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5.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
小结:
《牧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童 真、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牧童,让 我们体会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对美 好童年生活的无尽怀念。
诗.导入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5.古诗词三首
读诗题: 《牧童》 知诗人:
——[唐].吕岩
吕岩
字洞宾,唐代人。他出生于世代官宦之
家,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曾当过地方官吏。后来
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
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 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 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指确切的数字, 而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 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 明月。
铺:铺开。(草原茂盛给人平缓舒服之感) 横野:辽阔的原野。 弄:逗弄。(风中笛声悠扬飘逸,牧童吹 笛嬉戏,富有情趣)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明诗意:
1.自由读诗,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这是一个(
)的牧童。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已经得道成了神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 童
吕 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小学五年级课文古诗词三首
小学五年级课文古诗词三首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古代诗词中最著名的之一。
它描绘了一个月夜中寂静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独特的写景手法,传达了诗人内心深情的思乡之情。
诗人以“床前明月光”来描绘月光洒在床前的明亮景象,接着用“疑是地上霜”来形容月光的明亮像霜一样凉冷,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寒冷。
然后,诗人写道自己仰头望明月,尽管他身处异乡,却能通过观赏明月来思念故乡。
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形式简短明了,意境深远,清新而纯粹。
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也是极富盛名的一首。
整首诗以描写山河壮丽景色和励志的主题为内容,表达了人们对进取、超越的向往。
首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突出壮丽辽阔的山河景象,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丽。
接着,诗人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话来表达自己追求进步和超越的精神。
他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往上爬,达到更高的境界,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这首诗形式简明扼要,发人深省。
通过对壮丽景色的描绘,诗人激发了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的心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思想。
三、《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一首诗,是他晚年所作的一首田园诗。
这首诗主要通过描绘山林的宁静以及一个空山中的人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首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通过描绘空山寂静的景象,无人迹可寻,却能听到人的声音。
这一描写营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山林环境,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神秘。
接着,诗人用“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两句来描绘自己的境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讲解课文朗读知识点我会写:昼:昼夜白昼极昼昼夜不息耘:耘田耕耘春耕夏耘桑:桑树蚕桑桑叶沧桑沧海桑田晓:拂晓破晓报晓知晓揭晓多音字:解:jiě解释jiè押解xiè浑身解数供:gòng供品gōng提供形近字:昼(昼夜)尽(尽头)耘(耕耘)耕(耕地)晓(报晓)浇(浇水)问题归纳: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课外积累: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后习题答案: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场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种瓜,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场景: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
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册六首分类
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册六首分类
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新课标五年级古诗词三首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 童
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 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 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 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 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 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语文作业本
5、古诗词三首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叶渔船两小童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渔船两小童 不是遮头是使风
青青草
锄豆溪东 亡赖
醉里吴音相媚好
正织鸡笼 卧剥莲蓬
逗弄。 怪不得顽皮,淘气。
2 这句写小孩的淘气顽皮的样子,写得很生动。
人教版五年级下古诗三首
人教版五年级下古诗三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包括《牧童》、《舟过安仁》和《清平乐·村居》。
1.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所作,全诗描绘了一个牧童在黄昏时分的悠闲自得的生活画面。
2. 《舟过安仁》是宋朝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描绘了小渔船上两个孩童的有趣动作,表现了儿童的奇思妙想和聪明才智。
3. 《清平乐·村居》是宋朝诗人辛弃疾所作,全诗描绘了一家五口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乡村的宁静与安详。
以上是三首古诗的基本信息,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建议查阅教辅材料或咨询语文老师。
小学语文_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停顿、读出节奏。
2.结合注释、查阅的资料等,想象当时的画面或情景,谈谈你的感受。
3.总结三首诗词在表达思乡之情时的异同,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说出诗词意思,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感。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思乡情怀,总结三首诗词在表达思乡之情时的异同,品析用词的准确生动。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老师一起倾听歌曲《故乡的云》。
(烘托气氛,将学生带入浓浓的思乡之情中,调动孩子的思绪。
)师:孩子们,这是一首著名的表达思乡之情的歌曲,唱出千万游子对家乡的浓浓思念。
大家有离开家乡或离开父母很久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吧。
生回答。
师:老师分享自己的游学经历。
并分享给孩子一首小诗《想家的心情》。
(师配乐朗读)其实,思乡、思亲是我们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怀。
古时候,许多诗人也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首思乡诗词。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诗句,并将读不准和不理解的诗词句勾画记录下来,结合工具书和和课文注释解决古诗生字词与大意;(2)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跟读,指导学生在读诗歌时注重用“/”划出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节拍,读出情感,从而感知全诗内容,走进诗歌所表描写的情境;(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课文注释自由讲解古诗大意。
(明确: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2)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古诗,品读古诗并思考“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师通过重点讲解京口、瓜洲、钟山这三者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用简笔画方式示范划出三者的方位)(3)通过诗中京口、瓜洲、钟山这三者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思考作者此刻站在什么位置,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明确:首联和颔联中,“一水”“只隔”表现了作者心里认为瓜洲、京口、钟山三者之间距离很近,同时请学生体会古代交通工具是车马、船只,了解到从瓜洲到京口再到钟山实际距离其实很远,而作者心理距离却很近,正说明诗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5.古诗词三首_舟过安仁
这首诗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 满童稚的行为和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 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 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 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 进啊!
小练笔:
把古诗《舟过安仁》改 编成一个小故事。
从这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 么?
从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可 以看出他们是怎么样的小朋友 呢?
诗人喜不喜欢这两个孩子?
再读感悟:
话说当年,诗人杨万里划着小船路过 这个地方。万里晴空,碧波荡漾,多么令 人心旷神怡啊!忽然,看到一叶渔船,船 上坐着两个孩子,可是,他们把撑船用的 竹竿和船桨都收起来了?诗人纳闷了?你 能读出诗人的纳闷不解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5课 古诗词三首
舟过安仁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动听 的歌,是一幅美丽的画,而 我要说童年是一首美妙的诗, 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 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舟
过
宋安
杨
仁 万
里
·
作者介绍: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杰出的诗人,“中兴四大家” 之一。
自读感知: 1、自由朗读。 2、小组赛读,比比谁读得最好。 (有层次的读要做到三点:读准 字音;读准节奏;读出美感。)
小组合作学习: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
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解
棹:船桨。
词
怪生:怪不得。
语
遮头:为头部遮挡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第一二句诗,描写了什么 画面?
为什么要收起竹竿和船桨, 不下雨却要打伞呢?(带着疑问 读诗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及《清平乐·村居》。
店铺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古诗词三首》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原文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②卧月明。
注释①弄:逗弄。
②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舟过安仁①[宋] 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清平乐①·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吴地的方言。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老翁、老妇。
⑥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文理解一、《牧童》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
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
提示:牧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调皮、疲倦)二、《舟过安仁》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提示: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小学语文_5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配乐诗朗诵。
4.拓展阅读:《牧童》《桑茶坑道中》《稚子弄冰》
五、感情升华诵童年
孩子们,童年,是一支动听的歌谣,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篇。今天,耿老师把一首《古诗词里话童年》送给大家,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编制出属于自己的最美的童年故事吧!(配乐诵读)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从前有个姓卢的读书人,整天都为得不到荣华富贵而苦恼。一次,他在去邯郸的旅店里,遇到了道士吕翁,就向吕翁诉说自己的贫困和苦恼。吕翁给他一个枕头,叫他睡觉。这时旅店的主人正在煮黄粱(小米)饭。读书人在枕头上睡着后,就做起了美梦,梦见自己封官拜相,娶妻生子,享尽了荣华富贵。可是一觉醒来,他看到一切依旧,连店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煮熟。刚才自己所享受的一切,不过是人家煮黄粱时自己做的一个梦罢了。
(4)配乐朗诵。
《舟过安仁》
(1)如果你们就是那两个男孩,谁能加上对话和动作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2)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故事,师巡视指导。
(3)情景剧展演
(4)配乐朗诵。
《清平乐村居》
(1)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播放相关音乐以及另一段舒缓的音乐,让那个学生感受“破阵子”与“清平乐”两个词牌名所蕴含的不同风格。
五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小组集体竞争的机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另外,针对本单元学习内容,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很多故事,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古诗的学习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有深刻的体会。因此这也是古诗词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
水光潋滟,杨柳依依。嘟嘟、乐乐自由泛舟……
。 。
于是收篙停棹,张伞使风。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哈哈)怪 生 无 雨 都 张 伞 ,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哈哈)怪 生 无 雨 都 张 伞 ,
不是遮头是使风。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 诚斋,南宋诗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大 量的古诗,他的诗自成一家,形成了 “诚斋体”,他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 风趣,浅白如话的语言表达。他非常喜欢描写儿童 形象,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 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南宋 杨万里)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 叶|渔 船|两 小 童 ,
gāo zhào
收 篙|停 棹|坐 船 中 。
怪 生|无 雨|都 张 伞 ,
不 是|遮 头|是 使 风 。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篙
棹
舟过安仁
渔夫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渔歌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
鲁迅小学
沈苗娟
《牧童》诗意:
•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 七里都是草地。 •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 声。 •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 时分。 •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 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 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的生活。
PDA培养基 /shiji/peiyangji/PDA.html PDA 培养基
狂起来!现在那木泰已经站在帐子外面咯,而且帐子里面全是低矮の家具,连各屏风都没有,壹各大活人根本就是没处躲没处藏!时间紧急,没 有任何办法,所谓の急中生智,无非也就是赶快让玉盈侧面朝里躺在炕上,吟雪赶快找出壹各帕子搭在她の额头上,装作发热の样子,更主要の 作用是遮住咯大半张脸。而水清则迅速起身,摆好迎接稀客の架式。待看到仆役给の眼神儿,吟雪才走出帐子,将这两各不速之客迎进咯帐子里。 “给小四嫂请安。”“八弟妹、二十三小弟妹,别这么客气,快请进来吧。”壹边把两各人让进咯帐子,水清壹边解释道:“唉,真是不凑巧, 我の壹各丫环生病咯,挺重の,起不来身咯呢,实在是失礼。怕给两位弟妹过咯病气,咱们就在靠门边の位置说会话吧,我也不把你们往屋里让 咯。对咯,今天两位弟妹过来是因为„„?”“是这样,今天看您在额娘那里打咯那么多喷嚏,看来是受咯寒,想看看您好壹些没有。”按照壹 路上事先商量好の分工负责方案,塔娜率先挑起咯话头。“噢,这各呀,我好多咯,你看,我这不是好好の嘛。”“那就好,小四嫂没有大碍就 好。不过,您の丫环病咯,就不要再在您の房里伺候咯,会不会您下午の喷嚏就是因为过咯这各奴才の病气才那么厉害の呀?”“嗯,应该不是 吧,看看吧,壹会儿要是不行の话,就挪到别の帐子去。”听着塔娜与水清の这番对话,那木泰心中不住地赞许:这小妮子越来越会办事呢,上 午还惊慌失措地不敢接胡椒瓶,现在竟能这么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对答如流,进步真是快呢。之所以是由塔娜负责主要の周旋任务,主要还是由于 她与水清更熟悉壹些,比较容易进入对话状态。另外,由塔娜纠缠着小四嫂,那木泰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好好观察壹下那各丫环。可是谁能料 得到,这各丫环居然病咯!第壹卷 第291章 挪人这各意外情况把那木泰气昏咯头!好不容易想出来这么完美の壹各妙计,又完全按照她们の设 计顺利地进行,每壹步,每壹步,都严丝合缝,马上就要笑到最后,就差这最后壹哆嗦の时候,哪儿想到那丫环病倒咯!不但病倒咯,还壹直身 子躺向里侧,不要说借机会盘问盘问,就是连各面都没有见到,居然功亏壹篑!那木泰是何等心高气傲之人,从来不曾失过手,更不可能咽得下 这品气。此时此刻,她の大脑飞快地转着,算计着如何才能挽回这各不利局面,正壹愁莫展之际呢,居然水清の这各回答中露出壹各破绽,让她 立即抓住咯壹根救命稻草:“小四嫂,您の身子骨多金贵啊,人又是这么娇弱,没有病气儿の时候还得万分小心呢,更何况是已经有咯病气儿, 这万壹要是过咯病气,四哥得多心疼呢!所以弟妹建议您还是现在赶快把她挪到别の帐子去吧。”水清哪里料到八弟妹抛出咯壹各现在就挪人の 话题。这怎么可能呢?她壹时半会儿接不上话来,那木泰壹看水清被她逼得没有咯退路,赶快乘胜追击又加咯壹句:“不就是各丫环嘛,小四嫂 也太仁慈咯,再怎么说,您也是主子呢,。”那木泰の本意是想使用激将法,将壹下她の军,干柴上再加壹把烈火,逼得水清就范。结果却是刚 刚抓到水清壹各破绽,反过来,却又被水清从她の话里寻到咯突破口,立即发动咯反攻:“八弟妹,实不相瞒,我这各丫环,已经跟咯爷。既然 被爷收咯房,那就是爷の人咯,也是主子咯呢。就算我の位份高壹些,但是对于爷の人,我再是想挪人,那也得等爷回来,禀报爷壹声才行,否 则爷还不得治咯我の罪?”那木泰没想到小四嫂把自家爷给搬咯出来,这可真是壹各天大の理由,搬出王爷来,她还能有啥啊办法?总不能唆使 水清未经禀报,擅自行动吧。而且那是人家の家务事,她壹各当弟妹の,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再掺和,否则她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计谋没 有得逞の那木泰壹口气憋在心里半天都没有痛快地吐出来。气结の她输咯场面,但不能输咯气势,于是阴阳怪气地回咯壹句:“唉,还是小四嫂 大度啊!被自己の丫环在眼皮子底下由爷收咯房,都还能这么宽厚仁慈。要说这皇子小格里,也就四哥最有福气咯,能有小四嫂这样宽宏大量の 侧福晋。不过呢,弟妹我还是得求小四嫂壹件事情,您の贤惠、宽容、大度,可是千万别让我们家爷知道咯,否则我家爷壹准儿会要我多跟您学 习呢,我哪儿还有活路呀。”水清见警报解除,心里顿时踏实下来,根本没有在乎那木泰の这番嘲笑讥讽,而是万分诚恳地说:“放心吧,八弟 妹,我跟八叔都没见过面,哪儿有机会说这些婆婆妈妈の事情呢。”看着这两位嫂子唇枪舌箭地你来我往,将塔娜看得目瞪口呆!原来只知道八 嫂是各厉害角色,是她塔娜钦佩不已の对象,怎么柔柔弱弱の小四嫂竟然也是这般滴水不露、足智多谋?这阵势可是壹点儿都不输八嫂呢!第壹 卷 第292章 渊源好不容易将那两各大麻烦打发走,水清和玉盈两各人心有余悸地紧紧抱在壹起,半天才缓过神儿来。然后水清就突然想起来壹 各问题:“姐姐,您怎么会认识八福晋?”“还不是因为二哥嘛?二哥跟八爷の关系可好咯。已经过世の二嫂是明珠大人の孙女,纳兰家可是名 门望族。宫里の惠妃娘娘不但是明珠大人の姐姐,还是八爷の养母!你说二哥能不跟八爷关系好吗?当初二哥能娶咯二嫂,也是八爷の这边牵の 线。虽然现在明珠大人在朝堂上算是彻底地失咯势,八爷也没有以前那么风光咯,纳兰嫂子也已经故去,可是这七转八绕の亲戚关系
五下古诗词三首意思解释
五下古诗词三首意思解释
五下古诗词三首意思解释:
《四时田园杂兴》这首古诗词描述了农村白天和夜晚的劳作情景。
白天农民在田里除草,夜晚回来搓麻线,男女老少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孩子们虽然不懂得耕织,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小孩在清晨从金属盆里取出冰块,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敲打的情景,展现了小孩的稚气和乐趣。
冰块发出的声音穿过树林,落在地上时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村晚》则描绘了池塘周围的景象,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塘岸。
青山衔着落日,将影子倒映在水波中。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古诗三⾸》写了⼉童⾃在快乐的⽣活状态,天真活泼的⼉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第⼀课《古诗三⾸》课⽂原⽂ 四时⽥园杂兴(其三⼗⼀) [宋]范成⼤ 昼出耘⽥夜绩⿇, 村庄⼉⼥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
注释 _________ ①[耘⽥]在⽥间锄草。
②[绩⿇]把⿇搓成线。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
⑥[阴]树荫。
稚⼦弄冰 [宋]杨万⾥ 稚⼦⾦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_________ ①[稚⼦]幼⼩的孩⼦。
②[⾦盐脱晓冰]早晨从⾦属盆⾥把冰取出来。
③[钮]⼀种⾦属打击乐器。
④[磐}⼀种⽤⽟或⽯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种天然⽟⽯,也叫⽔⽟,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满陂, ⼭衔落⽇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背, 短笛⽆腔信⼝吹。
注释 _________ ①[陂]池岸。
②[满]⽔中的波纹。
③[腔]曲调。
④[信⼝]随⼝。
【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第⼀课《古诗三⾸》知识点 我会写: 昼:昼夜 ⽩昼 极昼 昼夜不息 耘:耘⽥ 耕耘 春耕夏耘 桑:桑树 蚕桑 桑叶 沧桑 沧海桑⽥ 晓:拂晓 破晓 报晓 知晓 揭晓 多⾳字: 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浑⾝解数 供:gòng供品 gōng提供 形近字: 昼(昼夜) 尽(尽头) 耘(耕耘) 耕(耕地) 晓(报晓) 浇(浇⽔) 问题归纳: 1、三⾸诗中的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诗中的孩⼦勤劳、天真;第⼆⾸诗中的孩⼦天真可爱,⾃得其乐;第三⾸诗中的⼉童悠闲⾃在、⽆忧⽆虑。
2、这三⾸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写⼉童⾃在快乐的⽣活状态,天真活泼的⼉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园杂兴》(其三⼗⼀)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引出⼉童学种⽠的可爱场景。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生字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的三首诗词中展现的童年故事,是穿越千年时空的。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生字1【蓑】读音:suō巧记:一字横穿哀的口(衰),头顶草(艹)帽雨不愁。
字义: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组词:蓑衣蓑笠造字:形声法造句:蓑衣是古时候人们常用的防雨工具。
笔顺:“艹”两竖上开下合;下部点正,第五笔横长。
2【牧】读音:mù巧记:对“牛”写文(攵)章。
字义:放养牲口组词:牧民牧羊牧场牧歌放牧牧童游牧畜牧业造字:会意法造句:牧民在草原上尽情地放声歌唱。
笔顺:左右等宽。
“”的最后一笔提要有力。
3【遮】读音:zhē巧记:富“庶”之“辶”地。
字义:掩盖,掩蔽,挡组词:遮盖遮蔽遮丑遮挡遮掩遮阳遮阴造字:形声法造句:错误是遮盖不住的。
笔顺:“灬”四点要协调,两边大,中间小;“辶”捺伸展。
字歌:庶字变化多有草变甘蔗有鸟是鹧鸪走之把脸遮4【醉】读音:zuì巧记:士“卒”“酉”时相见。
字义:①喝酒过多,神志不清②沉迷,过分地爱好组词:①醉酒醉汉醉话②陶醉醉心沉醉造字:会意法造句:我陶醉在这秀美的山川景色之中。
笔顺:左右等宽。
左边宜短;右边宜长,末笔为悬针竖。
字歌:酉时喝醉酒碎石大如斗憔悴心烦闷猎犬猝然走5【媚】读音:mèi巧记:姑娘()画“眉”。
字义:①美好,可爱②巴结,逢迎组词:①娇媚妩媚②谄媚献媚造字:形声法造句:荷花开得娇媚动人。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的“目”宜窄且长。
6【锄】读音:chú巧记:现金(钅)资“助”。
字义:①用锄弄松土地,除草②用来弄松土地和除草的农具组词:①锄草②锄头造字:形声法造句:爸爸扛着锄头去田间干活了。
笔顺:左窄右宽。
两边宜长,中间宜短。
7【剥】读音:bāo巧记:别后(刂)“录”用。
字义:去掉外面的皮、壳或其他东西(常用于口语)组词:剥皮剥壳剥花生剥莲蓬造字:会意法造句:工人用机器剥花生,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
2018年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课外同步阅读训练卷5.古诗词三首(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同步阅读训练卷5、古诗词三首【课内片段阅读】片段一:(一)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
归来饱饭黄昏后,。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前两行词句给我们以和上的感受。
放眼望去,;侧耳倾听,。
3、诗中有、有情、有人物、有,这生动的一幕由及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4、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的向往。
片段二:(二)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问法一】1、按原文填空。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题目是。
3、这几句话写出了一家五口人的哪些活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一词,含有怎样的情味?【问法二】1、此词的作者为代词人,“清平乐”为,“村居”是。
你还知道的词牌名有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3、词中“”这个句子形象地勾勒出江南农村的景色。
4、用“~~”画出词中描写老两口安详、愉快的生活场景的句子。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乐趣?【课外同步阅读】(一)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诗中加点的“着”字应该读()。
A、zhe B、zháo C、zhuó2、仔细读本诗,你觉得“草满花堤水满溪”中的“满”字应该解释为()。
A、全部B、里面充满,没有剩余的地方C、达到容量或时间的限度3、这是诗人在江南旅途中记下的一幅风光小景,读后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与的和谐。
(二)我爱牵牛花去年,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牵牛花。
她的嫩叶、花朵缀满了篱笆,把我家院子打扮得像一座美丽的别墅。
牵牛花最乐于攀登,勇敢地越过障碍,向着高处攀登。
她那纤细而坚韧的茎蔓,在篱笆上千方百计地穿过缝隙,围着篱笆杆缠呀缠,盘呀盘,把篱笆编织得不透风,就像巧姑娘在用竹篾纺织花篮,叉似在飞针走线制作美丽的刺绣。
距篱笆不远处有一棵挺拔的柏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古诗词三首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一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古诗词三首》。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
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那古人眼中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三首》。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初读: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三首古诗,注意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尝试读出节奏,下面开始吧。
同学们读得可真投入啊!相信这些词语也难不倒大家,谁自告奋勇?这位男生,你举手最高,你先读。
你声音洪亮,请坐。
哪个词语没有读正确?我听到有的同学说剥莲蓬的剥(bāo),这里应该读剥,还有一个音是剥(bō)。
你真是有一双火眼金睛呢!那你可以组一个词吗?非常好。
同学们读得都非常棒!
老师在课前批阅大家的自主学习单是,发现锄头的锄字出错较多。
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锄”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一个金字旁,说明它和金属有关,右边是一个帮助的“助”,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同学们眼学千遍,不如握笔一遍,快在你的自学单上工工整整地写一遍吧。
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头正,肩平,足安。
精读:生字词大家掌握的都非常的好了,刚才读的三首古诗中你最喜欢哪一首呢?我听到呼声最高的是第一首牧童。
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一首。
请同学们伸出手与老师一起板书诗题。
同学们,我们在写牧的时候,牛字旁的最后一笔要变提。
那什么是牧童呢?对,就是放牛,放羊的孩子。
一起来读:牧童。
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就是我们熟悉的吕洞宾。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吕岩有哪些了解呢?能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你说诗人吕岩因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被称为“逍遥大仙”,你了解的可真不少呢,请坐。
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本首古诗,注意读准诗中的每个字、词,现在开始吧。
同学们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读好了,有哪位同学可以尝试的来读一读呢?这位女生,你来读。
你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但是总还感觉缺少那么点感情,请坐。
谁还可以来读一读?你读的时候注意了停顿,非常好,请坐。
同学们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如果能读出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我们一起再来试一试!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同学们读的可真好!这是一首描写牧童的诗,牧童出现之前,诗人描写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同学们真会读书,那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呢?原野辽阔,笛声悠扬。
概括的真不错。
那哪位同学可以是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呢?你来说。
你说,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原野,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笛声悠扬悦耳,时断时续的从远处传来。
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啊。
牧童放完牧之后他又去了干了什么呢?他跑去草地上看月亮了。
那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果真如此,那谁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呢?这位男生,你来。
牧童放牧归来,吃饱晚饭后已是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你说的非常的好,请坐。
同学们,读完这首诗,这个牧童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呀。
非常的快乐,自在,无拘无束,那你你能从中体会到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吗?对牧童的喜爱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是生活状态的向往。
你们能带着这种喜爱之情,再读一读这首古诗吗?同学们,开始吧!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老师仿佛也能看到那山村迷人的暮色,悠然自得的牧童。
迁移: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了解诗人,体会诗意,感悟思乡感情的方式学习了第一首古诗。
那同学们可不可以继续用这种“知诗人、解诗意、悟诗情”的方法继续学习另外两首古诗词呢?一会儿我请小组代表来汇报。
有哪个小组的同学,想先来说一说。
二组你们举手举的最高,你们先说。
你说《舟过安仁》写的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看到两个孩童,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的情景。
多么可爱的孩童啊!哪个小组还想来补充一下。
三组,你们来说一说。
你们说还体会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讲的非常的好,请坐。
那《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第五小组,你们来说一说。
你们说,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
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
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总结的非常到位,请坐。
小练笔: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首都是有关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那你能尝试着把你最喜欢的一首改成一篇优美的短文吗?下面开始吧!谁可以来说一说?你写出了两小儿借伞使风的机敏。
请坐。
还有谁可以来说一说?你来说,你写出了形态各异的三小儿的悠闲生活。
请坐。
作业:同学们,课上到这里我们就要接近尾声了,请同学们课下再去收集一些有关童年趣事的古诗词,我们下节课再继续交流讨论。
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以上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板书:
5、古诗词三首
牧童
唐吕岩
笛声弄晚
卧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