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思想第四讲 戊戌维新思潮与康有为

合集下载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救国思想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救国思想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救国思想前言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著名的政治变革,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导。

然而,这次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开始思考如何救国。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救国思想。

康有为救国思想的演变戊戌变法之后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是因为没有在理论上与西方接轨,因此他开始思考应该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康有为主张推翻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采用先进的西方制度。

他认为,改变传统社会观念的思想启蒙是救国的关键,因此提倡人民普及学问,实行教育改革。

维新组织的创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康有为开始明确救国的具体方案。

1897年,他在广州成立了“维新党”,并将其定义为一个“维新义和团”,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康有为认为,推广普及和智能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因此,维新党长期致力于教育改革。

国家主义与儒家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康有为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20世纪初,他开始将救国的重点放到国家主义上。

他主张以国家为中心,注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他认为,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改革政治和社会,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

同时,他仍然强调儒家思想,主张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

康有为救国思想的影响教育改革康有为在救国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对教育改革的关注。

他认为,教育是救国的关键,因此主张全民教育和普及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创建了许多学校和研究机构,开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河。

民族主义康有为的国家主义思想,对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以国家为中心,推进经济和国防建设,同时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他的思想为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提供了理论支持。

政治改革康有为的救国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为,中国需要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改革政治和社会。

他推动废除科举制度、建立宪政和议会制度等政治改革措施,为新时代的中国政治提供了模板。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一、导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

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

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

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明治思想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明治思想

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姓名:郭晓哲学号:15366017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清朝皇帝光绪帝的支持下,以康有为为核心的、寻求全面改革的变法派,在张之洞、文廷式等政权内外改革积极派的呼应之下,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史称“戊戌变法”。

虽然改革只持续了103天,但是变革的力度和深度可谓是中国近代变法运动之最,足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戊戌变法的主导者康有为既是高举帝国主义构造改革大旗,积极主张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等西洋思想和制度的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又和当时清王朝的其他君臣一样,对西洋思想制度和明治日本的了解非常肤浅。

所以康有为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的思想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戊戌变法前后时期文人志士的思想、社会风貌以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部分: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及其思想的形成、当时西洋和明治日本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曾写道:“吾家自九世祖惟卿公为士人,至于吾为二十一世,凡为士人十三世矣。

”(康有为,《自编年谱》,神州国光社,1955年,108页)。

从此可见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于康有为早期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

乡试的落榜让康有为痛感科举应试的局限性,投身于主张“济人经世”的公羊学者朱次琦的门下。

小野川秀美指出:“跨越汉宋儒学而宣扬孔学,康有为后来这种主张,其思想渊源来自于朱九江,这点恐怕无法否定。

”(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90页)之后康有为游历香港,打开了自己封闭的思想,通过与西方文学许多文化的接触,开始超越之前的封闭的儒学世界,有意识地睁眼看世界。

在那个中体西用论占主流的时代,康有为坦率地承认并称赞西洋文化的优越之处,这种思想具有极大的革新性。

1888年,中法战争战败,中国面临极其紧迫的政治危机,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国家已处于危亡的边缘,批判朝廷内外因循守旧的陋习,呼请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主张。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戊戌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康有为和梁启超则 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通过思想启蒙和政治改革,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彩摘录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摘录,展示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思想精髓。其中, 我最喜欢的摘录是:“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康有为的思想 精髓,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变革,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一思想对于 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感受
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政治思想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政治思想虽然具有 一定的前瞻性,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和推广。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 并不具备实现这些思想的条件。这也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需要经过实 践的检验和修正,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阅读感受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这本书让我对戊戌变法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也让我对政治思想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在研究戊戌时期的历史时,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思想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们作为那个时代的改革者和启蒙者,其思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通过分析《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这本书的目录,我们可以更深 入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活动。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 想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康有为
梁启超

康有为与戊戌“新学” 的形成

康有为与戊戌“新学” 的形成

康有为与戊戌新学的形成王先明内容提要:戊戌新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转型的重要标志,而康有为的学术思想则从根本上影响了戊戌新学的内容及其时代特征,从而也影响了近代学术文化转型的民族特性和其发展趋向。

只有深入理解康有为的学术思想及其戊戌新学的特征,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近代学术文化变迁的民族定位和历史定位。

关键词:康有为戊戌新学旧学西学中学近代“新学”是相对于旧学而言的中学的近代形态,它标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陈陈相因的新的学术文化形态或风尚的形成及其运动趋向。

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的《瀛环志略》将求知的目光探向域外始,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先行者们,就在不断挖掘着知识新泉,涓涓细流汇集着所有旨在改变中国现实、挽救陈腐沉闷学风的思想文化支流,奋力冲出了一道新的河床。

滥觞于鸦片战争之后的这股细流,经过洋务运动的推波助澜,到戊戌时期在康、梁的努力开掘下,终于汇聚成江河之势,启开了一个学术文化新时代的到来----近代新学。

梁启超在《康南海传》中说:“先生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乃归讲学于粤城,岁辛卯,于长兴设黉舍焉。

……先生以孔学、佛学、宋明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

其教旨专在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中国数千年,无学校,至长兴学舍,虽其组织之完备,万不达泰西之一,而其精神则未多让之。

”①由此,“爰有康、梁新说之奋兴焉”。

②一“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学者都渐渐注意到一个现象:西方工商业对晚清经济的正面剌激,主要限于一些沿江沿海的大埠,而中国内陆市镇与农村的经济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形态。

亦即晚清社会并存着两种经济形态:…通外商埠‟的现代①见《饮冰室文集》卷九,参见《戊戌变法》(四),第9页。

②谢国桢:《近代书院学校制度变迁考》,《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6辑,(台)文海出版社,第20页。

型经济和内陆的传统经济。

一般而言,我们也可以说,在一八九五年以前的中国文化思想方面也有着类似的现象:一方面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混血文化‟,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

【doc】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doc】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都把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说成是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康有为的"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朱一新,洪良品,翁同稣,孙家鼐,张之洞,陈宝箴,王先谦,叶德辉甚至张荫桓,郑孝胥,陈庆年,章太炎都对康有为的学说不以为然,"两考"也先后被朝廷以上谕的形式诏令毁版.连光绪皇帝和他身边主张变法的大臣都影响不了,难道会成为这场变法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笔者近年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在百日维新时期,光绪皇帝为推行新政所颁发给京城内外臣工的上谕,除各项改革措施外,就书籍而论,仅有冯桂芬的《校那庐抗议》和张之洞的《劝学篇》,这两本书在当时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虽然朝廷对这两本书所持的态度稍有差别.但其从中寻找理论依据以统一官员思想的用意却是十分明显的.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就是光绪皇帝在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巾所强调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也就是冯桂芬《校郇庐抗议》中阐发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和张之洞《劝学篇》反复论证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一,谕令签注《校邻庐抗议》颁发《劝学篇》《校邻庐抗议》是冯桂芬在1861年写成的一部政论书.书版存重翻I璺!堑堡揸江中孝于天津广仁堂.过了将近4O年,到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接受管学大臣孙家鼐的意见,下令催促直隶总督荣禄紧急刷印1000部.呈送军机处发给部院卿寺堂司各官签注意见,从中了解这些官员的识见.冯桂芬的《校邻庐抗议》共40篇,附录2篇,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各个方面,诸如对选拔官吏,办理外交,保甲团练,财政金融,土地赋税,盐政水利,对外贸易,工农业生产,改变科举,采用西学等等.冯桂芬看到中国当时"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相符不如夷"的现实,认为对西方国家必须采取"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的态度.但是,冯桂芬毕竟没有,也不可能摆脱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因此他的那些"采西学", "制洋器"的种种"夷说",还都要服从"以不畔于三代圣人之法"这个宗旨.所谓"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就是《校邻庐抗议》的思想核心.冯桂芬《校郐庐抗议》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对域外知识的具体见解, 到了戊戌维新时期已经显得陈旧落后了.然而,一方面因其具有采西学,变成法的内容而成为维新运动的思想先驱,另一方面又因其斥异教,"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宗旨,非常适合大部分站在传统立场上但支持变法维新的官僚士大夫的需要.从而受到他们的赞赏.这就是为什么《校邻庐抗议》在成书后近40年.孙家鼐还建议光绪皇帝发给部院卿寺堂司各官签注意见的主要原因.签注冯氏《校邻庐抗议》是百日维新中的一件大事,在京师官场上引起一番骚动它是在新旧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变法维新阵营中存在激进与缓进两股不同改革势力严重冲突的背景下发生的.孙家鼐的建议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学习和讨论统一人们的思想.其一,孙氏想借用这本书对当时的京官进行一次时事测验,使皇帝能了解京师官员的思想情况,根据他们的建议.择善而从;其二,这对守旧势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劝说和敦促.促使他们同意皇帝的改革方案;其量,签注《校邰庐抗议》.是要遏止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所鼓吹的孔子改制学说和"民权"思潮.就在孙家鼐呈递此疏的同时,他还上《奏译书局编纂各书请候钦定颁发并请严禁悖书疏》,指出康有为等着述的《中西学门径七种》一书,"其第四种,第五种《春秋界说》,《孟子界说》言公羊之学,及《孔子改制考》第八卷中孑L子制法称王一篇,杂引谶纬之书.影响附会,必证实孑L子改制称王而后已".他担心如果"以此为教,人人存改制之心.人人谓素王可作,是学堂之设.本以教育人才,而转以蛊惑民志也".请求皇上将"康有为书中,凡有关孔子改制称王字样,宜明降谕旨,亟令删除.实于人心风俗大有关系".孔祥吉先生认为孙家鼐正是要用"不畔于三代圣人之法"的《校邻庐抗议》来抵制维新派在政治上的改革要求.抵制日益兴起的民主思想.我倒觉得孙家鼐的目的重在匡正康有为等人对中国传统思想重新进行解释的"谬误".以保证变法维新沿着光绪皇帝在四月二十三日确定的方向前进.孙家鼐在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1898年7月17日)所上的《请饬刷印(校邻庐抗议)颁行疏》中说:"窃臣近日恭读诏书,力求振作,海内臣庶,莫不欢欣鼓舞,相望治安……臣昔侍从书斋,曾以原任詹事府中允冯桂芬《校邻庐抗议》一书进呈.又以安徽青阳县知县汤寿潜《危言》进呈,又以候选道郑观应《盛世危言》进呈,其书皆主变法,臣亦欲皇上留心阅看.采择施行."他叹息进呈的这些书的主张未见实行.特别建议将《抗议》一书发给群臣讨论.他说:"臣观冯桂芬,汤寿潜,郑观应三人之书,以冯桂芬《抗议》为精密.然其中有不可行者.其书版在天津广仁堂.拟请饬下直隶总督刷印一二干部.交军机处.再请皇上发交部院卿寺堂司各官,发到后,限十日,令堂司各官.将其书中某条可行,某条可不行,一一签出,或各注简明论说,由各堂官送还军机处,择其签出可行之多者,由军机大臣进呈御览,请旨施行.如此,则变法宜民,出于公论,庶几人情大顺,下令如流水之源也.且堂司各官签出论说.皇上亦可借此以考其人之识见,尤为观人之一法."在孙家鼐上疏的当天,光绪皇帝发出上谕:"着荣禄迅即饬令刷印一千部.赳日送交军机处,毋稍迟延."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六(1898年7月24日)上谕:"前据孙家鼐奏请将冯桂芬所着《校邻庐抗议》一书刷印.发交部院等衙门签议,当经谕令荣禄迅速刷印咨送.兹据军机大臣将应行颁发各衙门及拟定数目开单呈览,俟书到后颁发各衙门悉心核看,逐条签出.各注简明论说,分别可行,不可行.限十日咨送军机处汇核进呈,以备采择."荣禄接到军机处转达的电旨后.立即饬令广仁堂先行刷印100部解送.再分两次刷印900部装订成书呈进.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光绪皇帝交办的刷印冯桂芬《校郐庐抗议~1000部解京备用的任务.其工作效率之高,与当今的印刷企业相比毫不逊色.说明荣禄是非常积极执行光绪皇帝的决策的.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三日(1898年7月31日).康有为上奏,即说冯桂芬《校郐庐抗议》即有采择施行之议.他在折中还说:"惟是当开新守旧并立相轧之时,是非黑白未有定论.臣以疏逖卑微,忧时迫切,昌言变法,久为守旧者所娼嫉,谤议纷纭."康氏将其受攻击的原因通通归之于他倡言变法.冯桂芬《校邰庐抗议》洋洋数万言.论及经济,政治,外交,文化,教育诸多问题,要求京师的官员们在1O天的时间里签署意见上呈.显然有些强人所难.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三日.江南道监察御史曾宗彦上奏,建议签议《校邻庐抗议》一书宜展限期"以务精详而昭慎重".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四日(1898年8月1日),军机处将《校郇庐抗议》发各衙门加签.叶昌炽《缘督庐日记》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四日记载:"夜读张孝达丈《劝学篇》,极简明,极平正,拯乱之良药也.《校邻庐抗议》发各衙门加签,翰林院分四十本,坊缺.讲官之外,清秘堂秘为己有,乃至赵商,张逸不得与闻康成之说,岂非咄咄怪事."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既然朝廷旨发各衙门加签意见.官员们也就不得不重视这件事情,《校邻庐抗议》一时成为可居的奇货.当时衙门官员签注的《校邻庐抗议》藏于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在尚存200余部,计437册,原书每部2册,现存的.有的已只有1册.每册封面右下方都贴有黄签, 墨笔楷书"臣某某谨签"等字样.有的是一人署名.有的是一个衙门多人合署.《校邻庐抗议》签注本书内每篇篇首或篇末,大都有黄纸浮签, 写着签注者对该篇的意见.在现存这200余部书中签注意见的,合计372人,包括大学士,内阁学士,各部尚书侍郎.总理衙门,理藩院官员.都察院都御史,御史,翰林院侍讲,编修,国子监祭酒,司业,学正,助教.步兵统领衙门.京城巡捕营官员,顺天府尹及所属知州,知县,同知等.在这些人中,有抵制,阻挠变法的大学士昆冈,礼部尚书怀塔布, 理藩院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赵舒翘,都察院左都御史徐承煜等:有拥护,支持变法的侍读学士徐致靖,翰林院侍讲黄绍箕,内阁学士阔普通武,御史杨深秀,宋伯鲁和顺天府尹胡烯芬等.他们通过对《校,那庐抗议》一书的评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变法维新的态度.光绪皇帝对待冯桂芬《校邰庐抗议》和张之洞《劝学篇》的态度并不一样.如果说光绪皇帝接受孙家鼐的意见,饬令各部院堂司签注冯桂芬《校郐庐抗议》的目的是想营造变法的舆论氛围并借此了解各衙门官员的思想水平的话,此后他将张之洞的《劝学篇》颁发给部院大臣和各地督抚,学政.目的则是在新旧纷争,水火不容的关键时候借此以统一人们的思想.据茅海建先生考证.翰林院侍讲黄绍箕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一(1898年7月19日)被光绪皇帝召见时.向光绪皇帝推荐了张之洞的《劝学篇》,光绪皇帝命其进呈.六月初五日.翰林院向军机处咨送《劝学篇》.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六,光绪皇帝发出谕旨:"本日翰林院奏,侍讲黄绍箕呈进张之洞所着《劝学篇》,据呈代奏一折.原书内外各篇, 朕详加披阅,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着将所备副本四十部,由军机处颁发各省督,抚,学政各一部,俾得广为刊布,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初六光绪皇帝命军机处转告总理衙门:"《劝学篇》一书,着总理衙门排印三百部.内《明纲》一篇自'议婚有限'至'皆不为婚'二十一字,注语自'七等'至'无为婚者'三十四字删去.余即照原文排印."茅海建先生说光绪皇帝对《劝学篇?明纲篇》的删节很可能与孙家鼐有关,理由是此谕旨发布的前一天,光绪皇帝召见了孙家鼐.茅先生这个猜测错了,删节是根据张荫桓的建议.七月初五日.光绪皇帝召见. 孙家鼐之后即召见了张荫桓.《张荫桓日记》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初五日记载张荫桓进见时"又及鄂督《劝学篇?明纲篇》中述西俗婚配一段,若删去则成善本,请颁行天下,俾得家喻户晓,裨益良多.上(指光绪皇帝)堑堡蕉!I璺囤颔之".张荫桓当日又记载他回家后,"睡起,仲山(廖寿恒字)来传旨,饬观《劝学篇》,所删大小字用红签粘出.上诚精细矣,钦佩无量".这已经明白无误地指出光绪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接受张荫桓的观点.他是根据张荫桓的建议而对《劝学篇? 明纲篇》中讲西方婚配习俗一段进行删节的.其实,此前张荫桓读《劝学篇》后,就觉得其书"精美绝伦","只述西俗婚配数语为误",建议作者删削.《张荫桓日记》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八日评论日:"香帅《劝学篇》精美绝伦,救时良药也.只述西俗婚配数语为误,当请伯棠(汪大燮字)转告黄仲瞍函令删削."张荫桓建议张之洞删去《劝学篇》中讲西方婚配习俗的文字,是因为张之洞的说法有错误.张荫桓曾任驻外使臣.对西方的风俗习惯有较深切的了解.由其指出《劝学篇》的错误,光绪皇帝当然容易接受.茅海建先生认为,《劝学篇》是张之洞最重要的着作,其中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西文化观,当时无论趋新或守旧的人士都认为可以接受,且在文化底蕴上显得比康有为各说更为深厚沉实.这部书很快占据了当时众多士大夫的心.茅先生的话大致上是对的,可称切合当时实际的持平之论.因为张氏此书是光绪皇帝作为统一人们思想的学习材料颁发的.当时公开反对的人确实很少.但仍有守旧官僚认为张氏是以中学为体作幌子提倡西学,这也是不能忽视的二,康有为难膺变法维新重任陈庆年在《戊戌己亥见闻录》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四日记载:"阅《申报》,前月二十九日上谕以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从御史宋伯鲁之请也.今年康党欲逐汪穰卿,以夺报刊,为梁节庵所阻.故此次唆宋为此奏,挟朝廷以行其私谋.攘大利以行其邪说.此等心术,安能任变法之事乎?惟本月初七日上谕以《劝学篇》颁发各督抚刊行,谓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南皮师此书纠正康党之翮2009l18-新华文摘论极多,诏书褒嘉.是可喜也."康有为在京师得不到重用.居然挟上谕之威向他的昔日同党汪康年发难. 不顾《时务报》并非官办的起码常识,唆使宋伯鲁奏请将《时务报》改为官报,派康有为督办.新党内部之间这种争权夺利危害极大.即使没有旧党的排击,他们之间的分裂也在所难免.缪荃孙在写给汪康年的信中愤愤不平地指出:"康,梁如此行为,是乱天下人,岂是治天下人?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此妖孽也."康有为千方百计为进入朝廷的决策机构而努力奔走,可朝中枢臣也~直在想方设法阻止他受重用.这既有利益冲突,人脉师承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双方在思想认识和目标设定上的差距.而更重要的是康有为无论在资历,品性,学术上都不具备领导群伦的条件.列文森曾经说过:"在儒家内部的思想辩论中,每一派都力图通过声称自己是圣人的传人而赢得胜利.论战的双方总是相互指责对方背离了道统"."所有的中国传统主义者,无论他们对西化的态度如何, 都必须承认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圣人,儒学是中国文化之体".这话确实抓住了传统中国思想论战的特点.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不但"传统主义者".即使主张开新的政治家也都把自己说成是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而把中国落后的根源归结于因循守旧.对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家而言,他们需要从传统儒学中寻找思想依据,并把自己打扮成孔子精神的传人和化身. 康有为的学问虽然较为庞杂.但根基还是中国的传统儒学.他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认为孔子的学说自东汉刘歆改篡以来已经被曲解了,当清代汉学,宋学还在纷争不已的时候,他认为这种争论毫无意义, 因为都背离了孔子的真精神.当程朱理学备受推崇的时候.他却对此不屑一顾.他认为孔子的微言大义存在于《春秋公羊传》中,两千年来只有他了解这一点.他编纂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东汉以来的儒家经典统统斥为伪经,而把孔子称为改制立法的"素王".康有为不是传统儒学的学术权威,他的学术地位,声望,修养都不能胜任学界领袖的重任,他的学说难以赢得士林的认可,遭受攻击也是在所难免的.在传统中国"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氛围中,通过科举进入官场被视为"正途",中进士,点翰林是士子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康有为后来在其自编年谱中虽然多次说过自中法马江战败后他就无意科名.但奇怪的是,他却屡败屡战.最后终于在甲午战争以后中了乙未科进士,总算给自己多少赚回点面子,说明这位"康圣人"也是未能免俗的.可是,他中的是二甲.得到的是"赐进士出身".与翰林院无缘.他把自己科场不顺归结于徐桐,李文田等考官的排挤,实际情况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稍微对清代科举制度有点了解的人,恐怕不会相信康氏的说法.如果说戊戌时期的翰林院是在守旧的掌院学士徐桐,昆冈控制之下,翰林们不敢公开支持变法的话, 我们又看到翰林院的讲官,编修,检讨们在戊戌维新时期有不少奏折, 其中不乏拥护,支持光绪皇帝的新政举措的.不过,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有人赞赏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所持的学术观点. 国子监是翰林院的储才之地,"盛昱为祭酒.与司业治麟究心教士之法,大治学舍,加膏火.定积分日程,惩游惰,奖朴学,士习为之一变".从康有为的禀性来说,他是很喜欢在京师物色可以为其所用的代言人的.上至翁同稣,李端菜,张荫桓等尚书公卿.下至宋伯鲁,高燮曾,王鹏运,文悌这样的御史言官,康有为都企图利用他们来为其变法服务,更不要说盛昱这样无论在满人还是汉族官僚中都有广泛影响的人了.光绪十四年,二十年,二十一年康有为进京应试,经常拜访盛昱, 求其代递上书.他们切磋文字,关系密切.这在《康有为自订年谱》中有详细记载,但康有为对戊戌年间他们的来往却只字未提,说明康有为与盛昱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在思想上已经分道扬镳了.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管理国子监大学士徐邡,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等呈递《已故祭酒盛昱请付史馆列入儒林传据情代奏折》,该奏折称: "盛昱于光绪十年到任,至光绪十五年因病奏请开缺,计在祭酒任内六年之久.其教士以通经致用为本,根柢程朱.而益之以许郑贾孔之学,俾学者精研义理,以为躬行实践之资. 又仿宋儒安定胡氏分经义治事之法,俾学者各治一经一史,及天文, 舆地,兵事,农政等门,日有课程,编为札记,前祭酒频加批阅,辨其得失,孜孜训迪,终Et无倦.一时肄业者皆争自磨砺,勉为有体有用之学. 其有不守学规.及疏旷功课,门径歧出者,则随时惩戒斥逐.立法严整, 为从前所未有……今距前祭酒莅任已十有余年,六馆诸生,犹奉格前规,遵循弗替.逆犯康有为伪为邪说之时,本学肄业者,皆笃守师传,无一人为其煽诱,亦可见以道得民之效矣."盛昱在戊戌变法维新时期非但不再帮助康有为进行变法活动.而且还利用他的影响来阻止国子监诸生同情康有为变法活动.而且国子监诸生都"笃守师传".没有一个人受康有为及其学说的"煽诱".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清楚地看到康有为在传统士大夫心目中究竟占有何等地位,其影响实在相当有限.康氏新法没有社会基础.京城的传统士大夫视之漠然.身居高位的老臣们生怕康有为等新进人物得势危及他们的利益,这很好理解.皮锡瑞在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七El(1898年8 月14日)日记中就曾记载:"康工部见用,乃今上特达之知.老臣多不然之."老臣对他不以为然.他就鼓动御史言官进行弹劾.结果受到更强烈的攻击.但为数众多的京师翰林院国子监诸生中居然没有一个人受康有为的影响,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本来,青年学生思想最为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理应参与变法活动.可戊戌变法维新期间,除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少数人外,在偌大北京城的士人中间,康氏找不到同路人.防止康学泛滥的巨大社会网络.扼杀了清代江南地区的慈善家系谱以潘曾沂为中心的考察王卫平20世纪8O年代以来.有关清代江南地区民间慈善事业.海内外学界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以夫马进,梁其姿诸先生的研究最为全面,系统.不过.既往的研究大都从慈善组织的角度切入,横向展开,至于纵向的研究稍嫌不足,以致使人不能了解清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的系统发展情况.事实上,在笔者看来,清代江南地区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系谱.从明末清初的袁黄,至清中期的彭绍升,潘曾沂.再至晚清的冯桂芬,余治,江南地区的行善传统一脉相承,慈善事业层层推进.其中活跃于道光年间的潘曾沂.有"天下新思想,阻止了社会的前进.这当中.康有为学术见解的偏激和学术地位的低微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梁启超在变法维新时期曾经对皮锡瑞说过当时的学者西学还没学好,就把中学丢得差不多了.这是社会大变动时期常常出现的特殊现象.就像我们在某个特定时期宣誓要与"传统"实行最彻底决裂的时候,我们的"现代"知识也实在少得可怜.问题是,对西学一知半解的康梁在那个时候居然被大多数西学知识更为薄弱的人视为"西学通人". 而我们现在认为其功底深厚的中学其时反而被许多传统学者视为肤浅.他们担当不起中国传统学术代言人的重任.皮锡瑞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八日(1898年8月5Et)Et记中记载: "见《时务日报》……又云康工部得志,乃张樵野主持,卓如定章虽佳,'必欲人人读其编定之书,似有王荆公《三经新义》之弊."在学术上得不到士林的敬仰.还企图"编定"教科书,借朝廷之力让所有的人阅读.梁氏确实有些不自量.康有为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难以担当中国传统学术代言人.还可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三Et吴汝纶致李季高的信中得到旁证.吴汝纶对新政是支持的,他对严复《天演论》的推崇也说明他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他在这封信中说"新政焕然.耳目改观",但说"康有为等虽有启沃之功,究仍新进书生之见", "中国旧学深邃.康梁师徒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斯亦太不自量矣".康有为想通过重构中国传统儒学.在思想上主导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但其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文廷式年表稿》作者说:当时,文廷式"得沈曾植来书,论时局.谓世事非变法不可为,而深忧变法之机将被康有为卤莽灭裂,中生变阻.。

戊戌维新思潮的原因、特点、内容、意义

戊戌维新思潮的原因、特点、内容、意义

一、戊戌维新思潮的成因甲午战争后,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以1895年4月“公车上书”为起点,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并转化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政治运动。

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潮又称作“戊戌思潮”。

戊戌思潮的兴起和高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渊源:第一,甲午战败的刺激。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遭到惨败,北洋海军全师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曾说“唤起吾国四千余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1,中华书局,1935年版,1989年影印本,第113页)。

甲午战争中,作为涣涣大国的中国竟为“蓑尔岛夷”的日本所击败,割地赔款,创巨痛深,战时的虚骄自大被惨败带来的震惊和耻辱所代替。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各种显而易见的灾难更引起人们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

而日本之所以战胜中国,其原因就在于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因此只有效法日本,从政治制度领域入手实行变法,才能图强。

可以说,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了中国思想界的空前觉醒。

第二,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

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争夺筑路开矿权利、划分势力范围、强制借款,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维新派从挽救清王朝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害怕再爆发一次农民起义,于是他们纷纷寻求挽救危局之法,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

第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是变法维新思潮发展、高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排挤和束缚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代表的维新派,自然要求清政府实行变革,在国内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过去二三十年间,早期维新思潮的初步发展,西学东渐及中国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为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准备了思想条件。

第五,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僚如翁同新、徐致靖等人的支持,也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政治倔起和戊戌思潮勃兴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江中孝2012-05-04 09:41:18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6期内容提要:以往有关戊戌维新历史的著述总把康有为视为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氏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百日维新时期光绪皇帝为推行新政所颁发给京城内外臣工的上谕,除各项改革措施外,就书籍而论仅有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张之洞的《劝学篇》影响最大,光绪帝所强调的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也与这两本书的主张基本契合。

康有为在资历、品性、学术上都难以令人信服,其思想学说在规模空前的维新实践中也难以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戊戌变法指导思想康有为《校邠庐抗议》《劝学篇》作者简介:江中孝,《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晚清史,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广东广州510610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都把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说成是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康有为的“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

朱一新、洪良品、翁同龢、孙家鼐、张之洞、陈宝箴、王先谦、叶德辉甚至张荫桓、郑孝胥、陈庆年、章太炎都对康有为的学说不以为然,①“两考”也先后被朝廷以上谕的形式诏令毁版。

②连光绪皇帝和他身边主张变法的大臣都影响不了,难道会成为这场变法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这本来是不言而喻、无须辨析的。

但奇怪的是,既往有关戊戌维新历史的著述总把康有为视为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的著作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这场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指导。

笔者近年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在百日维新时期,光绪皇帝为推行新政所颁发给京城内外臣工的上谕,除各项改革措施外,就书籍而论,仅有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张之洞的《劝学篇》,这两本书在当时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政治法律思想资料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政治法律思想资料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研究一、导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强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

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

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的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

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精选教育文档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精选教育文档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思想-精选教育⽂档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思想⼀、教育改⾰思想渊源康有为的⾼祖,康辉。

嘉庆九年举⼈,曾师从冯潜修讲理学。

从钦州冯敏昌学诗⽂词,讲学数⼗年。

祖⽗康赞修是何朴园弟⼦。

道光⼆⼗六年举⼈,钦州学正,曾主讲龙门书院。

同治五年,补连州训导。

康有为⼋岁随祖⽗读经,⼗⼀岁丧⽗,随祖⽗于连州官舍。

康有为幼时聪明,喜读杂书,但不刻苦。

光绪⼆年(1876年)乡试失败,师从岭南⼤儒,朱次琦。

开始“知晓为学门径”,学有“明闻圣贤⼤道之诸”、经、史、掌故。

光绪四年冬,因祖⽗死,⼼智迷失,去朱九江,转⽽⼊西樵⼭“习静”,后来遭遇张⿍华,结束“习静”回乡重新开始读书⽣活。

“得《西国近事汇编》,李(圭)《环游地球新录》,及西书数种览之。

”1879年冬,康有为初游⾹港,其逐渐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归途经过上海时睹街市之繁盛“因思其所以⾄此者,必有道德学问以为之本原,乃悉购江南制造局及西教会所译出各书尽读之。

”此时康有为所读西书的范围较⼴,所谓“声、光、化、电、重学及各国史志、诸⼈游记,皆涉焉”,“并及乐录、韵学、地图学”。

另外,康有为阅读、收集过⼀些⽇⽂新书,或⾄少是收集过⽇⽂书⽬,除此之外还有经学类的书,⽐如《皇清经解》等。

由此可见,康有为⾃⾝学贯中西,这就为他教育改⾰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886年,康有为写成《教学通义》。

他在此书中指出朝野⽆⼈才,导致国势衰弱,认为问题出在“教学”。

他认为“师古”不是“泥古”,必须切合当今的需要。

“⾔教”决不只是谈论师徒相授,训诂词章,⽽是在说经过安民的政治教化。

《教学通义》的主旨在于:“反古复始”为“教学”,“创⽴法制”以便为“王者取法”施⾏于当今之世。

他着重⽐较古今“教学”差异,指出汉代以来“教学”每况愈下,⾄清朝已“国家⽆所籍以为治”⾮变法不⾏了。

⼆、提出新的教育宗旨康有为并不是孤⽴地谈教育改⾰问题,⽽是把教育问题与救亡图存紧密地联系在⼀起,认为教育的落后是中国贫弱受辱的重要原因之⼀。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思想维新变法思潮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思想维新变法思潮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康有为的维新思想1898年刊行的孔子改制考着重宣传孔子托古改制思想在书中康有为把孔子尊为托古改制的教主把六经说成是孔子托古改制范本
一、开眼看世界
1793年9月14日乾隆帝在承德接见英国使节马戛尔尼
一、开眼看世界
禽兽

中华 禽
兽戎

林则徐是开眼
林则—徐—、周英魏杰源:《开<近海国代图中志国>的由孤爱寂国与荣而光研》究、 学习西方的先河。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因和内涵
(鸦片战争的)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 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 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 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
【历史现场】:假如你是魏源同时代的 读书人,你会精读这本著作吗?为什么?
【历史现场】 《海国图志》的遭遇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 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 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 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更有甚 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 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 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 仅有千册左右。
《天演论》出版以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
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
在庚子辛丑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
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
多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
“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
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

戊戌维新思潮

戊戌维新思潮

戊戌维新思潮甲午战争后,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以1895年4月“公车上书”为起点,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并转化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政治运动。

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潮又称作“戊戌思潮”。

一、戊戌维新思潮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第一、维新思潮的兴起:晚清经世致用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是经世学者关注现实、注重实效、探求御侮自强的结果,具有浓厚的政治救亡色彩。

资产阶级维新派正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改革派为改变社会现状,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的先进思想,摒弃了他们的历史循环主张和“器变道不变”的变易观,通过继承和改造,时今文经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

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及其初步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并活跃着一股要求进行具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新思潮,即所谓的早期维新思想。

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输入和传播育、科技、医学、军事等种种近代文明。

传教士向中国介绍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及各种社会学说,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西学”体系,使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政治体制、社会风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第二,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

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争夺筑路开矿权利、划分势力范围、强制借款,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维新派从挽救清王朝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害怕再爆发一次农民起义,于是他们纷纷寻求挽救危局之法,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

第三、历史反思中国近代士大夫对洋务思潮进行反思。

甲午战争使洋务运动暴露了许多弊端,深深感到“中体西用”的不足,在反思洋务运动的基础上将视野延伸到政治领域,“变法图存”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

维新派进行一系列的变事、变法、变器、变政。

三、戊戌维新思潮的主要内容1、主张变法,反对守旧严复《天演论》提出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原则,守旧派认为的“天不变道亦不变”、“老祖宗之法”不能变,受到了维新派据实的批驳,并认为变是古今之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

康有为与戊戌维新

康有为与戊戌维新

康有为与戊戌维新(生命科学学院王辉)[摘要] 时势造英雄,英雄创时势。

戊戌变法选择康有为作为旗手,康有为不负众望为中国近代史添上了浓重靓丽的一笔;但同时又因为他的囿于成见使得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结于“百日”,自己也成了最后成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关键词] 康有为;变法;推动;阻碍1888年9月落榜的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

1891年,他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

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

提倡尽可能思想、平等观念的人。

并于1894年发表了《大同书》提出大同社会。

1895年4月,《马关条约》激怒各省举人。

康有为在《马关条约》签订前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即“公车上书”。

在上书中,康有为从爱国的立场出发,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建议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此后,康有为又连续给皇帝上了几次书,系统地发挥了自己的变法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几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

讨论“中国自强之学”,批判顽固派的投降卖国。

同年11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上海组织了强学分会。

1898年3月,康有为在北京又组织了保国会。

同年,康有为创办了《中外纪闻》和《强学报》进行舆论宣传扩大了变法维新的影响。

康有为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实践,在社会上名声很大。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新政,“变法自强”。

并委康有为以重任,同时梁启超、谭嗣同也都在政府中任职。

在随后的三个来月的时间里他们根据皇帝的授意在康有为的推动下展开了变法维新。

反观变法前夕,李鸿章、袁世凯、翁同龢、严复、伍廷芳、张謇等均通过不同的方式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变法方案。

在1898年,根本就没什么成气候的“顽固派”,求变已是朝野内外一致的共识。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涌现出了多种思潮和运动,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维新思潮的涌现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的西方列强入侵和国力衰退的危机。

这一时期,一批知识分子涌现出来,开始反思传统的封建制度,并积极寻求国家振兴的出路。

他们被称为“维新派”,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阶段。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主张用新的思想来引领社会变革。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如变法维新、立宪政体等。

二、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是维新思潮的两个重要标志性事件。

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光绪皇帝下令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教育等改革,希望通过改革来强化满清朝廷的统治。

但这一次变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坚决反对,不久后便被迫终止。

而百日维新则发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几年后的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受到戊戌变法的影响,倡导“立宪”和“民主”等思想。

慈禧太后下令光绪皇帝进行一轮政治、军事、教育等领域的改革。

然而,百日维新同样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

三、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五四运动发生在 1919 年,它是一次由学生运动发酵而形成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浪潮。

五四运动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受到削弱,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加剧,使得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对国家的未来产生了极大的忧虑。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他们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提出了“民主”、“科学”、“自由”等口号。

同时,五四运动也对中国的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量引进西方新思潮,涌现出一批文化人物,如鲁迅、胡适等。

四、反对封建制度的思潮在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改革运动中,反对封建制度的思潮一直都是重要的力量。

光绪维新和康有为的思想

光绪维新和康有为的思想

光绪维新和康有为的思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传统社会秩序的分崩离析,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欧洲等西方国家,西方列强的侵略、割据和蚕食,无不为中国的走向命运的十字路口立下了不得不寻求改革的必要。

在这个转折点上,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新的议论和新的思潮,其中以光绪维新和康有为的思想最为显著和有影响。

本文将从光绪维新和康有为的思想两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和阐述。

一、光绪维新1. 思想源流光绪维新是在甲午战争后兴起的指向中国社会转型的一股改革派思想浪潮。

它的理论源流比较复杂,既有日本明治维新的启发,也有欧美思想文化的渗透,同时总体上仍然沿袭了中国传统对天命和德治的思维模式。

它旨在以宪法、民族国家、现代工业为基石,通过发展物质文明和知识文明,实现中国现代化和秩序稳定。

2. 思想特征光绪维新思想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倡导立宪制度。

在光绪维新的主张中,宪法是中国现代化和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和根本。

在政治上,光绪维新思想主张有限的君主立宪制度,通过行政和立法机关的分离、权力分配的平衡,实现政治的合理运转和权利的平等保障。

在经济上,光绪维新思想主张发展现代化工业和航海业,积极推动工业化,推崇国际自由贸易和技术合作。

在文化上,光绪维新思想主张普及全民教育,推广国际文明,提高民族素质和国家文化竞争力。

二、康有为的思想1. 思想源流康有为作为晚清的知识分子和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曾经有过很多思想和主张。

他的思想源流主要受到儒家传统文化和维新思潮的影响,同时欧洲文化和美国政治制度模式同样对其有较大的影响。

他在对比研究不同文明的基础上,借鉴了德国修正主义哲学、美国联邦制度、日本家法治国等国外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一套“君主立宪”的改革思路,积极探索中国的国家宪法和政治制度创新。

2. 思想特征康有为的思想特征比较复杂和多元。

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强调国家威权和法制建立,并且将其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国家繁荣稳定的必要条件。

第四讲 戊戌维新思潮

第四讲 戊戌维新思潮

他根据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认为太 阳系和其他天体是在不断演化的。 “德之韩图(康德),法之立拉士(拉普拉斯) 发星云之说,谓各天体创成以前,是朦胧之 瓦斯体,浮游于宇宙之间,其分 子相互引集, 是谓星云,实则瓦斯之一大块也。” “天空之气热,鼓 荡往来,摩擦不息,互相 吸引,互相离拒,然而成体,聚合而成团, 渐积成 大团,吸力更大更久积莫大之团,乃 至寻常之理也。”
戊戌思潮兴起和高涨的历史原因和思想渊源: 1、甲午战败的刺激。 2、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 3、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 成。 4、早期维新派思潮的初步发展,西学东渐及 中国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 5、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僚的支持。

梁启超说:

鸦片战争以来,“朝士即有言西法者,不 过称其船坚炮利制造精奇而已;所采用者, 不过炮械军兵而已;无人知有学者,更无人 知有政者,自甲午东事败后,朝野乃知旧法 之不足恃,于是言变法者乃纷纷”。

康有为吸取西方的自然科学进化思想,十分强
调“变”,把“变”视为宇宙世界的本性。


在时间上,万物“流变之微,无须臾之停”,无刻 不变; 在空间上,从宇宙天体到地球上的动植物乃至于人, 无物不变。 正是由于“变”,天地万物才得以存在,并呈现出 勃勃生机。 “盖变者,天道也。天不能有昼无夜, 有寒而无暑,天以善变而能久;火山流金, 沧海成 田,历阳成阴,地以善变而能久;人自童幼而壮老, 形体颜色气貌, 无一不变,无刻不变。” “变”是自然界一种普遍的规律,无论天、地、人 都不能例外。
康有为的变易进化思想 Nhomakorabea不拘泥于传统的循环变易,而是融入了 西方的进化论思想,认为“变”包含着由低 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

19世纪末叶的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末叶的维新变法思想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
“自台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不足恃,人 无固志,奸究生心,……加以贿赂公皆昏行暴 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 强敌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4)早期维新思想的发展
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与“大同” 理想 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
(1)《新学伪经考》的基本内容
其一,认为自东汉以来被奉为经典的古文 经学是刘歆为迎合王莽篡权而造的“伪经”, 它阉割了孔子始作经书的真谛;
其二,认定惟西汉时的今文经学才是孔子 创作的“微言大义之真经”。
(2)《新学伪经考》的影响
“第一,清学正统派之立脚点,根本动摇, 第二,一切古书,皆须从新检查估价。此实思 想界之一大飓风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3)《孔子改制考》的基本内容
其一,认为孔子既是“创法立制”的“素 王”,又是“托古改制”的鼻祖。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孔子改制考》
其二,阐发“通三统”、“张三世”的社 会进化历史观。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德自命,欲 删定六经而先作伪经
——《论世变之亟》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彼西人之 言曰:‘惟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 者乃为全受。’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 理,贼人道。其杀人伤人及盗蚀人财物, 皆侵人自由之极致也。”
——《论世变之亟》
“进步之境,以翻变为先驱而变矣,又 要得以无过如钟摆然。其一动而即协于中 点者,宇内绝无之事。今日欲求其进,固 当耐得其过中。”
“一厂一场,小工千万仰之而食;而资本 家复提操纵轻重小工之口食而控制之或抑勒之, 于是富者愈富,贫者愈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思想第四讲戊戌维新思潮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政治思想康有为生平与思想摘自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康有为1876年与张妙华结婚,当时他19岁,女22岁。

但他们订婚时,康仅8岁。

由于康大都不在家,因此他们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婚姻生活。

1898年至1909年的十余年间,二人没在一起。

1915年,她抵押香港住宅以资助康梁的反袁运动。

1922年去世。

康“执佛送丧,悉如古礼”,并铭其墓。

康1879年生有一女,1887年又生一女,50岁时他们生有一子。

与其妻妾共生9个子女,其中三个夭折。

有为1897年纳妾,因他已40岁尚无子嗣。

1907年在美国时又纳一妾,名为何旃(zhān)理,系粤藉留美女生,因见到他的像片而仰慕他,自愿为妾,陪他旅行,作他的翻译和秘书。

七年后即1914年24岁时死去,有为写了“金光梦”以资悼念。

他纳妾显未符合他在《大同书》和《孔子改制考》中所阐述男女平等的原则。

不过,他也并未违反当时被接受的传统。

身处理想国未来之时,他觉得不妨从当时一般士大夫之俗。

康有为遵从古礼,按儒家的传统祭典其父母。

曾说“事父孝,故事天明”。

三纲实是天所制定。

有为的家庭背景及其早年教育无疑决定了他的纯粹旧伦理观。

有为甚至用旧道德来攻击慈僖太后,戊戌政变后不久,他致友人一函中辩称皇上无论在道德上或法律上,都没有对慈僖尽孝道的义务,因她实非他的生母。

接着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为后来抛弃了此一保守立场,而以家庭为人类痛苦之渊,且预测家庭终将消失于乌托邦呢?有几样东西影响了他。

佛教的出家思想。

有为自光绪五年(1879)研究佛理时,即已熟悉,从中他可能得到家庭阻碍快乐的启示。

一些亲戚和朋友的不幸遭遇更加强了这一想法。

例如,他甚以两位姊妹——逸红和琼瑶——的苦命而难过。

逸红与一不健康的年轻人订婚,然后于同治十年(1871)嫁给病危的未婚夫,新郎于婚后l 9天即病逝。

逸红守寡43年,眼见其故夫兄弟的挥霍,亲历一个大家庭的衰败后,于民国三年(1914)死亡。

琼瑶亦于婚后不久而守寡,并于光绪十四年穷困而死。

有为甚以她们的不幸而痛苦,自惭未能对她们有所帮助。

有为的一个学生孔昭焱在一封信里也诉说所遭遇的家庭问题,他希望作一个学者,但他的父母强迫他放弃学业以谋生计。

谭嗣同从小丧母,而被他父亲的妾虐待。

光绪皇帝也遭他“母亲”慈僖的虐待,当时许多写文章的人常提到。

这些都使有为感到:虽然他自己的经验并非如此.虽然他信奉儒家伦理,但家庭毕竟不是纯粹幸福的。

康有为的性格是其成为独特思想家与改革家的原因之一。

强烈的自信心,几近乎自夸,是康有为性格最显著的特征。

此一特征,一些当时人以及后来的作者们都留注意到。

他很早就自以为有才。

l 2岁时看龙舟竞赛,即席写出一首40句的长诗,马上得到“神童”的赞誉。

他承受表面的称赞,遂自以为较其他同学高一等,“大有霸视之气”。

此并非一时的。

多年后,他仍然如此。

康有为很难自认有错误。

当别人不同意他一些事时,他总认为是别人的错。

他曾在一封可能写于戊戌年后的信中说:“道之不行久矣,孤鹤之难鸣甚矣……哥伯尼创言地之绕日,乃至下狱,而今古天学者,莫不尊于哥伯尼。

凡义之至正确者,未有不得胜者也。

”征服真理可以说是康有为信仰的要义。

生而自信给予他道德的勇气和学问上的坚持。

他在认知上毫无疑惑,故很少注意旁人不同的意见。

他甚爱明朝宰相张居正的名言:“吾平生学在师心,不但一时之毁誉有所不顾,虽万世之是非,有所不计也。

”此一不屈之自信使康氏无惧地与他认为的恶势力作战,几如一传教士,不顾成规不计后果,向世界宣布他所相信的真理。

他因而常受制于教条主义。

改革时反对的声浪大得使他不能不承认大事不好,他说:“于是岁科试均废八股而改策论矣,时八股士骤失业,恨我甚。

直隶士人至欲行刺。

”再举一例,庚子那年(1900),他宣称筹有巨款和相当数目的军队勤王,事实并没有这回事。

梁启超就极力反对这种不符事实的做法,在致康函中说;“常作大言,与中山无异,徒使人见轻耳。

”自信心固然为一领袖所不可无,但若过于自信,则必损害信用,流于幻想,以至于自欺。

许多历史因素导致戊戌变法的惨败,但我们不能不设想,康有为的性格使变法成功的希望更加渺茫。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假如康有为不那样莽撞,不那样感情用事,不那样自信,他能够发动这一变法运动吗?有一些与康氏接触过的同时代人抱怨道,他待人迹近傲慢和专横。

英哲罗素曾说:“进步党原要努力创造一座乐园,然经他们自我陶醉地运用他们的智慧和仁心后,却创造出一个新的暴政。

”康显未如此自我陶醉,并无意要制造暴政。

不过,由于他过度的自信,难免不会掉进王安石曾经坠入的陷阱。

最近一位史家曾指出,“安石全心服膺不合正统的思想,以至于使他愈来愈专断,而不能容忍旁人的意见。

经常将旁人的意见认为太寻常、太无价值,甚至于认为是捣蛋。

”康有为的道德勇气尚得之于一种信念,认为上天曾给予他一种历史性的使命。

这一点,他与孔夫子没有什么不同。

孔子相信,他的一生赋有天命。

康在民国六年(1917)写的——首诗里,透露了此一信念,其中两句曰:吾生信天命,自得大无畏。

在同一首诗里,他提到自己出生时的异兆维吾揽揆辰,五日月维二;大火赤流屋,子夜吾生始。

康有为尚表现出另一种性格:对生命的一种欢乐感。

读《大同书》者大都能注意到,他对人性所作之坦率的享乐主义式解释,即他所说:“人道无求苦去乐者也。

”这并不是一种空想的哲学创作,只是他个人经验和信念的表达。

他的强烈欲望和感情,使他认为肉体之享乐与舒服,是良好生活的当然因素。

他早年即已养成一种奢侈的习惯。

康氏更进一步认为,随着大同的到来,一切加诸于人欲的限制将被除去,甚至性欲也可自由。

“故大同之世,交合之事.人人各适其欲而给其求……固又有好男色者,虽索格拉底已有之矣……人情既许自由,苛非由强合者则无由禁之。

”为康有为写传的某些作者认为康氏—生中理论与实际常不一致.例如其中一位作者说:他每天戒杀生,而日日食肉;每天谈一夫—妇,而自己却因无子而娶妾;每天讲男女平等,而其本家之女子未尝独立;每天说人类平等,而自己却用男仆女奴。

康氏本人未尝没有觉察到这些不一致,但他有一解释。

盖理论乃是将来的缩影,而实际必须符合目前的境遇。

他的思想也有变化,他写有《诸天讲》。

显示了晚年挫折后的无奈。

他不再要革新中国,拯救世界,而是尽情于他所说的“天游”。

他神游满天星星的世界,自由自在,忘却世俗的烦恼。

此书写后一年就去世了。

作为一个“不设防”的人,康氏自有其缺点与错误,他并不是圣人。

他的努力失败,不能说是英雄。

虽一度颇受人注目,但情况迅即转变。

历史总是以现实的社会和政治标准衡量人。

一个先知的预见不能成为事实,便得不到掌声。

但是在思想的领域内,现实的裁判并不很相关。

康有为的改革与乌托邦思想毕竟对中国思想史有重要的贡献。

康有为是尊儒还是叛儒?他反对官方儒学,但属于对儒学的修正。

其实朱熹、王阳明也属于对原始儒学的分以下派。

康氏坚决不出版主张无家庭社会的《大同书》,也值得注意。

他在他学生们屡次请求后,最后于民国二年只准发表一小部分,即只谈到一般性原则和政治理想的甲、乙二部。

其他部分,也就是他最激烈的社会理想,直到民国廿四年,他死后8年才出版。

他告诉他的学生们,理论的宣扬和实践应配合人类进步的不同阶段。

19世纪的中国尚不能免除儒家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一度被认为是抄袭当时今文大家廖平的著述。

因为观点差不多,且康书晚一年出版。

这一公案至今也搞不清。

康氏之转变也可能一部分由于在光绪十四到十五年间接触到廖平的思想。

廖平思想很可能肯定了他自己对古文经的怀疑。

同时,清帝国情况日坏使他深信唯有及时改革才能免于被西方列强瓜分;若不排除传统内的思想阻碍,有效的改革是不可能的。

此应是康氏两部主要著作一—《新学伪经考》(1891)和《孔子改制考》(1897)的思想和政治背景。

辛亥年(1911)情势大变,康氏亟思以变法来保存的帝国以及儒家教条,已被民国所取代。

康氏在情感上以及理智上都难以接受新政体。

因此,他不再致力于变法,而努力复古——试图恢复君主立宪以及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

对他来说,问题已不再是分辨真经或伪经,而是重新建立古典的权威作为同胞们的道德模范。

所以,他又回到对儒家不批判的态度。

康氏不接受当时的儒家传统。

他坚持要回到原来的、真正的儒家,在当时已经式微的儒家,真正的儒家可经由对经籍的考证与清理错误的解释而重现。

最须清除的是荀子学说这一学统,其次是刘歆(公元前53一公元23)的伪经,再次是朱子(1130一1200)所建立而影响深远的理学传统。

康氏大胆地向这些儒家传统挑战,难怪反对变法的文储要斥责他,“欲将中国数千年相承大经大法,一扫刮绝”。

康有为认为《春秋公羊传》是真经,对董仲舒也佩服。

不过,必须指出;公羊学本身易使康氏自由应用。

首先,公羊学派一开始,学者就倾向于借实际政治来解释儒学。

康氏最尊敬的董仲舒就是一个好例子。

当君权日见高张时,董氏乃重新解释公羊学公羊学启发康氏的第二个特征是此派在学术致知上不甚求史实之确切,说是孔子作《春秋》要在微言大义,而不在记录史实。

康氏屡次在他所著有关《春秋》的文字中引用此一理论,显然因为他认为此可开启自由解释儒学的大门,不必顾及历史和传统。

此一理论由公羊学说得更加任意:孔子传其学说不仅是记录在经书中,而且师徒口头传述,而“口述”乃是圣人及时的言论。

公羊学统对康氏的思想还有别的贡献。

公羊学中的两个学说最为显著。

一是说孔子乃是所有经书的制作之人,并不是述而不作之人。

二是三世说,即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经由“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的过程,而人类的制度即按此改进。

是则到最后阶段时,天下之人都生活在和谐的大一统之下,绝无前阶段的斗争和歧视。

三统之说有同样的重要性。

据此说计有三种制度形式,以红、白、黑三色代表,每一色根据不同的原则而适用于某一朝代。

一个新朝代每采一新统来代替旧统,因此大一统可以永远不被替代。

康氏不断地根据这些学说立论,很少不将此与他的变法思想建立关系。

四。

毫无可疑的,他深受公羊派解《春秋》的影响,自1880年代开始即努力致知于此。

康氏所处之世,正值社会与政治的大变化,并迫使彻底重估儒家传统,以及极力欲使大清帝国在思想和制度上适应新的情况。

他的解释群经乃是当时为适应时代而作的最严肃的努力。

武断与牵强乃因儒家并不能预先知道近代的问题。

康氏为了弥补漏洞,经常不得不违背已被大家所接受的解释,乃引申经文以便将平等、自由、共和和宪政诸义注入儒学。

他的做法乃是善意地使中国的道德遗产现代化以保存之,使清廷的思想基础合时以挽救它的危亡。

假如康氏依据家法,他不过是另一个可敬的公羊家,与他之所为完全不一样。

康氏的武断解经虽使传统派大为吃惊,但对孔孟学说的破坏极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