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实用版
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一】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一、引言本章节介绍桥梁工程转体施工技术的起源和背景,以及本的目的和结构。
二、转体施工技术概述2.1 转体施工流程2.1.1 施工前期准备2.1.2 转体设备及材料准备2.1.3 转体方案制定与优化2.1.4 施工现场布置2.1.5 转体过程控制2.2 转体施工方法2.2.1 平台式转体施工2.2.2 悬臂式转体施工2.2.3 同步转体施工三、转体设备与工具3.1 转体机械设备3.1.1 转体机3.1.2 悬臂吊车3.1.3 施工平台3.2 转体工具3.2.1 电动滚轮3.2.2 转体定位器3.2.3 固定系统四、转体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前质量控制4.1.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4.1.2 设备材料质量控制4.2 施工中质量控制4.2.1 转体过程的监控4.2.2 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4.3 施工后质量控制4.3.1 转体后结构稳定性的检验4.3.2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清点与保存五、施工安全管理5.1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5.1.1 安全技术措施5.1.2 安全培训与考核5.2 紧急情况处置5.2.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2.2 事故调查与处理六、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一:转体施工方案示意图附件二:转体机械设备清单附件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七、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指转体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质量控制措施。
2. 悬臂吊车:一种特殊的吊车,用于桥梁转体施工中的悬挂和运输。
3. 转体定位器:用于辅助转体施工中的准确定位和固定的工具或者设备。
【二】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一、引言本章节旨在介绍桥梁工程转体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以及本的撰写目的和结构安排。
二、转体施工技术概述2.1 转体施工流程详解2.1.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分析2.1.2 转体设备与材料准备流程2.1.3 转体方案制定与优化策略2.1.4 施工现场布置与管理要点2.1.5 转体过程控制与调整2.2 转体施工方法细节剖析2.2.1 平台式转体施工操作流程2.2.2 悬臂式转体施工执行要点2.2.3 同步转体施工策略三、转体设备与工具详解3.1 转体机械设备介绍3.1.1 转体机的结构与特点3.1.2 悬臂吊车的应用与选型3.1.3 施工平台的搭建要求3.2 转体工具使用说明3.2.1 电动滚轮操作技巧3.2.2 转体定位器的作用与操作3.2.3 固定系统的安装与使用注意事项四、转体施工质量控制方法4.1 施工前质量控制要点4.1.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 4.1.2 设备材料的质量验收要求4.2 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4.2.1 转体过程监控与数据记录4.2.2 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分析 4.3 施工后质量控制规范4.3.1 转体后结构稳定性检验方法4.3.2 施工材料与设备清点与保存原则五、施工安全管理要点5.1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5.1.1 安全技术措施介绍与演示5.1.2 安全培训与考核实施5.2 紧急情况处置与应急预案5.2.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要点5.2.2 事故调查与处理流程介绍六、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一:转体施工方案示意图附件二:转体机械设备清单附件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七、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指转体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质量控制措施。
桥梁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

2.3 转体前准备
在正式转体施工前需做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滑道清理、砂箱拆掉以及桥面附属构造等(图3)。在具体施工中,因上跨既有铁路,需要制定详细的转体施工方案和预案,确保在计划天窗时间内完成转体施工。
2.3.1 砂箱拆掉及撑脚处理
在转体开始前的两到三天内,要对砂箱开展拆掉作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拆掉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在拆掉时梁体轴线以及梁端标高变化情况,安排专业测量人员实时跟进,并采用对称的方式拆掉砂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几次拆掉完毕。
2.5.2 转体
转体开始后,由指挥人员下达命令,所有千斤顶同时开始牵引。在桥体的转动过程中,实时监测和记录压力表读数以及千斤顶力臂长度。因千斤顶行程有限,转动过程中必须经常变换其工作位置,以到达设计转体角度,并及时监测转体施工中的各种数据。
2.5.3 转动中桥面标高的调整
转动过程中,监控测量人员对桥体标高及轴线开展连续监测,桥面标高变化超出正常范围后要及时汇报给指挥人员,暂缓转体,重新称重配重开展微调,调整到规范允许偏差后继续转动至设计位置。
2.4.2 转体力学参数验算
转体施工前,要通过试转体测算转动体部分的摩擦系数、不平衡弯矩等力学参数,并针对计算结果对转动体开展配重,以确保梁体转动安全。
①转体力矩及摩擦系数。
本次转体采用四台连续千斤顶,根据压力表读数求出千斤顶每次的推力,再测得千斤顶力臂,即可分别计算出四氟乙烯板和混凝土球面的转体力矩,进而计算四台千斤顶的力矩和M。
桥梁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
转体法是近些年桥梁施工中较为流行的新型桥梁建造技术。由于该工艺普及较晚,且多应用于跨沟谷及既有线等特殊桥位的桥梁工程中,因此可供参考的理论研究资料还比较有限。对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开展全面解析,以丰富理论资料,供其它转体工程参考。
桥梁的转体施工方案(一)

桥梁的转体施工方案(一)引言概述:桥梁的转体施工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施工方案,将桥梁主体结构进行旋转并定位的工艺。
本文旨在探讨桥梁转体施工的方案,并通过对转体施工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正文内容:一、转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转体施工方案:根据桥梁的结构类型、尺寸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转体方案。
2. 进行三维建模和力学分析:通过对桥梁进行三维建模和力学分析,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3. 制定详细的工程计划:确定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资源调度计划。
二、转体施工的技术要点1. 桥梁转体机的选型和配置:选择适当的转体机械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配置。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政策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 控制转体速度和力度: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和承载能力,合理控制转体过程的速度和力度。
4. 实施合理的监控和调整:通过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及时监控转体施工的各项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 确保转体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桥梁转体工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转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 转体机械设备故障:建立健全的设备检修和维护制度,及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
2. 不可预见的自然因素: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灵活应对自然因素对转体施工带来的影响。
3. 施工过程中的误差调整: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定位技术,及时调整施工误差,确保转体施工的准确性。
4. 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四、转体施工的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2. 转体过程的精确测量: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对转体过程进行精确测量,确保转体角度的准确性。
3.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选择合格的施工材料,并进行严格的验收和使用。
五、转体施工后的总结和改进1. 进行施工总结和评估:对转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桥梁转体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市某河上的桥梁工程,采用转体施工技术,桥梁全长X米,主跨为Y米,桥面宽度为Z米。
本工程转体施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组织:成立转体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整个转体施工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施工设备:准备转体施工所需的设备,如转体装置、千斤顶、钢丝绳、锚杆等。
(3)施工材料: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等。
2. 施工步骤(1)下部结构施工:首先进行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待基础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承台、墩身施工。
(2)上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分为箱梁和桥面板两部分,箱梁采用现场预制,桥面板采用现场浇筑。
(3)转体装置安装:在墩顶预埋转体装置,包括转体球铰、撑脚、砂箱等。
(4)转体施工:① 解除临时固结:在转体前,对墩顶进行临时固结,确保墩顶稳定。
② 安装牵引索:在墩顶安装牵引索,并与箱梁相连。
③ 转体:启动千斤顶,带动牵引索,使箱梁进行转体。
④ 调整姿态:在转体过程中,实时监控箱梁姿态,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⑤ 停止转体:当箱梁达到设计位置后,停止转体,进行临时固定。
⑥ 桥面板施工:在箱梁转体完成后,进行桥面板的施工。
3.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混凝土强度、钢筋位置、转体装置安装等。
(3)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安全(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如高空作业、电焊作业等。
三、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四、施工费用预算根据工程量、设备、材料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施工费用预算,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五、施工总结在工程完成后,对转体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概述桥梁转体的施工方法及应用

概述桥梁转体的施工方法及应用摘要:运用转体施工法开展桥体施工,不仅结构合理、受力明确,而且能在不影响交通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建材,提高作业效率,在桥梁建设中大量推广应用,今后也必将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施工中,应不断总结施工经验,更好的保证转体施工桥梁的质量。
关键词: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实际应用1.桥梁转体法施工的优点1.1桥梁转体法的施工方式相对较为简单,设备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数量较少,且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够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
1.2桥梁转体法自身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力相对较为明确,其自身的结构也比较合理,适用于现阶段的桥梁施工。
1.3桥梁转体法可以对现阶段道桥建设过程中的交通繁忙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可以在铁路跨线桥以及立交桥上进行施工,不会对交通产生负面的影响。
同时,桥梁转体法也适用于水深流急或者是通航的河道上的大跨度桥梁建设,这在现阶段的桥梁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4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并且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转体法与传统的桥梁施工方法进行比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例如通过桥梁转体法和传统的悬吊拼接法或者是搭架法进行比较,桥梁转体法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的11.5-17.4%,这也就保障了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施工目的,从根本上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2.转体施工工作原理竖转施工原理是:将桥体从跨中分成两个半跨,在桥轴方向的河床上(组合结构在梁上)设支架、驳船等预制梁部(拱),在待转桥体的岸端设铰,在桥台或台后临时架设支撑提升系统,通过卷扬机回收提升牵引绳,将桥体竖转至合拢位置连接合龙,封固转铰,完成竖转施工。
平转转体施工的原理是:将桥体(主要是上部构造)整孔或从跨中分成两个半跨,在桥位外(横向)利用两岸(侧)地形搭设支架(或设胎)预制。
在桥墩(或台)底部设置转动体系,将待转桥体,通过张拉锚扣体系实现脱架和对于转轴的重力平衡,再以适当动力(卷扬机、千斤顶等)牵引转盘,将桥体平转至合拢位置,浇筑合拢段接头混凝土,封固转盘,完成平转施工。
桥梁转体施工工法

桥梁转体施工工法一、引言桥梁转体施工工法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桥梁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跨越繁忙道路、河流、山谷等复杂地形的情况。
该工法通过将桥梁结构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预制,然后利用机械设备将其整体旋转到预定位置,从而实现桥梁的合龙。
本文将详细介绍桥梁转体施工工法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及实施过程。
二、桥梁转体施工工法原理桥梁转体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桥梁结构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预制,然后利用机械设备将其整体旋转到预定位置。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桥墩底部设置旋转支座,将预制好的桥梁结构通过旋转支座进行连接。
然后,通过机械设备(如千斤顶、卷扬机等)提供动力,使桥梁结构在桥墩底部进行旋转。
当桥梁结构旋转到预定位置后,进行合龙施工,完成桥梁的主体结构。
三、桥梁转体施工工法特点1. 适用范围广:桥梁转体施工工法适用于跨越繁忙道路、河流、山谷等复杂地形的情况,可以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施工效率高:通过预制桥梁结构,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质量好:由于桥梁结构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预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误差。
4. 安全性高: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旋转,可以避免传统吊装施工方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桥梁转体施工工法应用范围桥梁转体施工工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桥梁建设中,包括公路桥、铁路桥、市政桥等。
特别是在跨越繁忙道路、河流、山谷等复杂地形的情况下,该工法具有显著的优势。
五、桥梁转体施工工法实施过程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确定合适的旋转支座位置和旋转角度。
同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材料。
2. 预制桥梁结构: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桥梁结构的预制,确保其尺寸和重量符合设计要求。
3. 设置旋转支座:在桥墩底部设置旋转支座,将预制好的桥梁结构通过旋转支座进行连接。
4. 旋转桥梁结构:利用机械设备提供动力,使桥梁结构在桥墩底部进行旋转。
在旋转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各项参数,确保旋转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

合拢
转体合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应严格控制桥体高程和轴线,误差符合要求,合 拢接口允许相对偏差可参照悬浇连续梁(刚构) 要求。
• 2合龙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和龙时的温度与设 计要求温度不一致时,应计算温度影响,修正合 拢高程等。合龙的其他要求应按设计或悬浇连续 梁(刚构)要求控制。
平竖结合转体施工步骤
• (3)在下球铰球面上安装聚四氟乙烯滑板(由内向外), 用黄油四氟粉(或二硫化钼等)填满聚四氟乙烯滑板之间 的间隙,使黄油面与四氟滑板面平。
• 4)将上球铰吊装到位,套进中心销轴内,并调整水平、 与销轴间隙(居中)。
• (5)球铰安装完成后对周边进行防护,确保杂质进入不 到摩擦面内。
上部承台施工
• 转体法相比传统方法优点
• (1)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少、施工简单、操作安全。
• (2)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力学性能好。
• (3)转体法能较好地克服在高山峡谷、水深流急和经常 通航的河道架设大跨度构造物的困难,尤其是对修建处于 交通繁忙的城市立交桥和铁路跨线桥,其优势更加明显。
• (4)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节约投资。
• 2)采取措施(如搭设平台,操作人员在平台上工作)不 得扰动下球铰;
• 3)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和浇筑后应随时检查、调整下球铰 的中心位置、水平、高程等。
• 上球铰安装
• (1)清理上下球铰球面。(施工中要始终保持清洁、无 灰尘)。 (2)在定位销中心套管放入黄油四氟粉等润滑 剂,将定位销放入中心套管中,调整好垂直度和周边间 隙。
• 4 试转。全面检查牵引动力、转动体系、位控体系、防倾 保险体系,建立主墩转动角速度与悬臂端部转动线速度的 关系,以便在转动过程中,把转动速度控制在预定范围内。
桥梁转体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桥梁全长X米,主桥采用转体施工技术,转体角度为Y度。
主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承台基础。
转体施工主要包括转体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转动和对接等环节。
二、施工方案1. 转体系统设计(1)转体系统采用下承式球铰转体系统,球铰直径D米,转体半径R米。
(2)转体系统主要由转体支座、球铰、撑脚、牵引索、锚固系统等组成。
(3)转体支座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确保转体过程中支座的稳定性。
(4)球铰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满足转体过程中的旋转需求。
(5)撑脚采用高强度钢材,确保转体过程中的支撑作用。
2. 转体系统安装(1)转体系统安装前,对墩柱、承台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将转体支座安装于墩柱上,确保支座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3)将球铰安装于转体支座上,确保球铰的水平和垂直度。
(4)安装撑脚,确保撑脚与墩柱、承台连接牢固。
(5)安装牵引索,确保牵引索与球铰连接牢固。
3. 转体系统调试(1)对转体系统进行试转,检查球铰、撑脚、牵引索等部件的运行情况。
(2)调整转体系统,确保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进行试转体,观察转体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情况,对转体系统进行调整。
4. 转体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转体速度和转体角度。
(2)启动牵引设备,开始转动转体系统。
(3)实时监测转体过程中的振动、噪声、倾斜度等参数,确保转体过程的平稳。
(4)转体过程中,密切关注转体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转动。
(5)转体系统达到预定角度后,停止转动,进行对接施工。
5. 对接施工(1)对接前,对转体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桥梁上部结构与转体系统的对接。
(3)对接完成后,进行临时固定,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4)对接施工完成后,进行桥梁上部结构的混凝土浇筑。
三、施工注意事项1. 转体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掌握转体施工的相关知识。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746-77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0 概述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
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
桥梁转体法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安全。
(2)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力学性能好。
(3)转体法能较好地克服在高山峡谷、水深流急或经常通航的河道上架设大跨度构造物的困难,尤其是对修建处于交通运输繁忙的城市立交桥和铁路跨线桥,其优势更加明显。
(4)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节约投资。
在相同条件下,拱桥采用转体法与传统的悬吊拼装法、桁架伸臂法、搭架法相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如用转体法修建的湖南资兴市游垅桥,与用悬吊拼装法和搭架法相比,造价降低了11.5~17.4%。
2.0 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转动设备与转动能力,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强度保证,结构的合拢与体系的转换。
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3篇)

第1篇一、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原理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是利用桥梁本身的转动特性,通过转动轴心将桥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整体旋转,下部为固定墩台、基础。
在施工过程中,上部结构可在路堤上或河岸上预制,旋转角度可根据地形随意调整。
当上部结构旋转到预定位置后,再与下部结构进行对接,从而完成桥梁的建造。
二、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工艺流程1. 设计阶段:根据工程需求,对桥梁结构进行设计,确定转体轴心位置、旋转角度、预制部分等关键参数。
2. 预制阶段:在路堤或河岸上预制桥梁上部结构,包括梁体、桥面板、桥墩等部分。
3. 安装转动轴心:在桥梁墩台上安装转动轴心,为桥梁旋转提供支撑。
4. 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5. 桥梁转动:利用绞磨、滑轮等设备,将预制好的桥梁上部结构旋转到预定位置。
6. 对接:将旋转到位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进行对接,完成桥梁的整体建造。
7. 桥梁验收:对完成后的桥梁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桥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优势1. 施工便捷: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无需大型吊装设备,施工过程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2. 安全可靠:转体施工过程中,上部结构整体旋转,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3. 整体性好: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预制部分与现场施工部分连接紧密,整体性好,桥梁结构稳定。
4. 节省资源: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可减少支架木材或钢材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5. 适应性强: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适用于各种地形、地质条件,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总之,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桥梁施工技术,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2篇一、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的原理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桥梁分为上下两部分,以桥梁本身为转动体,利用转动轴心将桥梁分为可旋转的上部和固定不动的下部。
桥梁转体施工方案

桥梁转体施工方案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将桥梁整体或部分转动,调整桥梁位置或方向的一种施工方法。
下面将介绍桥梁转体施工方案。
1.施工前准备1)确定桥梁转体的时间和地点,并通知相关部门和施工人员。
施工地点应保证周边区域安全,并采取防护措施。
2)对桥梁结构进行检查,了解桥梁结构、材料和受力情况,为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支撑。
3)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方案,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2.施工方案1)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根据桥梁的结构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吊机、千斤顶等设备,保证转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制定施工流程。
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制定转体的具体步骤和工序,确定施工顺序和时间节点。
3)开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为后续的施工做好准备。
4)加固桥墩和桥面。
根据桥梁的情况,对桥梁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5)进行桥梁转体。
将合适的机械设备放置在桥梁两端,通过吊机或千斤顶等设备,将桥梁整体或部分转动至所需位置或方向。
6)定位和固定桥梁。
完成桥梁转体后,对桥梁进行定位和固定,确保桥梁稳定可靠。
3.施工安全措施1)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置合理的警示标志和警戒线,防止他人侵入施工现场。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3)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4)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以掌握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风力等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5)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程序,预防施工事故的发生。
4.施工后处理1)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恢复正常交通和环境;2)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3)对桥梁进行评估和检测,确保桥梁转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4)编制施工报告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桥梁转体施工提供参考。
总之,桥梁转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案和细致周到的准备工作。
只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严格遵守施工步骤和安全规范,才能确保桥梁转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桥梁转体施工方案(一)

桥梁转体施工方案(一)引言概述在桥梁建设过程中,转体施工是一项关键的工序。
它要求施工方案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以确保桥梁的质量和持久性。
本文将针对桥梁转体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从选择施工设备、准备施工场地、安全保障措施、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1. 选择施工设备1.1 确定合适的起重设备,根据桥梁的规模和结构情况,选择合适的起重机械,如大吨位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
1.2 确定转体设备,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和转体方式,选择合适的转体装置,如液压转体机、多点支撑转体机等。
1.3 考虑施工条件,如施工场地的空间限制、地形地貌的复杂性、现场设备的可用性等,综合考量选择适合的设备。
2. 准备施工场地2.1 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了解地质状况和地形地貌特点,评估场地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2 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清洁,清除障碍物,便于施工设备的操作和运行。
2.3 架设必要的临时支撑结构,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 安装安全护栏和警示标志,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
3. 安全保障措施3.1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明确每个施工步骤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3.2 培训施工人员,确保其熟悉并遵守工程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3.3 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4 加强现场监控和巡视,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5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准备处理突发事件和事故。
4. 施工流程4.1 进行材料准备和加工,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和配送所需的各种材料和构件。
4.2 进行临时支撑结构的安装和调整,确保其支撑力和稳定性。
4.3 进行起吊和转体操作,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桥梁的转体顺利进行。
4.4 进行关键节点的监测和控制,如施工过程中的倾斜度、变形等测量,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4.5 完成转体施工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恢复正常交通和环境。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与应用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与应用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桥梁的建设跨径逐渐变大,转体施工方法也应运而生,转体施工方法和传统的施工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文章主要对转体施工方法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桥梁转体施工的技术进行分析,最后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转体;安全;高效桥梁转体施工的方法是伴随着各个领域的发展而诞生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转体施工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该施工技术也逐渐应用在我国的斜拉桥以及刚构桥的实际建设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桥梁转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阐述。
一、转体施工方法的优势分析和一般的施工方式进行比较,桥梁转体法的施工方法其结构比较合理,受力位置明确,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相对较少,工艺也十分容易操作,并且具有很强的安全性。
另外其的施工过程比较高效,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在一样的施工环境下,拱桥应用转体施工的方式不管是在经济效益的方面或者是社会效益方面,具有的优势都是非常明显的。
并且该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原有的方法在一些险峻的环境下操作的工序过多,难度也很大,通过对转体法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的工程造价,并且施工过程非常简单。
因此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二、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技术分析(一)竖转施工技术竖转施工技术一般应用于肋拱桥。
我国在对竖转法进行应用时与国外具有一些不同之处,一般情况下我国在应用时拱肋是在低位进行浇筑以及拼装的,在向上进行拉升,直到其位于设计的位置。
而国外通常是把拱肋竖向进行拼装以及浇筑,再放下进行合拢操作。
竖转体系一般包括牵引系统和索塔以及拉索三个部分构成。
竖转的拉索,其索力在进行脱架过程中力量处于最高水平,拉索的水平角也处在最小状态,竖向分力也很低,并且拱肋保证由多跨支承在拱架中的连续的曲梁变为通过铰支承与扣点处的索支承的曲梁状态,脱架的过程中要将结构的变形过程与受力的转化过程同时完成。
想要保证竖转可以高效脱架,可以在提升索点的位置安装用来帮助提升的千斤顶。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发展应用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发展应用引言桥梁是连接两个岸边的重要交通设施,而在桥梁建设过程中,转体施工是桥梁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可以实现桥梁的转体安装,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桥梁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桥梁转体施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探讨其发展应用。
一、桥梁转体施工的基本步骤1. 设计规划:在进行桥梁转体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包括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准备,施工方案的制定等。
2. 场地准备:在开始桥梁转体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区域,平整地面,打造支撑平台等。
3. 支撑结构的搭建:根据设计方案,搭建合适的支撑结构,以确保桥梁在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转体施工:在支撑结构的基础上,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如转体机、吊车等,进行桥梁的转体施工。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细致的操作,确保桥梁转体过程平稳无误。
5. 收尾工作:桥梁转体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收尾工作,如清理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等,以确保桥梁转体施工的顺利结束。
二、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分类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可以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要求的不同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桥梁转体施工方法。
1. 平面转体法:平面转体法是将桥梁整体沿水平轴进行转体的施工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规模的桥梁,具有操作简便、施工周期短的优点。
2. 滑移施工法:滑移施工法是将桥梁整体通过滑动构筑装置,逐渐推移到预定位置的施工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跨度、大型桥梁的施工,能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
3. 切割拼接法:切割拼接法是将桥梁按照一定的节点进行切割,然后通过拼接的方式完成桥梁的转体施工。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长桥梁的转体施工,能够减小施工的影响范围和工程量。
三、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发展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桥梁转体施工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应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发展应用。
1. 模块化转体法:模块化转体法是将桥梁按照一定的模块进行划分,并采用吊装和装配的方式进行转体施工。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1.0 概述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
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
桥梁转体法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安全。
(2)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力学性能好。
(3)转体法能较好地克服在高山峡谷、水深流急或经常通航的河道上架设大跨度构造物的困难,尤其是对修建处于交通运输繁忙的城市立交桥和铁路跨线桥,其优势更加明显。
(4)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节约投资。
在相同条件下,拱桥采用转体法与传统的悬吊拼装法、桁架伸臂法、搭架法相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如用转体法修建的湖南资兴市游垅桥,与用悬吊拼装法和搭架法相比,造价降低了11.5~17.4%。
2.0 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转动设备与转动能力,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强度保证,结构的合拢与体系的转换。
竖转法主要用于肋拱桥,拱肋通常在低位浇筑或拼装,然后向上拉升达到设计位置,再合拢。
竖转体系一般由牵引系统、索塔、拉索组成。
竖转的拉索索力在脱架时最大,因为此时拉索的水平角最小,产生的竖向分力也最小,而且拱肋要实现从多跨支承到铰支承和扣点处索支承的过渡,脱架时要完成结构自身的变形与受力的转化。
为使竖转脱架顺利,有时需在提升索点安置助升千斤顶。
竖转施工方案设计时,要合理安排竖转体系。
索塔高、支架高(拼装位置高),则水平交角也大,脱架提升力也相对小,但索塔、拼装支架受力(特别是受压稳定问题)也大,材料用量也多;反之亦然。
在竖转过程中,主要要考虑索塔的受力和拱肋的受力,尤其是风力的作用。
在施工工艺上,竖转铰的构造与安装精度,索鞍与牵转动力装置,索塔和锚固系统是保证竖转质量、转动顺利和安全的关键所在。
桥梁的转体施工方案(二)

桥梁的转体施工方案(二)引言概述:本文将详细阐述桥梁的转体施工方案(二),包括转体施工的原因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文章将分五个大点展开讨论,包括搭设转体设备、现场准备工作、安全措施、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桥梁转体施工方案,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正文内容:一、搭设转体设备1. 选择适合的起重设备,如起重机、大吨位龙门吊等。
2. 根据桥梁的结构和体积确定合适的转体设备的参数。
3. 进行起重设备的搭设和调试,确保其稳定可靠。
二、现场准备工作1. 分析转体施工的场地特点,确定固定设备和人员的位置。
2. 检查施工现场的平整度,确保转体设备可以稳定地移动。
3.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安全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三、安全措施1.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2. 确保转体设备和材料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区域,防止施工现场外人员靠近。
四、操作步骤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转体的角度和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方案。
2. 进行试转,确保转体设备和结构的稳定性。
3. 进行实际的转体操作,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转体调整。
4. 在转体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控和调整,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5. 完成转体后,进行必要的整理和清理工作,保证工地的整洁。
五、质量控制1. 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转体工程的质量检查。
2. 进行相关材料的抽样检测,确保材料的合格性。
3. 检查转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平整度,修复施工过程中的破损或问题。
4. 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整个转体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桥梁的转体施工方案(二)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进行转体施工前,需要搭设合适的起重设备,并做好现场准备工作。
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在操作步骤方面,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转体操作,并进行必要的监控和调整。
最后,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转体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桥梁转体施工(一)

桥梁转体施工(一)引言概述: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对桥梁进行转体操作的施工工序。
转体施工是桥梁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将桥梁从调直位置转至最终安装位置。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转体设备选择、施工步骤、安全控制和质量控制等五个大点详细阐述桥梁转体施工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工程施工人员提供指导,确保桥梁转体施工顺利进行。
正文:一、准备工作1. 桥梁转体前的勘测和测量2. 桥梁转体施工方案的制定3.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4. 资源准备,如施工设备、材料等5. 转体现场的清理、平整和安全防护二、转体设备选择1. 转体平台的选型和设计2. 转体设备的安装和调试3. 设备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评估4. 吊装工具和辅助设备的选择与配置5. 设备操作员的培训和熟悉操作规程三、施工步骤1. 转体前的准备,如卸载临时支撑装置2. 转体过程的控制,包括定位和调整3. 转体速度和角度的控制4. 桥梁的回转和位置修正5. 转体后的固定与稳定,如重新支撑和锚固四、安全控制1. 转体现场的安全布置与标识2. 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3. 转体设备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4. 现场危险源的排除和处理5.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五、质量控制1. 施工工艺的合理性评估与改进2. 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3. 施工过程的监控和记录4. 桥梁转体后的检验和验收5. 质量问题的整改与追踪总结:桥梁转体施工作为桥梁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桥梁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准备工作的必要性、设备选择的重要性、施工步骤的技术要求、安全控制的关键点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确保转体施工的高效、安全和质量,从而顺利完成桥梁的转体工作。
桥梁转体支座安装施工工法(2)

桥梁转体支座安装施工工法桥梁转体支座安装施工工法一、前言桥梁转体支座安装施工工法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实际工程案例,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资料和参考。
二、工法特点桥梁转体支座安装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转体支座采用沉降取芯法,保证支座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施工速度快,可以提高工程进度,并且对现场交通影响较小。
3. 支座安装工序简单,不需要在现场进行大量的焊接和螺栓连接,减少了施工难度。
4. 转体支座可以根据桥梁的变形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三、适应范围桥梁转体支座安装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跨越形式的桥梁,包括钢结构梁、混凝土梁、连续梁等。
无论是新建桥梁还是旧桥的改造,该工法都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桥梁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工艺原理桥梁转体支座安装施工工法是基于沉降取芯原理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通过在转体支座下方加压,使其沉降到预定的位置,然后在支座底板剪切面上进行沉降取芯。
这样可以保证支座的准确位置和稳定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微调,使得支座与梁体之间能够达到最佳的接触和承载状态。
五、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确定施工范围、测量桥梁的净跨度和转体支座的尺寸,确定支座的安装位置和布置方案。
2. 施工平台搭设:在桥梁上搭设施工平台,为支座安装施工提供工作区域和操作空间。
3. 转体支座安装:将转体支座运输到现场,并与施工平台进行固定,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沉降取芯,确保支座的准确位置和稳定性。
4. 桥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桥梁的调整,以保证梁体与支座的接触和承载状态。
5. 支座固定:在支座下方设置锚固装置,将支座与桥墩或桥台连接,确保支座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
6. 质量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支座位置、固定情况、调整和沉降取芯结果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2148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0 概述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
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
桥梁转体法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安全。
(2)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力学性能好。
(3)转体法能较好地克服在高山峡谷、水深流急或经常通航的河道上架设大跨度构造物的困难,尤其是对修建处于交通运输繁忙的城市立交桥和铁路跨线桥,其优势更加明显。
(4)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节约投资。
在相同条件下,拱桥采用转体法与传统的悬吊拼装法、桁架伸臂法、搭架法相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如用转体法修建的湖南资兴市游垅桥,与用悬吊拼装法和搭架法相比,造价降低了11.5~17.4%。
2.0 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转动设备与转动能力,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强度保证,结构的合拢与体系的转换。
2.1 竖转法竖转法主要用于肋拱桥,拱肋通常在低位浇筑或拼装,然后向上拉升达到设计位置,再合拢。
竖转体系一般由牵引系统、索塔、拉索组成。
竖转的拉索索力在脱架时最大,因为此时拉索的水平角最小,产生的竖向分力也最小,而且拱肋要实现从多跨支承到铰支承和扣点处索支承的过渡,脱架时要完成结构自身的变形与受力的转化。
为使竖转脱架顺利,有时需在提升索点安置助升千斤顶。
竖转施工方案设计时,要合理安排竖转体系。
索塔高、支架高(拼装位置高),则水平交角也大,脱架提升力也相对小,但索塔、拼装支架受力(特别是受压稳定问题)也大,材料用量也多;反之亦然。
在竖转过程中,主要要考虑索塔的受力和拱肋的受力,尤其是风力的作用。
在施工工艺上,竖转铰的构造与安装精度,索鞍与牵转动力装置,索塔和锚固系统是保证竖转质量、转动顺利和安全的关键所在。
国内的拱桥基本上为无铰拱,竖转铰是施工临时构造,所以,竖转铰的结构与精度应综合考虑满足施工要求和降低造价。
跨径较小时,可采用插销式,跨径较大时可采用滚轴。
拉索的牵引系统当跨径较小时,可采用卷扬机牵引;跨径较大,要求牵引力较大,牵引索也较多时,则应采用千斤顶液压同步系统。
2.2 平转法平转法的转动体系主要有转动支承系统、转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
转动支承系统是平转法施工的关键设备,由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
上转盘支承转动结构,下转盘与基础相联。
通过上转盘相对于下转盘转动,达到转体目的。
转动支承系统必须兼顾转体、承重及平衡等多种功能。
按转动支承时的平衡条件,转动支承可分为磨心支承、撑脚支承和磨心与撑脚共同支承三种类型。
磨心支承由中心撑压面承受全部转动重量,通常在磨心插有定位转轴。
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在支承转盘周围设有支重轮或支撑脚正常转动时,支重轮或承重脚不与滑道面接触,一旦有倾覆倾向则起支承作用。
在已转体施工的桥梁中,一般要求此间隙从2~20mm,间隙越小对滑道面的高差要求越高。
磨心支承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我国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上下转盘弧形接触面的混凝土均应打磨光滑,再涂以二硫化铜或黄油四氟粉等润滑剂,以减小摩擦系数(一般在0.03~0.06之间)。
撑脚支撑形式下转盘为一环道,上转盘的撑脚有4个或4个以上,以保持平转时的稳定。
转动过程支撑范围大,抗倾稳定性能好,但阻力力矩也随之增大,而且环道与撑脚的施工精度要求较高,撑脚形式有采用滚轮,也有采用柱脚的。
滚轮平转时为滚动摩擦,摩阻力小,但加工困难,而且常因加工精度不够或变形使滚轮不滚。
采用柱脚平转时为滑动摩擦,通常用不锈钢板加四氟板再涂黄油等润滑剂,其加工精度比滚轮容易保证,通过精心施工,已有较多成功的例子。
当转体结构悬臂较大,抗倾覆稳定要求突出时,往往采用此种结构,广州丫髻沙大桥平转就采用了此体系。
第三类支承为磨心与撑脚共同支承。
大里营立交桥采用一个撑脚与磨心共同作用的转动体系,在撑脚与磨心连线的垂直方向设有保护撑脚。
如果撑脚多于一个,则支承点多于2个,上转盘类似于超静定结构,在施工工艺上保证各支撑点受力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比较困难。
广州丫髻沙大桥原采用多撑脚与磨心共同受力体系,后考虑到这种困难,减小了磨心受压的比例,使其蜕化为撑脚体系。
水平转体施工中,能否转动是一个很关键的技术问题。
一般情况下可把启动摩擦系数设在0.06~0.08之问,有时为保证有足够的启动力,按0.1配置启动力。
因此减小摩阻力,提高转动力矩是保证平转顺利实施的两个关键。
转动力通常安排在上转盘的外侧,以获得较大的力臂。
转动力可以是推力,也可以是拉力。
推力由千斤顶施加,但千斤顶行程短,转动过程中千斤顶安装的工作量又很大,为保证平转过程的连续性,所以单独采用千斤顶顶推平转的较少。
转动力通常为拉力,转动重量小时,采用卷扬机,转体重量大时采用牵引千斤顶,有时还辅以助推千斤顶,用于克服启动时静摩阻力与动摩阻力之间的增量。
平转过程中的平衡问题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对于斜拉桥、T构桥以及带悬臂的中承式拱桥等上部恒载在墩轴线方向基本对称的结构,一般以桥墩轴心为转动中心,为使重心降低,通常将转盘设于墩底。
对于单跨拱桥、斜腿刚构等,平转施工分为有平衡重与无平衡重转体两种。
有平衡重时,上部结构与桥台一起作为转体结构,上部结构悬臂长,重量轻,桥台则相反,在设置转轴中心时,尽可能远离上部结构方向,以求得平衡,如果还不平衡,则需在台后加平衡重;无平衡重转体,只转动上部结构部分,利用背索平衡,使结构转体过程中被转体部分始终为索和转铰处两点支承的简支结构。
2.3 转体施工受力转体施工的受力分析目的是保证结构的平衡,以防倾覆;保证受力在容许值内,以防结构破坏;保证锚固体系的可靠性。
转体过程历时较短,少则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一天,所以主要考虑施工荷载。
在大风地区按常见的风力考虑,通常不考虑地震荷载和台风影响,这主要从工期选择来保证。
此外,转体结构的变形控制、合拢构造与体系转换也是转体施工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3.0 桥梁转体施工的应用3.1 国外应用情况转体施工法最先出现的是竖转法。
50年代意大利曾用此法修建了多姆斯河桥,跨径达70m;德国的Argentobel桥,跨径达150m,是采用此法修建的跨径最大的桥梁。
它在竖向位置利用地形或搭支架浇筑混凝土拱肋,然后再从两边将拱肋逐渐放倒,搭接成拱。
20xx年底日本神原溪谷大桥采用竖转法施工建成,该桥为混凝土拱桥,跨度135米。
这种竖转法主要应用于钢筋混凝土肋拱桥中,当跨径增大以后,拱肋过长,竖向搭架过高,转动也不易控制,因此一般只在中小跨径中应用。
平转法于1976年首次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多瑙河运河桥上应用。
该桥为斜拉桥,跨径布置为55.7m+119m+55.7m,转体重量达4000t。
此后平转法在法国、德国、日本、比利时、中国等国家得到应用。
采用平转法施工的桥梁除斜拉桥外,还有T构桥、钢桁梁桥、预应力连续梁桥和拱桥。
迄今为止,转体重量最大的是比利时的本•艾因桥。
该桥为斜拉桥,跨径布置为3×42m+168m,转体重量达1.95万t,于1991年建成。
3.2 国内应用情况1975年我国桥梁工作者开始进行拱桥转体施工工艺的研究,并于1977年首次在四川省遂宁县采用平转法建成跨径为70m的钢筋混凝土箱肋拱。
此后,平转法在山区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中得到推广应用。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平转法施工的拱桥,跨径均在100m以下,且均为有平衡重转体施工。
为解决大跨径拱桥转体重量大的问题,我国桥梁专家提出无平衡重转体施工法,并于.1987年成功地进行了跨径为122m的四川巫山龙门桥试验桥的施1。
1988年四川涪陵乌江大桥采用该法转体成功,使我国拱桥的跨径首次跃上200m大关。
随着转体施工工艺的进步,主要是转动构造中磨擦系数的降低和牵引能力的提高,这一方法在我国的斜拉桥和刚构桥中也得到应用,并且使其从山区推广至平原,尤其是跨线桥的施工。
例如,1980年四川金川县的曾达桥(独塔斜拉桥,转体重量l344t);1985年江西贵溪跨线桥(斜脚刚构桥,转体重量1100t);1990年四川绵阳桥(T构桥,转体重量2350t);1997年山东大里营立交桥(刚性索斜拉桥,转体重量3040t);1998年贵州都拉营桥(T构桥,转体重量7100t)。
20xx年8月6日北京石景山混凝土斜拉桥建成,该桥是北京市五环路的标志性工程,位于北京石景山南站咽喉区,现有电气化铁路7股道,远期规划为1l股道,行车密度大,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通过,为避免对铁路产生频繁的干扰,采用了转体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斜拉桥方案。
该桥主桥为45m+65m+95m+40m四跨连续独塔单索面的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转体结构总重140000kN,直接依靠主牵引系统实现转体并精确定位,最终合拢误差2mm。
钢管混凝土拱桥近10年来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迅猛。
为拱桥的轻型化和向大跨度发展提供了可能,转体施工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这种桥型之中。
在竖转方面,虽然我国在80年代初期就应用该法进行了钢筋混凝土桁架拱的施工,但其应用一直没有得到推广。
1996年施工的三峡莲沱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114m)和1999年施工的广西鸳江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175m)采用竖转法,后者的竖转体系采用了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使竖转技术跃上了新的台阶,徐州京杭运河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主跨235m)也将采用这一技术进行竖转施工。
20xx 年贵州北盘江大桥是铁路桥梁上第一次采用钢管拱结构,跨度236m,转体重量达到102300kNo在平转方面,1996年施工的三峡黄柏河和下牢溪两座钢管混凝土上承式拱桥采用该法施工,两桥主跨均为160m,转体重量达3500t。
更为重要的是,竖向转体与平面转体结合应用的方法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应用,使桥梁转体施工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