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https://img.taocdn.com/s3/m/a3d8183edd88d0d233d46ad8.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30 分)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和(3 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和(3 分)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和。
(3 分)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和。
(3 分)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带中,局部之上,岩层空隙之中的水。
(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作用。
(3 分)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
(2 分)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和。
(2 分)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和的补给。
(5 分)10.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和。
(2 分)二.是非判断题(每题 3 分,共15 分)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4.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 D. A 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
A 水文因素,B 气象因素,C 地质因素,D 人类活动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4.1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 ”表示地下分水线)。
(5 分)观1甲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砂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粘性土图4-14.2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
地质水文专业考试试题库
![地质水文专业考试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4e8e93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a.png)
地质水文专业考试试题库地质及水文地质部分一、填空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可采煤层按厚度分为:薄煤层厚度为(0.7-1.3m)、中厚煤层为(1.31-3.5m)、厚煤层为(3.51-8.0m)、特厚煤层厚度(大于8m)3、煤层观测点间距:稳定煤层(>50~≤100m)、较稳定煤层(>25~≤50m )、不稳定煤层(>10~≤25m )、极不稳定煤层(≤10m4、储量损失按其形态分为(面积损失)、(厚度损失)、(落煤损失)。
5、正断层的特征是(上盘下移,下盘上移)。
6、可采煤层按厚度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特厚煤层)7、矿井三个煤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8、煤岩层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倾角)。
9、开拓煤量的可采期一般为(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一般为(12个月)以上;回采煤量的可采期一般为(4-6个月)以上。
10、工作面结束后于(30)天内提交采后总结,采区结束后于( 1个月)内提交采后总结。
11、沉积岩包括(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三大类。
12、提交地质报告书时间:(8~10)年修改一次;提交采区地质说明书时间:正式设计前(三个月)。
13、提交掘进地质说明书:设计前(10天);提交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接到任务书(5天)内提出。
14、煤层倾角小于25°时,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是(0.7)米;煤层倾角25°~45°时,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是( 0.6)米;煤层倾角大于45°时,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是( 0.5 )米。
15、工作面的调查和丈量一般(10 )天一次,构造复杂时,可适当增加仗量次数,工作面丈量应沿倾斜每(10~15 )米丈量一点,丈量误差应小于( 3% )。
16、探测煤厚一般沿走向和倾斜每隔(10~30 )米探测一个点。
17、断面中岩石面积占(≥4/5)的巷道为岩巷;断面中煤层面积占(≥4/5)的巷道为煤巷;断面中岩石面积占(1/5~4/5)的巷道为半煤岩巷。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 及答案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 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88076aaea998fcd220e2d.png)
水文学试卷ﻭ一、填空题(10*1)1、水文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得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环境因素得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得一门水利学科。
2、水文循环得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与径流。
3、水资源就是一种再生资源4、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得连线称为深泓线、5、河流某一断面得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6、河川径流得成分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7、特大洪水得重现期,一般要通过历史洪水调查与考证确定。
8、流城中得湖泊围垦以后,流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增大9、降水得三要素就是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
10、由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得雨量资料年数还不够长,为了能够选得足够数量得雨量样本,且各样本有具有一定得独立性,规范规定取样方法采用年多个样法。
二、判断并改错(10*2)1、在计算地下热水运动时,可以把渗透系数K当作代表岩层透水性得常数(T)渗透系数就是表征岩石透水性得重要指标,其大小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得数量、规模及连通情况等,可在室内根据达西定律测定,与液体得性质无关.ﻭ2、自然界中得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就是通常所说得水文现象。
(T)ﻭ3、水文现象得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得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得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与日变化周期。
(F)ﻭ没有确定得周期4、水文现象得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与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得方法进行研究。
(T)ﻭ5、一次降雨形成径流得损失量就是植物截留,填洼与蒸发三部分(F)还有补充土壤缺水(入渗)6、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减少(F)增加7、重现期为一千年得洪水,其含义为大于等于这一洪水得事件正好一千年出现一次(F)大于等于这一洪水得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千年出现一次8、设计洪水就是指断面得最大洪水(F)、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得洪水9、含水层与隔水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T)10、按成因把自然界得岩石分为三类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F)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还有一类就是沉积岩、三、名词解释(5*4)1、何谓水文统计?答:对水文学中常用得数理统计方法有时就叫水文统计法、水文统计得任务就就是研究与分析水文随机现象得统计变化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水文现象未来可能得长期变化作出在概率意义下得定量预估,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得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期间得需要。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652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e.png)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10、水文地质学概论试卷
![10、水文地质学概论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2bda92d27d3240c8547ef14.png)
10、水文地质学概论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天然状态下承压水动态属()。
A.蒸发型 B.径流型 C.弱径流型 D.人工开采型用户答案:[B] 得分:6.002.水文地质学重点研究的对象是岩土体空隙中的水,()和毛细水则是水文地质勘察研究的重中之重。
A.结合水 B.重力水 C.强结合水 D.结晶水用户答案:[B] 得分:6.003.在等厚的承压含水层中,过水断面面积为400m2的流量为10000m3/d,含水层的孔隙度为0.25,含水层的实际速度和渗透速度分别是()。
A.25m/d,100m/d B.100 m/d,25 m/d C.25m/d,25m/d D.100 m/d,100 m/d用户答案:[B] 得分:6.004.自然界的液体运动状态通常有两种类型,()和紊流。
A.渗流 B.流束 C.流层 D.层流用户答案:[D] 得分:6.005.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速度的方向上是()。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基本一致 D.有时一致用户答案:[B] 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地下水补给的研究内容有哪些?()A.补给来源 B.补给条件 C.补给量 D.补给特征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2.除人为因素外,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主要有()。
A.降水因素 B.水文因素 C.地质因素 D.气象(气候)因素用户答案:[BCD] 得分:8.003.岩溶水概括起来有如下基本特征()。
A.分布上的不均匀性 B.常以泉的形式转化为地表明流 C.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无压流与有压流相互转化 D.地下径流动态不稳定用户答案:[ACD] 得分:8.004.饱水带岩层按其透过和给出水的能力,可划分为( )。
A.含水层 B.渗水层 C.蓄水层 D.隔水层用户答案:[AD] 得分:8.005.地下水中分布最广、含量较多的离子有()。
A.钠离子(Na+) B.钾离子(K+) C.钙离子(Ca2+) D.镁离子(Mg2+)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6道题】1.隔水层则是透过并给出水,或透过和给出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b832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3.png)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运动有利?a) 断裂带b) 折叠褶皱c) 岩浆侵入岩d) 石灰岩溶蚀答案:d) 石岩岩溶蚀2. 以下哪种地层对地下水不透水?a) 砂岩b) 粘土c) 砾石d) 砂砾岩答案:b) 粘土3.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流动的控制因素?a) 地层裂隙b) 斜坡c) 水文地质构造d) 岩性答案:b) 斜坡4. 地下水循环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流c) 地面径流d) 河流答案:a) 大气降水5. 以下不属于地下水循环路径的是?a) 表层径流b) 蒸发蒸腾c) 再生雨d) 井水答案:a) 表层径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下水流动速度快于地表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地下水是地球深部加热造成的。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地下水流动方向仅受地表水流动方向的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砂岩地层比砂砾岩地层更透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地下水污染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气降水、地面径流、蒸发蒸腾、地下水流动等。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起点,地面径流是指由地面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径流,蒸发蒸腾则是指水蒸发成水蒸气,地下水流动则是地下水在地下岩层中的流动过程。
2. 为什么地下水循环系统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维持植物生长;同时地下水可以渗入地下河流、湖泊等水体,保持水体的稳定;还可以维持生物的生存,为生态系统提供所需的水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结合你对水文地质学的理解,阐述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
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9f466067ec102de3bd891d.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地下水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二、填空题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地质营力、致灾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和信息载体。
三、问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答:(1)地下水赋存条件;(2)地下水资源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3)地下水的水质;(4)地下水动态规律;(5)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6)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文交换。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2、地质循环: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3、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4、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海陆内部的循环称为小循环。
二、填空1、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圈层的范围,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2、太阳辐射和重力水循环是水文循环的一对驱动力,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3、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三、问答题1、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
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
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
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水循环对于保障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发展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不断转换水质得以净化。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ade2c89eefdc8d377ee32b2.png)
《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A)卷一填空题(22分)1、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2、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开采孔3、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注水试验4、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包括:系统性和整体性流动性循环再生性可调节性5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灰岩水害6、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弱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中等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强含水层二简答题(30分)1、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程序应遵偱的原则?(5分)答:(1)工作范围由大到小,工作要求由粗到精(2)按测绘—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的顺序安排(3)根据具体条件由少到多,由点到线,进一步控制到面(4)每一勘查阶段按准备工作、野外施工和室内总结三段时期进行2、如何计算岩芯裂隙率和溶隙率?(5分)答:统计裂隙率及岩溶率公式为:式中 y----线裂隙率或线岩溶率;∑bi----L段内平行岩芯轴线上测得的裂隙或岩溶的总宽度,m;L----统计段长度,m;Ku----L段内的岩芯采取率。
3、下三带是指哪三带?(5分)答: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4、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5分)答: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要求为:(1)水的感官性状良好(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3)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5、什么叫允许开采量?(5分)答:允许开采量,又称可开采量或可开采资源量,是指在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并在整个开采期间内出水量不会减少,动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水质和水温在允许范围之内变化,不影响已建水源地正常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环境地质问题等前提下,单位时间内从含水层系统或取水地段开采含水层中可以取得的水量。
简言之,允许开采量就是用合理的取水工程,单位时间内能从含水层系统或取水地段取出来,并且不发生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出水量。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及答案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2ba7f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d.png)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及答案水文学试卷一、填空题(10*1)1、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2、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3、水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4、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称为深泓线。
5、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6、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7、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一般要通过历史洪水调查和考证确定。
8、流城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增大9、降水的三要素是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
10、由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的雨量资料年数还不够长,为了能够选得足够数量的雨量样本,且各样本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规范规定取样方法采用年多个样法。
二、判断并改错(10*2)1、在计算地下热水运动时,可以把渗透系数K当作代表岩层透水性的常数(T)渗透系数是表征岩石透水性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的数量、规模及连通情况等,可在室内根据达西定律测定,与液体的性质无关.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T)3、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F)没有确定的周期4、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T)5、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是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三部分(F)还有补充土壤缺水(入渗)6、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减少(F)增加7、重现期为一千年的洪水,其含义为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一千年出现一次(F)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千年出现一次8、设计洪水是指断面的最大洪水(F).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9、含水层和隔水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T)10、按成因把自然界的岩石分为三类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
水文地质历年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历年招聘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31eab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c.png)
水文地质历年招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地球的大气层B. 地球的岩石圈C. 地球的水圈D. 地球的生物圈答案:C2.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哪里?A. 河流B. 大气降水C. 海洋D. 冰川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地下水的分类?A. 孔隙水B. 裂隙水C. 岩溶水D. 土壤水答案:D4. 地下水流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 从高势能区向低势能区流动B. 从低势能区向高势能区流动C. 水平流动D. 垂直流动答案:A5. 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哪个参数是不需要考虑的?A. 补给量B. 储存量C. 蒸发量D. 渗透率答案:C6.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是什么?A. 地表径流B. 地下水渗透C. 大气沉降D. 人为排放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地质调查的方法?A. 地质测绘B. 地球物理勘探C. 化学分析D. 气象观测答案:D8. 地下水位的升降与哪些因素有关?A. 降雨量B. 蒸发量C. 人类活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A. 合理开发B. 保护环境C. 短期利益最大化D. 持续利用答案:C10.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经济效益B. 保障供水安全C. 增加地下水开采量D. 减少地下水污染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A. 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B.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C. 地下水资源的评估与开发D. 地下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答案:ABCD12. 地下水补给的途径包括哪些?A. 大气降水入渗B. 地表水体入渗C. 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D. 人工补给答案:ABCD13. 地下水污染的来源可能包括哪些?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化肥农药使用C. 生活污水排放D. 油气开采活动答案:ABCD14.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地下水的分布B. 评估地下水资源量C. 监测地下水水质D. 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答案:ABCD15. 地下水资源管理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哪些?A. 地下水的可持续性B. 环境影响C. 社会经济需求D. 法律法规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
水文地质考试题完整版
![水文地质考试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6767893186bceb18e8bb07.png)
水文地质考试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一名词解释(10-12个,2分/1个)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的形成与演化,即地下水的水量(水位)水温和水质等要素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2空隙类型包括孔隙,裂隙,溶穴。
Xue3孔隙度:单位体积岩土中孔隙所占的比例。
n=Vn/V*100%;Vn为岩土中孔隙体积,V为包括孔隙在内的岩土体积。
4孔隙:颗粒与颗粒集合推之间的空隙叫做孔隙。
5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重力水,毛细水和结合水。
6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
记为μ,用小数表示。
7有效应力原理:有效应力等于总压力减去孔隙压力。
8含水层:是饱水并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9隔水层:不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0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且有一定规模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1潜水等水位图:潜水位相等的各点连线。
12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13地下水: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14地下水面(位):地面下岩石中的孔隙被重力水充满形成自由水面,自由水面所处的高程为地下水位。
15包气带:地表到地下水面这一部分。
16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
17流网:在渗透场中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
18流线: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19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20地下水含有气体,离子,胶体,有机质,微生物。
21地下水中的离子成分:Cl-,SO42-,HCO3-重碳酸根离子,Na+,K+,Ca2+,Mg2+22总溶解固体: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称。
23溶滤作用:与岩土相互作用,使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
24地下水的补给:饱水带获得水量的过程,水量增加的同时,盐量,能量也随之增加。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期末考试题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04e59390c69ec3d4bb754a.png)
一、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1、查明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2、查明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3、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问题防治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二、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1.查明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含水介质特征及埋藏分布.2.查明地下水运动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及渗流参数,为地下水资源定量评价和开采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3.查明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地下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提供资料.4. 查明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化学成分,为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提供资料.三、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共划分为:地下水普查、详查、勘探和开采四个阶段。
2. 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区域水文地质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开采阶段。
四、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1.水文地质测绘是认识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是水调查的第一步工作。
根据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地表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地质—水文地质现象进行实地的观察、测量、描述、综合分析,并将它们绘制成图件,总结出该地区水文地质规律。
2.水文地质测绘成果是布置各种水文地质勘探、试验、动态观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
五、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任务1.确定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型地下水的分布与相互联系;2.确定主要含水层(带)及其埋藏和分布情况,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3.查明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4.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5.查明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6.概略评价各含水层(带)的富水性、区域地下水资源量、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7.查明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六、干旱半干旱、山间河谷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七、地下水资源的特点1、系统性:是指由一定的地质结构组织而成的、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统一整体。
2、流动性:地下水是流体,是动态资源,在补给、径流、排泄的过程中,不断循环流动。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2ea2244693daef5ff73d5e.png)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分X 25=25分)1、根据成因可将空隙分为三类: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坚硬岩石的裂隙、可溶岩的溶穴。
2、水进入岩石后,因空隙大小不同,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也不同,那么岩石能够容纳、保持、释放或允许水透过的性能也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与透水性等水理性质。
3、裂隙按成因不同分类:构造裂隙、成岩裂隙、风化裂隙。
4、毛细水按其形成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支持毛细水、悬挂毛细水、孔角毛细水。
5、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三个带:土壤水带、中间带、毛细水带。
6、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水温、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比重、导电性和放射性。
7、根据地壳热力分布状态,地温从上到下分为三个带:变温带、常温带、增温带。
8、地下水常见的气体成分有:。
2、M、CO?、H2S。
9、地下水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主要离子有:C「、SO4 2+、HCO3-、Na+、K+、Ca?+、Mg2+。
10、地下水化学分析一般分为:简分析、全分析、专项分析。
11、影响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的因素有:降水本身的特点和接受补给的地形、地质和植被条件。
12、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必要条件有:两者之间必须具有水力联系、地表水位必须高于地下水位。
13、含水层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其它含水层的水和人工补给水源。
二、名词解》(6X4 分=24 分)1、毛细负压:液体表面有一个表面张力液面就会发生弯曲,当弯曲成半圆形时,弯液面上表面张力的合力称为毛细力,毛细力作用在弯液面上,称为毛细压强。
毛细压强是有方向的,对于液面来说,这是个负值,又称为毛细负压。
2、重力水:岩石空隙全部被充满、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液态水称为重力水。
结合水:由于静电引力作用而吸附在岩石颗粒上的水称为结合水。
3、居留时间:指地下水自补给进入含水层中至被排泄出含水层所经过的时间。
4、渗流:用假想的水流模型去代替真实的水流,一是不考虑渗流途径的迂回曲折,只考虑地下水的流向;二是不考虑岩层的颗粒骨架,假想岩石的空间全被水流充满,这种假想的水流称为渗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5790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2.png)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地质学基础试题(三)⼀.填空题(共30分)1.岩⽯的空隙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
(3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分)3.地下⽔中主要的阴离⼦有Cl-, SO42-, HCO3-、阳离⼦有Na+, K+, Ca2+, Mg2+。
(6分)4.岩⽯的空隙给地下⽔提供了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分)5.地下⽔⽤于供⽔⽔源有以下优点:普遍分布、时间调节性、⽔质较好。
(3分)6.岩⽯的⽔理性质包括容⽔度、给⽔度、持⽔度和透⽔性。
(3分)7.地下⽔动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作⽤下,含⽔层各要素(⽔位、⽔量、⽔化学成分、⽔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2分)8.写出图1承压含⽔层中各代号的名称。
(8分)①含⽔层;②隔⽔底板;③承压⾼度;④含⽔层埋深;⑤承压⽔测压⽔位;⑥补给区;⑦承压区;⑧⾃流区(⾃溢区)。
②⼆.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2.1 弹性给⽔度:在承压含⽔层中,测压⽔位下降(或上升)⼀个单位深度,单位⽔平⾯积含⽔层释出(或储存)的⽔的体积。
2.2 溶滤作⽤:在⽔与岩⼟相互作⽤下,岩⼟中⼀部分物质转⼊地下⽔中。
2.3 降⽔⼊渗系数:降⽔量补给地下⽔的份额。
2.4 含⽔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的岩层。
2.5 地下⽔流动系统:指由源到汇的流⾯群构成,具有统⼀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体。
三.是⾮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地下⽔含⽔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2.渗透流速总是⼩于实际流速。
(是)3.当河⽔位⾼于地下⽔位时,地下⽔必然获得河⽔的补给。
(否)4.潜⽔⾯的起伏变化及坡度⼤⼩与地形、⽔⽂⽹及含⽔层的透⽔性有关。
(是)5.地下⽔可以从⽔⼒坡度⼩的地⽅流向⽔⼒坡度⼤的地⽅。
(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较砾⽯、砂、粘⼟三者孔隙度、给⽔度和透⽔性的⼤⼩。
答案:孔隙度:粘⼟>砂>砾⽯给⽔度:砾⽯>砂>粘⼟透⽔性:砾⽯>砂>粘⼟2.⽐较孔隙⽔、裂隙⽔、岩溶⽔的动态差异。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cde92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7.png)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哪种岩石的孔隙度通常较大?()A 花岗岩B 石灰岩C 玄武岩D 大理岩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
A 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B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C 重力水、毛细水和结合水D 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3、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大气降水B 河流补给C 承压水补给D 以上都是4、承压水的特点是()。
A 有自由水面B 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C 受气候影响大D 以上都不对5、达西定律适用于()。
A 所有地下水运动B 层流运动的地下水C 紊流运动的地下水D 以上都不对6、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A 岩石成分B 气候条件C 地下水的流速D 地球引力7、下列哪种地下水的矿化度通常较高?()A 孔隙水B 裂隙水C 岩溶水D 包气带水8、泉按补给来源可分为()。
A 上升泉和下降泉B 侵蚀泉、接触泉和溢出泉C 温泉和冷泉D 以上都是9、水文地质勘查中,抽水试验的目的是()。
A 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B 了解地下水的水质C 确定含水层的厚度D 以上都是10、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不包括()。
A 流沙B 管涌C 地面沉降D 增强地基承载力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及其与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关系的学科。
2、岩石中的空隙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3、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地下水的运动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5、含水层是指能够______并______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6、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7、常见的地下水污染途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8、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9、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地质勘探中的水文地质研究考核试卷
![地质勘探中的水文地质研究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2af33e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6.png)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地下水按其成因和流动特性,可分为________水和________水。
2.地下水文地质图是反映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和________分布的图件。
3.地下水流动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________和________。
A.抽水试验
B.水位计
C.遥感技术
D.地震勘探
1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下水流动的基本方程?()
A.达西定律
B.布西涅斯克方程
C.连续性方程
D.牛顿第二定律
19.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地下水文地质图的基本要素?()
A.地下水文地质单元
B.地下水流向
C.地下水化学成分
D.地下水温变化
20.下列哪个方法可用于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量?()
18.以下哪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开展水文地质勘探?()
A.建设大型水库
B.开采矿产资源
C.城市规划与建设
D.灾害风险评估
19.地下水流动的基本方程包括()
A.达西定律
B.连续性方程
C.动量守恒方程
D.能量守恒方程
20.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来探测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
A.地下水流动模拟
B.遥感技术
C.地质雷达
A.地质雷达
B.电法勘探
C.磁法勘探
D.遥感技术
10.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考虑()
A.水质
B.水量
C.生态环境影响
D.经济效益
11.以下哪些条件可能影响水文地质图的编制?()
A.地下水文地质单元
B.地下水动态变化
C.地下水化学成分
D.地下水位变化
水文地质学概念考试试题
![水文地质学概念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cd93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5.png)
水文地质学概念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水文地质问题的交叉学科。
以下不属于水文地质学研究范畴的是: (A)A.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影响B. 地下水的存在、运动和分布规律C. 地下水与岩石、土壤的相互作用D. 地下水的污染与治理2.下列各项中不能描述地下水开采特点的是:(A)A. 地下水是无限的B. 地下水开采有时差C. 地下水开采受制于法规D. 地下水开采能满足人类用水需求3.下列选项中,哪一种地下水倒灌属于自然变化条件引起的灌注性地下水?(C)A. 强降雨B. 人类活动C. 湖泊或河流水位升高D. 灌溉引起的地下水提升4.以下地质工程地质因素与地下水关系最密切的是:D.A. 应力B. 温度C. 地震D. 断裂、节理5.下列属于地下水调查的有 (D)。
A. 物理勘探工作B.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C. 地球化学调查工作D. 都是二、简答题1.请简述地下水的形成过程及主要来源。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入渗到地下,部分水分经由渗透、渗漏、渗流等作用到达地下水埋藏层,形成地下水。
2.请简述地下水与岩石、土壤的相互作用。
地下水与岩石、土壤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溶解、侵蚀、沉降和地下水与岩石化学反应等过程。
地下水溶解了部分岩石中的溶解性矿物,形成含溶质丰富的地下水。
3.请简述地下水的运动方式及其规律。
地下水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扩散、对流和滞留。
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渗透性、孔隙度、水头差、温度、岩石结构等。
4.请简述地下水的分布规律。
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受到地质介质的控制,主要受渗透性、水头差、孔隙度和岩石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地下水会在含水层中形成水位面,水位面高低和形状随地方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三、论述题请论述地下水的开采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不当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一系列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首先,由于地下水是地球上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地表地下水位差,造成地表河流干涸、湿地退化等生态系统退化问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fa278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1.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______的科学。
A. 水的物理性质B.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C.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D.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______。
A. 降水B. 河流C. 湖泊D. 工业废水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地下水流动的主要因素?A. 地质构造B. 土壤类型C. 地表植被D. 地下水位4. 地下水的开采应遵循______原则。
A. 持续开采B. 保护性开采C. 随意开采D. 高强度开采5.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些?A. 农业活动B. 工业排放C. 生活污水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地下水按其所处的岩石类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______和______是影响其速度的主要因素。
3.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可以无限制地开采使用。
(对/错)2. 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与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补给和开采等因素有关。
(对/错)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主要由岩石的矿物成分决定。
(对/错)4.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一旦发生很难治理。
(对/错)5.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形成过程。
2. 描述地下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 阐述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4. 讨论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5. 提出几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五、论述题1. 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平衡二者的策略。
2.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地下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3. 探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地下水的动态——指表征地下水数量与质量的各种要素(如水位、泉流量、开采量、溶质成分与含量、温度及其它物理特征等)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2、地下水均衡——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地下水水量、溶质含量及热量等的补充(或流入)量与消耗(或流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允许开采量——也称为可开采量或可开采资源量,指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并在整个开采期内出水量不会减少,动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水质和水温在允许范围内变化,不影响已建水源地正常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环境地质问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从含水层系统或取水段开采含水层中可以取得的水量。
简言之,允许开采量就是用合理的取水工程,单位时间内能从含水层系统或取水段取出来,并且不发生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取水量。
4、越流系数——表示臭水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非臭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两含水层之间弱透水层单位面积的水量,即?=K'/b'。
5、储水系数——表示当含水层水头变化一个单位时,从底面积为一个单位、高等于含水层厚度的柱体中所示法(或储存)的水量。
.6、越流因素——也称为阻越系数,为主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弱透水层的越流系数倒数乘积的平方根,7、地下水水质——指地下水水体中所含的物理成分、化学成分和生物成分的总和特征。
8、地下水资源管理——是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相关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
协调地下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制订和执行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条例和法规,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尽可能地谋求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9、地下水保护——为防止水资源因不恰当利用造成的水源污染和破坏,而釆取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措施的总和。
10、矿床充水——矿体尤其是围岩中赋存地下水,这种现象称矿床充水。
11、充水通道——地下水及与之有联系的其它水源,在开采状态下造成矿坑的持续涌水。
把水源进入矿坑的途径称充水通道一填空题1、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2、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开采孔3、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注水试验4、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包括:系统性和整体性流动性循环再生性可调节性5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灰岩水害6、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弱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中等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强含水层7、水文地质调查阶段地下水普查详查勘探开采8、地下水资源分类(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为: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9、矿井水灾害按突水机理划分类型有煤层顶板水害类煤层底板水害类老空、老窑水害类其他水害类10矿井主要导水通道有导水断层岩溶陷落柱导水钻孔采动破坏形成的裂隙和岩溶塌陷二简答题1、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程序应遵偱的原则?答:(1)工作范围由大到小,工作要求由粗到精(2)按测绘—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的顺序安排(3)根据具体条件由少到多,由点到线,进一步控制到面(4)每一勘查阶段按准备工作、野外施工和室内总结三段时期进行2、如何计算岩芯裂隙率和溶隙率?答:统计裂隙率及岩溶率公式为:式中y----线裂隙率或线岩溶率;∑bi----L段内平行岩芯轴线上测得的裂隙或岩溶的总宽度,m;L----统计段长度,m;Ku----L段内的岩芯采取率。
3、下三带是指哪三带?答: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4、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答: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要求为:(1)水的感官性状良好(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3)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5、什么叫导水裂隙带?答:冒落带:指采矿工作面放顶后引起的直接垮落破坏。
该带不仅透水而且透砂。
裂隙带:指冒落带之上,大量出现的切层、离层和断裂隙或裂隙发育带。
该带不会透砂但能透水。
冒落带和裂隙带合称导水裂隙带。
6、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原则?–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原则; 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和治理并重,评价先行以及短期与长期影响同时考虑的原则; 以国家和地方的法规为准绳;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并根据评价需要尽可能取得实际勘探及测量数据。
开展相应的野外试验和实验模拟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7、抽水实验的目的和任务?–确定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储水系数S等–确定抽水井的实际涌水量及其与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研究降落漏斗的形状、大小及扩展过程–研究含水层之间及含水层与地表水体之间(或与老窑积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确定含水层的边界位置及性质(补给边界或隔水边界)–进行含水层疏干或地下水开采的模拟,以确定井间距、开采降深、合理井径等群井设计参数8、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主要指标是哪些?-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情况- 矿井涌水量- 开采受水害的影响程度- 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9、冲洗观测的方法和意义?(5分)–水位观测水温观测–冲洗液消耗量的观测–冲洗液消耗量的变化最能说明岩层透水性的变化。
冲洗液的大量消耗,表明钻孔可能是揭露了透水性很好的透水层、透水通道或含水层。
Q=(Q1+Q2)-Q3式中Q—本回次钻进时的冲洗液消耗量,m3 ; Q1--钻进前泥浆槽内冲洗液体积,m3;Q2—钻进中加入槽内的冲洗液体积,m3 ; Q3—提钻后泥浆槽内的冲洗液体积,m3–钻孔涌水量现象的观测钻具陷落的观测取水样三论述题1、影响矿井水灾害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矿井水灾害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有:大气降水、地形、地表水、井巷围岩的性质、地质构造.大气降水决定了整个矿区的水量丰富程度。
地形影响了水流和地下水的补给。
地表水是充水因素之一,地表水不仅会影响地下水的富水性,在一些矿井,地下水也会直接溃入矿井。
井巷围岩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含水层和隔水层,含水隔越厚、裂隙越发育,其富水性越强,其发生水害的可能性越大,含水层的水压力越大,其发生水害的可能性越大。
隔水层厚度越厚,岩层阻水性能越好,发生水害的可能性越小。
地质构造是影响矿井突水的重要因素,岩层中的断层、裂隙、节理等都是导水的优势面,导水断层本身就能导含水,不导水断层有可能活化导水。
导水岩溶陷落柱更是重要导水通道,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
人为因素有:老空积水、导水钻孔、采掘破坏、长期排水.老空水难以探查,一旦揭露,会发生突然溃水。
钻孔如封闭不良,一旦揭露,会发生突水事故。
掘进过程中,在巷道周边会产生松动圈,会导致含水层的水进入巷道。
采煤工作面顶板会产生导水裂隙带、底板也会产生破坏带,这些破坏带一旦沟通含水层,都会引起突水事故。
矿井的长期排水也会引起含水的水位、水压发生变化,从而使矿井的充水条件发生变化。
2、允许开采量的评价方法有哪些,试以开采抽水法为例说明如何求得允许开采量的?答: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有:水量均衡法、数值法、开采试验法、回归分析法、地下水水文分析法。
开采抽水法在计算区拟定布井方案,打探采结合井,在旱季,按设计的开采降深和开采量进行一至数月开采性抽水,抽水降落漏斗应能扩展到计算区的天然边界,根据抽水结果确定允许开采量。
第一种情况:当动水位在达到或小于设计降深时,呈现稳定流状态,表明补给量与抽水量已达到平衡,说明按设计开采的水量是有补给保证的,此时实际抽水量可以作为允许开采量。
第二种情况:动水位始终处于非稳定状态,此时要计算出补给量作为允许开采量。
方法步骤:(1)根据抽水量与补给量和含水层提供的水量的关系(2)对以上公式取不同的时间段的资料,可以利用消元法计算出补给量和单位储存量。
(3)并用水位恢复时的公式进行验证:(4)据此计算的补给量可作为允许开采量3、放水试验与抽水试验的异同点?答:放水试验与抽水试验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有关理论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放水试验与抽水试验目的相同,都是为求取水文地质参数,了解含水层富水性以及各含水层水力联系、构造的导水性能等;放水试验与抽水试验任务、技术要求和资料整理方法均都基本相同。
放水试验与抽水试验不同在于(1)试验地点不同:抽水试验一般在地面进行,放水试验一般在井下进行。
(2)抽、放水方式不同:抽水采用抽水设备抽水,水量大小易于控制,放水试验在井下直接放水,水量大小不易控制,但井下放水试验的水量和降深可以不受抽水设备能力的限制。
(1.5分)(3)放水试验工程量小,抽水试验工程量大。
(4)放水试验的钻孔设计受井下巷道限制。
4、水文地质孔的孔径包括哪些?为什么要变径?(10分)•孔径设计内容包括开孔孔径、终孔孔径、变径尺寸•孔径的大小取决于钻孔的类型、结构、抽水设备及对钻孔出水量大小的要求终孔直径的确定:终孔孔径大小取决于出水量、过滤器的尺寸和抽水设备类型;应比过滤器直径大150mm~200mm。
变径的要求:下套管、隔离含水层、维护孔壁、井下放水孔安全套管5、试述露头防水煤柱留设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1)在有突水威胁但又不宜疏放(疏放会造成成本大大提高时)的地区采掘时,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
(2)防水煤柱一般不能再利用,故要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把煤柱的宽度或高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了多采煤炭,充分利用资源,也可以用采后充填、疏水降压、改造含水层(充填岩溶裂隙)等方法,消除突水威胁,创造少留煤柱的条件。
(3)留设的防水煤(岩)柱必须与当地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煤层的组合结构方式等自然因素密切结合,还要与采煤方法、开采强度、支护形式等人为因素互相适应。
(4)一个井田或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的防水煤(岩)柱应该在它的总体开采设计中确定,即开采方式和井巷布局必须与各种煤柱的留设相适应,否则会给以后煤柱的留设造成极大的困难,甚至无法留设。
(5)在多煤层地区,各煤层的防水煤(岩)柱必须统一考虑确定,以免某一煤层的开采破坏另一煤层的煤(岩)柱,致使整个防水煤(岩)柱失效。
(6)在同一地点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留设煤(岩)柱的要求时,所留设的煤(岩)柱必须满足各个留设煤(岩)柱的要求。
(7)对防水煤(岩)柱的维护要特别严格,因为煤(岩)柱的任何一处被破坏,必将造成整个煤(岩)柱失效。
防水煤(岩)柱一经留设即不得破坏,巷道必须穿过煤柱时,必须采取加固巷道、修建防水闸门和其它防水设施,保护煤(岩)柱的完整性。
(8)留设防水煤(岩)柱所需要的数据必须在本地区取得。
邻区或外地的数据只能参考,如果需要采用,应适当加大安全系数。
(9)防水岩柱中必须有一定厚度的粘土质隔水岩层或裂隙不发育、含水性极弱的岩层,否则防水岩柱将无隔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