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教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
第1章 绪论
转换元件:将感受到的非电量直接转换为电量的器 件称为转换元件,例如压电晶体、热电偶等。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传感器都包括敏感元件 和转换元件,如热敏电阻、光电器件等。而另外一些传 感器,其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可合二为一,如压阻式压 力传感器等。
测量电路:将转换元件输出的电量变成便于显示、 记录、控制和处理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称为测量电路。 测量电路的类型视转换元件的分类而定,经常采用的有 电桥电路及其他特殊电路,如高阻抗输入电路、脉冲调 宽电路、振荡回路等。
21
第2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 线性度(非线性误差)
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校准曲线与 拟合直线间最大偏差与满量程(F·S)输 出值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见图2-2)。
用 L 代表线性度,则
L
Ymax YF S
100% (2-6)
式中 Ymax—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
的最大偏差;
YF S —传感器满量程输出,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
第1章 绪论
1.1 传感器的作用 随着现代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传感器
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科学 技术、经济发展及生态平衡的需要,传感器在各个领域 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在工业生产自动化、能源、交通、 灾害预测、安全防卫、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方面所开 发的各种传感器,不仅能代替人的感官功能,而且在检 测人的感官所不能感受的参数方面具有特别突出的优势。
(3)按结构型和物性型分类 所谓结构型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机械结构的几何形 状或尺寸的变化,将外界被测参数转换成相应的电阻、 电感、电容等物理量的变化,从而检测出被测信号,这 种传感器目前应用的最为普遍。物性型传感器则是利用 某些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而实现测量,它是以半导 体、电介质、铁电体等作为敏感材料的固态器件。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一、教学内容1. 传感器概述传感器的定义、分类与作用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领域2.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传感器的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3. 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二、教学目标1. 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2. 学会分析传感器的误差来源,了解误差补偿方法。
3. 能够运用常见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传感器的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2. 教学重点: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教材PPT课件实验设备: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2.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验报告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传感器概述(2)传感器的基本原理(3)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讨论其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误差来源。
(2)实验操作:每组选取一种传感器,进行实际操作,观察传感器性能,分析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传感器概述2.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3. 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4. 传感器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5. 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感器的定义、分类与作用。
(2)分析常见传感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相应的补偿方法。
(3)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传感器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2. 答案:(1)传感器的定义、分类与作用:见教材P13。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程专用学习教案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程专用学习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材章节为第五章第一节《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以及常见传感器的特点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熟悉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常见传感器的特点与应用。
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传感器实验装置。
学具:实验手册、笔记本、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辆智能汽车,让学生思考汽车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的。
2. 理论知识讲解:(1)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受非电学量并将其转换为电学量的装置。
(2)传感器的分类: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3)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转换原理、检测原理和处理原理。
3. 例题讲解:以温度传感器为例,讲解其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传感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1. 传感器的定义2. 传感器的分类3.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转换原理检测原理处理原理4. 常见传感器的特点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物理传感器,并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答案: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
2. 请分析一只智能家居系统中,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的作用。
答案: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湿度,光照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光照强度,以调节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教案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教案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教案旨在介绍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第一部分:传感器技术概述1. 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外部物理量的装置。
它能够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传输给后续的电子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
2. 传感器的分类- 按测量物理量分类:光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 按工作原理分类:电阻、电容、电感、半导体等。
- 按应用领域分类: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等。
3.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通过利用物理量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来实现测量。
常见的工作原理包括压阻效应、热敏效应、电感耦合效应等。
第二部分:传感器技术应用案例1.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气象监测、家电等领域。
例如,它可以用于测量室内温度、食品加热温度,或者监测工业设备的温度变化。
2. 光学传感器的应用光学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光照强度、反射率、颜色等物理量。
在自动化控制中,它可以用于检测产品质量、物体定位、防护设备等。
3. 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压力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流体控制、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测量气体或液体压力,监测水位变化,或者监测车辆轮胎的气压。
第三部分:传感器技术教学实践1. 实验项目:温度传感器实验学生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进行温度测量实验。
他们可以搭建一个基于Arduino的温度监测系统,并通过编程实现温度数据的实时显示和记录。
2. 实践课题: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环境监测问题,如空气质量监测或土壤湿度监测,并设计一个传感器网络系统来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
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实践课题来深入了解传感器技术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并通过实践掌握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方法。
2024年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
2024年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2.掌握传感器的原理、性能参数及选用方法。
3.熟悉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传感器概述2.传感器原理3.传感器性能参数4.传感器选用方法5.传感器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传感器的原理、性能参数及选用方法。
2.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案例。
四、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物演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3.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传感器概述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传感器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传感器的兴趣。
2.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1)传感器定义: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装置。
(2)传感器分类:按照被测量类型、转换原理、输出信号类型等进行分类。
(3)传感器特点: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功能化等。
第二课时:传感器原理1.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传感器的基本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处理电路等。
(2)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敏感元件感受到被测量变化,转换元件将感受到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对电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可用信号。
2.分析常见传感器的原理(1)热敏电阻: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温度特性实现温度测量。
(2)光敏电阻: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实现光强测量。
(3)压力传感器:利用弹性元件的形变实现压力测量。
第三课时:传感器性能参数1.讲解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1)灵敏度: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2)线性度: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
(3)精度:传感器输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
(4)响应时间:传感器从输入信号变化到输出信号稳定所需的时间。
2.分析传感器性能参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四课时:传感器选用方法1.讲解传感器选用的基本原则(1)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完整版)传感器教案
传感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第一章传感器概述§1-1 传感器与非电量测量一、非电量与非电量测量一切物质都处在永恒不停的运动之中。
物质的运动形式很多,它们通过化学现象或物理现象表现出来。
表征物质特性或其运动形式的参数很多,根据物质的电特性,可分为电量和非电量两类。
电量一般是指物理学中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非电量则是指除电量之外的一些参数,如压力、流量、尺寸、位移量、重量、力、速度、加速度、转速、温度、浓度、酸碱度等。
在众多的实际测量中,大多数是对非电量的测量。
在早期,非电量的测量多采用非电的测量方法,例如用尺测量长度;用秤称重量;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等等。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测量的准确度、测量速度、尤其对被测量动态变化过程的测量和远距离的检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非电量测量方法已无法适应这一需要。
因此需要研究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这就是非电量的电测技术,这种技术就是用电测技术的方法去测量非电的物理量。
(或称把被测非电量转换成与非电量有一定关系的电量,再进行测量的方法)。
非电量电测技术的主要特点:1.应用了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电磁参数测量技术、理论和方法。
因而,非电量电测技术中的关键技术是研究如何将非电量变换成电磁量的技术——传感技术。
2.便于实现连续测量。
连续测量对于某些参数的自动测量(例如地震监测等)是十分重要的,但用非电的方法连续测量大电量却难以实现。
3.电信号容易传输(有线、无线)、转换(放大、衰减、调幅、调频、调相等)、记录、存贮和处理,便于实现遥测、巡回检测、自动测量,并能以模拟或数字方式进行显示和记录测量结果。
4.可在极宽的范围内以较快的速度对被测非电量进行准确的测量。
5. 与计算机相配合可进行传感器输出非线性的校正,误差的计算与补偿,进而使仪器智能化。
同时,也可实现某些参数的自动控制。
6.可完成用非电量方法无法完成的检测任务(如温度场测量等)。
二、非电量电测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人们对传感技术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把传感器视为计算机的“五官”,推动了传感技术的发展。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教材,涵盖第3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第4章“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各类传感器的特性分析;温度、压力、湿度、光强等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理解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会分析各类传感器的特性,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分析。
2. 教学重点:传感器的分类、选型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传感器实物模型。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分析各类传感器的特性。
3. 实践操作:以温度传感器为例,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感器的应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传感器选型和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2. 板书内容:传感器基本概念、分类、工作原理传感器特性分析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
(2)分析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的特性。
(3)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说明原因。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在传感器特性分析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了解新型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开展传感器选型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分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案-项目07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案项目七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电效应。
2.了解各类光电元件。
3.掌握各类光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光电式传感器测量转速的方法。
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2个任务,本项目安排4课时。
其中理论课时2课时,实践课时2课时。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能正确识别各类光电式传感器能根据任务要求,正确安装光电式传感器,正确完成光电式传感器测量转速的电路接线,正确测量转速并且读数正确。
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新旧知识得以重新整合,使学生对传感器的认识更完整,更清晰。
四、教学难点1.能识别各类光电式传感器。
2.能根据任务要求,正确安装光电式传感器。
3.正确完成光电式传感器测量转速的电路接线。
4.正确测量转速并且读数正确。
五、教学内容任务一光电式传感器在转速检测中的应用知识链接一、光电效应用光照射某一物体,可以看作物体受到一连串具有能量(每个光子能量的大小等于普朗克常数h乘以光的频率γ,即E=hγ)的光子的轰击,组成这物体的材料吸收光子能量而发生相应电效应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由于被光照射的物体材料不同,所产生的光电效应也不同,通常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产生的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光生伏特效应。
1.外光电效应在光线的作用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光电元件有紫外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摄像管等。
2.内光电效应半导体材料受到光照时,使其导电性能增强,光线越强,阻值越低,这种光照后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
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敏晶闸管等。
3.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线作用下, 能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光生伏特效应。
具有光生伏特效应的光电器件有硅、硒、砷化镓、氧化铜、锗等材料做成的光电池。
二、光电元件1.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光电元件(1)光电管光电管是基于外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光电元件。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案及习题精品
2.2.3 应变计的动态特性
实验表明, 机械应变波是以相同于声波的形式和速度在材料中传播的。 当它 依次通过一定厚度的基底、 胶层 ( 两者都很薄, 可忽略不计 ) 和栅长而为应变计所 响应时, 就会有时间的迟后。 应变计的这种响应迟后对动态 ( 高频 ) 应变测量, 就
? 灵敏阈与分辨力
灵敏阈是指传感器能够区分出的最小读数变化量。
对模拟式仪表, 当输入量连续变化时, 输出量只做阶梯变化, 则分辨力就是 输出量的每个阶梯所代表的输入量的大小。 对于数字式仪表, 灵敏度阈就是分辨 力,即仪表指示数字值的最后一位数字所代表的值。
从物理含义看,灵敏度是广义的增益,而灵敏度阈则是死区或不灵敏度。
教学内容
2.1 电阻应变效应
2.1.1 电阻应变效应
定义: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 其电阻值相应 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应变效应 ”。 设有一段长为 l ,截面积为 A ,电阻率为 ρ 的导体 ( 如金属丝 ) ,它具有的电阻为:
l R
A 式中: ρ— 电阻丝的电阻率; l —电阻丝的长度; A—电阻丝的截面积。
? 二阶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
二阶传感器的传递函数:
频率函数为:
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上面各式中: 0 ——系统无阻尼时的固有振动角频率;
k ——弹簧常数; m ——质量;
——相对阻尼系数; C ——阻尼器阻尼系数; K ——静态灵敏度。 由于大多数传感器均为二阶系统,所以我们要专门讨论二阶系统的阶跃响 应。根据二阶系统相对阻尼系数 的大小,将其二阶响应分成三种情况: 既 1
要求 lim 8000 。影响 l i m 的主要因素及改善措施,与蠕变基本相同。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全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传感器进行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定义与作用2. 传感器的分类3.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5. 传感器的选用与安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分类;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2. 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传感器的选用与安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分类和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传感器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安装和选用传感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传感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传感器案例,加深学生对传感器工作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传感器选用与安装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 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传感器进行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2. 传感器的校准方法3. 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4. 传感器的误差分析5. 传感器的数据处理与显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2. 教学难点: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传感器的误差分析;传感器的数据处理与显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和校准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传感器故障案例,帮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目的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原理及分类1.1 传感器概述1.2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1.3 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领域2. 传感器测量技术2.1 传感器的灵敏度与线性度2.2 传感器的量程与分辨率2.3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精度2.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3. 常见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1 温度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2 湿度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3 压力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4 光敏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5 加速度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6 气体传感器的实验应用4.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与控制4.1 传感器信号的放大与补偿4.2 传感器信号的滤波与采样4.3 传感器信号的数字化与传输4.4 传感器信号的控制与自动化5. 传感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1 传感器应用系统的选择与设计5.2 传感器应用系统的布线与安装5.3 传感器应用系统的调试与优化三、实验教学要求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知识。
2. 学生能够掌握传感器测量技术中的重要参数和性能指标。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传感器实验的搭建和测试。
4.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
四、实验设备和材料1. 温度传感器2. 湿度传感器3. 压力传感器4. 光敏传感器5. 加速度传感器6. 气体传感器7. 实验仪器(如示波器、多用表等)8. 实验电路板和相关元器件9.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五、实验教学流程1. 传感器技术概述和基本原理的讲解(1课时)。
2. 传感器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参数的讲解(1课时)。
3. 常见传感器的实验应用实践(2课时)。
4.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与控制实验(2课时)。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教材第5章“力传感器”和第6章“温度传感器”的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力传感器的种类、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温度传感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性及其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2. 学会分析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性,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特性分析。
教学重点: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传感器原理实验箱、演示用传感器、PPT课件。
2. 学具:每组一套传感器实验器材、电路图、实验报告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传感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力传感器的种类、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b. 温度传感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进行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b.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因素。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传感器应用的选择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力传感器的种类、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2. 温度传感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3. 传感器选择和应用的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b. 分析并比较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性。
c. 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电路。
2. 答案:a. 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力敏元件将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利用温度敏感元件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教案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学习情境一续上表任务1教学过程(2)测量及测量方法(3)测量误差及分析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粗大误差(4)测量数据处理任务2教学过程(1)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2)传感器的种类1)按被测量分为位移、力、力矩、转速、振动、加速度、温度、压力、流量、流速等传感器。
2)按测量原理分为电阻、电容、电感、光栅、热电偶、超声波、激光、红外、光导纤维等传感器。
3)按传感器能量转换情况可分为能量变换型(发电型)和能量控制型(参量型)两种。
4)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结构型传感器和物性型传感器等。
(3)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对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描述就称为传感器的特性。
它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种。
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1)灵敏度2)线性度3)迟滞性4)重复性(4)传感器的选用选择传感器主要考虑其静态特性、动态响应特性和测量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而静态特性又包括灵敏度、线性度、精度等指标,动态响应特性包括稳定性、快速性等指标。
任务3教学过程1.直流电桥1)直流电桥平衡条件由此式可见:若R1R3=R2R4,则输出电压Uo为零,称为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把R1R3 =R2R4或R1/R2= R4/R3称为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这说明欲使电桥平衡,其相对两臂电阻的乘积相等,或相邻两臂电阻的比值应相等。
2)单臂电桥3)双臂电桥4)四臂电桥上述三种工作方式中,全桥四臂工作方式的灵敏度最高,双臂半桥次之,单臂半桥灵敏度最低。
采用四臂全桥(或双臂半桥)还能实现温度自补偿。
2.交流电桥由图可导出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1.3.2调制电路把缓慢变化的信号先变成频率适当的交流信号,然后利用交流放大器放大,最后再恢复为原信号,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调制是指利用被测缓变信号来控制或改变高频振荡波的某个参数(幅值、频率或相位),使其按被测信号的规律变化,以利于信号的放大与传输。
若控制量是高频振荡波的幅值,则称为调幅(AM);若控制量是高频振荡波的频率或相位,则称为调频(FM)或调相(PM)。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教材的第3章和第4章,详细内容包括:第3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重点讨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第4章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处理,侧重于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数据采集和接口技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转换特性。
2. 能够分析不同类型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3. 学会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接口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技术。
教学重点: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传感器实物模型、数据采集器。
2. 学具:笔记本电脑、传感器实验套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传感器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传感器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的兴趣。
2. 理论讲解:a. 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
b. 详细讲解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3. 实践操作:a.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传感器,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b. 实验演示:展示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和接口技术的实际操作。
4. 例题讲解:a. 讲解传感器信号处理的相关计算公式。
b. 通过实际例题,演示如何应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a.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计算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
b.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a.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b. 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2. 内容:a. 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分类b. 温度、压力和光传感器特性c. 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和接口技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b. 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的一般步骤。
某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为2V,在0℃时输出电压为1V,求该温度传感器在当前温度下的温度值。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教案教案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教材章节为第四章。
具体内容包括:1. 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 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3.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放大、滤波、线性化等;4.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兴趣,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难点: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的原理及实现;传感器标定与校准的方法及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传感器实验仪、实验器材;2. 学具:教科书、实验报告、笔记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温度传感器在空调中的应用、光敏传感器在自动开关灯中的应用等。
2. 理论讲解:介绍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讲解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阐述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放大、滤波、线性化等;介绍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传感器的应用实例,如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应用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
5. 实验演示:进行传感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 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3.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放大、滤波、线性化等;4.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方法。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精品教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全书电子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一书,涉及第3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第6章“传感器的应用案例分析”。
详细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类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学习分析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重点: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各类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设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电脑、传感器实验箱、相关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传感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举例:介绍智能家居系统中,温度传感器如何实现室内温度的自动调节。
2. 理论知识讲解:(1)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2)各类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定一种传感器进行实际操作。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分析其工作原理。
4. 例题讲解:以温度传感器为例,讲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一个基于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案例,要求包含传感器选型、原理分析、电路设计等。
六、板书设计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
2. 各类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3. 实践操作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智能称重系统。
2. 答案:(1)传感器选型:压力传感器。
(2)原理分析:压力传感器将受力面积和受力大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3)电路设计:包括信号放大、滤波、显示等部分。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说课教案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传感器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进行简单的传感器应用设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定义与概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非电学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介绍常见的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3. 传感器的分类:按作用原理、测量物理量、测量方法等进行分类。
4. 传感器的应用:介绍传感器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传感器产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产品有什么作用和应用场景。
2. 讲解传感器的定义与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3. 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视频和实物演示来展示常见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如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 分类讲解:通过对传感器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传感器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应用领域。
5. 应用案例:通过介绍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设计一个传感器应用方案。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设计一个传感器应用方案,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7. 总结:对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手段和媒体1. 讲解、讨论2. 视频和实物演示3. 小组讨论和展示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的小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3. 学生的小组讨论展示和个人总结的质量。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2.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有序,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学习情境一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任务1教学过程
27.780,27.772,27.777,27.773,27.775,27.774,27.772,27.774,27.776,27.775,27.777,27.777,27.779。
假定该测量数据不存在固定的系统误差,请计算出该零件的长度。
任务分解将任务分解成小单元,对小单
元必须用到测量数据知识和技
能,在后面教学过程中,通过
教师讲解,学生边学边练,学
习测量数据的相关知识和技
能,完成该任务。
教师
讲解
多媒
体
测量
工具
演示
学生
提问
5
分
钟
讲解
相关
知识
(1)检测及自动检测系统
(2)测量及测量方法
(3)测量误差及分析教师
通过
问题
引导
等形
式进
行讲
解
多媒
体
实物
演示
学生
边学
边练
80
分
钟
1)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粗大误差
(4)测量数据处理
讨论
完成
任务
的方
案
根据任务要求,提出解决任务
的具体实现方案
讨论
法
引导
文法
测量
数据
分析
及处
理
小组
讨论
代表
发言
40
分
钟
成果
检查
在整个过程中依据教师提供的
评价标准,检查本小组数据测
量是否符合要求地完成了工作
任务
教师
检查
成果
测量
数据
分析
及处
理
学生
互相
检查
20
分
钟
评价
(学
生互
(1)小组中一位成员分析测量
结果,小组给出自评成绩。
(2)根据学习过程按任务要求
教师
重点
讲解
测量
数据
分析
小组
讨论
代表
10
分
钟
任务2教学过程
数字显示表的温度传感器,它们的量程分别是0~500℃, 0~300℃, 0~100℃,精度等级分别是0.2级、0.5级、1.0级,为了满足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任务分解将任务分解成小单元,对小
单元必须用到传感器知识和
技能,在后面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边学边
练,学习传感器的相关知识
和技能,完成该任务。
教师讲
解
多媒体
实物演
示
学生提
问
10
分
钟
讲解
相关
知识
(1)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
(2)传感器的种类
1)按被测量分为位移、力、
力矩、转速、振动、加速度、
温度、压力、流量、流速等
传感器。
2)按测量原理分为电阻、电教师通
过问题
引导等
形式进
行讲解
多媒体
实物演
示
学生边
学边练
70
分
钟
任务3教学过程
变成电流或电压的变化。
根据电桥的供电电源不同,可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两
种。
行讲解
续上表
步骤学习内容
教学方
法
教学手
段
学生活
动
时
间
分
配讲解
相关
知识
1.直流电桥
1)直流电桥平衡条件
由此式可见:若R1R3 =R2R4,
则输出电压Uo为零,称为电
桥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把R1R3
=R2R4或R1/R2= R4/R3称为直流
电桥的平衡条件。
这说明欲
教师通
过问题
引导等
形式进
行讲解
多媒体
实物演
示
学生边
学边练
使电桥平衡,其相对两臂电阻的乘积相等,或相邻两臂电阻的比值应相等。
2)单臂电桥
3)双臂电桥
4)四臂电桥
上述三种工作方式中,全桥四臂工作方式的灵敏度最高,双臂半桥次之,单臂半桥灵敏度最低。
采用四臂全桥(或双臂半桥)还能实现温度自补偿。
2.交流电桥
由图可导出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
1.3.2调制电路
把缓慢变化的信号先变
一般把控制高频振荡波的缓变信号称为调制波,载送缓变信号的高频振荡波称为载波,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波称为已调波,根据调制原理不同,分别称为调幅波、调频波,如图所示。
解调是对已调波进行鉴别以恢复缓变的测量信号
1.3.3滤波电路
滤波是测量系统排除干扰、抑制噪声常用的方法。
滤波技术分为硬件滤波和软件滤波。
硬件滤波器是一种选频
的方
案
电路,输入直流9V电源,初
始状态将电位器调整在中
间,各桥臂阻值为500Ω。
言
电路
制作
为了方便制作和器件的重复
利用,可采用面包板进行电
路搭建,这样便于电路调整,
减少制作成本。
将四个电位
器先调至中点,用万用表测
其阻值为500Ω,再插接在
面包板上组成桥路,接好电
源线和输出电极。
接入9V直
流电源,就可用万用表或数
字毫伏表测量电桥的输出电
压了。
教师重
点讲解
个别指
导
实训电
路板
学生查
阅资料
学生动
手实际
制作
20
分
钟
电阻
电桥
的性
能测
(1)电桥搭建好后,接入电
源,将输出接到电压表就可
开始电桥输出性能的测试。
(2)单臂时只调整一个电位
个别指
导
实训电
路板
学生动
手实践
20
分
钟
学习情境二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任务1教学过程
续上表
作变片,其常态阻值为350Ω。
将应变片采用合理的粘贴方
法粘贴在称重仪的桥臂中央
位置,如图2-7所示,使应
变片的变形与桥臂变形一
致,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电阻应变式称重仪电路原理
如图所示。
导手实际
制作
电路
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应准备1kg
及2kg标准法码各一。
其过
程如下:
(1)按照电路图,将各元件
焊接到实验板上,并检查正
确性;
(2)首先在称重托盘无负载
时调整R P1,使显示器准确显
示零;
教师重
点讲解
个别指
导
实训电
路板
学生查
阅资料
学生动
手设计
15
分
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