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色谱分析法导论S

合集下载

第15章色谱分析方法导论

第15章色谱分析方法导论

具体做法:固定一个色谱峰为标准s,然后再求其它峰 i 对标准峰的相对保留值
,此时以 表示:
t
' r
(
i
)
t
' s
(
s
)
>1, 又称选择因子(Selectivity factor)。
h. 区域宽度:用于衡量柱效及反映色谱操作条件下的动力学因素。通常有 三种表示方法: 标准偏差:0.607倍峰宽处的一半。 半峰宽W1/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1/2=2.354 峰底宽W:色谱峰两侧拐点上切线与基线的交点间的距离。W= 4
3. 按两相状态分
分类
方法
固定相
平衡类型
气 气液色谱
液体吸附于固体 气液间分配
相 气固色谱
固体吸附剂
吸附
色 气相键合色谱 有 机 组 份 键 合 于 液 体和 键合 体

固体表面
表面间的分配
液液色谱
液体吸附于固体 不 相溶 液体 间
的分配
液 固 ( 吸 附 ) 色 固体吸附剂
吸附
液谱
相 液相键合色谱 有 机 组 份 键 合 于 液 体和 键合 体
色谱流出曲线的意义: ✓ 色谱峰数=样品中单组份的最少个数; ✓ 色谱保留值——定性依据; ✓ 色谱峰高或面积——定量依据; ✓ 色谱保留值或区域宽度——色谱柱分离效能评价指标; ✓ 色谱峰间距——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8.3 色谱法基本原理 两组份峰间距足够远:由各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定,即由色谱过程的
在迁移过程中随流动相不断改变方向,形成紊乱的 “涡流”:从图中可见,因填充物颗粒大小及填充 的不均匀性——同一组分运行路线长短不同——流 出时间不同——峰形展宽。

《色谱分析法》PPT课件

《色谱分析法》PPT课件
死时间tm:不被固定相溶解或吸附的组分的保留时 间(即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所消耗的时间),或流动 相充满柱内空隙体积占据的空间所需要的时间,又 称流动相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组分的保留时间与死时间之差值, 即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
tR' tR tm
或t
' R
tR
t0
保留体积VR:从进样开始到组分出现浓度极大点时 所消耗的流动相的体积

16(
t
' R
)2
W
5.54( tR' )2 W1 2
H eff L / neff
讨论:neff 和H eff 扣除了死时间,更能真实的反映柱效 k ,neff n理
小结
塔板理论的贡献:从热力学角度Hale Waihona Puke 提出了评价柱效高低的n和H的计算式
塔板数 n是色谱柱的特征参数。当色谱柱长度一定时,
2. 纵向扩散项(分子扩散项):B/u
产生原因: 峰在固定相中被流动相推动向前、展开 →两边浓度差
纵向扩散系数 B 2 Dg
— 弯曲因子( 1) 填充柱 1 空心毛细管柱 1
Dg — 组分在载气中的扩散系数(常数)
影响因素: B u tR ,B Dg
Dg

T

一般分类 液相色谱LC
分离方法
L-L分离
固定相
吸附在固定相表面的液体
液相-固定相 固定相表面键合的有机相
液固或吸附
离子交换
尺寸排阻
气 相 色 谱 GC (流动相为气 体)
气、液 气-键相 气-固定体
超临界流体色 谱 SFC ( 流 动 相超临界流体)
固体 离子交换树脂 聚合物中间隙 吸附在固定相表面的液体 固体表面键合的有机物 固体 固体表面键合的有机物

(完整word版)色谱分析法导论

(完整word版)色谱分析法导论

第14章色谱分析法导论【14-1】 在仪器分析中,色谱的独特特点是什么? 答:具有能同时进行分离和分析的特点. 【14-2】 导致谱带展宽的因素有哪些?【14-3】 哪些参数可以改进色谱分离的分离度以及怎样在色谱图上测定这些参数? 【14-4】 影响选择性因子α的参数有哪些? 【14-5】 如何控制和调节容量因子k '?【14—6】 色谱柱效n 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提高柱效?答:根据速率理论,影响n 的因素有: (1)固定相,包括固定相的粒径、填充均匀程度、固定液种类、液膜厚度等。

(2)流动相,包括流动相的种类、组成、流速 (3)柱温。

提高柱效的方法有: (1)优化流动相组成、流速及柱温来优化柱效。

(2)增大柱长可以增加理论塔板数,但会使分析时间增长. (3)降低塔板高度H 。

【14-7】 色谱定量分析中,为什么要定量校正因子?校正因子有几种表示方法?实验中如何测定定量校正因子?【14—8】 已知某色谱峰的半峰宽为4.708mm,求此色谱峰的峰底宽。

答:8.000mm【14-9】 组分A ,B 在某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95和467。

试问在分离时哪个组分先流出色谱柱?答:根据分配系数的定义:agc K c =,K 值表示组分与固定相作用力的差异,K 值大,说明组分与固定相的亲和力越大,其在柱中滞留的时间长。

由于A 组分的分配系数大于B 组分,因此B 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14-10】 组分A 从色谱柱流出需15。

0min ,组分B 流出需25。

0min,而不被色谱柱保留的组分P 流出色谱柱需2.0min 。

问:(1)B 组分相对于A 组分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 (2)A 组分相对于B 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 (3)组分A 在柱中的容量因子是多少?(4)组分A 通过流动相的时间占通过色谱柱的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5)组分B 通过固定相上平均停留时间是多少? 解:(1)/B A t t =(25.0-2.0)/(15.0—2。

《色谱法分析法 》课件

《色谱法分析法 》课件

THANK YOU
汇报人:
色谱法分析法的优 缺点
优点
分离效果好:能够 将复杂混合物中的 组分分离出来
灵敏度高:能够检 测到微量的组分
应用广泛:适用于 各种样品的分析, 包括气体、液体和 固体
自动化程度高:可 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缺点
样品处理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分析时间长,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仪器设备昂贵,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购买和维护 操作环境要求高,需要保持实验室的洁净和温度稳定
评估指标:分离度、分辨率、 峰形、保留时间等
分离度:衡量两个相邻峰的 分离程度,越高越好
分辨率:衡量色谱图中两个 相邻谱峰的形状, 越尖锐越好
保留时间:衡量物质在色谱 柱中的保留时间,越短越好
色谱法分析法的应 用
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检测食品中的添加 剂和污染物
鉴别食品中的营养 成分和功能成分
分离原理
色谱法分析法是 一种分离混合物 的方法
原理:利用不同物 质在固定相和流动 相中的分配系数不 同,实现分离
色谱法分析法可 以分为气相色谱 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适用 于挥发性物质, 液相色谱法适用 于非挥发性物质
检测原理
色谱法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和检测混合物的方法 原理: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分离 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器检测出各组分的信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应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和杂质
生物技术:检 测生物样品中 的蛋白质、核 酸等生物大分

法医学:检测 生物样品中的 毒品、毒物等
色谱法分析法的实 验操作
实验前的准备
样品准备:样品处理、样品 稀释等

《色谱分析法概述》课件

《色谱分析法概述》课件
高效分离
开发新型固定相和色谱柱,提高分离效率和分辨率。
灵敏度提升
采用新型检测器和技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
联用技术
与质谱等检测技术联用,实现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和 定性分析。
毛细管电泳法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微型化
采用微型化进样技术和毛 细管电泳芯片,实现快速 、便携的样品分析。
多维分离
结合多种分离模式和检测 技术,实现复杂样品的多 维分离和定性分析。
在色谱过程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性是关键因素,它们决定了各组分在两 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而影响分离效果。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
分类
色谱分析法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固定相的形态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和薄层色 谱;根据操作方式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 。
描述
不同类型的色谱分析法适用于不同的分离需求,如柱色谱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分离 ,而薄层色谱则适用于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
《色谱分析法概述》ppt 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色谱分析法简介 • 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 色谱分析法的优缺点 • 色谱分析法的发展趋势 • 色谱分析法的前景展望
01
CATALOGUE
色谱分析法简介
色谱分析法的定义
定义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利用不同 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吸附、 溶解等分配行为的差异实现分离。
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污染物检测与控制
色谱分析法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污 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为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依 据。
生态毒理学研究
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色谱分析 法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对 生物体的影响,评估环境安全性 和生态风险。

第15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S)

第15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S)
浓 度
A B
KA>KB
A B
沿柱移动距离L 溶质A和B在沿柱移动时不同位臵处的浓度轮廓
32
★分配系数的要点:
①K值与组分性质、固定相性质、流动相性质、 分离温度有关的参数; ②一定TC下,K越大,出峰越慢; ③提高TC ,组分在固定相中浓度降低,tR变小;
④K=0的组分,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
13
(4)凝胶色谱(或空间排阻)色谱 利用多孔性固定相对大小不同的分子 的排阻作用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又称为空间(尺寸)排阻色谱法。
14
GC与LC的区别: ①物质在GC中传输速度快,流动相渗透性 好,可用长柱,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 但GC要求样品具有一定挥发性及热稳定性; 气体价格低,仪器相对便宜。 ②LC的流动相为色谱纯液体,需用高压恒 流泵传输,造价高,有机溶剂为流动相,价 高、消耗量大,仪器昂贵,但只要样品具有 一定的溶解性即可用LC分析。 一般,GC可分析15%~20%的有机物; LC可分析70%~80%的有机物。
第十五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
15.2 色谱图及色谱 常用术语 15.3 色谱分析的基 本理论 15.4 色谱定性和定
量方法
1
15-1 概述
一、色谱法的由来与发展
1.由来 色谱法早在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 (Tswett)分离植物色素时提出。 Tswett在研究植物叶的色素成分时,将植物 叶子的萃取物倒入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 内,然后加入石油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 素中各种组分互相分离,形成
27
7.相对保留值r2.1或ri.s
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 之比。 r2,1= t R2 / t R1´= V R2 / VR1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及固定相性质有关,而 与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 在色谱法中,特别是在气相色谱法中,广泛 用作定性的依据。 相对保留值r2.1或ri.s也称为分离系数、柱的选 择性、溶剂效率等。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k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
2013-7-1 色谱分析法导论 10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值决定于组分及固定相热力学性质。除 了与温度、压力有关外,还与流动相及固定相的性质有关。
分配比k与分配系数K的关系为:
MS VS MS VS cs VS k K/ Mm MS V cm Vm m Vm
2013-7-1
色谱分析法导论
8
(一) 分离原理
当试样由载气携带 进入色谱柱与固定相 接触时,被固定相溶 解或吸附。 随着载气的不断通 入,被溶解或吸附的 组分又从固定相中挥 发或脱附, 挥发或脱附下的组 分随着载气向前移动 时又再次被固定相溶 解或吸附。 随着载气的流动, 溶解、挥发,或吸附 、脱附的过程反复地 进行。
14
5. 分配系数 K 与保留值的关系
VR =K Vs 将反映色谱行为的保留值与反映热力学性质的分配系 数K直接联系起来。
6. 分配比 k 与保留值的关系
tR tM t k R tM tM
tR= tM(1+ k )
k 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 k值越大, 保留时间越长。
2013-7-1
20
二、速率理论
速率理论方程式(也称范弟姆特方程式):
B H A Cu u
H:理论塔板高度,u:流动相的线速度(cm/s)
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项、分子扩散
项系数和传质阻力项系数。
(1956年荷兰学者van Deemter(范第姆特)等在研究气 液色谱时提出。该理论模型对气相、液相色谱都适用。)
tR 2 tR 2 n 5.54( ) 16( ) Y1/ 2 Wb
2013-7-1 色谱分析法导论 17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校正保留时间
t
' R
t
' R
tR
t0
校正保留体积 VR' VR' VR V0
VR tR F
F——流动相流动线速度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相对保留值
t' V '
R2
R2
r 2.1
'
'
t V R1
R1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容量因子)
• 分配系数:一定温度与压力下两相达平衡后,组 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浓度的比值
K CS Cm
• 分配比(容量因子):一定温度与压力下两相达 平衡后,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量的比值
k p q
固定相重量 流动相重量
K CS p /Vs k V0 Cm q /V0 Vs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容量因子k与保留值的关系
k
t
' R
tR t0
t0
t0
tR t0(1 k)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tR W1/
2
2
16 tR W
2
tR
2
由此可知,组分保留时间越长,峰形越窄,理论塔板
数越大,因此n和H可以做为描述柱效能的指标,高 柱效有大的n值和小的H值
n L H
L为色谱柱长度
清华大学材料与表面组
塔板理论
为了消除死时间的影响,使用有效理论塔板
数n有效和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做为柱效能指标
Dm——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cm2/s)
在气相色谱中,Dm与组分的性质、载气的性质、温度、 压力等有关。增加载气密度或载气分子量,可以降低Dm, Dm随柱温增高而增加

色谱分析法概述分析化学课件

色谱分析法概述分析化学课件
自动化与智能化
未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减 少人工操作,提高分析效率,降低误差。
3
联用技术
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如质谱、核磁共振等, 将进一步提高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灵敏度和定 性能力。
气相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微型化与便携化
01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发展,气相色谱法的仪器体积将
进一步缩小,便于携带和移动。
食品成分分析
色谱分析法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脂肪、 蛋白质、糖类等。
食品添加剂检测
通过色谱分析法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
色谱分析法用于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保障消费 者的健康权益。
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药物分离纯化
色谱分析法在药物研发和பைடு நூலகம்产过程中用于分离和纯化活性成分。
快速分析
02
提高气相色谱法的分离速度和分析时间,减少样品处理时间,
提高分析效率。
多维分析与多模式联用
03
通过与其他色谱技术(如液相色谱、质谱等)的联用,实现多
维分析与多模式联用,提高复杂样品的分析能力。
毛细管电泳等其他色谱技术
广泛应用
毛细管电泳等其他色谱技术将在生命科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 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固定相和流动相
固定相
固定相是色谱柱中的填料,是实现物 质分离的关键部分。根据不同分离原 理,固定相可分为吸附剂、涂层固定 相、化学键合固定相等。
流动相
流动相是携带待测组分通过色谱柱的 流体,一般为液体或气体。流动相的 选择对分离效果和分离时间有很大影 响。
色谱图和色谱峰
色谱图
色谱图是记录色谱柱出口流出物浓度的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通过色谱图 可以观察各组分的流出时间和浓度。

色谱分析方法导论

色谱分析方法导论
第14页,共105页。
第15页,共105页。
(三)按分离原理分类:可分为:
吸附色谱法:利用吸附剂(固定相 一般是固体)表面对不同组分吸附能 力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
第16页,共105页。
分配色谱法:利用不同组分在 两相间的分配系数的差别进行分 离的方法。
第17页,共105页。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溶液中不 同离子与离子交换剂间的交换能力 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第6页,共105页。
一、色谱分离基本原理:
由以上方法可知,在色谱法中存 在两相,一相是固定不动的,我们把 它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不断流过固 定相,我们把它叫做流动相。
第7页,共105页。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待 分离的各种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 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来 进行分离的。
第8页,共105页。
谱柱柱型特点的参数。对填充柱,
=6~35;对毛细管柱, =60~600

第46页,共105页。
4. 选择因子 :色谱柱对A、B两组分的选择因子
定义如下:
tr' (B) tr' ( A)
kB kA
KB KA
A为先流出的组分,B 为后流出的组分。
第47页,共105页。
注意:K 或 k 反映的是某一组分在两相间的
分配;而 是反映两组分间的分离情况!当两组分
K 或 k 相同时, =1 时,两组分不能分开;当两组 分 K 或 k 相差越大时, 越大,分离得越好。也就
是说,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是色谱分离的 先决条件。
和 k 是计算色谱柱分离效能的重要参
数!
第48页,共105页。
二、 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是描述色谱柱中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状况及 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的一种半经验式的理论。塔板理论将 一根色谱柱当作一个由许多塔板组成的精馏塔,用塔板概念 来描述组分在柱中的分配行为。塔板是从精馏中借用的,是 一种半经验理论,但它成功地解释了色谱流出曲线呈正态分 布。

第15章-色谱分析法导论

第15章-色谱分析法导论
k mS mM
k 值越大,说明组分在固定相中的量越多,相当于柱的
容量大,因此又称分配容量。 它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
k 值也取决于组分及固定相热力学性质。它不仅随柱温、
柱压变化而变化,而且还与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积有关。
23
3、分配系数和分配比之间的关系
k cSVS cMVM
17
§15-2 色谱分离原理
一、分离原理 气相色谱分离过程是在色谱柱内完成的,气固色谱和
气液色谱,两者的分离机理不同。 气固色谱的固定相: 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颗粒,其分离是基于固体吸附剂
对试样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气液色谱的固定相: 由担体和固定液所组成,其分离是基于固定液对试样
中各组分的溶解能力的不同。
图15-1色谱原型
1
1906年, Tsweet 发现色谱分离现象
碳酸钙 (固定相)
色石素油混醚合液 (流动相) 色谱柱
色带
2
植物色素分离图示
3
Chromatography
Tswett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色谱 法(Chromatography),很显然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这个 词是由希腊语中“色”的写法 (chroma)和“书写”(graphein) 这两个词根组成的。
2)死时间( tM ): 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的保留时间。
因为这种物质不被固定相吸附 或溶解,故其流动速度将与流动相 的流动速度相近。
测定流动相平均线速度u0时, 可用柱长 L 与 tM 的比值计算。
uu0 L tM
29
3)调整保留时间( tR ' ):
tR' = tR - tM
30

色谱法导论PPT课件

色谱法导论PPT课件

色谱法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化学分析
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 域,用于分离和测定复杂有机 化合物、无机离子和金属配合 物等。
生物医药
在生物医药领域,色谱法用于 分离和纯化生物分子、药物成 分以及检测药物残留等。
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领域,色谱法用于 检测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害 物质,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 等。
新型硅胶基质固定相
硅胶基质固定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可用于分离各种极性化合物。
新型聚合物固定相
聚合物固定相具有高选择性、高柱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可用于分离复杂样品。
新型手性固定相
手性固定相可用于拆分光学异构体,为手性化合物的 分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色谱仪器的发展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和广 泛应用的特点,已成为色谱分析的重要手段。
食品成分分析
色谱法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脂肪、蛋白 质、糖类等,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食品添加剂检测
色谱法用于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确保食品的 安全性和合规性。
食品污染物检测
色谱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 金属等,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01
空气污染物的分离 与测定
食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中,色谱法用于检 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 和营养成分等。
0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
色谱法通过流动相和固定相之 间的相互作用,使不同组分在 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 数不同,从而实现各组分的分 离。
分配系数
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决定了它们在色谱 分离中的行为。分配系数越大 ,组分在固定相上的保留越强 ,越难以被洗脱。

色谱分析法简述PPT资料(正式版)

色谱分析法简述PPT资料(正式版)

1.气路系统 (1)气源 一般用氢、氮、氩等。多采用氮气作 为载气,作用主要是把样品输送到色谱柱和 检测器中。 (2)流量调节阀 可以调节载气的流速,常用的 有稳压阀和针形阀。2.进样器和汽化室 (1)进样工具常有定量阀(六通阀)和注射器。 (2)汽化室的作用是将液 体或固体样品瞬间汽 化为蒸汽。
3. 色谱柱 色谱柱至于柱室中,一般常用不锈钢管
或铜管,填充固定相构成,管子成U型或螺旋 形。柱管内径为2—8mm,还有内径更小的称 为毛细管色谱柱, 柱管长度一般为1-4m或更 长。
4.检测器 检测器用来检测色谱柱后流出的组分,并
以电压或电流信号显示出来,常用检测器有 热导;氢焰检测器;电子捕获式和火焰光度 式检测器等。
5.数据记录和处理系统 将检测器输出的信号记录下来,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
五.氢焰检测器(FID)
优点:结构简单、性能优异、 稳定可靠、操作方便
结构:FID的电离室由金 属圆筒作外罩,底座中心 有喷嘴;喷嘴附近有环状 金属圈(极化极,又称发 射极),上端有一个金属 圆简(收集极),两者间加 90~300V的直流电压, 形成静电场 。
色谱分析法简述
色谱法源自于对植物色素分离和提纯, 现代色谱法的原理如下:
混合试样中各组份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 的分配系数不同,随着流动相在色谱柱中运 行,各组份就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
由于固定相对各
组份的吸附或溶解 能力不同,因此各 组份在色谱柱中的 运行速度就不同, 经过一定的色谱柱 后,便彼此分离, 按顺序离开色谱柱 进入检测器,产生 的离子流讯号经放 大后,在记录器上 描绘出各组份的色 谱峰。
(3)薄板层析色谱:液体通过毛细作用运 动;
(4)毛细管高效电泳:以电场为推动力, 对蛋白质等生化试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为填充柱色谱和空心毛细 管柱色谱。 (2)平板色谱:固定相呈平板状的色谱。 它又可分为薄层色谱(固定 相压成或涂成薄膜的色谱) 和纸色谱(固定相为滤纸的 色谱)。
10
2.按两相状态分类(使用最普遍) (1)气相色谱(GC):
流动相是气体的色谱。 分为 气固色谱(GSC)
气液色谱(GLC) (2)液相色谱法(LC) :
分离效果; ⑥试样中不同组分在相同分离条件下,K不同,
得以分离。
32
2.分配比k′(分配容量或容量因子)
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和 压力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分配 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比。即
k
组 组
分 分
在 在
固 流
定 动
相 相
中 中
的 的 mm 质 质ms 量 量
k CS VS K VS K1
①死体积VM 指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所 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 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
当后两相很小可忽略不计时,死体积可由死 时间与色谱柱出口的载气流速Fo(cm3·min-1) 计算。 VM = tM Fo
VM反映了柱和仪器系统的几何特性,与 被测组分的性质无关。
25
②保留体积VR 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 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的体积。
VR= tR Fo 载气流速越大,保留时间降低, VR不变
—VR与载气流速无关。
③调整保留体积VR
某组分的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
VR = VR VM = tR Fo 同理: VR与载气流速无关,并更合理地反
34
3.分配比与保留值的关系
k tR tM
r21
α21
tR tR
(2)
(1)
k2tM k1tM
k2 k1
K2 K1
35
讨论: ①K和k′除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外,
还随柱温、柱压的变化而变化。 ②K只与组分和两相性质有关,与两相体积无
关。而k′又称容量因子、分配容量、容量比, 其随固定相的量的增加而增大。 ③ k′越大,保留时间越长。
18
3.峰高h 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h表 示。用纸高(mm)或电信号大小(mv或mA) 表示。
4.峰的区域宽度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是色谱流出曲线的重要参 数之一,用于衡量柱效率及反映色谱操作条 件的动力学因素。 表示色谱峰区域宽度通常有三种方法。
19
①标准偏差 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的一半(即拐点峰
k′= 0, tR´= 0,tR= tM
36
15-3 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
试样在色谱柱中的分离过程包括两方面: 热力学 — 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 (tR由K决定) 动力学 — 各组分在两相间的传质情况 (Y1/2)
一、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1941年,Martin提出的半经验热 力学理论。 —— 给出衡量柱效的指标
15
色谱图
Y
16
二、色谱图基本术语
1.基线 在实验操作条件下, 色谱柱后没有样品组 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 称为基线,稳定的基 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 线。
17
2.色谱峰 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果进样量很小,浓度很低,在线性范围内, 则色谱峰是对称的。标准的色谱峰为正态分 布曲线。
每一色谱峰至少代表一个组分; 每一峰的峰值出峰时间——定性; 每一峰的峰面积(峰高)——定量。
28
三、分配平衡
★色谱分析的目的是将样品中各组分彼此分离,组分 要达到完全分离,两峰间的距离必须足够远,两峰 间的距离是由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定的,即 与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但是两峰间虽有一定距离,如果每个峰都很宽,以 致彼此重叠,还是不能分开。这些峰的宽或窄是由 组分在色谱柱中传质和扩散行为决定的,即与色谱 过程的动力学性质有关。因此,要从热力学和动力 学两方面来研究色谱行为。
Golay柱(1957年)为易碎的玻 璃柱,长8~10~100m ;
石英毛细柱φ0.1、0.22、0.32、0.53mm
8
●进口色谱仪器品牌有: HP(安捷伦)、Waters、岛津、戴安
●国产仪器有: 北分(SP)、上分、鲁南
9
二、色谱法分类
1.按操作(固定相使用)形式分类 (1)柱色谱:固定相装于柱内的色谱法。
15-1 概述
一、色谱法的由来与发展
1.由来 色谱法早在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 (Tswett)分离植物色素时提出。 Tswett在研究植物叶的色素成分时,将植物叶 子的萃取物倒入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内, 然后加入石油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素中 各种组分互相分离,形成
1
各种不同颜色的谱带。 在玻璃管上,每一种 色带即为一种色素 (完全分离)。色带 犹如光谱分析中的谱 线(带),因此60年代,各国相继出版了有关色谱教科 书及专著—色谱成为一门独立 学科。
(11)1962年,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 SFC (12)80年代,毛细管电泳色谱— CEC
7
• 仪器的发展 ☆ 1955年,美国商品色谱仪出现; ☆ 1957年,日本商品色谱仪出现; ☆ 1960年,美国液相色谱仪,Waters ☆ 1979年,“弹性石英毛细柱”;
宽的一半) 。 = ½ Y0.607h
②半峰宽Y1/2 即峰高一半处对应的峰宽。它与标准偏差的
关系为 Y1/ 2 = 2.355
③峰底宽度Y(基线宽度) 即色谱峰两侧拐点上的切线在基线上截距间 的距离。
它与标准偏差的关系是 Y = 4
20
Y0.607h = 2σ Y = 4σ Y1/ 2 = 2.355σ Y ≠ 2 Y1/ 2
37
把色谱柱比作 一个分馏塔, 引入理论塔板 数(n)作为衡 量柱效率的指 标,即色谱柱 是由一系列连 续的、相等的 水平塔板组成。
38
1.塔板理论的建立
①在柱内一小段长度H内,组分可以在两相间 迅速达到平衡。这一小段柱长称为理论塔板 高度H。
②以气相色谱为例,载气进入色谱柱不是连续 进行的,而是脉动式,每次进气为一个塔板 体积(ΔVm)。
27
在定性分析中,通常固定一个色谱峰作为标 准(s),然后再求其它峰(i)对这个峰的相
对保留值, 即 = tR (i) / tR (s) 式中tR (i)为后出峰的调整保留时间,所以
总是大于1的。 相对保留值往往可作为衡量固定相选择性的 指标,又称选择因子。
当=1时,两组分永不分离; 越大,分离的越好。
22
6.色谱保留值 —各种组分在柱上的滞留情况
(1)时间表示的保留值 ①死时间tM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空气或甲烷) 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 的时间称为死时间。它正比于色谱柱的空隙 体积。 测定流动相平均线速ū时,可用柱长L与 tM 的 比值计算 即 ū = L / tM
23
29
分配平衡:一定温度(TC)下,组分在流动 相和固定相间作用达到的平衡。
1.分配系数K 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 动相之间分配达平衡时的浓度之比值,即
K 组 组分 分在 在流 固动 定相 相中 中的 的浓 浓 CCmS度 度
30
下图是 A、B两组分沿色谱柱移动时,不
同位置处的浓度轮廓。
5
离与分析中。 (5)1952年,Martin(英)发明了GL分配色
谱—诺贝尔化学奖。 (6)1954年,Ray发明了TCD检测器。 (7)1956年,Van.Deemter(荷)提出速率方
程理论。 (8)1957年,Golay(美)发明了玻璃毛细柱
(φ<1mm)。
(9)几年后,Mcwillian(澳)发明了 FID。 Lovelock(英)发明了ECD。
②LC的流动相为色谱纯液体,需用高压恒流 泵传输,造价高,有机溶剂为流动相,价高、 消耗量大,仪器昂贵,但只要样品具有一定 的溶解性即可用LC分析。
一般,GC可分析15%~20%的有机物;
LC可分析70%~80%的有机物。
14
15-2 色谱图及色谱常用术语
一、色谱图 —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色谱柱后流出物通过检测器时,系统所产生 的输出响应信号强度(R)对时间(tR)或流 动相流出体积(VR)作图,所得曲线称为色 谱流出曲线。曲线上突起部分就是色谱峰。 响应信号—电压(mv)或电流(mA)
Cm Vm
Vm
β
33
式中:
①β为相比:反映色谱柱柱型及结构的参数。
填充柱相比约6~35;毛细管柱的相比约 50~1500。 ② β V,M VM为流动相体积,即柱内固定
V相S 颗粒间空隙体积。 VS为固定相体积,其中,GSC中为吸附剂表 面容量,GLC中为固定液体积。
③空气或甲烷的ms=0, ∴ k′= 0
2
名称: (1)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在色谱法中,填入玻璃管或不锈钢管 内静止不动的一相(固体或液体)。 (2)流动相(mobile phase) 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固定相的流体(气体 或液体)。 (3)色谱柱(column) 装有固定相的管子(玻璃管或不锈钢管)
3
色谱法分离过程: 当流动相中样品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 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 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类型、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 推动力的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滞留时间长短不 同,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与适当 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 检测。
浓 度
AB
KA>KB
A
B
沿柱移动距离L 溶质A和B在沿柱移动时不同位置处的浓度轮廓
31
★分配系数的要点:
①K值与组分性质、固定相性质、流动相性质、 分离温度有关的参数;
②一定TC下,K越大,出峰越慢; ③提高TC ,组分在固定相中浓度降低,tR变小; ④K=0的组分,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 ⑤每个组分的K不同,选择适宜的固定相来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