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以太网帧格式EthernetⅡ和ETHERNET8023IEEE8022SAP和SNAP的区别
IEEE802.3 协议简介word版本
I E E E802.3协议简介IEEE802.3局域网协议IEEE 802.3 局域网协议(Ethernet LAN protocols as defined in IEEE 8 02.3 suite)简介以太网协议是由一组 IEEE 802.3 标准定义的局域网协议集。
在以太网标准中,有两种操作模式:半双工和全双工。
半双工模式中,数据是通过在共享介质上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协议实现传输的。
它的主要缺点在于有效性和距离限制,链路距离受最小 MAC 帧大小的限制。
该限制极大的降低了其高速传输的有效性。
因此,引入了载波扩展技术来确保千兆位以太网中 MAC 帧的最小长度为 512 字节,从而达到了合理的链路距离要求。
传输速率当前定义在光纤和双绞线上的传输速率有四种:10 Mbps - 10Base-T 以太网100 Mbps -快速以太网1000 Mbps -千兆位以太网(802.3z)10 千兆位以太网- IEEE 802.3ae本文我们主要讨论以太网的总体概况。
有关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以及万兆位以太网的具体内容将在其它文档中另作介绍。
基本组成以太网系统由三个基本单元组成:物理介质,用于传输计算机之间的以太网信号;介质访问控制规则,嵌入在每个以太网接口处,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公平的使用共享以太网信道;以太帧,由一组标准比特位构成,用于传输数据。
在所有 IEEE 802 协议中,ISO 数据链路层被划分为两个 IEEE 802 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 MAC -客户端子层。
IEEE 802.3 物理层对应于 ISO 物理层。
MAC 子层有两个基本职能:数据封装,包括传输之前的帧组合和接收中、接收后的帧解析 / 差错检测。
介质访问控制,包括帧传输初始化和传输失败恢复。
介质访问控制(MAC)-客户端子层可能是以下一种:逻辑链路控制(LLC),提供终端协议栈的以太网 MAC 和上层之间的接口,其中 LLC 由 IEEE 802.2 标准定义。
IEEE8023协议简介
IEEE802.3局域网协议IEEE 802.3 局域网协议(Ethernet LAN protocols as defined in IEEE 802.3 suite)简介以太网协议是由一组IEEE 802.3 标准定义的局域网协议集。
在以太网标准中,有两种操作模式:半双工和全双工。
半双工模式中,数据是通过在共享介质上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协议实现传输的。
它的主要缺点在于有效性和距离限制,链路距离受最小MAC 帧大小的限制。
该限制极大的降低了其高速传输的有效性。
因此,引入了载波扩展技术来确保千兆位以太网中MAC 帧的最小长度为512 字节,从而达到了合理的链路距离要求。
传输速率当前定义在光纤和双绞线上的传输速率有四种:10 Mbps -10Base-T 以太网100 Mbps -快速以太网1000 Mbps -千兆位以太网(802.3z)10 千兆位以太网-IEEE 802.3ae本文我们主要讨论以太网的总体概况。
有关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以及万兆位以太网的具体内容将在其它文档中另作介绍。
基本组成以太网系统由三个基本单元组成:物理介质,用于传输计算机之间的以太网信号;介质访问控制规则,嵌入在每个以太网接口处,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公平的使用共享以太网信道;以太帧,由一组标准比特位构成,用于传输数据。
在所有IEEE 802 协议中,ISO 数据链路层被划分为两个IEEE 802 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MAC -客户端子层。
IEEE 802.3 物理层对应于ISO 物理层。
MAC 子层有两个基本职能:数据封装,包括传输之前的帧组合和接收中、接收后的帧解析/ 差错检测。
介质访问控制,包括帧传输初始化和传输失败恢复。
介质访问控制(MAC)-客户端子层可能是以下一种:逻辑链路控制(LLC),提供终端协议栈的以太网MAC 和上层之间的接口,其中标准定义。
802.2 IEEE 由LLC网桥实体,提供LANs 之间的LAN-to-LAN 接口,可以使用同种协议(如以太网到以太网)和不同的协议(如以太网到令牌环)之间。
四种以太网数据包详解
四种以太网数据包详解!以太网, 详解, 数据以太网, 详解, 数据转自:CSNA网络分析论坛介绍以太网数据包报头格式的文章。
1 Ethernet I1.1 Ethernet II协议简介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
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
EthernetII由DE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Etherent II主要更改了EthernetI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
EtherentII采用CSMA/CD的媒体接入和广播机制。
1.2 Ethernet II报头详解Ethernet II协议报头结构每个字段的详细解释如下:目标地址:此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
源地址:此数据包的源MAC地址。
协议类型:上层协议,表示网络层使用的协议。
数据:高层协议、数据和填充符,范围在46~1500字节。
FCS:数据帧校验序列,用于确定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损坏。
1.3 数据包解码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际解码来学习Ethernet II协议。
以下是对该数据包解码的详细介绍:目标地址:000:59:AA:93D。
源地址:000:41:26:3F:9E。
协议类型:0x0800表示网络层使用的是IP协议。
数据:传输层和应用层的数据(UDP和QQ)。
FCS:数据帧校验序列。
2 Ethernet 802.22.1 Ethernet 802.2协议简介Ethernet 802.2协议是IEEE正式的802.3标准,它由EthernetII发展而来。
Ethernet802.2将EthernetII帧头的协议类型字段替换为帧长度字段,并加入LLC-802.2头,用以标记上层协议。
LLC头包含目的服务访问点(DSAP)、源服务访问点(SSAP)和控制(Control)字段。
2.2 Ethernet 802.2协议报详解Ethernet 802.2协议报头结构每个字段的详细解释如下:目标地址:此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源地址:此数据包的源mac地址;长度:帧包含的数据量必须小于或等于1500(16进制的05DC); DSAP:目标服务存取点(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 SSAP:源服务存取点(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控制:无连接或面向连接的LLC;数据:高层协议、数据和填充符;FCS:数据帧校验序列,用于确定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损坏。
以太网IEEE 802.3帧的结构
以太网/IEEE 802.3帧的结构下图所示为以太网/IEEE 802.3帧的基本组成。
如图所示,以太网和IEEE 802.3帧的基本结构如下:前导码(Preamble):由0、1间隔代码组成,可以通知目标站作好接收准备。
IEEE 802.3帧的前导码占用7个字节,紧随其后的是长度为1个字节的帧首定界符(SOF)。
以太网帧把SOF包含在了前导码当中,因此,前导码的长度扩大为8个字节。
帧首定界符(SOF:Start-of-Frame Delimiter):IEEE 802.3帧中的定界字节,以两个连续的代码1结尾,表示一帧实际开始。
目标和源地址(DA、SA):表示发送和接收帧的工作站的地址,各占据6个字节。
其中,目标地址可以是单址,也可以是多点传送或广播地址。
类型(以太网):占用2个字节,指定接收数据的高层协议。
长度L(IEEE 802.3):表示紧随其后的以字节为单位的数据段的长度。
数据L(以太网):在经过物理层和逻辑链路层的处理之后,包含在帧中的数据将被传递给在类型段中指定的高层协议。
虽然以太网版本2中并没有明确作出补齐规定,但是以太网帧中数据段的长度最小应当不低于46个字节。
数据(IEEE 802.3:LLCPDU逻辑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IEEE 802.3帧在数据段中对接收数据的上层协议进行规定。
如果数据段长度过小,使帧的总长度无法达到64个字节的最小值,那么相应软件将会自动填充数据段,以确保整个帧的长度不低于64个字节。
LLCPDU——它的范围处在46字节至1500字节之间。
最小LLCPDU长度46字节是一个限制,目的是要求局域网上所有的站点都能检测到该帧,即保证网络工作正常。
如果LLCPDU小于46个字节,则发送站的MAC子层会自动填充“0”代码补齐。
802.3一个帧的长度计算公式:DA+SA+L+LLCPDU+FCS=6+6+2+(46~1500)+4=64~1518即当LLCPDU为46个字节时,帧最小,帧长为64字节;当LLCPDU为1500字节时,帧最大,帧长为1518字节帧校验序列(FCS:Frame Check Sequence):该序列包含长度为4个字节的循环冗余校验值(CRC),由发送设备计算产生,在接收方被重新计算以确定帧在传送过程中是否被损坏。
以太网协议类型
以太网协议类型以太网(Ethernet)作为一种局域网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协议类型之一。
以太网协议类型是指在以太网中传输数据时使用的协议,它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以太网协议类型的相关信息。
首先,以太网协议类型有两种常见的格式,即以太网II格式和以太网802.3格式。
以太网II格式是最常用的格式,它的数据帧由目的地址、源地址、协议类型和数据字段组成。
目的地址指示了数据帧的接收者,在以太网中通常是目的主机的MAC地址。
源地址是数据帧的发送者,也是主机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指示了数据帧中承载的上层协议,比如IPv4或IPv6等。
数据字段则是上层协议传输的数据。
以太网802.3格式在结构上与以太网II格式类似,但在协议类型字段中使用的是长度字段,用来指示数据字段的长度。
这种格式在早期的以太网中使用较多,现已逐渐被以太网II格式所取代。
其次,以太网协议类型还包括了一些特殊的协议,用于网络管理和诊断。
其中,最常见的是地址解析协议(ARP)。
ARP协议用于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以实现数据帧的传输。
另一个重要的协议是数据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它用于发现与网络连接的设备以及它们的能力。
这些特殊的协议在以太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使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和高效。
最后,以太网协议类型还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的实现。
VLAN允许将一个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子网络,从而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通过使用特殊的VLAN标识,数据帧可以在交换机上被正确地路由到指定的VLAN中。
总的来说,以太网协议类型是以太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方式,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
通过支持各种特殊的协议和功能,以太网协议类型不仅满足了基本的数据传输需求,还提供了更多高级的网络管理和诊断功能,为网络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计算机网络协议,以太网帧格式
计算机⽹络协议,以太⽹帧格式以太⽹的MAC帧格式有好⼏种,被⼴泛应⽤的是DIX Ethernet V2标准,还有⼀种是IEEE的802.3标准,该标准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种⼦标准。
DIX Ethernet V2 标准与 IEEE 的 802.3 标准只有很⼩的差别,因此可以将 802.3 局域⽹简称为“以太⽹”。
严格说来,“以太⽹”应当是指符合DIX Ethernet V2 标准的局域⽹⼀、DIX Ethernet V2(Ethernet II)1.帧结构2.字段分析=======================================================================================================源MAC地址 ===> 发送⽅的MAC地址=======================================================================================================⽬的MAC地址 ===> 接收⽅的MAC地址=======================================================================================================上层协议类型 ===> 该MAC数据报中包装的⽹络层数据报协议类型若该字段的值⼩于1518,那么这个字段就是长度字段,并定义后⾯的数据字段的长度。
若该字段的值⼤于1518,它就定义使⽤因特⽹服务的上层协议(⼩于0600H的值是⽤于IEEE802的,表⽰数据包的长度)具体协议类型可以参考如下两个表:表1:协议ID(Type)以太⽹协议0x0800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0x0806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0x0842Wake-on-LAN Magic Packet0x1337SYN-3 Heartbeat Protocol(SYNdog)0x22F3IETF TRILL Protocol0x6003DECnet Phase IV0x8035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RARP)0x809B AppleTalk(Ethertalk)0x80F3AppleTalk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ARP)0x8100VLAN-tagged frame(IEEE 802.1Q)0x8137Novell IPX(alt)0x8138Novell0x8204QNX Qnet0x86DD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0x8808MAC Control0x8809Slow Protocols(IEEE 802.3)0x8819CobraNet0x8847MPLS unicast0x8848MPLS multicast0x8863PPPoE Discovery Stage0x8864PPPoE Session Stage0x886F Microsoft NLB heartbeat0x8870Jumbo Frames0x887B HomePlug 1.0 MME0x888E EAP over LAN(IEEE 802.1X)0x888E EAP over LAN(IEEE 802.1X)协议ID(Type)以太⽹协议0x8892PROFINET Protocol0x889A HyperSCSI(SCSI over Ethernet)0x88A2ATA over Ethernet0x88A4EtherCat Protocol0x88A8Provider Bridging(IEEE 802.1ad)0x88AB Ethernet Powerlink0x88CC LLDP0x88CD sercos III0x88D8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s over Ethernet(MEF-8)0x88E1HomePlug AV MME0x88E3Media Redundancy Protocol(IEC62439-2)0x88E5MAC security(IEEE 802.1AE)0x88F7Precision Time Protocol(IEEE 1588)0x8902IEEE 802.1ag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CFM) Protocol / ITU-T Recommendation Y.1731(OAM) 0x8906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0x8914FCoE Initialization Protocol0x9000Configuration Test Protocol(Loop)0x9100Q-in-Q表2:以太类型值 (16 进制 )对应协议备注0x0000 - 0x05DC IEEE 802.3 长度0x0101 – 0x01FF实验0x0660XEROX NS IDP0x06610x0800DLOG0x0801X.75 Internet0x0802NBS Internet0x0803ECMA Internet0x0804Chaosnet0x0805X.25 Level 30x0806ARP0x0808帧中继ARP0x6559原始帧中继RFR0x8035动态 D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RARP0x8037Novell Netware IPX0x809B EtherTalk0x80D5IBM SNA Services over Ethernet0x80F3AppleTalk 地址解析协议 AARP0x8100以太⽹⾃动保护开关 EAPS0x8137因特⽹包交换 IPX0x814C简单⽹络管理协议 SNMP0x86DD⽹际协议 v6 IPv6重要字段含义:Dest addr :以太⽹ OAM 报⽂的⽬的 MAC地址,为组播 MAC 地址 0180c2000002Source addr :以太⽹ OAM 报⽂的源 MAC地址,为发送端的桥 MAC 地址,该地址是⼀个单播 MAC地址Type :以太⽹ OAM 报⽂的协议类型,为0x8809Subtype :以太⽹ OAM 报⽂的协议⼦类型,为 0x030x8809OAM Flags : Flags 域,包含了以太⽹ OAM 实体的状态信息Code :本字段指明了 OAMPDU 的报⽂类型。
常见IEEE 802标准子系列分类详细介绍
常见IEEE 802标准子系列分类详细介绍EEE 802标准是局域网和城域网技术的重要基础,IEEE 802通信标准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了标准和规范,使得各种网络设备和系统能够互联互通,促进了信息传输和交流的便利和发展。
前文简单的介绍了IEEE 802标准概述,以下是IEEE 802标准各个子系列的详细介绍:IEEE 802.1系列:这是关于局域网/城域网的体系结构、共存和网络管理的标准。
其中,IEEE 802.1Q定义了虚拟局域网(VLAN)的标准,使得在局域网上可以创建和管理多个独立的广播域。
IEEE 802.1P则是为了解决以太网的优先级问题,定义了以太网的优先级。
IEEE 802.2系列:这个系列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的服务原语和协议数据单元格式。
它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了标准的协议规范。
IEEE 802.3系列:主要关注以太网的标准,包括10BASE-T、100BASE-T (快速以太网)和1000BASE-T(千兆以太网)等。
这些标准定义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操作规范。
IEEE 802.4系列:这个标准定义了标记总线访问方法以及物理层规范。
它是一种基于标记的访问控制协议,用于总线型网络。
IEEE 802.5系列:这个标准定义了标记环访问方法,它是一种基于标记的访问控制协议,用于环型网络。
IEEE 802.6系列:这个标准定义了城域网(MAN)的访问方法,它是一个更大的网络拓扑结构,覆盖了一个城市或地区。
IEEE 802.7系列:这个系列主要关注宽带技术的标准,包括宽带网络的接入和传输技术。
IEEE 802.8系列:这个系列主要关注光纤技术的标准,包括光纤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规范。
IEEE 802.9系列:定义了集成服务访问点接口规范,它为局域网和城域网提供了一种集成服务的接口。
IEEE 802.10系列:主要关注局域网/城域网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策略和安全协议等。
IEEE 802.11系列:这是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如WiFi技术。
EthernetII和802.3包头的区别
Ethernet的帧格式和结构概述(2008-10-15 15:59:48)用过NetXray之类的抓包软件的人,可能经常会被一些不同的Frame Header搞糊涂,为何用的Frame 的Header 是这样的,而另外的又不一样。
这是因为在Ethernet 中存在几种不同的帧格式,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几种不同的帧格式及他们的差异。
一.Ethernet帧格式的发展1980 DEC,Intel,Xerox制订了Ethernet I的标准1982 DEC,Intel,Xerox又制订了Ehternet II的标准1982 IEEE开始研究Ethernet的国际标准802.31983 迫不及待的Novell基于IEEE的802.3的原始版开发了专用的Ethernet帧格式1985 IEEE推出IEEE 802.3规范后来为解决EthernetII与802.3帧格式的兼容问题推出折衷的Ethernet SNAP格式(其中早期的Ethernet I 已经完全被其他帧格式取代了所以现在Ethernet只能见到后面几种Ethernet的帧格式现在大部分的网络设备都支持这几种Ethernet的帧格式如:cisco的路由器再设定Ethernet接口时可以指定不同的以太网的帧格式:arpa,sap,snap,novell-ether)二.各种不同的帧格式下面介绍一下各个帧格式1.Ethernet II就是DIX以太网联盟推出的,它由6个字节的目的MAC地址,6个字节的源MAC地址,2个字节的类型域(用于标示封装在这个Frame、里面数据的类型)以上为Frame Header,接下来是46--1500 字节的数据,和4字节的帧校验)2.Novell Ethernet它的帧头与Ethernet有所不同其中EthernetII帧头中的类型域变成了长度域,后面接着的两个字节为0xFFFF,用于标示这个帧是Novell Ether类型的Frame ,由于前面的0xFFFF占掉了两个字节所以数据域缩小为44-1498个字节,帧校验不变。
4-3 IEEE 802.3标准及以太网
填充字段
❖ 为保证帧的最短长度为64个字节
即:在数据字段长度为0时 两个地址(12字节)+ 长度(2个字节)+ 填充字节+校 验和(4个字节)= 64 18字节+ 填充字节 = 64
填充字节 = 46
所以填充字节为:0 ~ 46字节
14
§5 最短帧长问题
❖ 为什么帧的最短长度为64个字节?
为了确认发送帧是否正确到达终点,必须保证可能的冲突信号
❖ 802.3的帧结构
单位:
字节
7
1
2/6
2/6
2
先导字段 10101010
目的地址 源地址
0~1500 数据
帧开始字符10101011 数据字段长度
0~46 填充字符
4 校验和
0~46 填充字符
4 校验和
9
交互问题
集线器和中继器能否改变以太网的帧?它 们工作ISO/OSI网络结构的哪一层?( ) A.有,物理层 B.没有,物理层 C.有,数据链路层 D.没有,数据链路层
廉价 易于维护 用于楼间
接口 AUI BNC RJ-45 ST
4
粗缆以太网(10BASE5)
终止器
收发器粗缆 AUI电缆 Nhomakorabea终止器
5
细缆以太网(10BASE2)
细缆 BNC连接器
终止器
6
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
HUB
双绞线
RJ-45
7
§3 802.3的其他设备
❖ 集线器(HUB):目前很常用。形成星形 连接,但其本质是总线结构
长度(传输512 bit,即64字节的时间),即帧的长度至少为64个
字节
以太网两个主要标准
以太网两个主要标准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它是一种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而且是一种基于帧的数据通信技术。
以太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标准,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标准是IEEE 802.3和Ethernet II。
这两个标准在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对这两个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IEEE 802.3是以太网的一个标准,它定义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标准。
IEEE 802.3标准规定了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传输介质、数据帧格式等方面的内容。
在IEEE 802.3标准中,以太网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技术来实现多台计算机共享同一条传输介质。
此外,IEEE 802.3标准还规定了以太网的传输速率,目前最常用的以太网传输速率是10Mbps、100Mbps、1000Mbps等。
总的来说,IEEE 802.3标准是以太网的基本标准,它定义了以太网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参数。
其次,Ethernet II是另一个以太网的标准,它也是以太网的一个重要标准。
Ethernet II标准定义了以太网数据帧的格式,它规定了以太网数据帧的各个字段的含义和格式。
在Ethernet II标准中,以太网数据帧包括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数据和校验序列等字段。
这些字段的格式和含义在Ethernet II标准中都有详细的规定。
与IEEE 802.3标准相比,Ethernet II标准更加注重数据帧的格式和结构,它规定了以太网数据帧的具体格式,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可以在同一网络中进行通信。
综上所述,IEEE 802.3和Ethernet II是以太网的两个主要标准,它们分别定义了以太网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数据帧的格式。
IEEE 802.3标准规定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标准,定义了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传输介质、数据帧格式等内容;而Ethernet II标准则更加注重数据帧的格式和结构,规定了以太网数据帧的具体格式。
802.3帧和EthernetII帧格式的区别
802.3帧和EthernetII帧格式的区别局域⽹包括:以太⽹、令牌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FDDI。
IP数据报必须⽤数据链路层的报⽂和报尾封装后才能在物理媒介上发送。
数据链路层的报⽂和报尾提供以下服务:1. 定界帧彼此分开。
每个帧的开始和结束位置被标出,其有效负载也与报头报尾分开。
2. 协议识别许多组织使⽤不同协议套件,如TCP/IP,IPX或AppleTalk,每种协议必须区分开。
3. 寻址为了共享以太⽹等局域⽹技术,必须指出源节点和⽬标节点。
4.⽐特级完整性检验每帧校验和形式检查⽐特级错误。
同⼀⽹段上的所有节点(通过路由器连在⼀起)必须使⽤相同的帧格式才能相互通信。
以太⽹发展:最早:美国夏威夷⼤学ALOHA 9.6Kbit/s⽆线电发射系统,所有发射器共享同⼀频段,争⽤技术。
1972年,施乐公司研制2.94Mbit/s⽹络,称作以太⽹,检测载波,先监听再发射。
1979年,DIX(Digital、Intel、Xerox)研制⾏业标准,10Mbit/s以太⽹,即Ethernet II。
1981年,IEEE Project802成⽴802.3 ⼩组委员会,使10Mbit/s以太⽹成为国际标准。
1995年,IEEE批准了100Mbit/s以太⽹,称为快速以太⽹。
Etherne II报头8 ⽬标地址6 源地址6 以太类型2 有效负载46-1500 帧检验序列4报头:8个字节,前7个0,1交替的字节(10101010)⽤来同步接收站,⼀个1010101011字节指出帧的开始位置。
报头提供接收器同步和帧定界服务。
⽬标地址:6个字节,单播、多播或者⼴播。
单播地址也叫个⼈、物理、硬件或MAC地址。
⼴播地址全为1,0xFF FF FF FF。
源地址:6个字节。
指出发送节点的单点⼴播地址。
以太类型:2个字节,⽤来指出以太⽹帧内所含的上层协议。
即帧格式的协议标识符。
对于IP报⽂来说,该字段值是0x0800。
对于ARP信息来说,以太类型字段的值是0x0806。
IEEE802.3 协议简介word版本
I E E E802.3协议简介IEEE802.3局域网协议IEEE 802.3 局域网协议(Ethernet LAN protocols as defined in IEEE 8 02.3 suite)简介以太网协议是由一组 IEEE 802.3 标准定义的局域网协议集。
在以太网标准中,有两种操作模式:半双工和全双工。
半双工模式中,数据是通过在共享介质上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协议实现传输的。
它的主要缺点在于有效性和距离限制,链路距离受最小 MAC 帧大小的限制。
该限制极大的降低了其高速传输的有效性。
因此,引入了载波扩展技术来确保千兆位以太网中 MAC 帧的最小长度为 512 字节,从而达到了合理的链路距离要求。
传输速率当前定义在光纤和双绞线上的传输速率有四种:10 Mbps - 10Base-T 以太网100 Mbps -快速以太网1000 Mbps -千兆位以太网(802.3z)10 千兆位以太网- IEEE 802.3ae本文我们主要讨论以太网的总体概况。
有关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以及万兆位以太网的具体内容将在其它文档中另作介绍。
基本组成以太网系统由三个基本单元组成:物理介质,用于传输计算机之间的以太网信号;介质访问控制规则,嵌入在每个以太网接口处,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公平的使用共享以太网信道;以太帧,由一组标准比特位构成,用于传输数据。
在所有 IEEE 802 协议中,ISO 数据链路层被划分为两个 IEEE 802 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 MAC -客户端子层。
IEEE 802.3 物理层对应于 ISO 物理层。
MAC 子层有两个基本职能:数据封装,包括传输之前的帧组合和接收中、接收后的帧解析 / 差错检测。
介质访问控制,包括帧传输初始化和传输失败恢复。
介质访问控制(MAC)-客户端子层可能是以下一种:逻辑链路控制(LLC),提供终端协议栈的以太网 MAC 和上层之间的接口,其中 LLC 由 IEEE 802.2 标准定义。
以太网帧格式_EthernetⅡ和ETHERNET_802.3_IEEE802.2.SAP和SNAP的区别
EthernetⅡ/ETHERNET 802.3 IEEE802.2.SAP/SNAP的区别1.Ethernet 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 PARC提出的3Mbps CSMA/CD 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 V1标准;2.Ethernet V2(ARPA):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太网帧格式,也是今天以太网的事实标准,由DEC,Intel 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 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 V2出现后迅速取代Ethernet 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 V2帧头结构为6bytes的源地址+6bytes的目标地址+2Bytes的协议类型字段+数据。
常见协议类型如下:0800 IP0806 ARP8137 Novell IPX809b Apple Talk如果协议类型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0-1500),则该帧就不是Ethernet V2(ARPA)类型了,而是下面讲到的三种802.3帧类型之一;Ethernet可以支持TCP/IP,Novell IPX/SPX,Apple Talk Phase I等协议;RFC 894定义了IP报文在Ethernet V2上的封装格式;Ethernet_II中所包含的字段: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所示。
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
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
——PR:同步位,用于收发双方的时钟同步,同时也指明了传输的速率(10M和100M的时钟频率不一样,所以100M网卡可以兼容10M网卡),是56位的二进制数101010101010.....——SD: 分隔位,表示下面跟着的是真正的数据,而不是同步时钟,为8位的10101011,跟同步位不同的是最后2位是11而不是10.——DA:目的地址,以太网的地址为48位(6个字节)二进制地址,表明该帧传输给哪个网卡.如果为FFFFFFFFFFFF,则是广播地址,广播地址的数据可以被任何网卡接收到.——SA:源地址,48位,表明该帧的数据是哪个网卡发的,即发送端的网卡地址,同样是6个字节.----TYPE:类型字段,表明该帧的数据是什么类型的数据,不同的协议的类型字段不同。
IEEE802系列详解
IEEE802系列详解IEEE 802将OSI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分别是逻辑链路控制(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是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的上层部分,IEEE 802.2中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用户的数据链路服务通过LLC子层为网络层提供统一的接口。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是局域网中逻辑链路层的下层部分。
它提供寻址及媒体存取的控制方式,使得不同设备或网络上的节点可以在多点的网络上通讯,而不会互相冲突,上述的特性在局域网或城域网中格外重要。
MAC子层作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及物理层之间沟通的媒介,提供了一种寻址的方法,称为实体地址或MAC地址。
IEEE 802.1标准提供了一个对整个IEEE 802系列协议的概述,描述了IEEE 802标准和开放系统基本参照模型(即ISO的OSI 模型)之间的联系,解释这些标准如何和高层协议交互,定义了标准化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地址格式,并且提供一个标准用于鉴别各种不同的协议。
(IEEE 802.1高层局域网协议:定义了局域网体系结构、网络互连、网络管理与性能测试)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定义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功能与服务IEEE 802.3 以太网路:定义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定义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IEEE 802.15 近距离无线个人局域网:定义近距离无线个人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IEEE 802.16 宽带无线局域网:定义宽带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IEEE802.1的功能:1. 802系列的局域网,城域网,个人网的体系结构。
2. 802系列网络之间以及与其他广域网的互连问题。
3.802网络的网络管理4. 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及逻辑链路控制(LLC)层之上的协议层的一些问题。
ieee802标准
ieee802标准IEEE 802标准是指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一系列局域网和城域网的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技术领域,包括无线局域网、有线局域网、以太网、无线个人局域网和无线城域网等。
IEEE 802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IEEE 802标准在无线局域网技术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IEEE 802.11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之一。
它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的规范,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无线设备可以相互兼容。
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促进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其次,IEEE 802标准在有线局域网技术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IEEE 802.3标准定义了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规范,是有线局域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之一。
它规定了局域网中数据传输的方式、速率和协议等,为网络设备的互联提供了基础。
同时,IEEE 802.3标准的不断更新也推动了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使其在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网络管理等方面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
此外,IEEE 802标准还涉及到了无线个人局域网和无线城域网等领域。
IEEE 802.15标准定义了无线个人局域网技术,包括蓝牙和红外线通信等。
这些技术在个人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而IEEE 802.16标准则定义了无线城域网技术,为城市中的宽带无线接入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总的来说,IEEE 802标准在网络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局域网和城域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它的制定不仅促进了不同厂商产品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也推动了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IEEE 802标准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以太网帧格式和IEEE802
3 以太网帧格式目前,有四种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在使用,它们分别是:●Ethernet II即DIX 2.0:Xerox与DEC、Intel在1982年制定的以太网标准帧格式。
Cisco 名称为:ARPA。
●Ethernet 802.3 raw:Novell在1983年公布的专用以太网标准帧格式。
Cisco名称为:Novell-Ether。
●Ethernet 802.3 S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
Cisco名称为:SAP。
●Ethernet 802.3 SN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N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
Cisco名称为:SNAP。
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3所示。
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
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
图3 以太网帧前导字符除此之外,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各字段定义都不相同,彼此也不兼容。
3.1 Ethernet II帧格式如图4所示,是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格式。
图4 Ethernet II帧格式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6+6+2+46+4),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6+6+2+1500+4)。
其中前12字节分别标识出发送数据帧的源节点MAC地址和接收数据帧的目标节点MAC地址。
接下来的2个字节标识出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如16进制数0x0800代表IP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09B代表AppleTalk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138代表Novell类型协议数据等。
在不定长的数据字段后是4个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采用32位CRC循环冗余校验对从"目标MAC地址"字段到"数据"字段的数据进行校验。
华为光网络以太网单板分类及特性介绍
FE板 板
EFT4 4路FE透明传 送 4 622 Mbit/s 无
支持64Byte~9600Byte帧长,支持不大于9600Byte的Jumbo帧。 HDLC、LAPS、GFP-F EFT8/EFT8A( OSN1500/2500/3500/7500 ),EFT4(OSN1500/2500)
Copyright © 20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I1 O1 I1 O1
IN1 OUT2
I1 O1 I1 O1 I1 O1 I1 O1
IN2
CLASS 1 LASER PRODUCT
CLASS 1 LASER PRODUCT
EGT2
Copyright © 20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5
以太网单元结构
收集告警、性能事 件
FE
GFP-F
N×VC12/VC3/ × VC4
FE GE
N X VC4
送 至 交 叉 连 接 单 元
VCTRUNK 外部物理端口
EGT6
RUN ALM
GE06
LINK1 ACT1 LINK2 ACT2 LINK3 ACT3 LINK4 ACT4 LINK5 ACT5 LINK6 ACT6
LINK1 ACT1 LINK2 ACT2 LINK3 ACT3 LINK4 ACT4 LINK5 ACT5 LINK6 ACT6
以太网帧格式分析
的IP,而MAC地址是伪造的,则当A接收到伪造的ARP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这样在A 看来B的IP地址没有变,而它的MAC地址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了。
由于局域网的网络流通不是根据IP地址进行,而是按照MAC地址进行传输。
所以,那个伪造出来的MAC地址在A上被改变成一个不存在的MAC地址,这样就会造成网络不通,导致A不能Ping通B!这就是一个简单的ARP欺骗。
【实验体会】这次实验最大的感触是体会到了网络通信过程的趣味性。
在做ping同学IP的实验时,我发现抓到的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相互的应答过程很像实际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对话。
尤其是ARP帧,为了获得对方的MAC地址,乐此不疲地在网络中广播“谁有IP为XXX的主机?”,如果运气好,会收到网桥中某个路由器发来的回复“我知道,XXX的MAC地址是YYY!”。
另外,通过ping同学主机的实验,以及对实验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使我对之前模糊不清的一些概念有了全面的认识,如交换机、路由器的区别与功能,局域网各层次的传输顺序与规则等。
还有一点就是,Wireshark不是万能的,也会有错误、不全面的地方,这时更考验我们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论证能力。
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教师签名:日期:【实验作业】1 观察并分析通常的以太网帧1.1 以太网帧格式目前主要有两种格式的以太网帧:Ethernet II(DIX 2.0)和IEEE 802.3。
我们接触过的IP、ARP、EAP和QICQ协议使用Ethernet II帧结构,而STP协议则使用IEEE 802.3帧结构。
Ethernet II是由Xerox与DEC、Intel(DIX)在1982年制定的以太网标准帧格式,后来被定义在RFC894中。
IEEE 802.3是IEEE 802委员会在1985年公布的以太网标准封装结构(可以看出二者时间相差不多,竞争激烈),RFC1042规定了该标准(但终究二者都写进了IAB管理的RFC文档中)。
802.3各种封装支持的上层协议
802.3各种封装支持的上层协议浅谈以太网帧格式一.Ethernet帧格式的发展1980 DEC,Intel,Xerox制订了Ethernet I的标准1982 DEC,Intel,Xerox又制订了Ehternet II的标准1982 IEEE开始研究Ethernet的国际标准802.31983 迫不及待的Novell基于IEEE的802.3的原始版开发了专用的Ethernet帧格式1985 IEEE推出IEEE 802.3规范,后来为解决EthernetII与802.3帧格式的兼容问题,推出折衷的Ethernet SNAP格式(其中早期的Ethernet I已经完全被其他帧格式取代了,所以现在Ethernet只能见到后面几种Ethernet的帧格式,现在大部分的网络设备都支持这几种Ethernet的帧格式,如:cisco的路由器再设定Ethernet 接口时可以指定不同的以太网的帧格式:arpa,sap,snap,novell-ether)二.各种不同的帧格式下面介绍一下各个帧格式1.Ethernet II就是DIX以太网联盟推出的。
它由6个字节的目的MAC地址,6个字节的源MAC 地址,2个字节的类型域(用于标示封装在这个Frame、里面数据的类型)以上为Frame Header,接下来是46--1500字节的数据,和4字节的帧校验2. 2.Novell Ethernet它的帧头与Ethernet有所不同其中EthernetII帧头中的类型域变成了长度域,后面接着的两个字节为0xFFFF,用于标示这个帧是Novell Ether类型的Frame,由于前面的0xFFFF站掉了两个字节所以数据域缩小为44-1498个字节,帧校验不变。
3. 3.IEEE 802.3/802.2802.3的Frame Header和Ethernet II的帧头有所不同,EthernetII 类型域变成了长度域。
其中又引入802.2协议(LLC)在802.3帧头后面添加了一个LLC首部,由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1 byte,SSAP(Source SAP),一个控制域--1 byte! SAP用于标示帧的上层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thernetⅡ/ETHERNET 802.3 IEEE802.2.SAP/SNAP的区别1.Ethernet 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 PARC提出的3Mbps CSMA/CD 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 V1标准;2.Ethernet V2(ARPA):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太网帧格式,也是今天以太网的事实标准,由DEC,Intel 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 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 V2出现后迅速取代Ethernet 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 V2帧头结构为6bytes的源地址+6bytes的目标地址+2Bytes的协议类型字段+数据。
常见协议类型如下:0800 IP0806 ARP8137 Novell IPX809b Apple Talk如果协议类型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0-1500),则该帧就不是Ethernet V2(ARPA)类型了,而是下面讲到的三种802.3帧类型之一;Ethernet可以支持TCP/IP,Novell IPX/SPX,Apple Talk Phase I等协议;RFC 894定义了IP报文在Ethernet V2上的封装格式;Ethernet_II中所包含的字段: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所示。
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
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
——PR:同步位,用于收发双方的时钟同步,同时也指明了传输的速率(10M和100M的时钟频率不一样,所以100M网卡可以兼容10M网卡),是56位的二进制数101010101010.....——SD: 分隔位,表示下面跟着的是真正的数据,而不是同步时钟,为8位的10101011,跟同步位不同的是最后2位是11而不是10.——DA:目的地址,以太网的地址为48位(6个字节)二进制地址,表明该帧传输给哪个网卡.如果为FFFFFFFFFFFF,则是广播地址,广播地址的数据可以被任何网卡接收到.——SA:源地址,48位,表明该帧的数据是哪个网卡发的,即发送端的网卡地址,同样是6个字节.----TYPE:类型字段,表明该帧的数据是什么类型的数据,不同的协议的类型字段不同。
如:0800H 表示数据为IP包,0806H 表示数据为ARP包,814CH是SNMP 包,8137H为IPX/SPX包,(小于0600H的值是用于IEEE802的,表示数据包的长度。
)----DATA:数据段,该段数据不能超过1500字节。
因为以太网规定整个传输包的最大长度不能超过1514字节。
(14字节为DA,SA,TYPE)----PAD:填充位。
由于以太网帧传输的数据包最小不能小于60字节, 除去(DA,SA,TYPE 14字节),还必须传输46字节的数据,当数据段的数据不足46字节时,后面补000000.....(当然也可以补其它值)----FCS:32位数据校验位.为32位的CRC校验,该校验由网卡自动计算,自动生成,自动校验,自动在数据段后面填入.对于数据的校验算法,我们无需了解.----事实上,PR,SD,PAD,FCS这几个数据段我们不用理它 ,它是由网卡自动产生的,我们要理的是DA,SA,TYPE,DATA四个段的内容.----所有数据位的传输由低位开始(但传输的位流是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以太网的冲突退避算法就不介绍了,它是由硬件自动执行的.DA+SA+TYPE+DATA+PAD最小为60字节,最大为1514字节.----以太网卡可以接收三种地址的数据,一个是广播地位,一个是多播地址(我们用不上),一个是它自已的地址.但网卡也可以设置为接收任何数据包(用于网络分析和监控).----任何两个网卡的物理地址都是不一样的,是世界上唯一的,网卡地址由专门机构分配.不同厂家使用不同地址段,同一厂家的任何两个网卡的地址也是唯一的.根据网卡的地址段(网卡地址的前三个字节),可以知道网卡的生产厂家.有些网卡的地址也可以由用户去设定,但一般不需要.Ethernet_II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类型域标识了封装在帧里的数据包所采用的协议,类型域是一个有效的指针,通过它,数据链路层就可以承载多个上层(网络层)协议。
但是,Ethernet_II的缺点是没有标识帧长度的字段。
3.RAW 802.3:(NOVELL Ethernet 802.3)这是1983年Novell发布其划时代的Netware/86网络套件时采用的私有以太网帧格式,该格式以当时尚未正式发布的802.3标准为基础;但是当两年以后IEEE 正式发布802.3标准时情况发生了变化—IEEE在802.3帧头中又加入了802.2 LLC(Logical Link Control)头,这使得Novell的RAW 802.3格式跟正式的IEEE 802.3标准互不兼容;可以看到在Novell的RAW 802.3帧结构中并没有标志协议类型的字段,而只有Length 字段(2bytes,取值为0000-05dc,即十进制的0-1500),因为RAW 802.3帧只支持IPX/SPX一种协议;原始的802.3帧是早期的Novell NetWare网络的默认封装。
它使用802.3的帧类型,但没有LLC域。
同Ethernet_II的区别:将类型域改为长度域,其取值范围为:46-1500。
解决了原先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缺省了类型域,因此不能区分不同的上层协议。
接下来的2个字节是固定不变的16进制数0xFFFF,它标识此帧为Novell以太类型数据帧。
4.IEEE 802.3/802.2 LLC:这是IEEE 正式的802.3标准,它由Ethernet V2发展而来。
它将Ethernet V2帧头的协议类型字段替换为帧长度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1500 );并加入802.2 LLC头用以标志上层协议,LLC头中包含DSAP,SSAP以及Crontrol字段;为了区别802.3数据帧中所封装的数据类型, IEEE引入了802.2SAP和SNAP的标准。
它们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通过在802.3帧的数据字段中划分出被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的新区域来解决识别上层协议的问题,这就是802.2SAP。
LLC标准包括两个服务访问点,源服务访问点(SSAP)和目标服务访问点(DSAP)。
每个SAP只有1字节长,而其中仅保留了6比特用于标识上层协议,所能标识的协议数有限。
因此,又开发出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在802.2SAP的基础上又新添加了一个2字节长的类型域(同时将SAP的值置为AA),使其可以标识更多的上层协议类型,这就是802.2SNAP。
802.2SAP常见SAP值:0:Null LSAP[IEEE]4:SNA Path Control[IEEE]6:DOD IP[79,JBP]AA:SNAP[IEEE]FE:ISO DIS 8473[52,JXJ]FF:Global DSAP[IEEE]在Ethernet 802.3 SAP帧中,将原Ethernet 802.3 raw帧中2个字节的0xFFFF 变为各1个字节的DSAP和SSAP,同时增加了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构成了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的首部。
LLC提供了无连接(LLC类型1)和面向连接(LLC 类型2)的网络服务。
LLC1是应用于以太网中,而LLC2应用在IBM SNA网络环境中。
5.IEEE 802.3/802.2 SNAP:这是IEEE为保证在 802.2 LLC上支持更多的上层协议同时更好的支持IP协议而发布的标准,与802.3/802.2 LLC一样802.3/802.2 SNAP也带有LLC头,但是扩展了LLC属性,新添加了一个2Bytes 的协议类型域(同时将SAP的值置为AA),从而使其可以标识更多的上层协议类型;另外添加了一个3Bytes的OUI字段用于代表不同的组织,RFC 1042定义了IP报文在802.2网络中的封装方法和ARP协议在802.2 SANP中的实现;今天的实际环境中大多数 TCP/IP设备都使用Ethernet V2格式的帧。
这是因为第一种大规模使用的TCP/IP系统(4.2/3 BSD UNIX)的出现时间介于RFC 894和RFC 1042之间,它为了避免不能和别的主机互操作的风险而采用了RFC 894的实现;也由于大家都抱着这种想法,所以802. 3标准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得到普及;CISCO设备的Ethernet Interface默认封装格式是ARPA(Ethernet V2)不同厂商对这几种帧格式通常有不同的叫法,比如:FrameType----------------------------------Novell/----------------------------CiscoEthernet Version 2:-----------------------Ethernet_II/--------------------arpa802.3------------------------------------------ Raw:Ethernet_802.3/novell_etherIEEE 802.3/802.2:-------------------------Ethernet_802.2/-------- --------sapIEEE 802.3/802.2 SNAP:------------------ETHERNET_SNAP/--------------snap####################################################### 一、Ethernet地址为了标识以太网上的每台主机,需要给每台主机上的网络适配器(网络接口卡)分配一个唯一的通信地址,即Ethernet地址或称为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
IEEE负责为网络适配器制造厂商分配Ethernet地址块,各厂商为自己生产的每块网络适配器分配一个唯一的Ethernet地址。
因为在每块网络适配器出厂时,其Ethernet地址就已被烧录到网络适配器中。
所以,有时我们也将此地址称为烧录地址(Burned-In-Address,B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