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
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总结
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总结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发展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以下是对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总结。
政治方面,宋朝的统治阶级主要由士族和地主组成。
宋朝将士族地主集团收编为官僚,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这样一方面缓和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选拔能干的官员。
这样的政治体制使得政府的权力集中在中央,使政府更为稳定有序。
此外,宋朝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建立地方县制,强化封建地主的地方行政管理权力,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增加了政府对地方的影响力。
经济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
在宋朝,农业是经济的基础。
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力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此外,宋朝在农业技术和灌溉工程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除了农业,宋朝还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
手工业的兴起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商业的兴起。
宋朝的商业活动非常活跃,不仅有许多商业中心如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等,还有许多商业贸易活动如盐、铁等对外贸易。
这些经济活动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宋朝的经济繁荣,还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宋朝,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科学技术方面,宋朝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如沈括、郭守敬等,他们对天文学、地理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研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文学艺术方面,宋朝出现了许多才子佳人,如苏东坡和李清照等,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此外,宋朝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家,如周敦颐和程颢等,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政治方面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使政府更为稳定有序;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繁荣发展;文化方面,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哲学思想都有了重要的发展。
这些进展使得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宋朝的制度与经济发展
宋朝的制度与经济发展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其制度与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以探讨宋朝制度与经济发展为主线,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政治制度、农业经济和商业发展。
一、政治制度宋朝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特点是中央集权、重文治与科举制度。
中央集权:宋朝建立了完善的中央集权体制,充分集中了政治权力。
在政权机构上,设立了六部、三司、门下、中书、枢密等各级机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政府体系。
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强化,通过官员的选拔与监察,确保了地方行政的顺利进行。
重文治:宋朝注重以文治国,十分重视官僚的素质和才干。
士人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文人官员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等科举考试选拔出来。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科举制度:宋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顶峰之一。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一系列筛选和选拔,选拔出优秀的士人为官。
这一制度的实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政府提供了稳定和高效的人力资源。
二、农业经济宋朝是农业经济相对发达的时期,农业生产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水利建设:宋朝大力发展水利建设,兴修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和灌溉效率。
著名的汴京大观园、马头水、大明湖等项目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技术:宋朝时期,农业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
如农具的改良,农耕方式的改进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宋朝推行的均田制也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农田耕作更加合理和稳定。
农产品和商品经济:宋朝时期,农业生产逐渐形成了规模化和市场化的特点。
农产品如稻米、棉花、丝绸等逐渐形成商品经济,大量流通和交换。
同时,农村也出现了一些手工业和家庭作坊,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发展宋朝的商业发展对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市场和交通:在宋朝时期,商业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宋代政治思想与经济发展
宋代政治思想与经济发展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和政治思想繁荣的时期之一。
宋代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互相促进、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思想和经济发展模式。
1. 宋代政治思想宋代的政治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1.1 理学思想宋代理学家主张“以天地之理纲纪人事,以理治国家”。
理学思想主张以天人合一、以理治国,认为天理规定了万物的本来规律,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这种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良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1.2 儒家思想宋代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强调个人的品德素质和社会的公德。
儒家思想对于政治治理也提出了若干规范要求,如“爱民、惜民”,“无为而治”等。
1.3 对外扩张思想宋代皇权强势,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对外扩张政策。
扩张思想主张“四夷同治”,认为中国应该帮助周边国家推行中华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宋代经济发展宋代是中国经济史上著名的一个时期,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比唐代更为强劲、更为长远。
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1 化验实录宋代制定了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性质的矿产开采管理规定,即《化验实录》。
这部规定详细阐述了矿产品的开采和销售规则,促进了矿产开采的发展。
2.2 造纸术的发明宋代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作印刷的、适合印刷的木板纸的方法,促进了印刷和文化传播,为宋代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水利工程的建设宋代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大力推广水利建设,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确保了灌溉的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4 对外贸易宋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
此外,宋朝与西夏、辽等国家的石油、锡、铜等地区也有大量贸易,推动了经济发展。
3. 总结宋代是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和政治思想繁荣的时期之一。
宋代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互相促进、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思想和经济发展模式。
这些思想和经验对以后的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宋朝政治经济文化概述
宋朝政治经济文化概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在历史上独占鳌头,成为光辉历史的一页。
宋朝以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为人所称道。
它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其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政治宋朝在政治上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制度宋朝采取的是官僚主义制度,政府把控对各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大权。
在严格的官僚制度下,考试和上门讨论成为官员选拔和提升的主要途径。
同时,士人们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来晋升官职,锻炼才干,展示自己的才能。
2、科举制度宋朝推行的科举制度,使世界上最顶尖的士人成为了国家领导层,从而使官吏口马上能够提高。
在此制度的推行下,中国社会的知识分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岳麓书院得以建立,为后来的中国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是宋朝官薪水排行前四的机构,是官员晋升的重要平台。
中书门下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管理员工和选官等重要权力,是官员们的代表。
同时,中书门下的工作内容非常广泛,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宋朝在经济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宋朝的农业发达,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繁荣。
在南方,湖泊成为了一个园林式的风景区,是南方人民居住的理想之地。
同时,宋朝也发明了许多农业技术,包括轮作制、田压法等,都对当时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商业宋朝商业非常发达,大量的商品沿着京杭大运河流通到各地。
大量的商业城市如杭州和广州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
与此同秀,发展了中国标志性的商品“丝绸”,丝绸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对外贸易。
3、矿产业宋朝还开发了矿产业,特别是煤炭和铁矿,在经济上应用得非常广泛。
这些矿产的开发,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艺制造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二、文化宋朝的文化特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宋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最高峰,在宋代成就很多,文艺繁荣。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制度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制度知识点一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宋朝的政治制度1.中央:二府三司制宋初中央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职权。
为制约宰相,后来增设枢密使掌管军事,设置三司使(盐铁、度支、户部)掌管财政,设参知政事为副丞相。
这样就分割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君主专制加强。
2.地方(1)军事上,收精兵:剥夺主要将领的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禁军。
强干弱枝。
(2)行政上,削实权:废除地方上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担任地方官(知州),设通判监督。
重文轻武。
(3)财政上,制钱谷:地方赋税设转运使监管,一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其余由中央掌控。
中央集权加强。
(二)元朝的政治制度1.中央(1)设中书省;中央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并直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
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势一度扩大。
(2)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在中央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2.地方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拥有行政、经济、军事大权,但受中央节制。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二宋元时期的经济(一)宋朝的经济1.农业(1)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和经济发展。
宋朝时,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2)耕作技术:江南逐渐形成了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3)土地制度: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两极分化加剧,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4)灌溉工具:北宋出现高转筒车。
2.手工业(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
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2)纺织业:宋朝丝织品的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3.商业(1)发展概况:商业环境宽松,城市中市、坊界限打破,草市更加普遍,商业空前繁荣。
2020版高考历史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阶段特征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国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
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定都上京。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后来宋太宗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立了西夏。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后来又先后灭亡了辽朝和北宋。
1127年,南宋开始与金对峙。
蒙古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统一了全国。
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
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君主专制的加强1.宋代(1)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教材补缺使职差遣体制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
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
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
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
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
例如,名义上宰相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但那仅仅是“官”,掌握相权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这些“差遣”。
如此,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冗费增多,且效率低下。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1.宋代(1)措施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宋朝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繁荣
宋朝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繁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政治体制和经济繁荣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体制和经济繁荣两个方面来探讨宋朝的特点和成就。
一、政治体制宋朝的政治体制相对于前朝来说更加稳定和完善。
宋朝的政权由中央集权制度主导,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
政府设立了各级官员,实行官僚制度,以确保政权的稳定和运转。
此外,宋朝还建立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政府官员的选拔更加公正和合理。
这一制度的实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政府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宋朝的政治体制还注重地方自治。
在地方上,设立了州、县、乡等行政单位,由地方官员负责管理。
这种地方自治的政治体制,使得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效率。
二、经济繁荣宋朝的经济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宋朝,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的主体。
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得到了提高。
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还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税收。
除了农业,宋朝还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
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各种手工制品得到了大规模的生产和流通,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商业的发展则促进了商品的交流和贸易,使得商品的流通更加便捷和广泛。
宋朝的商业繁荣,不仅带动了城市的发展,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宋朝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推行市场经济、鼓励商业发展、加强对外贸易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总结:宋朝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成就。
政治体制的稳定和完善,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经济的繁荣则为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宋朝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繁荣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所借鉴和学习。
宋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总结
宋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总结宋元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以商业为基础的市民阶级的兴起,这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政治思想方面,宋元时期的政治理念主要集中在如何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的合法性上。
宋代的儒家思想主导了政治理念,强调君臣之间的道德信仰和忠诚。
同时,宋代科举制度的建立也进一步巩固了统治者的政治地位,成为统治者维护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此外,宋代还注重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司法的独立性,力图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这些思想和制度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其次,在经济思想方面,宋元时期的经济主要以农业和商业为基础。
宋代的农业技术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商业方面,宋代的市场经济十分繁荣,商人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思想上,宋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家和商业思想家,如王安石、柳子厚等。
他们主张以财富创造和利益增长为导向,强调市场机制的重要性,提出了多种有效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在文化方面,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文化思想。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士大夫以文化修养和文人风范为标志。
在文化思想方面,宋代重视文化的独立性和自由性,注重个体的思想表达和学术研究。
其文化环境为后世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并培养了众多的文化人才。
总的来说,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以商业为核心的市民阶级兴起,政治结构、经济活动和文化表现都受到了这一社会阶层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主要强调社会稳定和统治的合法性,经济思想主要着眼于财富创造和市场机制的发展,而文化思想则注重独立性和个体的自由表达。
这些思想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为宋元时期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制度
知识点一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宋朝的政治制度1.中央:二府三司制宋初中央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职权。
为制约宰相,后来增设枢密使掌管军事,设置三司使(盐铁、度支、户部)掌管财政,设参知政事为副丞相。
这样就分割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君主专制加强。
2.地方(1)军事上,收精兵:剥夺主要将领的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禁军。
强干弱枝。
(2)行政上,削实权:废除地方上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担任地方官(知州),设通判监督。
重文轻武。
(3)财政上,制钱谷:地方赋税设转运使监管,一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其余由中央掌控。
中央集权加强。
(二)元朝的政治制度1.中央(1)设中书省;中央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并直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
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势一度扩大。
(2)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在中央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2.地方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拥有行政、经济、军事大权,但受中央节制。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二 宋元时期的经济(一)宋朝的经济1.农业(1)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和经济发展。
宋朝时,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2)耕作技术:江南逐渐形成了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3)土地制度: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两极分化加剧,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4)灌溉工具:北宋出现高转筒车。
2.手工业(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
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2)纺织业:宋朝丝织品的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3.商业(1)发展概况:商业环境宽松,城市中市、坊界限打破,草市更加普遍,商业空前繁荣。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中华文明的成熟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阶段特征宋元时期 (960 ~ 1368 年 ) 是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
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
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第 8 讲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一、宋元时期的政治( 一 ) 君主专制的加强1.宋代(1)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 二 ) 中央集权的发展1.宋代(1)措施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元朝:行省制度1(1)措施①地方设行中书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下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2)影响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图示解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一 ) 农业的发展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4.重心南移: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 二 ) 手工业的进步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
宋朝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总结
宋朝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总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其统治时间长达319年(960年-1279年),历经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等几个皇帝的统治。
在这319年的时间里,宋朝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在政治方面,宋朝始终坚持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宋朝设立了多个机构,如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以便有效管理国家各项事务。
尤其是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如设立了三司衙门、修建了免役渠工程、整顿了官员考试选举制度等,使得宋朝政府的运作更加高效和有序。
此外,宋朝还注重外交和对外扩张,成立了西北防线以对抗辽朝的侵袭,并与遥远的南洋岛屿建立贸易关系。
在经济方面,宋朝实行了发展农业经济的政策。
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在农业生产上普遍使用了灌溉技术和高产种子。
宋朝还积极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并规范了商业行为。
此外,宋朝还积极推动航海技术的发展,开拓海上贸易。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使得宋朝的经济繁荣起来,成为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
在文化方面,宋朝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辈出的时期。
文学成为宋朝的骄傲,文人们以文学才华出众而著名于世。
宋朝文人注重平实自然的表达方式,注重细腻与精微的描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学风格。
代表性的作家有苏洵、苏轼、文天祥等。
此外,宋朝还在科技和艺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科技方面,宋朝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等,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艺术方面,宋朝的绘画、雕塑、陶瓷等都以细腻、精巧而著称。
世界上最早的铜活字书《大象真言金刚经》等文物都出土于宋朝时期。
在思想方面,宋朝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唐朝的文化思想。
宋朝的学术思想主要有两个流派:一是依托于儒家经典,注重经世致用的“理学”,代表人物有程颢、程颐、朱熹等;二是强调个体追求自我完美,强调内省和个人浸润的“气学”,代表人物有陆九渊、陆九淳等。
这两个流派的观点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后来的社会风尚、哲学和文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总结
南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总结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诸多特点和变化。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对这一时期进行总结,以期对南宋时期的理解有更深入的认识。
南宋政治方面,由于北宋的灭亡和金朝的侵略,南宋政权建立后,政治形势较为动荡。
在这种背景下,南宋政府朝廷屡屡进行内外联络,希望建立和平与稳定的政治秩序。
政治制度上,南宋继承了北宋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官员,加强了政府的管理和控制。
与此同时,南宋政府也加强地方官吏的监督,以防止腐败和乱政的发生。
总体而言,南宋政府在政治上力图维持稳定,并积极寻求与其他政权的和平解决办法。
南宋经济方面,由于金朝的侵略,南宋的经济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南宋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首先,南宋政府注重农业生产,鼓励农民开发土地,提高农业产量。
其次,南宋政府推行开放政策,扩大对外贸易,发展海外航运,并鼓励商业发展。
此外,南宋政府还积极发展手工业和工商业,提倡手工艺术的发展,并鼓励商人创业投资。
这些措施为南宋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南宋思想方面,南宋时期兴起了新儒学、理学和佛教思想等新的思潮。
新儒学强调仁义道德,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理学强调理性和道德的合一,追求人心和天道的和谐。
而佛教思想则通过修行和禅宗的讲解,强调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对世俗欲望的超越。
这些思想的兴起,既反映了南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求解人生哲学问题的渴望。
南宋文化方面,南宋时期出现了诗词文化的繁荣和继承。
王安石变革旧诗文体,提倡新的文学风格,推动了诗词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
绘画方面,南宋的“南宗”画派以真实写生和构图丰富而著称。
书法方面,南宋的“南宋八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流派。
南宋文化的繁荣既是古代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时代变革的积极响应。
综上所述,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变革性。
宋朝的体制与经济繁荣
宋朝的体制与经济繁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不仅在政治、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繁荣。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相互作用,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一、政治体制宋朝的政治体制较为宽松和开放,这为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
首先,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使得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可以进入政治权力中心,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科举制度的实施不仅激发了人才的活力,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其次,宋朝采取了募兵制度,这一制度改变了以往的义务兵役,使得人们从繁重的军役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经济活动中。
此外,宋朝还注重地方自治,这一制度使得各地方政权得以保持相对独立,培养了不少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二、经济体制宋朝的经济体制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农业是宋朝经济的基础,实行了以湖南、江西等地为中心的多季稻作制度,这使得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其次,手工业在宋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丝织、瓷器、纺织等行业取得了很高的技术和质量水平。
这些手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城市的繁荣,也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宋朝的商业发展也非常活跃。
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发行纸币、加强内外贸易等,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宋朝还开展了一些早期的金融活动,如票据交易和利息贷款等,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三、体制和经济繁荣的关系宋朝的政治体制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有能力和才华的人可以进入政治权力中心,推动了政治改革的进行,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其次,募兵制度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减轻了劳动力的压力,让更多的人有时间从事经济活动。
最后,地方自治制度培养了地方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提升了地方经济的活力。
总的来说,宋朝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繁荣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政治体制的开放和宽松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壤,经济的繁荣又反过来促进了政治的稳定。
宋朝政治与经济
经济繁荣对政治变革的推动作用
商业繁荣促进城市
发展
宋朝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发达, 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壮大,为政 治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
经济利益驱动政治
变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和利 益格局发生变化,新兴的商业阶 层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 益,推动了政治变革的发生。
商业政策与市场管理
商业政策
宋朝实行开放的商业政策,鼓励国内外 贸易的发展。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 贸易,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广泛的贸 易关系。同时,宋朝还放宽了对商业的 限制,允许商人自由经营和竞争。
VS
市场管理
宋朝的市场管理相对规范,政府设立市易 务管理市场交易和物价,打击假冒伪劣商 品和欺诈行为。此外,宋朝还建立了完善 的货币制度和金融体系,为商业的发展提 供了有力的支持。
经济压力下的政治变革
财政危机与政治动荡
宋朝时期,由于战争、灾害等原因,政府财政经常面临危机。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改革措 施,如增加赋税、发行货币等。这些经济措施往往引发社会不满和政治动荡,对政治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经济压力推动政治变革
在经济压力的推动下,宋朝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如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新法等。这些变革措施旨在调整 经济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以维护政治稳定。响,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军事压力对经济的制约
宋朝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大量军费开支和战争对 经济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宋朝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 分析
政治稳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 2 3
稳定的政治环境
第8讲 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
作用
1、促进生 产发展 2、增加财 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均输法
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 入
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 垄断,增加财政收入
3、一定程 度上改变 积贫局面
(2)强兵之法
措施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置军 器监
成效
维护了社会治安;确 保了兵源和提高战斗 力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 提高战斗力;政府节省了 大量养马费用
二、经济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4、对外贸易
(1)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2)海外贸易税收是国库重要财源。
三、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
1、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社会动荡不安; 受到道、佛教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3)儒学体系的更新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 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 能治国的学说——理学。
(3)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 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 完成
2021/6/29
评价宋明理学 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 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 欲而存天理”。 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 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00),宋朝理学的集大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
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 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熟读而精思。”
哲学家,教育家。
南宋的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建立 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存天理,灭人欲”, 客观唯心主义 理学的社会政治观)
宋朝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
宋朝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朝的统治下,政治制度得到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宋朝的特点和影响。
一、政治改革1. 宋朝的政治制度宋朝的政治制度相对于前朝来说更加完善和稳定。
宋朝采用了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层人士的选拔更加公平和公正。
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上层人士的选拔更加公平和公正,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
宋朝实行了“三司”制度,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这一制度使得官员的选拔更加科学和规范,减少了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3. 宋朝的地方政权宋朝还加强了地方政权的建设和管理。
通过设立州县制度,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地方政权更加稳定和有序。
这一举措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经济发展1. 农业生产的发展宋朝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农业生产方面,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推广水稻种植、改进农具、加强灌溉等,使得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
这一举措为宋朝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宋朝的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繁荣。
宋朝时期,商业和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南方的商业和手工业更加繁荣。
这一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为宋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贸易的发展宋朝的贸易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宋朝时期,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更加频繁。
这一贸易的发展为宋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三、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 社会稳定宋朝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使得社会更加稳定。
政治改革使得社会上层人士的选拔更加公平和公正,经济发展使得社会的财富更加均衡分配。
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宋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宋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有较大发展。
本文将就宋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谈一谈。
一、政治宋朝时期政治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分封制的实行和科举制的逐步完善。
1、分封制的实行在宋朝时期,皇帝通常会将大片领土划分为数个封地,封给皇族和功臣。
这些封地在政治上被视为独立国家,由封建贵族统治。
宋朝的皇帝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缓解中央政府的压力,并且减少反叛的可能性。
然而,这样的政策也存在一些弊端。
封建贵族经常会削弱皇帝的权威,并导致朝廷的分裂。
2、科举制的逐步完善宋朝的科举制是非常优秀的。
在保证官员能力的前提下,它还能够帮助平民阶层进入政府,并且逐步地改变由出身和家世来决定一个人官职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的难度逐渐增加,从而确保了最优秀的人才能够获得最高的官职。
这样的制度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且保障了人才的独立性。
二、经济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货币经济的出现”和“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1、货币经济的出现宋朝的货币经济相对发达,这是和唐代相比非常重要的变化。
在宋朝时期,广大民众使用铜钱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这些铜钱由政府以及一些私人局部发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钱渐渐变得不够精确,在镇州发行了第一批纸币,并在之后更进一步地发展纸币。
这些纸币推动了商品的交换,也为国家的财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宋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两个最重要部分。
为了保障食品供应,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推广了沿海的海水稻种植以及推广了梯田稻作。
同时,政府还对手工业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尤其是依靠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一个行业。
宋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成为了国家的两大支柱。
综上所述,宋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
目前,我们的民族文化不断传承,许多宋朝文化与传统同梯运动相结合,更让我们对这一非常重要时期的发展更加感兴趣。
第8讲 宋朝的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宋朝的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 学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宋朝的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宋朝的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课标要求】1.探究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2.掌握农业生产发展的简况,了解经济重心南移情况。
3.研究宋代租佃关系的发展情况,分析其作用。
4.了解宋代手工业、商业发展简况。
一、政治建设(一)君主专制的加强(皇权与相权之争)——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1.设中书门下(政事堂)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2.设枢密院,专掌军事,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3.设三司(度支、户部、盐铁)专掌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一轮步步高P41考点深化:北宋的二府三司制结构图)【小题训练】1.(2019·2月温州市选考适应性测试)《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宋代政治制度沿袭唐代,基本没有发展变化B.政事掌握在三省手里,长官拥有实权C.君权被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架空D.宋代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分散2.(2020·广东肇庆模拟)北宋进入《宋史》的官员,46%来自寒族。
南宋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148年为56.3%,1256年为57.9%。
这表明()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B.科举制日臻完善C.宋代官僚体制日益完善D.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3.(2021·江苏镇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3)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权力分割过细B.崇文抑武政策C.行政效率低下D.承袭前朝传统4.(2021·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高三3月联考·27)据统计,在宋太宗统治的22年中平均每年录取进士近70人,比太祖时增加了5倍,此外,每年还要录取大批特进(宋官,正二品),且进士立即授官,并优等注拟(拟定官职),从而打破了此前进士不经吏部考核不得授官的惯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历史趣闻:廉洁包青天的工资
包拯“坐镇开封府”时,头上戴有三顶 帽子,即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 中、权知开封府事。按宋仁宗嘉佑年间 公布的公务员薪水律例《嘉佑禄令》, 包拯作为龙图阁直学士,每一年有 1656贯的货币收入,另有10匹绫、34 匹绢、2匹罗和100两绵的实物收入。 按《宋史·职官志》,包拯在开封府做 一把手,每个月有30石月粮,其中包括 15石米、15石麦。每个月另有20捆(每 捆13斤)柴禾、40捆干草、1500贯“公 使钱”。有人折算其年薪约合今天人民 币千万精以品课上件 。
第8讲 宋朝的政治、经济、 文化
精品课件
一、政治
1、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通判 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3)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精品课件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一、政治
1、加强中央集权 2、加强专制主义 3、北宋中期的矛盾尖锐
(1)北宋中期,阶级矛盾的激化 (2)民族矛盾的激化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精品课件
一、政治
1、加强中央集权 2、加强专制主义 3、北宋中期的矛盾尖锐 4、庆历新政
精品课件
新政措施:
①改革文官升迁制 ②严格恩荫制 ③改革贡举制和考试内容 ④慎选地方官 ⑤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
精品课件
一、政治
1、加强中央集权 2、加强专制主义
精品课件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 书 门
枢 密 院
下
宋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精品课件
(三衙)
侍殿侍
卫前卫
马司步
军
军
司
司
三省六部制与二府三司制的不同
(1)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确立的中央行政制
度。它注重行政程序,把处理一件政事分成
若干阶段,由各个层级的不同部门来依次处
理,具体来说是: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
审核→尚书省及下属六部执行。
北宋的二府三司制
(2)二府三司制是北宋的中央行政制度。它注重具体的行政事务,由不同的机构
处理不同的事情。“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责行政和军政,三司负责
财政。
精品课件
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削夺节度使实权
精品课件
三、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
2、程颐和程颢(宋代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 密思想体系——理学,又称新儒学 )
• (1)地位:北宋儒家代表;理学主要奠基者
• (2)核心思想: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 是客观唯心主义
•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
身上就是人性。
• (3)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 “仁”。中心Fra bibliotek—— 整顿吏治
精品课件
一、政治
1、加强中央集权 2、加强专制主义 3、北宋中期的矛盾尖锐 4、庆历新政 5、王安石变法
精品课件
(1)富国之法
措施 青苗法
效果
减轻人民负担,增加 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 募役法
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财 政收入
保证了生产时间,有利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史料呈现:北宋的官制
问题:北宋的官 制出现了什么严 重的问题?
官僚制度中有“官”(等级待遇)、“职”(加官,为虚衔)、 “差遣”(职事官,实际职务)。官僚机器中,旧官和新官,有 权的官和无权的官,朝廷派遣的官和地方的官,机构重叠、臃肿、 庞大、效率低下。官不管事,却享受优厚的俸禄。这样就形成一 个特权阶层——官户,成为政治腐败的渊薮。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均输法
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 入
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垄 断,增加财政收入
精品课件
作用
1、促进生 产发展
2、增加财 政收入
3、一定程 度上改变 积贫局面
(2)强兵之法
措施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置军 器监
成效
维护了社会治安;确 保了兵源和提高战斗 力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 提高战斗力;政府节省了 大量养马费用
二、经济
1、农业
(1)生产制度:一年两熟、三熟 (2)土地制度:不抑兼并 (3)灌溉工具:高转筒车
精品课件
二、经济
1、农业 2、手工业
(1)纺织:棉花种植普遍,棉纺技术进步。 (2)陶瓷:五大名窑、景德镇
精品课件
二、经济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1)坊市界限打破,商业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草市、夜市 普遍。 (2)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交子”。 (3)城市:大都市、四大名镇
精品课件
二、经济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4、对外贸易
(1)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2)海外贸易税收是国库重要财源。
精品课件
三、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
1、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社会动荡不安; 受到道、佛教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3)儒学体系的更新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 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 能治国的学说——理学。
集中军权
设枢密院,与统军将帅互相牵制 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
加强禁军,“强干弱枝”、“内外相
制” 中央:分相散权 集中行政权
参知政事: 分行政权 枢密使: 分军权 三司使: 分财政权
地方:文官任知州 通判监督知州
集中财权:设转运使
精品课件
历史结论:
如何理解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 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 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这段历史评述。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提高武器质量和 产量
精品课件
作用
1、增强国力,一 定程度上改变积 弱的局面
2、巩固封建统治 秩序
3、增强军队的战 斗力
(3)取士之法
目的: 选拔人才,为变法制造舆论
具体措施
①改革科举制度 ②整顿太学 ③惟才用人
作用
①培养专门人才
②使许多低级官吏和下层士大夫得到 发挥才干的机会
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