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科学·2010年第1期

一种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模式

雷 明 孙曙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本文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率的传统测度方法给出了一种恰当扩展。在广义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我们将TFP的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管理方

法的改进以及这两者的匹配度的变化上。结果表明,和技术水平一样,组织管理

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引进了组织管理方法和技术水

平二者之间的匹配度,本文提供了理解TFP变动的新的视角。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管理效率匹配度

一、引 言

有关TFP变化率的问题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兴趣。不仅仅是企业,很多国家及地区也一直密切关注如何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提高生产量。特别是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欠发达国家与地区,一直在被低生产率问题困扰。国外学者对TFP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之后,在TFP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国内学者现在所用的分析理论和方法多数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国学者柯布和道格拉斯(Cobb和Douglas,1930)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早研究了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Tibergen,1942)将时间因素纳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提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但他提出的生产要素仅包括资本和劳动,没考虑其他要素的投入。戴维斯(Davis,1954)指出了TFP的内涵,并认为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能源等均应作为投入要素。索罗(Solow,1957)将技术进步引入到生产函数中,并分离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了“增长余值”。丹尼森(Denison,1967)在索罗增长余值的基础上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并分解了资本投入量与劳动投入量。乔根森和格里利谢斯(Jorgenson和Griliches,1967)指出了丹尼森(Denison,1967)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新的资本投入测定方法,克服了丹尼森方法中的内部不一致性。此后,乔根森采用比丹尼森更精确的方法对1948至1979年美国经济增长进行了估算。在TFP研究初期,多数学者采用增长核算法来测量TFP。

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计算方法。如法雷尔(Farrell,1957)首次通过构造确定性的生产前沿面来测量技术效率。艾格纳等(Aigner et al. 1977)首次采用包含随机误差的随机生产前沿模型。库珀等(Cooper et al. 1978)首次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马姆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方法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它是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而提出的。1982年,凯夫斯(Caves)等提出了由东奎斯特(Tornqvist)推算出Malmquist

指数的计算方法,并首度将此指数作为生产率指数使用。杜盖(Duguet ,2006)的实证研究认为激进的创新制度和增量创新中激进创新是TFP 增长的唯一重要来源。拉各斯(Lagos ,2006)提出了一种TFP 模型,并研究了劳动市场变化与TFP 的关系。雅各布(Jakob ,2007)通对经合组织国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93%的TFP 增加是由于进口知识所致,知识外溢己成为促成各经合组织国家衔接的主要因素。

国内学者对TFP 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史清琪(1985)较早地开展了度量我国技术进步的研究。魏权龄(1988)首先将测度相对效率的DEA 方法引入中国,促进了DEA 方法在国内的普及和推广。李京文、李军(1993)采用Jorgenson 方法,比较了中美两国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姚洋(1998)采用第三次工业普查的资料研究了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发现三资企业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纪秋颖和徐建平(1998)根据索罗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推导出具有全要素性质的生产函数,并以此说明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郑京海和刘小玄(2002)采用Malmquist 指数法考察了700个国有企业样本1980至1994的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样本的生产率有所增长,但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张军和施少华(2003)运用C-D 生产函数通过对1952至1998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中国经济的TFP 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明显的提高。颜鹏飞和王兵(2004)认为,由于技术进步减慢,1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且技术进步已成为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认为1993年以来,中国生产率出现下降趋势,直到2000年以后出现上升势头。原因主要是技术进步率偏低,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技术效率低下和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刘建翠(2007)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认为其对产出增长起主要作用,同时认为公共部门的研究与发展是促进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内外关于TFP 研究进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以下两篇综述文章:王云秀和秦伟广(2008)和曲建军(2007)。

索罗(Solow ,1957)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技术进步,但没有进一步解释技术进步的含义,只是将其看成是生产率变动的全部。粗略地说,Solow 模型的贡献与其说给出了增长的源泉,不如说是否定了资本积累是人均产出增加的原因这一说法。罗默(Romer ,1989)对技术进步的本质内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但仍然没有对知识体系中两种完全不同的知识:生产技术知识和管理技术知识作明确区分。而雷明(1997)将技术进步界定为:在创造和掌握新知识(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和/或非生产领域进一步运用新知识并取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将管理创新界定为:在创造和掌握新知识(管理知识)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外部环境,提高组织整体效能,推动生产要素在质和量上发生新的变化和新的组合的过程。

二、模 型

在Solow 模型中,总量生产函数用来表示。其中,表示实际产出,t 表示包括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在内的广义技术水平,(,)y f x t =y ()x x t =表示投入的生产要素。为了规范描述新古典理论中的生产函数和生产过程,雷明引入了理论生产函数和最优生产过程的概念,并发现由理论生产函数所描述的生产过程即为最优生产过程。对有关详细的定义和证明过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文献雷明(1996)或者雷明、冯珊(1996)。本文正是以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