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课件

合集下载

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节选自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节选自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三)本课文在整篇演讲中的地位
一、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三、理智化的过程 四、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 五、学术与政治 以学术为志业需要勇气 以学术为志业需要理智 ??? 大学没有政治的位置 二、学术工作中的机遇和灵感 以学术为志业需热情与灵感
六、价值的多元性 以学术为志业不鼓吹价值立场 七、教师不应是领袖 以学术为志业应远离政治 八、科学对信仰所能做的贡献 以学术为志业需要专业训练
1. “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是否意味着否定终极关怀? 2.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意义何在?托尔斯泰对这个问题有一
个简洁的回答,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托尔斯泰有关观点的 认识。
三、写作题
将课文缩写为一段话,要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控制在
500字以内。
遇难者的尊严
给妻子最后的尊严
相关评论

在去世前不久为慕尼黑大学同学们做的这次 重要演讲中,韦伯以一位严肃学者的身份,科学地、 细致入微地讲述了一个理想的学者必须具备的品 质和职业伦理。演讲充满理性主义的教诲,启迪过 20世纪几代伟大的学者,其魅力经久不衰,今天仍 被列为西方大学生的必读物。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是德国文化的重要经典 之一。这篇演讲着重要论述的问题是学术的价值 何在。韦伯本篇演讲中的关键词是:世界的理智 化,也即世界的除魅(祛魅)。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8.艺术品与上帝是否有关的问题为什么不是艺术科学所只关注艺术品产生的条件; 不涉及艺术品是否应该产生。 9.历史文化科学如果不考虑文化现象的存在价值,那么它 的价值在哪里? 在于研究者通过研究,参与文明人的共同体。
课文层次
“生命”是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价值判 断,“生命”的现实关怀是终极关怀的 “逻辑”起点。 由现实关怀出发进而解决终极关怀问题, 使人类的文明生生不息,得以形成哲学、 宗教的文化形式。

对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理论的审视

对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理论的审视

209美眉 2023.01下教研与美育观点交流对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理论的审视冯炜(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0)马克斯·韦伯曾说:“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己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最高贵的价值,己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入了个人之间的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

”在当下时代,社会的发展陷入自由与理性交织的矛盾,对人的终极意义的思考却深陷“铁笼”之中,工具理性不断蚕食价值理性的世袭领地。

如何摆脱这一窘迫而焦灼的局面成为时代的命题。

因此,审视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文明中的进步与危机,摆脱无意义的官僚体制与理性的狡黠,更好地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世界的祛魅“祛魅”一词该作何理解,德国诗人席勒在他的《希腊的群神》一诗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在他的诗中,神话中的诸神管控世间万物,世界因爱而美,万物彰显神迹。

但当基督上帝成为唯一神后,神迹消退,人类迷茫,美丽的世界变得无情。

而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可以认为是对世界祛除了魅惑性、神秘性。

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 “祛魅”是指一种把对人的终极关怀从世界中排除出去,并使世界理性化的过程。

世俗化的理解认为“祛魅”就是人们不信宗教,但实际上,真实历史要比这个复杂一些。

我们传统社会习惯性将“宗教”和“迷信”当成一个概念。

但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中,宗教和迷信有这明显的界限。

对应到理性化的发展过程,祛魅其实分为两步,首先针对迷信,在针对宗教。

韦伯认为祛魅的第一个阶段叫“宗教的理性化”,我们必须要驱逐原始宗教当中的各种巫术,用哲学高呼的理性来论证宗教的合理性,论证它的救赎意义,让宗教理性走到理性思辨的道路上来。

在这个哲学的批判过程里,祛魅没有让宗教消失,而是让宗教获得了理性化的发展。

方法和方法论

方法和方法论

头脑的清明
其次,总还有些菜贩子做不到的事情,如思维方法,以及这种 方法所必须的手段和训练。各位或许会说,不错,这不是蔬菜, 但也不过是些加工蔬菜的工具。好吧,今天让我们就这样看待 它。幸运的是,科学的贡献还不限于此,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 使我们还可以帮助各位达到第三个目标:头脑的清明。
其次,科学能够提供一些蔬菜水果商所不能提供的东西:即思 维方法、各种工具和对思想的训练。或许你们会说:好吧,那 根本不是蔬菜,但它只不过相当于获得蔬菜的手段。只好这样 吧,对此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然而幸运的是,科学的贡献对 此还没有达到极限。我们正准备促使你们到达第三个目标:获 得清晰性。诚然,这要预先假定我们自己拥有清晰性。([德] 马克斯·韦伯,杨富斌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 1999,P27)
实验的原则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一希腊思想的发现之侧, 又出现了科学工作的第二个伟大工具:理性实验这 一控制经验的可靠手段。没有它,今日的经验科学 便是不可能的。实验早就有人在做,例如印度同瑜 珈禁欲技巧有关的生理实验,古希腊为了军事目的 而进行的数学实验,以及中世纪出于采矿目的而做 的实验。但文艺复兴的功绩在于,它使实验成了研 究本身的一项原则。……此后在欧洲大陆的各大学 中,各种严密的学科也都采纳了这种方法,开风气 之先的则是意大利和荷兰的大学。
行为方式
行为主体和行 动目的
研究目的:理 解差异、防止 怪异
价值论: 目的任务
认识论: 理论背景
本体论:实践经历
科学家的行为方式
科学工作者及其研究行为 研究目的:理解对象、形成规律
社会环境:顺风型与逆风型 集体力量:单兵作战与团体合作
个人素质:功利型与审美型 个人能力:书生型与创造型 个人知识:专才与通才

7第七章韦伯-PPT文档资料

7第七章韦伯-PPT文档资料

• • • • • • •
形式合理性的六大方面: 1、效率 2、可计算性 3、可预测性 4、破除神秘性 5、控制 6、去人性化
• 经济行动分为: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 • 形式合理性: • 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 以用量来表示,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 币单位这一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 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 行动,其合理性的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 度决定。 • 货币计算——复式簿记技术
• • • • •
合理性具有四种基本的含义: 1、由法规所支配的; 2、体系化的; 3、基于逻辑分析意义的; 4、由理智控制的
形式理性 vs. 实质理性
• 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是一种客观 的合理性,它涉及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 系判断,主要体现为手段(工具)和程序 的可计算性,因此又被称为工具理性; • 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是一种 主观的合理性,它涉及不同价值之间的逻 辑关系判断,主要体现为目的和后果的价 值,因此又被称为价值理性。
• 就社会文化研究领域而言,我们只能对历 史或社会中的特殊事件或特殊现象作出自 己的理解和解释。
• 1、具体的历史事件的理想类型 • 2、由社会现实的抽象因素组成的理想类型 • 3、一种特定类型的理性化的重构,或曰 “建立在行动者动机基础上的纯粹的行动 类型”
新教伦理、科层制、有关经济行动的理论和命 题、现代资本主义、中世纪经济
(二)社会行动的合理化
• 任何现实的行动既有理性成分,又有非理 性成分,即理性行动和非理性行动并不是 两种不同的现实行动,而是同一现实行动 的两个不同的侧面。 • 小农的分析: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1.1+科学并不神秘+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1.1+科学并不神秘+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探究实践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 可以观察到微小的粒子。
扫描电子显微镜
哈勃望远镜
人们制造了巨大的望 远镜,从而把研究目光投 向更加深邃的宇宙。
探究实践
三、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科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各种问 题,并能通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 在规律。
我们在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实践活 动时,要勤于思考,多问“为什么”,带着疑问 去看待所观察到的现象,用事实和证据去支持自 己的观点,探究未知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近代,道尔顿、阿 伏伽德罗等科学家认为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 成构成的。
古希腊,学者 指出:万物由土、 气、水、火四种元 素组成;
探究实践
现在,我们知道了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 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碳原子模型
水的构成
探究实践
(4)人类的生命产生观的改变: 在19世纪中叶前,流行着一种“自然发生说”,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 的。例如,肉汤里会自然生成细菌,使肉汤变质。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 实验,证明了肉汤变质是空气中的细菌引起的,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但还有许多问题不能合理的解释或解答。
②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 科学发展过程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新的问题。
③科学探索需要创造性 科学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推动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
探究实践
2、学会科学探究
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现象都蕴含着科学道理。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 开科学技术的成果。因此,学好科学,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对我们今 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类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

英语教学科学化的弊端及其对策

英语教学科学化的弊端及其对策

英语教学科学化的弊端及其对策作者:韦杏雨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年第12期摘要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学的极大发展,科学主义盛行于世界,英语教学从此步入了科学主义的僵局,科学主义的人文缺位导致英语教学陷入机械化,科学主义的审美阙如导致英语教学陷入苍白化。

对此问题的解决需要以艺术破僵局,走向艺术化的英语教学。

具体策略是:艺术化英语教学在基本理念上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在个性化策略上要唤醒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在生命化策略上要重申学生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教学英语教学科学艺术一、从艺术到科学:教学的科学化之路1.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来自亚里士多德漫步教学的启示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对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把握,直接决定了对教学活动特性的认识以及对改进教学途径的抉择,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1]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教学那里获得深刻的启发。

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立了著名的吕克昂学园。

一座小树林坐落于学园内,就是这座小树林,成为亚里士多德与学生讲习学问的地方。

遥想当时的场景:一位学问深湛的老师,带领若干弟子,于夕阳西下时分,漫步在树木葱茏的林荫道上,在悠游自在的气氛中谈论问题,这是一幅何其逍遥的教学画面。

后世学人一度将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学派称为“逍遥学派”,就是从这幅教学画面联想而来的。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果真如此惬意如此“逍遥”吗?答案是否定的。

只要翻开亚里士多德流传下来的学术著作,我们就会被其中扑面而来的艰深和晦涩所笼罩。

从著作内容看的确是当时漫步教学的成果凝练,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猜测,当时所谓十分逍遥自在的漫步教学,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来说,却绝不轻松,绝对无法真正做到逍遥以对,他们甚至可能感觉压力巨大。

近年来学术界不再以“逍遥学派”称呼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学派,而忠实于“漫步”形式的“漫步学派”才是恰如其分的称呼。

吕克昂学园里那与自然相贴合的教学形式即便现代看来依然颇具魅力,正符合我们对艺术化教学的想象和期待。

《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教案

《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教案

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一、教学要求1. 阅读韦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一文,理解韦伯在这篇演讲稿中表达的对学术价值的观点。

2. 体会本文的逻辑思路和演讲技巧。

二、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马克斯·韦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本篇选自韦伯的著名演讲稿《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2.内容提示本篇课文选自马克斯·韦伯向德国学生发表的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这篇演讲是德国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韦伯这篇演讲着重要论述的问题是学术的价值何在,他依次论述了在德国从事学术的外部环境、学术专业化要求、接受实证研究的无定限性质、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对立所引发的行动的悲怆性,以及学术活动要求对自然世界与目的世界祛除迷魅。

韦伯本篇演讲中的关键词,也是他诠释现代性的关键词是:世界的理知化(又译理性化、合理化),也即世界的除魅。

这篇演讲稿,与另外一篇《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代表了韦伯对学者、政治家及学术与政治之关系的最成熟的“伦理学”阐述。

它们不但浓缩着韦伯学术思想的精华,更是韦伯作为当时一名“精神贵族”式的德国知识界领袖,对其身边的思潮做出的十分个性化的回应,这是从韦伯其他学术著作中难得一见的。

三、作者生平马克斯·韦伯(Max Weberr,1864—19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社会行动理论的首倡者和理解的社会学的奠基人,一位20世纪的伟大社会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近现代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其学术地位可与19世纪的马克思相提并论。

社会学家科塞评价他说:韦伯以永不停息的斗争为代价获得了清晰透彻的认识。

很少有人达到他那样的深度。

他带来的是对人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他对社会行动中的磨难、悲剧以及偶尔的成功的超脱的关注.使他成为社会分析的科学和艺术的至今无人能及的大师。

韦伯1864年4月21日生于埃尔福特,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一年,1884年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

韦伯:以学术为业

韦伯:以学术为业

以学术为业韦伯著,冯克利译前言:1919年,马克斯?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为青年学生们作了《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的著名讲演,它影响了几代人,并作为一种信仰的发源将此后更多的人集中在学术理想的旗帜下。

目录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2.学术工作中的机遇和灵感3.理智化的过程4.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5.学术与政治6.价值的多元性7.教师不应是领袖8.科学对信仰所能做的贡献译注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诸位希望我来谈谈"以学术为业"[1]这个题目。

我们这些政治经济学家[2]往往有一种学究式的习惯,总是从问题的外部环境讲起,我也打算照此办理。

这就意味着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今天这个问题的实际含义就是,一个决定献身于学术并以之作为职业的学生,他的处境如何?为了了解我们这里的特殊情况,对照一下另一个国家的情况,会对我们有所助益。

这另一个国家,就是在这方面同德国形成最鲜明对比的美国。

大家知道,在德国,一个有志于献身科学研究的年轻人,要从"编外讲师"(Privatdozent)开始做起。

在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又得到他们表示同意的保证后,他以一本著作和一次系内的考试(这通常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做基础,可获准在大学里担任一名编外讲师。

然后他会在他被允许教课的领域里选择一门课程开课。

不过除了学生的听课费之外,他并无薪水可拿。

而在美国,学术生涯通常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开始,他先被任命为"助教"。

这大体上类似于德国的自然科学和医学机构里发生的情形,在这些地方,只有一部分助理人员能得到编外讲师的正式职位,而且这种任命经常跚跚来迟。

两国间的这种差别,在现实中表现为德国学术职业完全是建立在金钱支配(Plutokratie)的前提上,因为一个并无钱财以抵御任何风险的年轻学者,在这种学术职业的条件下,处境是极其危险的。

至少在几年之内,他一定得有维持生计的能力,同时他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否谋得一个收入可观的职位。

演示文稿1

演示文稿1

• 而这样的行为被逐渐 的形式化,如昆虫舞 虻,用空的没有食物 的白茧代替原有的食 物,即达到分散雌性 注意力的目的又节省 了时间精力,显然更 适合雄性的存活。
• 而对于现代人类婚姻关系而言,一方面礼 物是一种对于物质的获取,如衣物住房等; 另一方面,礼物在婚配中起到一个仪式与 约定的作用,如戒指——一块闪光的石头。 我们是否可以假设求偶的需求是礼物的来 源呢?
• 在形态学的层面,“礼物”是社会的庞大复杂的交换体系, 当然,不止是市场交换层面的;在统计学的层面,或者说 是社会功能的层面,“礼物”是用计量的方式所进行的功 能关联的各种交换体系;在历史的层面,它是各种历史中 的礼仪制度、习俗、道德、法律、仪式,而且也是那些表 征着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神关系的零散的语词、歌诀; 在心理学的层面,或个人的身体与灵魂的层面,“礼物” 是我们每个人都依然感受到的赠予时的快乐与荣誉,是我 们互惠交换时的握手,是接受赠礼时的庄重步态。“礼物” 既是社会实在的秩序又是集体性或个人性的象征,既是 “社会团结”的秩序实在,又是“社会团结”的道德箴言。 ——by荀丽丽
• Hau被相信是一种精神力量,礼物携带者人 们的期望和礼物本身流动的意愿。事实上 这样的意愿也来自于人。人类期冀通过礼 物的循环获得更多——这是一种功利的思 想,但并非是个体有意识的。他们在交换 过程中发现这样的循环获得了更多的好处, 不知如何解释,便寄予神话的色彩,在进 化的过程中被仪式化,成为不可触犯的规 则,固化了这种模式。
• 然而我个人,想要提出另一种不成熟的想法—— 礼物的目的,其实本质是一种试探的心理,出于 一种对别人行为的不确定性而表现出的应对方式。 • 试探是否愿意交配——避免被吃掉 • 试探是否愿意交往——以防尴尬 • 试探是否愿意合作——减少无用功 • 试探是否认同自己——这个不能直接问 • 试探对方的喜好和信仰 • 。。。。。。

唯科学主义

唯科学主义

什么是“唯科学主义”?
• 所谓唯科学主义,是把科学主义推向了极端。
• 唯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唯一可靠的方法论,科学是唯一正 确的世界观。
• 说白了就是:科学万能。
• 因为‚科学是万能的‛,人们就试图——
• 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人类其它的文化成果,如‚文史哲‛、 政治、经济、法律等,并希望这些人文学科具有科学一样的 严密性、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一句话,成为科学。 • 也就是说,唯科学主义在文化层面表现为极权主义。
唯科学主义在社会层面 表现为技术主义
• 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借助技术实现的。
• 科学是指导人与外部事物之间打交道的理论知识。 •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生活的需要,运用知识而创造的一切手段、程序、规 范的总和。
• 科学和技术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独立发展的;
• 近代科学对于技术作了两件事:
• 传统的经验技术被科学重新解释,被纳入科学技术体系之中;
•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 979年版,第310页)
哈耶克的例子
• 关于科学无法涉及‚终极关怀‛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自由主 义学者F.A.哈耶克曾举过医学科学上一个通俗的例子:
• 医学的一般预设是,医学科学有责任维持生命本身,有责任尽可能减少 痛苦,但这种说法是很成问题的:医生利用他所能得到的一切手段,让 垂死的病人活着,即使病人恳求医生让自己解脱,即使他的亲人以为他 的生命已失去意义而同意让他解脱痛苦,或者他们难以承受维持这种无 价值的生命造成的费用——因此希望他死去;
“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的哲学原因
“科 学 不 思”
• 这是现象学哲学的领军人物海德格尔的提法:
• “科学不思是因为它的活动方式及其手段规定了它不能思, 亦即不能以思想家的方式去思”。

《The world of science》SectionB PPT课件

《The world of science》SectionB PPT课件

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的用法
1.表示被动的动作在说话前已经完成,强调过去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产生的 结果,通常与 already, yet, never, recently等副词及时间状语 so far, by now, up till now 等连用。 The room has already been cleaned. 这个房间已经被打扫干净了。(现在已经不用打扫房间了) The doctor hasn't been sent for yet. 还没有派人去请医生。(现在应派人去请医生)
life, and the destruction of such species could prevent researchers from finding
cures _f_o_r____ certain diseases.
选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动词的语态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英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下面几种情 况一般用被动语态: 1.不知道或没有必要说明动作的执行者是谁。 Such books have been written for children. 已经为儿童编写这类书籍了。 2.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不强调动作的执行者。 All these products have been tested. 这些产品都经过测试了。 3.动作的执行者很模糊。 The letter has been opened. 这封信被人拆开了。 4.有时为了礼貌的需要,避免说出动作的执行者。 They have been told many times not to make noises. 已经有人多次跟他们说别那么大声了。
练习:The scenery along the lake is beautiful _b_e_y__o_n_d__d_e_s_c_r_i_p_t_i_on(无法形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
以科学为业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们应当作什么? 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科学没有给我们答案。因为科学 不涉及终极关怀,对于终极意义,每个人必须根据自 己对生命所持的终极态度,或是接受,或是拒绝。
五、学术与政治
大学课堂里没有政治的位置。真正的教师不在讲 台上将任何一种政治态度强加于学生。因为讲台不是 先知和煽动家应呆的地方, 他们应当到街上去向公众 演说,到能批评的地方去说话。
(三)本课文在整篇演讲中的地位
演讲澄清了历史上和现实中对科学的作用的种种不切实
际的企盼和误解, 正面指出科学价值在于让人们承认 “事实”, 并服务于人们对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理性思 考。这正是科学的精髓:尊重事实, 尊重逻辑(理性)。
从第三部分到第七部分从不同方面阐述科学不解决的问
题:通向艺术,通向上帝,通向幸福,通向自然,人生 的终极意义,政治,特定的价值立场……
(三)本课文在整篇演讲中的地位
一、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三、理智化的过程 四、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 五、学术与政治 以学术为志业需要勇气 以学术为志业需要理智 ??? 大学没有政治的位置 二、学术工作中的机遇和灵感 以学术为志业需热情与灵感
六、价值的多元性 以学术为志业不鼓吹价值立场 七、教师不应是领袖 以学术为志业应远离政治 八、科学对信仰所能做的贡献 以学术为志业需要专业训练
“生命”是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价值判 断,“生命”的现实关怀是终极关怀的 “逻辑”起点。 由现实关怀出发进而解决终极关怀问题, 使人类的文明生生不息,得以形成哲学、 宗教的文化形式。
《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
——节选自《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德]马克斯·韦伯
一、作者、作品介绍
(一)作者生平
马克斯·韦伯
(1864—1920) 德国著名的—— 经济学家 社会学家
韦伯简历(1864-1920)
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 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一年 1884年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在柏林大学教授法律 1894任弗莱堡大学经济学教授 1896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
二、解 题
2.“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 的“终极关怀”是什么意思? ultimate concern(ultimate,最终的,根本的,基本的) 我们对人类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完善的思索,
属于终极关怀,因为这些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 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哲学是对世界的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 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
(二)主要作品
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3.《支配社会学》 4.《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5.《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
6.《法律社会学》
(三)《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时代背景
一战之后,战败国德国的君主制度随战争的 失败而终结。从1917年到1919年这段时间, 德国 社会和政治方面剧烈变动。在这个戏剧性而又极 端重要的时期, 韦伯在慕尼黑对大学生作了几次 演讲。其中《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 一种志业》这两篇是学院性最强的演讲。
1897-1903年精神崩溃,停止一切教学、研究
1903年重返学术界 1910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 1913年因社会学方法论之争退出德国社会学会 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
韦伯对社会学在德国
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 作用。 他的知识范围和学术 研究视野非常广, 从 经济、政治、法律、 宗教、音乐等社会生 活领域,到社会科学 极关怀” 的“科学”是什么意思? 科学1=自然科学 科学2=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 科学3=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 + 人文科学


演讲词标题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课文第三行“以科学为业” = 以学术为志业 课文第二部分提到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天文 学)、现代医学、艺术科学、法理学、历史和文化科学。 科学:science 科学研究:science research 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
二、学术工作中的机遇和灵感
对科学的热情在任何地方都逼不出一项成果来, 但热情是“灵感”的前提。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灵感, 取决于机遇,也取决于“天赋”。而天赋是个性化的, 在科学领地,个性是只有那些全心服膺他的学科要求 的人才具备的。(以学术为志业需要热情和灵感)
三、理智化的过程
科学的进步是理智化(祛魅)过程最重要的部分。 历史上人们曾经认为科学是 “通向真实存在之路”、 “通向艺术的真实道路”、 “通向真正的自然之 路”、 “通向真正的上帝之路”、 “通向真正的幸 福之路”, 但都被历史一一否定。(以学术为志业 需要理智)
八、科学对信仰所能做的贡献
科学对现实的和个人的 “生命”的作用有:
提供一些实用的技术知识;教会并训练人们的思维
方法;帮助人们头脑清明。
作为 “职业”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
神启的通灵者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 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有关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 知识思考。在课堂里,唯有理智的正直诚实才是最 有价值的美德。(以学术为志业需要专业训练)
相关评论

在去世前不久为慕尼黑大学同学们做的这次 重要演讲中,韦伯以一位严肃学者的身份,科学地、 细致入微地讲述了一个理想的学者必须具备的品 质和职业伦理。演讲充满理性主义的教诲,启迪过 20世纪几代伟大的学者,其魅力经久不衰,今天仍 被列为西方大学生的必读物。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是德国文化的重要经典 之一。这篇演讲着重要论述的问题是学术的价值 何在。韦伯本篇演讲中的关键词是:世界的理智 化,也即世界的除魅(祛魅)。
(三)《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这两篇演讲词被编在 一起出版,书名——
《学术与政治》
(三)《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内容浏览
一、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德国大学里学术选才机制存在着一种现象:机 遇而不是才干起着主要作用。而这是自然的难以 避免的事情。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 必须对此 有思想准备。(以学术为志业需要勇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