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
四部分類法由初創至成熟的發展史摘要:我國古代圖書分類主要以四部分類法為主,其從初創至完全成熟,大致經歷了由七分法到四分法以至最終確立四部分類法的階段。
漢劉向父子的《七略》開我國圖書七分法的先河;而唐初官修《隋書·經籍志》以首次用經史子集四部命名分類的方式正式確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錄學中的地位;直到清乾隆敕修《四庫全書總目》,集四分法之大成,類目空前細密,分合也更趨合理,達到了我國古代四部分類法的高潮。
關鍵字:四部分類;七略;隋志;四庫全書總目我國古代盛行的圖書分類法,叫做四部分類法,其四大基本部類為“經、史、子、集”。
四分法發端於魏晉時期,至唐人編撰《隋書·經籍志》才正式確定“經、史、子、集”的名稱和順序。
一、有關四部分類法的簡介(一)含義:經、史、子、集是我國圖書分類的名稱,統稱“四部”,又可分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經部”指儒家的經典。
經部之下又有小類。
“史部”即歷史,包括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
“子部”包括政治、哲學、科技和藝術等類的書。
“集部”收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著作等。
經部代表著: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史部代表著:《史記》、《資治通鑒》。
子部代表著:《老子》、《莊子》。
集部代表著:《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這種四部分類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為一種傳統分法,它在類分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二)有關目錄:四部分類法是目錄學分類法中的一種,熟悉目錄學的知識有助於對四部分類法的瞭解。
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有關目錄學的知識。
目錄分“目”與“錄”兩部分。
其中“目”指目次,為一書之篇名和次第,即《漢志》所謂“條其篇目”。
目錄之“錄”即指將校讎整理情況、著者生平、內容大要撰成的一篇敘錄,即《漢志》所謂“撮其旨意”。
四库分类法简介
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简称四分法,其四大基本部类为“经、史、子、集”。
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至唐人编撰《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经部收录
集部收录汇集几个作者或一个作者的诗文集,如《唐五十家诗集》等,以及文学评论、戏曲方面的著作。
四部简介
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
经部之下又有小类。
清代的《四库全书》经部之下又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
《四库全书》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官职、政书、目录、史评等十五类。
“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
《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共十四类。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
《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文献学名词解释若干
同等学力研究生《文献学》“名词解释”部分参考资料:(说明:本参考资料所包括的条目不尽全面,解释当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望各位同学以此为大致线索,进一步全面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为国考“文献学”部分做好充分准备。
顺祝考试顺利!)第一部分:《文选》五臣注:唐代开元时五位朝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对《文选》进行合注,进献朝廷后流行,世称“五臣注”。
自南宋以来,《文选》五臣注与李善注多合刊,称为《六臣注文选》。
六经皆史:中国古代的一些学者认为,六经中《春秋》与《尚书》是史书,而《诗》、《礼》、《易》、《乐》也源自史官,具有记录历史的性质,因此也都算史书。
“六经皆史”说的集大成者是清代章学诚,这一提法提升了史学的研究价值,拓宽了史学的研究对象。
疏不破注:疏不破注是训诂学的基本术语之一,指作疏者尽量依照注文的意思进行诠释,不试图去改变旧注的任何观点,这在唐代成为注释家的基本准则。
疏即正义,是对“注”解释,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注,不另作主张。
“经今、古文”:所谓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
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蝌蚪文”),即大篆或籀书。
在汉代,奉行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学者形成不同的教学体系、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从而形成“今古文之争”,对中国古代学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纬书:汉代的方士和儒生依托今文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有的与经义在离合之间,有的则全无关系。
因相对于“经书”,故称为“纬书”。
谶纬西汉末及已经流行,王莽曾召集文士对谶纬之书进行一次大的结集。
汉光武帝刘秀就是靠图谶兴起,纬书及其代表的文化在东汉形成极盛的局面。
以训诂代本字:在引用古代文献资料时,常常对古奥艰涩的字句今行译释,为古文的解释、翻译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有的是对译,有的是意译,有的是增文译释。
“四部分类法”:大部分中国典籍所采用的主流分类方式,即按照经、史、子、集四部进行分类的方法。
四部分类法在《隋书经籍志》中正式确立,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其大成。
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四部分类法是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它将事物分为四个大类,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管理。
第一部分:规则分类
规则分类是指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适用于许多领域,如法律、商业等。
例如,在法律中,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可以被分为刑事罪、民事罪、行政罪等。
这种分类方法使得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更容易执行。
第二部分:时间分类
时间分类是指将事物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适用于历史、地理等领域。
例如,在历史学中,可以将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现代等时期。
这种分类方法使得历史更加清晰,易于理解。
第三部分:空间分类
空间分类是指将事物按照空间位置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理、建筑等领域。
例如,在地理学中,可以将地球分为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域区域。
这种分类方法使得地理位置更加清晰,易于掌握。
第四部分:等级分类
等级分类是指将事物按照重要性、级别等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适用
于组织、管理等领域。
例如,在企业中,可以将员工分为高管、中层管理、基层员工等级别。
这种分类方法使得企业更加有序,易于管理。
四部分类法是一种通用的分类方法,适用于各种领域。
它具有简单易行、易于理解、清晰明了等优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管理事物。
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源流概述
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源流概述作者:张莎莎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7期摘要:古代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然而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要更好的利用和研究古代典籍就要把汗牛充栋的典籍按不同的层次有机的组织起来,加以整理、编纂和分类,做到纲举目张,执简驭繁。
在中国历史上对文献目录的分类早已有之,历经了准备、创制、发展、兴盛的不同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关键词:文献目录;源流;四部分类法我国历史悠久,典籍浩繁,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重要的学科及学术分类的观念,这一时期可以视为我国文献目录的准备阶段。
其后,两汉时期是文献目录的创制阶段,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利用天禄阁的政府藏书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东汉明帝时期由班固撰《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自此完成了具体、实用的目录体制的创立。
至隋唐一段时期为文献目录的兴盛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一、四部分类法的产生魏氏代汉,采掇遗亡,与秘书中、外三阁藏之。
魏秘书郎邓默,删省旧文,除其浮秽,始制《中经》。
西晋时期,秘书监荀勖重编国家目录,依据魏秘书郎郑默的《中经》更辑新簿而撰《中经新簿》(亦称《中经新簿》或《晋中经簿》)。
《中经新簿》改刘向《七略》的分类法,始为四部,分甲乙丙丁四部,其中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等书,乙部记诸子百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记史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有诗赋,图赞和汲冢书。
从内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后世经、子、史、集的分类方法。
可见荀勖在郑默《中经》的基础上,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并由此开创了我国图书四分法的源头。
古代图书分类方法演变历史
古代图书分类方法演变历史对于古籍整理工来说,为古籍分类是前期工作中的一项关键环节。
如今的古籍整理工依然在沿用古代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那么了解其历史源流则是熟练运用分类法的基础。
四部分类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集大成者,它的形成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肇始于秦汉,发展于隋唐,而完善于明清,最终定型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春秋战国之前,世存书籍数量十分稀少,尚未形成对文献分类的概念。
而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引爆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段文化繁荣期,各流派著述纷起,逐渐产生出文献分类的需求。
孔子率先进行了文献的分类整理,编成《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成为古代最早有史可据的文献分类。
秦朝因文化思想专制而进行的“焚书”之举,使得当时的图书文献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文献分类的发展一度陷于中断。
到了汉代,由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大繁荣,朝廷大力“广开献书之路”,又“置写书之官”,使文献典籍日益丰富。
于是,对于古代文献分类、辑录的要求又开始应运而生。
刘向(图片来自网络)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受命对文献典籍进行校对整理,刘歆在父亲刘向撰著的《别录》基础上撰成《七略》,创建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图书分类体系。
《七略》原书已佚,但在《汉书·艺文志》的辑录中可窥其大概体系。
刘氏父子将当时的文献典籍总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共六大类。
类之下又分种,种下有家: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诗赋略:屈原赋等25家、陆贾赋等21家、孙卿赋等25家、杂赋12家、歌诗28家兵书略:权谋、形势、阴阳、技巧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耆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七略》的“六分法”已基本形成了古代图书分类的大体结构。
三国时期魏国秘书郎郑默据皇室藏书编成《中经簿》,虽因原书散佚而无法睹其概貌,但它却奠定了晋代“四分法”产生的基础。
[分享]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
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摘要:我国古代图书分类主要以四部分类法为主,其从初创至完全成熟,大致经历了由七分法到四分法以至最终确立四部分类法的阶段。
汉刘向父子的《七略》开我国图书七分法的先河;而唐初官修《隋书·经籍志》以首次用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分类的方式正式确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直到清乾隆敕修《四库全书总目》,集四分法之大成,类目空前细密,分合也更趋合理,达到了我国古代四部分类法的高潮。
关键词:四部分类;七略;隋志;四库全书总目我国古代盛行的图书分类法,叫做四部分类法,其四大基本部类为“经、史、子、集”。
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至唐人编撰《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一、有关四部分类法的简介(一)含义: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
经部之下又有小类。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
“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
经部代表著: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史部代表著:《史记》、《资治通鉴》。
子部代表著:《老子》、《庄子》。
集部代表著:《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二)有关目录:四部分类法是目录学分类法中的一种,熟悉目录学的知识有助于对四部分类法的了解。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有关目录学的知识。
目录分“目”与“录”两部分。
其中“目”指目次,为一书之篇名和次第,即《汉志》所谓“条其篇目”。
目录之“录”即指将校雠整理情况、著者生平、内容大要撰成的一篇叙录,即《汉志》所谓“撮其旨意”。
图书分类法简史
图书分类法简史自从有了图书的收藏,也就有了对图书的分类的研究。
从西汉到现代,我国先后出现了《七略》、《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有代表性的图书分类法。
1 六分法: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制的《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系统反映国家藏书的分类目录,也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
《七略》原书已失传,我们只能从《汉书〃艺文志》识其概貌。
《七略》将当时的图书分七种,分别是“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序,因而《七略》实际上是把图书分为六种,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体系。
2 四分法:四部分类法始创于荀勖。
据《隋志序》“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以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
”《中经新簿》将图书发为甲、乙、丙、丁四部。
晋元帝时,著作郎李充在《中经新簿》基础上编制《晋元帝四部书目》,正式确立了四分法的次序。
《隋书〃经籍志》总结前人经验,采用了经、史、子、集的专名,成为我国第二部综合性的图书目录。
清乾乾隆时纪昀等奉剌编制《四库全书总目》,成为四分法的集大成者,把四分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另一大体系。
3 古代其它一些分类法:除《七略》、四部外,我国还有一些其它的分类法,最主要的是南宋郑樵的《通志〃艺文略》。
该书标新立异地将图书“总十二类,百家,四百二十二种”,体系完备,精详周到。
但因为不是“正统”,影响不是很大。
4 近现代的分类法:我国近代,由于西学的影响,产生了一批新的的分类法:《西学书目表》、《古越藏书楼书目》、《南洋中学藏书目》等,打破了四部分类的传统,摆脱了尊儒思想。
1910年,《杜威十进分类法》开始传入中国,此后中国图书分类法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繁荣局面,出现了一批“仿”“补”“改”《杜威十进分类法》的分类法,如《中国图书分类法》、《中国十进分类法》等。
解放后,我国先后出版了30多种综合性和专门性的分类法。
“四部”确立:目录学上的一个里程碑
十 三篇 、贾 山》 《 八篇 、 贾 谊 》 十 八 篇 、 董 仲 舒 》 《 五 《
一
刘 向赋 三 十 三篇 , 褒 赋 十六 篇 , 王 扬雄 赋 十 二 篇 ,
等 。从此 集部 书开一 片新 地 。 汉代 始有 “ ” 经 的理 念 , 改 六 艺 而 言 六 经 。 故 先秦 的书 到 了汉 代 , 时人 已读不 大懂 了 , 司马 迁 故 写《 史记 》 尚书 》 每 多 翻译 成 当代 语 。为 扫 除 引《 ,
《 非 子 》 《 子 》《 子 》 《 子 》《 莱 子 》《 韩 、老 、庄 、列 、老 、 鹗
《 后汉 南纪 》晋 袁 山松 的《 , 后汉 书 》 。即此 可知 , 史
部 书到南 朝时 已流传 不少 了 。
战 国末 , 人失 志之赋 作 , 怀王 大夫 屈原 作 贤 楚 《 屈原 赋 》 。其后 , 玉 、 勒 、 兴枚 乘 、 宋 唐 汉 司马相 如 以及 扬雄 都有赋 作 。《 书 ・ 文志 》 录诗赋 一 汉 艺 著 百六 家 , 千 三百 一 十 八篇 , 扬 雄 八篇 。如 《 一 入 屈 原赋 》 后有 唐勒 赋 四篇 , 玉赋 十六 篇 , 忌 赋 二 宋 庄
西 汉 司 马 迁 撰 《 记 》 东 汉 班 固 撰 《 书 》 晋 史 , 汉 ,
语 言文字 障 碍 , 书之 作 应 运 而 出 。 由汉 世 到 南 注 北 朝 , 书大 著 , 不乏作 。今 传 十三经 注 , 孝 注 代 除《
经》 为唐 明皇 注外 , 汉代 注 了七 部 , 魏人 注 了两 部 ,
有 书或 书少 , 如何 分部 ?古 代书 写条件 差 , 印刷 出
版 更 谈 不 上 。起 先 , 书 写 在 竹 简 观汉记 》私 人编撰 而 著 除 东 ,
1_《国学导论》复习大纲
《国学导论》复习大纲单选题(30题,30分)判断题(10题,20分)简答题(2题,15分)论述题(二选一,20分)注意:1.第一、三、五章结合起来复习;2.简答题、论述题分点答题,按点给分,既要有观点也要有论述第一章经学导论1.《汉书·艺文志》对儒家的评价:班固:“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2.儒家学说的先驱,“元圣”:周公被后世儒生称为“元圣”,被视为儒家学说的先驱。
3.思孟学派和西河学派的代表人物:思孟学派:子思,孟子。
西河学派:子夏,荀子。
4.儒学的旨归:基本立场在于以人为本,即把人作为全部社会关系的核心进行思考。
主导倾向在于政治批判,她们采用这一理想主义的精神来观察政治行为。
根本立意在于君子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关注焦点在于人伦秩序,认为治国之道是国、家、身三者统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六经”“十三经”“四书”“六艺”“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其中《周易》为群经之首。
“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其中《左传》是以经学的眼光来叙述历史史实,开启了中国史学与经学互为表里、寓褒贬于叙事的书写传统,成为中国古史研究的基准、古史撰述的成法与历史评判的鉴戒。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订的孔子言论集,共二十篇,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人文修为等。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由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单独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并汇集。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6.四部分类法的形成:正是以《隋书·经籍志》为标志,确立了古籍的四部分类法,经部成为目录学上最基本的分类,位列群书之首。
第二章史学导论1.中国史书形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秦时期,经史不分;第二阶段为秦至西汉,自司马迁著《史记》后,史书开始系统而自觉地撰写;第三阶段为东汉到隋唐,国家开始设立修史机构,史书多为官修,史部著作正式成为独立门类;第四阶段为宋元明清,史书官私兼存,著作内容大增,体例创新多变,史学认知亦趋向多元化发展。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2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摘要古代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然而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又无比繁复,要更好的利用和研究古代典籍就要把汗牛充栋的典籍按不同的层次有机的组织起来,对典籍加以整理、编纂和分类,做到纲举目张,执简驭繁。
在中国历史上对文献目录的分类早已有之,历经了准备、创制、发展、兴盛等不同的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本文拟就对四部分类法的源流作浅要的论述。
关键词文献目录源流四部分类法我国历史悠久,典籍浩繁,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重要的学科技及学术分类的观念。
这一时期可以视为我国文献目录的准备阶段。
其后,两汉时期是文献目录的创制阶段,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利用天禄阁的政府藏书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东汉明帝时期由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术志的先例。
自此完成了具体使用的目录体制的创立。
至隋唐为文献目录的兴盛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一、四部分类法的产生魏氏代汉,采掇遗亡,与秘书中、外三阁藏之。
魏秘书郎邓默,删省旧文,除其浮秽,始制《中经》。
西晋时期,秘书监荀勖重编国家目录,依据魏秘书郎郑默的《中经》更辑新簿而撰《中经新簿》(亦称《中经新簿》或《晋中经簿》)。
《中经新簿》改刘向《七略》的分类法,始为四部,“一曰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
”①因此,从内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经、子、史、集。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2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摘要古代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然而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又无比繁复,要更好的利用和研究古代典籍就要把汗牛充栋的典籍按不同的层次有机的组织起来,对典籍加以整理、编纂和分类,做到纲举目张,执简驭繁。
在中国历史上对文献目录的分类早已有之,历经了准备、创制、发展、兴盛等不同的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本文拟就对四部分类法的源流作浅要的论述。
关键词文献目录源流四部分类法我国历史悠久,典籍浩繁,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重要的学科技及学术分类的观念。
这一时期可以视为我国文献目录的准备阶段。
其后,两汉时期是文献目录的创制阶段,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利用天禄阁的政府藏书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东汉明帝时期由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术志的先例。
自此完成了具体使用的目录体制的创立。
至隋唐为文献目录的兴盛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一、四部分类法的产生魏氏代汉,采掇遗亡,与秘书中、外三阁藏之。
魏秘书郎邓默,删省旧文,除其浮秽,始制《中经》。
西晋时期,秘书监荀勖重编国家目录,依据魏秘书郎郑默的《中经》更辑新簿而撰《中经新簿》(亦称《中经新簿》或《晋中经簿》)。
《中经新簿》改刘向《七略》的分类法,始为四部,“一曰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
”①因此,从内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经、子、史、集。
中华国学典籍的四部分类法的具体义涵
中华国学典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涵盖了包括经史子集在内的众多经典著作。
在这些典籍中,有一种分类法具有重要意义,即中华国学典籍的四部分类法。
本文将对这一分类法的具体义涵进行探讨。
一、四部分类法的来源及意义1. 历史渊源四部分类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官学课程图》中,这是我国传统经典著作的一种分类法。
在清朝时期,这一分类法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对于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 意义四部分类法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理清中华传统典籍的体系,并根据其内容特点进行分类,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四部分类法的形成也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整体体系的完整性和深刻内涵。
二、四部分类法的具体内容1. 经部经部是指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
这些经典著作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石,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都有重要影响。
2. 史部史部主要包括了我国历史记载的典籍,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等。
这些史书不仅是我国古代史学的重要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社会风俗、政治制度以及文化传承的宝贵资料。
3. 子部子部主要涵盖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文学等方面的著作,包括《庄子》、《孟子》、《管子》等。
这些著作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4. 集部集部主要包括了我国古代诗词、文言文等文学作品,如《全唐诗》、《宋词》等。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也是我国文化的珍贵遗产,对我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四部分类法的现实意义及传承价值1. 现实意义四部分类法的提出和形成,有助于人们更系统地了解和把握我国传统典籍的内容和体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
《文献学》名词解释若干
同等学力研究生《文献学》“名词解释”部分参考资料:(说明:本参考资料所包括的条目不尽全面,解释当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望各位同学以此为大致线索,进一步全面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为国考“文献学”部分做好充分准备。
顺祝考试顺利!)第一部分:《文选》五臣注:唐代开元时五位朝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对《文选》进行合注,进献朝廷后流行,世称“五臣注”。
自南宋以来,《文选》五臣注与李善注多合刊,称为《六臣注文选》。
六经皆史:中国古代的一些学者认为,六经中《春秋》与《尚书》是史书,而《诗》、《礼》、《易》、《乐》也源自史官,具有记录历史的性质,因此也都算史书。
“六经皆史”说的集大成者是清代章学诚,这一提法提升了史学的研究价值,拓宽了史学的研究对象。
疏不破注:疏不破注是训诂学的基本术语之一,指作疏者尽量依照注文的意思进行诠释,不试图去改变旧注的任何观点,这在唐代成为注释家的基本准则。
疏即正义,是对“注”解释,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注,不另作主张。
“经今、古文”:所谓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
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蝌蚪文”),即大篆或籀书。
在汉代,奉行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学者形成不同的教学体系、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从而形成“今古文之争”,对中国古代学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纬书:汉代的方士和儒生依托今文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有的与经义在离合之间,有的则全无关系。
因相对于“经书”,故称为“纬书”。
谶纬西汉末及已经流行,王莽曾召集文士对谶纬之书进行一次大的结集。
汉光武帝刘秀就是靠图谶兴起,纬书及其代表的文化在东汉形成极盛的局面。
以训诂代本字:在引用古代文献资料时,常常对古奥艰涩的字句今行译释,为古文的解释、翻译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有的是对译,有的是意译,有的是增文译释。
“四部分类法”:大部分中国典籍所采用的主流分类方式,即按照经、史、子、集四部进行分类的方法。
四部分类法在《隋书经籍志》中正式确立,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其大成。
地方志在历代书目中的归属
地方志在历代书目中的归属张纪亮地方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作体载,在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地方志的内容和形式都不断得到完善,各朝代对于方志的纂修,也是经久不衰,一朝胜于一朝,终于形成了中国古籍中极有价值的很大一部分。
所以,历代目录书,无论是官目还是私目,都著录有相当数量的地方志书。
本文拟就地方志在历代书目中的归属问题做一些探讨。
自先秦至隋唐,这是中国地方志的萌芽、发展和趋于完善时期。
战国时期出现的《山海经》、《禹贡》,汉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应劭的《地理风俗传》以及但望的《巴郡图经》、晋常璩《华阳国志》及挚虞《畿服经》、南朝的两部方志集:齐陆澄的《地理书》和梁代任昉《地记》,隋代郎蔚之《诸州图经集》,虞茂《区域图志》以及许善心的《方物志》,唐代李泰《括地志》,贾耽《海内华夷图》以及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这些志书,勾画出了地方志发展的一个大致轮廓。
在这个较长的时期中,地方志的内容范围尚不固定,宽狭不一,体例上也还不完善,不统一,在名称上更是芜杂,传、记、志、图经、图记、图志、志乘等等并用。
这都反映出地方志发展的不成熟,因而导致了在目录中的归属极不一致。
当然,方志归属的混乱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这一时期,尤其是在这个时期的前一段,目录书自身也是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分类体系既不固定,也不统一。
这两方面原因的结合,使地志图书[1]的归属更加杂乱。
汉代刘歆的《七略》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分类目录,它的分类体系极大地影响了后世。
《七略》虽已不传,但《汉书·艺文志》除把《七略》中的辑略分散到各略及各子目之后外,基本是照搬了《七略》。
我们借《汉书·艺文志》来考查一下《七略》的分类体系。
因书少不能单立一类,而把它们隶于其他相近似的类目,这是《七略》的一条立类原则。
诸如《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即《史记》)之类,并非属于春秋家学,也不都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当时,这种性质的书不多,而它们又类似于《春秋》,于是就都附列到六艺略春秋家之后了。
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
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一部分,目的是对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进行简要介绍和概述。
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是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籍进行分类整理的一种方法。
通过这种分类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我们的学术知识和思想。
在概述部分,我们可以先介绍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的起源和发展。
这一分类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的学者们开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形成了“四部”之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分类法逐渐完善和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基本分类方法之一。
接下来,我们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的内容和特点。
根据这一分类法,传统的典籍可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
其中,“经”是指经典,如《周易》、《论语》等;“史”是指历史文献,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子”是指儒家的子部典籍,如《孟子》、《论衡》等;“集”是指杂家的集部典籍,如《韩非子》、《庄子》等。
四部分类法的特点在于其系统性和全面性。
通过这一分类法,我们可以将中国经典著作进行有序的归类,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分类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些文献。
同时,这种分类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学科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涵盖,使我们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起源于明代,经过演变和发展成为中国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种分类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通过这一分类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我们的学术知识和思想。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长文的骨架,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组织方式。
本文的结构按照以下方式组织:1. 引言:首先,对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进行引言,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这个主题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介绍四部分类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本文的目的。
2. 正文: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四部分类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内容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二、四部分类法的确立和《xx经籍志》
(一)xx的《中经新簿》
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所立六略,按今天通行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衡量,六艺略大半属于经部,诸子、兵书、数术、方技四略均属子部,诗赋略属集部,未给史书设立部类,而将《国语》、《战国策》、《太史公》(《史记》)等史书纳于六艺略春秋类之中。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史书的数量不多,尚不足以单独立部类。
东汉魏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图书的数量大大增加,东汉以后国外传来并译成汉文的佛经、本土新出的道教图籍、起居注、地方志、氏族谱等都难以归入六略中,图书的实际情况,需要重新整理编目,并按图书内容改进分类方法。
西晋时期,出现了荀勗编定的新书目《中经新簿》。
《xx·经籍志·序》说:
“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
荀勗又因《中经》更著《新簿》。
分为四部,总括群书。
一曰甲部:
xx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
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
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xx部:
有诗赋、图赞、汲冢书”,“但录题及言……至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辨。
”可见荀勗是在曹魏政权校书编目而成的《中经》的基础上,校理西晋藏书而编著出《中经新簿》的。
荀勗《中经新簿》的最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将《七略》、《汉书·艺文志》习用的图书六分法,改为四分法,即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按其收录的图书内容看,约分别相当于后世习用的经、子、史、集四部。
二是将史书单独立为部类,与其余三部并列,以反映当时书籍的实际情况。
但荀勗仅记每书书名,加上简单的注释(作者、卷数、存佚情况等),而不再像刘向那样为每部书撰写一篇叙录。
因此,《中经新簿》相对于《七略》、《汉书·艺文志》当更加简明,但在学术上的作用却降低了。
西晋
末,书籍在战乱中大半散佚,晋元帝建立东晋政权后,大力搜求遗书,又经二三十年的努力,由著作郎李充编撰了《晋元帝四部书目》。
仅分甲、乙、丙、丁四部而不立类名,又将乙、丙二部收录图书的内容互换,乙部录史书,丙部录子书,甲、乙、丙、丁四部所收书相应为经、史、子、集,从而提高了史书的地位。
李充最早建立了经、史、子、集四部的次序,尽管仍以甲、乙、丙、丁为部名。
(二)《xx·经籍志》
唐初修隋史,《隋书》的“帝纪”、“列传”署名“魏征等撰”;“志”署名“长孙无忌等撰”,《志》分十篇,共三十卷,其中《经籍志》四卷。
实际上《经籍志》是魏征任秘书监时主持纂修的,但因“十志”最后完成时魏征已死,由“监修”长孙无忌进呈,故题“长孙无忌等撰”。
《隋书·经籍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确立经、史、子、集为四部名称的系统书目,此后,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成为中国古代图书著录与收藏陈列的主流,也成为中国古代区分知识体系和学术系统的主流。
《隋志》经、史、子、集各为一卷,佛、道两类图书的总部数、卷数附于集部之后,共为第四卷。
前有总序,概述先秦至唐初图书聚散整理情况及学术发展源流。
然后按四部先后著录图书,部内再分类,共四十大类,每类图书后有该类小序。
各部末尾有部序。
1.经部。
著录官方认可的儒家经典,分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附尔雅、五经总义)、纬书、小学等,共十类。
2.史部。
分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录、簿录等十三类。
3.子部。
分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等十四类。
4.集部。
分xx、别集、总集等三类。
《隋志》的体例是,每书先录书名和卷数,是为正文,正文后加注文,注明该书作者、图书存佚情况,有时还注图书内容或卷数不同的别本,间或著录
图书的真伪等。
如集部楚辞类著录《楚辞》三卷,注云“郭璞注,梁有《楚辞》十一卷,宋何偃删王逸注,亡。
”意为著录的三卷本《楚辞》是郭璞注的,梁代有十一卷本的《楚辞》,是南朝宋代何偃删削汉王逸的注本而成的,但已亡佚不存。
又如经部孝经类著录《古文孝经》一卷,注云“孔安国传,梁末亡佚,今疑非古本。
”对《古文孝经》的存亡真伪作了判断。
《隋志》著录卒于隋亡之前人的著作,所录经、史、子、集各部图书系当时政府实有藏书。
道教、佛教图书仅录总部数、卷数而不录具体图书。
《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之后的第二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的第二部中国古代综合性分类书目,还是第一部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系统目录。
《隋志》的总序、部序、类序继承了《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的传统,注重阐述图书分类及学术源流,很好地体现了清代章学诚总结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即通过这样的书目,能辨别学术异同,且经考证使源流明晰,对学者有莫大的帮助。
记载图书的存亡,也便于读者了解该书在隋末以前流传过程中的卷帙变化,有助于考证图书沿革。
文章
xx老师《中华文化的知识体系》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