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5篇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5篇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5篇第一篇: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第一讲1.什么是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包括哪些(1)需要与动机(2)知觉(3)学习与记忆(4)信念与态度(5)个性(6)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哪些(1)文化(2)社会阶层(3)社会群体(4)家庭(5)情境因素(6)营销因素4.消费者决策过程(1)认知与信息搜集(2)评价与购买(3)购后行为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类型(1)定性研究包括深入访谈、集中小组、隐喻分析、拼图研究以及投影法。

这些方法经过高度训练的访谈-分析,往往带有主观性。

因为样本很小,所以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关于促销活动与产品的新观点,而这些内容的具体方面可以通过更广泛的研究来测试。

(2)定量研究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这种方法被看做实证性的,主要用于预测消费者行为。

研究的结果是描述性的,如果数据收集是随机的,结果可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利用定性研究结果来发现新的创意或开发宣传战略,利用定量研究的结果来预测消费者对各种宣传的反应。

6.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调查法调查法是从大量消费者中系统收集信息的方法。

调查可以采用邮寄问卷、电话访问和人员访问等方式。

(4)访谈法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谈话、询问,以了解消费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

访谈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两种。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其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2.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3.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阈限因感觉类型不同而不同,也因人而异。

4.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感觉到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刺激变动量。

5.学习: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6.经典性条件理论(1)含义:当一种能够引起反应的刺激(即无条件刺激,简称UCS)与一种自身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即条件刺激,简称CS)重复地同时出现一定次数后,条件刺激单独出现时也能引起相同反应的一现象。

(2)形成:巴甫洛夫实验(3)在营销中应用:A.建立联想或联系: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替换产生事物的相互联系。

B.避免消退:坚持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之间的联系来强化。

创造消退:禁烟广告——切断香烟与吸烟所带来的愉悦感之间的联系而获得成功。

C.自然恢复,已经消退了的条件反射,经过一段时间休息之后,当条件刺激再次出现时,条件反射会重新恢复。

D.刺激泛化E.刺激辨别(分化)7.操作性条件理论(1)含义: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因为被强化而发生的反应。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增加,从而使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

(2)形成:斯金纳实验(3)在营销中应用:A.通过强化引导消费者的行为,正强化(强化物可以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负强化(强化物可以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惩罚(强化物可以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惩罚)B.通过塑形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C.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更适合高介入度的购买情境。

如火车站附近和小区附近的店铺。

8.文化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关于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正确的以及人们应追求一个什么最终状态的共同信念。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题型:单选2’X10 多选2’x10 填空4’x5(书本第一章、需要动机与价值理论、生活形态营销、消费者信息处理与决策理论、终端购物决策理论)判断1.5’x10简答5’x2(学习理论、购买决策信息搜索)案例15’x1(课上讨论的)第一章1、消费:消费者行为学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消费-生活消费。

人们消耗吸收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包括一切与物质生产过程无关的一切消费活动,即生活消费。

2、消费者:直接消费产品(生活资料)的人,即生活资料的直接使用者,包括参与消费者选择过程、购买过程、使用过程、处置过程的所有人3、消费者心理: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不可见的内部心理活动。

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发生。

4、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以货币、信用或其他方式的支出而获得商品和劳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可见的反应与外部活动。

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发生。

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行为的联系:消费者心理支配消费者行为,根据消费者心理可以推断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受消费者心支配,必然包含着一定的心理活动,根据消费者行为可以分析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行为学可以主要归纳为三种研究视觉:心理学角度、社会学角度、营销管理学角度。

本书侧重于营销管理学角度第二章1、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论:(1)二因素论。

包括内部因素(即个人因素)、外部因素(即环境因素)(2)三因素论。

包括消费者内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市场营销因素。

(3)四层面说。

科特勒提出的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的清单:1.外部环境因素因素1:文化和亚文化(价值观、传统、宗教、民族)因素2:社会消费基础结构(政策、消费基础设施、技术)因素4:参照群体(资格、接触类型和吸引力)因素3:家庭(结构、生命周期、决策模式2.消费者内部因素因素5:社会阶层(年龄、地位、收入、职业、教育)因素6:知觉、学习、记忆、动机、情绪、态度因素7:个性和自我概念因素8:世代和生活形态3.营销因素因素9: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因素10:营销要素(品牌、品质、服务、情境)2、消费者行为解释模型包括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CTM、消费者行为黑箱模型、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DP、消费者信息处理模型CIP。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基本概念1、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P32、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P43、消费者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P1274、品牌忠诚: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P935、消费者资源:消费者资源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有经济资源、时间、消费者知识。

P1056、非自由处置时间:按照这一界定,吃饭、睡觉、家务、个人护理、上班路途及其他负有道义责任的工作所占用的时间都应划入非自由处置时间。

P1137、消费者动机: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P1278、潜意识:指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由这种本能产生的欲望。

或指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的一些事物,它属于无意识心理过程。

P1329、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能从潜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是意识与前意识之间的中间环节和过度领域。

P132 10、知觉风险:实际上就是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感。

P16411、购买的社会风险:是指消费者所买的产品不为同伴所欣赏或受到同伴的嘲弄所造成的社会损失。

P7412、韦伯定律:个性可察觉到的刺激强度变化量△I与原刺激强度I之比是一个常数(K),即△I/I=K。

P14913、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P169 14、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P203 消费者态度:指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上的倾向。

P203 15、个性:个性是衡量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变量,它是个体对环境和刺激物的一致性反应倾向。

通俗地说,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1.市场细分依据的理解第二章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1.知觉特性的理解(1)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2)近因效应: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时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3)刻板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

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4)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2.在营销中如何应用知觉的掌握利用知觉帮助消费者确定购买目标;利用知觉的恒常性有利于系列产品的销售;利用整体性原则进行广告宣传;利用错觉心理推销商品,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3.消费者的学习概念的掌握就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使用商品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经验(0.5分)与技能,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的过程。

4.学习的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了解5.情绪的表现形式分类的了解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稳定性方面的差异ⅰ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体验。

具有弥散性、持续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会影响人的全部生活,使语言和行为都感染上某种色彩。

ⅱ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重点复习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重点复习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重点复习1、经典型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一个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个体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在营销上的应用:(1)重复的应用:广告至少重复三次以上;通过保留基本信息而改变表现方式的策略可以缓解广告疲劳或广告损耗。

(2)在条件性产品联结的应用中,条件刺激应该在非条件刺激之前出现。

(3)刺激泛化的应用:家族品牌、产品线延伸、许可、相似包装。

(4)刺激甄别的应用:定位。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如果一个操作或自发反应出现之后,有强化物或强化刺激相尾随,则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就增加。

操作条件反射作用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1)强化:增强某种刺激与个体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系。

积极强化:某些事件或结果可以增加特定行为重复发生的频率。

消极强化: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个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2)惩罚:如果行为发生后,有害的或负面的事件随之而来,这种行为就不会再发生或降低发生的频率。

(3)衰减:衰减就是撤消对原来可以接受的行为的强化,由于一定时期内连续不强化,这种行为将逐渐降低反应频率,以至最终消失。

2、引发消费者注意的主要途径(1)大小与强度。

(2)色彩与运动。

(3)位置与隔离。

(4)对比因素。

(5)格式。

(6)信息量。

3、自我概念与其对品牌形象之间影响的关系(1)关系:自我概念和品牌形象之匹配。

(2)行为:寻找能维持和提高自我概念的产品或品牌。

(3)满意:购买有助于实现欲求的自我概念。

4、消费者在进行店铺选择是的影响因素(1)商店形象。

包括商品、服务、硬件设施、商店气氛、商店声誉等。

(2)商店位置与规模。

包括距离的远近、交通是否便利、规模大小等。

(3)促销手段。

包括广告、抽奖、打折、会员制积分消费等。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大纲(5篇)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大纲(5篇)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大纲(5篇)第一篇:消费者行为学复习大纲1.名词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名义型决策冲动性购买消费者行为学问题认知评价标准联合分析法编纂式规则问题认知消费者的需要动机形底原则完形原则知觉韦伯定律学习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刺激泛化刺激辨别认知学习映像式机械学习推理/类推态度动机个性投影技术品牌个性生活方式自我概念文化亚文化2.简答题简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

消费者行为学在市场营销战略制定中的地位如何?试述消费心理过程。

简述由消费者需求决定的购买行为的特点。

扩展性决策、有限型决策和名义型决策有何区别?企业如何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如何测量问题认知?简述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什么是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你怎样去测量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动机冲突”是什么意思?它对于营销经理有什么启示?影响购买动机的因素有哪些?简述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简述影响注意的因素。

试析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并结合实际说明其在营销中的作用。

试述影响学习强度的因素试述影响记忆的因素强化学习原理为企业的哪些营销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态度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简述态度的测量方法。

试述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

简述对消费者问题的衡量怎样测量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怎样运用关于个性的知识来制定营销策略?怎样提高展露的水平呢试述影响学习强度的因素在消费者信息搜寻过程中,激活域、惰性域和排除域各起何作用?在制定市场营销决策时如何应用消费者关于评价标准和标准重要程度的知识?怎样才能形成一种强烈和持久的习得性反应呢?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下的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下的学习。

什么是“映像式机械学习”?它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呢?“刺激泛化”是什么意思?营销者什么时候运用它?找出你认为成功和不成功的的品牌延伸事例各2则,解释你的选择。

消费者如何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进行学习操作性条件作用下的消费者学习如何运用自我概念为品牌定位?三论述题理解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替代指示器?在消费者的评价过程中它们是如何应用的?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如何应用消费者关于评价标准和标准重要程度的知识?简述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选择:1、人们的个性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商家的营销战略及决定,那么商家能从消费者的哪三个方面来决定正确营销战略?()A.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调节或者自我控制B.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C.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调节或者自我驾驭 D.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2、需求层次理论是194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C)提出的。

A.波登 B.赫杰特齐 C.马斯洛 D.温得尔•斯密4、在广告上运用的词语,如““塞外茅台,宁城老窖”,体现了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哪个原理?(A)A.刺激的泛化 B.刺激的辨别 C.刺激的强化 D.刺激的重复6、消费者在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可能会出现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的价格过高,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哪种冲突?(A)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单趋冲突8、动机研究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完形填空 B.选词填空 C.联想技术 D.构造技术9、你在购买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时的购买决策主要依据已往的经验和习惯,较少受广告宣传和时尚的影响,在购买过程中也很少受周围气氛、他人意见的影响,你的购买类型属于(A)A.习惯型 B.冲动型 C.疑虑型 D.理智型二、名词解释题1、消费者需要:消费者的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2、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三、简答题1、张先生现在使用的是18寸电视机,希望拥有一台29寸的电视机且具有购买能力,此时消费者处于何种状态?影响该状态的因素有哪些?答:处于问题认知状态;影响因素有时间、环境的改变;产品获取;产品消费;个体差异2、产生知觉风险的原因有哪些?答:消费者购买的是新产品或对所要购买的产品以前没有体验;以往在同类产品的购买与消费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购买中机会成本的存在;因缺乏信息而对购买决定缺少信心;所购买的产品技术复杂程度高。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

1.消费者行为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2.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1)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2)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4)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

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里因素: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消费者知觉、学习与记忆、消费者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景、消费者保护政策与法律。

第二章1.消费者决策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认识问题,搜寻信息,方案评价,购买,购买后行为。

5.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将过去储存在记忆中的有关产品、服务的信息提取出来,以服务于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6.外部信息搜集:即通过外部来源和朋友、熟人或专业性服务公司获得更多的与解决该问题有关的信息。

7.意识域:消费者知悉或意识到且有可能作为备选品的品牌。

意识域分激活域、惰性域和排除域。

8.激活域:那些可以作为备选品予以进一步考虑的产品或品牌组成。

9.惰性越:那些虽为消费者所了解、但不为消费者所关心的产品或品牌所组成。

消费者对惰性域里的品牌没有特别的好感、也没有恶意。

10.排除域:消费者不喜欢和不予考虑的产品或品牌所组成。

11.三种决策有何区别:(1)购买决策中信息搜集的范围数量存在差别。

通常名义型决策很少进行信息搜集,扩展型进行广泛的信息搜集。

(2)决策速度存在差别。

扩展型决策花的决策时间最长,名义型决策花的决策时间最短,有限型决策在两者中间。

(3)不同决策类型下,消费者重复选择同一品牌的概率不同。

(4)不同决策类型下,消费者心里过程存在差异。

12.影响消费者对问题认识的因素有:时间、环境的改变、产品获取产品消费、个体差异。

13.消费者获取信息来源主要有:记忆来源、个人来源、大众来源、商业来源和经验来源。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题型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共5小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共12小题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共5小题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共5小题五、案例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共2题“消费者行为”复习要点第1章1、消费者行为的定义消费者(个体、群体和组织)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调查(Survey)焦点小组座谈(Focus Group)人员访谈(Interviews)投影法(Projecting Method)消费者日记(Consumer Diaries)实验法(Experiments)观察法(Observations)固定样本(Panels)数据库营销(Database Marketing)第2章1、消费者购买决策类型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名义型决策(习惯性决策)2、影响问题识别的因素时间、环境改变、产品消耗、产品获取、个体差异3、低度介入与高度介入下决策过程4、冲动性购买的定义有时被称为非计划性购买,它通常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以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5、中国特色的消费行为面子消费、关系消费、“根”消费、女性消费、独生代消费第3章1、需要过程2、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3、动机的特征动机的不可观察性和内隐性动机的多重性动机的实践性与学习性动机的复杂性4、人类精神的构成✧意识—与直接感官有关的心理部分,即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为我们所感知的要素或成分✧潜意识—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由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是人的意识无法知觉的心理部分✧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能从潜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是前面二者的中介环节与过渡领域5、麦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显示性需要理论侧重分析环境或社会学习对需要的影响,强调需要从文化中的习得性,因此也称习得性需要理论。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

个人动机 角色扮演 消遣 自我愉悦 了解新潮流 身体活动 感官刺激
社会动机 家庭之外的社会体验 与兴趣相似的人交流 参照群体的吸引
地位与权威 讨价还价的乐趣
25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八分。
三、店铺选择与消费者特征
(一)知觉风险: 购买产品涉及的风险分两类: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
社会风险是指消费者所买的产品不为同伴所欣赏或受同伴的嘲弄所造 成的社会损失。
职业
生活方式
经济状况 性格和自我观念
活动 兴趣 思想见解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八分。
家庭生命周期阶段
购买或行为模式
1.单身阶段 (Bachelor Stage):
无财务负担,领导潮流,喜娱乐
2.新婚
财务状况较好,有最高的购买率和耐久财购买量。
(Newly married couples)
3.满巢一期(Full nest I): 购买家庭用品的巅峰时期,有很少的流动资产,
(一)一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认知
一般性需求认知
涉及的差别可以通过同一类别产品中的不同品牌来缩小
• E.g. 牛奶行业协会的宣传海报试图让人们认识到牛奶能满足他们对钙的 需要,却没有提到任何品牌的牛奶。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八分。
内部信息搜集:指消费者将过去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产 品、服务和购买的信息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消费或 购买问题
费者感到没有不满意,但决不等于就满意,而不做促销,消费者 在通常条件下一定会感到不满意)
3、竞争品牌的影响(关于同类产品的体验和信息可以影
响预期)
4、消费者特征(有些消费者较挑剔,有些较宽容)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八分。

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一、填空题1. 消费者行为分析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原则、科学性原则、_________原则、分析-综合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

2.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_________、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

3. 消费者行为具有期望性、一致性、_________、不确定性、时代性、_________等特点。

4. 能力的差异表现在类型差异、_________和表现时间差异三个方面。

5. 根据商品的购买方式可将消费品分类为简便拼、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1. 利用音乐.幽默,引起快感的视觉刺激等营销方法,这是根据( )A. 刺激的突出性B. 刺激的熟悉感C. 消费者专业性D. 消费者情绪2. 消费者购买过程是消费者购买动机转化为_____________的过程。

A. 购买心理B. 购买意志C. 购买行动D. 购买意向3. 某种相关群体的有影响力的人物称为__________。

A. “意见领袖”B. “道德领袖”C. “精神领袖”D. “经济领导者”4. 消费者在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可能会出现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的价格过高,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哪种冲突?()A. 趋避冲突B. 双趋冲突C. 双避冲突D. 单趋冲突5. 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_____。

A. 确认B. 收集信息C. 备选产品评估D. 决定购买6. 人们的个性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商家的营销战略及决定,那么商家能从消费者的哪三个方面来决定正确营销战略?()A. 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调节或者自我控制B. 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C. 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调节或者自我驾驭D. 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7. 消费者从包装物上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来源属于_________。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题型:单选2’X10 多选2’x10 填空4’x5(书本第一章、需要动机与价值理论、生活形态营销、消费者信息处理与决策理论、终端购物决策理论)判断1.5’x10简答5’x2(学习理论、购买决策信息搜索)案例15’x1(课上讨论的)第一章1、消费:消费者行为学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消费-生活消费。

人们消耗吸收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包括一切与物质生产过程无关的一切消费活动,即生活消费。

2、消费者:直接消费产品(生活资料)的人,即生活资料的直接使用者,包括参与消费者选择过程、购买过程、使用过程、处置过程的所有人3、消费者心理: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不可见的内部心理活动。

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发生。

4、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以货币、信用或其他方式的支出而获得商品和劳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可见的反应与外部活动。

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发生。

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行为的联系:消费者心理支配消费者行为,根据消费者心理可以推断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受消费者心支配,必然包含着一定的心理活动,根据消费者行为可以分析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行为学可以主要归纳为三种研究视觉:心理学角度、社会学角度、营销管理学角度。

本书侧重于营销管理学角度第二章1、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论:(1)二因素论。

包括内部因素(即个人因素)、外部因素(即环境因素)(2)三因素论。

包括消费者内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市场营销因素。

(3)四层面说。

科特勒提出的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的清单:1.外部环境因素因素1:文化和亚文化(价值观、传统、宗教、民族)因素2:社会消费基础结构(政策、消费基础设施、技术)因素4:参照群体(资格、接触类型和吸引力)因素3:家庭(结构、生命周期、决策模式2.消费者内部因素因素5:社会阶层(年龄、地位、收入、职业、教育)因素6:知觉、学习、记忆、动机、情绪、态度因素7:个性和自我概念因素8:世代和生活形态3.营销因素因素9: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因素10:营销要素(品牌、品质、服务、情境)2、消费者行为解释模型包括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CTM、消费者行为黑箱模型、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DP、消费者信息处理模型CI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行为学人对有些刺激能够感觉到,对另一些刺激则感觉不到。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阈限”;能够是个体感觉到的最小的刺激变动量被称为注意点差异或者差别阈限。

感觉性取决于感觉阈限的高低,感觉的适应性、联觉是指各种感觉的相互配合影响。

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消费者行为是与产品或服务的交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具有多样性、可引导的特点。

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者组织。

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应,它是对干警信息加工的解释的过程。

人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知觉。

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刺激物和展露。

知觉的过程:刺激---感觉接收---注意---解释---反应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个体通过眼、鼻子、耳朵、舌头等感觉器官对事物的外形、色彩、气味、粗糙程度等个别属性作出反应。

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是因经验而生。

伴有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便或是相对持久的。

营销启示:做品牌要用加强型的学习。

由情感、认知和行为所构成的持久的系统。

是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内在心理特征,内在心理特征包括使某一个体与其他个体相区别的具体品质、特质、行为方式等多烦闷。

人的个性有多方面的特点,其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其并非完全不可改变的。

自我概念:一、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S-S)1、作者: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莆洛夫2、观点:借助于某种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的已有联系,经由联系可以建立起另一种中性刺激与同样反应之间的联系。

建立于巴普洛夫与铃声的实验基础上。

此试验发现:经过条件联系的建立,中性刺激铃声具有了由原来仅受事物制约的唾液分泌反应的某些力量。

食物被称为无条件刺激,唾液为无条件反应。

3、需要强调:第一,条件反射过程中学习者所学到的关于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

第二,应当注意条件反应与无条件反应之间的区别。

4、应用:再低介入情境下,经典性条件反射比较常见,因此消费者对产品或产品广告可能并没有十分注意,也不大关心产品或广告所传达的具体信息。

在此情境中消费者所学到的并不是关于刺激物的信息,二是关于刺激物的情感反应。

正是这种情感反应将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学习和试用。

5、缺点:不能解释S-R关系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S-R)1、作者: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2、观点: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如果一个操作或自发反应出现之后,有强化物或者强化刺激相尾随,则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就增加:经由条件作用强化的反应,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相3、尾随,该反映出现的概率就会减弱,直至不再出现。

4、基本思想:强化会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如果强化石间断性的或部分的,即不是对所有正确反应而只是对部分正确反应基于强化石,虽然最初对正确反映的学习速度较慢,但在强化消失后,行为消退后的速度也比较慢。

5、营销启示:给予顾客奖券、奖品或其他促销擦很难无,在短期内就可以增加产品的消失,但当这些手段消失后,销售量可能会马上下降。

对解释产品或品牌形象为什么难以改变的事实也有意思。

6、该理论特别强调强化物对学习的重要性。

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理论及支持有:第一,通过发放样品,提供奖券,给予折扣,鼓励消费者对产品的试用;第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给予奖励;第三,进行用户访问;第四,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一事购物场所成为一种强化因素或强化力量。

第五,在广告宣传中,强调用户群的卓尔不群,强调产品适用场合的独特性,一次对消费者行为给予强化。

7、适用:高介入度的购买情境8、缺点:只适用于简单的刺激反应形成的习惯性行为。

不能解释复杂的学习行为。

9、三、荣格的个性类型学说1、观点:人格结构有很多两级相对的内动力所形成、如感觉对直觉、思维对情感、外倾对内倾。

具体到一个人身上,这些彼此相对的个性倾向常常是失衡的或有所偏向。

2、意义:分析这个个性类型有助于营销者了解每种类型的个性在行为上的特点,从而据此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四、态度的四功能说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或企业形成某种态度,并将其储存在记忆中,需要的失衡,就会将其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以应付或帮助解决当前所面临的购买问题。

卡茨认为态度有四种基本的功能。

1态度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趋利避害。

只有形成适当的态度,才能从某些重要的人物或群里那里获得赞同、奖赏或以其打成一片。

(咱没有助于销售)2难以正视的现实,从而保护个性的现有人格和保持心理健康。

(女性购买抗衰老的护肤品)3形成某种态度,更有利于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事实上,态度可以作为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标准或参照物,有助于人们赋予变幻不定的外部世界以某些意义。

有助于部分地解释品牌忠诚的影响。

对某一品牌形成好感和忠诚度,能够减少信息搜集时间,简化决策程序,并使消费者的生活更为稳定。

4形成某种态度,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五、记忆的分类(选择或填空)又称感觉记忆,是指个体凭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其持续时间往往按几分之一秒来计算。

特点: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较短;记忆容量相对较大;痕迹容易衰退。

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如果被注意和处理,就会进入短时记忆。

容量是有限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需要一定的时间。

信息保持时间容易受到干扰。

记忆信息保持在一分钟以上,知道数年乃至终生的记忆。

动作、态度、技能、语言、文字、观念。

六、收入的构成(选择或填空)一般认为,收入由工资、奖金、津贴、红利和利息等构成。

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名义收入、实际收入。

七、认知相符论1、观点:人的信念或态度如果以其他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盾,就会存在一种内在力量推动其进行自我调整,已达到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合一致。

三个主要的变式:2、平衡理论,(海德)认知的平衡状态时一种理想的或令人满意的状态。

为了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需要改变现有的某个认知或添加一种新的认知。

3、认知-情感相符理论,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

4、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相互冲突和不协调;相互无关。

八、时间的概念、时间的分配时间可分为三个部分:工作、非自由处置时间、休闲。

时间的分配的影响因素:工作性质和报酬;家庭其他成员的时间预算;退休年龄、节假日数目和假期长度;消费者感受到的时间压力。

九、学习方法-明星代言人—最简单的学习方法价大,学习效果好,涉及生命危险时不用,印象最深刻。

观察学习法;指消费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作出或避免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过程。

主动应用自己头脑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加工最多。

时间最久、代价最大。

十、消费者决策类型(针对决策类型营销人员应如何决策)1、扩张型决策:较为复杂的购买决策,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度较高,品牌差异程度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做的购买决策。

购后评价:不和谐,复杂。

消费者广泛的收集内外部信息然后形成对不同品牌的态度,继而形成购买意向和做出购买决定。

2、有限型: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

但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

因此还有做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之间做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备选品牌评价:简单评价原则,被评价的属性少,品牌少;购后的评价没有不和谐且有限。

(追求多样化,在他人影响小的购买决策)3、名义型决策:不考虑其他品牌的购买。

(树立品牌偏好、传播品牌)消费者形成重复和习惯性购买的原因;减少购买的风险,简化决策程序。

有限的内部信息收集,没有不和谐非常有限的购后评价。

按照消费者购入介入程度由低到高:名义—有限---扩展按照消费者决策程度由低到高:名义—有限---扩展十一、知觉风险的类型消费者减少知觉风险的方式产品不具备人们所期望的性能或产品性能比竞争品差所带来的风险产品可能对自己或他人的健康与安全产生危害的风险担心产品定价过高或产品有质量问题招致经济上的损失所产生的风险因购买决策失误而受到他人的嘲笑疏远而产生的风险因决策失误二是消费者自我情感收到伤害的风险主动搜集信息、保持品牌忠诚、依据品牌与商店形象、购买高价产品、寻求商家保证、从众购买。

十二、引起注意的方法注意是指个体对展露与其感觉神经系统面前的刺激物作出进一步加工和处理,怕实际上是对刺激物分配某种处理能力。

方法如下:1、对比:反常态;2、增强刺激比如声音又小到大但是必须在人能够接收到的范围之内;3、悬念奇想;4、针对需求问题开发产品,促销。

5、利用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行营销组合的设计。

十三、视线引导法:置于中心、大块的部分、完整的画面、引导物十四、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理论*********数据驱动加工理论:自下而上的加工,指知觉加工开始于外部刺激,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

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营销启示:概念驱动加工理论:自上而下的加工。

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只是开始的。

强调的是较高阶段的加工制约着较低阶段的加工,强调人的原有知识和已有概念对组织、解释新的输入信息的影响。

营销启示: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十五、影响消费者态度改变过程的四个部分1、外部刺激:传播者或信息源、传播与情境2、目标靶:信息接收者或者企业试图说服的对象。

取决于对象的主观条件3、中介过程:说服对象在外部劝说和内部因素交互作用下态度发生变化的心理机制,包括:信息学习、感情迁移、相互机制、反驳到呢个方面、4、劝说结果:改变原有态度和维持原有的态度(结果)。

常见的方法:贬损信息源、歪曲信息、掩盖拒绝。

5、十六、购买行为和态度不一致的影响因素购买动机、购买能力、情境因素、测度上的问题、态度测量与行动之间的延滞。

十七、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知形成过程1、消费者根据产品的内在特性或线索形成对产品质量的认知或总体印象。

2、消费者主要根据产品的外在线索如价格、原产地、商标或者企业声誉等形成对产品质量的整体认知。

3、消费者在选择产品和品牌时,一般都需要根据某些线索对产品质量形成整体印象。

当产品本身的特征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预示产品的内在质量时,消费者可能主要依据内在线索而不是外在线索判断和评价产品的质量。

当产品特征对产品质量的预示作用比较小,消费者对购买又缺乏信心时,消费者可能更多的依赖于产品的外在线索形成对产品质量的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