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适合各部门)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适合各部门)](https://img.taocdn.com/s3/m/2012017e3b3567ec102d8a7e.png)
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正确理解组织及其环境◆能否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是否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正确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相关方是否稳定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有影响或潜在影响?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质量手册的覆盖面是否完整?如对ISO9001标准有剪裁,剪裁细节说明的是否合理?◆质量手册是否包括管理体系的范围◆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任何剪裁的细节与合理性?◆质量手册是否引用或包括程序文件?◆质量手册是否包括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的表述◆质量手册和程序是否相互协调,是否有可操作性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是否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及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获得?◆是否正确分配这些过程的责任和权限?◆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的变更,是否能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是否正确实施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5.1领导作用和承诺5.1.1总则◆最高管理者对其建立和改进管理体系的承诺能够提供哪些证据?◆总经理是否制定并批准书面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采取措施使员工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是否通过培训、宣传、会议、评审、报告、文件等方式将相关方(客户)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传达到各阶层员工?◆各阶层员工是否充分理解这些要求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确保这些要求的实现?◆是否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是否为每项活动提供充分的资源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是怎样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组织是通过什么方法掌握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组织如何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各项工作的要求并实施,从而达到顾客的满意?5.2方针◆质量方针的制定◆是滞制定了文件化的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质量方针的内容◆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宜◆是否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是否对满足顾客的要求,对持续改进做出承诺◆是否提供建立和评审目标的框架◆是否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质量方针的传达与管理◆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采取了哪些方式?◆询问员工,看员工是否了解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否得到实施◆检查质量目标统计结果,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施?◆质量方针的评审与修订◆是否有定期评审质量方针的规定?◆最管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过质量方针?◆如何对质量方针进行修订?◆评审、修订的依据是什么?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职责、权限是否得到规定?有无形成文件◆是否有清晰的部门组织结构图?◆受审部门的职责是什么?是否完整?◆部门岗位的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职责、权限的沟通、理解情况◆各有关人员(抽3-5位)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与其他相关人员的相互关系?◆抽3-5位员工,看其是否知道向专门人员汇报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问题?◆有无职责不清、权限不明或部门间职责互不协调的情况?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价以及有关的风险应对措施◆是否对本部门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分析与评价?◆本部门面临哪些风险?有无风险应对措施?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是否与风险对产品、服务的符合性的潜在影响想适应?◆风险应对措施的监控与改进◆是否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了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适时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了改进?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质量目标的建立◆受审部门及其必要的岗位、过程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具有可测量性?有无测量质量目标的方法?◆质量目标的内容是否包括产品、服务的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方面的内容?◆有无实施质量目标的措施计划?措施计划内容是否完善?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质量目标的的实现◆质量目标是否达到?◆质量目标没有达到时,是否采取了改进措施?6.3变更的策划◆变更是否按所策划的方式实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是否考虑了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责任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7.1资源7.1.1总则◆组织怎样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组织是否规定了提供资源的途径?◆对与质量有关的人员如何进行培训?◆如何进行人员补充?设施、设备更新如何实施?◆提供的资源是否满足体系的要求?◆是否配备足够的资源,有多少人员、计量器具、设备?7.1.2人员◆是否确定了影响质量的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对人员的能力要求,是否包括对教育、培训和经历的要求?◆是否对人员能力胜任与否进行了培训与考核?人员的安排是否满足要求?◆人员的充足性◆人员是否足够满足工作的需要?◆人员不足时,采取了哪些补充措施?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组织怎样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基础设施?◆组织是否规定了确定、提供并维护基础设计方法?◆设施和设备是的得到了维护?◆提供的基础设施是否满足要求?◆组织是否具备合适的工作环境?◆组织是否制定了管理工作环境的办法?◆工作环境是否得到了管理?◆与工作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7.1.4过程运行环境◆工作环境是否合适?◆如何管理工作环境?◆有哪些过程?是否充分?◆有哪些描述过程的文件中?是否充分、适用?◆没有文件的过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有文件对资源的提供进行了规定?◆是否有文件对验证和确认活动、以及验收准则进行了规定?◆有哪些记录?是否适用?◆过程运行环境是否满足工作的需要?是否存在因过程运行环境不适宜而造成产品和服务不符合的现象?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过程运行环境的管理◆有无必要的过程运行环境管理的规定?◆过程运行环境是否得到了维护?7.1.5监视和测量资源◆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是否对测量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了识别?是否配备了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校准◆是否在使用前或按规定的周期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和检定?其依据是否可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无标准时是否有可依据的文件?◆是否保存了检定、校准的记录?◆校准人员有无上岗证?◆有无校准状态标签?校准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不符合贴标签时,如何识别校准状态?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是否明确了设备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是否规定了防止校准失效的调整方法?◆是否有必要的调整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如何按规定调整测试设备,如何防止因调整不当引起校准失效?◆测试人员有无上岗证?◆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的处理◆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复评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如何评定?◆是否根据评审结果,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保管◆有无防止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损坏或失效的措施(包括工作环境、贮存条件等)?◆措施是否得到贯彻?◆监视和测量软件的管理◆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软件,使用前是否予以确认并在必要时进行再确认?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7.1.6组织的知识◆知识的确定与保持◆是否确定了过程运行以及达到产品和服务符合性所必要的知识?◆组织如何收集知识并将知识整理成可使用的信息?员工是否能方便地获取知识?◆知识的使用◆知识是否得到合理的使用和共享?◆知识的评估与更新◆是否对知识适时进行评估与更新?7.2能力◆人员的能力要求◆岗位描述中是否对人员的能力要求(包括教育、培训、经验的要求)做出了规定?◆人员的能力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针对能力的需求提供相应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是否对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是否保存证实人员能力的证据?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人员培训情况◆受审部门负责人如何对其部门员工进行培训?◆员工上岗前,受审部门负责人是否对其人员进行了上岗前培训(抽3-12名员工,查看其培训记录)?有无开展提高员工技能的培训?7.3意识◆员工是否有良好意识◆询问员工,看其是否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询问员工,看其是否了解与其有关的质量目标?是否知道实现质量目标的措施?是否按措施要求工作?◆员工是否知道自己的工作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以及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员工是否知道偏离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的后果?7.4沟通◆是否制定了内部交流的程序?◆组织是否有内部交流的程序?程序中是否对交流的方式、内容作了规定?程序制定过程中是否听取了员工意见?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内部交流的内容◆员工是否参与质量方针的规定、修订、评审?◆员工是否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作业指导书的制定、修订和评审?◆员工是否参与过程的识别与确定?◆员工是否了解谁是管理者代表?◆内部交流的记录◆涉及重大质量事故的住处有无适当处理和记录?◆是否保存有接收和答复员工意见建议的记录?◆通报组织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过程◆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通报组织内所有有关人员的过程◆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如何交流◆是否同员工进行过信息交流?◆是否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通报组织内所有有关人员?◆信息通报采取何种方式?◆受审部门涉及哪些信息交流?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沟通的管理◆受审部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内部或外部沟通?受审部门是否就内外部的沟通建立了沟通过程?沟通过程是否明确了沟通的对象、内容、方法、时机和实施者?◆受审部门的成员能否得到其所需要的任何质量信息?◆信息通报采取何种方式?重要信息是否用“信息联络单”通报?“信息联络单”内容是否完善(抽3-5份)?◆实际沟通过程是否有效?7.5成文信息7.5.1总则◆组织是否有文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是否齐全?文件是书面形式还是电子形式?◆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有多少?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与受审部门相关的文件有多少?◆组织结构图、质量方针等是否保存完好?◆电子形式文件的使用是否有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标准的适用过程并符合其要求?过程间相互作用关系是否给予确定及描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是否满足ISO9001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间的逻辑关系、文件的接口是否清楚?◆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有否规定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文件是否便于查阅?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7.5.2创建和更新◆规范性文件的标识和说明、格式和媒介◆文件的标识和说明,如名称标识、编号标识、版本标识、时间标识、文件作者等,是否便于检索、识别和使用?◆文件的格式(文件、图像、视频等)和媒介(纸质、电子格式等)是否便于文件的利用?◆规范性文件的评审和批准◆规范性文件发布前是否进行了审查和批准?◆规范性文件是否适宜和充分?◆是否规定了规范性文件评审的时机并实施评审?是否根据评审结果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与更新?◆规范性文件修改后是否重新批准?◆证据性文件(记录)的标识和说明、格式和媒介◆证据性文件的标识和说明,如名称标识、部门标识、编号标识等,是否便于检索,能否做到唯一可追溯?◆证据性文件的格式和媒介是否适宜?◆证据性文件的签署、更正◆是否只有签署完整的证据性文件(记录)才可以按要求发出?◆填写记录出现笔误以后如何更改?是否符合要求?7.5.3成文信息的控制◆规范性文件的控制◆文件是否发至使用场所或岗位?使用处是否都使用适用文件的有限版本?◆文件的查找是否方便?◆文件保管是否指定设施、场所、人员,是否能确保文件不损坏、不丢失和及时提供?◆是否从发放或使用场所及时收回作废的文件?是否在现场发现了作废文件?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质量计划的实施情况◆如何实施质量计划?◆有无对质量计划的实施进行检查、验证?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如何确定产品要求◆与产品有关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产品要求有无文件规定◆是否有识别、确定产品要求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是否包括识别、确定产品要求的职责、方法?◆组织是否已从顾客明确规定的要求、隐含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组织的附加要求等方面确定了产品的要求?◆有无与公司提供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清单?其文本是否有效?◆产品要求是否形成文件?◆说明产品要求的文件(如产品标准、销售合同、设计任务书、服务承诺等)有哪些?受审核部门: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审核准则:ISO9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审核日期:审核员:ISO9001条款检查内容是否适用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记录提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产品要求评审的情况◆产品要求变更后,文件是否及时更改?是否将变更后信息传递给有关部门?◆是滞在向顾客做了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如投标、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对产品要求进行了评审?◆评审的内容有哪些?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评审的内容是否包括对组织确定的附加要求的评审?组织确定附加要求的目的是什么?有无效果?◆评审的结果及后续的跟踪措施是否记录?◆评审的结果是否得了落实,评审是否有效果?◆顾客投诉中有无因产品要求评审不当而造成的问题?◆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是否由授权人员执行修订工作?◆修订时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了评审,并通知了有关部门?◆修订记录是否完整。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b382e82ca32d7375a41780b8.png)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问:1.当前影响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外部环境包括哪些重要因素(不得不考虑的制约因素),2017年在体系建设方面是否作出了相应的调整?问:2.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是否适应当前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因素,是采用什么方法评审的?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问: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考虑哪些重要相关方的意见?优先次序问:2.这些重要相关方的意见我们采用什么渠道收集,收集后如何输入到公司管理的战略上来?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问:请描述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包括产品范围和区域范围,是否包括各异地现场,是否有没有覆盖的区域或职能部门,不覆盖的原因是什么?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问: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识别的重要过程有哪些?分别策划了哪些管控措施。
查:重要过程管理、控制的成文信息。
问:2.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服务是否已经形成经营服务流程图、控制图?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查:1.公司风险辨识和控制的相关方案、措施的策划文件,是否能充分起到预防作用,是否考虑了历史上的教训,是否符合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特点?查:2.公司近一年来的应急预案演习、评审记录?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查:1.公司及各部门质量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文件,是否覆盖本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主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公司近期战略和质量方针,是否能满足相关方的期望?查:2.目标指标的考核结果及相应的措施?管理方案是否有效?6.3变更的策划问:近期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发生重要变更,比如说重要岗位人物调整、组织机构变化、重要流程变化、产品和服务变化、重要硬件软件资源变化、重要外部环境变化等变化因素?是如何应对的?7.4沟通问:1.公司内部哪些信息的沟通过程相对重要,必须控制?是否形成成文信息?查:2.公司通知、会议、报告、联络单、事故调查记录等重要体系运行信息沟通记录?看:3.公司电子、互联网、局域网等现代通讯手段的沟通方式方法,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隐患?9.1.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问:1.公司哪些重要过程(工作)必须实施监视、测量?抽查:2.部分监视和测量历史记录?看:3.现场监视和测量的效果,是否存在失效的可能?如何预防?查应急方案。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dca75d39ccbff121dd36831a.png)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NO:01 受审部门:管理层日期:2018/07/12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NO:02受审部门:行政部(文控)日期:2018/07/12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NO:03 受审部门:行政部(含人事 ) 日期:2018/07/12审核员:被审核负责人:核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NO:04 受审部门:生产部(维修 ) 日期:2018/07/12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NO:05受审部门:生产部日期:2018/07/12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NO:06受审部门:生产部日期:2018/07/12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 NO:07审核员:被审核负责人:核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NO:08受审部门:业务部日期:2018/07/12审核员:被审核负责人:核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NO:09受审部门:采购部日期:2018/07/12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NO:10受审部门:采购部日期:2018/07/12审核员:被审核负责人:核准:NO:11受审部门:品管部日期:2018/07/12审核员:被审核负责人:核准:NO:12受审部门:品管部日期:2018/07/12审核员:被审核负责人:核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9001内审检查表)NO 13审核员:被审核负责人:核准:。
ISO9001 2015体系审核检查表
![ISO9001 2015体系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480346b502d276a200292e61.png)
1、过程运行分析
报告
《数据分析、内部 2、工作联系单
沟通程序》
3、会议记录
《不合格品控制程 4、不合格品处置
序》
记录
《纠正预防措施控 5、目视化管理看
制程序》
板、标语等
《记录控制程序》 6、纠正预防措施
计划及措施有效性
评价
第7页共34页
ISO9001:2015体系审核检查表
地气企业发展管理培训:1391649051(李老师)
4、对各岗位工作的绩效指标 应按照策划的时间周期进行
考核,并比较绩效趋势,对
限 6.1应对风险
考核结果及绩效趋势结果进 行原因分析、措施制定与实
和机会的措施
6.2质量目标 及实现策划
施、措施有效性跟踪,指导 问题关闭并进行问题的举一
反三及持续改进。
6.3变更的策
划
1、战略发展规划
2、年度业务计划
《业务计划的制定 3、公司质量目标
与实施程序》 及各业务过程质量
《纠正预防措施控 指标
制程序》
4、质量月报
《记录控制程序》 5、绩效趋势表
6、措施计划及措
施有效性评价报告
审核记录
第1页共34页
ISO9001:2015体系审核检查表
地气企业发展管理培训:1391649051(李老师)
QR-016
过程编号 过程名称 涉及标准要素
过程要求(输入/输出)
《订单评审与跟踪 程序》
合同、协议及订单 评审记录
《记录控制程序》
第11页共34页
ISO9001:2015体系审核检查表
地气企业发展管理培训:1391649051(李老师)
QR-016
ISO90012015标准版本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通用)
![ISO90012015标准版本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20d37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2.png)
ISO90012015标准版本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通用)2015标准版本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9001条款检查内容检查记录及要求4.1 理解Q:1、公司是否有企业简介,并能充分反应公司内部情况,组织及其如:背景、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环境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同行的影响、物理边界、信息渠道(外部因素)?2、在工作例会或管理评审会上,公司是否对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价和更新?E:企业有无对这些内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E/S:有无文审组织的相关文件?行业地方的新的法规要求?E: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状况?有哪些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遇?相关的会议纪要?4.2 理解Q:公司是否收集相关方需求及期望(上级及主要供方及客相关方的户) 包括:顾客对事物的要求,如符合性,价格,安全性需求和期已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达成的合同望行业规范及标准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法规法案备忘录许可,执照或其他授权形式监管机构发布的制度条约,公约及草案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组织要求自愿原则或行为规范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E:与QEOH有关的相关方是谁?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有哪些?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合规义务?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严格执行?有无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4.3 确定Q:1、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并质量管理且该范围和边界应是已考虑公司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体系的范和公司产品服务;围2 、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并得到保持?E/S:组织有无界定管理体系的范围的文件?E/S:确定的地理边界和管理边界有哪些,表述是否准确?S:有无满足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的文件?4.4质量管Q:公司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理体系及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这些其过程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4.4.1 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的运行和控制?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是否分派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按照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是否对前述过程进行评价,是否按实实施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是否有改进过程?E:企业如何保证EMS体系有效运行?是否考虑了4.1和4.2的内容?是否包括了变更的策划?4.4.2 Q:1、公司是否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2、公司是否保留各类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5.1领导作Q:最高管理者是否能证实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用与承诺承诺?包括:5.1.1总则 - 确保体系的方针、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体系要求融入组织业务过程;-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确保体系所需资源的可用性;-沟通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确保体系实现预期效果;-促进、指导和支持人员为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推动改进;-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28ff122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0.png)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已形成文件并得到保持。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受审核部门:管理层/管代负责人审核准则:检查文件现场条款检查记录查阅检查结果记录4.1 理解组织及其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在该部分,内审员需要检查公司是否有企业简介,并能充分反应公司内部情况,如:背景、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相关的内外环境,并确定相应的对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策。
GBT9001审核日期:陪同人员:内审员: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在该部分,内审员需要检查公司是否在工作例会或管理评审会上,对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价和更新。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在该部分,内审员需要检查公司是否收集相关方需求及期望(上级及主要供方及客户)包括:顾客对事物的要求,如符合性,价格,安全性,已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达成的合同,行业规范及标准,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法规法案,备忘录,许可,执照或其他授权形式,监管机构发布的制度,条约,公约及草案,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组织要求,自愿原则或行为规范,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
公司与质量、环境,安全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有客户、供方、承包方、社会团、政府机构等。
公司已识别了与公司管理体系的相关方期望与要求,并对这些期望与要求进行了评审。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在该部分,内审员需要检查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并且该范围和边界已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三合一手应是已考虑公司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和公司产品服务。
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并得到保持。
4.4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在该部分,内审员需要检查公司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保这些过程有效的运行和控制?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注册中有描述,与公司实际相符合。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ISO9001内审检查表)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ISO9001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4c2cc9635fbfc77da369b163.png)
对采购的产品有否检查要求?
①抽查2类产品来料检查要求核实?
是否针对不同供方的产品、性质及供货业绩,进行分类或分级,规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验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① 询问并查阅近期供方评价记录。
② 查看近期二个月供应商的来料检查记录,核实不良率
偏高的供应商有否进行评价与处理。
* 每项审核记录和判定必须要求填写完整。
审核地点: 部门负责人确认: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
质量部
审核日期
2018.04.08
版本
01
审核员
陪审员
判 定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
审核记录
严重
轻微
观察
OK
上一次内审与最近外审的问题点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本部门是否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是否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4.对上次管理评审采取措施的实施状况?
10.1总则
组织QMS持续改进的机制是否形成?该机制是否创造了一种氛围,使每个员工都有参与改进的意识和机会?
组织是否通过使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致力于提高QMS的有效性?
组织持续改进QMS绩效是否明显?有充分的、可靠的事实或数据对比予以证明?
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生产现场是否有工艺要求、产品检验标、准样品等?
2.现场是否按产品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并有相应的检验工具?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应记录?
3.现场温湿度有被进行监控,且温湿度在管控范围内,超出范围的有实施纠正措施?
重点工站(注塑机作业员、冲压机作业员、全检人员)又经过培训,且经过考核合格后佩戴上岗证上岗(随机抽查2名现场人员)?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253d7c3db84ae45c3b358c78.png)
3
况,是否经过沟通,是否有双方同意 抽查了订单,变更情况经过双方同。
的证据?
检查 结果
Y
Y
Y
4
4.是否有建立销售订单台帐?
有建立订单台帐。
Y
5
1.公司是否存在顾客财产?
公司无客户提供的财产。
Y
8.5.3顾客或外
部供方的财产
8.5.3顾客或外
部供方的财产 2.公司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识别, 进行了识别,并通过《顾客投诉记录》进行记录,有一
有建立员工档案及培训履历。
Y
15
7.4沟通
1.公司内部建议质量信息沟通方式 公司质量信息沟通形式有:QQ、公告、会议、电话等方 有哪些?有效性如何,是否及时。 式。
Y
16
6.1风险和机遇 是否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的管 的应对措施; 理,风险处理结果?
有对公司人员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识别评价, 并实施应对措施。
Y
6.2质量目标及 目标指标是否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进
10 其实施的策 行了展开?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是 查有2016年質量目標分解表
Y
划;
否进行了考核?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过程是否有变
11 6.3变更
更,若有是否考虑到变更后的风险及 无变更
Y
结果?
12
1.询问最高管理者是否如何考虑实 施持续改进的?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
技术部
审核员:
审核条款:8.1/8.5.1/8.5.6/6.1
序 标准条款及 号 标准要求
检查项目
审核日期:2020.04.07
检查记录
检查 结果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45d1cbf6d15abe23482f4d7a.png)
形成文件的信息
7.5.1
总则
1.组织所建立文件是否包括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记录及其他所要求的文件?
2.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体系?
3.组织是否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建立了相应程序文件?
4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了质量记录?
5.组织QMS文件详略是否得当?是否适宜可操作?
6.组织QMS文件有哪些媒体,形式或类型?这些文件表现形式或类型是否适当、有效?
2.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设置了质量记录?记录项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3.组织为确保QMS过程有效运作、控制、证实、改进,是否设置了必要记录?
4.质量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标识是否达到唯一可追溯?文件规定外质量记录如何标识?
5.质量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及时、清楚、正确?
6.质量记录的传递(包括收集、报送、领用、分发、归档、联网等方式)是否确定要求?
2.组织为保证产品质量所确定的工艺卫生环境要求(如光亮度、温湿度、噪声、粉尘等)是否充分、适宜、并得到控制?
3.组织为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安全,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是否识别并采取措施消除工作过程中的有害因素,预防事故,预防错误过程(活动)?
标准条款
审核要点
审核记录
4.工作环境中人、物、场所配置与结合是否满足员工的工作需要?是否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建立、保持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
基础实施
2.组织对资源的确定、提供、使用是否进行管理、验证,清除了不适当资源、不适当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7.1.2
人员
1.组织各个岗位的任务、性质及要求是否确定?是否根据履行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能力安排人员?
职责权限
2.组织是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评价工作人员的能力或进行人力素质测评?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a1b2517d48d7c1c708a145f7.png)
11.开发过程中是否有更改,更改是如何评审、确认的?
1.试产前是否将《样品测试报告》分发到相关部门?
《新产品 试产管理 程序》
2.试产前是否进行会议沟通?是否有会议记录? 3.研发部是否根据新产品试产后编制作业指导书? 4.新产品试产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品如何处理? 5.是否填写《FQC检验报告》?
6.查《试产总结报告》
2. 重大性客户投诉是否填写《品质异常处置 报告》,品质部对报告内容的结果是否反馈
给客户?改进后的跟踪效果是否有记录?
《客户投诉处理程 3.
序》
4.
发生客户投诉时如何处理?提供对客户投 诉的处理记录。 发生客户退货时如何处理?针对退货公司
是否采取改进措施? 5. 若客户要求的产品本公司无法满足时如何
更改内容。
6.如本公司对订单进行修改(含生产过程中发
现无法满足客户要求),在征得到客户同意和
海外经理的批准后才能更改,是否保存订单
更改的记录?
7.询问营销中心是否有《业务运作管理程序》
8.2
;是否为有效版本?
产品与服务的
8.询问跟单员对自己职责的了解及作业流程的
要求
简述。
9.1.2 顾客满意
1. 一般性客户投诉是否填写《客户投诉/退货 报告》
5.3 组织内的 角色、职 责和权限
公司内各职位职责是否明确? 各职责间关系是否明确? 公司内各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是否得到分配、沟通 和理解?
6.1
1. 公司是否已确定目前需用对的风险和机遇?
应对风险 风险和机遇 2. 主要有哪些方面的风险和机遇?
和机遇的 管理程序 3. 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是否采取了相关措施?
10.2 不 合格和纠
2015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2015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877601208e9951e79b89275e.png)
-相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及期望
-达成预计结果所需资源
-利益相关方的潜在贡献
E/S:查看管理方针的容是否规定保护环境、履行合规义务、持续改进?
E/S:管理方针的容是否与组织的宗旨和环境相适应,并支持战略方向?是否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效性承诺?是否提供制定和评审目标的框架?是否履行保护环境及其合规义务的承诺?是否传达给员工并可为相关方获取?是否定期评审?
是否分派职责和权限,以包括确保体系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各过程获得预期效果?向最高管理者报告QEOH的绩效和改进机会?在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完整性?
是否任命最高管理者中的成员承担特定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按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被任命者是否被公开?所有管理人员是否承诺对体系持续改进,并能在控制的领域承担责任?
E:企业如何保证EMS体系有效运行?
是否考虑了4.1和4.2的容?
是否包括了变更的策划?
4.4.2
Q:1、公司是否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
2、公司是否保留各类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1.1总则
Q:最高管理者是否能证实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包括:
-确保体系的方针、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
•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
•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
E:与QEOH有关的相关方是谁?
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有哪些?
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合规义务?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严格执行?
有无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ISO9001:2015标准版本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通用)
![ISO9001:2015标准版本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90250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5.png)
9001条款及要求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Q:1、公司是否有企业简介,并能充分反应公司内部情况,如:背景、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同行的影响、物理边界、信息渠道(外部因素)?
E/S: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务有哪些?有无形成文件的信息?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如何?
版本是否及时更新?判断是否准确?现场验证其适用性。第二阶段关注法规的落实,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是否及时获取了法规及其他相关方的信息?
E:策划的措施是否与业务活动过程相融合?
如何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7.2能力
Q:1)是否对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部门、层次、岗位人员进行了识别,对各类人员所需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提出了要求?
2)针对需求是否提出了培训计划(包括特殊工种、工作人员)或采取其他措施并组织实施?
3)通过何种方式宣传/培训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并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2、在工作例会或管理评审会上,公司是否对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价和更新?
E:企业有无对这些内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E/S:有无文审组织的相关文件?行业地方的新的法规要求?
E: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状况?有哪些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遇?相关的会议纪要?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E/S:是否存在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确定过程如何控制?
第一阶段审核:关注主管部门,查相关记录,验证辨识与评价过程是否符合程序?抽一部分危险源,评定其辨识的合理性、科学性;现场巡视各处,简单验证危险源是否有遗漏,风险评价是否合理?
2015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2015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c625f1aeb9d528ea81c7799d.png)
2015 版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9001 条款及检查要求检查内容记录4.1 理解组织Q:1、公司是否有企业简介,并能充分反应公司内部情况,如:背景、经营范围、财务表现、及其环境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同行的影响、物理边界、信息渠道(外部因素)?2、在工作例会或管理评审会上,公司是否对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价和更新?E:企业有无对这些内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E/S:有无文审组织的相关文件?行业地方的新的法规要求?E: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状况?有哪些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遇?相关的会议纪要?4.2 理解相关Q:公司是否收集相关方需求及期望(上级及主要供方及客户) 包括:方的需求和?顾客对事物的要求,如符合性,价格,安全性期望?已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达成的合同?行业规范及标准?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法规法案?备忘录?许可,执照或其他授权形式?监管机构发布的制度?条约,公约及草案?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组织要求?自愿原则或行为规范?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E:与 QEOH 有关的相关方是谁?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有哪些?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合规义务?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严格执行?有无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4.3 确定质量Q: 1、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并且该范围和边界应是已考虑公司内管理体系的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和公司产品服务;范围2、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并得到保持?E/S:组织有无界定管理体系的范围的文件?E/S:确定的地理边界和管理边界有哪些,表述是否准确?S:有无满足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的文件?4.4 质量管理Q:公司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体系及其过输出?是否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程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的运行和控制?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4.4.1 并确保其可用性?是否分派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按照6.1 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是否对前述过程进行评价,是否按实实施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是否有改进过程?E:企业如何保证EMS 体系有效运行?是否考虑了4.1 和 4.2 的内容?是否包括了变更的策划?4.4.2 Q: 1、公司是否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2、公司是否保留各类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5.1 领导作用Q:最高管理者是否能证实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包括:与承诺-确保体系的方针、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5.1.1 总则-体系要求融入组织业务过程;-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确保体系所需资源的可用性;-沟通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确保体系实现预期效果;-促进、指导和支持人员为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推动改进;-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20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20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4ab0285eeff9aef8941e06da.png)
ISO9001:2015内审检查表检查内容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是否确定了外部和内部因素,并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否确定了相关方?是否确定了相关方的要求?是否对这些要求进行了监视和评审?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是否确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并批准发布?确定以上内容时,是否考虑了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将标准所有要求都制定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并批准实施?是否有不适用的条款删减?是否说明了删减的理由?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是否确定了管理体系的过程?(乌龟图),包括输入输出、顺序、相互作用、相关的准则和方法、资源、职责权限、风险和机遇?如何评价这些过程?是否发生了过程变更?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这些过程?本公司过程管理的要求是否形成了文件并批准实施?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1.1总则是否确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并签字承诺发布实施?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是否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做出了承诺?5.2 方针5.2.1 制定质量方针是否由最高管理者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发布?5.2.2 沟通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否形成了文件?以何种方式进行沟通?员工是否理解?是否可以提供给相关方?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是否制定了组织结构图?各岗位是否规定了职责权限?职责权限以何种方式传达给所有相关部门?6 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是否确定了本公司的风险和机遇?是否确定了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是否将这些措施整合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是否评价了这此措施的有效性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是否在各部门和管理各层次制定了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和方针一致?是否可测量?是否考虑到顾客、相关方、本公司的要求?是否包括了产品的目标及顾客满意的目标?是否定期检查目标完成情况?是否将完成情况互相沟通?是否有不适宜的目标?是否调整了不适宜的目标?是否确定了实现质量目标要采取的措施?需要的资源?由哪个部门负责?何时完成?如何评价结果?6.3 变更的策划是否发生了体系的变更?是否明确了变更的目的?是否预计了变更的后果?是否保证的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是否获得了需要的资源?是否要对责任和权限进行分配或再分配?7 支持7.1 资源7.1.1 总则是否确定了本年度要新增的人力、设备、厂房、检验、办公等各方面的资源并提供?7.1.2 人员是否确定了本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图,目前是否全部配备?7.1.3 基础设施是否确定了和生产和服务相关的办公或车间图?是否建立了设备台账?包括周边设备,是否有车辆台账?是否有办公系统台账,如电脑、网络、电话传真等?以上是否配备齐全并有维护计划?维护计划是否得到实施?是否有发生故障并维修及验证合格?7.1.4 过程运行环境是否确定了本公司生产、仓库、检验、实验、办公系统的环境要求?对以上要求是否检查并确定合格?是否对以上环境要求制定了维护计划并实施?是否有发生故障并维修及验证合格?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7.1.5.1总则是否确定了用于产品检验的监视和测量资源清单?7.1.5.2 测量溯源是否制定了校准计划?是否记录了校准结果?是否在检具的作出了状态的标识,如合格或不合格。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20200407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20200407](https://img.taocdn.com/s3/m/bcbdf98af18583d048645920.png)
Y
12
7.公司有无年度培训计划?实施效果如何?有无记录?考核不合格怎样处理?
有制定培训计划及实施,并相应的考核。
Y
13
8.焊工、电工等特殊人员是否取得上岗资格?建立特种设备关键岗位档案?包括员工资格证有效期的管理
Y
17
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1.顾客财产清单是否有,顾客财产标识清楚,数量的管理?
查,有客户财产清单,并画分了顾客财产的区域摆放。
Y
18
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1.生产现场产品生产过程的状态是否有标识,标识是否清楚?
查生产现场产品有标识卡,有标识。
Y
19
2.在规定做可追溯性标识的场合是否按规定进行并保留记录
Y
审核结果栏:符合用Y标注;不符合用N标注。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
行政部-采购审核员:
审核日期:2020.04.07
审核条款:8.4/6.1
序号
标准条款及标准要求
检查项目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1
8.4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1.是否规定选择和定期评价供方的准则?有无制定合格供方重新评价准则?
进行了识别,并通过《顾客投诉记录》进行记录,有一部份扬声器返修记录中没有客户/公司名称,不能有效的追踪返修和发货信息
Y
7
8.5.5交付后的活动;
1.如何识别顾客的售后维修需求?
写录客户需求。
Y
8
2.售后维修的过程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产品防护有什么要求?是否对产品进行了防护?
8.5.5 交付后的活动
交付后是否有法规要求?有哪不期望的交付后的结果?顾客在使用产品时,如何使用、产品设计寿命、保持期等问题是否有要求?有什么顾客反馈的以前的问题需要改善。以上是否按要求实施?
8.5.6 更改控制
是否有生产过程的更改?是否有评审记录?是否是授权人员评审并更改?是否确定了措施?是否实施了措施?
是否确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并签字承诺发布实施?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是否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做出了承诺?
5.2 方针
5.2.1 制定质量方针
是否由最高管理者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发布?
5.2.2 沟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否形成了文件?以何种方式进行沟通?员工是否理解?是否可以提供给相关方?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是否确定了管理体系的过程?(乌龟图),包括输入输出、顺序、相互作用、相关的准则和方法、资源、职责权限、风险和机遇?如何评价这些过程?是否发生了过程变更?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这些过程?
本公司过程管理的要求是否形成了文件并批准实施?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总则
6.3 变更的策划
是否发生了体系的变更?是否明确了变更的目的?是否预计了变更的后果?是否保证的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是否获得了需要的资源?是否要对责任和权限进行分配或再分配?
7 支持
7.1 资源
7.1.1 总则
是否确定了本年度要新增的人力、设备、厂房、检验、办公等各方面的资源并提供?
7.1.2 人员
是否确定了本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图,目前是否全部配备?
9.3 管理评审
9.3.1总则
是否确定了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
9.3.2管理评审输入
去年的管理评审所制定的措施是否实施?是否包括了标准要求的12项内容?
9.3.3 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报告是否包括了以下内容:a)改进的机会; b)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 c)资源需求。 以上是否形成的文件?
10 持续改进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是否制定了组织结构图?各岗位是否规定了职责权限?职责权限以何种方式传达给所有相关部门?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是否确定了本公司的风险和机遇?
是否确定了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是否将这些措施整合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是否评价了这此措施的有效性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是否在各部门和管理各层次制定了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与方针一致?是否可测量?是否考虑到顾客、相关方、本公司的要求?是否包括了产品的目标及顾客满意的目标?是否定期检查目标完成情况?是否将完成情况互相沟通?是否有不适宜的目标?是否调整了不适宜的目标?
是否确定了实现质量目标 要采取的措施?需要的资源?由哪个部门负责?何时完成?如何评价结果?
8 运行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是否有新产品开发?是否确定了新产品流程?是否确定了新产品检验规范?是否确定了需要新产品新增的资源,如设备、模具、工装等?是否按以上要求加以控制?检查工艺检查记录或产品检验记录是否有工艺更改?是否评审?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是否有外包过程?是否按8.4采购条款控制?
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全面确定了功能和性能的要求?是否有可参考的类似设计?是否有相关的法规要求?是否确定了本公司的标准、如企业标准?或执行行业标准?是否分析了产品失效后的潜在后果?是否有相互矛盾或冲突的设计输入?以上是否全部形成文件?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是否制定了设计任务书?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评审,查评审记录?是否进行必要的试验、检验?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是否对最终设计出的成品进行的确定,如试用、试装、试运行,以证明已达到设计要求?在以上过程中,是否产生的问题并追加了措施?
7.1.6 组织的知识
是否确定了现有的需要掌握的知识清单?以何种方式保证员工能学习到这些知识?以何种方式检查员工学会了这些知识?是否确定了更多必要的要学习的知识,及定期的学习计划?
7.2 能力
是否确定了人员的上岗能力要求,如岗位说明书?如果不能满足能力要求,是否进行了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何种形式确认人员达到上岗能力?如上岗证、任命书等
7.1.3 基础设施
是否确定了与生产和服务相关的办公或车间图?是否建立了设备台账?包括周边设备,是否有车辆台账?是否有办公系统台账,如电脑、网络、电话传真等?以上是否配备齐全并有维护计划?维护计划是否得到实施?是否有发生故障并维修及验证合格?
7.1.4 过程运行环境
是否确定了本公司生产、仓库、检验、实验、办公系统的环境要求?对以上要求是否检查并确定合格?是否对以上环境要求制定了维护计划并实施?是否有发生故障并维修及验证合格?
ISO9001:2015内审检查表
检查内容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是否确定了外部和内部因素,并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是否确定了相关方?是否确定了相关方的要求?是否对这些要求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是否确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并批准发布?确定以上内容时,是否考虑了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将标准所有要求都制定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并批准实施?是否有不适用的条款删减?是否说明了删减的理由?
7.3 意识
抽查员工对质量方针、本部门目标的掌握,并如何对达成目标作出贡献?本岗位发生问题对质量和要求的影响
7.4 沟通
是否制定了内部外部沟通的内容清单?周期?沟通对象?沟通方法?责任人?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7.5.1 总则
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7.5.2 创建和更新
文件是否有标题,制定人、日期、编号、版本等,评审人是否签字?批准人是否签字?包括电子版文件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查产品名称图号等的标识是否有?查产品状态的标识如合格不合格待验等是否有?是否要求追溯?如果要求追溯,是否有唯一性标识?
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查顾客财产和供方财产清单以上是否有标识?是否有进货时的检验或验证?如何保护或维护顾客财产,包括材料、设备、工装、包装等?是否发生丢失或损坏或不适用,是否记录,并报告顾客或外部供方?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是否对外包过程进行了控制,按8.4采购条款?是否分析了外部产品或服务不合格时,对顾客的影响和法规的影响?是否要求供方提供其合格率、返工率等是否达成其目标?是否制定的进货检验标准和抽样比例?查相关证据
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
采购申请是否由各相关部门签字评审,保证无遗漏内容?与供方签订合同前,是否全面沟通了关于产品、服务的要示求?以何种方式沟通?是否对产品要求、服务要求、方法、流程、设备、合格的标准进行了批准?是否有人员能力和资质的要求?如外包的运输资质、外协加工能力等由哪些部门负责与供方的沟通协商等工作?要对供方的哪些目标指标进行监测?是否发生去供方现场检验或接收的情况?是否制定了接收的方法和标准?
设计过程中或量产后,是否发生设计更改?是否对更改进行了评审?设计更改是否对更改部门下达授权书?对设计更改的不利影响是否制定了措施并实施?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总则
是否确定了需要采购、外协的总清单?包括由供方直接提供给顾客的情况?如何对新开发的供方进行评价?及年度评价?要求统计哪些供方绩效?是否对评价的结果有必要采取措施?如评价不合格。以上评价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形成文件或记录?
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文件是否在使用现场可查阅?文件是否清晰完整?是否有保密文件并如何管理?
查文件发放表 或电子版文件查阅权限?文件是否保存完成,电子版文件是否有备份或杀毒等措施?是否可以打开可读?作废文件的保存时间、标识、处理或销毁方法?是否建立了外来文件清单,是否对外来文件进行了识别?是否对记录进行了保护,如何防止或识别更改?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7.1.5.1总则
是否确定了用于产品检验的监视和测量资源清单?
7.1.5.2 测量溯源
是否制定了校准计划?是否记录了校准结果?是否在检具的作出了状态的标识,如合格或不合格。是否对检具规定了保护措施并实施?以上按有国家或国际标准类、自制非标类、外购非标类等
分别检查。是否有校准后不合格情况?是否对其检验过的产品实施了相应的措施?
是否对顾客要求(合同、订单合作意向、技术协议、质量协议、开发协议)等进行了评审?包括本公司附加的要的结果记录,并且是否有新的要求出现,并再次评审?
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是否以上要求有发生更改?在哪些文件中体现?是否传达到了应了解更改的人员?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 总则
是否识别了产品设计过程?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是否为产品设计过程进行了分阶段控制?如开发阶段计划?是否各阶段确定了应有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是否规定了开发小组成员?是否规定了成员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有新的资源要求?如设备、检具、工装、模具等?开发小组成员是以何种形式互相沟通、协商,保证设计过程按时完成?是否需要顾客或产品使用者参与设计,如何参与?是否有后续产品需要同时设计?如维修件?维修工具等?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是否对产品设计过程提出的控制水平的要求?如同行业对比?国内市场对比?国际市场对比?是否对设计规定了要进行的最终的实验?试用?试运行?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 总则
对哪些方面的进行监视和测量?用什么样的方法、频次、图表进行分析和测量?是否对过程的绩效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9.1.2 顾客满意
如何获得顾客满意度?查顾客满意的调查结果?查顾客满意度结果的评审及产生的措施?
9.1.3 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