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讲 风格、流派与思潮ppt课件

第六讲   风格、流派与思潮ppt课件

1.3 情与言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 风格是文学作品作为有机整体所显示出来的独特 风貌。 •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认为:“夫情动而 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 者也。”“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 《文心雕龙· 定势》:“以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 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 • 风格具有有机整体性:情与言(体)、内容与形 式、主体与对象的统一。
3.11
从古典到浪漫
• 1、从模仿到表现,从镜到灯 • 2、从理性到感性。
• “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理性获得价 值和光芒。”(布瓦洛《诗艺》) • 解放感性:首先使情感、想像、天才、独创性、自由等主 观性范畴全面占领文学理论的主体位置。
• 3、从机械整体论(抽象的几何空间)到有机整体 论(生命的隐喻)
• 二分法:(阳)刚/(阴)柔、虚/实、奇/正、豪放/婉约 、美与崇高(康德)等。 • 三分法:严峻的风格、理想的风格与愉快的风格(黑格尔 《美学》3卷)。 • 繁分法:《文心雕龙· 体性》归纳文学风格有八体:若总 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 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浓、沉著、高 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 、缜密、疏野、清奇、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 飘逸、旷达、流动。”
1.31 风格、风骨与风力
• 风力:主要指诗文作品的情思表达得鲜明爽朗, 具有力度,给人以富于生气之感。 • 《风骨》篇论“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 ,乃其风力遒也。”钟嵘《诗品序》“干之以风 力,润之以丹采。” • “建安风力”就时代风格而论;“左思风力”就 具体作家风格而论。

艺术学概论之第八章艺术创作

艺术学概论之第八章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的过程
艺术创作过程包括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 。
艺术创作的特性
创造性
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发挥想象 力和创造力,突破传统和常规 ,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和作
品。
审美性
艺术创作需要符合审美规律, 追求美的表达和传递,使作品 具有审美价值。
情感性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 ,作品需要表达和传递情感, 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04 艺术创作的风格与流派
现实主义
总结词
现实主义是一种以真实、客观的 方式表现生活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细腻的观察 和表现手法,将生活场景、人物 形象以及社会现实如实地呈现出 来,强调对真实世界的再现。
浪漫主义
总结词
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情感、个性和对 理想追求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创作方法与技巧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艺术创作需要继承传统,同时也 要不断创新,创作者需要掌握传 统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勇于
尝试新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创作方 法,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创作方 法和技巧。
技巧的熟练与运用
艺术创作需要熟练的技巧和运用能 力,创作者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 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 以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创作者的个性
艺术创作是创作者个性、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创作者的个 性特点、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艺术创作的风格 和特点。
创作者的实践经验
艺术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包括对艺术语 言的掌握、对创作材料的熟悉、对创作技巧的运用等,实 践经验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

第八章艺术风格流派思潮 艺术概论

第八章艺术风格流派思潮 艺术概论
种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而且也表现在同一艺术家的 作品之中。客观世界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要求艺术家的 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使自己的创作特色与风格也处于不断发展、亢善和变化 的动态之中,一位成熟的艺术家,应能在保持一种基六的、占主导地位的风格的同时,创 造出具有别种风味的作品。一些艺术家在自己创作生涯的不同时期,表现出多种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的风格特色,正是其艺术造诣较高、风格成熟的表现。倘若一位艺术家固守 一种风格,笔调单一, 是不会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的。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个人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只有那些有着较高的才智、有 着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利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并孜孜不倦、锐意创新的艺术家,才有可能在 不断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一陈陈相因,缺乏独创性且才智平平的艺术家, 是很难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
第一节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欣赏者认识艺术家的重要依据。 般说来,风格往往会通过主题意念的 开据、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工具材料的运月、艺术语言的提炼等方面体现出来。 鲜明、独有的艺术特色会给欣赏者带来特有的魅力,召唤欣赏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欣 赏的过程中逐渐熟悉艺术家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他的理解和认识。一些优秀的艺术家正 是以自己特有的风格来赢得广大欣赏者的仰慕与赞佩的。
中国历史上称为“汉魏风骨”、“建安风力”的建安诗歌以及与此相关的绘画、 书法等艺术,正是那时特定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影响、渗入和作用的结果;而盛唐时期 灿烂的诗歌、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也无不浸染着当时宏伟、博大、开放、雄阔的时 代风貌
第一节 艺术风格
二、客观因素
第二,民族因素。艺术家从属于一定的民族,在定的民族区域中生活,那些民族特定 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精神状态、风土人情、审美要求就会反映到创作中 来。这种买族囚素的影响有时会在不由艺术家自主的情况下渗透于他们的创作之由。 许多艺术家不仅着眼于对民族的社会生活、风景画风俗画的描绘和体现着民族性格的 艺术形象的塑造,而且更注重对民族语言、民族体裁、民族传统的结构方法、艺术手法 的运用上,我们从世界各个民族艺术家的创作中,均可清晰地看到每个艺术家所受到的自 身所属的那个民族的刻影响和强大的作用力。

艺术学概论(全套课件152P)

艺术学概论(全套课件152P)
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
雅典学院
最后的晚餐
耶稣十字架
耶稣1
耶稣2
基督下架
基督
基督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四、 艺术与道德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非、
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 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
1,把艺术完全当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否认艺术与道德的根本区别。 2,却截然相反,完全否定艺术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认为表现道德内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二节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 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一、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 术人才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艺术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三、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 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 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作品,使身心得到愉 快和休息。
恩格斯在论述民间故事书作用时曾说:“民间故事书的 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后,在晚上拖着疲倦 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记自己 的劳累。把他弱瘠的土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容会损害艺术。 3,则承认艺术与道德的紧密关系。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道德与艺术的这种紧密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
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 意蕴等体现出来。

【考研】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后习题第八章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考研】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后习题第八章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考研】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后习题第八章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简述艺术风格的界定。

答:风格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是非常复杂的,它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有关,又与题材的客观方面的特点分不开。

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它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也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这些都是以众多艺术家比较相近的风格呈现为基础而形成的。

艺术风格是欣赏者认识艺术家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题材选择、结构安排、工具材料运用、艺术语言提炼和主题意念挖掘等方式提炼出来。

艺术风格为艺术接受者带来独特的魅力,引发其兴趣,并在其审美鉴赏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艺术家的认识和理解。

试述提倡艺术风格多样性的意义。

答:艺术风格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

任何一个艺术门类,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任何一位出色的艺术家,都可以发现他与众不同、具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提倡艺术风格多样性的意义在于:(1)提倡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繁荣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

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可以带来艺术的繁荣。

社会主义时代的艺术,应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鼓励发展不同的艺术创作特色,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如此一来,才能持续地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艺术产品,不断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审美文化需求。

(2)提倡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驱动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是对艺术本质规律的深化和自觉遵循。

艺术的创新,需要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意趣和创作特点,努力张扬具有特别意味的风格和特色。

如果艺术风格缺乏多样性,势必会造成艺术创作的千篇一律、缺乏生命力,不利于艺术创作的不断深化、创新及发展。

8-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八章(2019.4.2)【已改格式】

8-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八章(2019.4.2)【已改格式】

第一,具有相对稳定的艺术创作群体,包括具有卓越能 力的创始人和一定数量的代表人物。
第二,具有传承性。
第三,具有鲜明的艺术观念、创作宗旨以及代表性艺术 作品。
第四,同一流派的人们有着相近的艺术表现风格。
第五,有较稳定的受众群。。 在社会因素方面,某个民族、国家、地域的经济发展状 况、政治环境、社会思潮等,都是制约艺术流派产生和 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艺术思潮的评述
艺术思潮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综合因素的呈现。 艺术思潮可以影响和推进艺术创新的重大突破和迅捷发 展。 艺术思潮具有突出的流动性和交叉性。
艺术思潮有时也可能参与和影响社会及时代的变革,作 用于社会发展。
艺术思潮并非全都体现为积极的和正面的作用,有时某 些艺术思潮可能会出现不够积极甚至消极的形态,与社 会及文化发展相游离,甚至相背反。
艺术流派的产生具有十分浓郁的地域文化的特征。艺术 流派既不能离开它所产生的文化环境,也不能超越其发 展的历史条件。
艺术流派的形成方式,一般有几种形态:
第一种是自觉组成的艺术社团。即由一些志同道合的 艺术家群体在长期创作中有意倡导、自觉组织起来的 艺术组织,他们有大体相近的哲学基础和美学观点, 以及相近的艺术趣味和艺术风格,会将自己的主张或 艺术纲领公之于众,形成具有自觉意识的艺术流派。
同一性,就独立的艺术家而言,是指他的风格尽管多 样,但总是会保持自己 一贯的、稳定的主导性风格。
在当代艺术活动中,充分重视艺术风格的倡导和培育, 激发更多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展现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具有重要的意义。
倡导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繁荣艺术创作 的必由之路。
倡导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驱动艺术创新 的根本途径。
客观因素

《艺术概论》教案——第八章 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

《艺术概论》教案——第八章 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

教案(第一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电视画面编辑基础》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镜头,了解视听语言,理解电视编辑的性质、任务和作用,掌握电视画面编辑的三级单位,逐渐培养学生的画面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电视编辑的性质、任务,电视画面编辑的三级单位。

2、难点电视编辑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教学内容】(导入)一、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有关,也与题材的客观方面的特点分不开。

1、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艺术风格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

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原因:(1)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艺术家的性格、气质、禀赋、才能、心理等各方面的特点,会自然投射和熔铸到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即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主体对象化到精神产品之中,)如"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法国文艺理论家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如莫奈的印象派绘画《日出♦印象》,画自己对港口日出的印象,印象派由此得名。

印象派追求通过光和色来表现,把光线和色彩结合起来,在西方画坛上有很高地位。

另:《花园里的妇女》《青蛙塘》(画了一个度假胜地,以船屋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从而扩大了画的境界。

)《阿让伊特的秋天》《火车站》(反映工业革命给当时带来了巨大污染)印象派另一位代表人物雷诺阿《包厢》《磨坊街的舞会》(每个人身上都有星星点点的光斑)《拿喷水壶的小女孩》△早期印象派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中期印象派代表人物: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天》(点彩派,一点一点点上去的)后期印象派三位大师:塞尚、梵高、高更塞尚《静物画》高更《塔希提岛的妇女》免高《向日葵》《悲痛》(素描)(2)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

《艺术学概论》课件绪论.ppt

《艺术学概论》课件绪论.ppt
• 2. 艺术品;美术品[U] There has never been an exhibition of African Art ever held in our small town. 在我们小镇上从没举办过非洲美术品展览。
• 3. 人文科学;文科[P] She receiv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arts in 1974. 她于一九七四年获文科学士学位。
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艺术门类发展迅速, 优秀艺术作品和艺术人才不断涌现。尤其是在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开始明确 将“艺术学”与过去通用的“文艺学”分离, 并且正式出版了《艺术学概论》《中国艺术学》 等多种专著和教材。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开始明确使用“艺术 学”取代过去通用的“文艺学”,并且正式出版了《艺术 学概论》《中国艺术学》等多种专著和教材。
②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说话得讲究点艺 术。
③指独特优美而丰富多采:这房间布置得挺艺 术的。
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理论的意义
• 艺术学理论的第一个作用是指导 艺术创作。
• 艺术学理论的第二个作用是指导艺 术批评。
• 艺术学理论的第三个作用是努力发 掘和整理中华民族自身富有特色的 艺术创作理论与艺术批评理论,努 力构建中国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充 分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
• 4. (包括绘画、音乐、建筑等的)艺术学科[P] There used to be a department of arts containing such specialities as music and painting. 这里曾设有艺术系,含音乐与绘画之类的专业。
• 5. 技术,技艺;技巧[C][U] Language teaching is both a science and art. 语言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

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

二、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艺术风格 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艺术风格
1、艺术思潮 、
所谓艺术思潮, 所谓艺术思潮,是指在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 影响下,发生在艺术领域里的重要美学潮流和创 影响下, 作倾向。 作倾向。艺术思潮往往与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密 切相关。 切相关。
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是一种重要艺术思潮, 如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是一种重要艺术思潮, 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是一种重要艺术思潮 它崇尚理性与理智,讲求共性与规则, 它崇尚理性与理智,讲求共性与规则,美学上要 求典雅、和谐,艺术上结构严谨。 求典雅、和谐,艺术上结构严谨。表现在戏剧上 就是“三一律” 一地一天内完成一个故事, 就是“三一律”:一地一天内完成一个故事,束 缚人的个性。 缚人的个性。其后浪漫主义因为顺应当时要求个 性解放的思潮,所以取代了古典主义。 性解放的思潮,所以取代了古典主义。
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 ,是指艺术史上一些思想观念、 所谓艺术流派,是指艺术史上一些思想观念、 美学主张、 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 术家群体。如中国的扬州八怪、岭南画派、 术家群体。如中国的扬州八怪、岭南画派、创造 法国的象征派、野兽派、印象派、左岸派, 社,法国的象征派、野兽派、印象派、左岸派, 美国的意象派,英国的浪漫派、湖畔诗派, 美国的意象派,英国的浪漫派、湖畔诗派,俄国 的巡回画展派等等。 的巡回画展派等等。
20世纪产生了几个大的艺术思潮,对艺术产 世纪产生了几个大的艺术思潮, 世纪产生了几个大的艺术思潮 生了重要影响。如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 生了重要影响。如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现 现 代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红色艺术思潮、后 代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 红色艺术思潮、 红色艺术思潮 现代主义思潮等思潮。 现代主义思潮等思潮。

艺术概论课件第八章

艺术概论课件第八章

第二节 艺术流派
•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 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 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一般来讲,某个艺术 流派的形成和被人们认可,既要有明确的 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 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 艺术流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 其一,大体相同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会 促成某一流派的形成,但同一流派中的某 些艺术家,可能会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审美 倾向和艺术风格。
第八章 艺术的风格、流派、思潮
第一节 艺术风格
• 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 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 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 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 艺术水准的标志。
• 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 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风格 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艺 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 现,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 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
• 其一,独创性 艺术风格是艺术主体创造性 及聪明才智的体现
• 其二,稳定性 艺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是 指艺术家特定的风格特点一旦形成,就会 贯穿于创作的许多阶段和方面,表现出一 定的连续性
• 其三,多样性 风格的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 必然特性
• 其四,同一性 就独立的艺术家而言,是指 他的风格尽管多样,但总是会保持自己一 贯的、稳定的主导风格。
第三节 艺术思潮
•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 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 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 和创作倾向。 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之间有 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 其二,有的艺术流派可以覆盖较大的范围, 将从事不同艺术种类创作的艺术家包容在 内,有的艺术流派则只局限在某个艺术种 类或艺术体裁内部,比如清代的“扬州八 怪”画派和近代的岭南画派等。

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八章

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八章

第二种是在不自觉的境况下自然形成的艺术流派。 此 类艺术家大都属于艺术创作的题材、技巧、理论主张比 较相近,或者生活于共同地区,是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自 然形成的流派。
第三种是由他人或后人认定的艺术流派。在一定时期, 有的艺术家提出和实践了某种艺术主张或创作原则,逐 渐得到其他一些艺术家的赞同和效仿,形成风气,并得 到社会的承认,但未必真正具有实质性联络或形成结社 性群体,而是得到他人或后世人们的认可。
风格具有很强的独创性,无论是艺术家或者作品的风格, 还是民族、时代、地域或流派的风格,均是对前人艺术 风格的继承和弘扬,同时也必然凝结着人们的创造精神 和独具的个性意识。 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前人艺术中有益的因素为我所用, 并加以改造,与自身的艺术特色相融合,以形成独具一 格、不落俗套、较为稳定的风格特色,才是优秀艺术家 追求的目标。
第一,具有相对稳定的艺术创作群体,包括具有卓越能 力的创始人和一定数量的代表人物。
第二,具有传承性。
第三,具有鲜明的艺术观念、创作宗旨以及代表性艺术 作品。
第四,同一流派的人们有着相近的艺术表现风格。
第五,有较稳定的受众群。
艺术流派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原因。 在社会因素方面,某个民族、国家、地域的经济发展状 况、政治环境、社会思潮等,都是制约艺术流派产生和 发展的重要条件。
艺术思潮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关 系,但又存在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艺术风格是创作 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 作主体的群体化,而艺术思潮则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 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
在中外艺术史上,某种艺术流派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艺 术思潮,而有的艺术思潮却可能包容许多艺术流派和不 同的创作方法。

艺术学概论课件 (8)

艺术学概论课件 (8)

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著名画家、艺术 理论家潘天寿做过精彩的分析:“凡事有常必有 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 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
“常”与“变”的关系是艺术史的核心命题之一
思考题
1.历史上主要有哪些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如何理解它们 的内涵? 2.怎样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艺术发生的过程? 3.影响艺术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有哪些,它们有什么样的作 用? 4.如何充分认识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5.如何理解和认识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
活具有连续性。 • 第二,艺术自身的发展具有承续性。
• 艺术继承的对象有两个方面: • 第一,对本民族艺术传统和文化思想的学习
和继承。 • 第二,艺术继承的对象还有其他民族和文化
的艺术成果。
艺术必须要创新。 艺术创新从内容和形式上都鲜明地展现出来。从 内容上看,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特定的新问 题、新现象,艺术家应该敏锐地发现属于他自己 时代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和时代精神,并通过自己 的作品展现出来。
所谓层积性是指艺术发展中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思 想是层层累积而不断拓展的。 所谓的复调性是指艺术发展中几组因素相互作用, 反复出现。 所谓多元性是指特定时代的艺术发展往往是多元 共存的格局。
三、艺术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 (二)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
(一)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
• 在物质层面主要是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中器物的制 作和装饰。
• 在精神层面主要是象征符号的创造和赋义。 • 在制度层面主要是礼节性、仪式性和威权性符号形
式。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进因素 三、艺术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

文学概论教学课件第八章文学思潮与流派

文学概论教学课件第八章文学思潮与流派

(六)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一词,美国后现代主义文论家哈桑将 它追溯到1934年出版的一部《西班牙与美洲诗选》, 后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J.Toynbee,1889—1975 )也用过这个词,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哈桑相信1939 年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的《芬 内根的守灵》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主义的终结和后现代 主义的开始。然而,后现代主义远非仅仅是一场文学 运动或思潮,它的范围广布现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是 一个涉及了哲学、艺术乃至生活方式等众多领域的思 潮。
文学思潮侧重在文学观念与文学思想的层面, 它往往造成一定的文学创作潮流,但有时却可能主要 是一种文学观念的主观要求而未必有很好的创作实绩 。文学流派侧重在创作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方面,一 个文学流派必有一批作家努力创作了一批作品。
本章小结
文学思潮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 的经济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 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一定历 史时期内出现的一批作家,由于审美观点一致和创作风格类似 ,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集团和派别,通常是有一定数量 和代表人物的作家群。研究文学的思潮与流派,是我们总结文 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但能够 加深我们对对家和作品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对古代和外国文学 作品的借鉴,而且能够提高我们贯彻双百方针的自觉性,进一 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并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
文学流派的产生
文学流派的产生,在过去的文学史上往往是后 人的一种追认。可以说文学史上相当一批文学流派 是文学史家研究、分析、界定的结果。这些文学流 派的形成是有一批作家在一定的时期里,由于相近 的社会、文化背景,产生相似的审美追求,他们的 创作受到大致相近的艺术观念的影响,作品在主题 、题材、体裁等方面具有不少近似之处,因而被后 来的作家或批评家视为一个文学流派。比如盛唐时 代的边塞诗派就是。

《艺术概论》课件——第八章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艺术概论》课件——第八章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莲鹤方壶 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高122厘米,巨大的青铜盛酒器 技法高妙,结构精密 周身龙形的装饰及底部的伏兽,使 之充满神秘色彩;壶盖处的莲花及 壶顶的仙鹤,完全采用写实手法, 在神秘氛围中烘托出一丝清新之感, 是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风貌在艺术 上的真实体现。
莲鹤方壶
▪ 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 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 想和审美需要,但归根结底还是根源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经 济基础。
艺术家风格:指 艺术家审美精神、 创造意识和艺术 特色等方面的特 点。
艺术流派风格: 艺术流派所拥有 的共同的艺术特 色。
艺术作品风格: 指艺术作品总的 思想倾向和艺术 特色。
▪ 2、依据艺术作品呈现的美学特性来划分: ▪ 西方:优美、崇高、悲剧、喜剧、滑稽、荒诞等 ▪ 中国传统: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等 ▪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将诗歌分为雄浑、冲淡、高古、典雅
等24种类别(对艺术风格的高度概括和细腻划分)
▪ 3、依据艺术活动及其作品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呈现出的特色来 划分:可分为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
▪ 民族风格或时代风格,体现出艺术风格的一致性,它与艺术风 格的多样性一起构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 铜鼎是商周时期最为重要的礼器, 更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司母戊鼎是最负有盛名的四足方鼎, 商后期铸品。 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 观厚重,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 的代表作。
▪ 新月派主张诗歌“三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 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 摩;
▪ 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 “内心的要求”,代表人物:郭沫若;

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艺术思潮 ppt课件

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艺术思潮 ppt课件

有的是同时或先后成名的 一些艺术家,由于创作倾 向和艺术风格相近,被当 时或后人称为一个流派, 如19世纪中叶东、北欧的
民族乐派等。
中国京剧的梅派
作品欣 赏
荒诞派戏剧塞缪尔·贝克特
┑艺术思潮的定义
定义: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随着社 会生活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变革和政治斗争的发 展)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在艺术领域里形成的 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它是 社会思潮的构成部分之一。
┑艺术风格的特征
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 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更离不开艺术家
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 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艺术风格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这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 想和审美需要,但归根结底还是根源于本民族的社会 基础与经济生活。
图片欣赏
凡尔赛宫的洛可可风格镜厅
图片欣赏
哥特风格的餐桌椅
洛可可风格的婚纱
┑艺术流派的定义
定义:艺术流派,是一定历 史时期内,思想倾向、审美 趣味、艺术流派、创作方法、 艺术风格等大致相同或近似 的某些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 地结合而成的统一体,或称 艺术集团或派别。它在严格 意义上指有共同的思想倾向、 艺术观点,并有一定的组织形 式和结社名称的艺术家团体 或画家群体
欧洲现代表现主义绘画中的“青骑士”派
┑艺术流派的特征
艺术流派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
况:
有的成立组织,发表共同 的艺术主张,有自己的刊 物,如欧洲现代表现主义 绘画中的“青骑士”派;
有的是在某一著名艺术家 周围,有一群艺术家追随 他,如中国京剧中的“梅 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种是在不自觉的境况下自然形成的艺术流派。 此 类艺术家大都属于艺术创作的题材、技巧、理论主张比 较相近,或者生活于共同地区,是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自 然形成的流派。
第三种是由他人或后人认定的艺术流派。在一定时期, 有的艺术家提出和实践了某种艺术主张或创作原则,逐 渐得到其他一些艺术家的赞同和效仿,形成风气,并得 到社会的承认,但未必真正具有实质性联络或形成结社 性群体,而是得到他人或后世人们的认可。
三、艺术流派的影响
流派的形成有助于激活艺术领域内部的创新活力。
流派的形成有利于不同特色艺术群体之间的相互交流 与共同发展。
艺术流派之间的论争与竞争,对于繁荣艺术创作、激 活艺术生产,为社会和大众提供丰富和优质的艺术产 品,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艺术思潮
• 一、艺术思潮的产生 • 二、艺术思潮的类型 • 三、艺术思潮的评述
艺术流派的产生具有十分浓郁的地域文化的特征。艺术 流派既不能离开它所产生的文化环境,也不能超越其发 展的历史条件。
艺术流派的形成方式,一般有几种形态:
第一种是自觉组成的艺术社团。即由一些志同道合的 艺术家群体在长期创作中有意倡导、自觉组织起来的 艺术组织,他们有大体相近的哲学基础和美学观点, 以及相近的艺术趣味和艺术风格,会将自己的主张或 艺术纲领公之于众,形成具有自觉意识的艺术流派。
➢艺术学概论
第八章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 第一节 艺术风格 • 第二节 艺术流派 • 第三节 艺术思潮
第一节 艺术风格
• 一、艺术风格界定 • 二、艺术风格的类别 • 三、艺术风格的基本特点及其意义
一、艺术风格界定
艺术风格主要是指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所呈现 出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 它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 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风格是艺术家创造 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
其二,艺术流派的流变与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艺术活 动内部众多艺术家、艺术群体之间的相互碰撞、融合与 影响,特别是作为某些组织者的出现,具有关键性作用。
其三,同一流派中的某些艺术家,可能会表现出不尽相 同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
其四,有的艺术流派可以持续较长的时期,体现出一定 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也有一些艺术流派只存在于一个较 短的时期,经历了短暂的活跃之后便走向衰微。
第一,具有相对稳定的艺术创作群体,包括具有卓越能 力的创始人和一定数量的代表人物。
第二,具有传承性。
第三,具有鲜明的艺术观念、创作宗旨以及代表性艺术 作品。
第四,同一流派的人们有着相近的艺术表现风格。
第五,有较稳定的受众群。
艺术流派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原因。 在社会因素方面,某个民族、国家、地域的经济发展状 况、政治环境、社会思潮等,都是制约艺术流派产生和 发展的重要条件。
时代风格,是指在特定时期所形成的具有浓郁时代风貌 和人文内涵的艺术风格。
民族风格,是指在每个民族艺术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 艺术风格。
地域风格,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环境中呈现出的艺术活 动及其作品的风格。
三、艺术风格的基本特点及其意义
(一)继承性与独创性 (二)稳定性与变异性 (三)多样性与同一性
(一)继承性与独创性
客观因素
• 一是时代及社会因素 • 二是民族因素 • 三是文化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画像砖)
二、艺术风格的类别
第一,依据艺术风格的表现主体及其载体来划分,艺术 风格可以分为艺术家风格、艺术流派风格和艺术作品风 格三种。 艺术家风格,是指在艺术家审美精神、创造意识和艺术 特色等方面体现出的特点。 艺术流派风格,是指由那些获得社会共识的艺术流派所 拥有的共同的艺术特色。 艺术作品风格,是指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 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二、艺术思潮的类型
在东西方艺术演变的历程中,曾经出现过不少艺术思潮, 突出地反映了某一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审美理想与艺 术探索,呈现为内涵不同的多种类型,对艺术的发展都 程度不同地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一,以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为目标的艺术思潮。此类艺 术思潮与社会和时代的进程紧紧相连,将人的思想解放与 社会变革作为艺术探索的根本目标。 第二,以文化创新为宗旨的艺术思潮。该类思潮以鲜明的 文化创新及其艺术精神的深化作为基本宗旨,历史上的艺 术思潮较多属于这一类型。 第三,以艺术形式创新为主旨的艺术思潮。该类艺术思潮 重在突出艺术的形式语言和方式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努力 使各门类艺术在其形式上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
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第一,主观因素。亦即内部因素,是形成艺术风格的首 要原因。 第二,客观因素。风格并不是艺术家主观随意性的表现, 而是在艺术家的主观特性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相结 合中表现出来的。
主观因素
一是心理功能。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其自身的心理功 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家的心理功能,主要是指他 的情感、气质及其他心理特质。 二是生活经历。艺术家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会对他 的创作风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是思想修养。即世界观因素。在形成艺术风格的各 种主观因素中,这一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四是艺术修养。艺术家的多方面的艺术素养,如艺术 的鉴赏力和艺术地感受生活的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等, 也对风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三、艺术思潮的评述
艺术思潮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综合因素的呈现。 艺术思潮可以影响和推进艺术创新的重大突破和迅捷发 展。 艺术思潮具有突出的流动性和交叉性。
艺术思潮有时也可能参与和影响社会及时代的变革,作 用于社会发展。
艺术思潮并非全都体现为积极的和正面的作用,有时某 些艺术思潮可能会出现不够积极甚至消极的形态,与社 会及文化发展相游离,甚至相背反。
一、艺术思潮的产生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 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 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艺术思潮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关 系,但又存在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艺术风格是创作 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 作主体的群体化,而艺术思潮则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 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
风格具有很强的独创性,无论是艺术家或者作品的风格, 还是民族、时代、地域或流派的风格,均是对前人艺术 风格的继承和弘扬,同时也必然凝结着人们的创造精神 和独具的个性意识。 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前人艺术中有益的因素为我所用, 并加以改造,与自身的艺术特色相融合,以形成独具一 格、不落俗套、较为稳定的风格特色,才是优秀艺术家 追求的目标。
(明)沈周《庐山高图》(中国画)
二、艺术流派的流变
艺术在发展进程中,由于社会状况的复杂性和影响力, 以及艺术活动内部规律的驱使及其衍变的复杂性与多样 性,致使艺术家或时代、民族的风格均呈现出独有的特 点。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与作品呈现,催生着 艺术流派的生成。
其一,艺术流派的形成与流变,均需要适宜的土壤。具 有大体相同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的艺术家会促成某一 流派的形成,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 促动与影响。
同一性,就独立的艺术家而言,是指他的风格尽管多 样,但总是会保持自己 一贯的、稳定的主导性风格。
在当代艺术活动中,充分重视艺术风格的倡导和培育, 激发更多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展现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具有重要的意义。
倡导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繁荣艺术创作 的必由之路。
倡导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驱动艺术创新 的根本途径。
思考题
1.简述艺术风格的界定。 2.试述提倡艺术风格多样性的意义。 3.谈谈艺术流派的含义及其影响。 4.论述艺术思潮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
第二,依据艺术作品呈现的美学特性来划分,可以产生 较多划分方式,将艺术风格分为多种类别。
按照西方美学的一般模式来划分,可以将艺术风格分为 优美、 崇高、悲剧、喜剧、滑稽、荒诞等类别;按照 中国传统美学方式来划分,可以将艺术风格分为豪放、 沉郁、悲慨、俊爽、冲淡等。
第三,依据艺术活动及其作品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呈现出 的特色来划分,可以将艺术风格分为时代风格、民族风 格和地域风格。
倡导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使中国艺术走 向世界的重要举措。
第二节 艺术流派
• 一、艺术流派的形成 • 二、艺术流派的流变 • 三、艺术流派的影响
一、艺术流派的形成
艺术流派是指由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 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作为 一个成熟的艺术流派,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 特点。同时,这种形式与特点也就成为辨析一个流派得 以形成的基本依据。
在中外艺术史上,某种艺术流派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艺 术思潮,而有的艺术思潮却可能包容许多艺术流派和不 同的创作方法。
艺术思潮是特定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是在特有的社会思 潮与哲学思潮影响下出现的现象。一定的艺术思潮通常 与一定的社会思潮有着紧密的联系。
艺术思潮的出现更重要的则是缘于艺术内在规律的驱动, 是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时期艺术活动与发展的结果。
(二)稳定性与变异性
艺术家特定的风格特点一旦形成,就会贯穿于创作的各 个阶段和各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艺术 风格形成之后,仍会不断发展、变化。任何艺术家的风 格都不会永久地停留在一个基点上,稳定是相对的,变 动则是绝对的。
(三)多样性与同一性
艺术表现客体世界的多样性,艺术家思想情感、生活 经验、审美理想、创作才能的多样性,欣赏者对艺术 的需要和爱好的多样性,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