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

合集下载

草原文化---文化知识

草原文化---文化知识

草原文化---文化知识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特有的豪迈刚健的气质和品格、丰富的内涵、独有的精神特质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民族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培育了草原民族的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创造出了粗犷豪放而不失深沉细腻、雄浑有力而不泛悠扬委婉的文学艺术。

在与先进民族、先进文化的交流中,草原民族产生了追赶先进的强烈愿望,并付诸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行动。

这种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草原文化精神,支持草原文化保持自身特色并延续不辍、世代相传。

改革开放以来,草原文化在与各种人类文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与整合中,愈加凸显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

张家口坝上草原辽阔,是北方草原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地方。

在全市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弘扬草原文化,对于传承历史,光大民族文化,增强全市人民建设家乡的凝聚力意义深远而重大。

美丽草原一曲和谐大歌本报记者谢岩蓝天白云,碧浪荡漾,骏马奔驰,歌声悠扬。

广袤的草原,令人心驰神往。

在许多人的心中,那是生长爱情和诗意的地方,就像歌中唱的那样:“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但辽阔草原不仅仅为我们的诗意烘托背景,她也是培育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草原文化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古老的文化传统,豪放壮美、雄浑飘逸、丰富多彩,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从历史上看,坝上草原是人类先祖的栖息地,她连接着东方人类的起源地——泥河湾;她是汉民族少数民族的融合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她连接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涿鹿。

从精神层面上看,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宇宙观、与大自然谦和相处的自然观、欲取先予永续利用的生态观和描摹自然歌颂自然的文化观为草原民族所尊崇。

文化力量是精神力量。

发展繁荣草原文化,发掘草原文化的内涵,可以带动我市文化大市的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草原知识点梳理

草原知识点梳理

草原知识点梳理草原是指以草为主要植被的地区,广义上也包括草甸和荒漠草原。

草原地区的农牧业发达,常常被称为“天然牧场”。

草原上的牧草是草原经济和动物生产的重要资源,被称为“天然饲料”。

草原上一些文化和历史遗迹也值得关注,例如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和部落历史、草原上的古战场等等。

本文将梳理一些关于草原的知识点,以加深对草原的认识。

一、草原地理草原广泛分布在地球上的森林、温带、亚热带地区。

大部分草原位于北半球,其中最重要的是欧亚大陆北部、北美洲中西部和亚洲中部。

草原属于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与森林、沙漠和海洋并列为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草原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例如,可以根据气候和植被类型将草原分为草原区、高原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

也可以根据植被和动物群落的组成将草原分为草原区、草甸区和苔原区。

总的来说,草原是指以草为主要植被的地方,通常与干旱、寒冷的气候和备受干扰的土壤有关。

二、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是指生活在草原上的生物和特定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草原生态系统中最为典型的生命形式是草。

草原上的牧草被群牛、绵羊、骆驼等大型哺乳动物食用,而这些动物又成为捕食者的猎物,形成了与自然界的良性互动。

草原生态系统的更深层次特征是草原上和土壤中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牧草分解和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是草原生态系统经济价值的重要来源之一。

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很多,例如土壤保持、水资源保存、气候调节、物质循环等等。

但是,现代农业活动和人类活动的扰动也对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了重大威胁。

例如,大规模养殖和过度放牧等行为导致草原植被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给草原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活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三、草原管理草原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和管理方法的应用,使草原保持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草原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强度和土地保持功能,并提高草原社区的生计和社区发展。

草原管理的种类较多,可以从绿色农业、土地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进行。

概述 草原文化相关文献

概述 草原文化相关文献

概述草原文化相关文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文化内容的承载体。

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都要通过文献传承和记录,都必然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受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影响。

中国草原文化是以中国北方游牧业为经济基础的地域性文化,受北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承载在文献上,其文献也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不同时期,由于草原文化研究的侧重点和范围有所不同,因而承载的文献在内容上又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本文仅就与草原文化有关的文献进行概述。

研究草原文化的文献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前,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国前,主要是外国学者对辽西地区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1921年安特生的《奉天锦西沙锅屯洞)},其后法国传教士宣化对辽西地区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并在《通报》上介绍了考查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再后日本人又对其进行了发掘和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极有价值的发现。

比较有名的文献有鸟居龙藏的《考古学上所见辽文化》、田村实造、小林行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庆陵》报告和岛田正朗《祖州城》报告。

第二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北方考古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考古技术非常落后,考古资料也非常少,在北方史前史研究上,可利用的文献也就很有限,因而,北方史前史研究基本上没有开展。

说到中华文明时,一般只从传统观念出发,认为中华文明是从黄河、长江孕育出来,而后传播到华夏各地;而许多学者都认为北方文化是外来文化,在研究北方文化时,只是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层而上进行研究,当时,无论从研究内容或研究深度上讲,都是非常有限。

因而,这一时期从文献内容来看,主要是反映民族文化起源和地域文化起源的。

乏映民族文化起源和地域文化起源文献的概述文章非常之多,这里略去20世纪八十年代至21世纪初,在草原文化没有确定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源头之一之前,中国文明起源经历了西来说—东西对立说—一元说—多元说这一演进过程。

草原文化的概念

草原文化的概念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一)草原文化内涵的界定文化,国家的根脉,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三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吸收、融合共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其中,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的草原文化即使中华文化的主要源流之一,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

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内在动力之一。

迄今为止,国内专家学者关于“草原文化”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根据学术界对草原文化的普遍理解,草原文化可以界定为: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内蒙古族为主要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与草原生态环境和谐依存,通过草原生态系统与其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信仰、心理特征的融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发展的,并不断以异质文化的精粹为养料的动态文化。

(二)草原文化的主体及区域分布构成中华文明的草原文化,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包括亚洲杯芳草苑、西域地区、青藏高原三大板块。

从狭义的角度分析,则专指亚洲北方草原。

就关于草原文化的区域分布,草原文化研究员吴团英在《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草原文化分部的地域范围,主要是在中国的北方草原地区,历史上包括整个蒙古高原。

”具体地区,有匈奴、丁零、突厥、回纥、东胡、鲜卑、乌桓、柔然、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历史上这些游牧民族共同构成草原文化的主体。

(三) 草原文化的特征1崇尚自然的生态特征草原文化是古老的生态文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让人类妥协于自然力量,顺应自然选择。

蒙古民族作为北方草原文化的承诺,在其身上凝聚着古代游牧民族生态观。

游牧生产方式将自然当做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

牧人们不会因为个人利益或生活方便而破坏自然,从生态角度看,蒙古包是人类长久性居住建筑中用材最少,建筑方式对自然破坏最小的建筑;牧人取暖用的材料,是牛羊粪和枯树枝,禁止砍伐树林;严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涤污物。

阿西里西大草原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阿西里西大草原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阿西里西大草原历史文化名人故事阿西里西大草原历史文化名人故事1. 引言阿西里西大草原作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旅游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在这片广袤的大草原上,曾经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位在阿西里西大草原上熠熠生辉的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

2. 呼鲁斯图呼鲁斯图,是阿西里西大草原上一位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

他是一位著名的蒙古族英雄国王,他在蒙古族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呼鲁斯图以高尚的品德和出色的军事才能著称,他领导蒙古族人民抵抗外族侵略,并推动了蒙古族的统一和发展。

他的事迹被后世称颂为“呼鲁斯图的英雄壮举”,成为蒙古族民族意识和自豪感的象征。

3. 阿鲁图阿鲁图,是阿西里西大草原上另一位备受尊敬的历史文化名人。

他是蒙古族的神话传说英雄,凭借其勇敢和智慧,在草原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传说中,阿鲁图帮助人民解决了许多难题,并保护了大草原的安宁。

他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被传颂至今,成为蒙古族民众心目中的英雄。

4. 博尔济吉特博尔济吉特,是阿西里西大草原上一位文化巨擘。

他是蒙古族民间故事和民歌的创作家,被誉为“草原上的詩人”。

博尔济吉特通过他的作品,描绘出了大草原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蒙古族人民的情感世界。

他的作品深受草原上人民的喜爱,成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总结和回顾在阿西里西大草原上,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呼鲁斯图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军事才能成为蒙古族民族意识的象征,阿鲁图以其英勇和智慧成为民间故事的主角,博尔济吉特以其创作的作品抒发了草原上人民的情感。

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阿西里西大草原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蒙古族民族的灵魂。

个人观点和理解:阿西里西大草原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些英雄、传说和艺术家,他们的事迹和作品不仅是蒙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示了人类勇气、智慧和创造力的辉煌。

草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草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文化彩虹 / 草原文化研究
草原文化的价值理念 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王其格 黄 金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性发展,是对近现代以来世界国际关系的深刻反思 和客观总结,是对人类社会今后发展的理论先知和科学 预测,为全世界提供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 设这个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国际关系中, 文化作为具有广泛意义的人文基础,有着特殊的和平纽 带作用。
草 原 文 化 恪 守 信 义 的 精 神 品 格,塑 造 了 草 原 民 族 诚 实 守 信 、言 出 必 行 、公 平 公 正 的 合 作 精 神 ,重 情 重 义、坚 守 誓 言、豁 达 善 良 的 安 达 精 神,崇 拜 英 雄、 敬 重 祖 先 、忠 于 国 家 民 族 、热 爱 家 乡 、关 爱 自 然 的 人 生 价 值 观 等,在国际关系中始终起着消除心理隔阂、 疏通彼此关系、增强互信互认、达成合作共识的纽带作 用。
包容开放性是草原文化最显著的基本特征之一。 广袤的欧亚草原是世界上民族众多、宗教和文化最多 样、民族融合最频繁的文化长廊。人类历史上的不同 文化、文明和宗教几乎都在这里汇聚,彼此互动,相互融 合,造就了草原文化多源而多元的个性。草原文化多元 复合特质和包容开放的思想传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所 提倡的多元价值观相契合。
草原文化的包容开放特质,首先体现在其基本构 成上。草原文化被认为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游牧
文化与其他文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具有 鲜明的复合型特质。生息在广袤欧亚草原的人类,依 靠“草原”这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用自己的双 手和智慧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原始石器文化、 青铜文化、游猎游牧文化,也始终与周边文化积极互 动,主动吸收其他文化的先进因子,将欧亚草原变为 不同形态、不同特征的文化交替并存、融合发展的文 化多元区域,为人类社会积累了多元文化基因库。人 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共同目标,离不开世 界各国、各地区政治上的平等协商、经济上的紧密合 作、文化上的互信互认,尤其文化认同是具有决定意 义的人文社会基础。草原文化分布广阔的区系关系、 内 在 联 系 紧 密 的 历 史 基 因、跨 国 家 跨 民 族 的 文 化 认 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创造了一个具有一定区 系意义的人文历史环境。

中华文化视野下的草原文化

中华文化视野下的草原文化
维普资讯
中华文化视野下的草原文化
钱 灵犀
文 草原 文 化研 究的 兴起 体 现 应 该 是 对 某 个 “ 化 ” 概 念 内 涵 了一 种文 化 自觉 , 原 文 化 的讨 论 的 理 解 和 界 定 。 比 如 以地 理 特 征 草 来 界 定 文 化 ,就 要 在 同 一 层 次 和 丰 富 了中华 文化 的 内涵 表 征 进 行 对 比 或讨 论 , “ 原 文 草 今 天 关 于 文 化 的讨 论 ,不 由 大 中 使 我 想起 一位 终 生 以社 会 文化 研 化 ”相对 应 的是 “ 河文化 ” “ 究 为 己任 的人 类 学 家 、社 会 学 家 原 ( 原 )文 化 ” “ 洋 文 化 ” 平 海 费 孝 通 先 生 。 他 是 2 世 纪 学术 史 “ 屿 文 化 ” ,但 从 生 产 方 式 的 0 岛 上 独 特 的 留 下 自己 深 刻 历 史 印记 实 质 看 ,实 际 就 是 牧 业 文 化 、农 的 世 纪 智 者 。 正 是他 在 1 年前 的 耕 文 化 、渔 业 文 化 等 。 如 果 讨 论 8 昭 在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演 讲 中首 先 提 出 “ 君 文 化 ” ,从 外 在 层 面 就 应 妈 关 “ 中华 民族 的 多 元 一 体 格 局 ” 。 与 “ 祖 文 化 ” “ 公 文 化 ”这 也 是他 在2 年 前 首 访 赤 峰 时提 出 些 以人 物 命 名 的 象 征 型 文 化做 对 2 牧 业 与 农 业 都 是 由 采 集 经 济 发 展 比 ,来 研 究 它 的 特 定 内 涵 。 这 些 而 来 ,是 互 补 的 关 系 而 没 有优 劣 方 法 论 的 问题 实 际 上 更 能体 现 人 之 分 ,提 出 了 “ 黄 文 明” 的 概 文 研究 中的科 学 态度 。 两 念 ,即西 拉木伦 河 ( 蒙语 即黄河 ) “ 原 文 化 ” 在 中 华 民 族 大 草 与 黄 河 之 间 的 广 大地 域 应 是 中华 视 野 下 的讨 论 ,通 常 指 东北 亚 以 民族 文 明最 早 的 发 祥 地 。他 在 学 蒙古族 为代表 的历代 各游牧 民族 , 术生涯 的最后阶段 ,谈 的最 多的 、 在 共 同 的 自然 状 态 和 发 展 境 态 下 最 强 调 的 是 “ 的 自觉 ” 、 “ 人 文 创 造 、形 成 的一 种 文 化 。这 里 的 化的 自觉 ” ,其 次 ,他提 出 的 “ 各 文 化 应 更 多地 理 解 为 世 代 生 活 在 美 其 美 、美 人 之 美 、 美 美与 共 、 某个地 理单 元上 的族 群 ,为适应 、 天 下 大 同 ” 的 口号 ,倡 导 着 文 化 利 用 和 改 变 自 然环 境 而 创 造 出 的 的 “ 和而 不 同 ” 的 深 邃 理 念 。 我 “ 为 方 式 、生 活 方 式 、思 维 方 行 们 现 在 讨 论 的 主 题 ,离 不 开 费 先 式 、 组 织 方 式 ” ,即 人 类 学 意 义 生 的上 述 命 题 。 草 原 文 化 观 念 的 上 的 “ 化 ” 。费 孝 通 总 结 说 : 文 提 出和草原 文化研究在 内蒙古 的 “ 了生 活 的需 要 ,人 利 用 自然 为 兴旺态势 ,是内蒙古在经济发展、 世 界造 了一个 为 自己服 务 的世界 , 社 会 进 步 基 础 上 的 一 种 “ 化 自 我 们 称 之 为 人 文 世 界 的 世 界 。 人 文 觉 ” ,是对 自己的文化 ( 其实也 们 从 早 到 晚 ,每 一 天 都 要 通 过 人 是 社 会 、是 历 史 )在 中华 民族 视 文 世 界 来 经 营 自 己 的 生 活 。 人 并 野下 的地位作 用 的一种 重新 审视 , 不 直 接 和 自然 打 交 道 ,而 要 通 过 层 人 工 的 世 界 。人 的 衣 食 住 行 是 在 要 求一 种 文化 ( 会 )地 位 社 的再 认 定 ,明显 表现 出 对 自 己 民 等 各 项 生 活 都 是 在 一 个 人 造 的世 族和地域文化 的 “ 自觉 ” 。 而 对 界 中进行 的。” ( : 《 费 七十 回 草 原 文 化 特 征 的 凸显 ,对 牧 业 文 眸 》 )文化 的 研 究 , 实 际就 是 对 明在 中华 文 明发 展 过 程 的 作 用 的 这 “ 文世 界 ” 的 自觉 认 知 和 反 人 再 审 视 。也 是 “ 美 其 美 ” 的 重 思 。 文 化 是 传 递 的 , 文化 是 演 变 各 要表现 。 的 。文 化 也 是 积 累 的 。草 原 文 化 现 在 关 于 文 化 的各 种讨 论 铺 的 本 原 应 该 是 传 统 的游 牧 民 族 在 天盖地 , “ 文化”前面可 以加上 广 漠草原绵延不 断的 四季更替 中 几 乎 任 何 一 个修 饰 词 ,然 后 就 进 创 造 的人 文世界 ,是 牧业 民族 “ 天 入 一 个 热 闹 非 凡 但 往 往 不 知 所 云 人 合 一 ” 的产 物 。 如 果 说 大 河 文 的领 域 ,其 实 问 题 的 核 心 和 关键 明代 表 了农 业 文 化 ,草 原 文 明则

草原民族的形成与演变

草原民族的形成与演变

草原民族的形成与演变草原民族是指居住在草原上的一些民族,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他们的生活和文化方式都与草原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历史渐行渐远,草原民族的形成和演变都经历了许多的转折和变化。

本文将从他们的起源、发展、特点、历史变迁和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草原民族的起源草原民族在生活方式上通常是游牧民族,他们以放牧为生,常常驾驭着马匹,居住在蒙古高原、新疆盆地、内蒙古草原、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这些地区因其草原和草原文化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草原民族的祖先人群大概要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东方草原。

在早期,草原地区是由不同的部族和氏族组成,每个氏族都拥有自己的领地和社会组织。

最早的草原人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存方式的部落,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向了放牧和游牧的生活方式。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草原民族之间的互动也变得更加频繁,以此促进了他们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二、草原民族的发展草原民族的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他们居住在草原上,与草原自然环境和不同族群的互动都影响了他们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同时,草原民族也有着大量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

其中包括了鞑靼族、蒙古族、蒙古固尔特、东乡族、维吾尔族等。

草原民族的社会结构通常非常简单,他们采用游牧的方式生活,以马为交通工具,以牛羊为食物来源。

他们在移动过程中建立了帐篷和农家,方便日常生活。

草原民族的特殊生活方式,使他们建立了一种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蒙古族的文化。

草原民族的文化与东方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蒙古族的文化中,草原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它代表了自由、勇气和力量。

同时,草原民族的音乐、服饰和戏剧也具有很强的个性和特点,为东方文化的丰富和多元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草原民族的特点草原民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草原民族以牛羊肉、大米、面条为主要食物,同时经常食用奶制品如奶酪、乳酸饮料等。

2. 居住:草原民族居住在传统的蒙古包和农家中,帐篷可以快速拆卸和搬迁,方便他们经常迁徙。

草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草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布多、塔尔巴哈台或恰克图、伊尔库茨克,抵莫斯科、圣彼 得堡等欧洲城市,进行频繁的贸易活动。
这些商贸活动沟通了欧亚草原各地区的物资交流 和经济往来,带动了各地手工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 业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欧亚草原各地区 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对于各地区人民之间加深了解和 友好交往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精神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北方民族中比较典型的动物纹艺术在欧亚地区被广泛 发现。据文化交流史资料显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双向 交流是显而易见的。西亚音乐的东渐,如“竖箜篌”和 “琵琶”通过塞种人、大月氏、羌等民族的迁徙由西亚传 入中亚再传入草原地区;由西域东传的驯兽文化,由波 斯传入的马球文化、绘画技术等也都在北方草原地区盛 行。
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创造主体——各游牧民族凭
2018 年第 10 期 51
文化彩虹 / 草原文化研究
借骑马这一轻便快速移动的技术优势,秉持开放、进取 的民族品格,在广阔区域内流动、扩散,最大范围地踏出 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沟通、凝聚着本民族,疏通着对 外交往的通道,同时他们也利用这些交通网络适时地向 有利于自己生存的空间继续挺进、突破,而西迁、西征是 他们利用大通道的最好证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往来于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游 牧民族一直连接和贯穿着东西方文化,完成了双向文化 传播的历史使命,并不断在东西文化汇流中汲取各种营 养,创造新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容。
一、草原文化是世界文明最活跃的流动因子
从历史上看,草原文化及其创造主体——游牧民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欧亚大陆上多 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当时各区域之间、各民族之间最 为活跃的流动因子。
一是贯通中西大通道,创造良好交通条件。在长期 的大规模迁徙和移动过程中,游牧民族不仅将活动范围 尽可能地向周边延伸、扩展,而且还踏出了固定的、纵横 交错的用于往来迁徙的各种通道,其中一些通道逐渐延 伸演变成重要的中西交通大通道。这些交通网络促进了 游牧民族内部的沟通和凝聚,也加强了游牧民族与其他 地区和民族的相互交往,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中扮演了举 足轻重的角色。

辨别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研究视角 (3)

辨别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研究视角 (3)

三、从文化边界的角度辨别草原文化和游牧 文化研究视角
一旦一种文化的概念确定。所涉及的文化范围就会与其他 文化产生一个边界。这种文化边界的存在既有较模糊的概念.也 有视觉清晰的边界。草原文化所涵盏的文化界线是没定在草原 生存的民族群体模糊的边界上,它既涵盖了时间划过的历史过 程在草原生存的各类民族群体。也延伸到了现代在草原上生活 的多种民族群体,他们的文化变迁过程被草原文化大概念所融 通。形成了广义的草原文化。游牧文化边界的概念非常清晰.可 以让研究者一目了然看清游牧文化的内涵,所以它所涵盖的民 族群体文化特征是清晰的。因此.相对来讲游牧文化是狭义的
版社.2004年版。

25l

辨别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研究视角
作者: 作者单位: 苏浩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选编》(第二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3.[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
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王继平著:《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5.内蒙占f1治区党委宣传部:《再铸草原文化新辉煌》.内蒙古人民出
注释:
①[美]戴维・波酱诺著.李强
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 10版。
②[美]约翰・R.霍尔、玛丽・
乔・尼兹著。周晓虹、徐彬 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lO版。
文化概念。
・249・
◆◆◆论覃原文化
四、从文化客体的角度辨别草原文化和游牧 文化研究视角

现代化进程中的草原文化及其价值

现代化进程中的草原文化及其价值

现代化进程中的草原⽂化及其价值2019-06-06现代化是⼀个综合进程、系统⼯程。

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有政治、社会、⽂化、⼈的全⾯发展问题。

其中⽂化的现代化往往最突出地体现出变⾰的震撼性,同时也表现出传统对变化的抗拒性。

创新与保守、现代与传统,它们之间的交叉和⽭盾构成现代化进程中最富有挑战和争议的篇章。

⽬前,世界各民族都⾯临⼀场深刻的现代化⾰命,每⼀个民族都要在现代化与传统⽂化之间寻找平衡,协调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化的关系。

⾯对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如何处理传统草原⽂化与现代⽂明的关系,如何挖掘传统⽂化的现代性以便适应现代⽂明的发展趋势,成为草原⽂化研究进⼀步深⼊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之⼀。

⼀、草原⽂化的现代性问题(⼀)全球化与本⼟化的⽭盾。

在全球化的今天,⽂化的多样化与本⼟化是⼀个普遍性的问题。

与此同时,近⼏⼗年来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在⽂化⽅⾯的⽭盾和冲突也不断增长,对传统⽂化的认同危机感在社会不同阶层中再次出现。

关于“国学”“草原⽂化学”“蒙古学”研究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各民族有识之⼠对寻找⽂化根源和传承⽂明的焦灼⼼理。

内蒙古各族学者把丰富和发展草原⽂化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积极开展区域⽂化研究,深⼊探讨草原⽂化的历史命运、发展差距、⽂化变迁、现代转型、未来⾛向等诸多问题。

(⼆)发达与⽋发达之间的⽭盾。

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化发展⽔平的差异性,造成了⼈们对⽂化交流、发展模式的理解体悟上的差异,特别是主流⽂化与亚⽂化之间的地位落差,可能加剧不同⽂化形态之间的对⽴情绪。

我们不能漠视各种⽂化之间的碰撞及由此引起的种种极端⾏为,但也不能过分强调这⼀冲突和碰撞。

实践证明,各类⽂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只能在⽂化⾃⾝发展和交往中不断克服和缩⼩。

为此,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度重新审视。

⼀⽅⾯需要在总结草原⽂化现代化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更为切实合理的⽂化理论,以期对这⼀问题获得更加理性的思考。

另⼀⽅⾯,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认真思考草原⽂化现代化之路所⾯临的困境及不⾜等具体问题。

主要学术贡献范文

主要学术贡献范文

主要学术贡献范文草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生态、社会和经济信息。

在全球化的今天,对草原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草原文化在主要学术领域的贡献。

一、历史学与考古学领域在历史学与考古学领域,草原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游牧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演变。

通过对古代遗址、遗物和文献的研究,学者们重建了草原地区的历史脉络,理解了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世界历史的多元性提供了实证。

二、生态学与地理学领域生态学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强调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脆弱性。

草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紧密依赖于对草原生态环境的适应和管理。

学者们通过分析草原生态的变化对游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策略。

三、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在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草原文化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哲学。

研究草原社会的家族结构、宗教信仰和节庆活动等,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如何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构建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

四、经济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关注草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管理策略。

草原文化中的畜牧业经济模式、贸易网络以及与外界的经济互动,都是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也为现代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五、艺术学与文学领域艺术学与文学领域内,草原文化的民歌、舞蹈、音乐和口头史诗等艺术形式受到重视。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审美的对象,也是了解草原人民精神世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六、语言学领域在语言学方面,草原地区丰富的语言多样性吸引了众多学者。

研究不同草原民族的语言及其演变,对于理解人类语言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草原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过去的知识,还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处理人与自然、文化与发展等问题的启示。

随着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变化,草原文化的研究将继续展现其深远的学术价值。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草原民族是指生活在广袤草原上的一类民族,其中包括了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鄂温克族等。

他们和大自然的关系紧密,因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语言、传统文化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民族的文化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

牧民文化草原民族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畜牧密不可分。

在过去的生活中,牧民们构建了一个牧区甚至牧群为中心的牧业文化体系,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牧民文化。

牧民与家畜的关系也是草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文化中,家畜是人类的朋友和财产,草原民族常常赋予家畜灵魂,认为他们与人类有着相同的尊严和地位。

游牧文化草原民族的文化也与游牧生活密不可分。

草原辽阔而富饶,草原民族在大草原上辗转归来,根据季节和水源等各种因素选择适宜的草地和水源居住和放牧。

因此,草原民族的季节性居住和流动居住成为草原生活的一种常态。

他们拥有丰富的民间诗歌、歌舞、乐器等文化遗产,并形成了繁荣的牧区集市等商业活动。

传统信仰文化草原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信仰文化,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蒙古族的“萨满教”。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均有灵魂,人类和自然万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草原民族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寻求自然的帮助,因此他们会借助巫师、巫女等神职人员与自然交流,祈求自然的帮助。

在萨满教的信仰中,草原民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宗教仪式、祭祀会等文化活动。

文学艺术草原文化拥有着独特的文学艺术。

草原民族常常以民间诗歌、歌舞、织席等形式记录和展现自己的生活和文化,这些作品传承了草原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传统。

同时,草原民族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传统绘画风格——“蒙古国画”,它以松、竹、岳岳等大胆奔放的笔势和以彩饰画为主的色彩表现,展示了草原上广袤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草原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它们表达了草原民族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是草原民族文化的精髓。

考古学中的游牧民族与草原文化研究

考古学中的游牧民族与草原文化研究

考古学中的游牧民族与草原文化研究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学科,而游牧民族与草原文化在考古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考古学中的游牧民族与草原文化展开论述,介绍他们的特点、发展与影响。

一、游牧民族的定义与特点游牧民族是指在历史上以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并且没有固定居住地的民族。

他们通常依靠动物的放牧来维持生活,常常随着季节的变化迁徙或移居。

游牧民族在世界历史上较为常见,例如蒙古族、阿拉伯人等。

游牧民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牧业经济:游牧民族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牧业,他们饲养动物,如马、牛、骆驼等,以其提供的肉、奶、皮毛、骨骼等满足自身的需求。

2. 地域流动性: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他们随着季节和草原的变化而迁徙或者移动。

这种流动性使得他们与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3. 酋长制度:游牧民族通常采用酋长制来组织社会和决策事务,酋长是部落的首领和代表,他们负责领导和管理。

二、游牧民族与草原文化的发展游牧民族与草原文化的发展耗时漫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00年的中亚地区。

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游牧民族与草原文化逐渐繁荣起来,产生了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

1. 早期游牧民族:早期的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中亚、蒙古草原及阿拉伯半岛等地。

他们的生活方式基本是游牧的,依靠放牧为生。

这些民族之间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建立联系,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文化。

2. 草原帝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强大的游牧帝国如匈奴、鲜卑、蒙古帝国等相继兴起。

这些帝国通过征服和统一,建立了广泛的政治体系和经济网,推动了草原文化的繁荣与传播。

3. 文化融合与交流:游牧民族与其他文明的接触导致了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例如,随着丝绸之路的建立,东西方的交流与贸易加深了古代世界各大文明的互动与合作,从而推动了草原文化的繁荣。

三、游牧民族与草原文化的影响游牧民族与草原文化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他们在习俗、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草原部族政治与文化变迁

古代草原部族政治与文化变迁

古代草原部族政治与文化变迁草原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重要的自然环境,而草原上居住的牧民,也是我们熟知的古老民族之一。

草原部族以游牧为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社会组织和政治文化。

本文将从古代草原部族的政治与文化变迁探讨草原部族的历史演进。

草原部族政治草原部族政治是很特殊的,更加民主和平等对比传统的君主制度。

通常采用的是部落制度,以部落首领为领袖,而每个部落的领袖是由部落成员选举出来的,部落领袖则会参与到全部落的领袖们组成的大会、统治森严。

在草原上,部落领袖往往依照宗教诉求和军事胜利,而在大会上能否得到其他领袖的认可,就取决于实力。

草原部族的政治可谓是民主、自由、平等的代表,强调权力的开放性和整个族群的权利。

至于统治的范围不一定具有一定性质的边界,统治者能让部族成员进行深入沟通,成为出国考察的内容之一。

封建草原王朝的崛起导致这种自由、平等的民主体制地位下降。

因为在封建草原王朝中,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而草原上的王朝多由强盛的部落合并而来,独揽大权。

封建制度巩固了一定的权利、实力和分权制度,成了一个结构完善的体制。

封建制度的出现使草原第一次实现了整合部落的局面。

军事、政治上更有条理,城墙、驻地、监狱、厨房等规范化建设和职业化管理与计划性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草原各项工作的效率。

但是,这种垂直式的统治模式,成功改变了草原上原有的自由、权利平等的部族制度。

草原部族文化草原部落在经济和社会组织上的特性,决定了其文化的特殊性。

草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源于游牧生活方式,具有深厚的牧民性与爱好自由的本性。

草原上牧民们向往自由,激烈的当地环境使他们需要在野外漂泊,从而使草原文化形成了一种坚持自然生态和捍卫自由、平等、多样化和共生共草共牲的理念,而这种土司政体干预了草原部族的自主政治权利和自由经济权利。

草原文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则是信仰文化。

草原部落的信仰文化源远流长,始于中国西北黄河上游一带,历史悠久而饱经沧桑。

古代草原人的信仰寄托于一些自然天象和动物、这些动物神化为草原上强大的巨灵或神明,不过对抗草原环境的各种危险。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暨南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学院学系:文学院历史系专业:历史学(内招)课程名称:中国考古通论学生姓名:谷鹏龙学号: 2021051164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摘要】:回眸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 博大的中华文化犹如浩淼的海洋, 是汇集万泉、海纳百川而形成的。

她既蕴含了勤劳质朴的黄河文化, 也包含着机敏睿智的长江文化, 还容纳了豪放坦荡的北方草原文化,这些文化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其个性特征, 它们始终是在碰撞、融合再碰撞再融合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

每一种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丰富、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

草原文化也不例外,本文就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展开论述。

【关键词】:草原,文明,文化,贡献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诸民族创造的古老的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整合形态,是以中国北方草原的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畜牧业经济为主要生存机理的文化模式,草原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我国的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作为两类典型的不同文化类型之互动,是中国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和充满生机的动力和源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互相撞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永久不衰的文明凝聚力。

草原文化以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刚劲气质和精神风貌,与中原稳健儒雅的文化精神相融汇,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变革和更新,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代中国,草原文化在与各种人类文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和整合中,愈加突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趋向,展示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一,草原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政治更新中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奴隶制王朝还是封建制王朝,都必然经历草创———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旧的王朝盛极而衰,又无力扭转乾坤、重振朝纲,就只有靠新的力量实现王朝的新陈代谢。

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

2007-07-28 18:15:19| 分类:民族文化,蒙古文|举报|字号订阅草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时代特点,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草原文化不断发展、不断演变,至今仍保留着生机与活力,充满多姿多彩、神奇瑰丽的魅力。

1、奋发进取、自强不息是草原文化昂扬激越的主旋律。

蒙古草原地处亚洲北部腹心地带,气候干旱,春季多风,冬季漫长、严寒,气候条件要比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严峻得多。

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草原民族,形成了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和文化传统。

在草原民族历史演替的过程中,往往形成弱小的、落后的民族历经艰难、发展壮大、追赶先进文明的进程。

例如,拓跋鲜卑原来居住于大鲜卑山,即呼伦贝尔的大兴安岭地区,现今鄂伦春自治旗的嗄仙洞即为著名的“鲜卑石室”,即拓跋鲜卑的祖庙所在之地。

到推寅担任首领时,决议走出山林,向南迁徙。

历经艰难险阻,先迁居于大泽即呼伦湖地区。

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美,较之大兴安岭的自然环境显然改善了许多。

于是部众繁衍,牲畜蕃息。

为了争取更为广阔、优越的发展空间,到邻担任首领时,决议再次南迁,因邻年迈体衰,传位于其子诘訜,率部众启行。

史称,拓跋鲜卑的南迁历经九难八阻,经数代人不懈追求,迁徙到阴山河套一带。

到力微担任首领时,诸部来归,实力大增,东进土默川,建立代国,定都盛乐。

此后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建立北魏,成为塞北的强大政权。

后来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洛阳,统一中国北方,为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再如,原为东胡苗裔的蒙古族,祖先也是居住在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后迁徙到鄂嫩河上游、肯特山一带。

成吉思汗崛起之时,蒙古民族积贫积弱,世代受到金朝的压迫欺凌,也受到周边强大草原部落的侵凌。

成吉思汗审时度势,内聚人心,外击强敌,不断吸取先进民族(即使是敌人)的优秀文化,使蒙古民族迅速地壮大强盛起来。

40余年时间使弱小、贫困、落后的蒙古族成为纵横欧亚大陆、屡败强敌的强大力量,并且为中华民族的第三次历史性统一拉开了帷幕,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扫除了障碍。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之一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之一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之一发布时间:2010-03-08 来源:海拉尔区政府中华文明有三大主源,即以中原和西北、华北旱作农业为基础的黄河文化,以南方水田农业为基础的长江文化,以北方草原畜牧业为基础的草原文化。

当远古的华夏先祖荜路蓝缕,在中原和南方撒下中华文明的种籽的时候,在广袤的蒙古高原,草原文化最初的开拓者也走出蛮荒,迎来了文明的晨曦。

(一)呼和浩特的‚大窑文化‛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塞外名城,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早在数十万年前,这里就是我国北方各民族先人劳动生息的地方。

作为远古文明奇葩的‚大窑文化‛的发现,拉开了呼和浩特地区人类历史的帷幕,把这一地区的人类文化历史从距今3.5万年左右的旧时器时代晚期的‚河套文化‛,提前到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从而有力地证明呼和浩特是我国古代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大窑文化‛遗址是呼和浩特市东郊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总称。

一处位于市郊东北33公里处的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另一处在市郊偏东方向30公里处的榆林乡前乃莫板村的脑包梁,其中以大窑村南山遗址最为典型。

经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长期发掘和研究,证实这是一处远古大型石器制造场,是国内外罕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遗址,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大窑村南山,岗阜起伏,沟壑纵横,山腰以上土层稀薄、遍布花岗片麻岩和燧石(俗称火石)。

这些石头质地坚实,碴口锋利,是打制石器的绝好材料。

山腰以下则是堆积甚厚的黄土层,由于长期的雨水冲刷,在南山阴坡从东往西依次形成八道冲沟,使地下埋藏的古迹显露出来。

这里的黄土层形成于五个不同地质年代,经历了从40~50万年前到距今1~2万年前的漫长岁月,记载着整个石器时代极为丰富的历史。

经长期的发掘,在这些不同时期的黄土层中出土多达几千件各类石器、石片和动物化石,其中龟背形刮削器最为典型,有着强烈的北方地区特色。

最为重要的是在黄土层底部发现了人类活动的灰烬遗迹和远古哺乳动物肿骨鹿化石。

草原文学中的天人合一

草原文学中的天人合一

文化长廊草原文学中的天人合一李正琛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作者简介:李正琛(1992-),男,藏族,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195-01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产出融会贯通的过程,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的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

广义的文化可定义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文明相同。

狭义的文化就是指精神文明,包括思想意识、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术、风俗习惯、教育和法律等。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具有稳定性、多样性、民族性和传承性,也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因此,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与历史发展的体现。

文化从客观上存在着一种机枪的割不断的历史传统性质。

虽然,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历史的改变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历史过程,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却与制度有一定关系,如:民本思想、以法治国、选贤举能、明民而治的思想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等为规范的社会教化,也是文化显著的特点之一。

那么其实文化属于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其特点、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存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结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据居住地人的民族性、迁移等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是单要素,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多元文化)。

因此地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草原文化,游牧文化的别称,与草原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草原民族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族、藏族。

我的天人合一的草原文化就从藏族说起,今天的藏族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甘南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四川阿坝等地,藏族为汉语成为,藏族自称“蕃”,西藏在藏语成为“蕃”文化,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意为农业人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第一章人类的六种文化[日期:2009-04-22 ] 来源:新青年·中国学术城作者:孟弛北[字体:大中小]历史是一个多姿多色内蕴极为丰富而且在不断增大体积和容量的巨大板块。

人可以从不同的视点和视角去寻找贯穿历史始终的红线。

这种红线像人身上的经络一样,粗的细的形成纵的束和横的束,人们可用不同的红线去寻找历史发展的因素链。

红线的粗细不同,因果链对历史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也不同。

认识历史与认识自然是相同的。

认识自然需要分渠道、分切点地探入,才能把握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对历史也应如此,把一种因果链绝对化,看成是唯一的,并断定它是历史的前后因,这是和历史的丰富性相悖的。

这种简单化的方法等于对历史认识的断路。

对自然的认识没有终极,对历史的认识也没有终极。

历史并非是一个静止的过去,它不停地把现在、未来转换为过去,纳入它的范围,不停地延伸它的领域。

再说,历史是人创造的,人身上就存在着永远解决不尽的未知数,它是一个谜,你可以一步一步去接近它,却不能完全占有它。

想想看,人类从猿人到完全的人已有300万年历史。

在坦桑尼亚发现的13块早期人类化石,经测定其年代在370万年至395万年之间。

要弄清在这个悠悠岁月中人的全部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多视角去认识历史就是非常必要的,从草原文化学的角度去探索历史发展的红线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方法。

文化有上百种定义。

这些定义的正确性有多少,要从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化这个根本问题去评定。

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就要改造自身,改造外部世界。

改造自身是为了充实自己的本质力量以便更好地去利用自然;改造外部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

无论是改造自身还是改造外部世界,其手段就靠自身体力和智力发展出来的文化。

改造,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塑造。

一部人类历史就是用文化塑造主客观世界的历史。

社会就是一种文化氛围,人生活在这种氛围里,既接受这种氛围的陶冶,也为这种氛围增添新的内涵。

如果只是坐等被动地接受陶冶,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去创新,文化氛围的密度就要降低。

社会文化含量一旦稀薄,人的智能体能就得不到开发,人在客观自然面前就会变得低能无力,人的自然驾驭能力也会削弱,人的生命能量就浪费在无用功上。

每一个社会都要建构适合它需要的文化内蕴。

对社会文化内蕴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产样式。

从远古到现在,大致上可区分出这样几种社会生产样式:原始狩猎生产样式,原始采集生产样式、牧业生产样式、农业生产样式、商业样式、工业生产样式。

与这几种生产样式相关联,人类历史长河出现过六种文化形态:原始狩猎文化、原始采集文化、牧业文化(或称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商业文化、工业文化。

这是从人类历史整体说的。

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并非都要经历这六种文化。

但是,从当今世界各民族物质文化发展水平折射出一个巨大的差别,凡是完完全全经历了这六种文化的民族在认识上就比较成熟,有很强的生命活力和创新力;而没有完全接受这六种文化洗礼的就表现出先天不足。

文化的广义包括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部成果。

文化的全部功能在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物质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文化的客观效果却改造了原始自然的蛮荒。

这种改造的积累就造成了今天地球上繁华富丽的人工自然;精神教化和精神生产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它的客观效果却是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扫荡了人精神世界的蛮荒。

今天,人能变成万物的灵长,取代了上帝的地位,就是这种改造积累的结果。

文化从概念上可以明确地划分成物质与精神两大门类。

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两者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它们是互相依赖、互相促动、互相丰富、互相提高。

这两个门类的轴心是人,是人决定着它们的质与量。

这并非说人只能决定它们而不接受它们的影响。

人和文化是双向塑造的,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人。

文化对人的创造是在两方面见功利的:一方面是开发人的心智,一方面是调教人的野性。

这二者的相加便是人的文明程度。

任何文化形态塑人的基本着力点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文化形态在着力点的走向上产生了歧异,有时会是很大的歧异。

不同的文化形态表现为不同的生存方式。

每一种文化都是很长的时间跨度,几百年、几千年,在这跨度内可以改朝换代,可以有政治权力交换的大变动,只要社会生产样式不变,生存方式的构架不变,文化形态的经纬网络也就不会变,人的心理内涵也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人的生命在一定的轨迹里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形成一个常数。

它对人就不能不留下心理积淀,形成集体无意识。

这种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中介和对外部世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范式。

因为有这种范式存在,在价值判断、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上就表现出一种定向性。

这种定向性形成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的差异。

世界上所有文化差异都是这样形成的。

从一种文化形态骤然投入到另一种文化形态,人会马上感到不自在、不舒适,甚至排斥,不到顺化或被同化,这种感觉始终消失不了,这是因为有旧的心理范式在作梗。

消除这种范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是旷日持久的事。

从历史纵向上看,人的心理范式能多建构一层,人的智力土壤上就等于多打了一眼深井,人的生命也会出现新的模样。

人经历的文化形态越多,开发智力的钻井也多,人的生命原貌的变形也越大。

少几个文化形态的陶冶,对人本身的开发就贫乏多了。

如果一个民族在漫长时间跨度中,始终稳定在一两个文化形态内,没有新的发展,又没有异文化的渗入,用现代语汇来说,就会出现熵增大的局面。

如果地理环境又是封闭的,这个民族就有可能出现衰落,直至从地球上消失。

即或存在到现在,智力发育准不够成熟,生命还有可能出现畸形。

不但那些处在落后状态的民族如非洲、澳洲、大洋洲的一些土著民族和美洲的印地安部落是如此,连历史上曾一度创造过灿烂文明的古老民族的身上也能找到这种缺陷。

当工业文化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时,这些古老民族因为没有先进的参照系作比较,还可以借祖宗的伟业傲视四邻、睥睨八方;及至工业文化出现后,那些古老民族心理深层的缺陷就映照得一清二白,显出很大的落后性。

因此,研究6种文化对人类精神塑造所起的作用、对认识今天人类已达到的认识水平和文明水平及各民族之间在这两方面存在的差别是非常有好处的。

尤其草原文化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那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把研究的聚集点放在草原文化上,弥补这个空白就是本书的出发点。

前面所列举的六种文化形态是人类历史曾经有过的全部文化形态。

在西方,这六种文化形态几乎形成一个发展的阶梯;而在东方,六种只经历了两种:原始文化和农业文化,农业文化成了东方文化的顶峰,到此就划上了句号。

除了日本,其他东方国家只是到近半个世纪,才在西方枪炮的袭击、商品的冲击和各种文化思潮冲刷下,相继发展出商业文化和工业文化。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自己的发展红线,要区别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就要对比这两种红线。

不论是西方文化或是东方文化都觞于原始文化。

人文学科,特别是人类文化学的专家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鄙薄原始文化,都以落后野蛮视之。

以为文化只是在有史以来才崭露头角,而在有史以前的文化是苍白、贫乏、微不足道的。

这是因为他们把文化仅仅理解为器物、制度、典章、文献这些有形的层面,而忽略了对原始初民内心世界的文化含量的研究。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文化塑造和对主观世界的文化塑几乎是同步的,原始初民既然在石器、青铜器、陶器方面作出那样辉煌的成就,他们的精神世界一定也有丰富的文化含量。

这里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从猿人到完全的人的几百万年时间中,人能成为最出类拔萃的动物,能主宰万物而不为万物主宰,难道是简单的吗?人的这个主宰地位是在有史以前当人能用工具生产,能用武器狩猎的进代就确定了的。

原始初民能把人类推到这个光荣的宝座,真是功绩显赫,即然原始初民能取得这个成就,难道能用野蛮落后这样的字眼表述他们吗?原始初民内心世界是几百万年中锤炼成的活性和惰性精神因素构成的。

正是这些精神元素日益壮大了人的主观力量,支撑着人和大自然作殊死的斗争,鼓舞着人在一次又一次悲壮的牺牲中不消沉、不颓废、不丧气,而能冷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再接再厉,按着自己的既定目标,继续探索。

强调原始初民的精神因素,不是什么唯心主义的捏造,只要看看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能不为原始初民的创造天才而惊叹吗?从辉煌的器物中不正映现了原始初民璀璨的内心世界,不着眼于这个世界,又怎能说清历史的源头?不研究原始初民的心理文化含量就无法如说明人类如何与自然分离进而成为万物主宰这一事实。

有人会这样说:心理层次的文化含量是无形的,原始初民的文化含量早已被渺远的历史埋葬得无影无踪,现在去追踪这个问题,不是捕风捉影,留下了替身。

这个照影,这个替身就是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虽然有了驯化的动物,但是基本生存环境和原始初民并没有质的变化,大自然的威胁并未减轻,部落间的战争又时有发生,因此他们还得和原始初民那样不懈怠地和多种迫害生存的力量进行奋勇抗争,于是就把原始初民的活性精神因素全部继承下来。

千百年中他们成了欧亚大陆上的天兵天将,来如风,去如电,攻必克,战必胜。

世界上三大游牧民族都入侵过欧洲,尤其是雅利安游牧民族以及后来的日耳曼民族对欧洲的土著农业民族简直如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一般。

20世纪以前,马背民族实际上是欧亚大陆的主宰,这和原始初民在漫长的年月中取得对万物的主宰一样,是了不得的成就。

他们凭着什么能如此叱咤风云呢?关键是他们继承了原始初民心理层次上的文化含量的精粹。

这是人类历史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由游牧民族保存下来成为推动历史的巨大力量,不研究草原文化,就把握不住这个历史的驱动力。

东西方文化差别的根源就在于草原文化有没有起重要作用。

在东方,因为农业人口众多,农业文化缜密完善,具有极强的同化力,游牧民族可以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甚至夺取政权建立帝国,但在文化上却是彻底的失败者。

再强大的游牧民族进入东方农业文化网络后,如果不迅速撤离,过上一段时间就会被同化掉。

同化游牧民族,就意味着把游牧民族从原始初民身上承传下来的人类在数百年时间锤炼出来的能保证和大自然抗争的心理层次的文化含量化为乌有,用农业民族心理层次的文化含量去代替。

而在欧洲,农业人口稀少,农业文化底子本来就稀薄,又受到游牧民族的频频破坏,一直建立不起象中国那样包罗万象的农业文化体系,所以同化力非常差,牧业文化就不至于受到粉碎性的摧残。

那份从原始初民接受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就得以保存,它就使欧洲的历史保持了创造的活力。

农业文化是静态文化,一个相对稳定的静态社会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但当静态中的文化塑造已经形成沉甸甸的积累,给历史背上重负,产生了巨大的惯性时,如果没有一种异质文化抵消这种惯性,静态的优势就会转化成劣势。

牧业文化是动态文化,正好给农业社会的静态形成撞击。

西方因为不断地受到撞击,农业文化静态就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