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园林苗圃学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园林苗圃学教案

(完整word版)园林苗圃学教案
《园林苗圃学》教学进度表
教材:园林苗圃学作者:苏金乐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时间:2012、03
教学周:18周教学时数:5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周
第二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上)
2
第三周
第二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下)
2
第四周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种实生产(上)
2
第五周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种实生产(下)
2、2007年,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 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三项绿化指标分别达8.98m2、31.30%和35.29%。
3、我国许多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距园林城市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还有巨大潜力,对园林绿化材料的需求量很大
六、地域性对园林苗木的要求
1、城市园林绿化既带有地域特征,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不同地域的气候相差悬殊,适生植物种类存在很大差别。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喜爱、对科学的探索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程类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及时间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运用
3分钟
第一章 绪论
1、园林苗圃的定义
2、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3、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4、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
第八章设施育苗(下)
2
第十六周
第九章园林苗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营管理(上)
2
第十七周
第九章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下)
2
第十八周

《园林苗圃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苗圃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苗圃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Landscape Plant Production课程代码:090520015学时:32 学分:2适应对象:园林专业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花卉学等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园林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对《园林苗圃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繁殖手段和技能,能够在生产实践中熟练应用各种苗木繁殖技术,并让学生了解当前苗木栽培繁殖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了解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1-2 掌握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1-3了解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重点:园林苗圃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理解苗圃学的重要性。

第1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1 了解园林苗圃在城市规划中的合理布局和苗圃的种类、特点1-2 了解苗圃地的条件1-3 掌握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1-4 掌握园林苗圃设计图和编写说明书1-5 掌握苗圃技术档案的建立重点:园林苗圃建立的原则;园林苗圃规划设计。

难点:利用基本原则设计园林苗圃。

第2章园林苗木的生产基础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了解园林苗木的生物学特性1-2 了解园林苗木的生态学特性1-3 掌握园林苗木的繁殖方法1-4 掌握不同类型繁殖苗的生长特点及抚育管理的要求重点:苗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方法。

难点:抚育管理措施。

第3章园林苗木新品种的选育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1 掌握杂交选育1-2 掌握芽变选育1-3 掌握引种选育重点:杂交选育、芽变选育和引种选育的程序与步骤。

难点:杂交选育、芽变选育和引种选育的应用。

第4章苗木的播种繁殖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1-1 掌握播种前种子预处理1-2 掌握播种时期1-3 了解苗木的播种量与密度1-4 掌握播种方法及其技术要点1-5 了解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1-6 掌握播种苗的抚育管理重点:园林植物种子的播种基本方法。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

园林苗圃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苗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功能。

2. 掌握园林苗圃的规划与管理方法。

3. 熟悉园林苗木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4. 了解园林苗圃的生产与销售。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苗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园林苗圃的定义园林苗圃的分类园林苗圃的功能2. 园林苗圃的规划与管理园林苗圃规划的原则与步骤园林苗圃的管理方法园林苗圃的养护与维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苗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园林苗圃的规划与管理实例。

3. 现场教学法:参观园林苗圃,了解园林苗木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4. 小组讨论法:讨论园林苗圃的生产与销售策略。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园林苗圃学教材。

2. 课件:园林苗圃的图片、案例及视频。

3. 实地考察:安排园林苗圃的参观。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提问。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结论。

六、教学内容3. 园林苗木的繁殖技术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方法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插条、插穗与嫁接繁殖技术4. 园林苗木的栽培管理土壤管理与改良水分管理与灌溉施肥技术与肥料选择七、教学方法5. 互动教学法: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

6. 实验操作法:安排园林苗木繁殖与栽培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园林苗木栽培管理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准备4. 实验材料:准备园林苗木繁殖与栽培的实验材料。

5. 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如温室、灌溉系统等。

九、教学评价4.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及报告质量。

5. 小组合作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及成果展示。

十、教学内容5. 园林苗圃的生产与销售园林苗木的生产计划与组织园林苗木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园林苗木的销售策略与渠道拓展十一、教学方法8. 模拟演练法:模拟园林苗圃的生产与销售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

园林苗圃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苗圃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2. 掌握园林苗圃的规划与管理方法。

3. 熟悉园林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苗圃的概念与分类1.1 园林苗圃的定义1.2 园林苗圃的分类1.3 园林苗圃的功能2. 园林苗圃的规划与管理2.1 园林苗圃的规划2.1.1 规划原则2.1.2 规划内容2.2 园林苗圃的管理2.2.1 管理制度2.2.2 管理方法3. 园林植物的繁殖技术3.1 繁殖方法3.1.1 有性繁殖3.1.2 无性繁殖3.2 常用繁殖材料与技术3.2.1 种子繁殖3.2.2 扦插繁殖3.2.3 嫁接繁殖3.2.4 组织培养4.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4.1 栽培基质的选择与配制4.2 园林植物的栽植技术4.2.1 栽植时间4.2.2 栽植密度4.2.3 栽植方法4.3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4.3.1 浇水4.3.2 施肥4.3.3 修剪4.3.4 病虫害防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苗圃的概念、分类、功能、规划与管理方法。

2. 实践操作:演示园林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学生跟随操作。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园林苗圃规划与管理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园林苗圃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分享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园林苗圃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园林苗圃规划与管理案例的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园林苗圃学》2. 课件:PowerPoint3. 实践材料:园林植物繁殖材料、栽培基质等4. 案例资料:典型园林苗圃规划与管理案例5. 参考文献:相关论文、书籍等六、园林苗圃的土壤管理6.1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6.2 土壤改良方法6.3 土壤肥力管理七、园林苗圃的水分管理7.1 灌溉原理与技术7.2 排水方法与设备7.3 水分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八、园林苗圃的营养管理8.1 营养需求与诊断8.2 施肥方法与技术8.3 营养调控手段九、园林苗圃的病虫害防治9.1 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9.2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9.3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十、园林苗圃的实例分析10.1 实例一:城市公园苗圃规划与管理10.2 实例二:植物园苗圃建设与植物配置10.3 实例三:苗圃生产与市场销售十一、园林苗木的运输与贮存11.1 苗木运输的要求与方法11.2 苗木贮存的技术与条件11.3 苗木运输与贮存的注意事项十二、园林苗木的修剪与整形12.1 修剪与整形的原则12.2 修剪技术与方法12.3 修剪与整形实例分析十三、园林苗木的病虫害综合管理13.1 病虫害监测与预测13.2 病虫害综合管理策略13.3 病虫害管理的效果评估十四、园林苗圃的生产与经营14.1 生产计划与管理14.2 成本控制与盈利分析14.3 市场营销与推广十五、园林苗圃的可持续发展15.1 可持续发展理念15.2 生态环境的保护15.3 社会责任与未来挑战十一、园林苗木的运输与贮存11.1 苗木运输的要求与方法11.1.1 运输前的准备工作11.1.2 苗木的固定与保护11.1.3 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2 苗木贮存的技术与条件11.2.1 贮存环境的选择11.2.2 苗木的假植技术11.2.3 苗木贮存期间的管理11.3 苗木运输与贮存的注意事项11.3.1 苗木质量的检查与评估11.3.2 运输与贮存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11.3.3 运输与贮存成本的控制十二、园林苗木的修剪与整形12.1 修剪与整形的原则12.1.1 修剪与整形的目的12.1.2 修剪与整形的基本原则12.1.3 修剪与整形的安全操作12.2 修剪技术与方法12.2.1 修剪工具的使用12.2.2 修剪的基本技巧12.2.3 不同树种修剪的特点12.3 修剪与整形实例分析12.3.1 实例一:乔木修剪12.3.2 实例二:灌木整形12.3.3 实例三:古树名木的保护与修剪十三、园林苗木的病虫害综合管理13.1 病虫害监测与预测13.1.1 病虫害监测的方法13.1.2 病虫害预测的技术13.1.3 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13.2 病虫害综合管理策略13.2.1 生物防治策略13.2.2 化学防治策略13.2.3 物理防治策略13.3 病虫害管理的效果评估13.3.1 病虫害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13.3.2 病虫害管理效果的长期观察13.3.3 病虫害管理策略的调整与优化十四、园林苗圃的生产与经营14.1 生产计划与管理14.1.1 生产计划的制定14.1.2 生产过程的管理14.1.3 生产效率的提升14.2 成本控制与盈利分析14.2.1 成本核算的方法14.2.2 成本控制策略14.2.3 盈利模式的探索14.3 市场营销与推广14.3.1 市场调研与分析14.3.2 产品定位与定价14.3.3 营销渠道与推广策略十五、园林苗圃的可持续发展15.1 可持续发展理念1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15.1.2 苗圃生态建设15.1.3 社会责任与义务15.2 生态环境的保护15.2.1 生物多样性保护15.2.2 土壤与水资源保护15.2.3 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15.3 社会责任与未来挑战15.3.1 员工培训与社会福利15.3.2 社区参与与公共关系15.3.3 适应气候变化与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园林苗圃学》共涵盖了十五个章节,全面介绍了园林苗圃的概念、分类与功能,规划与管理方法,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以及土壤、水分、营养、病虫害防治、苗木运输贮存、修剪整形、病虫害综合管理、苗圃生产与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苗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掌握园林苗圃的规划与设计原则。

3. 熟悉园林苗木的繁殖技术与方法。

4. 了解园林苗木的栽培管理技术。

5. 掌握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苗圃概述园林苗圃的定义园林苗圃的分类园林苗圃的功能2. 园林苗圃规划与设计规划与设计原则地形、土壤与气候条件分析苗圃面积的计算与规划苗圃道路、水利及设施建设3. 园林苗木繁殖技术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方法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扦插、嫁接与组织培养技术4. 园林苗木栽培管理技术栽植技术与方法水分、养分与光照管理修剪与整形技术苗木生长监测与评估5. 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病虫害识别与诊断病虫害发生规律与传播途径防治方法与措施农药使用技术与安全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园林苗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园林苗木繁殖技术与方法,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园林苗圃规划与设计案例,讨论园林苗木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观园林苗圃,进行苗木繁殖、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实践操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园林苗圃规划与设计、苗木繁殖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园林苗圃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园林苗圃规划与设计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在苗木繁殖、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园林苗圃学教材。

2. 课件:制作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园林苗圃规划与设计、苗木繁殖与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案例资料。

4. 实践基地:建立稳定的园林苗圃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5.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拓宽学生视野。

《园林苗圃》教学大纲.doc

《园林苗圃》教学大纲.doc

《园林苗圃》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依据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涉及植物学、土壤与肥料、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实践类课程。

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园林苗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面向农林业生产一线,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胜任园林苗圃生产工作。

二、相关课程链接本课程应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重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课程衔接得当。

前修课程为植物学、土壤与肥料、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等,后续课程为园林保护、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插花艺术、园林辅助设计、园林工程概算等。

本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授课及实训紧密关联,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园林苗圃的建立、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的一般知识,掌握播种繁殖、营养繁殖、大苗培育、苗木出圃的关键环节,能运用育苗新技术解决园林苗木生产中的问题,熟悉常用的化学除草方法等。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参观、实训等教学环节把理论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等方法能力得以提升,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园林苗圃》,化学工业出版社,鞠志新主编,2009年。

参考书目:《园林苗圃学》,中国农业出版社,苏金乐主编,2007年。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王秀娟、张兴主编,2007年。

五、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章次教学内容学时备注绪论园林苗圃的地位和作用,生产现状及趋势2第一章园林苗圃的建立2第二章播种育苗技术6第三章营养繁殖育苗技术4第四章大苗培育技术4多媒体教学第五章设施育苗技术6M . -er.苗木出圃4弟八早第七章圃地养护技术及经营管理4第八章园林苗木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4合计36第二部分教学大纲内容与要求绪论学习要求掌握园林苗圃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了解课程园林苗圃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任务及特点。

《园林苗圃》实验教案

《园林苗圃》实验教案
3.水培炼苗:将消毒过的植物材料放到消毒的矿泉水瓶中用清水浸根7天炼苗,浸泡深度植物为植物根系的1/3,每天换水,期间注意不断剪除烂根。
4.营养液培植:将炼苗的植物材料换成预配好的观叶植物营养液进行水培。夏天7天换一次,冬天15天换一次。
实验四培养基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了解培养基的组分,掌握培养基的制作过程。
2、加热溶解:将电饭锅中的混合液加热溶解。
3、调PH值:用PH试纸将以上混合液的PH值调至5.8。
4、分装:将溶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到培养容器中,每个培养容器中含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培养基,分装后立即盖好塞子。
5、灭菌:灭菌前先检查灭菌锅内是否有水。然后将分装好的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时,压力在0.8-1.1kg\cm2,121℃保持15-20分钟。灭菌后,切断电源,等压力指示0时,可放余气,打开锅,拿出培养基。
作业:播种前观察记录催芽的情况,可附催芽结束时的照片和记录。
实验二播种育苗技术
一、实验目的:掌握播种育苗的技术操作
二、实验的用具及材料:铁锨、喷壶、线、合欢、紫穗槐、紫荆、马尾松、侧柏等
三、实验的步骤:
1.整地作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深厚、较肥沃的土地作为播种地。播种地块前一年的秋季进行深耕30cm,使土层充分风化,翌年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前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每667m2施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500~2000kg,复合肥15kg,浇足底水,地稍干后进行浅耕整平,做成宽1.2m、长10m的平床,南北方向,床面要平整,土质要细碎,上暄下实。
2、催芽:催芽时用湿帘或草覆盖保湿,每天浇一次温水,待种子膨胀或裂嘴即可播种。
3、白蜡40℃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再泡2-3天,每天换水一次20-25℃,催芽20天左右发芽;侧柏45℃的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放于背风向阳处晾晒,每天温水冲洗1-2次,5-6天1/3咧嘴时即可播种

农林学院园林苗圃学教案

农林学院园林苗圃学教案

农林学院教案园林苗圃学主讲教师陈广艳授课班级2003级园林科学专业本科使用时间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园林苗圃学》课程教案[单元章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事园林苗木生产的方针政策。

明确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

[重点难点]园林苗圃学的概念、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园林苗圃在美化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园林苗圃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我国园林苗木生产现状二、国外园林苗木生产现状三、园林苗木生产发展趋势第三节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一、园林苗圃学的概念园林苗圃学是研究论述园林苗木的培育理论和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科学。

二、园林苗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2)园林苗木的种实生产(3)苗木的播种繁殖和营养繁殖(4)园林苗木的大苗培育(5)园林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6)设施育苗技术(7)常见园林树木的繁殖与培育(8)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三、园林苗圃学的主要任务(1)根据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需要和自然环境条件特点,研究园林苗圃的特点及其合理布局,进行园林苗圃工程设计。

(2)论述园林树木的结实规律,了解园林树木结实的生理基础,为种实的采集、加工、贮藏、运输以及种实品质的检验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技术措施。

(3)根据播种繁殖苗和营养繁殖苗的发育特点,阐明培育园林苗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点。

依据苗木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提出苗圃灌溉排水和土肥调控技术,以及大苗的定向培育管理技术。

介绍栽培育苗、容器育苗及保护地育苗等设施育苗新技术。

(4)根据苗木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及遗传学特性,评价园林苗木的质量,提出苗木检疫、包装、运输的关键技术环节。

《园林苗圃》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

《园林苗圃》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

《园林苗圃》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园林苗圃》是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内容广泛,涉及园林苗圃的建立、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播种育苗、营养繁殖育苗、设施育苗、大苗培育、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园林苗圃的病虫害防治及化学除草等各种技术。

本课程通过“以岗位工作任务驱动、生产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从事园林苗圃苗木生产、园林绿化施工、园林绿化养护及园林苗圃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在园林技术、园林工程专业中应承担的职业能力培养任务具体有:1、专业能力园林苗圃建立的能力;园林苗木种子生产的能力;播种育苗、营养繁殖育苗、设施育苗等现代园林育苗技术、大苗培育养护管理能力;园林苗圃的病虫害防治及化学除草的能力;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的能力。

2、方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3、社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获取信息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三)教学目标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园林苗圃的建立、园林苗木种子生产、播种育苗、营养繁殖育苗、设施育苗、大苗培育方法、苗木质量评价、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及化学除草、苗木出圃、生产管理等职业技能,成为园林苗木企业生产、管理的高技能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园林苗圃的建立与管理、苗木种子繁殖技术、营养苗繁殖技术、现代园林育苗技术、,园林大苗培育技术和苗木出圃、苗木质量评价、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及化学除草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达到高级园林绿化工、高级园林育苗工、高级园林养护工等职业资格相关要求,为园林苗木产业化生产、经营和苗木在园林绿化中的配植等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按照园林苗圃的苗木生产管理全过程进行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具备再学习的工作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教案(理论)-苗圃学-第一部分-

教案(理论)-苗圃学-第一部分-

《园林苗圃学》课程教案2015——2016学年第1学期编写人:***审核人:吴*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林苗圃学》课程教案课程名称:园林苗圃学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授课对象:园林专业一、教学目标《园林苗圃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以园林植物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测量学等为前导课程,又与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和园林花卉等课程有密切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园林苗圃的建立、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的一般知识,掌握播种繁殖、营养繁殖、大苗培育、苗木出圃的关键环节,能运用育苗新技术解决园林苗木生产中的问题,熟悉常用的化学除草方法等。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参观、实验等教学环节把理论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教学方法园林苗木生产技术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以园林植物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测量学等为前导课程,又与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和园林花卉等课程有密切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相关知识,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现场教学、课程实验等环节,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原理,又能灵活掌握苗木生产中所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既能,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为考试,总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

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理论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侧重考核学生对本门课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实际分析运用的情况;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课时表现等。

五、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全面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内容,熟悉基本理论,通过案例分析联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通过参观、实验等教学环节把理论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掌握关键技能。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成仿云主编.园林苗圃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参考书:1. 刘晓东,韩有志. 园林苗圃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2. 尤伟忠. 园林苗木生产技术.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3. 苏金乐主编. 园林苗圃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4. 方栋龙. 苗木生产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 苏付保. 园林苗木生产技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园林苗圃学教案.

园林苗圃学教案.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基本课题: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苗圃学的作用与意义重点难点:重点:苗圃学的作用与意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具挂图:授课过程与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苗圃在园林绿化和林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1、环境保护作用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城市森林”,实现“森林围城,城在林中”,达到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轻污染、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

2、观赏美化作用美化城市生活环境,是城市物质、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如北京2008年的绿色奥运)。

二、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1、苗木基地苗圃是造林苗木的生产基地,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障。

2、第三产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苗圃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方面,对提高产业升级、市场化水平、扩大就业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节我国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生产现状1、苗圃数量多,规模大,品种多,产量高全国各地均有苗圃,以江浙沪一带,园林苗木产业尤为发达。

2、育苗技术高,质量好组培育苗、人工种子、保护地育苗、全自控温室育苗、容器育苗、无土育苗等高新技术得到应用。

二、发展趋势1、市场化市场体制制约苗圃的发展规模和方向,园林苗圃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起导向作用,造林苗圃受林业生产需求影响较大。

2、效益化园林苗木生产要主动适应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需要,靠市场求发展,向市场要效益。

3、多样化苗木种类多样性、地域性、特色性相结合,实现低成本,多类型、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4、技术高新高新技术和常规应用技术相结合,借鉴国外和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第三节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一、苗圃学的作用与意义采用先进、科学的育苗技术,短时间、低成本、有计划地培育出城市绿化所需的各类苗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苗圃学只从技术角度研究、掌握育苗技术,而市场预测、经营、风险、效益则因人而异。

二、教学内容1、理论教学(课时:33)①掌握苗圃区划建立;②种子生产;③播种繁殖和营养繁殖;④幼苗培育;⑤大苗培育;⑥质量评价与出圃;⑦设施育苗技术;⑧常见园林苗木的繁育;⑨苗圃经营等全过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园林苗圃说课

园林苗圃说课

逻辑思维能力 不强,对理论 知识的接受力 和理解力不高
逻辑思维 理论基础
(四)学情分析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理论基础
学生一般动手 能力强,形象 思维比较发达 ,而且兴趣广 泛,具有较强 的参与意识
(四)学情分析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形象思维
学习方法欠缺 ,不少学生从 不考虑学习方 法,学习没有 计划性
园林苗圃
嫁接育苗技术 说课
吴 红
园林科技系
2010.11.21
嫁接育苗技术
说 课 内 容
一、教学分析 二、教法与学法 三、教学程序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分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处理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园林苗圃》是一门突出园林苗木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的学
1、嫁接相关概念(多媒体演示)
(一)、概念(多媒体演示) (1)嫁接繁殖 1、嫁接繁殖 2、嫁接苗 (2)嫁接苗 3、接穗 (3)接穗 4、砧木 设计意图: (4)砧木 掌握概念,明确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作准备。
设计意图:掌握概念,明确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
做准备。
提问:木瓜热带果树,杨树 为北方常见树种,能否将木 瓜嫁接到杨树上引入北方栽 培?
材料接
(四)学生操作
学生分组竟赛 1:分四个组。 两个组做芽接,以桃为砧芽接梅花 两个组做高干女贞嫁接丁香(劈接或切接)。 2:教师巡回指导,并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五)评比小结
全班交流作品 1:自评 2: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竟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 情,通过自评互评,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 布置作业: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园林苗圃学》实验教学大纲

《园林苗圃学》实验教学大纲

《园林苗圃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课、选修
适用专业:园林专业本科
学时数:18学时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2003级本科园林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原理解决实践中有关问题。

要求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园林栽培事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手解决实践相关的问题。

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公共财产,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实验。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通过实验教学验证部分园林苗圃学的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2.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园林苗圃学的研究方法。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园林苗圃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问题能力,并能制定合理的规划。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
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实验18学时。

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

实验课上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井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的实验操作,并有针对性组织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性质:实验为基础型实验。

五、实验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分。

实验成绩单独记分。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
七、教材
苏金乐主编.《园林苗圃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园林专业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07年,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 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三项绿化指标分别达8.98m2、31.30%和35.29%。
3、我国许多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距园林城市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还有巨大潜力,对园林绿化材料的需求量很大
六、地域性对园林苗木的要求
1、城市园林绿化既带有地域特征,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不同地域的气候相差悬殊,适生植物种类存在很大差别。
2
第十一周
第六章苗木管理与大苗培育(下)
2
第十二周
第七章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上)
2
第十三周
第七章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下)
2
第十四周
第八章设施育苗(上)
2
《园林苗圃学》教学进度表
教材:园林苗圃学作者:苏金乐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时间:2012、03
教学周:18周教学时数:54学时


教学内容



第十五周
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指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2、绿化覆盖率
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3、绿地率
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总建成面积的百分比。
五、城市绿化的要求
1、我国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规定国家园林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 34%-40%。建成区绿地率要达到29%-35%,人均公共 绿地面积要达到7-9m2
讲授法
2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讲授法
(3)园林苗圃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一部分,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4)如何科学合理地建设和经营管理园林苗圃,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源源不断地为城市绿化提供多样性的优质种苗,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非常迫切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城市绿化的三大指标
4、绿化中不仅要尽可能地配置各种植物种,而且要选择多种多样的苗木类型和苗木造形,使城市装扮的更加美丽,创造更加宜人的生存环境。所有这些都需要用专门的园林苗圃,不断培育和提供丰富多样的满足各种要求的园林绿化材料。
15分钟
讲授法
互动法
10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10分钟
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第一类 公园绿地
第二类 生产绿地
三、说明园林苗圃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向城市集中聚居,城市中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空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
(2)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居民生活环境,日益显得重要。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已成为评价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八章设施育苗(下)
2
第十六周
第九章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上)
2
第十七周
第九章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下)
2
第十八周
第十章常见园林树木的繁殖与培育
2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任课教师课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星
程期
节次





上午
8:10~12:00
1

2

3
4
中午
12:10~14:00
5
6
下午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喜爱、对科学的探索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程类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及时间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运用
3分钟
第一章 绪论
1、园林苗圃的定义
2、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3、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4、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
第三类 防护绿地
第四类 附属绿地
第五类 其他绿地
八、园林苗圃学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家对园林苗木的重视
园林苗木是园林绿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园林苗木的生产能力和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进程和发展方向。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优质苗木才能保证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顺利发展。早在1958年,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市绿化会议上提出:“苗圃育苗是城市绿化的首要条件和基础,必须加强苗圃建设,大力育苗保证供应。”要求全国城市发展绿化用苗圃,普遍植树,给城市增添绿色。1979年6月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建设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苗圃是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绿化城市必须苗木先行。苗圃是苗木的生产基地,每个城市都应有足够的苗圃。
课时
2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如下知识内容:
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
让学生园林苗圃有详细的认识,并将理论联系实践,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同时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喜爱、对科学的探索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
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14:30~16:20
7
8
晚上
19:00~20:45
9
10
10
任课教师课表(20—20学年度第学期)
课星
程期
节次





上午
8:10~12:00
1
2
3
4
中午
12:10~14:00
5
6
下午
14:30~16:20
7
8
晚上
19:00~20:45
9
10
10
第一周星期一第1,2节2012年2月27日
课题
第一章绪论
5、掌握园林苗圃区划与建设的基本原理
一、阐述园林苗圃的定义
园林苗圃是专门为城市园林绿化定向繁殖和培育各种各样的优质绿化材料的基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基础。
二、介绍阐述园林苗圃的任务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各种类型、各种规格、各种用途的优质苗木,以满足城乡绿化所需。
《园林苗圃学》教学进度表
教材:园林苗圃学作者:苏金乐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时间:2012、03
教学周:18周教学时数:5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周
第二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上)
2
第三周
第二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下)
2
第四周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种实生产(上)
2
第五周

第四章苗木的播种繁殖(上)
2
第七周
第四章苗木的播种繁殖(下)
2
《园林苗圃学》教学进度表
教材:园林苗圃学作者:苏金乐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时间:2012、03
教学周:18周教学时数:54学时


教学内容



第八周
第五章苗木的营养繁殖(上)
2
第九周
第五章苗木的营养繁殖(下)
2
第十周
第六章苗木管理与大苗培育(上)
2、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多是城市所在地的特色树种,城市绿化的地方特征十分明显,因而,与城市所在地环境条件相对应的园林苗圃建设极为重要。
3、由于城市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可以使一些外来植物种生存下来,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适当引进外来植物种,与当地植物种科学和艺术地进行配置。这就要求在园林苗圃中繁殖和培育引进的植物种,为当地城市提供园林绿化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