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在冷库制冷系统的应用讲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O2在冷库制冷系统的应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汤玉鹏一、C O2作为制冷剂的发展历史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前,C O2(R744),氨(R717),S O2(R764),氯甲烷(R40)等曾被广泛应用。
1850年,最初是由美国人A l e x a n d e r T w i n i n g提出在蒸汽压缩系统中采用C O2作为制冷剂,并获英国专利[1]。
1867年,T h a d d e u s S C L o w e首次成功使用C O2应用于商业机,获得了英国专利。于1869年制造了一台制冰机。
1882年,C a r l v o n L i n d e为德国埃森的F K r u p p公司设计和开发了采用C O2
作为工质的制冷机。
1884年,WR a y d t设计的C O2压缩制冰系统获得了英国15475号专利。澳大利亚的J Ha r r i s o n设计了一台用于制冷的C O2装置获得了英国1890号专利。
1886年,德国人F r a n z Wi n d h a u s e n设计的C O2压缩机获得了英国专利。英国的J&E Ha l公司收购了该专利,将其改进后于1890年开始投入生产。
19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将C O2应用于制冷。
1897年K r o e s c h e l B r o s锅炉公司在芝加哥成立了分公司,生产C O2压缩机。
1919年前后,C O2制冷压缩机才被广泛应用在舒适性空调中。
1920年,在教堂的空调系统中得到应用。
1925年,干冰循环用于空气调节。
1927年,在办公室的空调系统中得到使用。
1930年,在住宅的空调系统中得到使用,后来又被用于各种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的空调制冷系统。
C O2制冷曾经达到很辉煌的程度。据统计,1900年全世界范围内的356艘船舶中,37%用空气循环制冷机,37%用氨吸收式制冷机,25%使用C O2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发展到1930年,80%的船舶采用C O2制冷机,其余的20%则用氨制冷机。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比较差,C O2较低的临界温度(31.1℃)和较高的临界压力(7.37MP a),使得C O2系统的效率较低。加上其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多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或海水,基本属于亚临界循环。当水温较高时(如热带海洋上行驶的轮船其冷却水的温度可接近30℃),其制冷效率会更加下降。所以C O2制冷技术并没有进一步开发运用于汽车空调、热泵等。
1931年,以R12为代表的C F C s制冷剂一经开发,便以其无毒、不可燃、
不爆炸、无刺激性、适中的压力和较高的制冷效率,很快取代了C O2在安全制冷剂方面的位置,C O2逐渐不再被作为制冷剂使用。
C O2制冷剂的再受重视
由于C F C s对于臭氧层和大气变暖的不利影响,保护环境,实现C F C s替代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从1985年的《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到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及1990年伦敦会议和1992年哥本哈根会议对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修正,世界范围内的C F C s替代进程在不断加快。1991年6月,我国在修改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上签字,成为缔约国之一。1992年5~7月编制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逐步淘汰国家方案”,并于199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这样按国家方案,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已经成为一项国际责任。
C F C s替代的首要原因是因为它们破坏臭氧层,因此新的替代工质必须对于臭氧层没有破坏。HF C类工质,因为对于臭氧层没有破坏力,成为替代C F C s的重要工质。特别是HF C134a作为C F C12的替代物已被大规模生产与应用。HF C s虽然不破坏臭氧层,但它们化学性稳定,释放后能够积累,这最终导致明显的温室效应。虽然人们可以努力合成性能更佳的工质,但由于制冷剂的使用量非常大,最终将不可避免地有相当部分泄漏到大气中去。任何大量人工合成物质排放到自然界中,都会对于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现在一种普遍的观点是采用自然工质。前国际制冷学会主席,挪威的G L o r e n t z e n在1989~1994年大力提倡使用自然工质[2,3],特别是对于C O2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上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从此C O2制冷装置的研究与应用又一次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受重视的热点。
二、C O2制冷剂的性质
C O2(R744)是在19世纪60年代研究成功的一种制冷剂,它的标准
沸点
-78.2℃,凝固温度-56.55℃,临界压力7.372Mp a,临界温度31.1℃。0℃时的容积制冷量5398K c a l/m³,ODP为0,G WP为1。
(一)C O2制冷剂具有的主要优势
1、环境友好性。C O2是天然物质,ODP=0(臭氧层潜能值为0),G WP=1(全球气候变暖潜能值为1)。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可以减少全球温室效应。
2、无毒、不燃。C O2安全无毒、不可燃,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分解出有害的气体。
3、价格便宜(不需要回收设备)。来源广泛,勿需回收,可以大大降低制冷
剂替代成本,节约能源,解决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4、单位容积制冷量大(系统体积小)。分子量小,制冷能力大。可减少制冷设备与管道尺寸。
5、与普通润滑剂和结构材料相兼容。可适应各种润滑油和常见机械零部件材料。
6、传热性能和流动性能好。C O2黏度小,流体的流动阻力小,传热性能比
C F C类制冷剂好。
(二)C O2制冷剂存在的主要缺点
1、运行压力高。C O2临界压力7.38MP a,C O2跨临界制冷循环的工作压力最高可达到10MP a约为传统制冷工质C F C或HC F C系统压力的6~8倍。
2、管材、管件、阀门高要求。在大、中型制冷系统中通过控制C O2制冷剂的含水量,采用以碳钢为主的管道材料,使系统综合成本最低。如果不控制含水量,C O2制冷设备和管道都需要采用不锈钢或铜材防腐,导致造价升高。系统高压力对管材、管件、阀门提出更高要求,成本也更大。此外管道若采用不锈钢或16Mn r,不锈钢焊口需经过处理,否则容易腐蚀,16Mn r焊接后需经过热处理,在中国现有条件下,现场没法进行处理,如果出现问题,危险性更大。中国没有这方面的规范和部门对此进行检验,检验标准生产厂家按自己厂家的标准执行。
3、水的影响。C O2系统中如果有水分,不但会造成冰堵,C O2和水反应生产碳酸,对系统造成腐蚀。通常在系统中增加干燥过滤器,经常更换干燥过滤器,但在如此高的压力下,更换过滤器,对设备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临界温度低。C O2的临界温度是31.1℃,在传统的C O2亚临界循环下要求冷凝温度低于31.1℃,这也使循环过程很接近临界点,导致相变过程线较短,使得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小,C OP(制冷效率)低。
5、C O2冲霜的问题。如果采用电融霜,运行费用非常高;采用水融霜,融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