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知识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1.1.1集合的概念

高中数学:1.1.1集合的概念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1.1 集合的概念1.了解集合的概念. 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3.掌握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的应用.1.集合的概念(1)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通常用英语大写字母A ,B ,C ,…表示.(2)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通常用英语小写字母a ,b ,c ,…表示.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知识点关系 概念记法 读法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a ∈A“a 属于A ” 不属于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a ∉A“a 不属于A ”元素 意义确定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确定的,即给定元素a 和集合A ,a ∈A 与a ∉A 必居其一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即a ∈A 且b ∈A 时,必有a ≠b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可以任意排列顺序4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记作∅非空集合:按含有元素的个数分为⎩⎪⎨⎪⎧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5.常用数集的意义及表示意义名称记法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自然数集N在自然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正整数集N+或N*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整数集Z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有理数集Q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实数集R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A.著名的中国数学家B.所有的负数C.清华大学招收的2016届本科生D.满足3x-2>x+3的全体实数答案:A2.设M是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3∈M B.1∈MC.2∈M D.2∉M答案:C3.方程x2-2x+1=0的解集中有________个元素.答案:14.指出下列集合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1)满足2 011≤x≤2 013的整数构成的集合;(2)平面α内所有直线构成的集合.答案:(1)有限集(2)无限集集合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不超过20的非负数;(2)方程x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3)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解】(1)任给一个实数x,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0≤x≤20”与“x>20或x<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2)类似于(1),也能构成集合.(3)“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判断一组对象构成集合的依据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关键是看是否有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的对象是“确定无疑”的还是“模棱两可”的,如果是“确定无疑”的,就可构成集合;如果是“模棱两可”的,就不能构成集合.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中国农业银行的所有员工; ②我国的大河流; ③不大于3的所有自然数;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和原点距离等于1的点; ⑤未来世界的高科技产品; ⑥所有的好心人.解析:①能,①中的对象是确定的;②不能,“大”无明确标准;③能,不大于3的所有自然数有0、1、2、3,其对象是确定的;④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给一点,可明确地判断是不是“和原点的距离等于1”,故能组成一个集合;⑤不能,“高科技”的标准不能确定;⑥不能,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来判断某个人是否是“好心人”.答案:①③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 ①12∈R ;②2∉Q ;③|-3|∈N ;④|-3|∈Q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满足“a ∈A 且4-a ∈A ,a ∈N 且4-a ∈N ”,有且只有2个元素的集合A 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扫一扫 进入91导学网(www .91daoxue .com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解析】 (1)12是实数,2是无理数,|-3|=3是非负整数,|-3|=3是无理数.因此,①②③正确,④错误.(2)因为a ∈A 且4-a ∈A ,a ∈N 且4-a ∈N ,若a =0,则4-a =4,此时A 满足要求;若a =1,则4-a =3,此时A 满足要求;若a =2,则4-a =2,此时A 含1个元素不满足要求.故有且只有2个元素的集合A 有2个,故选C .【答案】 (1)C (2)C判断元素和集合关系的两种方法(1)直接法: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给出的,只要判断该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给出即可. 此时应首先明确集合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2)推理法:对于某些不便直接表示的集合,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时,只要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此时应首先明确已知集合的元素具有什么属性,即该集合中元素要符合哪种表达式或满足哪些条件.已知集合A 中元素满足2x +a >0,a ∈R ,若1∉A ,2∈A ,则( )A .a >-4B .a ≤-2C .-4<a <-2D .-4<a ≤-2解析:选D .因为1∉A ,2∈A ,所以⎩⎪⎨⎪⎧2×1+a ≤0,2×2+a >0即-4<a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已知集合P 中有三个元素a -3,2a -1,a 2+4,且-3∈P ,求实数a 的值. 【解】 因为-3∈P ,a 2+4≥4, 所以a -3=-3或2a -1=-3, 解得a =0或a =-1.经检验a =0时,P 中三个元素为-3,-1,4,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a =-1时,P 中三个元素为-4,-3,5,也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综上可知,a 的值为0或-1.由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求解字母取值(范围)的步骤已知集合A 含有两个元素a 和a 2,若1∈A ,求实数a 的值.解:若1∈A ,则a =1或a 2=1, 即a =±1. 当a =1时,集合A 有重复元素,不符合互异性, 所以a ≠1; 当a =-1时,集合A 含有两个元素1,-1, 符合互异性. 所以a =-1.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三大特性.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一方面可以判断一些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与集合有关的问题.2.(1)符号“∈”“∉”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的,不能用来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2)a ∈A 与a ∉A 取决于a 是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对任何a 与A ,在a ∈A 与a ∉A 这两种情况中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初学者由于对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把握不准,而容易忽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致错.1.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A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x 轴上方的y 轴附近的点 B .平面内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三角形 C .新华书店中有意义的小说 D .π(π=3.141…)的近似值的全体解析:选B .选项A ,C ,D 中的对象不具有确定性,故不能构成集合;而选项B 为∅,故能构成集合.2.所给下列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12∈R ;②2∉∅;③0∈N +;④-3∉N .A .1B .2C .3D .4解析:选C .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C .3.由“book 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中元素个数为( )A .1B .2C .3D .4解析:选C .“book 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中有b ,o ,k 共3个元素.4.已知集合A 是由0,m ,m 2-3m +2三个元素构成的集合,且2∈A ,则实数m =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m =2或m 2-3m +2=2, 解得m =2或m =0或m =3,经验证, 当m =0或m =2时, 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当m =3时, 满足题意,故m =3. 答案:3[A 基础达标]1.下列各组对象中能构成集合的是( ) A .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好看的节目 B .某学校高一年级高个子的学生 C .2的近似值D .2016年全国经济百强县解析:选D .由于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所以D 中对象可构成集合.2.给出下列关系:(1)13∈R ;(2)5∈Q ;(3)-3∉Z ;(4)-3∉N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解析:选B .13是实数,(1)正确;5是无理数,(2)错误;-3是整数,(3)错误;-3是无理数, (4)正确.故选B .3.若a ,b ,c ,d 为集合A 的四个元素,则以a ,b ,c ,d 为边长构成的四边形可能是( ) A .矩形 B .平行四边形 C .菱形D .梯形解析:选D .因为a ,b ,c ,d 为集合A 中的四个元素,故a ,b ,c ,d 均不相同,故选D .4.已知A 中元素满足x =3k -1,k ∈Z ,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1∉AB .-11∈AC .3k 2-1∈AD .-34∉A解析:选C .因为-1=3×0-1∈A ,故A 错; -11=3×(-4)+1=3×(-3)-2∉A ,故B 错; -34=3×(-11)-1∈A ,故D 错; 因为k ∈Z ,所以k 2∈Z , 所以3k 2-1∈A ,故C 正确.5.由实数x ,-x ,|x |,x 2,-3x 3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 ) A .2个元素 B .3个元素 C .4个元素D .5个元素解析:选A .x 2=|x |,-3x 3=-x . 当x =0时,它们均为0;当x >0时,它们分别为x ,-x ,x ,x ,-x ; 当x <0时,它们分别为x ,-x ,-x ,-x ,-x .通过以上分析,它们最多表示两个不同的数,故集合中元素最多含有2个.6.下列说法中①集合N 与集合N +是同一个集合;②集合N 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 中的元素;③集合Q 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 中的元素;④集合Q 中的元素都是集合R 中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解析:因为集合N +表示正整数集,N 表示自然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所以①③中的说法不正确,②④中的说法正确.答案:②④7.已知集合A 含有三个元素3,4,6,且当a ∈A ,有8-a ∈A ,那么a =________. 解析:若a =3,则8-a =5∉A ,故a ≠3; 若a =4,则8-4=4∈A ,故a =4合适; 若a =6,则8-6=2∉A ,故a ≠6. 答案:48.若a ,b ∈R ,且a ≠0,b ≠0,则|a |a +|b |b 的可能取值所组成的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当a >0且b >0时,|a |a +|b |b =2;当a ·b <0时,|a |a +|b |b =0;当a <0且b <0时,|a |a +|b |b=-2.所以集合中的元素为2,0,-2. 即元素的个数为3. 答案:39.由三个数a ,ba ,1组成的集合与由a 2,a +b ,0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求a 2 017+b 2 017的值.解:由a ,ba ,1组成一个集合,可知a ≠0,且a ≠1.由题意可得⎩⎪⎨⎪⎧a 2=1,a =a +b ,b a =0或⎩⎪⎨⎪⎧a 2=a ,a +b =1,b a =0,解得⎩⎪⎨⎪⎧a =-1,b =0或⎩⎪⎨⎪⎧a =1,b =0(舍去), 所以a 2 017+b 2 017=(-1)2 017+0=-1.10.已知集合A 含有两个元素a -3和2a -1,a ∈R . (1)若-3∈A ,试求实数a 的值; (2)若a ∈A ,试求实数a 的值. 解:(1)因为-3∈A ,所以-3=a -3或-3=2a -1.若-3=a -3,则a =0.此时集合A 含有两个元素-3,-1,符合题意. 若-3=2a -1,则a =-1.此时集合A 含有两个元素-4,-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实数a 的值为0或-1. (2)因为a ∈A ,所以a =a -3或a =2a -1. 当a =a -3时, 有0=-3,不成立; 当a =2a -1时,有a =1, 此时A 中有两个元素-2,1, 符合题意.综上知a =1.[B 能力提升]11.集合A 的元素y 满足y =x 2+1,集合B 的元素(x ,y )满足y =x 2+1(A ,B 中x ∈R ,y ∈R ).则下列选项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都正确的是( )A .2∈A ,且2∈BB .(1,2)∈A ,且(1,2)∈BC .2∈A ,且(3,10)∈BD .(3,10)∈A ,且2∈B解析:选C .集合A 中的元素为y ,是数集,又y =x 2+1≥1,故2∈A ,集合B 中的元素为点(x ,y ),且满足y =x 2+1,经验证,(3,10)∈B ,故选C .12.已知集合A 中的元素满足ax 2-bx +1=0,又集合A 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元素1,则实数a +b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当a ≠0时,由题意可知方程ax 2-b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故⎩⎨⎧1+1=--ba,1×1=1a,解得a =1,b =2.故a +b =3.当a =0时,b =1,此时也满足条件, 所以a +b =1, 故a +b 的值为1或3. 答案:1或313.已知集合A 中含有1,0,x 这三个元素. (1)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2)若x 2∈A ,求实数x 的值.解:(1)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x 的取值范围为x ≠1,x ≠0的实数.(2)若x 2=0,则x =0,此时三个元素为1,0,0,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若x 2=1,则x =±1.当x =1时,集合中元素为1,0,1,舍去; 当x =-1时,集合中元素为1,0,-1,符合题意. 若x 2=x ,则x =0或x =1,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所以x =-1.14.(选做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共有8位同学,记他们的学号分别为1,2,3,…,8.现指导老师决定派某些同学去市图书馆查询有关数据,分派的原则为:若x 号同学去,则8-x 号同学也去.请你根据老师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只有一个名额,请问应该派谁去? (2)若有两个名额,则有多少种分派方法?解:(1)分派去图书馆查数据的所有同学构成一个集合,记作M ,则有x ∈M ,8-x ∈M . 若只有一个名额,即M 中只有一个元素,必须满足x =8-x ,故x =4,所以应该派学号为4的同学去.(2)若有两个名额,即M 中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元素x 和8-x ,从而全部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M 应含有1,7或2,6或3,5.也就是两个名额的分派方法有3种.。

2023高一数学最新人教版知识点

2023高一数学最新人教版知识点

2023高一数学最新人教版知识点2023高一数学最新人教版知识点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符号,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

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递性。

『说明一下: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同时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A称作是B的子集,写作A?B。

若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A称作是B 的真子集,一般写作A?B。

中学教材课本里将?符号下加了一个≠符号,不要混淆,考试时还是要以课本为准。

所有男人的集合是所有人的集合的真子集。

』2023高一数学最新人教版知识点2圆的方程定义: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中,有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为(a,b),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方程,须三个独立条件,其中圆心坐标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形条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一是方程的观点,即把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利用判别式Δ来讨论位置关系。

①Δ>0,直线和圆相交。

②Δ=0,直线和圆相切。

③Δ<0,直线和圆相离。

方法二是几何的观点,即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的大小加以比较。

①dR,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圆相切,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圆的切线方程。

求圆的切线方程主要可分为已知斜率k或已知直线上一点两种情况,而已知直线上一点又可分为已知圆上一点和圆外一点两种情况。

3、直线和圆相交,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弦长以及弦的中点问题。

切线的性质⑴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⑵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切线;⑶经过圆心,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切点;⑷经过切点,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圆心;当一条直线满足(1)过圆心;(2)过切点;(3)垂直于切线三个性质中的两个时,第三个性质也满足。

高一数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高一数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集合的表示方法有 列举法 、描述法 . 2.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用符号∈ 或 ∉ 表示. 3.两个集合相等是指 构成集合的元素相同 .
1.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概念
概念 子集
定义
符号表 示
如果集合A中
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
合B中的元素,就说这两个 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两集合相等
若1,a,ba={0,a2,a+b},则 a2 009+b2010 的值为______.
【思路点拨】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两集合都含有 3 个元素且相等. ②解答本题可从特殊元素 0 着手,结合集合 元素的特性求解.
【解析】 ∵1,a,ba={0,a2,a+b}, ∴0∈1,a,ba. ∴b=0,此时有{1,a,0}={0,a2,a}, ∴a2=1,a=±1. 当 a=1 时,不满足互异性, ∴a=-1. ∴a2 009+b2 010=-1.
不切合实际的,至此,流淌在作者心中的那份伤感就跃然纸上了。 ? 古典场景的流失,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人们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作者对此产生了深切的悲痛之情。文中连续用“多少”这样的几个排比句式,罗列各种流失的古典场景,使悲痛感更具震撼力。“被硬硬撕 掉”“生生撤消”突现出古典场景被毁灭的的情景,传达出悲痛之情。“追远的绝版”“沾有他们最后的体温”说明古典场景不复存在了。古典的文学辞章变成了悲歌,让人仿佛听到了动植物凄厉的哭泣。 ? 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以《诗经》中的诗句为例,说明古典场景的流失,人们 阅读《诗经》时,难以体验古典诗词的摄人的魅力,难以在古典诗词中引发人们的共鸣,难以真正的理解《诗经》的内涵,难以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作了永别。古典场景的流失不仅是人们审美视野的缺失,更是人们精神盛宴的缺失!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作者一种深深的哀悼之情就 传染给了读者。 价值探讨: ? 这篇散文通过古今自然场景的对比,说明古典场景的流失给人们带来的后果是令人深思的。人类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它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低估的。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现在的孩子在理解古典诗词时不能很好的了解古典诗词中优 美的场景,也难以领会诗词的真正内涵,孩子们难以真正的走进古典的灵魂。 现在的中学生,他们中有多少人去读、去理解、去思考古典诗词?而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通古贯今的文化长河,中学生是传承古典文化还是置之不理,这不得不让人引起重视。因此这篇散文在 引起人们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让人们多吸收古典诗词中的精髓,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文化。 天使之举 ? 一位名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红杉树,竟然在这棵有18层楼高的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现在这棵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该树。 ? 希尔是阿肯色州一个牧师的女儿,她曾去亲加州长途旅游,为了呼吁保护森林,她于1987年12月10日登上了这棵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当时以为顶多只呆上3星期,不料去经历邮两年多有艰苦生活。每当冬季风暴来临,她只有一块蓝色帆布袋遮挡。她说,她永远不会把洗澡当做理所 当然遥事。 ? 当双足再次踏上泥土时,希尔终于喜极而泣。我留意到:这则消息是被某晚报排在“世间奇相”栏中编发的,与之毗邻的另一题目是《少年坐着睡觉十一年》......显然,在编辑眼里,这则消息不外乎一种“异人怪招”,是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一种诠释。完全可 以想象,无论于编辑心态,还是看客的阅读体验,都不会找到“感动”、“审美”之类的字眼,更不用说什么启迪与效行了。有的只是一种猎奇,只是寻乐和戏谑。 ? 我为一位普通少女的心灵细腻和巨大关怀力而震撼,为这样一件小人物事迹——所包含的朴素信仰“日常意义”而惊叹。 又忍不住为自己同胞的生命粗糙与无聊而黯然。 ? 这不仅是迟钝,更是麻痹和昏迷。对植物漠不关心算什么人呢?只能算是“植物人”吧。我们有数不清的黄河探险、长江漂流、挺身西域、海湾横渡、飞越峡谷......有的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目的不外乎只有一个:为国争光,别让洋人 太抢眼。放大一点说:倡导家园主义!可我们几乎从未有过像希尔那样默默的私人之举,那样日常意义的“保卫绿色”行动......为什么?哪一个更具有生态与和平意义? ? 显然,双方对自然的态度有“质”异:希尔“拥抱大树”所表达的一种“爱意”和“保护”;而我们的那些“飞 渡”耀示的却是一种“挑战”,一种“征服”。另外,二者的实践方式亦判然有别:如果说希尔的行为更接近于一种日常的梦想表达和自由生活方式的话,那么,我们那些被视为“壮举”的挑战,则更像一场众目睽睽下的卖力表演和做秀。即使用权万一发生了,即使某位中国少女同样扮 演了希尔的角色,又会怎样?她的同胞、朋友、亲人做何想?社会舆论和职能部门会做何反应?国人眼里,她会不会被视为疯子,癔症患者,不可理喻的臆想狂? ? 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做自以为正确的事!我们同样也缺乏这样的常识和思维:尊重、维护别人(包括有临护权的子女、 着属)做自以为正确的事!父母会干预,朋友会劝阻,组织会帮教,舆论会非议,有关部门会制止......用我们熟悉的话说,叫“摆平”。即使你勉强爬上了那棵树,也呆不过三天,就会被轰下来,对付一个小丫头的“撒野”,招多着呢!说到底,此事休想做成! ?于是,也就成了无人

高一数学上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上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上集合知识点归纳在数学学科中,集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数学上的集合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法集合是指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归到一起而成的整体。

可以通过列举法、描述法、符号法等方式来表示一个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是指属于该集合的事物。

二、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关系:若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

同时,根据子集关系,还可以定义真子集和空集。

2.相等关系:若集合A包含了与集合B相同的元素,且集合B也包含了与集合A相同的元素,则称A等于B,记作A=B。

3.交集和并集:交集是指两个集合共同包含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并集是指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还可以定义空集和全集的交集和并集。

4.补集:对于给定的一个全集U,集合A在全集U中除去自己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补集,记作A'。

三、集合的运算1.求并集:将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全部加起来,重复的元素只计算一次。

2.求交集:取两个集合中相同的元素。

3.求差集:求一个集合中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4.集合的运算律:并集和交集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四、集合的表示方式和常用符号1.集合的列举法:通过列出集合中的元素来表示集合。

2.集合的描述法:通过描述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来表示集合。

3.集合的符号法:通过使用集合符号表示集合,例如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大括号表示元素。

五、集合的常用性质和定理1.空集的性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且空集是唯一的。

2.集合的幂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A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幂集,记作P(A)。

3.集合的基本运算律:并集和交集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集合的排列组合:通过排列和组合的方式,可以求解集合中元素的排列和组合数量。

综上所述,高一数学上的集合知识点包括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法、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运算以及集合的常用性质和定理等内容。

高-数学知识点(大全)讲解(大全)

高-数学知识点(大全)讲解(大全)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高一)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高一) (1)一、集合和命题 (2)二、不等式 (4)三、函数的基本性质 (6)四、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2)(一)幂函数 (12)(二)指数&指数函数 (13)(三)反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14)(四)对数&对数函数 (15)五、三角比 (17)六、三角函数 (24)一、集合和命题一、集合:(1)集合的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a A ∈↔a 属于集合A ; ②a A ∉↔a 不属于集合A . (3)常用的数集:N ↔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Z ↔整数集; 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Φ↔空集;C ↔复数集;⎪⎩⎪⎨⎧↔↔-+负整数集正整数集Z Z ;⎪⎩⎪⎨⎧↔↔-+负有理数集正有理数集Q Q ;⎪⎩⎪⎨⎧↔↔-+负实数集正实数集R R .(4)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描述法无限集列举法有限集;例如:①列举法:{,,,,}z h a n g ;②描述法:{1}x x >. (5)集合之间的关系:①B A ⊆↔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特别地,A A ⊆;A BA CBC ⊆⎧⇒⊆⎨⊆⎩.②B A =或A BA B ⊆⎧⎨⊇⎩↔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 ③A B ⊂≠↔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例:N Z Q R ⊆⊆⊆C ⊆;N Z Q R C ⊂⊂⊂⊂≠≠≠≠. 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6)集合的运算:①交集:}{B x A x x B A ∈∈=且 ↔集合A 与集合B 的交集; ②并集:}{B x A x x B A ∈∈=或 ↔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③补集:设U 为全集,集合A 是U 的子集,则由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在全集U 中的补集,记作A C U .④得摩根定律:()U U U C A B C A C B =;()U U U C A B C A C B =(7)集合的子集个数:若集合A 有*()n n N ∈个元素,那么该集合有2n 个子集;21n -个真子集;21n -个非空子集;22n -个非空真子集.二、四种命题的形式:(1)命题:能判断真假的语句.(2)四种命题:如果用α和β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α和β分别表示α和β的否定,①若βα⇒,那么α叫做β的充分条件,β叫做α的必要条件;②若βα⇒且αβ⇒,即βα⇔,那么α既是β的充分条件,又是β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α是β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③欲证明条件α是结论β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分两步来证: 第一步:证明充分性:条件⇒α结论β; 第二步:证明必要性:结论⇒β条件α. (4)子集与推出关系:设A 、B 是非空集合,}{α具有性质x x A =,}{β具有性质y y B =, 则B A ⊆与βα⇒等价.结论:小范围⇒大范围;例如:小明是上海人⇒小明是中国人. 小范围是大范围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大范围是小范围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二、不等式2(,)x +∞)2x 2[,)x +∞],21x四、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1)b a b a b a -≥±≥+; (2)n n a a a a a a +++≥+++ 2121. 五、分式不等式:(1)0))((0>++⇔>++d cx b ax d cx b ax ; (2)0))((0<++⇔<++d cx b ax dcx bax .(1))()()1()()(x x f a a a x x f ϕϕ>⇔>>; (2))()()10()()(x x f a a a x x f ϕϕ<⇔<<>. 八、对数不等式:(1)⎩⎨⎧>>⇔>>)()(0)()1)((log )(log x x f x a x x f a a ϕϕϕ;(2)⎩⎨⎧<>⇔<<>)()(0)()10)((log )(log x x f x f a x x f a a ϕϕ.九、不等式的证明:(1)常用的基本不等式:①R b a 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取“=”号); ②+∈≥+R b a ab b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号); 211a b+. ③+∈≥++R c b a abc c b a 、、(3333,当且仅当c b a ==时取“=”号);④+∈≥++R c b a abc c b a 、、(33,当且仅当c b a ==时取“=”号); ⑤n a a a na a a nn n (2121≥+++为大于1的自然数,+∈R a a a n ,,,21 ,当且仅当 n a a a === 21时取“=”号); (2)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①比较法; ②分析法; ③综合法.三、函数的基本性质一、函数的概念:(1)若自变量−−−→−fx 对应法则因变量y ,则y 就是x 的函数,记作D x x f y ∈=),(; x 的取值范围D ↔函数的定义域;y 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值域. 求定义域一般需要注意: ①1()y f x =,()0f x ≠;②y ()0f x ≥; ③0(())y f x =,()0f x ≠; ④log ()a y f x =,()0f x >; ⑤()log f x y N =,()0f x >且()1f x ≠.(2)判断是否函数图像的方法:任取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与图像最多只有一个公共点; (3)判断两个函数是否同一个函数的方法:①定义域是否相同;②对应法则是否相同. 二、函数的基本性质:注意:定义域包括0的奇函数必过原点(0,0)O . (注意:②如果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I 上是增(减)函数,那么函数)(x f y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函数,区间I 叫做函数)(x f y =的单调区间.(3)零点:若D x x f y ∈=),(,D c ∈且0)(=c f ,则c x =叫做函数)(x f y =的零点.零点定理:⎩⎨⎧<⋅∈=0)()(],[),(b f a f b a x x f y ⇒00(,)()0x a b f x ∈⎧⎨=⎩存在;特别地,当(),[,]y f x x a b =∈是单调函数, 且()()0f a f b ⋅<,则该函数在区间[,]a b 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即存在唯一0(,)x a b ∈,使得0()0f x =. (4 (5注意:()()f a x f b x +=-⇒()f x 关于2a bx +=对称; ()()f a x f a x +=-⇒()f x 关于x a =对称;()()f x f x =-⇒()f x 关于0x =对称,即()f x 是偶函数.注意:()()f a x f b x c ++-=⇒()f x 关于点(,)22b c+对称; ()()0f a x f b x ++-=⇒()f x 关于点(,0)2a b+对称;()()2f a x f a x b ++-=⇒()f x 关于点(,)a b 对称;()()0f x f x +-=⇒()f x 关于点(0,0)对称,即()f x 是奇函数. (6)凹凸性:设函数(),y f x x D =∈,如果对任意12,x x D ∈,且12x x ≠,都有1212()()22x x f x f x f ++⎛⎫< ⎪⎝⎭,则称函数()y f x =在D 上是凹函数;例如:2y x =. 进一步,如果对任意12,,n x x x D ∈,都有1212()()()n n x x x f x f x f x f n n +++++⎛⎫<⎪⎝⎭,则称函数()y f x =在D 上是凹函数;该不等式也称琴生不等式或詹森不等式;设函数(),y f x x D =∈,如果对任意12,x x D ∈,且12x x ≠,都有1212()()22x x f x f x f ++⎛⎫> ⎪⎝⎭,则称函数()y f x =在D 上是凸函数.例如:lg y x =. 进一步,如果对任意12,,n x x x D ∈,都有1212()()()n n x x x f x f x f x f n n +++++⎛⎫>⎪⎝⎭,则称函数()y f x =在D 上是凸函数;该不等式也称琴生不等式或詹森不等式.若R x x f y ∈=),(,0≠∃T ,x R ∈任取,恒有)()(x f T x f =+,则称T 为这个函数的周期. 注意:若T 是)(x f y =的周期,那么)0,(≠∈k Z k kT 也是这个函数的周期; 周期函数的周期有无穷多个,但不一定有最小正周期.①()()f x a f x b +=+,a b ≠⇒()f x 是周期函数,且其中一个周期T a b =-; (阴影部分下略)②()()f x f x p =-+,0p ≠⇒2T p =; ③()()f x a f x b +=-+,a b ≠⇒2T a b =-; ④1()()f x f x p =+或1()()f x f x p =-+,0p ≠⇒2T p =;⑤1()()1()f x p f x f x p -+=++或()1()()1f x p f x f x p ++=+-,0p ≠⇒2T p =;⑥1()()1()f x p f x f x p ++=-+或()1()()1f x p f x f x p +-=++,0p ≠⇒4T p =;⑦()f x 关于直线x a =,x b =,a b ≠都对称⇒2T a b =-; ⑧()f x 关于两点(,)a c ,(,)b c ,a b ≠都成中心对称⇒2T a b =-;⑨()f x 关于点(,)a c ,0a ≠成中心对称,且关于直线x b =,a b ≠对称⇒4T a b =-; ⑩若()()(2)()f x f x a f x a f x na m +++++++=(m 为常数,*n N ∈),则()f x 是以(1)n a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若()()(2)()f x f x a f x a f x na m -+++-++=(m 为常数,n 为正偶数),则()f x 是以2(1)n a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0,)+∞[2,a +∞ 在平面上,11(,)M x y ,22(,)N x y ,则称1212d x x y y =-+-为MN 的曼哈顿距离. 六、某类带有绝对值的函数:1、对于函数y x m =-,在x m =时取最小值;2、对于函数y x m x n =-+-,m n <,在[,]x m n ∈时取最小值;3、对于函数y x m x n x p =-+-+-,m n p <<,在x n =时取最小值;4、对于函数y x m x n x p x q =-+-+-+-,m n p q <<<,在[,]x n p ∈时取最小值;5、推广到122n y x x x x x x =-+-++-,122n x x x <<<,在1[,]n n x x x +∈时取最小值; 1221n y x x x x x x +=-+-++-,1221n x x x +<<<,在n x x ∈时取最小值.思考:对于函数1232y x x x =-+++,在x _________时取最小值.四、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一)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形如)(R a x y a ∈=的函数称作幂函数,定义域因a 而异.(2)当1,0≠a 时,幂函数)(R a x y a ∈=在区间),0[+∞上的图像分三类,如图所示.(3)作幂函数)1,0(≠=a x y a 的草图,可分两步:①根据a 的大小,作出该函数在区间),0[+∞上的图像;②根据该函数的定义域及其奇偶性,补全该函数在]0,(-∞上的图像. (4)判断幂函数)(R a x y a ∈=的a 的大小比较:方法一:)(R a x y a ∈=与直线(1)x m m =>的交点越靠上,a 越大; 方法二:)(R a x y a ∈=与直线(01)x m m =<<的交点越靠下,a 越大(5)关于形如()ax by c cx d+=≠+0的变形幂函数的作图: ①作渐近线(用虚线):d x c=-、ay c =;②选取特殊点:任取该函数图像上一点,建议取(0,)bd;③画出大致图像:结合渐近线和特殊点,判断图像的方位(右上左下、左上右下).(二)指数&指数函数1、指数运算法则: ①yx yxaa a +=⋅;②xyyxa a =)(;③xxxb a b a ⋅=⋅)(;④()xx x a a b b=,其中),0,(R y x b a ∈>、.23、判断指数函数x y a =中参数a 的大小:方法一:x y a =与直线(0)x m m =>的交点越靠上,a 越大; 方法二:x y a =与直线(0)x m m =<的交点越靠下,a 越大.(三)反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1、反函数的概念:对于函数()y f x =,设它的定义域为D ,值域为A ,如果对于A 中任意一个值y ,在D 中总有唯一确定的x 值与它对应,且满足()y f x =,这样得到的x 关于y 的函数叫做()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x f y -=.在习惯上,自变量常用x 表示,而函数用y 表示,所以把它改写为1()()y f x x A -=∈.2、求反函数的步骤:(“解”→“换”→“求”) ①将()y f x =看作方程,解出()x f y =; ②将x 、y 互换,得到1()y f x -=; ③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原函数的值域).3、反函数的条件:定义域与值域中的元素一一对应. 4、反函数的性质:①原函数)(x f y =过点),(n m ,则反函数)(1x f y -=过点),(m n ;②原函数)(x f y =与反函数)(1x fy -=关于x y =对称,且单调性相同;③奇函数的反函数必为奇函数. 5(四)对数&对数函数12 ①01log =a ,1log =a a ,N a N a =log ;②常用对数N N 10log lg =,自然对数N N e log ln =; ③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N M NMa a a log log log -=,M n M a n a log log =; ④bN N a a b log log log =,a b b a log 1log =,b n mb a m a n log log =,b b ac a c log log =,log log N N b a a b =.34、判断对数函数log ,0a y x x =>中参数a 的大小:方法一:log ,0a y x x =>与直线(0)y m m =>的交点越靠右,a 越大; 方法二:log ,0a y x x =>与直线(0)y m m =<的交点越靠左,a 越大.五、三角比1、角的定义:(1)终边相同的角:①α与2,k k Z πα+∈表示终边相同的角度;②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③α与,k k Z πα+∈表示终边共线的角(同向或反向). (2(3)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 ①180rad π=︒; ②1801rad =︒; ③1rad π︒=.(4)扇形有关公式:①rl=α;②弧长公式:r l α=;③扇形面积公式:21122S lr r α==(想象三角形面积公式).(5)集合中常见角的合并:22222222,244542424324424x k x k x k k x x k x k x k k x k Z x k x k x k k x x k x k x k 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6)三角比公式及其在各象限的正负情况: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 于原点的点(,)P x y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7(8)一些重要的结论:(注意,如果没有特别指明,k 的取值范围是k Z ∈) ①角α和角β的终边:②α的终边与2的终边的关系. α的终边在第一象限⇔(2,2)2k k παππ∈+⇔(,)24k k απππ∈+;α的终边在第二象限⇔(2,2)2k k παπππ∈++⇔(,)242k k αππππ∈++;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3(2,2)2k k παπππ∈++⇔3(,)224k k αππππ∈++;α的终边在第四象限⇔3(2,22)2k k παπππ∈++⇔3(,)24k k αππππ∈++. ③sin θ与cos θ的大小关系:sin cos θθ<⇔3(2,2)44k k ππθππ∈-+⇔θ的终边在直线y x =右边(0x y ->); sin cos θθ>⇔5(2,2)44k k ππθππ∈++⇔θ的终边在直线y x =左边(0x y -<);sin cos θθ=⇔5{22}k k ππθππ∈++,⇔θ的终边在直线y x =上(0x y -=).④sin θ与cos θ的大小关系: sin cos θθ<⇔(,)44k k ππθππ∈-+⇔θ的终边在00x y x y +>⎧⎨->⎩或00x y x y +<⎧⎨-<⎩; sin cos θθ>⇔3(,)44k k ππθππ∈++⇔θ的终边在00x y x y +>⎧⎨-<⎩或00x y x y +>⎧⎨-<⎩;sin cos θθ=⇔3{}44k k ππθππ∈++,,k Z ∈⇔θ的终边在y x =±.2、三角比公式: (1)诱导公式:(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第一组诱导公式: 第二组诱导公式: 第三组诱导公式: (周期性) (奇偶性) (中心对称性)⎪⎪⎩⎪⎪⎨⎧=+=+=+=+ααπααπααπααπcot )2cot(tan )2tan(cos )2cos(sin )2sin(k k k k ⎪⎪⎩⎪⎪⎨⎧-=--=-=--=-αααααααα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ααπ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第四组诱导公式: 第五组诱导公式: 第六组诱导公式:(轴对称) (互余性)⎪⎪⎩⎪⎪⎨⎧-=--=--=-=-ααπααπααπααπ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ααπtan )2cot(cot )2tan(sin )2cos(cos )2sin( ⎪⎪⎪⎪⎩⎪⎪⎪⎪⎨⎧-=+-=+-=+=+ααπααπααπααπtan )2cot(cot )2tan(sin )2cos(cos )2sin((2)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倒数关系: 商数关系: 平方关系:⎪⎩⎪⎨⎧=⋅=⋅=⋅1cot tan 1sec cos 1csc sin αααααα ⎪⎪⎩⎪⎪⎨⎧≠=≠=)0(sin sin cos cot )0(cos cos sin tan αααααααα ⎪⎩⎪⎨⎧=+=+=+αααααα222222csc cot 1sec tan 11cos sin(3)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4)二倍角的正弦公式:αααcos sin 22sin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1cos 2sin 21sin cos 2cos 2222-=-=-=ααααα;二倍角的正切公式:ααα2tan 1tan 22tan -=; 降次公式: 万能置换公式:22222221cos 2sin 21cos 2sin 21cos 2cos 21cos 2cos 21sin sin cos 221cos 2tan 1cos 21sin sin cos22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 ⎪⎪⎝⎭⎩; ⎪⎪⎪⎩⎪⎪⎪⎨⎧-=+-=+=ααααααααα2222tan 1tan 22tan tan 1tan 12cos tan 1tan 22sin 半角公式:αααααsin cos 1cos 1sin 2tan -=+=; (5)辅助角公式: ①版本一:)sin(cos sin 22ϕααα++=+b a b a ,其中⎪⎪⎩⎪⎪⎨⎧+=+=<≤2222cos sin ,20b a a b a b ϕϕπϕ.②版本二:sin cos )a b θθθϕ±=±,其中,0,0,tan 2ba b aπϕϕ><<=.3、正余弦函数的五点法作图:以sin()y x ωϕ=+为例,令x ωϕ+依次为30,,,,222ππππ,求出对应的x 与y 值,描点(,)x y 作图.4、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正弦定理:R 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为外接圆半径);其中常见的结论有:①A R a sin 2=,B R b sin 2=,C R c sin 2=;②R a A 2sin =,R b B 2sin =,RcC 2sin =;③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④22sin sin sin ABC S R A B C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BCaR B CS bR A C cR A B⎧⎪=⎨⎪⎩△;4ABC abc S R =△.(2)余弦定理:版本一:⎪⎩⎪⎨⎧-+=-+=-+=C ab b a c B ac c a b A bc c b a cos 2cos 2cos 2222222222;版本二:⎪⎪⎪⎩⎪⎪⎪⎨⎧-+=-+=-+=ab c a b C ac b c a B bc a c b A 2cos 2cos 2cos 222222222;(3)任意三角形射影定理(第一余弦定理):cos cos cos cos cos cos a b C c Bb c A a C c a B b A =+⎧⎪=+⎨⎪=+⎩.5、与三角形有关的三角比: (1)三角形的面积:①12ABC S dh =△;②111sin sin sin 222ABC S ab C bc A ac B ===△;③ABC S =△l 为ABC △的周长. (2)在ABC △中,①sin sin cos cos cot cot a b A B A B A B A B >⇔>⇔>⇔<⇔<; ②若ABC △是锐角三角形,则sin cos A B >;③sin()sin sin()sin sin()sin A B C B C A A C B +=⎧⎪+=⎨⎪+=⎩;cos()cos cos()cos cos()cos A B C B C A A C B +=-⎧⎪+=-⎨⎪+=-⎩;tan()tan tan()tan tan()tan A B C B C A A C B +=-⎧⎪+=-⎨⎪+=-⎩;④sin cos 22sin cos 22sin cos 22A B C BA C CA B +⎧=⎪⎪+⎪=⎨⎪+⎪=⎪⎩;tan cot 22tan cot 22tan cot 22A B C B A C C A B +⎧=⎪⎪+⎪=⎨⎪+⎪=⎪⎩;⑤sin cos 22sin cos 22A B A C ⎧<⎪⎪⎨⎪<⎪⎩;sin cos 22sin cos 22B A B C ⎧<⎪⎪⎨⎪<⎪⎩;sin cos22sin cos 22C AC B ⎧<⎪⎪⎨⎪<⎪⎩; ⇒sin sin cos cos 2222sin sin cos cos 2222sin sin cos cos 2222A B A B AC A C BC B C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222222A B C A B C <;⑥sin sin sin 4cos cos cos 222cos cos cos 14sin sin sin 222sin sin sin 4sin sin cos 222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sin 2sin 2sin 24sin sin sin cos 2cos 2cos 24cos cos cos 1A B C A B CA B C A B C ++=⎧⎨++=--⎩;⑦sin sin sin (0,]23cos cos cos (1,]2A B C A B C ⎧++∈⎪⎪⎨⎪++∈⎪⎩;sin sin sin (0,8sin sin sin cos cos cos 1cos cos cos (1,]8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其中,第一组可以利用琴生不等式来证明;第二组可以结合第一组及基本不等式证明. (3)在ABC △中,角A 、B 、C 成等差数列⇔3B π=.(4)ABC △的内切圆半径为2Sr a b c=++.6、仰角、俯角、方位角: 略7、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理科):(1)积化和差公式: 1sin cos [sin()sin()]21cos sin [sin()sin()]21cos cos [cos()cos()]21sin sin [cos()cos()]2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 (2)和差化积公式:sin sin 2sin cos 22sin sin 2cos sin 22cos cos 2cos cos22cos cos 2sin sin 22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六、三角函数; ].;.)1-=; 1min -=y ;解析:周期22T ππ==,由函数x y sin =的递增区间[2,2]22k k ππππ-+,可得 222232k x k πππππ-≤+≤+,即51212k x k ππππ-≤≤+, 于是,函数5sin(2)73y x π=++的递增区间为5[,]1212k k ππππ-+. 同理可得函数5sin(2)73y x π=++递减区间为7[,]1212k k ππππ++.当2232x k πππ+=+,即12x k ππ=+时,函数5sin(2)3y x π=+取最大值5;当2232x k πππ+=-,即512x k ππ=-时,函数5sin(2)3y x π=+取最大值5-. 例2:求函数5sin(2)7,[0,]32y x x ππ=++∈的单调区间和最值.解析:由[0,]2x π∈,可得42[,]333x πππ+∈.然后画出23x π+的终边图,然后就可以得出当2[,]332x πππ+∈,即[0,]12x π∈时,函数5sin(2)73y x π=++单调递增; 当42[,]323x πππ+∈,即[,]122x ππ∈时,函数5sin(2)73y x π=++单调递减.同时,当232x ππ+=,即12x π=时,函数5sin(2)73y x π=++取最大值12;当4233x ππ+=,即2x π=时,函数5sin(2)73y x π=++取最小值72-;注意:当x 的系数为负数时,单调性的分析正好相反.2、函数sin()y A x h ωϕ=++&cos()y A x h ωϕ=++&tan()y A x h ωϕ=++,其中0,0A ϕ>≠: ((2)函数sin()y A x h ωϕ=++与函数sin y x =的图像的关系如下: ①相位变换:当0ϕ>时,sin sin()y x y x ϕϕ=−−−−−−→=+向左平移个单位; 当0ϕ<时,sin sin()y x y x ϕϕ=−−−−−−→=+向右平移个单位; ②周期变换:当1ω>时,1sin()sin()y x y x ωϕωϕ=+−−−−−−−−−−−−−−→=+所有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当01ω<<时,1sin()sin()y x y x ωϕωϕ=+−−−−−−−−−−−−−−→=+所有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③振幅变换:当1A >时,sin()sin()A y x y A x ωϕωϕ=+−−−−−−−−−−−−−−→=+所有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 当01A <<时,sin()sin()A y x y A x ωϕωϕ=+−−−−−−−−−−−−−−→=+所有各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 ④最值变换:当0h >时,sin()sin()h y A x y A x h ωϕωϕ=+−−−−−−−−−→=++所有各点向上平行移动个单位; 当0h <时,sin()sin()h y A x y A x h ωϕωϕ=+−−−−−−−−−→=++所有各点向下平行移动个单位; 注意:函数cos()y A x h ωϕ=++和函数tan()y A x h ωϕ=++的变换情况同上.3、三角函数的值域: (1)sin y a x b =+型:设sin t x =,化为一次函数y at b =+在闭区间[1,1]-上求最值. (2)sin cos y a x b x c =±+,,0a b >型:引入辅助角,tan baϕϕ=,化为)y x c ϕ=±+. (3)2sin sin y a x b x c =++型:设sin [1,1]t x =∈-,化为二次函数2y at bt c =++求解. (4)sin cos (sin cos )y a x x b x x c =+±+型:设sin cos [t x x =±∈,则212sin cos t x x =±,化为二次函数2(1)2a t y bt c -=±++在闭区间[t ∈上求最值.(5)tan cot y a x b x =+型:设tan t x =,化为by at t=+,用“Nike 函数”或“差函数”求解.(6)sin sin a x by c x d+=+型:方法一:常数分离、分层求解;方法二:利用有界性,化为1sin 1x -≤≤求解.(7)sin cos a x by c x d +=+型:化为sin cos a x yc x b dy -=-)x b dy ϕ+=-,利用有界性,sin()[1,1]x ϕ+=-求解.(8)22sin cos sin cos a x x b x c x ++,(0,,a b c≠不全为0)型:利用降次公式,可得22sin cos sin cos sin 2cos 2222a cb bc a x x b x c x x x -+++=++,然后利用辅 助角公式即可.4备注:①x y sin =和x y cos =的对称中心在其函数图像上;②x y tan =和x y cot =的对称中心不一定在其函数图像上.(有可能在渐近线上) 例3:求函数5sin(2)73y x π=++的对称轴方程和对称中心.解析:由函数sin y x =的对称轴方程2ππ+=k x ,Z k ∈,可得232x k πππ+=+,Z k ∈解得122k x ππ=+,Z k ∈. 所以,函数5sin(2)73y x π=++的对称轴方程为122k x ππ=+,Z k ∈.由函数sin y x =的中心对称点)0,(πk ,Z k ∈,可得23x k ππ+=,Z k ∈解得62k x ππ=-+,Z k ∈. 所以,函数5sin(2)73y x π=++的对称中心为(,7)62k ππ-+,Z k ∈.①[1,1]sin(arcsin )cos(arccos )a a a a ∈-⇒==; ②tan(arctan )a R a a ∈⇒=. (2)先三角函数后反三角函数: ①[,]22ππθ∈-⇒arcsin(sin )θθ=; ②[0,]θπ∈⇒arccos(cos )θθ=;③(,)22ππθ∈-⇒arctan(tan )θθ=. (3)反三角函数对称中心特征方程式:①[1,1]a ∈-⇒arcsin()arcsin a a -=-; ②[1,1]a ∈-⇒arccos()arccos a a π-=-; ③(,)a ∈-∞+∞⇒arctan()arctan a a -=-. 6、解三角方程公式:sin ,1(1)arcsin ,cos ,12arccos ,tan ,arctan ,k x a a x k a k Z x a a x k a k Z x a a R x k a k Z πππ⎧=≤=+-∈⎪=≤=±∈⎨⎪=∈=+∈⎩.。

高一数学集合的基本关系

高一数学集合的基本关系

高一数学中,集合的基本关系有以下几种:
1. 相等关系:两个集合A和B相等,记作A = B,当且仅当A中的元素与B中的元素完全相同。

即A包含的元素和B包含的元素一一对应,并且A中没有其他元素。

2. 包含关系:一个集合A包含于另一个集合B,记作
A ⊆B,当且仅当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B。

即B中包含了A中的所有元素,可能还包含其他元素。

3. 真包含关系:一个集合A真包含于另一个集合B,记作A ⊂B,当且仅当A ⊆ B 且 A ≠B。

即A包含在B中,并且B中还存在其他元素。

4. 相交关系:两个集合A和B相交,当且仅当它们存在共同的元素。

即A与B至少有一个公共元素。

5. 并集关系: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记作A ∪B,是由A和B中所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即A ∪B包含了A和B中的所有元素,不重复计算。

6. 交集关系: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记作A ∩B,是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即A ∩B中的元素既属于A又属于B。

7. 差集关系:一个集合A减去另一个集合B的差集,记作A - B,是由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即A - B中的元素只属于A,不属于B。

这些基本关系在高一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集合运算和集合性质的研究起到了基础和指导作用。

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应用和拓展。

高一数学总复习--《集合》

高一数学总复习--《集合》

高一数学总复习--《集合》数学的内参高中数学总复习--《集合》一、内容提要1、集合的概念:由一些事物组成的整体。

可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1)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事物。

可记作a、b、c。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aA或bA。

3)常用集合N、N、Z、Q、R、R、R、、U4)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B的每一个元素都是A的元素,那么B叫做A的一个子集,记作BA(或AB),(A的子集包括、A本身)。

2)真子集:B是A的子集且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则称B是A的一个真子集记作BA。

3)相等:A、B的元素完全一样,称A=B。

若AB 且BAAB。

3、集合的运算1)交集:AB{某|某A且某B}2)并集:AB{某|某A或某B}3)补集;CUA{某|某U且某A}4、充要条件:pq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pq称p、q 的互为充要条件。

二、例题讲解:某例1、写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

例2、已知A{某|1某5},B{某|3某8},求CUA、CUB、AB、AB。

例3、用符号填空{a}{b}NCRQ{a,b}{}三、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1,3,7},B={3,7,8}则AB=()A)、{1,3,7,8}B)、{3,7}C)、{1,3,3,7,7,8}D)、21数学的内参2、设A={1,2,3,4,5},B={1,3,4},C={2,4,5},则CABCAC=A)、{1,2,3,5}B)、{U}C)、AD)、3、已知M={某|1某3},N={某|1某2},则MN=()A)、{某|1某3}B)、{某|1某2}C)、{某|1某2}D)、(二)、填空题1、用符号表示:3{1,2,3,4}{4}{1,2,3,4}1{1}2、写出“大于-3且小于等于3的正整数集”的列举法描述法3、{1,3,7}{2,3,}={1,2,3,8,}4、{1,4,5}{1,3,}={5,}5、A={某|3某0},B={某|某10},则AB=,AB=,CRA=7、写出{2,6,9}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8.集合A{n|nm1Z},B{m|Z},则AB__________2259.集合A{某|4某2},B{某|1某3},C{某|某0,或某2那么ABC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______;10.已知某={某|某2+p某+q=0,p2-4q>0},A={1,3,5,7,9},B={1,4,7,10},且某A,某B某,试求p、q;11.集合A={某|某2+p某-2=0},B={某|某2-某+q=0},若AB={-2,0,1},求p、q;12.A={2,3,a2+4a+2},B={0,7,a2+4a-2,2-a},且AB={3,7},求B数学的内参集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设集合M=某|某2,又a=.那幺()(A)aM(B)aM(C)aM(D)aM(2)设全集Ua,b,c,d,Ma,c,d,Nb,d,Pb,则()(A)PMN(B)PMN(C)PM(CuN)(D)P(CUM)N所组成的集合所含元素的个数为()(3)对于任意某,y∈R,且某y≠0,则某y某y某y某y(A)1个(B)2个(C)3个(D)4个(4)全集U=R,A={某||某|1},B={某|某-2某-3>0},则(CUA)U(CUB)=()2(A){某|某<1或某3}(B){某|-1某3}(C){某|-1<某<1}(D){某|-1<某1}(5)集合a,b,c的子集总共有()(A)7个(B)8个(C)6个(D)5个(6)设a为给定的实数,则集合某|某3某a20,某R的子集的个数是()(A)1(B)2(C)4(D)不确定(7)集合P,Q满足PQa,b.试求集合P,Q.问此题的解答共有()(A)9种;(B)4种;(C)7种;(D)16种(8)若A={1,3,某},B={某2,1},且A∪B={1,3,某}.则这样的某的不同值有()(A)1个(B)2个(C)3个(D)4个22,则p应满足的条件是()(9)已知M={某|某≤1},N={某|某>p},要使M∩N≠(A)p>1(B)p≥1(C)p<1(D)p≤1(10)已知集合A是全集S的任一子集,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φCSA(B)CSA(C)(A∩CSA)=φ(D)(A∪CSA)(11)若有非空集合A、B且B,全集U=R,下列集合中为空集的是()(A)CUA∩B(B)A∩CUB(C)CU(AB)(D)CU(AB)y3M某,y|1某2,(12)设全集U某,y|某,yR,集合T某,y|y3某2,那么(CUM)T等于()数学的内参(A)Φ(B)2,3(C)2,3(D)某,y|y3某2二.填空题(13)已知集合A={y|y=2某+1,某>0},B={y|y=-某2+9,某∈R},则A∩B=________.(14)设集合A={某|某=6k,k∈Z},B={某|某=3k,k∈Z},两个集合的关系可表示为AB.(15)设集合P某|某2,某R,集合Q某|某某20,某N,则集合PQ等于2(16)设U=R,集合A={某|某+p某+12=0,某∈N},集合B={某|某-5某+q=0,某∈N},且22CUAB={2},CUBA={4},则p+q的值等于.(17)设A={(某,y)|y=1-3某},B={(某,y)|y=(1-2k2)某+5},若A∩B=φ,则k的取值是____________.(18)用集合表示图中阴影部分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写出所有适合{a,b}A的集合A.(20)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有音乐爱好者34人,有体育爱好者43人,还有4人既不爱好音乐又不爱好体育,该班既爱好音乐又爱好体育的有多少人?(21)若a<0<b<|a|,A={某|a≤某≤b},B={某|-b≤某≤-a},试求A∪B,A∩B.(22)P={a,a+2,-3},Q={a-2,2a+1,a+1},P∩Q={-3},求a.22(23)已知A={某|某-a某+a-19=0},B={某|某-5某+8=2},C={某|某+2某-8=0},若2222∩B,且A∩C,求a的值.=(24)设集合A={某|某+(p+2)某+1=0},且A{某|某>0}=ф,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2数学的内参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常见问题,也是高考的常规题型之一,方法众多,下面对一些常用的方法一一辨析.一.换元法题1.已知f(3某+1)=4某+3,求f(某)的解析式.1某练习1.若f(),求f(某).某1某二.配变量法11题2.已知f(某)某22,求f(某)的解析式.某某练习2.若f(某1)某2某,求f(某).三.待定系数法题3.设f(某)是一元二次函数,g(某)2某f(某),且g(某1)g(某)2某1某2,求f(某)与g(某).练习3.设二次函数f(某)满足f(某2)f(某2),且图象在y轴上截距为1,在某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2,求f(某)的表达式.数学的内参四.解方程组法题4.设函数f(某)是定义(-∞,0)∪(0,+∞)在上的函数,且满足关系式3f(某)2f()4某,某求f(某)的解析式.练习4.若f(某)f(五.特殊值代入法题5.若f(某y)f(某)f(y),且f(1)2,求值练习5.设f(某)是定义在N上的函数,且f(1)2,f(某1)六.利用给定的特性求解析式.题6.设f(某)是偶函数,当某>0时,f(某)e某2e某,求当某<0时,f(某)的表达式.练习6.对某∈R,f(某)满足f(某)f(某1),且当某∈[-1,0]时,f(某)某22某求当某∈[9,10]时f(某)的表达式.某1)1某,求f(某).某f(2)f(3)f(4)f(2005).f(1)f(2)f(3)f(2004)f(某)1,求f(某)的解析式.2数学的内参七.归纳递推法某1题7.设f(某),记fn(某)ff[f(某)],求f2004(某).某1八.相关点法题8.已知函数f(某)2某1,当点P(某,y)在y=f(某)的图象上运动时,点Q(图象上,求函数g(某).九.构造函数法题9.若f(某)表示某的n次多项式,且当k=0,1,2,,n时,f(k)k,求f(某).k1y某,)在y=g(某)的23课堂小结: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较多,应根椐题意灵活选择,但不论是哪种方法都应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于实际问题材,同样需注意这一点,应保证各种有关量均有意义。

高一数学知识点元素与集合

高一数学知识点元素与集合

高一数学知识点元素与集合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精确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元素与集合。

元素是构成集合的基本单位,而集合则是由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元素组成。

本文将从元素和集合的定义、运算和应用等方面介绍高一数学中与元素和集合相关的知识点。

一、元素的定义在数学中,元素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指的是集合中的个体或个体的抽象。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集合A,那么集合A的元素就是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个体。

例如,集合A={1, 2, 3},其中的元素包括数字1、2和3。

二、集合的定义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元素的整体。

用数学符号表示,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并用大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A={1, 2, 3}就表示由数字1、2和3组成的集合A。

三、集合的运算在数学中,我们可以对集合进行一些运算,常见的集合运算有并集、交集和差集。

1. 并集:并集指的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取出,组成一个新的集合。

并集的数学符号为"∪",例如,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它们的并集可以表示为A∪B={1, 2, 3, 4, 5}。

2. 交集:交集指的是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交集的数学符号为"∩",例如,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它们的交集可以表示为A∩B={3}。

3. 差集:差集指的是从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相同的元素后所得到的集合。

差集的数学符号为"-",例如,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它们的差集可以表示为A-B={1, 2}。

四、集合的应用集合的概念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概率论:概率论中的事件可以用集合来表示,样本空间就是一个集合,事件就是这个集合的子集。

2.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中的向量空间可以看作是一个集合,向量就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

高一数学第一章知识点详细

高一数学第一章知识点详细

高一数学第一章知识点详细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第一章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它将奠定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数学第一章的知识点,包括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关系与运算、实数与数轴、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绝对值与绝对值不等式等内容。

一、集合与元素在高一数学中,集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元素组成。

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等。

在集合中,元素的顺序是不重要的,但每个元素的唯一性是必须的。

例如,集合A={1, 2, 3, 4}表示由数字1、2、3、4组成的集合。

二、集合的关系与运算集合之间可以有多种关系,包括相等关系、包含关系、交集、并集、补集等。

相等关系表示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包含关系表示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交集表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并集表示两个集合中所有的元素;补集表示一个集合中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

三、实数与数轴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的集合。

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在数轴上可以表示为有限的点或线段;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根号2、圆周率π等。

数轴是一条直线,用于表示实数,其中原点表示0,正方向和负方向表示正数和负数。

四、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是包含不等号的数学表达式,用于描述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x > 2表示x大于2,x ≤ 3表示x小于等于3。

不等式组是包含多个不等式的组合,例如{x > 2, y < 3}表示x大于2且y小于3。

五、绝对值与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表示一个数到0的距离,可以表示为|x|。

当一个数x大于等于0时,|x|=x;当一个数x小于0时,|x|=-x。

绝对值不等式是不等式中带有绝对值符号的表达式,例如|2x-1| < 3。

解绝对值不等式时,需将绝对值去掉,并根据不等式的正负情况划分出多个条件。

通过学习高一数学第一章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并掌握这些知识,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2)适用范围:元素个数较少的集合.(3)使用方法:把元素写在封闭曲线的内部.7.子集的概念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A⊆B(或B⊇A)8.集合相等与真子集的概念定义符号表示图表示集合相等如果A⊆B且B⊆A,就说集合A与B相等A=B真子集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且x∉A,称集合A是B的真子集A B(或B A)9.空集(1)定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2)用符号表示为:∅.(3)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10.子集的有关性质(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2)对于集合A,B,C,如果A⊆B,且B⊆C,那么A⊆C.【新知识梳理与重难点点睛】要点一有限集合的子集确定问题例1写出集合A={1,2,3}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解由0个元素构成的子集:∅;由1个元素构成的子集:{1},{2},{3};由2个元素构成的子集:{1,2},{1,3},{2,3};由3个元素构成的子集:{1,2,3}.由此得集合A的所有子集为∅,{1},{2},{3},{1,2},{1,3},{2,3},{1,2,3}.在上述子集中,除去集合A本身,即{1,2,3},剩下的都是A的真子集.规律方法 1.求解有限集合的子集问题,关键有三点:(1)确定所求集合;(2)合理分类,按照子集所含元素的个数依次写出;(3)注意两个特殊的集合,即空集和集合本身.2.一般地,若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其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真子集有2n-2个.跟踪演练1已知集合M满足{2,3}⊆M⊆{1,2,3,4,5},求集合M及其个数.解当M中含有两个元素时,M为{2,3};当M中含有三个元素时,M为{2,3,1},{2,3,4},{2,3,5};当M中含有四个元素时,M为{2,3,1,4},{2,3,1,5},{2,3,4,5};当M中含有五个元素时,M为{2,3,1,4,5};所以满足条件的集合M为{2,3},{2,3,1},{2,3,4},{2,3,5},{2,3,1,4},{2,3,1,5},{2,3,4,5},{2,3,1,4,5},集合M的个数为8.要点二集合间关系的判定例2指出下列各对集合之间的关系:(1)A={-1,1},B={(-1,-1),(-1,1),(1,-1),(1,1)};(2)A={x|x是等边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3)A={x|-1<x<4},B={x|x-5<0};(4)M={x|x=2n-1,n∈N*},N={x|x=2n+1,n∈N*}.解(1)集合A的代表元素是数,集合B的代表元素是有序实数对,故A与B之间无包含关系.(2)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故A B.(3)集合B={x|x<5},用数轴表示集合A,B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B.(4)由列举法知M ={1,3,5,7,…},N ={3,5,7,9,…},故NM .规律方法 对于连续实数组成的集合,通常用数轴来表示,这也属于集合表示的一种图示法.注意在数轴上,若端点值是集合的元素,则用实心点表示;若端点值不是集合的元素,则用空心点表示. 跟踪演练2 集合A ={x |x 2+x -6=0},B ={x |2x +7>0},试判断集合A 和B 的关系. 解 A ={-3,2},B =⎩⎨⎧⎭⎬⎫x |x >-72.∵-3>-72,2>-72,∴-3∈B,2∈B ∴A ⊆B 又0∈B ,但0∉A ,∴A B .要点三 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范围问题例3 已知集合A ={x |-3≤x ≤4},B ={x |2m -1<x <m +1},且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 ∵B ⊆A ,(1)当B =∅时,m +1≤2m -1,解得m ≥2. (2)当B ≠∅时,有⎩⎪⎨⎪⎧-3≤2m -1,m +1≤4,2m -1<m +1,解得-1≤m <2,综上得{m |m ≥-1}.规律方法 1.(1)分析集合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分析、简化每个集合.(2)利用数轴分析法,将各个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形定数,还要注意验证端点值,做到准确无误.2.涉及字母参数的集合关系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跟踪演练3 已知集合A ={x |1≤x ≤2},B ={x |1≤x ≤a ,a ≥1}. (1)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 (2)若B ⊆A ,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1)若A B ,由图可知a >2.(2)若B ⊆A ,由图可知1≤a ≤21.集合A ={x |0≤x <3,x ∈N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 .4 B .7 C .8 D .16 答案 B解析 可知A ={0,1,2},其真子集为:∅,{0},{1},{2},{0,1},{0,2},{1,2},即共有23-1=7(个).2.设集合M ={x |x >-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0}⊆M B .{0}∈M C .∅∈M D .0⊆M答案 A解析 选项B 、C 中均是集合之间的关系,符号错误;选项D 中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符号错误. 3.已知M ={-1,0,1},N ={x |x 2+x =0},则能表示M ,N 之间关系的V enn 图是( )答案 C解析 M ={-1,0,1},N ={0,-1},∴N M .4.已知集合A ={2,9},集合B ={1-m,9},且A =B ,则实数m =________. 答案 -1解析 ∵A =B ,∴1-m =2,∴m =-1.5.已知∅{x |x 2-x +a =0},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a ≤14解析 ∵∅{x |x 2-x +a =0}. ∴{x |x 2-x +a =0}≠∅. 即x 2-x +a =0有实根. ∴Δ=(-1)2-4a ≥0,得a ≤14.【新方法、新技巧练习与巩固】一、基础达标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 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②若A B ,B C ,则A C ;③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真子集; ④如果不属于B 的元素也不属于A ,则A ⊆B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C解析 ①空集只是空集的子集而非真子集,故①错;②真子集具有传递性,故②正确;③若一个集合是空集,则没有真子集,故③错;④由Venn 图易知④正确.2.已知集合A ⊆{0,1,2},且集合A 中至少含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A 的个数为( ) A .6 B .5 C .4 D .3 答案 A解析 集合{0,1,2}的子集为:∅,{0},{1},{2},{0,1},{0,2},{1,2},{0,1,2},其中含有偶数的集合有6个. 3.设集合P ={x |y =x 2},Q ={(x ,y )|y =x 2},则P 与Q 的关系是( ) A .P ⊆Q B .P ⊇Q C .P =Q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D解析 集合P 是指函数y =x 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集合Q 是指所有二次函数y =x 2图象上的点,故P ,Q 不存在谁包含谁的关系.4.已知集合A ={x |-1<x <4},B ={x |x <a },若A B ,则实数a 满足( ) A .a <4 B .a ≤4 C .a >4 D .a ≥4 答案 D解析 由A B ,结合数轴,得a ≥4. 5.集合{-1,0,1}共有________个子集. 答案 8解析 由于集合中有3个元素,故该集合有23=8个子集.6.设集合M ={x |2x 2-5x -3=0},N ={x |mx =1},若N ⊆M ,则实数m 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 答案 {-2,0,13}.解析 集合M ={3,-12}.若N ⊆M ,则N ={3}或{-12}或∅.于是当N ={3}时,m =13;当N ={-12}时,m =-2;当N =∅时,m =0.所以m 的取值集合为{-2,0,13}.7.已知集合A ={(x ,y )|x +y =2,x ,y ∈N },试写出A 的所有子集. 解 ∵A ={(x ,y )|x +y =2,x ,y ∈N }, ∴A ={(0,2),(1,1),(2,0)}.∴A 的子集有:∅,{(0,2)},{(1,1)},{(2,0)},{(0,2),(1,1)},{(0,2),(2,0)},{(1,1),(2,0)},{(0,2),(1,1),(2,0)}. 二、能力提升8.已知集合A ={x |ax 2+2x +a =0,a ∈R },若集合A 有且仅有2个子集,则实数a 的取值是( ) A .1 B .-1 C .0,1 D .-1,0,1 答案 D解析 因为集合A 有且仅有2个子集,所以A 仅有一个元素,即方程ax 2+2x +a =0(a ∈R )仅有一个根. (1)当a =0时,方程化为2x =0,此时A ={0},符合题意.(2)当a ≠0时,由Δ=22-4·a ·a =0,即a 2=1, ∴a =±1.此时A ={-1},或A ={1},符合题意. ∴a =0或a =±1.9.已知集合A =⎩⎨⎧⎭⎬⎫x |x =k 3,k ∈Z ,B =⎩⎨⎧⎭⎬⎫x |x =k 6,k ∈Z ,则( )A .AB B .B AC .A =BD .A 与B 关系不确定 答案 A解析 对B 集合中,x =k 6,k ∈Z ,当k =2m 时,x =m 3,m ∈Z ;当k =2m -1时,x =m 3-16,m ∈Z ,故按子集的定义,必有A B .10.设集合A ={1,3,a },B ={1,a 2-a +1},且A ⊇B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或2解析 A ⊇B ,则a 2-a +1=3或a 2-a +1=a ,解得a =2或a =-1或a =1,结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可确定a =-1或a =2.11.已有集合A ={x |x 2-4x +3=0},B ={x |mx -3=0},且B ⊆A ,求实数m 的集合. 解 由x 2-4x +3=0,得x =1或x =3. ∴集合A ={1,3}.(1)当B =∅时,此时m =0,满足B ⊆A .(2)当B ≠∅时,则m ≠0,B ={x |mx -3=0}=⎩⎨⎧⎭⎬⎫3m .∵B ⊆A ,∴3m =1或3m =3,解得m =3或m =1.综上可知,所求实数m 的集合为{0,1,3}. 三、探究与创新12.已知集合A ={x |x <-1或x >4},B ={x |2a ≤x ≤a +3},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当B =∅时,只需2a >a +3, 即a >3. 当B ≠∅时,根据题意作出如图所示的数轴,可得⎩⎪⎨⎪⎧ a +3≥2a ,a +3<-1或⎩⎪⎨⎪⎧a +3≥2a ,2a >4.解得a <-4或2<a ≤3.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a |a <-4或a >2}.13.若集合A ={x |ax 2+2x +1=0,x ∈R }至多有一个真子集,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①当A 无真子集时,A =∅, 即方程ax 2+2x +1=0无实根,所以⎩⎪⎨⎪⎧a ≠0,Δ=4-4a <0,所以a >1.②当A 只有一个真子集时,A 为单元素集,这时有两种情况: 当a =0时,方程化为2x +1=0,解得x =-12;。

集合数学知识点高一小结

集合数学知识点高一小结

集合数学知识点高一小结在高中数学中,集合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它作为数学中的一个分支,涵盖了多个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阶段的集合数学知识进行小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集合与元素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在集合的表示中,通常使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小写字母表示元素。

例如,集合A中的元素可以表示为A = {a, b, c}。

可以使用集合的列表形式、描述法或元素特性等方式来表示集合。

二、集合的关系1. 子集和超集:若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 ⊆ B,反之若A ⊆ B且A ≠ B,则A是B的真子集。

集合B是集合A的超集,记作B ⊇ A。

2. 交集和并集: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是指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 ∩ B。

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是指包含了所有属于A和B的元素的集合,记作A ∪ B。

3. 互斥:若A ∩ B = ∅,即集合A和集合B没有共同的元素,则称A 和B是互斥的。

三、集合的运算与特殊集合1. 补集:对于给定的集合U,集合A相对于U的补集是指所有不属于A的U中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c。

2. 差集:集合A和集合B的差集是指属于A但不属于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 - B。

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

4. 全集:包含了研究对象的所有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通常用大写字母U表示。

四、集合的性质和定理1. 幂集:集合A的幂集是指A的所有子集的集合。

幂集的元素个数为2^n,其中n为A中元素的个数。

2. 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交换律:A ∪ B = B ∪ A,A ∩ B = B ∩ A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B ∩ C)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A ∩ (B ∪ C) = (A ∩ B) ∪ (A ∩ C)3. 德摩根定律:补集的交换律:(A ∪ B)c = Ac ∩ Bc,(A ∩ B)c = Ac ∪ Bc五、应用题解析1. 用Venn图解决集合问题:Venn图是用来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

高一数学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知识要点

高一数学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知识要点

高一数学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比如:“1~20以内的所有素数”就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里面的元素共有8个,包括{2,3,5,7,11,13,17,19}一些常见的数集①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记作N②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正整数集,表示成N*或N+③全体整数的集合-—整数集记作Z④全体有理数的集合-—有理数集记作Q⑤全体实数的集合-—实数集记作R注意:(1)自然数集N含有0;(2)整数集Z、有理数Q、实数集R内排除0的集合分别表示为:Z*或Z+、Q*或Q+、R*或R+。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①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②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注意:“∈”、“∉”只能用在元素与集合之间。

集合元素的特性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集合的分类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特别地,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0}与{∅}的区别如下文所示。

集合的表示法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

如{x1,x2,…,x n}或{x i,i∈I}。

②描述法:{ x | p(x) }有时也可写成{ x:p(x) }{ x ;p(x)}③文氏图(又叫韦恩图):注意:①区分“a”与“{a}”。

②对于列举法中用“…”表示的集合,应按次序排列。

③代表元素不是一定要用x,还可用如:y、t、u、v、(x,y)、(x,y,z)等来表示。

注意区分∅、{0}与{∅}∅是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0}不是空集,它是以一个0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而非不含任何元素,所以∅≠{0};{∅}也不是空集,而是单元素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可见∅≠{∅},∅∈{∅},这也体现了“是集合还是元素,并不是绝对的”。

集合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了,不知道什么样的身高才算较高。

高一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1---集合的概念

高一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1---集合的概念

高一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考点梳理】考点一元素与集合的概念1.元素: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3.集合相等:指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互不相同的.考点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考点三常见的数集及表示符号数集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或N+Z Q R考点四:集合的表示(1)列举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2)描述法:一般地,设A是一个集合,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x 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A|P(x)},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题型归纳】题型一:集合的概念1.考察下列每组对象,能组成一个集合的是()①一中高一年级聪明的学生;②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相等的点;③不小于3的正整数;④3的近似值.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①很小的数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②全体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集合;③{}R表示实数集;④不大于3的所有自然数组成一个集合.A.1B.2C.3D.4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方程2210x x ++=的根构成的集合为{}1,1--B .{}220x x +==∅C .集合(){},5,6M x y x y xy =+==表示的集合是{}2,3D .集合{}1,3,5与集合{}3,1,5是不同的集合题型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4.下列关系中①0N ∈;②27Z ∈;③3Z -∉;④Q π∉正确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5.下列五个写法,其中正确写法的个数为( )①{}{}00,1,3∈;②{}0∅⊆;③{}{}0,1,21,2,0⊆;④0∈∅;⑤0∅=∅IA .1B .2C .3D .46.设集合2{|2}M x R x =∈…,1a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 M ÜB .a M ∉C .{}a M ∈D .{}a M Ü题型三:元素特性技巧解题7.已知a R ∈,b R ∈,若集合{}2,,1,,0ba a ab a ⎧⎫=+⎨⎬⎩⎭,则20192019a b +的值为( )A .2-B .1-C .1D .28.已知{},1,1A x x =+,{}22,,B x x x x =+,且A B =,则x =( )A .1x =或1x =-B .1x =C .0x =或1x =或1x =-D .1x =-9.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1ba a ⎧⎫⎨⎬⎩⎭,又可表示成{}2,,0a a b +,则20132014a b +()A .-1B .0C .1D .2题型四:集合的表示方法10.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311(,)1x y A x y x y ⎧⎫+=⎧⎪⎪=⎨⎨⎬-=⎩⎪⎪⎩⎭,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32x y ==,B .{}(32),C .{}32,D .32x y =⎧⎨=⎩11.在直角坐标系内,坐标轴上的点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A .{(x ,y )|x =0,y ≠0或x ≠0,y =0}B .{(x ,y )|x =0且y =0}C .{(x ,y )|xy =0}D .{(x ,y )|x ,y 不同时为零}12.集合{1,3,5,7,9,…}用描述法可表示为( )A .{x |x =2n ±1,n ∈Z }B .{x |x =2n +1,n ∈Z }C .{x |x =2n +1,n ∈N *}D .{x |x =2n +1,n ∈N }【双基达标】一、单选题13.已知集合{}1,2A =,{},,B x x a b a A b A ==-∈∈,则集合B 中元素个数为( )A .1B .2C .3D .414.集合{3,x ,x 2–2x }中,x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x ≠–1B .x ≠0C .x ≠–1且x ≠0且x ≠3D .x ≠–1或x ≠0或x ≠315.由大于-3且小于11的偶数所组成的集合是( )A .{x |-3<x <11,x ∈Z }B .{x |-3<x <11}C .{x |-3<x <11,x =2k }D .{x |-3<x <11,x =2k ,k ∈Z }16.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0N *∈B .Q π∈C .0∈∅D .2R ∈17.集合A ={1,-3,5,-7,9,L }用描述法可表示为()A .{x |x =2n ±1,n ∈N }B .{x |x =(-1)n (2n -1),n ∈N }C .{x |x =(-1)n (2n +1),n ∈N }D .{x |x =(-1)n -1(2n +1),n ∈N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集合{x |x <3,x ∈N }中只有两个元素B .{x |x 2-2x +1=0}={1}C .整数集可表示为{Z }D .有理数集表示为{x |x 为有理数集}19.有下列四个命题:①{0}是空集;②若a N ∈,则a N -∉;③集合2{|210}A x R x x =∈-+=有两个元素;④集合6B x N N x ⎧⎫=∈∈⎨⎬⎩⎭是有限集.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20.已知关于x 的方程26(0)x x a a -=>的解集为P ,则P 中所有元素的和可能是( )A .3,6,9B .6,9,12C .9,12,15D .6,12,1521.对集合{1,5,9,13,17}用描述法来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A .{ x |是小于18的正奇数}B .{}|41,5x x k k Z k =+∈<且C .{}|43,,5x x s s N s =-∈≤且D .{}|43,,5x x s s N s *=-∈≤且22.给出下列6个关系:①22R ∈,②3Q ∈,③0N ∉,④4N ∉,⑤Q π∈,⑥2Z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高分突破】23.已知集合(){}223A x y x y x Z y Z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9B .8C .5D .424.集合{x |3213x -<-≤,x ∈Z }等于( )A .{1,2}B .{0,1,2}C .{1-,0,1,2}D .{0,1}25.已知集合M是方程x2-x+m=0的解组成的集合,若2∈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M B.0∈MC.-1∈M D.-2∈M26.已知x,y都是非零实数,x y xyzx y xy=++可能的取值组成集合A,则()A.2∈A B.3∉A C.-1∈A D.1∈A27.设集合{1,2,3,4}A=,{5,6}B=,{|,}C x y x A y B=+∈∈,则C中元素的个数为()A.3B.4C.5D.628.设非空数集M同时满足条件:①M中不含元素-1,0,1;②若a∈M,则11aa+-∈M.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集合M中至多有2个元素B.集合M中至多有3个元素C.集合M中有且仅有4个元素D.集合M中至少有4个元素29.已知集合{1M=,2m+,24}m+,且5M∈,则m的值为()A.1或1-B.1或3C.1-或3D.1,1-或330.若集合A的元素y满足y=x2+1,集合B的元素(x,y)满足y=x2+1(A,B中x∈R,y∈R).则下列选项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都正确的是()A.2∈A,且2∈B B.(1,2)∈A,且(1,2)∈BC.2∈A,且(3,10)∈B D.(3,10)∈A,且2∈B二、多选题31.(多选题)下列各组中M ,P 表示不同集合的是( )A .M ={3,-1},P ={(3,-1)}B .M ={(3,1)},P ={(1,3)}C .M ={y |y =x 2+1,x ∈R},P ={x |x =t 2+1,t ∈R}D .M ={y |y =x 2-1,x ∈R},P ={(x ,y )|y =x 2-1,x ∈R}32.(多选题)若集合A ={x |kx 2+4x +4=0,x ∈R}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k 的值为( ) A .0B .1C .2D .333.在整数集Z 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k 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 ,即[]{}5|Z k n k n =+∈,0k =,1,2,3,4,给出如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结论的是( ) A .[]20211∈B .[]33-∈C .若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则[]0a b -∈D .若[]0a b -∈,则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34.设非空集合{}S x m x l =≤≤满足:当x S ∈时,有2x S ∈.给出如下四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有( )A .若1m =,则{}1S =B .若12m =-,则114m ≤≤C .若12l =,则202m -≤≤D .112m -≤≤ 35.下面四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0以内的质数组成的集合是{2,3,5,7}B .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C .方程x 2﹣2x +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是{1,1}D .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36.设集合{}3,,A x x m n m n N *==+∈,若1x A ∈,2x A ∈,12x x A ⊕∈,则运算⊕可能是( ) A .加法B .减法C .乘法D .除法37.若集合A 具有以下性质:(1)0∈A ,1∈A ;(2)若x ∈A ,y ∈A ;则x ﹣y ∈A ,且x ≠0时,1x ∈A .则称集合A 是“好集”.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集合B ={﹣1,0,1}是“好集”B .有理数集Q 是“好集”C .整数集Z 不是“好集”D .设集合A 是“好集”,若x ∈A ,y ∈A ,则x +y ∈A三、填空题38.用符号“∈”或“∉”填空:(1)0______N ; (2)2021(1)-_____Z ;(3)44_____Q ; (4)2()π-_____R ;(5)1_____{|}1x x y x =-; (6)1_____{|}1x y y x =-; (7)(2,2)_____{|}1x x y x =-; (8)∅_____ {,{0}}∅.39.若集合2{|440}A x kx x =-+=只有一个元素,则集合A =______.40.已知集合{}221,(1),33A m m m m =+--+,若1A ∈,则2021m =__________.41.设集合{}222,3,3,7,2,0A a a a B a a⎧⎫=-++=-⎨⎬⎩⎭,已知4A ∈且4B ∉,则实数a 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_.42.用符号“∈”或“∉”填空:(1)设集合B 是小于11的所有实数的集合,则23________B ,1+2________B ; (2)设集合C 是满足方程x =n 2+1(其中n 为正整数)的实数x 的集合,则3________C ,5________C ;(3)设集合D 是满足方程y =x 2的有序实数对(x ,y )组成的集合,则-1________D ,(-1,1)________D .4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三女,长女五日一归,中女四日一归,小女三日一归,问三女何时相会?”则此三女前三次相会经过的天数用集合表示为____.四、解答题44.(1)已知{}221,251,1A a a a a =-+++,2A -∈,求实数a 的值;(2)已知集合{}2340A x R ax x =∈--=,若A 中有两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45.已知函数f (x )=2x -ax +b (a ,b ∈R ).集合A ={x |f (x )-x =0},B ={x |f (x )+ax =0},若A ={1,-3},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46.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并思考能否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1)所有能被3整除的自然数(2)不等式²230x x +-<的解集(3)²230x x+-=的解集47.已知集合A的元素全为实数,且满足:若a A∈,则11aAa+∈-.(1)若3a=-,求出A中其他所有元素;(2)0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请你设计一个实数a A∈,再求出A中的元素;(3)根据(1)(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8.已知集合A={x|ax2-3x+2=0}.(1)若集合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值;(2)若集合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若集合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详解】1.C【详解】①“一中高一年级聪明的学生”的标准不确定,因而不能构成集合;②“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标准确定,能构成集合;③“不小于3的正整数”的标准确定,能构成集合;④“3的近似值”的标准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故选:C.2.B【详解】①很小的数不确定,不能组成一个集合,故错误:②全体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集合,故正确;③{}R 表示以实数集为元素的集合,不表示实数集,故错误;④不大于3的所有自然数是0,1,2,3,组成一个集合,故正确. 故选:B3.B【详解】对于A ,方程2210x x ++=的根构成的集合为{}1-,故A 错误;对于B ,方程220x +=无解,所以{}220x x +==∅,故B 正确;对于C ,集合(){},5,6M x y x y xy =+==为点集,集合{}2,3是数集, 故C 错误;对于D ,由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可得集合{}{}13,1,5,3,5=,故D 错误. 故选:B.4.C【详解】①因为0是自然数,所以0N ∈,故正确;②因为27不是整数,所以27Z ∉,故错误;③因为3-是整数,所以3Z -∈,故错误;④因为π是无理数,所以Q π∉,故正确;故选:C.5.B【详解】解:①{}{}00,1,3Ü,故①错误,②{}0∅⊆,故②正确,③{}{}0,1,21,2,0=,故③正确,④0∉∅,故④错误,⑤0为元素,与∅无法运算,故⑤错误;故选:B6.D【详解】解:22x …,22x ∴-剟,{|22}M x R x ∴=∈-剟,又1a =,a M ∴∈,{}a M Ü.故选:D.7.B【详解】 因为{}2,,1,,0ba a ab a ⎧⎫=+⎨⎬⎩⎭, 所以201b a a a b a ⎧=⎪⎪=+⎨⎪=⎪⎩,解得01b a =⎧⎨=⎩或01b a =⎧⎨=-⎩, 当1a =时,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故1a =-,0b =,()2019201920192019101a b +=-+=-,故选:B.8.D【详解】当1x =时,集合{}1,2,1A =,{}1,2,1B =都出现两个1,出现了互异性的错误,排除ABC ,当1x =-时,{}1,0,1A =-,{}1,0,1B =-,A B =,故选:D.本题考查了集合性质,属于基础题.9.A【详解】 解:由题意得,{}2,,1,,0b a a a b a ⎧⎫=+⎨⎬⎩⎭,所以0b a=即0a ≠,1a ≠,即0b =,则有{}{}2,0,1,,0a a a =,所以21a =,解得1a =-, ∴201320141a b +=-.故选:A.10.B【详解】因为3111x y x y +=⎧⎨-=⎩可解得:32x y =⎧⎨=⎩, 所以{}311(,)(32)1x y A x y x y ⎧⎫+=⎧⎪⎪==⎨⎨⎬-=⎩⎪⎪⎩⎭,. 故选:B11.C【详解】A.表示x 轴和y 轴上的点,但不包含原点,故A 错误;B.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就是原点,故错误;C.00xy x =⇔=或0y =,即表示坐标轴上点的集合,故C 正确;D.表示平面中的点,但不包含原点,故错误.故选:C.12.D对于A :{}{|}3,1,1,321,5x x n n Z =--=±∈,,故A 错误;对于B :{}{|}3,1,1,321,5x x n n Z =--=±∈,,故B 错误;对于C :{}*{|}3,5,217,x x n n N =+∈=,,故C 错误;对于D :{}{|}1,3,5,2,17x x n n N ==+∈,,故D 正确.故选:D13.C【详解】解:由题意知:{1,2}a ∈,{1,2}b ∈,{}{}|,,0,1,1B x x a b a A b A ==-∈∈=-,∴集合B 中元素个数为3.故选:C.14.C【详解】集合{3,x ,x 2–2x }中,x 2–2x ≠3,且x 2–2x ≠x ,且x ≠3,解得x ≠3且x ≠–1且x ≠0,故选:C .15.D【详解】解:大于-3且小于11的偶数,可表示为-3<x <11,x =2k ,k ∈Z ,所以由大于-3且小于11的偶数所组成的集合是{x |-3<x <11,x =2k ,k ∈Z },故D 符合题意;对于A ,集合表示的是大于-3且小于11的整数,不符题意;对于B ,集合表示的是大于-3且小于11的数,不符题意;对于C ,集合表示的是大于-3且小于11的数,,但不一定是整数,不符题意. 故选:D.16.D【详解】对于A ,因为0不是正整数,所以0N *∉,所以A 错误,对于B ,因为π是无理数,所以Q π∉,所以B 错误,对于C ,因为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所以0∉∅,所以C 错误, 对于D ,因为2是实数,所以2R ∈,所以D 正确,故选:D17.C解:观察集合A 的前几项发现:A 的元素都是奇数,并且偶数项为负,奇数项为正; ∴可表示为(1)(21)n x n =-+,n N ∈;{|(1)(21)n A x x n ∴==-+,}n N ∈.故选:C.18.B【详解】A.集合中元素有0,1,2,错;B.{}{}22101x x x -+==,正确;C.整数集表示为Z ,错;D.有理数集表示为{x |x 为有理数},错.故选:B.19.B【详解】①{0}中有一个元素0,不是空集,不正确;②中当0a =时不成立,不正确;③中2210x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因此集合只有一个元素,不正确; ④中集合6{|}{1,2,3,6}B x N N x=∈∈=是有限集,正确, 故选:B20.B【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26(0)x x a a -=>等价于260x x a --=①,或者260x x a -+=②. 由题意知,P 中元素的和应是方程①和方程②中所有根的和.0a >,对于方程①,()2(6)413640a a ∆=--⨯⨯-=+>.∴方程①必有两不等实根,由根与系数关系,得两根之和为6. 而对于方程②,364a ∆=-,当9a =时,0∆=可知方程②有两相等的实根为3, 在集合中应按一个元素来记,故P 中元素的和为9; 当9a >时,∆<0方程②无实根,故P 中元素和为6; 当09a <<时,方程②中0∆>,有两不等实根,由根与系数关系,两根之和为6, 故P 中元素的和为12.故选:B .21.D【详解】对于A :{ x |是小于18的正奇数}={}1,3,5,7,9,11,13,15,17,,故A 错误; 对于B :{}{}|41,53,1,5,9,13,17x x k k Z k =+∈<=-且,故B 错误; 对于C :{}{}|43,,53,1,5,9,13,17x x s s N s =-∈≤=-且,故C 错误;对于D :{}{}|43,,51,5,9,13,17x x s s N s *=-∈≤=且,故D 正确.故选:D22.A【详解】R 、Q 、N 、Z 分别表示实数集、有理数集、自然数集、整数集, 所以,22R ∈,3Q ∉,0N ∈,42N =∈,Q π∉,22Z -=∈, 因此,①正确,②③④⑤⑥不正确,故选:A .23.A【详解】223x y +≤23,x ∴≤x Z ∈1,0,1x ∴=-当1x =-时,1,0,1y =-;当0x =时,1,0,1y =-;当1x =时,1,0,1y =-;所以共有9个,故选:A.24.B【详解】解:{x |3213x -<-≤,x ∈Z }={x |2-<2x ≤4,x ∈Z }={x |1-<x ≤2,x ∈Z }={0,1,2}, 故选:B .25.C【详解】由2∈M 知2为方程x 2-x +m =0的一个解,所以22-2+m =0,解得m =-2.所以方程为x 2-x -2=0,解得x 1=-1,x 2=2.故方程的另一根为-1.故选:C .26.C【详解】①当x >0,y >0时,z =1+1+1=3;②当x >0,y <0时,z =1-1-1=-1;③当x <0,y >0时,z =-1+1-1=-1;④当x <0,y <0时,z =-1-1+1=-1,∴集合A ={-1,3}.∴-1∈A .故选:C27.C【详解】因集合{1,2,3,4}A =,{5,6}B =,又,x A y B ∈∈,则当5y =时,x y +的值有:6,7,8,9,当6y =时,x y +的值有:7,8,9,10,于是得{6,7,8,9,10}C =, 所以C 中元素的个数为5.故选:C28.D【详解】因为a ∈M ,11a a+-∈M , 所以111111aa a a ++-+--=-1a ∈M , 所以1111a a +---=11a a -+∈M , 又因为11111a a a a -++--+=a ,所以集合M 中必同时含有a ,-1a ,11a a+-,11a a -+这4个元素, 由a 的不确定性可知,集合M 中至少有4个元素.故选:D29.B【详解】解:5{1∈,2m +,24}m +,25m ∴+=或245m +=,即3m =或1m =±.当3m =时,{1M =,5,13};当1m =时,{1M =,3,5};当1m =-时,{1M =,1,5}不满足互异性,m ∴的取值集合为{1,3}.故选:B . 30.C 【详解】集合A 中的元素为y ,是数集,又y =x 2+1≥1,{}[)211,A y y x ==+=+∞,故2∈A ,集合B 中的元素为点(x ,y ),且满足y =x 2+1,(){}2,1B x y y x ==+,经验证,(3,10)∈B .故选:C . 31.ABD 【详解】选项A 中,M 是由3,-1两个元素构成的集合,而集合P 是由点(3,-1)构成的集合;选项B 中,(3,1)与(1,3)表示不同的点,故M ≠P ;选项C 中,M ={y |y =x 2+1,x ∈R}=[)1,+∞,P ={x |x =t 2+1,t ∈R}=[)1,+∞,故M =P ; 选项D 中,M 是二次函数y =x 2-1,x ∈R 的所有因变量组成的集合,而集合P 是二次函数y =x 2-1,x ∈R 图象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故选ABD . 32.AB 【详解】集合A 中只有一个元素,即方程kx 2+4x +4=0只有一个根, 当k =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当k ≠0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若只有一个根,则∆=16-16k =0,即k =1,所以实数k 的值为0或1. 故选:AB 33.ACD 【详解】对于A :因为202140451=⨯+,所以[]20211∈,故选项A 正确; 对于B :因为()3512-=⨯-+,所以[]32-∈,故选项B 错误;对于C :若a 与b 属于同一类,则15a n k =+,25b n k =+,()[]1250(a b n n -=-∈其中1n ,2Z)n ∈,故选项C 正确;对于D :若[]0a b -∈,设5,Z a b n n -=∈,即5,Z a n b n =+∈,不妨令5,Z b m k m =+∈,0k =,1,2,3,4,则()555a m n k m n k =++=++,m ∈Z ,Z n ∈,所以a 与b 属于同一类,故选项D 正确; 故选:ACD. 34.ABC 【详解】对于A 选项,若1m =,则2211x l x l ≤≤⇒≤≤, 根据当x S ∈时,有2x S ∈,可得21l l l≥⎧⎨≤⎩,得101l l ≥⎧⎨≤≤⎩,可得1l =,故{}1S =,A 对; 对于B 选项,若12m =-,则214m =,则214l ll⎧≤⎪⎨≤⎪⎩,解得114l ≤≤,B 对;对于C 选项,若12l =,则12S x m x ⎧⎫=≤≤⎨⎬⎩⎭,即212022m m m ≤≤⇒-≤≤,C 对; 对于D 选项,若1m =-,1l =时,此时{}11S x x =-≤≤符合题意,D 错. 故选:ABC .35.CD 【详解】解:10以内的质数组成的集合是{2,3,5,7},故A 正确;由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知{1,2,3}和{3,2,1}表示同一集合,故B 正确; 方程x 2﹣2x +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是{1},故C 错误; 由集合的表示方法知0不是集合,故D 错误, 故选:CD . 36.AC由题意可设1113x m n =+,2223x m n =+,其中1m ,2m ,1n ,2n N *∈, 则()1212x x m m +=+()123n n ++,12x x A +∈,所以加法满足条件,A 正确;()()1212123x x m m n n -=-+-,当12n n =时,12x x A -∉,所以减法不满足条件,B 错误;()121212112133x x m m n n m n m n ==++,12x x A ∈,所以乘法满足条件,C 正确;11122233x m n x m n +=+,当()11220mnm n λλ==>时,12xA x ∉,所以出发不满足条件,D 错误.故选:AC . 37.BCD 【详解】解:对于A ,假设集合B 是“好集”,因为1B -∈,1B ∈,所以112B --=-∈,这与2B -∉矛盾,所以集合B 不是“好集”.故A 错误;对于B ,因为0Q ∈,1Q ∈,且对任意的x Q ∈,y Q ∈有x y Q -∈,且0x ≠时,1Q x ∈,所以有理数集Q 是“好集”,故B 正确;对于C ,因为2Z ∈,但12Z ∉,所以整数集Z 不是“好集”.故C 正确;因为集合A 是“好集”,所以0A ∈,又y A Î,所以0y A -∈,即y A -∈,又x A ∈,所以()x y A --∈,即x y A +∈,故D 正确. 故选:BCD .38.∈∈∉∈∉∉∉∈. 【详解】(1)N 是自然数集,所以0N ∈; (2)Z 是整数集,所以()202111Z -=-∈;(3)Q 是有理数集,所以442Q =∉; (4)R 是实数集,所以()2R ππ-=∈;(5)1xy x =-中1x ≠,所以11x x y x ⎧⎫∉=⎨⎬-⎩⎭; (6)1xy x =-={}1y y ≠,所以11x y y x ⎧⎫∉=⎨⎬-⎩⎭; (7)(2,2)表示点,{|}1xx y x =-表示数集,所以()2,21x x y x ⎧⎫∉=⎨⎬-⎩⎭; (8)集合{}{},0∅中有2个元素,分别是∅,{}0,所以{}{},0∅∈∅. 故答案为:∈;∈; ∉;∈; ∉; ∉;∉;∈ 39.{}1或{}2解:A 只有一个元素;∴方程2440kx x -+=只有一个解;0k =①时,440x -+=,1x =,满足题意; 0k ≠②时,16160k =-=;1k ∴=;解2440x x -+=得,2x =;{}1A ∴=或{}2.故答案为:{}1或{}2. 40.1 【详解】依题意,分别令11m +=,得0m =,此时()211m -=,不满足互异性; 当()211m -=,得0m =或2m =,检验后,都不满足互异性; 当2331m m -+=,解得:1m =或2m =,经检验,1m =,成立, 所以20211=m . 故答案为:1 41.{4} 【详解】当234a a -=时,可得4a =或1a =-, 若1a =-时,则274a a++=,不合题意;若4a =时,则2711.5a a ++=,|2|2a -=符合题意;当274a a++=,可得1a =-或2a =-, 若1a =-,则234a a -=,不合题意; 若2a =-,则|2|4a -=,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4a =. 故答案为:{4}42.∉ ∈ ∉ ∈ ∉ ∈ 【详解】(1)∵231211=> ∴23∉B ; ∵(1+2)2=3+22<3+2×4=11, ∴1+2<11 ,∴1+2∈B .(2)∵n 是正整数,∴n 2+1≠3,∴3∉C ; 当n =2时,n 2+1=5,∴5∈C .(3)∵集合D 中的元素是有序实数对(x ,y ),则-1是数, ∴-1∉D ;又(-1)2=1,∴(-1,1)∈D . 故答案为:∉,∈,∉,∈,∉,∈. 43.{}60,120,180 【详解】因为三女相会经过的天数是5,4,3的公倍数,且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60, 所以三女前三次相会经过的天数用集合表示为{}60,120,180. 故答案为:{}60,120,180. 44.(1)32a =-;(2)9016a a ⎧-<<⎨⎩或}0a >. 【详解】(1)因为210a +>,故212a +≠-, 因为2A -∈,则12a -=-或22512a a ++=-.①当12a -=-时,即当1a =-时,此时212512a a a -=++=-,集合A 中的元素不满足互异性; ②当22512a a ++=-时,即22530a a ++=,解得32a =-或1a =-(舍),此时512a -=-,21314a +=,集合A 中的元素满足互异性. 综上所述,32a =-;(2)因为集合{}2340A x R ax x =∈--=中有两个元素,则09160a a ≠⎧⎨∆=+>⎩,解得916a >-且0a ≠, 因此,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9016a a ⎧-<<⎨⎩或}0a >. 45.{-3,3}. 【详解】:解答:A ={1,-3},∴f (1)−1=0,f (−3)−(−3)=0,即1−a +b −1=b −a =0,(9+3a +b )+3=3a +b +12=0, 解得a =−3,b =−3.∴f (x )+ax =2x +3x -3+(-3x )=2x -3=0. ∴x =±3, ∴B ={-3,3}. 46 【详解】(1){|3,}x x n n N =∈,集合中元素个数无穷,不能用列举法表示; (2)2230x x +-<,即(1)(3)0x x -+<,31x -<<,集合为{|31}x x -<<,集合中元素有无数个,不能用列举法表示; (3)集合可表示为2{|230}x x x +-=,列举法表示为{3,1}-.47.(1)由题意可知:3A -∈,则()()131132A +-=-∈--,11()12131()2A +-=∈--,1132113A +=∈-,12312A +=-∈-, 所以A 中其他所有元素为11223-,,; (2)假设0A ∈,则10110A +=∈-,而当1A ∈时,11a a+-不存在,假设不成立, 所以0不是A 的元素,取3a =,则13213A +=-∈-,1(2)11(2)3A +-=-∈--,11()13121()3A +-=∈--,1123112A +=∈-, 所以当3A ∈,A 中的元素是:3,2-,13-,12;(3)猜想A 中没有元素1-,0,1;A 中有4个元素,其中两个元素互为负倒数,另两个元素也互为负倒数. 由(2)知:0,1A ∉, 若1A -∈,则1(1)01(1)A +-=∈--,与0A ∉矛盾,则有1A -∉,即1,0,1-都不在集合A 中, 若实数1a A ∈,则12111a a A a +=∈-,12131211111111111a a a a A a a a a +++-===-∈+---, 311431111()111111()a a a a A a a a +-+-===∈-+--,1415114111111111a a a a a A a a a -+++===∈---+, 又由集合元素互异性知,A 中最多只有4个元素1234,,,a a a a 且132411,a a a a =-=-, 显然12a a ≠,否则11111a a a +=-,得211a =-无实数解,同理,14a a ≠,即A 中有4个元素,所以A中没有元素101-,,;A中有4个元素,其中两个元素互为负倒数,另两个元素也互为负倒数.48.(1)a=0或a=98;(2)9|8a a⎧⎫≤⎨⎬⎩⎭;(3)a≥98或a=0.【详解】解:(1)当a=0时,原方程可化为-3x+2=0,得x=23,符合题意.当a≠0时,方程ax2-3x+2=0为一元二次方程,由题意得,∆=9-8a=0,得a=98.所以当a=0或a=98时,集合A中只有一个元素.(2)由题意得,当0,980,aa≠⎧⎨∆=->⎩即a<98且a≠0时方程有两个实根,又由(1)知,当a=0或a=98时方程有一个实根.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9|8a a⎧⎫≤⎨⎬⎩⎭.(3)由(1)知,当a=0或a=98时,集合A中只有一个元素.当集合A中没有元素,即A=∅时,由题意得0,980,aa≠⎧⎨∆=-<⎩解得a>98.综上得,当a≥98或a=0时,集合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

高一数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

高一数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

高一数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高一数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包含关系•定义:集合A包含集合B,表示为A ⊃ B。

•解释:如果B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A,则称A包含B。

2. 等于关系•定义:集合A等于集合B,表示为A = B。

•解释:如果A和B具有相同的元素,则称A等于B。

3. 不相交关系•定义:集合A与集合B不相交,表示为A ∩ B = ∅。

•解释:如果A和B没有相同的元素,则称A与B不相交。

4. 交集关系•定义: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表示为A ∩ B。

•解释: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是包含A和B共有元素的新集合。

5. 并集关系•定义: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表示为A ∪ B。

•解释: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是包含A和B所有元素的新集合。

6. 差集关系•定义:集合A与集合B的差集,表示为A - B。

•解释:集合A与集合B的差集是包含A中但不包含B中元素的新集合。

7. 互斥关系•定义:集合A与集合B互斥,表示为A ∩ B = ∅。

•解释:如果A和B没有相同的元素,则称A与B互斥。

8. 超集关系•定义:集合A是集合B的超集,表示为A ⊇ B。

•解释:如果B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A,则称A是B的超集。

9. 子集关系•定义: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表示为A ⊆ B。

•解释:如果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B,则称A是B的子集。

以上是高一数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简述和解释。

理解这些关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提。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运用这些集合关系,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进而推导出更深层次的结论。

数学的集合理论对于求解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高一数学集合与元素知识点

高一数学集合与元素知识点

高一数学集合与元素知识点数学作为一门抽象而精确的学科,集合与元素是其基础概念之一。

在高中数学中,集合论是必学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高一数学中与集合与元素相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特定对象组成的整体,这些对象被称为元素。

集合以大写字母表示,元素以小写字母表示,并用大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A={1,2,3,4,5}表示由元素1,2,3,4和5组成的集合A。

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并集指的是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成一个集合。

交集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差集指的是两个集合中除去相同元素后的剩余元素所构成的集合。

补集指的是在某个全集中,除去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所构成的集合。

二、集合的分类与表示集合可以按照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集合分类包括空集、全集、有限集和无限集。

空集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全集是指研究的对象中包含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用符号U表示。

有限集是指元素个数有限多的集合。

例如,集合A={1,2,3,4,5}就是一个有限集。

无限集是指元素个数无限多的集合。

例如,自然数集N={1,2,3,4,5,...}就是一个无限集。

集合还可以通过罗列法、描述法和图形法进行表示。

罗列法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如,集合A={1,2,3,4,5}就是用罗列法表示的。

描述法是通过给出元素具备的性质来描述集合。

例如,集合B={x|x是正整数,且x<6}就是用描述法表示的。

图形法是通过在平面上绘制一个图形来表示集合。

例如,通过在平面上绘制一个圆来表示集合C。

三、集合的运算与性质集合运算与数学中的其他运算类似,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等基本性质。

交换律指的是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满足交换律。

即A∪B=B∪A,A∩B=B∩A。

结合律指的是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满足结合律。

即(A∪B)∪C=A∪(B∪C),(A∩B)∩C=A∩(B∩C)。

高一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

高一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

高一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高一数学知识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高一数学知识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高一数学知识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时钟滴答,光阴如梭。

青春列车,立即再次动身。

承着恩师同窗的教诲与关心,携着亲朋好友的祝福与期待,现在的你立即返校开始新学年的生活,为了更好地关心你尽快步入学习生活,为您预备了高一数学知识点202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符号,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

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递性。

『说明一下:假如集合A的所有元素同时差不多上集合B的元素,则A称作是B的子集,写作A?B。

若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A称作是B的真子集,一样写作A?B。

中学教材课本里将?符号下加了一个≠符号,不要混淆,考试时依旧要以课本为准。

所有男人的集合是所有人的集合的真子集。

』学习方式、适应的反思与认识(1)学习的主动性。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专门强的依靠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把握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不订打算,坐等上课,课前不作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了真正听课的任务,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学习的条理性。

老师上课一样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用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查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仿照,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全然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视基础。

有些" 自我感受良好" 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和差不多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明白如何做就罢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专门感爱好,以显示自己的" 水平" ,好高骛远,重" 量" 轻" 质" ,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确实是中途" 卡壳" 。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整体,元素是集合的构成要素。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3.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二、集合的性质及运算规律1. 交换律:A∪B = B∪A,A∩B = B∩A。

2. 结合律:(A∪B)∪C = A∪(B∪C),(A∩B)∩C = A∩(B∩C)。

3. 分配律:A∪(B∩C) = (A∪B)∩(A∪C),A∩(B∪C) = (A∩B)∪(A∩C)。

4. 幂等律:A∪A = A,A∩A = A。

5. 吸收律:A∪(A∩B) = A,A∩(A∪B) = A。

6. 对偶律:(A∪B)' = A'∩B',(A∩B)' = A'∪B'。

三、集合的关系和判断1. 包含关系:子集和真子集。

- 子集:若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A是B的子集,记作A⊆B。

- 真子集:若A是B的子集且A≠B,则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

2. 相等关系:两个集合A和B相等,当且仅当A是B的子集且B是A的子集,记作A=B。

3. 元素关系:属于和不属于。

- 属于:若元素a是集合A的元素,则记作a∈A。

- 不属于:若元素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记作a∉A。

4. 判断问题:- 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空集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空集与非空集的关系:空集不是任何非空集的子集。

四、集合的应用1. 集合的应用于元素的归类和分类问题。

2. 集合的应用于概率问题,如事件的集合、样本空间等。

3. 集合的应用于数学推理和证明,如集合的运算规律的证明。

五、常见问题及解答1. 如何用集合表示一个范围?- 使用描述法:例如,表示大于1小于10的整数集合可以表示为{x | 1 < x < 10}。

2. 如何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并集:将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合并在一起,并去除重复的元素。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珍藏版)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珍藏版)

高一数学集合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含义: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

2、集合的构成---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我们称为元素。

元素是集合构成的主要部分。

元素的三个特性:(1)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身高在185cm的高二男生(2)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有属于(∈)和不属于(∉)这两种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4、常用的数集的表示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 ,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5、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a,b,c……}注意:①元素元素之间必须用“,”隔开。

②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

③元素可以没有顺序的出现。

④集合中的元素不能出现重复或漏掉的情况。

⑤元素可以是任何的具体的事物。

⑥如果元素的数量无限,表示的时候必须表示出规律然后用省略号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 ∈R|x-3>2} ,{x| x-3>2} (符号描述法)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3)Venn 图: 6、集合的分类(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 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读作“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即:若A a ∈则B a ∈,那么称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注意:①A 如果是B 的子集,那么A 中的元素全是B 中的元素。

②当A 不是B 的子集,那么A 不包含于B ,或者说B 不包含A 。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意事物,如数字、字母、几何图形等。

集合用大写字母表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用花括号括起来并用逗号分隔。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直接将集合的所有元素列举出来。

例如:A = {1, 2, 3, 4, 5},表示集合A由元素1, 2, 3, 4, 5组成。

2. 描述法:通过描述集合元素的特征或性质来表示。

例如:B = {x | x是偶数},表示集合B由所有偶数构成。

三、集合的关系1. 相等关系: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

例如:A = {1, 2, 3},B = {2, 3, 1},则A与B相等。

2. 包含关系: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

例如:A = {1, 2, 3, 4, 5},B = {1, 2, 3},则B是A的子集。

3. 交集: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例如:A = {1, 2, 3, 4, 5},B = {4, 5, 6, 7},则A与B的交集为{4, 5}。

4. 并集: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

例如:A = {1, 2, 3, 4, 5},B = {4, 5, 6, 7},则A与B的并集为{1, 2, 3, 4, 5, 6, 7}。

5. 差集:一个集合中除去与另一个集合相同的元素所得到的集合。

例如:A = {1, 2, 3, 4, 5},B = {4, 5, 6, 7},则A与B的差集为{1, 2, 3}。

四、常用集合1.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2. 自然数集:正整数的集合,用符号N表示。

3. 整数集: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集合,用符号Z表示。

4. 有理数集: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商的数的集合,用符号Q表示。

5. 实数集: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用符号R表示。

五、集合的运算1. 交运算: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2. 并运算: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数学知识点2019: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时钟滴答,光阴如梭。

青春列车,即将再次出发。

承着恩师同窗的教诲与帮助,携着亲朋好友的祝福与期待,现在的你即将返校开始新学年的生活,为了更好地帮助你尽快步入学习生活,为您准备了高一数学知识点2019。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符号,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

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递性。

『说明一下: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同时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A称作是B的子集,写作A?B。

若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A称作是B的真子集,一般写作A?B。

中学教材课本里将?符号下加了一个≠符号,不要混淆,考试时还是要以课本为准。

所有男人的集合是所有人的集合的真子集。


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学习的主动性。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作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了真正听课的任务,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学习的条理性。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
念的内涵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视基础。

有些" 自我感觉良好" 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 水平" ,好高骛远,重" 量" 轻" 质" ,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 卡壳" 。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4)学生在练习、作业上的不良习惯。


要有对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讨论问题不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心理素质;慢腾腾作业,不讲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业、练习效率不高。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高中数学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能力是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必要的策略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上高一数学知识点2019,望与广大老师和学生共享。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
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