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合集下载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心腔牙片拍摄本领之阳早格格创做
心腔牙片拍摄本领阳光正在风雨后心腔牙片拍摄本领定位I.患者的定位患者便座时最佳应与笔曲的矢状仄里位子(图1).Ø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仄里必须脆持火仄Ø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里仄里必须脆持火仄
图1:患者的定位II.牙片的定位把牙片上没有戴标签的部分搁正在里背要查看的天区.¨角分线技能:把牙片战X -线爆收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笔曲于由牙齿战牙片所产死夹角的仄分线)搁置.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余脚指置于搁射范畴除
中.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能)图内词汇汇:incisor: 前牙、canine: 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根尖片分角线投照一、分角线投照1、患者端坐,头部宁静.上颌片:头稍矮,听鼻线与天正在仄止;下颌片:头稍俯,听心线与大天仄止;2、胶片正在心内与被检牙冠相靠揭,但是已与少轴仄止,球管的搁置(X片核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少轴战胶片接角的分角线笔曲.上颌切牙:球管脚背倾斜42°;尖牙45°;单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两、三磨牙28°.下颌切牙:备注评介要领:(1)数字化牙片图像百般结构浑晰隐现为最佳曝光(2)被查看牙齿位于图像核心
(3)精确的笔曲角度即牙齿少度与本质少度相近似(4)精确的火仄角度即牙齿的邻里没有沉叠(5)精确的X线核心位子即X线核心线通过被查看牙根中部并与其余结构无沉叠.。

口腔全景片拍摄步骤

口腔全景片拍摄步骤

全景片拍摄步骤及注意要点
1.患者去除耳环、眼睛、发夹、助听器、口内金属物、放下
发辫;穿防护服。

2.首先让患者立正站直,双手抓住把手,目视前方;全景定
位时往前走半步,后微倾,确保患者上,下中切牙切缘位于咬合槽内。

3.严格对准法兰克福线和正中矢状线后嘱患者闭口。

4.确保c形臂转动时不会碰道患者臂膀和头发。

5.全景片拍摄时嘱咐患者做吞咽动作(舌头抵住上颚)后屏
气。

6.开始曝光。

7.曝光结束后2-3S释放曝光按钮。

8.对于部能久站不动的老人或小孩可采取坐位拍摄。

9.无牙合患者可以采用下颌支撑架定位,定位时咬一咬合卷
(纱布卷)。

10.。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口腔全景片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口腔内部的病变情况,是口腔诊疗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之一。

以下是拍摄口腔全景片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 患者准备
在拍摄前,需要患者将口腔内的残留食物和唾液等清理干净。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拍摄过程中需要张口,可能会有不适感,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拍摄。

2. 设备准备
准备好口腔全景片设备,包括全景机、光源、胶片、显影剂等。

3. 拍摄位置
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头稍微向前倾,将嘴张开,将全景机头套在患者口腔内,让患者咬住全景机上的咬合板,使全景机头与患者牙齿紧密接触,确保全景机头能够覆盖到整个口腔。

4. 拍摄过程
在拍摄过程中,医生需要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全景机头的位置和角度正确,避免出现图像畸变或失真的情况。

同时,需要注意拍摄时不要移动全景机头,以
免影响拍摄效果。

5. 拍摄完成
拍摄完成后,医生需要将全景机头从患者口中取出,并将拍摄的胶片或数字图像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和分析。

注意事项:
1. 在拍摄前需要告知患者拍摄过程中需要张口,可能会有不适感,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拍摄。

2.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确保全景机头的位置和角度正确,避免出现图像畸变或失真的情况。

3. 拍摄时需要避免移动全景机头,以免影响拍摄效果。

4. 拍摄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拍摄到患者的敏感部位。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1.使用正确的相机和镜头:在选择相机和镜头时,应选择专业的数码相机和相应的镜头,能够捕捉到更清晰、更精细的图像。

2.选好留影场景、背景:应选择具有良好自然光源的房间或院所,背景应该是白色,以便能凸显牙齿的颜色明亮度。

3.使用正确的照明:使用一些照明设备来补充自然光源,确保场所的光线均匀、柔和,有利于牙齿的展示。

4.将患者的头部置于正确的位置:要使患者的头部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使用相应的支架、枕头或固定夹线,或者使用专业的头固定夹来固定患者的头部位置。

5.使用正确的拍摄角度:在拍摄时要分析好每个角度的优势,确定拍摄的最佳角度,目标尽量偏向第三个前牙齿。

6.使用正确的曝光设置和白平衡:设置合理的曝光和正确的白平衡,确保拍摄出具有自然色彩的照片。

7.使用合适的后期制作方法:后期制作非常重要,可以适当的对照片进行调节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还可以修饰牙齿的色彩、形状等。

8.使用牙齿色板:在拍照前,可以使用专业的牙齿色板与患者一起选择出牙齿最即时适用的颜色,这样有助于拍出更加贴合患者口腔实际情况的照片。

牙科全景片拍摄方法

牙科全景片拍摄方法

牙科全景片拍摄方法
牙科全景片是一种用于诊断牙齿状况的影像技术,可以呈现全口牙齿、齿槽、颌骨等结构。

以下是牙科全景片的拍摄方法:
1. 患者坐在拍摄椅上,带上特制的全景片口罩,将下巴放在支撑架上,固定好头部位置。

2. 医生调整全景片机器的高度、角度和焦距等参数,确保最佳拍摄效果。

3. 患者被要求张开嘴巴,暴露所有的牙齿,并用舌头压住上腭。

4. 医生指导患者将嘴闭合,同时保持舌头离开上腭。

5. 全景片机器围绕患者的头部旋转,发射X射线并采集影像。

6. 拍摄过程中,患者要保持不动,以免影响影像质量。

7. 拍摄完成后,全景片将被送入数字化系统进行处理,生成清晰的全景图像。

8. 医生可利用全景片图像进行诊断和治疗计划。

在拍摄全景片前,患者需要移除口腔中的所有金属物品,如牙齿修复物、耳环等,以免干扰影像质量。

此外,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确保机器操作正确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口腔牙片拍摄技巧阳光在风雨后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定位I.患者的定位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图1)。

Ø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Ø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图1:患者的定位II.牙片的定位把牙片上不带标签的一面放在面向要检查的区域。

¨ 角分线技术:把牙片和X -线发生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垂直于由牙齿和牙片所形成夹角的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术)图内词汇:incisor: 前牙、canine: 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根尖片分角线投照一、分角线投照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

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 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

+:足侧倾斜,-:头侧倾斜表一:投照上、下颔牙齿时X线的平均垂直角度(度)牙位数字化牙片平均垂直倾斜角度传统牙片垂直倾斜角度上颌切牙位+47+42上颌单尖牙位+50+45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33+30上第二、三磨牙位+30+28下颌切牙位-(30~28)-15下颌尖牙位-(35~40)-(18~20)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20~25)-10下颌第二三磨牙位-(5~10)-52. 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的投照时间比较减少50-80%。

拍摄牙片的技巧

拍摄牙片的技巧

拍摄牙片的技巧拍摄牙片是口腔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通过拍摄牙片,医生可以观察牙齿的结构、位置、状况等,以便准确判断病变的类型、程度和位置,从而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就拍摄牙片的技巧进行详细介绍。

1. 设备准备拍摄牙片的主要设备有牙片机、牙片、位块,还有光线、暗箱等。

在正式拍摄前,首先要检查牙片机的设置和性能是否正常。

检查的内容包括:牙片机是否通电正常、灯光亮度是否合适、无线电闪光是否正常等。

此外,还要检查拍摄位置是否舒适、灯光是否均匀、暗箱内是否无异物等。

2. 拍摄步骤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入拍摄步骤了。

具体的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牙片在拍摄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牙片类型。

常见的牙片类型有:全口牙片、咬翼牙片、牵引牙片等。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诊断要求,选择合适的牙片类型。

(2)选择合适的位块位块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对拍摄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位块应尽量选用直径大、长度适中的,以便于患者咬合稳定。

位块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的位置、形态和程度来确定。

(3)调整拍摄位置患者在拍摄前需要坐直,头要尽量向后仰。

医生需要将牙片位块正确放置在牙齿上,然后通过调整位块的位置,使其与拍摄窗口对齐。

如果位块位置不正确,拍摄的影像会模糊,影响诊断效果。

(4)设置拍摄参数拍摄参数的设置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参数的设置主要包括:曝光时间、闪光灯强度、成像区域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拍摄目的和需要来确定。

(5)拍摄与保存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拍摄了。

医生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光线,使其均匀而不刺眼。

同时还要确保患者的牙齿清洁,并避免出现遮挡物。

拍摄完成后,要及时将牙片从位块上取下,并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 注意事项在拍摄牙片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牙片移位牙片在拍摄时很容易移位,特别是患者咬合不稳定或齿间空隙较大时更容易发生。

13 口腔牙片照射(上下牙及前后牙有区分)

13 口腔牙片照射(上下牙及前后牙有区分)
十三、口腔牙片照射
(上下牙及前后牙有区分)
1
一、上颌前牙区的照射
2
坐姿要求,正中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眶线与地面形成一个 水平位置,开始拍摄上切牙的位置,首先让患者张开嘴
3
患者大拇指按压住胶片中部位置,压住后让患者微微低头
4
听眶线线与地面水平,将管球调至向足侧42度,对准患者鼻 尖中心照射,上颌前牙区照射0.16秒
13
将管球调至向足侧28度,对准眼角下缘,垂直照射,上颌磨 牙区照射0.25秒
14
五、下颌前牙区的照射
15
选取拍摄下前牙区,放置胶片
16
患者微微抬头
17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30度,垂直照射,下颌前牙区照射0.12秒
18
六、下颌尖牙区的照射
19
选取拍摄下尖牙区,放置胶片
20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倾斜25度,对准右下3正中心的区域,垂 直照射,下颌尖牙区照射0.16秒
21
七、下颌前磨牙区的照射
22
选取拍摄右下前牙区,放置胶片
23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倾斜25度,对准以右下5为中心,垂直照 射,下颌前磨牙区照射0.20秒
24
八、下颌磨牙区的照射
25
选取拍摄右下磨牙区,放置胶片
26
患者左手食指顶住牙胶片,抬头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倾斜10度,对准右下七和八中间位置照射
5
二、上颌尖牙区的照射
6
选取拍摄右上三尖牙区,放置胶片
7
将管球调至向足侧45度,对准患者的鼻翼照射,上颌尖牙区 照射0.20秒
8
三、上颌前磨牙区的照射
9
选取拍摄右上前磨牙区,放置胶片
10
将管球0秒
11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引言当今社会,口腔全景片已经成为口腔医生在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它通过X射线的照射,能够在一个胶片上显示出口腔内的所有牙齿、上颌骨和下颌骨的状态,对于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进行口腔全景片的拍摄时,究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又应该如何操作才能确保拍摄质量?本文将对拍摄口腔全景片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个人经验共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操作步骤1.术前准备在进行口腔全景片拍摄之前,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工作。

确保X射线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检查胶片和胶片夹的完好性,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

2.定位患者在给患者拍摄口腔全景片时,首先需要正确地定位患者的头部和身体,以确保X射线能够准确地照射到指定位置。

3.设置曝光参数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需要合理地设置X射线曝光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和曝光时间等。

合适的曝光参数能够保证口腔全景片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4.拍摄过程在确定好定位和曝光参数后,即可进入拍摄过程。

需要确保患者的配合度和稳定性,以避免因为移动而导致拍摄失败。

5.术后处理拍摄完成口腔全景片后,需要对胶片进行相应的术后处理工作。

包括洗片、干燥、定影和显影等步骤,确保胶片的质量和清晰度。

三、注意事项1.患者安全在给患者拍摄口腔全景片时,首要考虑的是患者的安全问题。

需要告知患者X射线的辐射情况,并确保患者佩戴好护目镜和固定好身体,以避免意外发生。

2.设备稳定在操作X射线机拍摄口腔全景片时,需要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定位,避免因为设备问题导致拍摄失败或质量不佳。

3.曝光参数合理地设置X射线曝光参数对于口腔全景片的质量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患者的芳龄、性别、牙齿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地调整。

4.配合度患者在拍摄口腔全景片时需要有一定的配合度,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口腔全景片的拍摄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确保患者在拍摄过程中能够保持头部和身体的稳定。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口腔牙片拍摄技巧阳光在风雨后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定位I.患者的定位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图1)。

Ø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Ø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图1:患者的定位II.牙片的定位把牙片上不带标签的一面放在面向要检查的区域。

¨角分线技术:把牙片和X -线发生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垂直于由牙齿和牙片所形成夹角的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术)图内词汇:incisor: 前牙、canine: 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根尖片分角线投照一、分角线投照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

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 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

+:足侧倾斜,-:头侧倾斜表一:投照上、下颔牙齿时X线的平均垂直角度(度)牙位数字化牙片平均垂直倾斜角度传统牙片垂直倾斜角度上颌切牙位+47+42上颌单尖牙位+50+45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33+30上第二、三磨牙位+30+28下颌切牙位-(30~28)-15下颌尖牙位-(35~40)-(18~20)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20~25)-10下颌第二三磨牙位-(5~10)-52. 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的投照时间比较减少50-80%。

牙科拍片的操作方法

牙科拍片的操作方法

牙科拍片的操作方法
牙科拍片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检查方法,可以帮助牙医发现牙齿、牙龈和牙周的潜在问题。

下面是牙科拍片的一般操作方法:
1. 穿戴防护设备:在进行牙科拍片前,需要戴上防护设备,包括橡胶手套、口罩和围裙,以确保良好的卫生和防护。

2. 准备设备:将X射线机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确保能够准确对准牙齿并产生清晰的影像。

3. 使用牙科片:将一张牙科X射片放在所需的区域,通常是要拍摄牙齿周围的射线片。

牙科片一般是位于一个夹子里,夹子的另一端会握住以保持平稳。

4. 定位患者:将患者引导到正确的位置,确保能够准确拍摄到需要的牙齿和牙周组织。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坐直或卧倒,并将X射线片放在正确的位置。

5. 遮挡非拍摄区域:使用遮挡板或非透光材料,将不需要拍摄的区域遮挡住,以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6. 保持稳定:在进行X射线拍摄时,患者需要保持稳定不动,以避免模糊或失真的影像。

7. 发射X射线:牙医会控制X射线机,发射出一束X射线。

这束X射线会穿透患者的牙齿和牙周组织,并在胶片上产生影像。

8. 处理胶片:一旦拍摄完成,将胶片从牙科片夹子中取出,并进行相应的标记和处理,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封装和存储。

需要注意的是,牙科拍片时要严格遵循放射照射安全准则,确保最小的辐射暴露量。

此外,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辅助设备,如咬夹或胶片持有器,以确保牙科片在正确的位置上。

拍摄前,牙医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牙周健康情况、口腔状况以及可能的过敏情况,以确保拍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何精确拍好口腔X线根尖片

如何精确拍好口腔X线根尖片

如何精确拍好口腔X线根尖片ﻫ X线根尖片在口腔临床中运用较普通,就是牙体牙髓病、尖周病及牙周病常用得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各级医院口腔科及私人诊所都有广泛得使用、一张高质量得根尖片,不仅对口腔疾病得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治疗得顺利完成提供有效得帮助。

结合临床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对如何拍好X线根尖片有以下几点瞧法。

1 。

调整好患者体位⑴患者上体平直端坐,头枕部紧贴椅托。

⑵拍摄前牙时,前牙唇侧面与地面垂直;⑶拍摄后牙时,患者所在得牙列平面应尽量与地面平行。

2 、合理放置胶片并嘱患者固定常用得胶片规格为长41mm,宽31mm,正反两面,光滑得一面为正面,带有撕开口得一面为反面、嘱患者张口,将胶片得正面紧贴于患牙得腭舌面。

胶片中央部对准所要拍摄得患牙,超出平面得边缘应与平面平行。

拍摄后牙时,胶片压着患者软腭黏膜易导致患者恶心呕吐,因此置入胶片时动作要轻柔,并嘱患者深吸气,将胶片徐徐向后以利患者适应、胶片放置好后,患者用手指贴于胶片中部位置向外侧用力将胶片与腭舌面贴合,或用牙片固位器将胶片在口内固定、无论用哪种方法固定,一定要固位牢固,稍有滑动都将导致胶片失真。

3. 调整X线中心线角度及位置此为关键步骤。

临床上一般采用X线牙片分角技术拍摄牙片,即X线中心线要垂直牙长轴与胶片所成角得角平分线。

由于患者口腔形态各异,而且拍摄过程中全凭感觉自测角度,要保证牙片得真实性,降低胶片失真率,要求拍摄者有丰富得临床工作经验与不断地总结体会才能找到良好得感觉。

拍摄上颌牙时X线管垂直向倾斜角度及中心线得位置见下表:拍摄下颌牙时,因下颌牙舌侧牙槽骨较平坦,凸度较小,而且胶片固定以后,从口外能直观地瞧出胶片与牙长轴间得夹角大小,所以调整X线中心线角度较容易、前牙一般倾斜15°~20°,后牙一般为5°~10°(详见上表)、X线中心线位置一般为下颌平面下1.5cm,或以下颌骨下缘为基准,向冠方1cm得平面上,对准患牙拍摄。

小牙片拍摄角度

小牙片拍摄角度

小牙片拍摄角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根尖片角线投照
—.分角线投照
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
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
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同时要根据上颚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技术摄影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十:足侧倾斜,一:头侧倾斜。

口腔科拍片技巧

口腔科拍片技巧

小牙片投照倾斜角度于牙齿位置
球管相对应的面部的体表标志
上颌11:鼻尖
上颌22:鼻尖与鼻翼连线的中点
上颌33:鼻翼
上颌45:瞳孔线做一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
上颌5678:外眼角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
下颌为:下颌下缘上1厘米处的假象相对应的牙齿位置上
胶片的放置位置:放置于上颌磨牙的舌腭面,胶片的短轴与上颌7的牙体长轴平行,胶片的边缘超出磨牙下10毫米左右,用对侧的大拇指按压在胶片的中央位置,即为上半部,其他的四个手指扇形展开,贴附在手的同侧的面部皮肤上。

体表标志:
上颌56:两眼向前平视,在瞳孔向下画出一条垂下与鼻翼耳屏连线的交叉点(颧骨的前方)
上颌78:由外眼角向下方画出一条垂线与与鼻翼耳屏连线的交叉点(颧骨的下缘)。

小牙片的拍摄方法

小牙片的拍摄方法

小牙片的拍摄方法拍摄小牙片可以用不同的摄影设备和技巧,以展现其独特的细节和美感。

以下是一种拍摄小牙片的方法,供参考。

1.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一个专业相机,最好是一台单反或中幅相机。

相机配备一个微距镜头,以便能够捕捉到小牙片的细小细节。

同时,还需要使用一个三脚架,以确保拍摄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选择使用一个远程快门触发器来避免相机晃动。

2.环境设置在拍摄小牙片之前,要选定一个适合的拍摄环境。

最好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以确保充足的光线。

可以在室内使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

此外,还可以选择设置一个简单的背景,以突出小牙片的主题。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背景材料和色彩,以寻找最适合的效果。

3.灯光设置在拍摄小牙片时,灯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充足的光线可以确保小牙片的清晰和细节。

可以选择使用自然光来拍摄,在白天时找到一个光线明亮的窗户,让光线自然而柔和地照射到牙片上。

如果使用人工光源,可以选择一个软光箱或者一个灯罩来散射光线,以避免直接光在牙片上产生过多的反射。

4.三脚架和远程触发器由于小牙片的拍摄需要稳定性,所以使用一个三脚架是必要的。

将相机放在三脚架上,以确保相机稳定不动。

同时,使用远程触发器来避免相机晃动。

这样可以确保在按下快门按钮时不会对相机造成任何晃动,以获得更清晰的照片。

5.调节镜头和焦距在进行小牙片的微距摄影时,可以使用较大光圈值以获得浅景深效果。

这样可以使物品清晰地呈现在一个模糊的背景中,突出物体的细节。

尝试使用不同的焦距,以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和视角。

还可以尝试使用镜头的不同对焦模式,例如自动对焦、手动对焦或连续对焦,以获得最佳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6.构图和角度在拍摄小牙片时,构图和角度非常重要。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构图规则,如规则三分法、对角线构图或对称构图等,以使照片更有吸引力。

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可以观察到牙片的不同细节和形状。

可以尝试拍摄正面、侧面或上方视角,以捕捉到小牙片的独特之处。

牙科X光及拍摄方法

牙科X光及拍摄方法

牙科X光及拍摄方法牙科X光技术是现代牙科诊疗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够提供牙齿、牙根和周围组织的高清影像,有助于牙医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牙科X光的基本原理、拍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牙科X光的基本原理牙科X光技术主要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的特性,通过不同密度的组织对X射线的不同吸收程度来形成影像。

牙齿由于其钙质成分较高,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较强,因此在X光片上呈现出明亮的影像。

而周围组织如牙龈、颌骨等密度较低,对X射线的吸收较弱,在X光片上则呈现出较暗的影像。

二、常见的牙科X光拍摄方法1. 牙片X光片(Periapical X-ray)牙片X光片是最常见的牙科X光拍摄方式,它可以显示单个牙齿的形态、根尖周围组织以及牙槽骨的情况。

拍摄时,患者需要将X光片置于口腔内与要拍摄的牙齿紧密贴合,然后由牙科医生使用X射线机进行照射。

为了保证拍摄效果,患者需要较好地配合医生的指示,保持口腔的干燥和稳定。

2. 牙弓X光片(Bitewing X-ray)牙弓X光片是用于观察上、下颌牙齿间的近中部以及牙齿与牙槽骨的关系。

在拍摄过程中,患者需要咬住一个夹子,夹子上面固定有X光片,并按医生的要求位于口腔内,稍微咬合一下即可完成拍摄。

需要注意的是,牙弓X光片拍摄时要求患者保持咬合的稳定,以免影响拍摄的质量。

3. 管状X光片(Panoramic X-ray)管状X光片是一种全景X光拍摄技术,可以显示出整个口腔的全景图像。

在拍摄时,患者只需站在专用的机器前,将下巴放在机器的托架上,然后按照医生的指示保持稳定,机器会自动绕头部旋转一圈,通过拍摄器材中的旋转装置形成全景影像。

由于该方法无需将X光片放入口腔内,因此比较适用于不适应或不方便配合其他X光片拍摄的患者。

三、牙科X光的注意事项1. 避免多次暴露尽管牙科X光的辐射剂量很小,但为了避免辐射累积,患者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拍摄。

牙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拍摄历史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进行X光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阳光在风雨后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定位
I.患者的定位
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图1)。

Ø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Ø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图1:患者的定位
II.牙片的定位
把牙片上不带标签的一面放在面向要检查的区域。

¨角分线技术:
把牙片和X -线发生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垂直于由牙齿和牙片所形成夹角的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术)
图内词汇:incisor: 前牙、canine: 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
根尖片分角线投照
一、分角线投照
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
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

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 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


+:足侧倾斜,-:头侧倾斜
表一:投照上、下颔牙齿时X线的平均垂直角度(度)
牙位
数字化牙片平均垂直倾斜角度
传统牙片垂直倾斜角度
上颌切牙位
+47
+42
上颌单尖牙位
+50
+45
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
+33
+30
上第二、三磨牙位
+30
+28
下颌切牙位
-(30~28)
-15
下颌尖牙位
-(35~40)
-(18~20)
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
-(20~25)
-10
下颌第二三磨牙位
-(5~10)
-5
2. 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的投照时间比较减少50-80%。

结果见表二。

表2投照上、下颌直接数字牙片的曝光时间(S秒)
部位
数字化牙片暴光时间
传统牙片暴光时间
上颌切牙位
0.08~0.10
0.5
上颌单尖牙位
0.12~0.16
0.64
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
0.12~0.16

0.8
上第二、三磨牙位
0.16~0.20
1.6
下颌切牙位
0.06~0.08
0.25
下颌尖牙位
0.10~0.16
0.4
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
0.10~0.25
0.64
下颌第二三磨牙位
0.10~0.25
0.64
备注
评价方法:(1)数字化牙片图像各种结构清晰显示为最佳曝光(2)被检查牙齿位于图像中心(3)正确的垂直角度即牙齿长度与实际长度相近似(4)正确的水平角度即牙齿的邻面不重叠(5)正确的X线中心位置即X线中心线通过被检查牙根中部并与其他结构无重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