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课件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课件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适当 使用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 。
血管活性药物
在补充血容量后,如血压 仍不稳定,可使用血管收 缩剂或扩张剂。
复苏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指标,以及尿量、血常规、血气分析等实验 室检查。
评估复苏效果
根据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复苏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2
低血容量休克的紧急处理
早期识别与评估
早期识别
低血容量休克早期症状包括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尿量减少等 ,应密切观察并及时识别。
评估病情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评估休克的原因、程度和进展情况, 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紧急复苏措施
01
02
03
补充血容量
通过静脉输液迅速补充血 容量,首选晶体液和胶体 液,必要时输血。
坚持药物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可擅 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定期随访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随 访,以便及时了解身体状况。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和疾病的发生。
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和休息;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 累和情绪波动。
06
低血容量休克病例分享与讨 论
病例一:严重创伤导致的低血容量休克
总结词
创伤性休克
详细描述
患者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严重创伤导 致大量失血,引发低血容量休克。
救治措施
救治效果
迅速止血、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使患者脱离危险,逐 渐康复。
病例二: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救治经验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护理课件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护理课件

对于严重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 ,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心肺 复苏仪等设备进行辅助治疗。
03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护理的要点
监测生命体征
01
02
03
监测心率
低血容量休克时,心率会 加快,监测心率有助于判 断休克程度。
监测血压
血压下降是低血容量休克 的重要表现,定期测量血 压有助于评估休克状况。
监测呼吸
呼吸频率和深度异常可能 是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 应密切观察。
和焦虑情绪。
05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的常见问题与 处理
补液过快或过量
症状
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啰音等。
处理
减慢补液速度,给予利尿剂,必要时使用强心药物。
血压不稳定
症状
血压过高或过低,伴随或不伴随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
处理
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补液速度和补液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 便快速补液和给药。
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
典型案例分享
01
患者张某因车祸导致失血性休克 ,经过及时的复苏护理,成功挽 救了生命。
02
患者李某因严重腹泻导致低血容 量休克,通过及时的补液治疗,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分类
根据病因,低血容量休克可分为 失血性休克、烧伤性休克、创伤 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低血容量休克的常见病因包括失血、脱水、烧伤、严重创伤 等。这些病因导致血容量减少,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代 谢紊乱。
病理生理
低血容量休克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会被激活,以维持 血压和组织灌注。然而,如果血容量持续减少,机体的代偿 机制将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

《低血容量性休克》课件

《低血容量性休克》课件

CHAPTER
04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新型治疗药物的研究
总结词
新型治疗药物是低血容量性休克研究的重要方向,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详细描述
近年来,随着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药物。这些新型药物主要包括 血管活性药物、抗炎药物、抗氧化药物等,它们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前景。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低血容量性休克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口渴、尿少、皮肤湿冷、意识模糊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表现。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 等,可以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同时,还需要与其他类型的休克进行鉴别诊断 。
CHAPTER
病例二:复杂病例的处理
总结词
该病例展示了处理复杂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个体化治 疗方案。
详细描述
患者因严重烧伤引发休克,同时伴有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症状。医生在救治过程中 ,需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指标,调整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情况进行
了解。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新型治疗技术的研究
总结词
新型治疗技术是低血容量性休克研究的另一重要方向,旨在提高救治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
详细描述
除了药物治疗外,研究者们也在探索新的治疗技术,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这些新型技术旨在通 过修复损伤的组织和器官、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式,提高救治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研究进展与成果
《低血容量性休克》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低血容量性休克概述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治疗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预防与护理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课件]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1(2007PPT

[课件]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1(2007PPT

解读

休克的氧代谢障碍概念是对休克认识的重大进 展,氧代谢的监测进展改变了对休克的评估方 式,同时使休克的治疗由以往狭义的血流动力 学指标调整转向氧代谢状态的调控。
全身灌注指标:DO2、VO2、血乳酸、SvO2 或 ScvO2。 局部组织灌注指标:pHi、PgCO2。



动脉血乳酸浓度是反映组织缺氧的高度敏感的指 标之一,动脉血乳酸增高常较其他休克征象先出 现。 持续动态的动脉血乳酸以及乳酸清除率监测对休 克的早期诊断、判定组织缺氧情况、指导液体复 苏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显示,在创伤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乳酸 初始水平及高乳酸持续时间与器官功能障碍的程 度及死亡率相关。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 1(2007
推荐级别依据Delphi分级法
指南背景
概 念

低血容量休克(hypovolemic shock)是指各 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容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 循环血量与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 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 。

近30年来,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 然而,其临床病死率仍然较高。
低血容量休克的主要死因是组织低灌注以及大出 血、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导致的 MODS。 目前,低血容量休克缺乏较全面的流行病学资料。 创伤失血是发生低血容量休克最常见的原因。 据国外资料统计,创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死亡者 占创伤总死亡例数的10%-40%。




低血容量休克的最终结局自始至终与组织 灌注相关,因此,提高其救治成功率的关 键在于尽早去除休克病因的同时,尽快恢 复有效的组织灌注,以改善组织细胞的氧 供,重建氧的供需平衡和恢复正常的细胞 功能。


推荐意见5:

低血容量性休克PPT课件

低血容量性休克PPT课件
❖ 细菌易位或内毒素易位,该过程在复苏的整 个过程持续存在;
❖ 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与毒素易位, 是低血容量休克治疗和研究工作重要内容 。
治疗 :酸中毒
❖ 其严重程度与创伤的严重性及休克持续时间 相关 ;
❖ 临床上使用碳酸氢钠能短暂改善休克时的酸 中毒,但不主张常规使用,只用于紧急情况 或pH<7.20
治疗 :体温控制
❖ “创伤致命三联征”:顽固性低体温、严重酸中毒、 凝血障碍 ;
❖ 低体温(<35℃)可影响血小板的功能、降低凝血因 子的活性、影响纤维蛋白的形成,增加创伤病人严 重出血的危险性,是出血和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 因素 ;
❖ 在合并颅脑损伤的病人控制性降温和正常体温相比 显示出一定的积极效果。
病理生理机制
休克Ⅰ期
休克Ⅱ期
休克Ⅲ期
原始 病因
有效循环 血容量↓
微循环 缺血
微循环 淤滞
微循环 衰竭
细胞损坏 器官衰竭
代偿性 低血压
失代偿性 低血压
顽固性 低血压
MOF
休克Ⅲ期微循环变化
一般临床监测
❖ 皮温与色泽 ❖ 心率、血压 ❖ 尿量 ❖ 精神状态 1. 休克早期阶段往往难以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 血小板输注主要适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 伴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血小板计数<50×109/L,或 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可考虑输注。
治疗 :输血治疗
❖ 新鲜冰冻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与其它凝血因子。有 研究表明,多数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抢救过程中纠正 了酸中毒和低体温后,凝血功能仍难以得到纠正。 因此,应在早期积极改善凝血功能。大量失血时输 注红细胞的同时应注意使用新鲜冰冻血浆。
兴奋
BP (–) 脉搏细速 脉压差↓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郭锋8课件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郭锋8课件
低血容量休克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应及时纠正。
抗感染治疗
对于感染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
其他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其他对症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心 脏支持等。
05
监测与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血压
监测血压变化,判断休克程度 及治疗效果。
心率
监测心率变化,评估心脏功能 及循环状态。
必要时输血
如血容量严重不足,应及 时输注红细胞、血浆或全 血等血液制品,以维持正 常的血液循环。
全面考虑
综合治疗措施
除了补充血容量外,还应采取其 他综合治疗措施,如纠正酸碱平 衡紊乱、处理原发病等,以提高
治疗效果。
监测治疗效果
在复苏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等指 标,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都 是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的有效方法。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勤洗澡等,有助于预防感染性疾病 引起的休克。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增 加休克的风险,因此要注意合理安排 工作和休息时间。
护理要点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分类
低血容量休克
由于大量失血、失液、 烧伤等原因导致的休克

心源性休克
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心 肌梗死等原因导致的休
克。
感染性休克
由于感染导致的休克。
过敏性休克
由于过敏反应导致的休 克。
病理生理
01
02
03
微循环障碍
休克时,由于有效循环血 量减少,导致微循环障碍 ,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 氧。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精品PPT课件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精品PPT课件

第六部分
1.病因治疗 1.1.去除显性病因
1.2.早期发现、诊断隐性病因
2.1.复苏液体的选择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8
可编辑
2据表明晶体液与胶体液 用于低血容量休克液体复苏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面有明显差异(C级)。
压(PgC02 )
1.临床指标
2.氧输送与氧消耗指标
4.血乳酸值(BL)
5.碱缺失指标
控制性液体复苏
1.采用控制性液体复苏
2.采用控制性液体复苏的原因
3.控制性液体复苏的例外情况
谢 谢!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早期诊断 2、监测 3、治疗 4、复苏终点与预后评估指标
传统诊断指标
2.血流动力学监测 2.1.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2.2.CVP和PAWP监测
2.3.心排出量(CO)和每搏量(SV)监测

❖ 但是:任何一种监测方法所得到的数值意义都 是相对的,因为各种血流动力学指标经常受到 许多因素的影响。单一指标的数值有时并不能 正确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必须重视血流动力 学的综合评估。在实施综合评估时,应注意以 下三点:结合症状、体征综合判断;分析数值 的动态变化;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估。
3.2.局部组织灌注监测
3.3脉搏氧饱合度(SpO2)
❖SpO2主要反映氧合状态,可在一定程 度上表现组织灌注状态。低血容量休 克的病人常存在低血压、四肢远端灌 注不足、氧输送能力下降或者给予血 管活性药物的情况,影响SpO2的精确 性。

急诊培训课件: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

急诊培训课件: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
上述代償性反應是以犧牲其他器官供血為代價,所以休克的本質是組織 細胞缺氧
第四部分 • 組織氧輸送與氧耗
組織氧輸送與氧消耗

組織器官的氧攝取增加表現為氧攝取率
(O2ER)和動靜脈氧分壓差的增加,當氧輸送 (DO2)維持在一定的閾值之上,組織器官的氧 耗(VO2)能基本保持不變。當DO2下降到一定
閾值時,即使氧攝取明顯增加,也不能滿足組
MODS
• 低血容量休克的最終結局自始至終與組 織灌注相關,因此,提高其救治成功率的 關鍵在於儘早去除休克病因的同時,儘快 恢復有效的組織灌注,以改善組織細胞的 氧供,重建氧的供需平衡和恢復正常的細 胞功能。
• 推薦意見 1:應重視臨床低血容量休克及 其危害(E級)。
推薦級別與研究文獻的Delphi分級
1).皮溫下程降度、取皮決膚於蒼休白克、的皮嚴下重靜程脈度塌。陷的嚴重 但是,這些症狀並不是低血容量休克的特異性 症狀。
2).心是率心加率快不通是常判是斷休失克血的量早多期少診的斷可指靠標指之標一。,但
3於).血代壓償的性變血化管需收要縮嚴,密血地壓動可態能監保測持。或休接克近初正期常由。 •
4).尿量是反映腎灌注較好的指標,可以間接反 映迴圈狀態。當尿量<0.5mL/(kg·h)時,應繼續 進行液體復蘇。
2.3.心排出量(CO)和每搏量(SV)監測
連續地監測CO與SV,有助於動態判斷容 量復蘇的臨床效果與心功能狀態。
• 但是:任何一種監測方法所得到的數值意義都是 相對的,因為各種血流動力學指標經常受到許多 因素的影響。單一指標的數值有時並不能正確反 映血流動力學狀態,必須重視血流動力學的綜合 評估。在實施綜合評估時,應注意以下三點:結 合症狀、體征綜合判斷;分析數值的動態變化; 多項指標的綜合評估。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讲课课件课件-医学资料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讲课课件课件-医学资料
低血容量来自克复苏指南(2019)解读
第一部分 概述
一、定义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循 环容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与心排 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 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
近三十年来低容量休克的治疗已取得 较大进展,然而,其临床病死率仍然较高 。其主要死因是:组织低灌注以及大出血 、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导致的多器官 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但是,这些症状并不是低血容量休克的特异 性症状。
2).心率加快通常是休克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但 是心率不是判断失血量多少的可靠指标。
3).血压的变化需要严密地动态监测。休克初期由 于代偿性血管收缩,血压可能保持或接近正常。
4).尿量是反映肾灌注较好的指标,可以间接反 映循环状态。当尿量<0.5mL/(kg·h)时,应 继续进行液体复苏。
组织氧输送与氧消耗

组织器官的氧摄取增加表现为氧摄取率
(O2ER)和动静脉氧分压差的增加,当氧输送 (DO2)维持在一定的阈值之上,组织器官的 氧耗(VO2)能基本保持不变。当DO2下降到一
定阈值时,即使氧摄取明显增加,也不能满足
组织氧耗。
推荐意见5:低血容量休克早期复苏过程中,要在MODS发生 之前尽早改善氧输送。(C级)
• 推荐意见6:低血容量休克的病人需要严密的血
3.氧代谢监测
• 休克的氧代谢障碍概念是对休克认识的重
大进展,氧代谢的监测进展改变了对休克 的评估方式,同时使休克的治疗由以往狭 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转向氧代谢状态 的调控 。传统临床监测指标往往不能对组 织氧合的改变具有敏感反应,此外,经过 治疗干预后的心率、血压等临床指标的变 化也可在组织灌注与氧合未改善前趋于稳 定。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精品PPT课件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精品PPT课件
推荐意见24: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病人、老年病人及高血压病人 应避免控制性复苏。(E级)
写在最后
成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推荐级别与研究文献的Delphi分级
❖ 推荐级别
A
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B
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C
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
D
至少有1项Ⅲ级研究结果支持
E 推荐仅意有Ⅳ见级1或:Ⅴ应级研重究视结临果支床持低血容量休克及其危害
❖ 研究文献的分级
Ⅰ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正常 下降 下降 下降
14-20 20-30 30-40 >40
>30 20-30 5-15 无尿
神经系统
轻度焦虑 中度焦虑 萎靡 昏睡
推荐意见2:传统的诊断指标对低血容量休克的早期 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C级)
推荐意见3:低血容量休克的早期诊断,应该重视血 乳酸与碱缺失监测。(E级)
3 病理生理
推荐意见19:严重低血容量休克伴低体温的病人应及时复温, 维持体温正常。(D级)
7 复苏重点与预后评估指标
❖ 临床指标 ❖ 氧输送与氧消耗 ❖ 混合静脉氧饱和度 ❖ 血乳酸 ❖ 碱缺失 ❖推推胃 (荐荐粘P意意见见g膜C2210O::内传动2临p)统脉床H血临意(床乳义酸指,p标恢H但对复是i)正于不指常能和导时作胃间低为血和复粘容血苏乳量膜的酸休终内克清点除治目C率疗标O有与。2低一(分血定D压级的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