑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1. 介绍电脑硬件的组成和功能;2. 介绍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基本知识;3. 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电脑硬件和软件。
第三课: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1. 介绍常用办公软件的种类和功能;2. 分组演示,让学生展示不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3. 学生实践操作,完成一份简单的办公文档。
第四课: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技巧1. 介绍互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互联网的使用经验和技巧;3. 教师进行总结,提供更多互联网使用技巧。
第五课: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管理1. 介绍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2. 演示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表格、插入数据等;3. 学生实践操作,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库表格。
第六课:网页设计和制作1. 介绍网页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 分组合作,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网页;3. 学生互相展示和评价设计的网页,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2. 实际操作:评估学生在电脑操作和软件使用方面的技能;3. 项目作业:评估学生在网页设计和数据库操作方面的能力。
教学资源:1. 电脑实验室或学生个人电脑;2. 互联网连接;3. 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和网页设计软件。
教学建议:1.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和互动讨论,促进彼此学习;3. 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文本信息加工教案青岛版
教学内容: 4.1文本信息加工
本课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常见文本的类型,熟悉常用的文本加工工具;
②掌握日常文本编辑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
①熟练运用word或WPS等软件加工文本信息,并能够根据需要对文本文件进行综合设置;
②初步学会运用智能化工具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并提升协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审美品位。
教学过程:
【阅读与思考】
1950年,英国数学家图灵发表了名为《计算机能思考吗?》的论文,并设计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即一个人在一间房子里,向另外一间房子里的人或机器提问,但这个人不知道回答问题的是人还是机器,如果这个人根本无法判断出是人还是计算机在回答问题,那么就可以认为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
在这篇论文中,图灵首先提出了“机器思维”这个概念,为计算机科学又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图灵因此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在文本信息的加工过程中,许多环节也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从古至今,人类发明了许多记录信息的形式,其中由字符构成的书面语言用得最多。
字符构成文字,文字的集合就形成了文本。
一、文杰与文本加工
利用各种文字处理软件,可以方便地对文本进行编辑、
排版和分析处理,如统计、分类、索引、检索、翻译等。
使用计算机制作的文本,依据用途可分为简单文本、丰富格式文本和超文本三类。
(1)简单文本
简单文本是由一连串的字符组成的,除了用于表达正文内容的字符(包括汉字)及“回车”、“换行”、“制表”等有限的几个控制字符之外,几乎不包含任何其他格式信息和结构信息。
这种文本通常称为纯文本或ASCII文本,纯文本文件的扩展名是“.txt”。
几乎所有的文字处理软件都能识别和处理纯文本,但不能在纯文本中插人图片、表格等,不能建立超链接。
(2)丰富格式文本
在许多情况下,必须在纯文本的基础上插入必要的图、表、数学公式,甚至是声音和视
频图像。
为了使文本能以整齐、醒目、美观的形式展现给用户,人们还需要对纯文本进行必要的加工,例如对字体、字号、色彩等进行设定,这个过程称为文本的格式化。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文本一般称为“丰富格式文本”。
美国Adobe公司开发的PDF(可移植文档格式),是丰富格式文本的一种事实上的标准,已经被许多文本处理和电子出版软件所采用。
(3)超文本
传统文本是按照线性结构组织的,阅读时具有固定的顺序;超文本采用网状结构组织信息,通过链接、跳转、导航、回溯等操作实现跳跃式阅读。
超文本由节点(N0rle)和链(Link)组成、:节点
用于存储各种信息,链则用来表示各节点之间的关联。
常用的超文本格式有windows 中的帮助文件(HLP)、上的HTML文件、PPT等形式的文件。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工各种各样的文本,如信件、通知、标语、作文、报告、报刊、贺卡等。
文本加工是运用合适的工具、软件对文本类信息进行输人、编辑、排版和发布的过程。
【想一想】你平时用过哪些文本加工软件
【练一练】使用微软公司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可以制作类型的文本。
A.简单文本 B.丰富格式文本
C.超文本 D.上述3种类型均可
二、文本的编辑
对文本进行编辑的前提是创建一个文档,并且掌握文字的输入、选取、复制、粘贴、移动、剪切、删除以及插入符号等基本操作。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以下功能:
1、页面布局的设置
页面布局的设置主要指设置页码、页边距、纸型、每页行列数、分栏、背景、页眉、页脚等。
2、字和段的编辑
对字的编辑主要是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距、文字排列方向、间距、颜色、文字效果等;对段落的编辑则是设置行距、段间距、段缩进、特殊格式、对称方式、换行和分页以及中文版式等。
3、图文并茂的实现
为了增强文本的表现力,有时候还需要添加辅助图片、图
案、艺术字、文本框等修饰内容,如右图所示。
要实现图文并
茂的效果,需要插入剪贴画、自选图形、图像或艺术字等,还
需要设置图片的属性、图文的排列方式以及图文对象的组合方
式等。
4、表格的制作和加工
常用的字处理软件都具有制表功能,基本能够满足用户对表格制作的需要。
利用字处理软件制作表格时,可以自动生成表格,也可以手工绘制表格。
对表格的操作主要包括:插入或删除行或列、合并或拆分单元格、平均分配行或列、设置表格属性(尺寸、对齐方式、文字环绕、行高与列宽、边框和底纹)、表格与文本的转换、排序和计算等。
【练一练】请你选择合适的软件,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利用文本编辑的方法、技巧,对自己的研究性小论文进行加工,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新的编辑功能,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实践与创新】课本P77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