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坡向分析文字说明

坡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阳坡与阴坡

丘陵、山地中朝着太阳的一坡日照多,称为阳坡,背着太阳的一坡称为阴坡。由于一年中太阳只能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坡日照多,所以南坡是阳坡,北坡是阴坡。我国古语就有山之南为阳的说法。南半球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坡日照少,所以南坡是阴坡,北坡是阳坡。注意,东西向的山脉南北坡的阳坡和阴坡较明显,而南北向山脉可为东坡和西坡,光照差别不是很大,那么阳坡与阴坡就不明显。

它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有:

由于向阳坡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霜冻情况比阴坡大为减轻,以至阳坡可以发展某些经济林木,而阴坡则因冬季受到冻害而不宜种植。而且由于热量差别,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雪线是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是长年积雪的下界,其高度若考虑消融量,阳坡热量高,年消融量大,所以其雪线的海拔比阴坡高。当然我们也要考虑降雪量。

二、迎风坡和背风坡

迎风坡指的是迎着风的来向的一坡,另一坡即为背风坡。我国东部丘陵山地东侧迎着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所以东坡为迎风坡,西坡为背风坡。西北内陆的天山由于距太平洋和印度洋遥远,加上山脉的重重阻挡,得到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少,北坡迎着来自于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所以北坡为迎风坡,南坡为背风坡。安第斯山南段处于西风带,其西坡为迎风坡,东坡为背风坡。

它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1.对降水的影响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山脉的迎风坡受地形阻挡被迫抬升,山上海拔较高,气温低,水汽容易达到饱和,从而凝结致雨,这种雨就叫地形雨。(如图1所示)若

山足够高,随着高度继续增

加,降水在达到最大降水带

以前会不断增加,但超过最

大降水带这高度后由于水汽

减少,降水也会减少。例如

喜马拉雅山脉迎风坡1000

1500 米左右,降水量达到最

大,而后降水量就随高度增

高而减少。背风山坡因空气

下沉,气温升高,降水就少,

成为雨影区。所以迎风坡比

背风坡多雨。

2.对气温的影响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山

脉的迎风坡被迫上升,温度也就随之降低。空气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雨雪落下。迎风坡和背风坡两面的空气,即使高度相同,背风坡面空气的温度也总是比迎风坡面的高,背风坡这种炎热干燥的风叫焚风。例

如南美洲南端西岸,安第斯山的迎风坡深受西风的影响,温暖湿润,而东侧位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降水少,荒凉干燥。但当东西向的山脉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而阴坡又是背风坡,两者对比,光照和热量还是阳坡丰富。因迎风坡多云雾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升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降低,迎风坡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背风坡的小。

3.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山坡方向对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等要素发生显著影响,继而这种非地带性因素对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气候类型也发生了改变。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由于其位于迎风坡,抬升了来自海洋的暖湿的东南信风,降水多;当然还受到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的影响。像这种非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还有巴西高原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的东北部。南美洲南端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安第斯山的影响,东侧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4.对自然带的影响

迎风坡一般多地形雨,植被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条件能够比背风坡满足得好,所以会出现迎风坡植被多而且自然带海拔比背风坡高,而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又比阴坡高。结合两者,就要看是水分主导还是热量主导造成了自然带的差异,两者对比,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对不同的山地要区别对待。如乞力马扎罗山地处热带,南北坡热量相差不大,而南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所以南坡自然带高。温带的天山南北热量差别大,天山北坡虽为迎风坡,但南坡是阳坡,自然带是南坡的高,但北坡水分条件好,还多了针叶林带。如图2天山的自然带。

5.对雪线的影响

前面已提到雪线是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其高度若考虑消融量,阳坡雪线比阴坡高。但也要考虑年降雪量,迎风坡降雪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雪量小,雪线高。祁连山东段的年降水量大于西段,雪线由东(4600—4700米)向西(5000米)升高。天山的北坡既是阴坡,又是迎风坡,温度低,降雪量大,雪线低,见图2。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以上,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右;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年降水量一般只有600~800毫米,雪线大多在6000米左右,个别地区达6200米。降水量丰富的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

另外,在季风气候区,随着季节的变化,风的来源发生了变化,风向发生转变,迎风坡和背风坡就会互换。一般来说,夏季风的迎风坡,温暖湿润,冬季风的迎风坡低温干燥。

1.对冬季气温的影响

我国秦岭、南岭的北坡,冬季面临着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寒冷干燥,所以南岭以南可以发展某些热带作物,南岭以北,由于热带作物不能越冬,具有亚热带环境,而秦岭则成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的分界线那些南北向的山脉贺兰山也是如此。2.时沙丘的影响

受风的影响,沙子渐渐堆积成沙丘,沙丘的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坡向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那么对人类活动当然也有影响,表现在如果阳坡和迎风坡结合,自然条件更优越,人口、城镇分布更密集,经济更发达。如果是海岛山,背风坡则是发展海滨浴场的良好地点。同时,因为这里天气晴朗,雨水少,太阳辐射强,所以背风坡还是盐场的最佳位置,如台湾西部的布袋盐场。背风坡海岸还可以作为海上船只的避风港。

云南高原植被的垂直分布

云南高原山地连绵起伏,境内以中亚热带为主。在云南南部为热带气候,在云南中亚热带地区海拔超过5000m 的高山集中在滇西北。其它大部分地区为不超过海拔3200m的中山。云南境内的中亚热带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它们的垂直带谱有些相似但亦存在一定差别,南部山地的垂直带谱可分为五个垂直带,即季风常绿阔叶林带占据海拔1300-1800m ,湿性常绿阔叶林带占据海拔1800-2600m ,针阔叶混交林带占据海拔2400 2800m ,山地苔藓矮林带占据海拔2800-3000m ,亚高山针叶林带占据海拔3000m;以上南部基带的代表性森林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以栲属石栎属木荷属的一些种类为优势种。这一基带为北部山地所缺乏的亚热带北部山地垂直带,可为分四个带,即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带占据海拔1900-2500m ;湿润常绿阔叶林带占据海拔2900 3200m ;亚高山针叶林带占据海拔3100-4100m ;高山灌丛和草甸带占据海拔4000 4700m 。基带的代表性森林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以滇青冈林、黄毛青冈林、高山栲林和元江栲林为代表湿润常绿阔叶林在中亚热带的南北山地均有较大面积分布。以石栎属为主其它樟科木兰科茶科等植物优势度不明显,但组成种类十分丰富。

在湿润常绿阔叶林带之上,为针阔叶混交林带代表性森林为云南铁杉林及其与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在海拔2300、2450m 左右,云南铁杉已开始出现,在常绿阔叶林中随着海拔上升云南铁杉与常绿阔叶树组成针阔叶混交林在海拔2800 -2900m ,有小面积的云南铁杉纯林随着海拔继续上升,针叶林内出现落叶的槭桦等树种。构成云南铁杉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带的代表性森林为丽江云杉林和多种冷杉林丽江。云杉林只限于分布在怒江澜苍江分水岭以东的滇西北山地向北延伸到川西高原;丽江云杉林仅分布在山地地形稍平缓土壤肥沃之处;冷杉林在该垂直带分布面积广类别多较为集中的分布于滇西北的横断山脉中上部,海拔3500- 4100m;在丽江云龙山以北冷杉林以长苞冷杉林为主,在海拔较低处有川滇冷杉混生。在云南省的冷杉林分布最南缘的为苍山冷杉林,分布在镇康大雪山海拔3000m 以上。分布在最东缘乌蒙山海拔3000m 以上的为急尖长苞冷杉林,在中亚热带北部山地垂直带上还分布有硬叶常绿阔叶林海拔2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