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中考高考必备的中国文化常识

中考高考必备的中国文化常识

中考高考必备的中国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杜甫《戏为六绝句》】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词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如《赤壁赋》】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减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诗歌形式)、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榜首、问息、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颜琐、帝兽、唐尧、虞舞。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化常识梳理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化常识梳理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化常识梳理语文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常识。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化常识,旨在考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下面是对初中语文中常考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

1.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于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常考的中国传统文化有:(1)孔子及《论语》: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涉及仁、义、诚、孝和礼、乐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古代神话传说:古代神话传说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源泉。

常见的古代神话传说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等,学生需要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

2.世界文化常识世界文化常识是指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了解。

常考的世界文化常识有:(1)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对于理解西方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需要了解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古希腊哲学家等,如《奥德赛》、《安提戈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2)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作品对于世界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等。

(3)古典音乐家及其作品: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了解一些古典音乐家及其作品对于拓宽视野和培养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需要了解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古典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3.文学作品常识以上是初中语文中考常考的文化常识的梳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学作品,提升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中考语文必考的文学知识点:文化常识

中考语文必考的文学知识点:文化常识

中考语文必考的文学知识点:文化常识文化常识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5.五行:金、木、水、火、土6.五金:金、银、铜、铁、锡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11.岁寒三友:松、竹、梅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2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21.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22.五谷:稻、黍、稷、麦、豆23.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2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26.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汇总初中语文作为中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其考试内容除了语文知识点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常识,其实这些文化常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都有所涉及,我们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即可。

下面将为大家汇总一些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一、国学经典相关1.《三字经》:是国学经典,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常考内容主要包括作者、作用、内容等。

2.《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一,也常作为中考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包括作者、作用、核心价值等。

3.《孟子》:同样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本经典,常考内容主要包括作者、作用、思想等。

4.《庄子》: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其文化价值在初中语文考试中也有涉及,常考内容主要包括作者、作用、思想等。

二、古代文学名著相关1.《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的一部百科全书”。

常考内容包括作者、作品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2.《西游记》:同样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常考内容包括作者、作品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3.《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本小说描写了农民暴动的历史事件,其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肯定。

常考内容包括作者、作品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4.《论语》:前面已经提到了,虽然它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之一,更是中考命题人经常采用的考点。

三、汉字文化相关1.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常考内容包括四书五经的内容,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经常有考生在中考中遇到“成语为题”的作文,因此熟悉成语的来源和故事是必不可少的。

四、历史知识相关1.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考中,有时也会出现关于古代建筑的考题,要求学生对其背景和历史价值进行阐述。

语文文化常识国内部分(中考)

语文文化常识国内部分(中考)

语文文化常识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5)唐代时期:诗(6)宋代时期:词(7)元代时期:曲(8)明清时期:小说二、中学文学分期介绍(一)中国文学部分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①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②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③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D、先秦诗歌①、《诗经》。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文化常识_2021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文化常识_2021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文化常识_2021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整理文学常识是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文化常识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文化常识_2021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整理,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初中必须掌握的文化常识: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礼仪等等。

在中考中,常常会出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考题,以下是一些中考必考的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象征。

2.中国古代的五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是古代士人的经典读物,涉及哲学、政治、文学、礼仪等多个领域。

3.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四书》中的《易经》、《尚书》、《礼记》和《春秋》。

这些经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孔子:又称孔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包括“仁爱”、“中庸”、“君子”等重要概念。

5.诗词名句:中国古代文人经常以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中考中,常常会出现与古诗词相关的题目,如《登鹳雀楼》、《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等。

6.京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剧情备受世人喜爱。

中考中有时会考察与京剧有关的基本常识,如京剧的发源地、主要角色等。

7.中国古代艺术: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多个方面。

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和人物画最为著名,擅长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

中国古代的雕塑作品以佛教造像和陶俑最为著名。

8.中国古代的节日和习俗: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具体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如春节贴春联、包饺子,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

9.中国古代建筑:代表性的有万里长城、故宫、颐和园等。

这些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和审美观念。

10.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礼仪,有许多规范化的表达方式和行为准则。

如拜年时要行拜年礼,丧葬时要按照特定的礼仪举行葬礼等。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C.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众多英雄人物的故事。

D. 《儒林外史》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

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主张“仁爱”,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B.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

C.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强调公平正义。

D.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了“仁政”、“德治”等政治理念。

3.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明代。

B. 中国画注重写意,追求意境美和韵味。

C.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

D. 篆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通过雕刻印章来表达艺术美。

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数学著作,对世界数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B.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撰写的一部农业技术著作。

C.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一部药物学著作。

D. 《梦溪笔谈》是宋代科学家沈括撰写的一部天文地理著作。

5.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史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B. 汉武帝时期,汉朝疆域扩大,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

C.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D.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南京。

6.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精]中考语文常考文学文化常识大全

[精]中考语文常考文学文化常识大全

中考语文常考文学文化常识大全一、常考文学常识◆古代重要作家1.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教材选其作《观沧海》。

2. 诸葛亮,字孔明,被誉为“智圣”,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我们学过他的《诫子书》《出师表》等。

3. 刘桢,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

我们学过他的《赠从弟(其二)》。

建安七子:是东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4.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其五)》《桃花源记》。

5.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我们学过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

6.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有《陶隐居集》。

我们学过他的《答谢中书书》。

7.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诗佛”之称。

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他的诗画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学过他的《竹里馆》《使至塞上》。

8.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

教材选其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其诗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活泼,风格豪放飘逸。

教材选其作《行路难(其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等。

10.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教材选其作《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等。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1. 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我们学过他的《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儒林外史中考文化常识

儒林外史中考文化常识

儒林外史中考文化常识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常识。

以下是一些在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文化常识:
1. 科举制度:《儒林外史》以描写科举制度为中心,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特点。

考生需要了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考试科目、考试形式等方面。

2. 官场文化:《儒林外史》中涉及到了许多官场上的文化常识,如官职的名称、职责、升迁制度等。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常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3. 传统文化:《儒林外史》中体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思想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4. 社会风俗:《儒林外史》中描绘了许多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如婚丧嫁娶、节庆活动、饮食文化等。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风俗的特点和意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文化背景。

5. 人物形象:《儒林外史》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经历和命运。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人物的特点和形象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总之,在考试中涉及《儒林外史》的文化常识比较多,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原著、参考书籍、做题等方式来加深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

中国古代知识常识

中国古代知识常识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的知识常识:
1.《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经典”。

2.《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3.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自唐代开始至清朝废除,持续了约一千
年。

4.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中心的故宫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5.《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6.花鸟画、山水画和人物画是中国古代画坛的三大门类,其中以山水画最为著名。

7.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
要影响。

8.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重要工程,是中国境内最长的防御性建筑,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
一。

9.中国古代的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体系之一。

10.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其中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民族精神、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相关的文化体系。

这些文化内容包括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准则、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服饰习俗等等。

掌握传统文化常识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以下是中考必考的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1.春节和元宵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象征着富饶和团圆。

庙会、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有赏花灯、吃元宵等习俗。

2.《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一个荣府的兴衰故事,是一部艺术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课本,以三个字一句的形式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哲学、道德和社会规范。

它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青少年学习和品德修养的重要读物。

4.《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弟子及其学派的学生所编纂。

《论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道德伦理和忠诚孝顺的传统价值观念。

5.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起源于北京,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京剧以唱、念、做、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讲究唱腔的抑扬顿挫和表演的姿态动作。

6.中国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于中国古代和世界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7.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以苏州园林和北京颐和园最为著名。

中国园林注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追求自然、平衡和谐的美。

8.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楷书、隶书、行书和草书等几种字体。

书法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注重笔墨纸砚的技巧和气韵生动的艺术表达。

9.中国传统音乐有古曲、民乐和京剧音乐等多种形式,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代表。

中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推荐5篇)

中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推荐5篇)

中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推荐5篇〕篇1:中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不少成语与古代文化常识有关,这些成语,就是我们理解古代文化的一扇窗口。

1.纪时。

如:寅吃卯粮半夜三更钟鸣漏尽丁是丁,卯是卯2.科举。

如: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一举成名名落孙山3.建筑。

如:登堂入室大相径庭门当户对户枢不蠹蓬荜生辉偷梁换柱雕梁画栋4.服饰。

如:峨冠博带袍笏登场被褐怀玉纨绔子弟集腋成裘5.器物。

如:钟鸣鼎食觥筹交织举案齐眉席不暇暖循规蹈矩奉为圭臬权衡利弊6.度量衡。

如:咫尺天涯枉尺直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壁立千仞以升量石才高八斗千钧一发半斤八两锱铢必较7.军事。

如:烽火连天大动干戈剑拔弩张折戟沉沙围魏救赵三十六策,走为上策8.艺术。

如:五音不全黄钟大吕引商刻羽滥竽充数室如悬磬胶柱鼓瑟铜琶铁板急管繁弦哀丝豪竹龙飞凤舞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铁画银钩胸有成竹画龙点睛梨园子弟插科打诨一板三眼9.宗教。

如:三教九流三生有幸四大皆空六神无主天花乱坠昙花一现聚沙成塔醍醐灌顶篇2:古代文化常识四宗教和礼俗中考复习指导古代文化常识〔四〕宗教和礼俗中考复习指导古代文化常识〔四〕宗法和礼俗【宗法和礼俗】(一)宗法【宗法】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那么。

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那么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

这种制度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稳固贵族世袭统治效劳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嫡子】封建社会中正妻所生的长儿子。

【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所生的儿子。

【考妣】旧时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

【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

【太庙】天子的祖庙。

【七出】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即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

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

【三从四德】“三从”与“四德”的合称。

“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古诗词必背文化常识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古诗词必背文化常识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古诗词必背文化常识01中国古诗词文体常识古代诗歌包括诗、词、llllo按形式分为:(-)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形式上较自由。

古体诗的开展轨迹:《诗经》一楚辞一汉赋一汉乐府一魏晋南北朝民歌一建安诗歌一陶诗等文人五言诗一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如:《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迢迢牵牛星》张假设虚《春江花月夜》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1 .绝句: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五言绝句首句一般不入韵,七言绝句首句入韵较多;平仄:一三五不管,二四六清楚。

五言绝句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柳宗元《江雪》等。

七言绝句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杜牧《泊秦淮》等。

2 .律诗:五言或七言,全诗八句;押韵、对仗(对偶):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

平仄:一三五不管,二四六清楚。

五言律诗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杜甫《春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七言律诗如:杜甫《望岳》王湾《次北固山下》李商隐《无题》等。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三)词.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如《稼轩长短句》。

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1 .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2 .词的分类: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3 .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 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

如辛弃疾《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电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药圣”?A. 李时珍B. 孙思邈C. 张仲景D. 扁鹊3.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西游记》B. 《红楼梦》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4.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A. 经义B. 诗赋C. 策论D. 物理5.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安石D. 苏轼6.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书法的“四大名帖”?A. 《兰亭序》B. 《黄庭经》C. 《伯远帖》D. 《兰亭序》7.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画圣”?A. 张择端B. 顾恺之C. 吴道子D. 沈周8.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王安石9.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四大名剧”?A. 《牡丹亭》B. 《西厢记》C. 《长生殿》D. 《桃花扇》10.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四大名楼”?A. 岳阳楼B. 鹳雀楼C. 岳阳楼D. 鹳雀楼1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书圣”?A. 王羲之B. 王安石C. 苏轼D. 沈周12.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玉环13.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1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乐圣”?A. 李清照B. 苏轼C. 贝多芬D. 杜甫15.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医学的“四大经典”?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金匮要略》16.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词圣”?A. 辛弃疾B. 苏轼C. 李清照D. 杜甫17.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四大名篇”?A. 《静夜思》B. 《春晓》C. 《登鹳雀楼》D. 《长恨歌》18.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绣”?A. 苏绣B. 蜀绣C. 湘绣D. 粤绣19.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史圣”?A. 司马迁B. 班固C. 左丘明D. 欧阳修20.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四大名著”?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2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园”?A. 颐和园B. 圆明园C. 拙政园D. 豫园2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文圣”?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荀子23.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四大名篇”?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桃花源记》D. 《滕王阁序》24.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楼”?A. 岳阳楼B. 滕王阁C. 鹳雀楼D. 滕王阁25.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诗圣”?A. 杜甫B. 李白C. 王安石D. 苏轼26.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27.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乐圣”?A. 李清照B. 苏轼C. 贝多芬D. 杜甫28.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医学的“四大经典”?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金匮要略》29.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词圣”?A. 辛弃疾B. 苏轼C. 李清照D. 杜甫30.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四大名篇”?A. 《静夜思》B. 《春晓》C. 《登鹳雀楼》D. 《长恨歌》3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绣”?A. 苏绣B. 蜀绣C. 湘绣D. 粤绣3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史圣”?A. 司马迁B. 班固C. 左丘明D. 欧阳修33.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四大名著”?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34.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园”?A. 颐和园B. 圆明园C. 拙政园D. 豫园35.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文圣”?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荀子36.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四大名篇”?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桃花源记》D. 《滕王阁序》37.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楼”?A. 岳阳楼B. 滕王阁C. 鹳雀楼D. 滕王阁38.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诗圣”?A. 杜甫B. 李白C. 王安石D. 苏轼39.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40.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乐圣”?A. 李清照B. 苏轼C. 贝多芬D. 杜甫4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医学的“四大经典”?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金匮要略》4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词圣”?A. 辛弃疾B. 苏轼C. 李清照D. 杜甫43.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四大名篇”?A. 《静夜思》B. 《春晓》C. 《登鹳雀楼》D. 《长恨歌》44.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绣”?A. 苏绣B. 蜀绣C. 湘绣45.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史圣”?A. 司马迁B. 班固C. 左丘明D. 欧阳修46.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四大名著”?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47.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园”?A. 颐和园B. 圆明园C. 拙政园D. 豫园48.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文圣”?A. 孔子C. 庄子D. 荀子49.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四大名篇”?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桃花源记》D. 《滕王阁序》50.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楼”?A. 岳阳楼B. 滕王阁C. 鹳雀楼D. 滕王阁。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_中考历史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_中考历史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_中考历史一、科举教育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陈情表》:(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中考必考文学文化常识

中考必考文学文化常识

13.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与年 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百岁及以上。
▪14.“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陌上青青 柳色,心中念念故人。”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 气中的“春分”。
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落花”说明是暮 春,“念念故人”指清明扫墓以示对故人的思念。
▪9. “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 “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六艺”中的 “射”是指射箭。
“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寒 舍、见谅等。(劳驾,是敬辞,请别人帮忙时恭 敬的说法。)
▪10.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 候。“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数九”是从 冬至开始,惊蛰结束。
15.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同时也是 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谷雨节 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 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农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是小满的节气特征, 不是谷雨。
16.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 ,“桃李”指代老师,“手足”指代兄弟。“桃李”指代 学生
5.清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三种:乡试、会试 、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会试考中后称进 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 官了。(会试考中后称贡士)
古代有以籍贯称呼他人习惯,如柳宗元为“ 柳柳州”,称孟浩然为“孟襄阳”。“柳柳州”是因柳 宗元在柳州为官
6.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 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这首诗与中秋 佳节的风俗有关。与重阳佳节的风俗有关

初中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及解析

初中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及解析

初中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及解析语文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科,其中文化常识也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将围绕语文中的文化常识展开讨论,并对一些重要的常识进行解析。

一、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例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古代经典常常被出题。

这些书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古代社会的制度和风俗习惯等。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宇宙、地理、历史、政治、伦理、道德等知识。

它由字、词、句、段四个层次构成,通过对三字句的阐释来传达知识。

《三字经》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重要代表之一又如,《百家姓》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家谱,列举了宋朝时期使用的411个姓氏。

这是中国人重视家族、重视家谱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家族观念和尊称制度。

二、传统文化艺术常识在传统文化艺术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绘画、戏曲等的基本常识。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的乐器有古琴、古筝、二胡等,传统绘画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而中国传统戏曲有京剧、粤剧、豫剧等。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通过学习和了解它们,我们可以增长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历史知识常识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发明者是仓颉,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是甲骨文等等。

四、文学艺术常识文学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作品,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描绘了一个荣府的兴衰和人性的善与恶。

我们还可以了解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

总之,语文中的文化常识对于我们拓宽视野、提高文化素养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文教学的内容,也能够更好地应对中考中的题目。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及答案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及答案

【精品】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对人的年龄有特殊的表达,如“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既加冠”中“加冠”指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B. 《送东阳马生序》中“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是古代学校名称,一般设在州府所在地,是州府的最高学府。

就读于此的学生由朝廷供给粮食。

C. “往来无白丁”“臣本布衣”中的“白丁”和“布衣”都是对普通老百姓的特称。

除此外,还有“氓”“黎民”“庶人”“黔首”等称呼。

D.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矜”指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有残疾不能做事的人。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一般设立在在京师。

故答案为:B【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下列不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A. 张孝祥B. 辛弃疾C. 苏轼D. 柳永【答案】 D【解析】【分析】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筹交错”“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觥”“白”都有酒杯的意思。

B. 成语“心旷神怡”“气象万千”“峰回路转”均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C. “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本意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为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常识对于培养文化自信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考必考的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1.《论语》、《孟子》和《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作,它们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

这些经典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等。

2.《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文学理论著作。

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批判。

3.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之一,其以墨、笔、宣纸为主要材料。

中国画的特点是颜色淡雅、线条流畅、意境深远,并注重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4.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包括京剧、昆曲、豫剧、越剧等。

这些戏曲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演形式,强调台词和唱腔的演绎,也有丰富多样的舞台表演形式。

此外,中国传统戏曲还有独特的脸谱艺术,通过不同颜色的脸谱来表达人物性格特征。

5.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剪纸、刺绣、布艺、陶艺等,这些手工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并且融入了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元素。

这些民间艺术作品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6.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欢聚一堂、互相问候的时刻,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7.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包括八大菜系、四大名菜和各种地方特色小吃。

这些食物以其精美的造型、丰富的口味和营养的搭配,赢得了世界各地人的喜爱。

8.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包括道家思想、佛教思想、墨家思想等。

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发展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9.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包括唐诗宋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着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着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二、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三、古代官职任免升降: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四、地理部分: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成都:锦官城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苏州——中国的威尼斯重庆——山城、雾城拉萨——日光城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彭城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五、天文部分: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4、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除12)4,5,6,7,8,9.,10,11,0,1,2,3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5、纪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6、纪时法。

日出5-7食时7-9隅中9-11日中11-13日昃13-15晡时15-17日入17-19黄昏19-21人定21-23夜半23-1鸡鸣1-3平旦3-5六、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