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简易版
2018新版《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变化对比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新标准,远离粉尘爆炸!前不久香港浸会大学宿舍内庆生“撒面粉”引发粉尘爆炸,12人被烧伤!还记得2015年6月27日,台湾一水上乐园举办“彩色派对”时发生粉尘爆炸,造成10人死亡,500多人受伤,爆炸源也正是面粉。
教训往往很现实,一定要吸取!粉尘之所以会成为“炸药”,是因为粉尘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与块状物质相比,粉尘化学活动性强,接触空气面积大,吸附氧分子多,氧化放热过程快。
当条件适当时,如果其中某一粒粉尘被火点燃,就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连锁反应,爆炸就发生。
只要是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如金属加工业的铝粉、铁粉、镁粉,矿山开采会出现煤粉,食物中的淀粉、玉米和小麦粉等,还有木粉、塑料粉和纸屑等等,都会引发粉尘爆炸,而且这些爆炸威力还不小!11月19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577-2018代替GB15577-200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国家防爆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
与GB15577-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01增加了“爆炸性粉尘环境”“清理”“除尘系统”三个术语和定义(见3.2,3.9和3.10);3.2爆炸性粉尘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形成的棍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3.9清理采用不会引起扬尘的方式清除作业场所及设备设施沉积粉尘的作业。
3.10除尘系统由吸尘罩、风管、除尘器、风机及控制装置组成的用于捕集气固两相流中固体颗粒物的系统。
02修改了“降低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和“二次爆炸的预防”,合并为“粉尘爆炸的控制”(见第7章,2007年版的第7章、第8章);7粉尘爆炸的控制7.1 一般要求7.1.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工艺设备的连接,如不能保证动火作业安全,其连接应设计为能将各设备方便的分离和移动。
2024年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管理制度为对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的安全有效管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防火与防爆(一)生产储存设备1、根据生产、使用化学物品的火灾和防爆危险性等级分类要求,厂房库房布置、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及有关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以及有关的专业防火技术规范的要求。
2、在工艺装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充分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报警(声、光)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
3、在有可燃气体(蒸汽)可能泄漏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其信号值应定在该气体爆炸下限的____%以下,如与安全连锁配合,其联锁动作应是在该气体爆炸下限的____%以下。
4、应在可燃气体(蒸汽)的放空管出口处设置阻火器,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截止阀,以便在放空管出口处着火时,切断气源灭火。
放空管最低处应装设灭火管接头。
5、输送易燃物料时,应根据管径和介质的电阻率,控制适当的流速,尽可能避免产生静电。
设备、管道等防静电措施,应按国家防静电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应装有爆破板(防爆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7、各生产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罐区等工业下水出口处,除按规定做水封井外,尚应在上述区域与水封井间设置切断阀,防止大量易燃、易爆物料突发性进入下水系统。
8、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及放空管,必须将其导出管置于室外,并高于建筑物____米以上。
9、建筑物、装置等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安设防雷保护措施,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规定。
不准设置移动照明灯具,敷设的配电线路必须穿金属管或难燃塑料管保护,防爆场所必须用防爆电器。
(二)动火、用火管理1、生产厂区均为禁火区。
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的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的粉尘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要求GB/T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8154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GB/T24626耐爆炸设备GB/T25445抑制爆炸系统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可燃性粉尘: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抑爆: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隔爆: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泄爆: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烧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2024年干式除尘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干式除尘系统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程为确保干式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制定了相关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干式除尘系统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安全责任所有使用干式除尘系统的单位和个人应该认真履行安全责任,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安全教育培训所有使用干式除尘系统的相关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熟悉并掌握该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设备安全操作第五条设备检查1. 在操作干式除尘系统前,应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各部位无异常状况,并进行必要的维修。
2. 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防止静电积聚。
第六条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悉干式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
2.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第七条干式除尘系统的启停1. 在启动干式除尘系统前,应先开启附属设备,如风机等。
2. 停止干式除尘系统时,应先关闭附属设备,然后再停止系统。
第八条设备运行状态监控1. 在干式除尘系统运行过程中,应随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等指标。
2.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设备并进行检修。
第九条维护保养1. 定期对干式除尘系统进行维护保养,清理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灰尘等杂物。
2. 更换损坏的滤芯和密封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条防尘措施1. 干式除尘系统运行期间,操作人员要穿戴防尘口罩,防止粉尘对呼吸道的危害。
2. 尽量减少粉尘扬尘的情况,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
第十一条电气安全1. 干式除尘系统应设立专门的电气操作区域,并限制非操作人员进入。
2. 确保设备的电气接地良好,防止电击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静电防范1. 干式除尘系统及其附属设备应具备静电防范措施,防止静电在操作过程中积聚和放电。
2. 使用防静电设备和配件,如防静电地板、静电消除器等。
第十三条火灾防护1. 严禁在干式除尘系统附近使用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等。
干式除尘控爆措施

干式除尘控爆措施
干式除尘控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使用防爆型除尘设备:选择防爆型除尘设备,确保其具备抗静电、防火、防爆等功能,以降低爆炸的风险。
2. 定期清理除尘设备:定期对除尘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避免尘层积聚,减少尘层爆炸的危险。
3. 建立防静电系统:建立防静电系统,对除尘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接地和连接,避免静电引发火花。
4. 控制粉尘浓度:对于易燃易爆的粉尘,应控制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超过爆炸极限浓度。
5. 设置爆炸逆火装置:在除尘系统中设置爆炸逆火装置,一旦发生爆炸,可以及时扑灭火焰,减少火势蔓延。
6. 建立紧急应急预案:制定除尘系统的紧急应急预案,包括人员撤离、火灾扑灭等措施,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应对。
7. 培训员工:对从事除尘操作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防爆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8. 定期检测:定期对除尘系统进行检测,包括防爆设备的功能检测、粉尘浓度的监测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以上是常见的干式除尘控爆措施,具体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以确保除尘过程的安全运行。
gb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
抑爆:
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隔爆:
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泄爆:
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烧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宜为框架结构的单层建筑,其屋顶宜用轻型结构,如为多层建应采用框架结构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设置符合GB50016等要求的泄爆面积。
对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工程及工艺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应符合标准规定;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露天场所;如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金属粉末干磨设备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当金属粉末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自动停机。
防止电弧和电火花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应按GB50057中有关规定采取相应防雷措施
当存在静电引燃危险时,应符合GB12158相关要求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采取防静电直接接地措施;不便或工艺不不准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企业应开展粉尘防爆安全教育及培训,普及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和有关法规、标准,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粉尘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及设备设施检维修人员应进行专项粉尘防爆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企业应编制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干式除尘器的粉尘防爆

类型:常见的泄 爆装置包括泄爆 阀、泄爆片等, 具体选择应根据 干式除尘器的工 艺参数和实际需 求进行选择。
安装位置:泄爆 装置应安装在干 式除尘器的粉尘 容易积聚的部位, 如管道、设备顶 部等,以便及时 泄放压力。
定期维护和检查
定期维护和检查:确 保干式除尘器的正常 运行,及时发现并解 决潜在问题,防止粉 尘积聚和爆炸风险。
安装泄爆装置
定义:在干式除尘 器的粉尘防爆措施 中,安装泄爆装置 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用于在爆炸发生时 及时泄放压力,从 而降低对设备的损 坏。
原理:通过在除尘 器内部或管道上安 装泄爆装置,可以 在粉尘爆炸时及时 打开泄爆装置,将 爆炸压力释放到外 界环境中,从而避 免设备受到过大的 压力冲击。
干式除尘器的发展趋势
高效低阻:提高除尘效率,降低阻力和能耗 智能化控制: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行,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环保节能:降低排放,节约能源,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多功能化:除尘器具备多种功能,如净化、除臭、消毒等,满足不同需求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 悉设备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 特别是易损件和关键部件。
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 严禁超负荷运行。
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避免 粉尘和杂物堆积。
日常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除尘器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定期清理除尘器内部的粉尘,防止粉尘堆积对设备造成损害。 定期检查除尘器的密封性能,确保设备的密封性良好,防止粉尘泄漏。 定期对除尘器进行保养,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干式除尘器的粉尘防爆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干式除尘器的原理和 结构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
发展的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
准(2017版)》
本判定标准适用于判定工贸行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隐患(以下简称重大事故隐患),危险化学品、消防 (火灾)、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领域对重大事故隐患 判定标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 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 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 隐患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2)《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AQ 42732016)第5.1.6条规定“除尘器按下列要求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a)除尘器灰斗下部应设锁气卸灰装置,卸灰工作周期的设计应使 灰斗内无粉尘堆积。b)设置卸灰装置运行异常及故障停机的监控 装置,出现运行异常及故障停机状况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 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 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木制品加工企业砂光机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细小粉尘。当 被砂光的木板上存在铁质小钉、发生砂带跑偏、砂轮偏离时容 易产生摩擦火花而引燃细小木粉;如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按 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并配置高速喷淋灭火装置(管道火 花熄灭系统),则引燃的木质粉尘火星可能会进入除尘器,导 致粉尘爆炸。应根据车间内砂光机的设置与除尘管道布置情况, 合理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的位置与数量;与砂光机连接的风 管进入与其他工艺共用的除尘器,在除尘器前段的总管,设置 一套火花探测报警装置及高速喷淋灭火装置是最低要求。火花 探测装置与喷淋头最小距离应满足喷淋装置响应时间要求。 (2)《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 42282012)第6.2.1.2条规定,与板材砂光机相连接时,板材砂 光机应安装火花探测和自动报警装置。
粉尘爆炸危险辨识表

(4)作业时务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的工具应不产生碰撞火花。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第4.5、8.2、8.3条,《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4228)第9条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相关依据
照片
岗位责任人
5
木材切割、磨削、砂光、刨光、镂铣、开槽榫除尘系统
(1)除尘系统内因金属、沙石摩擦、碰撞火花和静电火花等因素,简单引起粉尘爆炸。
其他爆炸
(1)除尘系统通风良好。
(2)板材加工、除尘设备及管道接地良好,并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
(3)定期清理设备及作业现场、除尘器、废料仓中粉尘。
(4)高压电气线路试验区域应有可靠的封闭联锁装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第7.2/7.6条
粉尘爆炸危险辨识表
泰州市瑞凯木业有限公司
2018.03
(2)除尘系统、金属设备,以及金属管道、支、构件、部件等防静电措施应符合GB12158的要求。
(3)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符合GB50058的要求,除尘系统的风管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4)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操纵装置、监测及监控装置应无积尘。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第6.3条
7
《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4228)第6、7条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相关依据
照片
岗位责任人
3
车间
车间粉尘扬起后引发二次爆炸,存在伤亡扩大的危险。
干式除尘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干式除尘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总则干式除尘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设备介绍1. 干式除尘系统主要由收尘器、风机、除尘器等部件组成。
2. 收尘器主要用于收集粉尘,其内部设有过滤器来阻止粉尘进入风机。
3. 风机用于产生负压,以便引导粉尘进入收尘器。
4. 除尘器用于从粉尘中分离出干净的空气。
三、安全操作规程1. 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掌握安全操作流程。
2. 设备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的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报修。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耐酸碱手套等。
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5. 在操作设备时应保持清醒,不得在设备旁边吸烟、嚼槟榔等。
6. 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应及时清理,避免堆积过多,以免引起火灾或爆炸。
7. 设备操作结束后,应关闭相应的电源和阀门,并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8. 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维修部门。
四、紧急处理1.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并通过电话或对讲机向其他人员发送紧急求助信息。
2. 在紧急情况下,不得擅自离开现场,必须听从现场指挥,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 在紧急情况下,应及时通知维修部门进行故障处理,待故障排除后才能恢复设备的运行。
五、安全检查和维护1. 设备在每天启动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特别是阀门的状态和设备接地的状态。
2.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过滤器、检查风机和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等。
3. 设备维修时,应由专职人员进行维修,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维修。
4. 对设备进行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在相关部位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六、结束语干式除尘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粉尘处理设备,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干式除尘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干式除尘系统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干式除尘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除尘设备,主要用于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过滤和净化。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效率,特制定以下干式除尘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以保证人员的安全为第一要务。
2. 规范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拆卸或更换设备部件。
3. 日常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紧急故障处理:在发生紧急故障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防滑鞋等。
(2) 检查设备的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电源是否已断开,设备周围是否有杂物堆积等情况。
(3) 检查除尘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电机、风机、除尘器等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 启动设备(1) 按照设备操作面板上的指示,逐步启动除尘系统的各个设备,确保设备的顺序启动。
(2) 注意观察设备的启动过程,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设备,并汇报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 运行设备(1) 在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应经常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压力过大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停止设备并进行检修。
(2) 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如风机的密封是否良好、送风系统是否有异响等,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 停止设备(1) 按照设备操作面板上的指示,逐步停止除尘系统的各个设备,确保设备的顺序关闭。
(2) 在设备停止运行后,应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残留物,如有需及时清理干净。
5. 定期维护(1) 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工况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2) 维护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检修、零部件更换等,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设备的接地可靠,防止静电引起火灾或爆炸。
2. 避免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以免引起设备损坏或事故。
除尘系统管道的防爆措施包括哪些

除尘系统管道的防爆措施除尘系统是用来净化空气中的尘埃、烟雾等有害物质的装置。
由于除尘系统处理的物质可能存在燃爆危险,因此必须在除尘系统管道中采取一系列防爆措施,以确保系统能够运行稳定、安全。
管道设计方面的防爆措施1.材质选择:选用耐高温、高压、耐腐蚀的管材,并且要求管材的壁厚足够,以承受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内部和外部压力。
2.管道设计:在管道的设计中,应该避免出现斜角、死角和过急的弯道。
并且要在系统中设置足够的流速和通风量,以减少积尘、沉淀和物料爆炸的可能。
3.限制混合程度:在设计除尘系统管道时,应该避免不同介质的混合,尤其是避免空气与易爆性气体的混合。
此外,还应该设置检测设备,一旦发现有异物混入管道中,就应该及时处理。
防火和爆炸保护方面的防爆措施1.防火面积划分:在除尘系统的管道中设计防火区域,防火区域应该根据不同介质进行划分。
同时,对于易燃气体,还需要在系统中设置气体探测器,及时发现有漏气的情况,避免造成爆炸的可能。
2.消防设备设置:在防火区域内,安装消防器材和其他灭火设备,以避免发生火灾。
并且要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3.防爆隔离:对于球形阀门、胶囊阀门、闸阀等使用频繁的管道节点,需要设计具有防爆隔离功能的设备,以减少爆炸的影响范围。
管道维护方面的防爆措施1.管道清洗:定期对管道进行清洗,清除管道内部的灰尘、沉积物和可燃材料,减少爆炸的可能性。
2.设备检查:定期检查除尘系统中的各个设备,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工作正常。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3.操作规范:制定系统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避免造成误操作和安全事故。
结论除尘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可能存在燃爆的危险,必须注重系统中的防爆措施。
通过管道设计、防火保护、管道维护等多方面的防爆措施,可以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安全。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粉尘防爆的安全管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发生,保证公司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特制订粉尘爆炸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
3职责1.1安全管理部负责公司范围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的检查管理。
3.2所属车间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作业现场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的日常管理。
4粉尘防爆安全管理要求3.1粉尘设施的管理1)除尘器宜布置在厂房建筑物外部。
如干式除尘器安装在厂房内,应安装在厂房内的建筑物外墙处的单独房间内,房间的间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房间的建筑物外墙处应开有泄爆口。
2)袋式除尘器进、出风口应设置风压差监测报警装置,并记录压差数据;在风压差偏离设定值时监测装置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袋式除尘器不应采用机械振打方式,滤袋应采用阻燃及防静电的滤料制作。
4)干式除尘器应设置锁气卸灰装置,及时清卸灰仓内的积灰。
5)干式除尘器灰斗内壁应光滑。
6)干式除尘器采用泄爆装置,泄爆口应朝向安全区域;泄爆方向无法满足安全要求的,应采用无焰泄爆装置。
7)对安装在室外的干式除尘器,其进风管上宜设置隔爆阀,其安装应能阻隔爆炸向室内传播。
4.2粉尘控制与清理1)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制定包括清扫范围、清扫方式、清扫周期等内容的粉尘清理制度。
2)可燃性粉尘的工艺设备应有防止粉尘泄漏的措施,工艺设备的接头、检查口、挡板、泄爆口盖等均应封闭严密。
3)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处),应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
4)所有可能沉积粉尘的区域及设备设施的所有部位应进行及时全面规范清扫。
5)应根据粉尘特性采用不产生扬尘的清扫方法,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宜采用负压吸尘方式清洁。
5.3检修作业管理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制定设备设施检修安全作业制度和应急处置措施,涉及到特殊动火检修作业应进行审批。
2)应定期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中的设备传动装置(齿轮、滑轮、胶带运输机托辑、轴承等)、润滑系统以及除尘系统、电气设备等进行检修维护。
除尘系统管道的防爆措施包括哪些

除尘系统管道的防爆措施包括哪些
当输送介质中含有可燃气体或易燃易爆的粉尘时,管道系统设计应采取以下防爆措施。
1.加强可燃物浓度的检测与控制为防止管道系统内可燃物浓度达到爆炸浓度,应设置必要的检测仪器,以便经常监视系统工作状态,实现自动报警,在系统风量设计时,除考虑满足净化要求外,还应校核其中可燃物浓度,必要时加大设计风量,以保证输送气体中可燃物浓度低于爆炸浓度下限。
2.消除火源对可能引起爆炸的火源严格控制。
如选用防爆风机,并采用直联或轴联转动方式,采用防爆型电气元件,开关,电机;物料进入系统前,先消除其中的铁屑等异物。
3.阻火与卸爆措施设计可燃气体管道时,应使管内最低流速大于气体燃烧时的火焰传播速度,以防止火焰传播,在管道上装设内有数层金属网或砾石的阻火器,在管道系统的局部地点装设卸爆孔或泄爆门,气体管道中采用的连接水封和溢流水封亦能起一定的泄爆作用。
4.设备密闭当管道与设备密闭不良时,可能发生因空气漏入或可燃物泄露而燃烧爆炸,因此,必须保证设备系统的密闭性。
5.厂房通风要求管道系统达到绝对密闭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加强厂房通风,以保证车间内可燃物浓度不致危险的程度,而且,对于因设备发生偶然事故或系统发生运行故障时会散发大量可燃气体的车间,应设置事故排风系统,以备急需时使用。
工贸行业粉尘爆炸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图解

纯铝粉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 惰化等控爆措施。
解读
[第三条]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 任一种控爆措施。
2
隐患检查示例
干式除尘系统设在厂房内,未规范采 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 控爆措施。
解读
[第三条]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 任一种控爆措施。
3
隐患检查示例
未规范设置泄爆装置,除尘器泄爆口 朝向,面对厂房建筑物内部。
解读
[第三条]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 任一种控爆措施。
4
隐患检查示例
静电粉末喷涂工艺设备及设置的干式 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 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解读
[第三条]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 任一种控爆措施。
解 读 [第二条]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 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1
隐患检查示例
A幢 建筑
两幢建筑属不同防火分区,除尘系统
B幢
与两幢建筑联通。
建筑
解读
[第三条]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 任一种控爆措施。
01
条文解读
干式除尘系统中的除尘器本体、风管等是粉尘爆 炸的高发区域,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都是 防范和降低粉尘爆炸危险的有效控爆措施。泄爆 是在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 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 产物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 向无危险方向泄出。隔爆是爆炸发生后,通过物 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 隔在一定范围内。惰化是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 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和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 性。抑爆是在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 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 技术。的组合。
干式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

干式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厂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粉尘。
这些粉尘不仅污染厂区环境及大气,危害人们的健康,还严重威胁现场操作人员的生命,这是因为某些粉尘在特定情况下会发生爆燃。
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粉尘污染的危害性,但是对于粉尘在特定条件下的爆燃危害性却认识不足,甚至忽略了这方面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教育,直到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的大爆炸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重视。
因此对粉尘的治理,不仅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要从防火、防爆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这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消防教育和安全防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爆炸事故使58人死亡,177人受伤。
据事故调查组的专家分析,这次爆炸是由亚麻纤维粉尘引起的。
可见,粉尘爆燃的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
因此,设置有效的除尘设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
然而在粮食加工、冶金企业以及部分轻工、化工生产中产生的粉尘,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及工艺的要求,不能采用湿式除尘器,且为提高经济效益,有些粉尘还要回收利用,所以采用干式除尘便成为这些企业防尘的唯一途径。
目前工矿企业都致力于降低工业设备的粉尘排放量,大力推广高效节能除尘设备,普遍采用静电收尘及袋式收尘等高效收尘装置,而将旧式的离心收尘装置作为第一级除尘设备。
但是在使用干式除尘设备时,防火、防爆问题常常被忽视,因除尘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爆燃事故也不乏其例。
济南向阳化工二厂1978年曾因袋式除尘器的过滤袋积尘后,摩擦受热,发生过一起重大镁粉尘爆炸事故,伤亡惨重。
烟台文登某面粉厂除尘设备也发生过面粉尘爆炸。
济南火柴厂某车间于1984年底因除尘设备损坏,不能有效排出车间的木屑粉尘,加上用火不当,造成火灾事故。
据外刊报道,与使用除尘器或除尘装置有关的爆炸、火灾事故,10年前大约每年平均2次,5年前每年平均6次,近年来增至20几次。
因此,随着除尘装置的普及,这类事故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本文针对已经使用的除尘设施,特别是袋式除尘设备,在运行中如何防止粉尘爆炸、燃烧问题加以探讨,供有关单位参考。
粉尘除尘器的防爆设计方案爆炸预防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一、可燃粉尘爆炸的危害性提起爆炸,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爆炸物或可燃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爆炸时震天动地的轰响。
殊不知,悬浮在空气中的那些悠悠飘扬的粉尘也会引起威力巨大的爆炸。
粉尘爆炸事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
昭和41年,日本横滨饲料厂的玉M粉尘爆炸,引起累积性连锁燃烧,使整个工厂遭到蔓延性重大“天灾”。
1921年美国芝加哥一台大型谷类提升机发生粉尘爆炸,其爆炸力将40座每座约装30万吨粮食的仓室,从底座掀起,并移动了152.4毫M,结果6死1伤,经济损失达400万美元。
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煤尘爆炸,死亡1549人,重伤246人。
1987年3月15日凌晨,我国哈尔滨亚麻纺织厂联合厂梳麻、前纺、准备3个车间,突然发生强大的粉尘爆炸并引起大火,使103万平方M厂房、189(套)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直接经济损失881.9万元。
事故中死亡58人,重伤数人,轻伤112人。
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原来是由于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燃烧而形成的高气压所造成的。
粉尘是固体物质的微小颗粒。
它的表面积与相同重量的块状物质比较要大得多,故容易着火。
如果它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便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一旦遇到火星,就可能引起迅速燃烧—爆炸。
爆炸时,气压和气压上升率越高,其爆炸率也就越大。
而粉尘的燃烧率又是与粉尘粒子的大小、易燃性和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以及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根据科学实验测定,粉尘爆炸的条件有三个。
一是烧料。
干燥的微细粉尘、浮游粉尘的浓度每立方M达到:煤粉30~40克、铝粉40克、铁粉100克、木粉12.6~25克、小麦粉9.7克、糖10.3克。
二是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21%。
三是热能,即40毫焦尔以上的火源。
面粉或饲料等粉尘的起爆温度相当于一张易燃纸的点燃温度。
车间内机械装置的轴承或皮带摩擦过热,即可达到引爆的能量。
此外,易产生静电的设备未能妥善接地或电气及其配线连接处产生火花,尤其是粉碎机的进料未经筛选,致使铁物混入,产生碰撞性火星,皆可引发粉尘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干式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简易版干式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厂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粉尘。
这些粉尘不仅污染厂区环境及大气,危害人们的健康,还严重威胁现场操作人员的生命,这是因为某些粉尘在特定情况下会发生爆燃。
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粉尘污染的危害性,但是对于粉尘在特定条件下的爆燃危害性却认识不足,甚至忽略了这方面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教育,直到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的大爆炸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重视。
因此对粉尘的治理,不仅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要从防火、防爆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这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消防教育和安全防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爆炸事故使58人死亡,177人受伤。
据事故调查组的专家分析,这次爆炸是由亚麻纤维粉尘引起的。
可见,粉尘爆燃的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
因此,设置有效的除尘设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
然而在粮食加工、冶金企业以及部分轻工、化工生产中产生的粉尘,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及工艺的要求,不能采用湿式除尘器,且为提高经济效益,有些粉尘还要回收利用,所以采用干式除尘便成为这些企业防尘的唯一途径。
目前工矿企业都致力于降低工业设备的粉尘排放量,大力推广高效节能除尘设备,普遍采用静电收尘及袋式收尘等高效收尘装置,而将旧式的离心收尘装置作为第一级除尘设备。
但是在使用干式除尘设备时,防火、防爆问题常常被忽视,因除尘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爆燃事故也不乏其例。
济南向阳化工二厂1978年曾因袋式除尘器的过滤袋积尘后,摩擦受热,发生过一起重大镁粉尘爆炸事故,伤亡惨重。
烟台文登某面粉厂除尘设备也发生过面粉尘爆炸。
济南火柴厂某车间于1984年底因除尘设备损坏,不能有效排出车间的木屑粉尘,加上用火不当,造成火灾事故。
据外刊报道,与使用除尘器或除尘装置有关的爆炸、火灾事故,10年前大约每年平均2次,5年前每年平均6次,近年来增至20几次。
因此,随着除尘装置的普及,这类事故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本文针对已经使用的除尘设施,特别是袋式除尘设备,在运行中如何防止粉尘爆炸、燃烧问题加以探讨,供有关单位参考。
一、粉尘起火爆炸的条件与因素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条件一般有三种:(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通常认为,易爆粉尘只要满足条件(1)和条件(2),就意味着具备了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
1.易爆与不易爆粉尘的划分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
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例如,铝粉只要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就有爆炸的危险。
粉尘爆炸的难易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
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硫黄等。
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氧化亚铁、染料等。
容易带电的粉尘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
这些导电不良的物质由于与机器或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起来,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放电产生电火花,构成爆炸的火源。
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
这类物质的粉尘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不易燃烧。
但是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及CO、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爆炸。
2.除尘系统中起火爆炸的原因为了防止粉尘污染和粉尘爆炸,采用除尘系统及时排出工作环境中的粉尘,降低车间内的粉尘浓度是必要的手段。
但对于可燃性粉尘来说,除尘设备也必须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否则一旦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爆炸起火事故。
除尘系统发生爆炸、起火的原因主要是满足了条件(1)和条件(2)。
因为一般除尘器都是吸入空气后再排出,故除尘系统内氧气供给充足。
据调查,能引起除尘系统起火可能性的主要为静电火花、自燃发火、冲击摩擦和明火。
其中静电火花是由于除尘器尼龙滤布带电、管路带电造成的。
自燃发火是由于捕集下来的粉尘在布袋或灰斗内缓慢进行氧化反应而积蓄下的氧化热造成的。
冲击摩擦一般认为是除尘系统吸入的铁片碰撞,或者是检修清扫过程中用锤头振落附着在灰斗或袋室内的粉尘时因碰撞而产生的火星。
明火是由于检修时气焊火焰及电焊火花产生的。
二、除尘系统各部位的防爆措施粉尘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破碎机、粉磨机、筛分机、干燥机、加料机和贮料仓等部位。
在除尘系统中,粉尘入口处的吸尘罩内一般不会发生爆炸事故,因为粉尘浓度在这里仅为0.1~10g/m∧3,这个数值是安全的。
但吸尘罩可以将作为火源的火花吸入,故要引起注意。
例如砂轮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火花,如果和其他设备(可燃性粉尘发生源)共用一台除尘器就非常危险,应该采取隔离措施。
除尘设备的风管发生爆炸的实例较多,这是因为粉尘在管内沉积,当受到某种冲击时,可燃性粉尘再次飞扬,在瞬间形成高浓度粉尘云,若遇上火源,很容易爆炸。
粉尘在风管内沉积的主要原因,是输送风速太小或有漏风现象。
所以为防止发生爆炸,可燃性粉尘的除尘管路应尽可能短些,并要求同一系统的除尘器所担负的产尘设备(生产加工中能形成粉尘的产尘源)最多不超过四台。
对于系统中的弯头,变径管等,在设计时应使弯头曲率半径在管道直径D的1.5倍以上,变径管的展开角在15度以下,以减少阻力。
据国外经验,若可燃性粉尘的粒径小于15μm,其沉降速度在0.1m /s左右时,管内的风速应该是沉降速度的100~200倍。
当粉尘浓度增大时,输送风速也应相应地加大。
在袋室和灰斗处应安装便于检修和清扫的活动门,当联接处采用插入止口联接时,应精心施工,使管内基本看不出缝隙或衬垫,没有阻挡粉尘的现象和漏气现象。
对于除尘器来说,灰斗部分是工作条件最为恶劣的地方,也最容易产生起火爆炸。
因为吸入风管的粉尘有一部分直接落入灰斗,大部分在滤袋中被过滤。
粉尘在滤袋表面形成层后,靠重力自行脱落或被喷吹、振打后脱落,这时就有可能产生高浓度粉尘云,或者在灰斗内的加强筋上及钢板焊缝上堆积起来。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粉尘二次飞扬,条件适宜,又遇上火源,将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对于产尘源(加工设备)和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措施,首先是要清除火源。
对于机械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需采取措施将火星除掉,并在吸尘罩口安装适当的金属网,以防止铁片、螺钉等物被吸入与管道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燃烧。
防止静电火花是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处理有可燃性粉尘的除尘设备,应将除尘系统的除尘器、管道、风机等设施联接起来接地处理。
也可采用防静电滤布或将除尘器的袋子用铁夹子夹牢后接地。
对于金属粉尘,如铅、锌、氧化亚铁、锆等,在除尘系统的灰斗中堆积时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以及塑料合成树脂、橡胶等仍保持着制品加工时的摩擦热的粉尘,应采取连续排灰的方法,勿使灰斗内积存过多的粉尘,并要经常观察灰斗及袋室内的温度,或安装温度传感器,以便随时控制装置内的温度,防止积蓄热诱发火灾引起爆炸。
生产车间的含油雾和含可燃性气体的通风排风设施,绝对不能与可燃性粉尘的除尘系统或有机溶剂作业的通风设备相联接或共用风机。
特别是炼铁高炉用的袋式除尘器,尽管整个系统都有相应的防爆、防火措施,但在高炉休风时仍要严格防止煤气爆炸。
为此在高炉无蒸汽的情况下,必须迅速打开煤气系统所有的放散阀及清灰阀,与箱体外大气串通,以便在很短时间内将煤气驱出除尘器。
对于原则上不能分开的通风系统,除考虑以上措施外,在除尘器运转、停机前后,还应清除整个除尘系统中的残余气体。
三、除尘系统中的防灭火措施除尘系统在采取上述措施后虽能防止发生爆炸事故,但在除尘器内局部仍有可能出现起火燃烧现象,这一点也是不能忽视的。
如处理可燃性粉尘的袋式除尘器在进行烟气除尘或煤气净化过程中,当烟气冷却装置、喷雾嘴等出现故障时,滤布就可能被高温烟气烧坏,甚至造成火灾。
干式除尘设备一般采用以下防灭火措施。
1.在室外设备的大型除尘装置,如果发现有着火现象需关闭除尘器风机时,为防止烟气经管道倒灌入车间,应在关闭防火阀或风量开关后,再关掉风机。
电除尘及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部分通常是密封结构,没有特殊情况,滤袋的燃烧不会向其他部位蔓延。
对设立在室内的小型除尘装置,遇到袋室起火冒烟情况则应立即关闭风机。
2.堆集在灰斗内的粉尘一旦着火,可用灭火器扑灭,然后将其内部的粉尘排出。
排出的粉尘要认真处理,防止死灰复燃并要注意在清除过程中避免出现爆燃事故。
灰斗或袋室清理干净后再换上新滤袋。
3.灭火后,为了防止袋室内缺氧及一氧化碳中毒,人员进入前应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待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查看、操作。
4.治理可燃性、摩擦性强的粉尘时,原则上风机应设在袋式除尘器后。
若放在前面,粉尘附着在风机叶片上,受潮后粘结形成结垢层会使叶轮失去平衡,导致运转时偏心扭矩过大轴承发热、振动或折断叶片,撞坏机壳,产生火花,成为粉尘的着火源。
为了避免这种事故,可加装振动开关,当风机出现异常时自动控制风机关闭。
四、设置除尘设备的注意事项干式除尘方式与湿式除尘方式相比,粉尘的回收和利用较为方便,不需考虑冬季的防冻措施和污水处理问题,且造价和运行费用都较低。
特别是袋式除尘器,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的烟气、粉尘治理中。
但对于治理可燃性粉尘的除尘系统和建筑物的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除尘器与其他生产设备应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四周设置耐压壁。
2.有易燃粉尘的车间建筑物应采用防火结构,与其他车间的联接处应设防火门、百叶窗以及排气孔,以便驱散爆炸气体。
3.在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的车间内设置的除尘器,一般要设计防爆孔。
孔的尺寸应为袋室面积的5~6%或相对袋室容积的0.16m²/m 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