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说课稿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评课稿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评课稿一、教材分析《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是中国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共同编写的物理教材,适用于初中八年级学生。
本册的第四章是《物质的状态变化与物质内部结构》单元,其中一节是《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该单元是在介绍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物质的状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学生通过学习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与特点,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这些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并熟悉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与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增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与特点。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引入一个小实验,用一个水杯装满开水,然后将水杯倒扣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水杯外表和水杯内部的变化,并提问学生对这个现象的解释。
2. 概念讲解通过导入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然后教师进行概念讲解,包括以下内容:•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加热水杯中的水,观察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得出一些结论,如:•加热过程中水面产生气泡,水面渐渐下降。
•水蒸气逐渐充满整个水杯。
通过实验观察和结论总结,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汽化的过程与特点。
4. 问题解决提出一个问题,如: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喷洒水会感觉凉爽?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想,并提出他们的解释。
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和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与辩论。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教案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物质三种物态:固态、液态、气态。
知道汽化与液化及对应的吸放热。
2.知道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知道沸腾现象、沸腾的特点和沸点。
进一步熟悉温度计的使用。
4.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
2.经历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教学难点】有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
【教学准备】酒精、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打火机、平底烧瓶、水槽、玻璃导管、停表、课件。
【教学过程】1.物质的三态直接问学生水有哪三态?别的物质是否也有这三态?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其他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状态,老师总结:固态、液态、气态是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2.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用酒精在黑板上写出“液体”两个字,老师抓紧时间把盛有少量酒精的烧杯绕教室走一圈。
问学生黑板上的字哪儿去了?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学生回答问题后再给出汽化的概念。
红薯,萝卜切开后哪儿易干?再定义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池塘中的水蒸发不论在什么温度下都可以。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教学:通过晒衣服和农作物(如稻子、花生、豆子、棉花等)的做法来归纳: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通快慢有关。
3.探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1)提出问题家里烧开水你们都看过,你能描述一下当时的现象吗?学生们试着说,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
(2)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按照课本装置好实验设备。
(水量适量、火焰要大水温不能太低,固给水先加热,烧杯加盖,加热时取下盖,让学生看盖有什么,以备后用)(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请同学帮忙记录时间和数据,特别提醒同学注意观察气泡的产生、变化和沸腾后的温度变化。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设计本节课《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时,我采取了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 让孩子们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冷水、气球、盆子、滴管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等。
五、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孩子们用气球吹出不同的形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入课题(10分钟):向孩子们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示例让他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3. 实践环节(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热水和冷水中的物体汽化和液化的现象,并用记录本记录。
5. 应用环节(5分钟):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2.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带回家,与家长分享,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同时,我还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汽化和液化的现象,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在实践中,他们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培养了动手能力。
在课后,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了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教案: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3. 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4. 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现象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难点: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夏天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冬天室外呼出的白气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汽化和液化有什么关系。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汽化和液化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者的区别。
4. 影响因素探讨:分析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如温度、压力等,并通过实验验证。
5. 生活实例分析: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空调制冷、热水器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3. 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4. 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下列现象:夏天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冬天室外呼出的白气等;3. 分析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4. 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汽化和液化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 研究汽化和液化的其他应用;2. 探讨其他物态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重点和难点解析: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一、温度对汽化和液化的影响1. 温度与汽化速率的关系:温度越高,汽化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液体分子的动能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使得分子更容易摆脱液体表面进入气相。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以探究汽化和液化特点为主题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现象的理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现象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3. 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烧杯、玻璃棒、温度计、加热器、冷水槽等。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实验材料包,包括小烧杯、玻璃棒、温度计、冷水槽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夏天在户外玩耍时,为什么水会从瓶子中蒸发出来,让孩子们思考并回答。
2. 实验操作: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材料,观察加热器加热烧杯中的水时,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3. 交流分享: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讨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4. 讲解:通过讲解,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5. 巩固练习:通过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但是,在实验操作中,有些孩子对实验仪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训练。
沪粤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导说课稿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导说课稿引言大家都知道,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之一。
当我们在夏天喝到凉爽的水时,或者看到水蒸气从水壶中升起时,我们曾经想过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奥秘吗?本节课我们将探究汽化和液化这两个简单但有趣的现象,了解其中的特点和原理。
让我们开始吧!一、汽化1. 汽化的定义汽化是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
当物质的温度达到其沸点时,液体的分子将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相互间的引力,并逐渐转化为气体状态。
2. 汽化的特点•温度和汽化速度成正比:当温度升高,液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相互间的引力减小,从而加速汽化过程。
•汽化过程吸收热量:在汽化过程中,液体吸收了周围的热量用于转化为气体,因此观察到液体在汽化时温度不变。
•汽化是有限的过程:当液体完全转化为气体时,达到饱和状态,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加热将会转变为蒸汽。
3. 实验探究汽化的特点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探究汽化的特点。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开口的玻璃容器,并将它放在天平上。
2.在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将容器的质量称量得到初始质量。
3.将容器放在加热设备上进行加热,并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4.当水完全汽化后,停止加热,记录此时容器的质量。
5.分析数据,观察和总结汽化过程的特点。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水的汽化过程,并深入了解汽化的特点和规律。
二、液化1. 液化的定义液化是物质从气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的过程。
当物质的温度降低到其沸点以下时,气体的分子将失去足够的能量以克服相互间的引力,并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
2. 液化的特点•温度和液化速度成正比:当温度降低,气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引力能量得以占主导,从而使得气体凝聚成液体的速度加快。
•液化过程释放热量:在液化过程中,气体释放了其内部的热量,使得温度降低,因此观察到气体在液化时温度下降。
•液化是有限的过程:当气体完全转化为液体时,达到饱和状态,气体的温度等于沸点,继续降温将会转变为液体。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教案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了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对两种方式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2)明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和实质,掌握沸点概念,掌握液化放热现象,明确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能列举液化现象及液化在实际中应用的事例。
2、过程和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会紧密联系生活经验。
(2)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蒸发现象。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探究沸腾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水的沸腾规律。
实验器材教师用:演示温度计1支、用矿泉水瓶装满一瓶酒精、烧杯、圆底烧瓶(带塞子和管)、大针、棉花、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热水(80℃以上,用电热水壶刚烧开)教学过程一、引入二、新课1、物质的状态学生看书及课本中的图提问: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有哪三种?同种物质中所处的各种状态是否可以相互转化?2、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汽化概念:把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研究液体蒸发的特点: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扇扇子时有什么感觉?(感到凉快)扇扇子会使温度降低吗?(……)做一做:学生拿着扇子对干燥的温度计扇风,观察温度计示数是否变化了。
(没有变化)在手背上涂些酒精,用扇子扇,感觉凉快了吗?(很凉快)可能是什么起了降低温度的作用?可以通过实验方法加以验证吗?做一做:先将温度计插入矿泉水瓶的酒精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是否有变化。
将温度计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示数是否有变化。
或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酒精,用扇子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温度降低)为什么涂上酒精的温度计示数就会下降呢?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研究蒸发快慢的因素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结合当地实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物理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运河的水质,需要将这杯水样中的水分变干,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借助你身边的器材能否完成?学生讨论总结后会想到:提高液体温度、加大液体表面积、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加热使水沸腾等办法。
粤沪版八年级上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设计
粤沪版八年级上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掌握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3.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及相关实验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引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的兴趣,引发思考。
导入问题:为什么水会变成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水蒸气又会变成水?3.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示意图,介绍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汽化: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温度高于液体的沸点时发生;•液化: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温度低于气体的凝点时发生。
3.3 特点解析(15分钟)汽化的特点•温度不变:在沸点的温度下,液体继续受热时温度不上升,而是发生汽化;•吸热过程:汽化是吸收热量的过程,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热。
液化的特点•温度不变:在凝点的温度下,气体继续冷却时温度不降低,而是发生液化;•放热过程:液化是释放热量的过程,释放的热量称为液化热。
3.4 实验设计(20分钟)实验一:水汽化的实验材料:实验室小瓶、烧杯、热板、水步骤: 1. 将适量水倒入烧杯中; 2. 将烧杯放在预热的热板上; 3. 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当水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冒出水蒸气。
实验讨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在受热时会产生水蒸气?实验二:水液化的实验材料:实验室小瓶、冷凝器、烧杯、水步骤: 1. 将小瓶中装满水,用冷凝器连接上小瓶; 2. 在小瓶上部用手捂热一段时间; 3. 观察小瓶的变化。
实验结果:当小瓶受热一段时间后,小瓶上会有液体凝结。
实验讨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瓶在受热后会有液体凝结?3.5 归纳总结(10分钟)结合实验现象,总结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帮助学生总结概念。
汽化的特点:温度不变,吸热过程,受热温度高于沸点发生。
液化的特点:温度不变,放热过程,冷却温度低于凝点发生。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主要讲述了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1. 汽化的概念: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3. 汽化的条件:吸热。
4. 液化的概念: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5. 液化的条件: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6.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方式及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方式及条件。
2. 难点:液化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夏天冒气的冰棍、冬天结霜的窗户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方式及条件,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蒸发散热、制冷剂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动手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如观察酒精灯燃烧时的蒸发现象、用温度计观察液化的条件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液化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雨雾的、空气压缩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方式、条件及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实例和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方式及条件。
2. 举例说明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3. 液化的方法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要涉及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3.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4. 实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室用具(如显微镜、烧杯、试管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夏天冒汗、冬天结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条件。
3. 实验演示:进行汽化和液化的实验,如热水沸腾、冷水结冰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实例,如空调制冷、热水器加热等,引导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6. 知识拓展:介绍汽化和液化的应用,如制冷技术、雾化治疗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条件特点1.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特点:吸热、体积膨胀2.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条件:温度降低到凝固点,继续放热特点:放热、体积缩小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个生活中的汽化或液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掌握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条件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课堂实践中,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的条件理解不深刻,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汽化和液化的应用,如制冷技术、雾化治疗等,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汽化和液化的理解。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案设计).doc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理解沸腾现象。
知道什么是沸点。
3.理解并识记蒸发可以致冷。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就不见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也干了。
地上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同学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
(板书课题)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目标过渡语: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怎样达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看课本P87—93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汽化?什么叫液化?2.什么叫沸腾?什么叫沸点?3 .什么叫蒸发?具有什么特点?4.怎样区别沸腾和蒸发?蒸发的作用是什么?5.液化的方法是什么?7分钟后准确记忆这些问题的答案,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实验。
四、先学()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过渡语:同学们,时间到,背会1〜5问题的答案的同学请举手?能不能正确运用呢?请看检测题。
()实验:1.注意事项:(1)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注意安全。
2.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⑴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C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填写表格。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a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沸点不同;b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C沸腾的特点:吸热温度不变。
四、后教: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1.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1)温度:温度升高,蒸发加快;(2)液体的表面积:表面积增大,蒸发加快;(3)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速度增大,蒸发加快。
2.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4.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拓展:烧水、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一部分热)五、当堂训练(一)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请认真完成木节课的作业。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说课稿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什么是汽化和汽化的两种方式。
(2)知道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理解蒸发过程要吸收热量。
(3)通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认识沸腾是在特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知道液体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但仍需吸热。
知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会查沸点表。
(4)知道液化现象及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从实验中体会到气体液化时要向外界放出热量。
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难点:有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
说教学过程:应用多媒体课件讲本节内容复习导入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2、汽化的种类有两种——蒸发和沸腾。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4、在上节课所学沸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沸腾新课一、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总结出: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要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变。
化沸点概念。
结论:1、液体沸腾是在液体_______和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时要____________热,温度 ________________ 。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_,不同液体的沸点_____________。
二、、液化依据课本的内容,制作课件,按照课件教学归纳: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1秋天的大雾;2冰棒周围冒的白气;3露水;4夏天冰冷的容器外表面出汗。
“白雾”,“白气”,“出汗”,“露”,“水珠”的实质: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希望能够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验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从而让他们深刻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热水、冷水、显微镜。
学具:实验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这两个过程。
2. 实验一:让孩子们观察热水蒸发的过程,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蒸发的速度。
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实验二:让孩子们将烧杯中的热水倒入冷水中,观察热水蒸发的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水滴的蒸发过程,让孩子们了解蒸发是在水分子层面上进行的。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从而深刻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初步掌握了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孩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还不够细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拓展延伸:1. 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里或其他场所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并记录下来。
2. 讲解其他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现象,如沸腾、凝固等。
3. 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案一、教学内容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汽化需要吸热,液化需要放热。
3.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而沸腾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液化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实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
2. 能够观察和描述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实际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难点:汽化和液化的实际应用,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包括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的现象,如夏天喝冰汽水时气泡的产生、冬天呼出的白气等,引发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片进行说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
3. 条件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条件,通过实验和示例进行说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
4. 特点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进行说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汽化和液化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汽化和液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条件和特点,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汽化:需要吸热液化:需要放热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汽化: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液化: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生活中一个汽化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沪粤版八上物理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1课时汽化【学习目标】1.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知道蒸发现象,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温度和气流有关,蒸发吸热。
3.知道沸腾现象及其特点,知道沸点和沸腾时吸热。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规律总结: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过程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和实例表明,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越快;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大,液体蒸发越快。
归纳总结:蒸发沸腾不同点特点不同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液体在蒸发时吸热,温度降低液体沸腾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影响因素不同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的快慢与大气压有关系,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状态由液态变为气态)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自主阅读教材P87~8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固态、液态、气态是自然界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
2.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3.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4.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5.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教案: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个相反过程。
2.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了解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
3.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描述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个相反过程。
2. 能够说明汽化和液化的条件,了解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
3.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
难点: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酒精灯、烧杯、玻璃棒、温度计、实验器材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让学生观察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汽化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解释汽化和液化的条件,介绍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
3. 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水的汽化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5.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让学生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8. 作业设计:请描述一下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说明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
六、作业设计1. 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包括汽化和液化的条件。
答案: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2. 分析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
答案:影响汽化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影响液化的因素有温度、压强和气体的种类。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说课稿
3.习题练习:布置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实验、讨论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2.生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组内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课堂展示:让学生分组展示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烧开水的蒸汽、冰箱中的水珠等,引发学生对这些现象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问题驱动:提出一系列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水烧开会有蒸汽?”“冰箱里的水珠是怎么来的?”等,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汽化与液化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区分两者的不同。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生活情境,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例,引发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现象的好奇心;
2.设计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
3.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展示汽化和液化在科技、环保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2汽化和液化教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2 汽化和液化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演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深入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现象。
难点: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其联系和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蒸馏水、酒精灯、烧杯、玻璃棒、温度计、实验台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冰棍融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冰棍融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它是如何从固态变为液态的?2. 讲解: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释放热量。
3. 实验一:观察蒸馏水蒸发过程。
将蒸馏水倒入烧杯中,放在实验台上,让学生观察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并记录温度变化。
4. 实验二:观察酒精蒸发过程。
将少量酒精倒入烧杯中,放在实验台上,让学生观察酒精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并记录温度变化。
5. 实验三:观察水的液化过程。
将实验一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用玻璃棒搅拌,让学生观察水分子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并记录温度变化。
6. 实验四:观察酒精的液化过程。
将实验二中的酒精加热至沸腾,然后用玻璃棒搅拌,让学生观察酒精分子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并记录温度变化。
7.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现象。
2. 难点: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其联系和区别。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二)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二)一、教学目标•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及特点;•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规律;•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和特点;•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规律。
四、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烧杯、热水、温度计;•液化器材:压力罐、温度计。
五、教学过程导入老师用一个问题导入新课: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请同学们简单回答。
新知讲解1.老师给出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并解释其中的关键词汇。
–汽化: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例如,水从液态转变为水蒸气的过程就是汽化。
–液化: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例如,水蒸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就是液化。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导致汽化和液化发生的条件。
–汽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物质的沸点,分子运动速度增加,蒸气压超过大气压。
–液化的条件:温度低于物质的沸点,物质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小,分子运动速度减慢。
3.老师通过实验展示汽化的特点。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温度较高的水。
2.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观察水的状态,在水表面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4.继续加热水,持续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随着加热,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在达到水的沸点时,水表面开始出现气泡,水开始汽化为水蒸气。
4.老师通过实验展示液化的特点。
–实验步骤:1.将压力罐加热至一定温度。
2.观察压力罐的状态,看是否有液体出现。
3.当压力罐内温度和压力达到特定条件时,液体开始液化为气体。
5.老师总结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法性:汽化是液体向气体转变,液化是气体向液体转变。
–条件:汽化需要温度达到物质的沸点,液化需要温度低于物质的沸点。
–影响:温度升高有利于汽化,温度降低有利于液化。
操练与拓展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你能否举出其他物质的汽化和液化的例子?–温度对汽化和液化有什么影响?–汽化和液化发生的条件有哪些?2.学生进行个人拓展,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观察,选取一个物质,并写一份包括该物质汽化和液化过程的实际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位于第四章第二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计的使用,这为本节课探究液体沸腾特点提供了依据。
主要介绍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知识,包括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液体沸腾的特点,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教学重点
水的沸腾实验,认识液体沸腾的特点及与蒸发特点的区别
3、教学难点
用“温度—时间”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②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③知道沸腾现象和沸腾的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
④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讲解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让学生掌握应用控制变量法。
②经历水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现象,了解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③经历用“温度—时间”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5、教学仪器
多媒体设备、湿抹布、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烧杯、石棉网、玻璃片、酒精灯、棉花、温度计、注射器
二、说教法
实验法,讨论法,启发与讲解结合法,电教法
三、说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意用湿抹布擦黑板,然后转身特意(提醒学生)说:原来是块湿抹布呀,弄得黑板上这么多水。
接下来复习一下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法,因为这节课的实验主要部分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再让同学们特别观察黑板上的水,发现水‘不
见了’,引导学生,水真的不见了吗?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水蒸气,是由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物理学上,我们把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着汽化,把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着液化。
由此引出课题《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二]介绍汽化及其两种方式
1:蒸发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现象,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蒸发的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活动1来分析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此过程可以举生活中常见的晒衣服(活动1)为例,在此特别强调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能验证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并加以评价和鼓励。
2:沸腾是汽化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汽化方式有什么特点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首先让学生根据问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其次,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指出实验的器材和进行成实验的步骤;最后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沸腾实验(重点)(准备好适量的温水,使之加热差不多十到十五分钟沸腾)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1)请一位动手能力较好的同学按课本实验图组装好仪器
(2)提问石棉网的作用,注意学科的渗透
(3)指导同学列出实验表格和记录的方法
(4)请一位好动的同学读温度计示数并提醒每一分钟记录一次,90摄氏度后30S记录一次。
(5)正确引导学生点酒精灯的方法
(6)引导同学观察水沸腾过程的现象(引导学生注意气泡的多少、大小、位置的变化)及整个过程中水温的变
化
(7)提两个问题:设想在沸腾的时候拿掉酒精灯是否会继续沸腾并用实验加以验证。
为什么摄氏度温标可规定一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若一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会改变,那么能不能这样规定呢?从而让学生明白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和沸腾过程需一直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道理。
(8)整理仪器,将烧好的水保温并提醒同学正确灭酒精灯的方法。
(9)和同学一起根据表格作出“温度—时间”图像。
(10)引导同学讨论从图像中得出结论,即沸腾的特点。
(11)得出沸点概念,并由此引导同学解释‘油锅捞钱’‘高山煮饭’等现象。
3:蒸发和沸腾联系与区别,先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二者的区别,然后再用多媒体展示两者联系与区别的表格。
[三]液化
1: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用图片和多媒体来展示)
举出实例:
气体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体,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成为液态,储存在打火机里的。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1)让全体学生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实验:在同学皮肤上擦一点酒精;相同的温度计,一只用酒精
浸湿的棉花包住玻璃泡,一只不包,注意两者读数的区
别。
让学生明确汽化吸热的道理。
(2)活动B,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解释利用水蒸气烧水做饭的道理及100摄氏度水蒸气烫伤程度比100
摄氏度水严重的原因。
从中明白液化放热的道理。
[四]例题:烧杯中盛有水,试管中也盛有水,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给烧杯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为什么?
[五]总结
[六]随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为爸妈烧一次开水,再次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为爸妈晾一次衣服,想想如何使衣服尽快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