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种思维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已经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创造行培养

一、提高学习兴趣

创造性思维又叫创造性问题解决,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它总是从问题开始。学生只有感到疑惑,才会开动脑筋去分析、去思考,从而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从“疑”入手,设法造成学生思维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学生解惑动因和兴趣,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如讲“求线段和的最短距离”的问题时,我为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l表示草原上的一条河,一少年从a出发,骑着马去河边让马饮水,然后回村庄b。怎样走,路程最短?”此时,让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五分钟后,上边的问题在你争我辩的氛围中得以解决。这样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预留创造性思维空间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一理念指出,我们教师在平日数学教学

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相互沟通的时间与创造思维的空间。只有这种在探索中求异,在交流反思中的活动,才能充分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调动学生内在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全面发展,兴趣是永远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在动力。初中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教师要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了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考。

四、教授创造性思维方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讨论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往往思维十分活跃,但有时可能缺乏思维的条理而来回乱碰。教师应抓住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势利导,通过小小的提示,引导学生自己一步步去寻求探究问题的结论,让学生逐渐理清思路,进而向独立思考发展。这样教学,不仅完成了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且还教给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猜想、分析、交流的创新思维方法。

五、组织课外实践

数学产生于客观世界,反过来又为客观世界服务。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用于课外活动来实践和应用,既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如我在教学“相似形”时,曾组织两次课外实践活动,一是利用成比例线段,就地测量操场上的旗杆和树木的高;二是利用相似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测量不能直接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这些活动操作简单,学生易于接受,又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兴趣,巩固发展了他们的数学知识。

六、强化思维训练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因此,问题的设计、练习的安排应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主要有

以下方式:

1.训练学生由同一题设联想到多种结论的发散思维习惯。目的是学生要克服思维定势,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寻求解题方案,既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又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这些结论的得出过程,充分揭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训练学生根据同一结论联想到多种题设的发散性习惯。例如:△abc中,e、d分别在边ab、ac上,要使△abc∽△ade,只准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可以有哪几种方法?这样做学生认为是自己出题自己解答,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即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觉得可以一试。同时,这种训练还可以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培养了他们善于创新的思维能力和习惯。

3.加强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妙法横生,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向进行剖析,从而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寻找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和最佳解法,可起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同时,也能增强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解题的技能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