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系列工作制度(10篇)
计划免疫室工作制度
计划免疫室工作制度
一、医务人员按时到岗,衣帽整齐,八点前做好注射前准备。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执行"三查八对"(三查;证、信息系统、禁忌症。
八对;姓名、性别、年龄、疫苗品种、针次、部位、剂量、有效期、
三、向家长交待注射前后的注意事项。
四、备好急救药品,如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五、接种部位准确,皮肤严格常规消毒。
六、认真做好一人一针一灭菌,一人一碗一勺,糖丸须用凉水溶化后服下,并告之注意事项。
七、对活疫苗做到打开后半小时内用完。
八、工作结束后做好统计和室内卫生,紫外线消毒。
免疫规划工作制度范本(四篇)
免疫规划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免疫水平,保护公民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免疫规划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免疫规划工作是指根据国家免疫规划要求,组织开展针对性疫苗接种工作,实施免疫预防措施,提高免疫率和免疫效果的工作。
第三条免疫规划工作依法属于卫生健康部门的职责范围,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免疫规划工作。
第二章免疫规划的范围和目标第四条免疫规划的范围包括儿童免疫规划、成人免疫规划、特殊人群免疫规划等。
第五条免疫规划的目标是提高疫苗接种率,保护公民免受疾病侵害,减少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促进全民健康。
第六条免疫规划的具体目标根据相关疾病的流行情况、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因素确定。
第三章免疫规划的组织和实施第七条免疫规划工作由相关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免疫规划工作小组负责。
第八条免疫规划工作小组由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等单位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免疫规划方案、组织免疫活动、宣传推广等工作。
第九条免疫规划工作按照\免疫规划工作制度范本(二)一、目的与背景免疫规划工作制度的制定旨在确保机构或单位能够有效地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保障人群的免疫健康水平。
制度的背景是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传染病威胁和全球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机构或单位内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者和执行者。
三、工作内容1. 制定免疫规划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机构或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免疫规划,包括疫苗接种计划、接种对象、接种时间等。
2. 接种对象的筛选和登记对接种对象进行筛选,确保符合接种条件,将接种对象信息登记到专门的接种登记系统中,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接种史等。
3. 疫苗储存和保管负责疫苗的储存和保管工作,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储存,并定期进行温度记录和检测。
2018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2018计划免疫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通过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免疫接种率,确保免疫接种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 成立计划免疫工作领导小组,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卫生、教育、财政、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计划免疫工作。
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计划免疫科,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免疫工作。
计划免疫科负责制定免疫接种方案、疫苗供应、接种点设置、接种人员培训、免疫效果监测等工作。
3. 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设立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为本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免疫接种服务。
4.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计划免疫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计划免疫工作的落实。
三、免疫接种对象和疫苗1. 免疫接种对象:全国范围内适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
2. 疫苗: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等。
四、免疫接种时间和程序1. 免疫接种时间: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分阶段进行接种。
具体时间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2. 免疫接种程序:根据疫苗的种类和接种对象,制定科学的接种程序,确保免疫效果。
五、免疫接种方式和途径1. 免疫接种方式:采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等方式进行接种。
2. 免疫接种途径:通过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接种点进行接种。
六、免疫接种管理和监督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免疫接种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免疫接种工作按照规定程序、时间和范围进行。
2. 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接种点要建立健全免疫接种管理制度,做好疫苗接种、记录、报告等工作。
3.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接种点的监督检查,确保免疫接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免疫工作计划(10篇)
免疫工作计划(10篇)免疫工作计划篇1免疫规划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科学性的一项工作,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规范等,以达到控制消除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工作指标1、建卡、建证率:以全镇为单位12月龄儿童建卡、建证率均要求达98%以上,包括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儿童。
2、“七苗”接种率:以街(镇)为单位12月龄儿童“五苗”单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
3、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确保首针24小时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
4、疫苗相应传染病发病率:“脊灰”、白喉、百日咳、乙脑、流脑城区不发病,麻疹发病率城区小于1/100万。
5、继续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20xx年以后出生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录入上传率达100%。
6、报表及时率、准确率:各种报表应按上级规定时间内准确、及时上报,及时率、准确率达100%。
7、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95%以上。
对策与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控制和消除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我区人民身体健康。
一、加强基层预防保健队伍建设:举办业务学习班,同时通过不定期的防保人员工作例会,以不断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
二、免疫规划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继续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保持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接种。
不断健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接种质量和接种率,确保安全注射及疫苗效价。
三、按要求结合我县考核标准要求,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免疫规划工作检查,主要考核儿童建证、建卡率、单苗及全程接种率、疫苗接种质量、冷链管理情况及免疫规划有关资料整理、收集等情况。
四、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开展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降低我镇各种传染病发病率。
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免疫工作是保障人群免受疾病侵袭的重要工作,为了规范和有效地进行免疫管理,本制度旨在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和流程,确保各项免疫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二、管理目标1. 提高人群的免疫率,控制疾病的传播。
2. 加强对各类免疫技术和免疫程序的管理,确保安全可靠。
3. 健全免疫工作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管理系统。
4. 加强免疫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免疫意识。
5. 建立免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三、免疫工作的责任部门和人员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免疫工作的策略和方针,并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2. 医疗机构负责免疫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技术指导。
3. 公共卫生部门负责免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四、免疫工作的管理流程1. 疫苗管理a. 疫苗采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统一组织疫苗的采购工作,确保疫苗的质量和供应。
b. 疫苗储存:医疗机构负责对疫苗进行储存,严格控制储存条件,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c. 疫苗配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统一组织疫苗的配送工作,确保按时到达目的地。
d. 疫苗接种:医疗机构负责对目标人群进行疫苗接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操作,确保接种安全有效。
2. 免疫宣传和教育a. 疫苗宣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免疫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识和接种意识。
b. 免疫教育:医疗机构负责向接种人员提供相关的免疫教育,包括接种前的知情告知和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3. 数据统计和信息管理a. 疫苗接种登记:医疗机构负责对接种人员进行登记,建立健全的接种档案和数据库。
b. 免疫数据汇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统一汇总各地的免疫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4. 监督和评估a. 免疫工作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免疫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b. 免疫效果评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估,调查免疫后的疫苗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制度保障1. 确定免疫工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15篇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15篇计划免疫工作计划1我院将继续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贮存与运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根据《长武县疾病控制工作要点》要求,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免疫接种1、积极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抓好春、秋季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规范资料管理。
2、做好乡级冷链运转条件下的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全年12次冷链运转。
“九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两脑”接种率提高到95%以上。
3、做好流动人口等常规免疫难以覆盖人群中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进一步巩固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
4、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对于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开展麻疹疫苗的补充免疫接种工作。
5、进一步提高乙脑和流脑疫苗及时接种率,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二、针对传染病监测、调查处置1、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状态和麻疹消除工作,加强AFP病例监测,确保无麻疹暴发。
无白候,破伤风病例,其余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发病低于往年水平。
2、新生儿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监测: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的要求,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个案调查和主动监测工作,防止病例漏报;做好白喉和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做好适龄儿童百白破疫苗常规免疫工作,提高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三、计划免疫管理1、建立计划免疫儿童个案信息网(1)实现儿童接种资料个案管理信息化,出生儿童接种卡发卡率达到100%。
(2)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
2、继续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对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要求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漏种疫苗补种率达到100%以上。
3、进一步加强接种门诊管理工作。
规范接种程序,搞好接种环境卫生,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接种环境。
4、疫苗及冷链管理继续贯彻执行条例和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好疫苗管理和冷链系统管理。
免疫规划工作制度(四篇)
免疫规划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制度,旨在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我国所有行政区域内的免疫规划工作,包括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免疫规划机构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免疫规划工作应本着科学、公正、高效、便民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注重规划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提高疫苗接种率,提升免疫效果。
第四条免疫规划工作应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免疫规划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第五条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领导和监管,建立健全免疫规划工作的考核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第二章组织体系第六条免疫规划工作应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包括国家层面的领导机构、地方层面的管理机构和基层的免疫规划机构。
第七条国家层面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免疫规划的总体策略和政策,协调各地区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组织开展免疫规划相关的科研和培训工作。
第八条地方层面的管理机构应根据国家层面的要求,制定本地区的免疫规划工作方案和措施,统筹协调各级免疫规划机构的工作,落实免疫规划的各项任务。
第九条基层的免疫规划机构应负责具体的免疫规划工作,包括疫苗接种点的管理、疫苗的接收、保存和分发、疫苗接种情况的监测和统计等。
第十条免疫规划机构应配备充足的专业人员,包括免疫规划专家、免疫接种医生、免疫规划护士等,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十一条免疫规划工作的程序应包括免疫规划的制定、疫苗采购和配送、疫苗接种和监测等环节。
第十二条免疫规划的制定应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免疫规划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调整。
第十三条疫苗采购和配送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进行,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四条疫苗接种工作应由免疫接种医生负责,按照免疫规划的要求进行接种,并及时记录接种信息。
计免工作制度
计免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计划免疫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计划免疫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全国统一的疫苗接种程序和免疫规划。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计划免疫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计划免疫工作所需的经费和资源。
第四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免疫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计划免疫工作的技术指导、疫苗供应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等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参与计划免疫工作。
第五条计划免疫工作应当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接种服务。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计划免疫工作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计划免疫技术和方法。
二、疫苗接种第七条疫苗接种应当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时间表进行。
第八条儿童出生后,其监护人应当及时向居住地的接种单位报告,并按照接种单位的要求及时接种第一剂次疫苗。
第九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接种单位提供疫苗,并建立疫苗供应和质量保障体系。
第十条接种单位应当具备合格的疫苗储存、运输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一条疫苗接种应当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实施,并做好疫苗接种的记录和报告工作。
三、疫苗管理和质量控制第十二条疫苗的生产、流通、使用应当遵守国家疫苗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疫苗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疫苗质量追溯体系,保证疫苗的可追溯性。
第十四条疫苗的储存、运输、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疫苗管理规范的要求,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对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监测,发现疫苗质量问题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计划免疫系列工作制度(10篇)
计划免疫系列工作制度(10篇)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一、为保证这项工作经常性开展,乡(镇)卫生院设立以院长为科长,乡(镇)兼职防疫人员及接种员人员为骨干的乡(镇)卫生院防保科,负责制订本乡(镇)生物制品计划,领发生物制品,实施预防接种,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冷链”管理,以及对基层卫生人员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项工作。
二、乡(镇)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儿童免疫接种卡)、一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两册(1、2类疫苗接种登记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册)、两簿(生物制品令发登记簿、冷链设备接种器材领发登记簿)、两表(年度生物制品计划双月报表、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制度。
卡、簿、表由乡防疫人员专柜保管,接种卡仅接种期间发至各接种点,接种完后仍交回乡卫生院管理。
7岁后,接种卡片由乡镇卫生院保管15年。
儿童预防接种证交儿童家长保管,0―7岁儿童年龄分组表每年统计一次并上墙公布。
三、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
2003年度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低于95%以上,坚持每季全乡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数核对。
四、接种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
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严禁使用过期、冻接和变质的疫(菌)苗,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
五、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写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接种后的统计汇总工作,按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出生物制品使用双月报表或工作总结。
六、积极处理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并及时向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必要时,提请县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会诊,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不得单方面出具诊断证明,所出证明一律无效。
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一、凡本地0―7岁儿童必须一人一卡一证。
外来、外迁的儿童要及时索补卡、转卡,超龄儿童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实行剔卡,剔除的卡片要保存备查。
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
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免疫科工作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其工作涉及到很多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免疫防御的工作中,计划免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定期给予强制免疫接种,从而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遏止和消灭疾病的传播。
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是指在免疫科、疾控中心等单位,通过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实施强制免疫接种,推进免疫计划的工作。
下面,我从制定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的必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一一介绍。
一、制定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的必要性了解免疫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免疫接种不仅能够预防传染病的流行,而且对于保护群众健康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通过科学制定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可以更加有效的推进免疫计划的实施。
具体来说,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免疫计划的执行效率: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可以使免疫计划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执行,提高免疫接种的工作效率。
2、保障人民群众的免疫安全: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能够在补足基础免疫的同时更好的推进人群的群体免疫,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免疫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3、提高免疫接种的规范性:科学制定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可以保持免疫接种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防止出现工作流程上的漏洞和瑕疵。
二、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的内容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的制定需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免疫计划的实施范围和目标:明确实施地区、实施精准对象和实施的免疫接种项目。
2、免疫计划的时间安排:制定免疫接种的时间表,每个项目的接种时间以及免疫计划实施的整体时间规划。
3、免疫接种工作的流程和程序:制定免疫接种的流程和程序,明确免疫接种的程序、人员分工和工作职责等。
4、免疫接种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定免疫接种管理规定,确保免疫接种工作稳定有序进行。
5、免疫接种工作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制定免疫接种的质量评估标准,严格把控免疫质量。
三、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的实施方法了解了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的内容,下面就需要了解具体的实施方法了。
免疫规划科工作制度(5篇)
免疫规划科工作制度1、认真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
坚守工作岗位,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2、工作时间内不得干私事,因公外出要向科长报告。
3、上班着装整齐、清洁,文明办公,礼貌待人。
4、先办急事,后办缓事,杜绝拖拉作风。
5、服从科长安排,积极完成本职工作。
6、发生有疫情、差错事故要立即向科长或中心领导报告。
7、科室贵重器材、生物制品等要专人专库保管,进库、贮存、领用、领发都要有明细账目,要帐物相符。
定期检查,防止丢失、积压、霉坏。
8、科室资料要专人专柜保管,定期收集归档,外单位借阅须经科长同意,办理借阅手续,方可借阅。
免疫规划科科长工作职责1、在卫生院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业务、行政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年工作计划与方案,____科室全体人员实施,参加主要业务的实践,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按时总结向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进行汇报。
3、____科室的政治、业务学习,定期进行考核。
4、主持召开科务会议,检查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5、督促检查科室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6、做好本科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随时向院领导反映工作人员的思想和工作表现。
新生儿月报管理制度1、为及时掌握全乡新生儿出生情况,全乡实行新生儿月报制度及流动人口儿童主动搜索制度。
2、新生儿月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准弄虚作假。
3、承担计划免疫工作的每位村医在每个月____日前必须把区域内当月发现的新生儿和流动人口儿童填好报告卡,交到防保组,由防保组进行登记并统计上报。
4、防保组在每月____日前把上月全乡的新生儿数上报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1、专人负责。
由专人负责新生儿报告、登记工作。
每月定期到所管辖区内,收集辖区内新生儿及流动儿童相关资料,及时掌握辖区内适龄儿童的流入流出情况。
2、例会制度。
指定辖区内的村(居)负责卫生等有关人员作为计划免疫联络员,定其召开例会。
联络员负责上报本区域每月新生儿及流动儿童资料,核对本月门诊收集的新生儿及流动儿童资料。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范文(三篇)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范文免疫工作是保障国家和个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规范免疫工作,制定免疫工作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将就该制度的范本进行详细论述。
一、免疫工作的宗旨免疫工作的宗旨是为了建立健康的社会,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维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免疫工作的目标1. 提供高质量的免疫接种服务,使得广大群众能够获得准确、及时、安全的免疫接种。
2. 加强免疫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免疫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健康意识。
3. 建立健全免疫档案管理机制,确保个人免疫信息的有效保存和利用。
4. 健全免疫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免疫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进行科学调整和改进。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免疫工作的良好合力。
三、免疫工作责任分工1.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全国免疫工作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制定相关政策和技术规范,推动免疫工作的落实。
2. 各级政府负责免疫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确保免疫服务的普及和免疫对象的全面覆盖。
3. 医疗机构负责对免疫对象进行免疫接种,提供科学、规范、安全的免疫接种服务。
4. 公共卫生部门负责开展免疫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布免疫相关信息,掌握免疫工作的动态,指导工作的调整和改进。
5. 社会各界负责积极参与免疫宣传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免疫工作制度建设1. 建立免疫档案管理制度。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个人免疫档案数据库,实现免疫信息的电子化管理,确保免疫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2. 完善免疫接种服务制度。
确保免疫接种点的设施和设备符合相关规范,充足的疫苗供应,合格的接种人员,并定期评估接种效果和接种安全性。
3. 加强免疫宣传教育工作。
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免疫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普及免疫常识,提高公众的免疫意识和保护意识。
4. 建立免疫监测和评估机制。
设立免疫监测站,定期开展对免疫对象的监测和评估工作,跟踪疫苗的药效和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是指为了保护员工和组织的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计划免疫工作制度中的措施:
1. 教育和宣传:向员工提供关于疾病传播和防控的教育和宣传,如通过培训、宣传册等方式。
2. 卫生措施: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间、卫生纸、洗手液、口罩等,并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3. 健康检查:可要求员工接受健康检查,如体温测量、体检等,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4. 社交距离:鼓励员工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如通过调整工位布局、限制人员聚集等措施。
5. 工作安排: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如推行弹性就业、远程办公等,减少员工集中工作在一个地点的时间。
6. 接触追踪:记录员工在工作场所的人员接触情况,以便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追踪潜在的传播链。
7. 疫苗接种:鼓励员工接种疫苗,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如提供免费疫苗、强调接种的重要性等。
8. 政策和程序:制定政策和程序,明确员工在疾病暴发时应采取的行动,如隔离、报告病情等。
总之,计划免疫工作制度旨在确保员工和组织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具体的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2024年免疫规划科工作制度范本(四篇)
2024年免疫规划科工作制度范本一、所有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应深化业务知识的学习,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熟悉免疫规划,理解疫苗特性,掌握接种技术、途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反应进行观察和妥善处理的方法。
二、依据接种记录,通过入户发放通知单,确保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能够达到上级规定的确切接种率。
三、全面了解并定期更新辖内所有__岁儿童的基本信息,跟踪儿童的迁移情况,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上报。
四、在预防接种日提供协助,当日完成接种儿童数据的统计,对未能接种的儿童发出补种通知,并跟进他们在下一个接种日进行补种。
五、对已接种的儿童进行卡片验证工作,将外地上报的儿童接种记录补充录入到接种卡中。
六、妥善进行登记、统计和总结工作,确保各类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024年免疫规划科工作制度范本(二)一、所有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应深化业务知识的学习,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熟悉免疫规划,理解疫苗特性,掌握接种技术、途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反应进行观察和妥善处理的方法。
二、依据接种记录,通过入户发放通知单,确保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能够达到上级规定的确切接种率。
三、全面了解并定期更新辖内所有__岁儿童的基本信息,跟踪儿童的迁移情况,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上报。
四、在预防接种日提供协助,当日完成接种儿童数据的统计,对未能接种的儿童发出补种通知,并跟进他们在下一个接种日进行补种。
五、对已接种的儿童进行卡片验证工作,将外地上报的儿童接种记录补充录入到接种卡中。
六、妥善进行登记、统计和总结工作,确保各类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024年免疫规划科工作制度范本(三)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部门的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制定并执行全市的相应工作目标、策略、措施及具体实施计划。
2、负责实施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管理。
3、规划并执行全市第一类疫苗的使用和分配策略,同时进行疫苗的管理工作。
免疫规划工作制度范文(4篇)
免疫规划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提高员工的免疫力,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免疫规划工作制度。
第二条公司将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免疫规划要求,制定和执行免疫计划工作,不断完善免疫措施。
第三条公司将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免疫健康知识教育,并定期开展免疫健康培训。
第四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免疫档案管理制度,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和健康信息安全。
第二章免疫健康教育与培训第五条公司将定期邀请专业医生或免疫健康专家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员工的免疫意识和健康知识。
第六条公司将组织免疫健康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疫苗接种技巧、免疫常识和免疫预防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第三章免疫计划与接种第七条公司将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免疫规划要求,制定并及时更新免疫计划。
第八条公司将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疫苗接种服务,并组织疫苗接种活动。
第九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疫苗接种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疫苗接种记录和追踪系统。
第四章免疫安全措施第十条公司将建立免疫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免疫感染的风险。
第十一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个人防护措施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第十二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办公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第五章免疫档案管理第十三条公司将建立员工免疫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健康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
第十四条公司将确保员工个人隐私和健康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第十五条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销毁员工免疫档案中的过期和无效信息。
第六章免疫规划执行和监督第十六条公司将指定专人或设立免疫规划工作小组,负责免疫规划的执行和监督工作。
第十七条公司将定期进行免疫规划工作的评估和监测,确保免疫规划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九条免疫规划工作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以上是一份免疫规划工作制度的范本,具体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2024年计划免疫工作制度(二篇)
2024年计划免疫工作制度白社区免疫规划工作流程管理规范免疫规划工作是当前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策略的核心组成部分,社区作为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单元,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一、卡片、证书与登记册的管理1. 建立卡片、证书与登记册。
儿童出生时,由所在医院为其建立预防接种证,社区则根据接种证为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并在预防接种登记册中进行相应登记。
在日常工作中,若发现未建立证书或接种证丢失的儿童,应立即为其补办证书,并在登记册中做好记录,同时建立相应的卡片。
按照规定,社区应为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____个月,外来儿童寄居满____个月,建立预防接种登记册和接种证及卡片。
社区站点负责对辖区新出生儿童进行详细摸底,并建立相应的卡、证、册。
2. 预防接种登记册及接种卡应按年龄段进行分类登记。
目前,我们要求自____年起至今的分年度登记。
3. 对辖区内的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施接种证查验制度,对未按照规定程序完成接种的儿童,必须引导其至指定接种门诊进行补种。
二、免疫规划疫苗使用管理与接种要求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1. 第一类疫苗: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政府或其卫生行政部门决定的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2. 第二类疫苗: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当前实施的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常规接种包括以下疫苗(共____种):乙肝疫苗(hepb)、卡介苗(bcg)、脊灰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白破疫苗(dt)、麻风疫苗(mr)、麻腮风疫苗(mmr)、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l)、乙脑减毒活疫苗(je-l)、a群流脑疫苗(men a)、a+c群流脑疫苗(menac)。
1. 疫苗管理:建立疫苗账目,所有疫苗需单独设立账目,疫苗及注射器的出入库流向需清晰记录,确保日清月结。
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制度(5篇)
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制度一、疫苗及其使用管理1、根据《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和上级制定的各类生物制品指导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第一类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第二类为自费疫苗),不得随意扩大接种对象和增减接种次数。
2、疫苗按市→区(市)县→社区接种点统一订购各类生物制品和供应,按照规定温度条件和要求贮存,每天记录____次冰箱温度。
3、疫苗贮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
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联合疫苗、乙脑灭活疫苗和流脑疫苗在2~8℃贮存和运输。
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在-20~8℃的条件下运输,贮存期____个月以上的,在-20℃条件下贮存;贮存期____个月以内的,在-20℃或2~8℃条件下贮存。
4、疫苗应按照计划领取、分发,办理登记手续。
(1)设立疫苗专用账簿,日清月结,半年定期盘查,做到帐苗相符。
(2)疫苗应按照品种、批号(失效期)分类码放,领取或分发疫苗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号疫苗“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
二、预防接种证、卡(册)管理1、凡在我市范围内出生的儿童在____月内建立预防接种卡、建立预防接种证;外地居住在本市内____个月以上者也要按照要求单独建卡、建证。
2、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保管,作为接种及儿童办理入托、入园、入学和留学凭证。
3、卡(册)由各接种点专人负责保管,每年进行____次卡片清理,清理的卡(册)要妥善保管。
4、每次接种完后用钢笔填写接种证、卡(册),按时统计上报各类数据和报表。
三、冷链系统及管理冷链设备必须建档建账,专人保管,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____和使用,与计划免疫无关的工作人员禁止使用冷链设备,发现故障要及时维修,不能修复或报废的设备要更新。
凡由于管理和操作不当导致冷链设备损坏,造成疫苗失效,将追究使用单位和当事人责任。
四、接种管理1、以街道、社区为单位建立规范化接种门诊,并取得预防接种门诊合格证,实行日、周、旬、月、双月定时、定点接种。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范文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范文一、前言免疫工作是保障员工健康和公司正常运营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免疫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制定免疫工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工作的目标、内容、流程和责任分工,旨在提高企业对疫情的应对能力,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二、目标本制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科学、严格的免疫工作制度,旨在做到以下几点:1. 提高员工对疫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增强他们的健康安全意识;2. 定期进行员工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3. 组织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员工科学合理的免疫建议和指导;4. 确保公司内部疫情数据的及时收集、分析和汇报;5. 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提供必要的紧急救治服务;6. 做好免疫工作的宣传和宣导,提高整体免疫水平;7. 建立健全的追踪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疫情。
三、内容1. 健康宣传(1)通过公司内部宣传栏、企业微信等渠道及时发布防疫通知和相关政策;(2)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资料,向员工传达正确的防疫知识;(3)组织健康教育讲座,邀请相关专家讲解防疫知识。
2. 健康测量(1)每天上班前,员工须进行体温测量。
体温高于正常值的员工不得进入办公区域;(2)员工每周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记录并上报相关资料;(3)建立员工健康记录档案,包括健康测量结果、病史等信息。
3. 健康体检(1)公司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2)根据体检结果,及时向员工提出相关的健康建议和措施;(3)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实时更新体检结果和健康状况。
4. 健康监测(1)建立员工健康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2)对员工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3)定期进行公司内部流行疾病的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
5. 健康救助(1)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提供必要的急救服务;(2)建立健康热线电话,为员工提供疑问咨询和健康救助服务;(3)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员工提供定期体检和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免疫系列工作制度(10篇)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一)、为保证这项工作经常性开展,乡(镇)卫生院设立以院长为科长,乡(镇)兼职防疫人员及接种员人员为骨干的乡(镇)卫生院防保科,负责制订本乡(镇)生物制品计划,领发生物制品,实施预防接种,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冷链”管理,以及对基层卫生人员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项工作。
(二)、乡(镇)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儿童免疫接种卡)、一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两册((1)、2类疫苗接种登记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册)、两簿(生物制品令发登记簿、冷链设备接种器材领发登记簿)、两表(年度生物制品计划双月报表、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制度。
卡、簿、表由乡防疫人员专柜保管,接种卡仅接种期间发至各接种点,接种完后仍交回乡卫生院管理。
7岁后,接种卡片由乡镇卫生院保管xx年。
儿童预防接种证交儿童家长保管,0—7岁儿童年龄分组表每年统计一次并上墙公布。
(三)、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
2xxx年度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低于95%以上,坚持每季全乡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数核对。
(四)、接种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
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严禁使用过期、冻接和变质的疫(菌)苗,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
(五)、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写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接种后的统计汇总工作,按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出生物制品使用双月报表或工作总结。
(六)、积极处理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并及时向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必要时,提请县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会诊,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不得单方面出具诊断证明,所出证明一律无效。
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一)、凡本地0—7岁儿童必须一人一卡一证。
外来、外迁的儿童要及时索补卡、转卡,超龄儿童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实行剔卡,剔除的卡片要保存备查。
(二)、儿童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保管。
接种卡要以乡(镇)卫生院集中专柜保管,7岁后的卡片必须保存xx年以上,接种期间下发至各接种门诊(点),接种时及时的由接种人员填卡、填证,做到卡、证填写一致,不得弄虚作假。
(三)、接种结束后,由接种人员将接种卡交回乡(镇)卫生院防疫医生保管,防疫医生负责统计、上报工作。
(四)、接种卡每年以乡(镇)为一本,以村为序组装,同时按出生年度为序,同年出生儿童按出生先后排列。
(五)、每年1月份对卡片进行一次整理核对,该转的转,该剔的剔,并将整理情况逐级上报,统计本乡(镇)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
预防接种器材及冷藏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冷藏设备及器材配备:乡(镇)有疫苗冷藏箱(供储运五天疫苗),每个村有疫苗冷藏包(供储运三天疫苗),有各种规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在接种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二)、乡(镇)所有设施及接种器材一律专人专柜保管,乡(镇)防疫人员负责全乡(镇)设施和器材配备的管理,建好设施及器材帐,保持器材及设备的整洁干燥和完善,冷藏箱(包)不存放有水的冰排,使器材和设备保持在最佳能动状态。
(三)、设备及器材在接种前下发至各接种(点),接种完成即如数交回,做到领发有登记,回收有检查,损坏必赔偿。
(四)、设备及器材坚持专物专用,任何人无权借故它用。
卡介苗专用注射器只能注射卡介苗,严禁使用过卡介苗的针管针头接种其它疫苗。
(五)、冰箱(或冷库)每天记录温度,经常除霜,随时监测机械运转情况,出现故障及时排除并作好记录。
设备严禁存放食物,尽量减少开盖次数,保证冷藏效果。
疫苗计划、分发、管理制度(一)、县疾控中心负责制定全县各年度生物制品计划,分配好各乡(镇)全年的疫苗任务数。
建立疫苗收发登记制度,做到库存疫苗心中有数,保证基层供苗,先入库的和先失效的先用,不用过期失效疫苗。
麻苗、糖丸要储存在—20℃温度范围,卡介苗、百白破、乙肝疫苗要储存在2—8℃范围内,逐日记录储存温度,随时监测设备功能,保证疫苗质量。
(二)、乡(镇)疫苗计划实行提前一年计划的办法上报。
计划要根据乡(镇)的人口出生率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而制定,并按照6次冷链运转的要求下发到乡(镇)。
要做好疫苗领发登记,使之心中有数。
不积压浪费疫苗,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储存和使用。
安全注射制度对疫(菌)苗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称为安全注射,安全注射必须达到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者无危险,注射后的物品(废物)不会给公共带来危害。
根据以上要求,特制定安全注射制度。
(一)、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要无菌包装,在有效期内使用;接种前才能打开包装,使用后放入指定的安全盒或防剌容器中,不允许再次使用);(二)、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持技术合格证、上岗证上岗。
(三)、预防接种必须掌握各种疫(菌)苗的禁忌症。
(四)、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
(五)、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
(六)、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安全的回收、销毁。
免疫接种副反应的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一)、报告(1)、发生一般反应给予及时处理,做好对儿童家长的理解说服工作,不必进行报告。
(2)、发生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事故应及时处理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局、卫生局报告。
(二)、调查(1)、接到下级单位有关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临床和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或免疫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的成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必要时可邀请疫苗生产部门共同进行调查。
(2)、调查内容应包括反应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长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批号、失效期、生产厂家、疫苗检定结果,接种时间、部位、针次、剂量、操作和器材消毒情况,接种的单位、环境、接种者姓名,接种前健康状况、有无禁忌证、过敏史、神经精神病史、以往接种史和反应情况,家庭中有无癫痫、脑病、惊厥、过敏史反应出现的时间、经过表现和处理治疗过程,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疫苗的保存及在当地接种同批号疫苗的人数和出现反应的人数等。
(三)、处理(1)、各级医疗单位在诊治过程中凡遇到免疫接种有关的病例,诊断必须慎重,必要时可进行病例讨论或会诊。
如认为可能是接种反应,应先与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联系。
在未经免疫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确定前,不得在口头上或病史上向家属说明是接种反应。
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所作出的诊断无效。
(2)、各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应经过集体讨论,对免疫接种的反应作出诊断;若无法作出诊断,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上级诊断小组作出诊断。
(3)、接种后发生原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应立即报请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必要时进行尸体解剖,查明死亡原因,予以处理。
(4)、在进行接种反应调查处理的同时,应积极组织抢救治疗。
流动儿童管理制度流动儿童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外省、外地区、外县、外乡)居住连续时间在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儿童。
我县各乡(镇)的流动儿童一般以经商、寄养、超生为主,由于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居无定所,常常不能及时得到免疫接种,已成为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因素。
为消灭免疫空白人群,使流动儿童及时得到免疫接种,特制定流动儿童管理制度:(一)、认真组织调查,城区尤其是要抓住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新建居民区、拆迁户等重点地区的儿童为重点对象,乡(镇)要以超生儿、弃婴和外地留、寄居儿童等重点对象,弄清流动儿童的底数和类型。
(二)、广泛进行宣传,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三)、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报告制度(行政村的医生每一个月应向乡(镇)卫生院报告流动儿童人口数,乡(镇)卫生院每季度向县疾控中心报告本乡(镇)流动儿童人口数),以保证流动儿童去向信息畅通。
(四)、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应定期主动搜索,及时发现流动儿童,及时建卡、建证补种。
(五)、动员流动儿童居住地的群众发挥监测作用,主动向当地卫生医疗单位报告。
统计报告制度(一)、每年冷链运转6次,乡(镇)防疫人员根据再一次冷链运转的实际接种情况,分次统计汇总上报县卫生防疫站。
(二)、每次冷链运转后,乡(镇)防疫员应凭收回的接种卡上分村分龄统计儿童人口数,并上报县卫生防疫站。
(三)、每年年底,各乡(镇)卫生院应上报本辖区计免工作基本情况年报表,统计好组织机构、宣传、培训、器材设备、疫苗使用、工作总结资料,在次年1月15日前报县站。
(四)、县疾控中心每年1月向市疾控中心报出上一年工作总结和接种率调查及计免冷链基本情况表。
每年4月向市疾控中心报出下一年度生物制品计划,每年每次冷运后收集各乡(镇)的接种情况并统计上报市疾控中心。
(五)、报表数据要有根有据,禁止胡编乱造。
资料整理归档制度(一)、注意收集整理计免历史资料,防止流散丢失。
(二)、计免各项资料要按计免管理、生物制品、疾病控制、宣传资料、设备器材、人口资料、计划总结等类别分别整理存档。
(三)、计免人员如有更换、要作好资料交结工作,严禁带走或毁坏。
检查评比及例会制度(一)、检查评比坚持县一年一查、区半年一查、乡一运转一查的制度,表彰保质保量完成计划工作任务的集体和个人,对于违反制度,造成了工作落后、国家财产受损、严重职责事故或弄虚作假者,要视其情节轻重,处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经济制裁、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县坚持一季度一次,区坚持两月一次,乡坚持一月一次的例会办公制度,以传播信息,传达上级计免工作精神,交流工作经验,安排布置工作培训,提高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