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生成语法及其对英语歧义句的分析
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句法结构歧义
![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句法结构歧义](https://img.taocdn.com/s3/m/59e94743cf84b9d528ea7aff.png)
摘
要 :英语 中的歧义现 象种类繁 多,常常在 交际过程 中引起种种误会 。从转换生成语 法角度 来说 ,英语 中的
结构歧 义是 由 同一表 层结构有不 同的深层 结构 而引起 的。通过对 句子表层 结构和深层 结构的分析 ,可 以探究 出
造成 结构歧 义的种种原 因,并帮助人们 消除歧 义,进行 流畅的交流。
二 、英语句法结构歧义 的分类和 分析
2 世纪 5 0 0年代末 ,以美 国乔姆斯基为代表 的语言学 家
开始运用转换 生成语 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 。 乔姆斯基认
为 ,每个句子都有两种结构 :深层 结构和表层结构 。深层结 构指短语或句子成分之 间的内在语法关系 , 但这种语法关 系 不能直接从它们 的线形 序列 上看出来 。 表层结构是 由深层结 构转换而来 的, 是对形成 的句子 的各 句法成分进行线形排列
夫 喜 欢 那 本 从 杰 克 处 借 的 书 )当 定 语 从 句 “ hc e w ih h b ro df m ak orwe o Jc ”做定语修饰 “ eds ”时 ,可理解 为 r h t ek
“ t v i e e b o n t e d s i h h o r we r m S e e l s t o k o e k wh c e b ro d fo k h h
第2卷 6
第3 期
天 中 学 刊
Junl f a zo g o r a Tin h n o
2 1 年 6月 01
、o . 6 No 3 ,I 2 . J n 2 1 u .0l
转换生成语 法视角下 的英语 句法结构歧义
饶 文 韵
( 河南大 学 外语 学院 ,河南 开封 4 5 0 ) 70 1
试以转换生成语法探讨翻译中的“歧义”现象
![试以转换生成语法探讨翻译中的“歧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ac3a691d55270722192ef74f.png)
构 的理 论 , 考 察 不 同语 言 为什 么能 够 互 相翻 译 的 一 个 重 要 视 角 , 文 以乔 氏转 换 生成 语 法 中表 层 结 构 与 深层 结构 是 本
转换 为切 入 点 , 析说 明 转换 生成 语 法在 翻译 理 论 与 实践 中的 重 要 作 用 。 生 成 语 法 坚持 语 言共 性 论 , 分 为翻 译 理 论 来
歧 义 ( m iut) 指 一 种 语 言 形 式 具 有 两 种 或 两 种 以 上 a bg i 是 y
的意 义 , 而 可 作 两种 或 两 种 以上 的理 解 。 义在 自然 语 言 中 因 歧 是 一 种 普遍 现 象 。 翻译 的过 程 中 , 义 现 象 给我 们 在 理 解 上 在 歧
源之 一 , 中的 深 层 结构 和 表 层 结 构 为翻 译 过 程 中语 码 转换 时 消 除歧 义 提供 了有 力的 理 论依 据 。 其
关 键 词 : 换 生 成语 法 ; 转 深层 结构 ; 层 结 构 ; 义 ; 表 歧 翻译
一
、
引言
句 法 及 语 义 层 面 对 源语 言进 行 表 层 结 构 到 深层 结 构 的 分 析 : 第 二 阶段 , 经 转换 规 则 后 。 语 言 与 目的语 言的 深层 结 构 进 历 源
理 论)在随后 的时间里他对 T , G理 论 不 断 修 改 完 善 , 出 了 提 很 多 精 辟 的论 断 , 示 了许 多 语 言 的 内在 规 律 , 提 出 “ 层 揭 并 深 结构” “ 层结构 ” 和 表 的概 念 。乔 氏 在其 论 著 《 句法 理 论 若 干 问
题 )A p c te hoy f y t ) 曾指 出 :很 难 令 人相 信 , ( set o h T er Sna 中 sf o x “ 个 生 来对 语 言 基 本 性 质 毫无 所 知 的 机体 可 以学 会 语 言 的 结 构 。” 而 提 出 L D假 说 (A 语 言 习得 机 制 ) 继 A L D: 。他 认 为 人脑
转换生成语法下的英汉歧义对比分析
![转换生成语法下的英汉歧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661822b4daa58da0114a57.png)
式、 数学 式的符号语 言来表 达语 言的结 构 , 为语 言 的研 究开
辟 出了新的路径 。转换生成语法历经 了早期转换 句法 、 标准 理论 、 管辖 、 约束理论 和最简 方案 四个 时期 。转换生成 语法 顾名思义 , 内部存 在“ 转换 ” 和“ 生成 ” 两个概念 , “ 转换 ” 是指 将深层结构 的理解 转换 为外 在形 式 上的表 达 , “ 生成 ” 则指 运用有 限的规则造 出无 限的句子 。乔 姆斯基认 为语 言的造 句规则是有确定数量 的 , 而实际的句子表达是无限 的。在前 三个 时期 中, 深层 结构和表层结构的提 出及运用 占据了不 可
的障碍 , 另一 方面会通 过幽默诙谐及委婉的手段避免在具体
情景 中产生不必要 的尴 尬 。本 文将集 中对 于英 汉语 中能够 运用句法知识解答的结构 和语义歧义进行较为详 细的探究 , 以揭露他们之间 的异 同。
不可避免 的结 果 之 一 , 即在 符 号 ( S I G N S ) 和意义 ( M E A N . I N G S ) 之间缺少 一一 对应 的关系 。 ” … 简单地 说就 是外 部体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3 . 0 4 . 0 6 1
转 换 生 成 语 法 下 的英 汉歧 义对 比分 析
浅谈英语的歧义句
![浅谈英语的歧义句](https://img.taocdn.com/s3/m/6133690090c69ec3d5bb7591.png)
6"& 8&&7 3%5& ’&# (此句中 8&&7 一 词 可 兼
作形容词和副词, 它 既 可 以 修 饰 3%5& , 又可以 修 饰 ’&# , 于是此句有歧义: 深的蓝色的海洋 ; 深蓝色的海洋) (句中 B& <$06& %0,4 #$6)*%&’ #,8 300+2 %0,4 一词可能只修饰 #$6)*%&’,也可能同时修饰 300+’造成句子歧义。) ?,#6*"),4 # 300+ 1$0. 6"& 8&’+ <")*" "& "#8 3054"6 6"& ,)4"6 3&10$& , "& $5’"&8 056 (此句可以解释为:他从桌上抓起 01 6"& $00.2 一本头一天晚上买的书冲出房。也可以解释 为: 他从头一天晚上买的桌子上抓起一本书冲 出房间。)
+,-./012
陈 华
(福建工业学校 福建 福州 !"###$ )
# * % &
歧义是语言结构形式同其意义之间 的一种特殊关系, 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同 一结构形式就是歧义形式, 包含歧义形式 的句子就是歧义句。意义最简单的情况 是, 说话者说出一个语句并且准确地按词 语本义意会他所说的东西。 在这样的情况 中, 说者打算在听者那里产生某种以言行 事的效果, 他打算凭借听者所具有的有关 语句表述规则的知识来使听者领会这种 意向。但众所周知, 不是所有有意义的情况都 如此简单。例如,英国大文豪狄更斯 (!"#$%&’
浅谈英语歧义句
![浅谈英语歧义句](https://img.taocdn.com/s3/m/7de1dd21cfc789eb172dc8e8.png)
浅谈英语歧义句济宁商业技校大家知道,能传达一种以上的语义信息的同一语言形式称为歧义形式,包含歧义形式的句子就是歧义句。
例如,the girls story 即可理解成“这女孩的经历”,又可理解成“这女孩所讲的故事”,这是歧义的形式。
歧义在各种自然语言中都普遍存在,他与我们阅读、理解、翻译、表达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观察、辨别和避免歧义也是掌握外语的一个方面。
那么造成歧义的原因是什么呢?它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的词汇和结构歧义。
造成词汇歧义的原因在于词语的同音异义(homonomy)和一词多义(ploysemy), 而结构歧义一般起因于形态或结构的含混。
对英语歧义句进行探讨,这对我们的阅读和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词汇歧义词汇歧义形形色色:一词多义,词类不同,词有本义和转义之别等都造成岐解。
例如: a criminal lawyer(一个刑事律师或一个犯了罪的律师)I went to the bank. (我去了银行/我去了河岸)The doctor saw the Indian dance. [形容词(印第安人的)----名词(舞蹈)/名词(印度安人)----动词(跳舞)。
] The man turned out an impostor.(那人赶走了一个骗子/那人原来是一个骗子)。
They passed the notice in the dark.(他们在暗中传递着通知/黑夜里他们在布告前通过).有时,词有本义和转义之别而造成岐解,如:Jack saw the light.(Jack看见了那盏灯/Jack明白了).He lives very near,(他住在附近/他生活贫困)。
He is sweets salesman.(他是一个糖果推销员/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推销员)。
等等这样的句子举不胜举。
二、结构歧义结构歧义不仅产生于词语的排列顺序,而且还产生于词语的组合层次。
语法结构造成的歧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
![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https://img.taocdn.com/s3/m/1f6bbd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d.png)
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歧义句一、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由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旨在揭示语言结构的规律性。
该理论认为,人类语言具有共同的深层结构,可以通过一系列转换规则从底层生成句子。
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句法、语义和语音等方面。
转换生成语法的核心概念包括句法结构、转换规则和语义解释。
句法结构是指句子的基本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转换规则是指将底层结构转换为表面结构的规则,如添加、删除、替换等。
语义解释是指对句子意义的解释,涉及词汇、短语和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
二、英语歧义句英语歧义句是指一句话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这种歧义性可能源于语法结构、词汇意义或上下文等因素。
例如:例1:The doctor eats an apple.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医生吃了一个苹果”,也可以解释为“苹果被医生吃了”。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动关系不明确造成的。
例2:John saw the students.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约翰看到了学生们”,也可以解释为“学生们看到了约翰”。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主语和宾语之间的施动关系不明确造成的。
例3:The cat is on the mat.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猫在垫子上”,也可以解释为“垫子上有猫”。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介词短语“on the mat”既可以修饰“cat”,也可以修饰“mat”造成的。
三、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歧义句的关系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转换生成语法可以解释英语歧义句产生的根源,即底层结构与表面结构之间的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解释。
同时,英语歧义句也可以验证转换生成语法的正确性。
通过分析英语歧义句的深层结构和表面结构,可以进一步探讨转换生成语法的规律性和适用性。
总之,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揭示语言结构的规律性和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奈达翻译观:翻译中的转换生成语法
![奈达翻译观:翻译中的转换生成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3dc46148d7c1c708a14565.png)
奈达翻译观:翻译中的转换生成语法一、引言奈达作为“翻译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倡导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翻译理论的构建。
通过借鉴经典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核心句及转换等概念,奈达提出了“逆转换翻译理论”,对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其著作和文章中,奈达试图通过对语言句法、词法和语言翻译问题的描写,阐明语言的结构性质。
在奈达翻译理论的形成期即交际理论阶段,奈达力图把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
他认为:“翻译科学,更确切地说,是对翻译过程科学的描写”(Nida,1975)。
奈达认为,对翻译科学研究,应看作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种研究应以语义为核心包括翻译涉及的各个方面,即我们需要在动态对等的层次上进行这种比较。
奈达认为,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的科学分析大有帮助。
从70年代到现在,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他更多地注意到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因素问题,并开始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翻译问题。
综观奈达的翻译思想,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在翻译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转换生成语法的实质: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Grammar,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以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为标志。
转换生成语法以句法描写为目标,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句法部分,由一个基础部分(a base) 和一个转换部分(a transformation part)组成。
基础部分描写语言的基本结构,生成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转换部分包括转换规则,将深层结构再转换成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
二是语义部分,对句子的深层结构进行语义解释,体现语言能力的特点。
三是语音部分,用语音实现句子的表层结构,体现语言行为的特点。
从转换生成角度分析英语句法歧义
![从转换生成角度分析英语句法歧义](https://img.taocdn.com/s3/m/9de4ec41e518964bcf847c16.png)
从转换生成角度分析英语句法歧义作者:于艳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2期[摘要]英语句子存在很多歧义现象,从而使得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很多误会。
因此,本文重点从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相关理论出发,探讨深层机构与表层结构的真正内涵及关系,希望能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出一套新的方法帮助英语学习者深入了解歧义现象,掌握句法结构,从而达到更理想的言语交际效果。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深层机构表层结构歧义[中图分类号]H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52-02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 grammar。
该理论随着时日的发展而日趋精密,成为目前西方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他将句子分为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在句子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生成的过程中施加一系列的操作手段或规则,其中包括七个子系统,又称七种理论,即:x价理论(x bar theory)、题元理论(θ-theory)、格理论(case theory)、管辖理论(government theory)、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界线理论(bounding theory)以及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
它们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汇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制约着人类的语言。
按原则来说,所有属于深层结构的NP1-Aux-V-NP2均可进行被动化转换,从而得到形式NP2-Aux+be+en-V+by-NP2,该规则包括三点:①改变名词短语的位置;②被动形式中第二个名词短语前加by;③动词的主动形式变成被动形式。
“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来源于乔姆斯基(N.Chomsky)的理论,指平时看到的或听到的一种语言形式,根据一定的文法组织起来的一串词,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形式结构。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8cba2a5727a5e9856a61d0.png)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摘要】: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
文章拟从语法的角度对语言歧义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歧义现象的成因,以期对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正确地遣词造句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歧义;语法1. 引言词语和语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固定的,同一词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在句子里往往会导致两种以上的意思,这就是歧义。
歧义现象存在于每一自然语言中,探讨歧义现象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词语和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细致。
发现歧义,了解歧义结构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正确地遣词造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歧义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是什么引起英语歧义呢?仔细研究,发现导致歧义产生的因素主要有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境。
语音歧义(Phonological Ambiguity)是指在谈话中由于语音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而使听话人可能产生多种理解。
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是一种潜在歧义。
因“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而引起的歧义。
句法歧义的现象很多,在下文将作重点探讨,在此不作赘述。
语境歧义现象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
交际双方的职业和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不同,而产生误解;有时一个语句可以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或因指代不明确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而造成歧义;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也常常影响交际和理解而导致歧义。
3. 句法歧义句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又称为结构歧义,当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解释时,就会导致对句子意义的不同理解,这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歧义现象。
下面讨论的是英语句子结构层面上的歧义。
3.1 状语还是定语同一短语,在句子中因其归属(attachment)不清而触发歧义,如:1) She answered all the questions on the paper.a.在纸上她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转换生成语法英语教学应用综述
![转换生成语法英语教学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2eb37fd65ce0508763213d9.png)
龙源期刊网 转换生成语法英语教学应用综述作者:郭飞翔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11期【摘要】当前我国英语教学在各个教育阶段都得到了较好的展开,但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能够在当前英语教学中全方位贯彻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那么对于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是一种较好的改善。
而为了更好明确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在充分搜集前人研究所得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关于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探讨,并总结了当前研究的成果,给后续英语教学中全面引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英语教学;语法教学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是在1957年创立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极具影响力的语法理论。
白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以后,很多学者都针对这套理论内容进行了分析,使转换生成语法在多年时间里得到了不断完善与调整。
一、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和结构主义学的对比研究潘海鸥(2018)分析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跟转换生成语法之间的具体差异。
在具体分析中,她从出现环境、哲学思维、心理学基础、语言理论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最终指出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基于语言理论与语言模式的一种语法,认为语言是一套联动词语声音与意义的逻辑结构。
而转换生成语法则是人脑容易接受的常见语法体系,可以揭露人们脑海中深层次的语言结构,更容易使人们接受语言的内容与整体逻辑框架。
蔡礼鸿(2014)结合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整体语言理论的基础内容,而转换生成语法则是对传统语言理论的一种革新。
因此转换生成语法非常排斥结构主义,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本身就是在传统语言体系中发展而来的,其中也包括结构主义学。
因此虽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在当前背景下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但是也不能过于强调转换生成语法的作用,还应该协调好结构主义学等其他理论内容的综合应用,最终也就能够实现各项语言理论的综合应用,促进语言学理论的长远发展。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8188d77482fb4daa58d4b93.png)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李盼盼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9期摘要:语言不断变化,人们对语言的研究从未间断,语言学派都在语言研究的历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主要研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转换生成语法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对语言以理性分析,使语言教学者更便于使用有效的规则方法,对教师和学生都能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英语教学1引言转换生成语法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的问世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诞生。
作为语言学理论最有影响的一种,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诞生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体现,为人类所独有,语言能力通过基因遗传先天存在于每个健康人的大脑。
(袁朝辉,2012:16)乔姆斯基指出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它能进行推理和概括,而且这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与生俱来的能力。
2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2.1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能力指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内在具有的理解和创造句子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语言运用只是这种语言能力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使用某种特定语言的具体行为。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生来就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在其大脑中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即,大脑生来就具备一套语言法则和体系,这是人类遗传先天获得的,即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
普遍语法是语言知识发展的基础。
在出生后的两三年,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语言装置被设定了一定的参数,于是就渐渐掌握了一种语言。
后天的语言环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扮演着“触发”的作用。
比如,狼孩不会人类语言,不是因为他没有语言习得机制,而是因为他生活在狼群中,缺少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即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转换语法角度解析英汉中的歧义句
![从转换语法角度解析英汉中的歧义句](https://img.taocdn.com/s3/m/c122d4803186bceb18e8bb3b.png)
从转换语法角度解析英汉中的歧义句作者:廉凤静包成立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6期摘要: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吸收了有限状态的语法、短语结构的语法的精华,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
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观点,是考察不同语言为什么能够相互翻译的一个重要视角。
转换生成语法、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理论的创立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形成涉及语言学各个方面,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
本文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着手,对歧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翻译理论中图分类号:H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01-01一、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背景乔姆斯基认为,有限状态的语法犹如一台机器,当转动它时能够从一种状态变换成另一种状态。
从开始态到结尾态,经过一些成分(状态,词)的组合,就是句子,这种句子由自左至右选择的系列的词所生成,在最左边的一个词选定之后,就决定了下一个词,如“The man comes”和“The men come”就是这样组合的句子。
这种语法用数目有限的递归规则对有限的词汇进行操作而生成无穷数目的句子集,其要点是,第一个词的不同决定了第二个词的相应变化,以后的每次选择都由前面已经出现的成分决定。
这种语法的优点是形式非常简单,而且对与通讯理论有关的学科非常有用。
但对于英语的句法研究来说,它却不能造出英语中所有合乎语法的语句,不是描写自然语言的令人满意的模式。
短语状态的语法比有限状态的语法前进了一步。
短语状态的语法比有限状态的语法具有更大的生成能力,可以生成后者所不能生成和无法处理的句子。
这种语法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构成分析”(constituent analysis),是形成句子的一套规则,即将语句分解為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然后再对这两种短语进行分解,形成一套短语结构的改写规则。
基于转换生成语法浅析“V+的+是+N”句式的歧义现象
![基于转换生成语法浅析“V+的+是+N”句式的歧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a54245d325c52cc58bd6beff.png)
基于转换生成语法浅析“V+的+是+N”句式的歧义现象作者:刘晗悦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19期摘;要: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歧义现象,现代汉语中也存在很多歧义句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并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应用于句式“V+的+是+N”;的歧义现象分析,剖析该句式的深层次歧义原因。
关键词:转换;歧义;深层结构;表层结构一、汉语中的歧义句早在20世纪50年代,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就已经注意到了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但是汉语歧义研究开始的标志则是以赵元任先生1959年在国外发表的《汉语歧义问题》,该文对歧义界定、歧义分类、歧义成因、歧义分化、歧义消除和歧义度等问题都做了论述。
但《汉语歧义问题》也未能及时译成汉语介绍到国内,传统语法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对汉语歧义现象缺乏解释力,这也使我们对歧义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歧义常被称为同型异构。
最常见的定义是:可以做两种或多种解释的语言片段。
广义的歧义结构指语音、词义、语法等方面引起的歧义。
狭义的歧义结构是由层次、结构关系或语义关系不同而产生的,即语法歧义结构。
汉语的语法关系主要依靠词序和语义关系来表达,许多句子的句法结构由于缺乏形式标志而造成界限模糊不清,同音、同义、歧义结构很多,汉语歧义现象的研究受到了语言学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大致说来,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对歧义定义的研究、歧义类型的研究、歧义分化方法和歧义认知研究四个类型。
我们分析的歧义结构也主要是书面语的歧义。
在现代汉语中,语法歧义结构是常出现的,除了本文将详细讨论的“V+的+是N”句式以外,比如说:(1)他走了一个多小时了。
(因为“走”有“两脚交互向前移动”和“离开”两个意思,是由于一词多义而产生歧义的,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消除这种歧义。
)(2)我们需要进口设备。
(因为在这里的“进口设备”可能是动宾结构,表动作,也可能是定中结构,表实体。
)(3)昨天小李看到小王和她妹妹在一起。
(因为人称代词“她”的指代不清,可能是指代“小李”也可能指代“小王”因而造成歧义关系。
论转换生成语法在分析英语歧义句中的运用
![论转换生成语法在分析英语歧义句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42f2b2c77da26925c5b096.png)
些含义模糊不清的句子 , 对于英语 句子中歧义现象
的分析有 重 大 的运 用价 值 。
二、 转换 生成 语法
通过转换成底层结构或是深层结构可以得出两种或 者更多的不同含义的句子。所 以, 乔姆斯基 的转换
生 成语法 可 以用来 解 释 语 言 的歧 义 现 象 , 加 深 我 们 对 语言 的理解 。
句 子 的一些 比较小 的歧 义 。例如 :
通 过结构 划分 能够 得 出不 同的表 达 方 式 , 有 些 句 子
子中的任何一个词或者词组都没有歧义 , 表达的意
思都很清晰。歧义现象是 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 象, 历史上许多语言学流派对于歧 义句都进行 了描 写, 进行过研究 , 但是对于解释化解歧义的深入研究 并不多见 。2 O世纪 5 0年代 , 乔姆斯基在传统语 法 和结构主义语法的基础上对结构主义进行了批判性 吸收, 吸取其积 极因素 , 提 出了转换生成语法 的理 论。在这个理论中, 乔姆斯基认 为, 每个句子都有两 个结构层次——深层和表层 , 即表层结构和深层结 构的概念 。结构歧义是在一个句子相同的表层结构 中, 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 同的深层结构 , 因而存 在几种不 同的意 义, 也就是几种 不 同的理解方式 。
论文《 句法结构》 , 掀开 了语 言学史的新篇章。生成 语法的主要思想是 : 句子是 由一系列 下意识 的过程
生成的, 就如同计算机程序一样 。这些过程就是我
收稿 日期 : 2 0 1 3 一l l 7 作者简介 : 李 静( 1 9 9 o 一) , 女, 河南固始人 ,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 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 . 夕 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 0 4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c750cdf0f90f76c661371a8d.png)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山东万杰医学院英语教研室李园园255213)摘要:语言歧义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
本文旨在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分析引起英语中歧义产生的各种因素,找出歧义产生的各种原因,并分析了应该如何理解英语歧义,最后从语用学方面谈了歧义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英语歧义、语音、词汇、语法、歧义理解、语用效果一、概述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当一个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命题时,我们便称之为歧义。
歧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中,英语也不例外。
英语中歧义结构多种多样,歧义句举不胜举。
那么在英语中,这些歧义具体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应该如何理解歧义句?它们又有什么样的语用功能呢?这些都是我们在本文中将要讨论的问题。
二、英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英语歧义主要来源于三方面: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所以通常将歧义分为以下三类:1.语音歧义语音歧义主要是由于两个或更多的词同音异义或句中词语的连读而产生的歧义。
语音歧义只在口语中存在,变成文字形式后,这种歧义便自动消失。
例如:There is no flow/floor in that building.a.那幢楼没有裂缝。
b.那幢楼没有地板。
2.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句子中的某个词的意义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般是由于词的多义性或同形异义等引起的歧义。
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
如:He went to the bank.a. 他去银行了。
b. 他去河边了。
(2)词义变化引起的歧义。
如:Only some of the visitors gained admittance into the clean room.在句中的短语clean room,原为普通用词“一个干净的房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取得了新的意义,指“(供制造精密零件用的)无尘室”。
意为“只有部分参观者被允许进入无尘室。
”如果不了解这种含义,见到clean room这个词语,还以为它是指一个清洁卫生的房间呢。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浅议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浅议](https://img.taocdn.com/s3/m/94db18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7.png)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浅议摘要: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
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三个方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一浅析。
关键词: 英语歧义类型语法歧义词汇歧义语音歧义在英语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句子,即一句话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歧义”。
歧义的产生有多种情况,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的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一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1.语法歧义(rammatical ambiuity)paul robert在《英语句子结构》(enlish sentence structure)一书中指出:“据多数情况来看,歧义的产生并非故意的。
它是由运用句子结构时的疏忽造成的,以致没有能够将可以使意义清晰的标记包罗到句子中去。
(周立人,1997∶6)”于是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就引起了语法歧义。
伍谦光(1995∶199)认为:“‘语法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的句法结构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语法歧义最常见,也最复杂。
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类例:1.1词性一个句子往往由于无法确定某个词的词性而变得无法理解。
(1)collee demands chane.很明显,例句中的demands既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
chane同样如此。
于是此句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意思:(1)大学要求改革。
demands是动词,chane是名词。
(2)大学的要求改变了。
demands是名词,chane是动词。
1.2名词(修饰语)+名词1.2.1复合名词或名词短语(2)an enlish teacher此例在书面语中易引起歧义:(1)一位教英语的老师。
enlish teacher是一个复合名词。
(2)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师。
enlish作为修饰语加在名词前构成名词短语。
1.2.2in+名词(3)flyin planes can be danerous.此句也产生了两种意思:(1)驾驶飞机会是危险的。
英语歧义解析
![英语歧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72bc7e168884868762d676.png)
英语歧义解析秦伯党(中原工学院外语系,郑州450007)摘要:英语歧义指的是一个词、短语或句子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或者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
纵观英语的歧义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它大多停留在三个层次上,即:语音层次、句法层次和语义层次。
本文试图从这三个层次入手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解析。
关键词:歧义、语音、句法、语义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1)06-0091-02 歧义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具体表现是:在语言应用中,一种语言形式可同时表达两种或更多的意义。
歧义现象也就成了必须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说明的语言学家们不可回避的研究任务之一。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科书中常见的语句为例,从语言学家们观察语言的三个层次,即语音层次、句法层次和语义层次对该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一、语音层次在语音层次上歧义可分为三种情况:(一)同音异议同音异议指的是一个词的同一读音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联的意义,如country意为“国家”和“农村”;bank意为“银行”和“河岸”。
很多“双关语(pun)”都是由同音异义引起的歧义。
“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和校长看到一些男生和女生在操场上接吻而深表担心,于是,那位老师对学生说:“The principal and I havedecided to stop kissing on the school playground.”话一出口,便引起学生们的大笑。
原因在于“stop kissing”这个短语具有互不关联的两层意思,其一为“制止接吻”,其二为“停止接吻”。
学生们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双关语所带来的歧义表示了对老师言下有失的嘲笑。
当这位老师听到笑声发觉此话不妥,便立即纠正说:“What I mean is that there will be nomore kissing going on under our noses.”结果好笑,因为“un-der our noses”又有截然不同的两层意思,一为“当着我们的面,二为“在我们的鼻子下方”。
英汉互译的语法及翻译方式引起歧义的研究
![英汉互译的语法及翻译方式引起歧义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97c91758fafab068dc0207.png)
236李 悦:英汉互译的语法及翻译方式引起歧义的研究歧义就是模糊不清,在不同程度上、不同语言中都会出现误解问题。
由于文化的不同,难以统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仅仅是语气上的变化就可以引起误解,交际过程中,导致交集和感情的误差。
歧义即是一部分语言单位即具备一定的语言意义,又同时具备排除自身意义以外的其他意义,接受信息的人在接受语言过程中会引起误解、不稳定性等。
翻译的作用就是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用于人类之间互相交流和传播文化,促进彼此互相理解,。
当然,翻译不仅仅是单词与单词之间的简简单单的词义互换,还波及社会背景、文化信息。
就因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在两种语言的翻译将难以避免的导致误解。
翻译者应该充分理解被翻译原文的国家文化背,将翻译资料有声有色,蕴含互相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逐个逐项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一、语法中的英语歧义研究(一)歧义中的词汇和短语语言用于彼此交流理解的符号,每个词汇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保持自身特色的寓意和功能,因为英语单词的局限性和简单性,加上环境、语调的改变使语言具有多种可能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单一的语就显得很苍白、无能为力。
多义词指的就是一个词含有多种语意,在语法一步一步的丰富过程中,此役不断增加和被修订。
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大增加了翻译的困难度。
(二)歧义中的语法在整个句子的组成主要依靠单词的搭配,语法只是用来句子的理解的辅助搭配作用。
句子从某种剧毒来分析,也可以把它比喻为由语法单位组成。
句子和语法之间相辅相成、关系非常密切,句子的组成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深层结构,二是表层结构。
各个组成元素的内部的关系及其关联主要通过深层结构来表现,很多个深层结构共同作用而展现出来,就是因为这种复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很容易误解,就是所谓的语法误解、语法歧义。
主要体现如下。
在一个句子的应用过程中,因为使用语法不合适、选择的不恰当,就有可能引起语法歧义的可能性,这种问题的出现,就会在翻译的准确性、适应性,通用性方面增加难度。
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教学
![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a2147cab7360b4c2f3f64af.png)
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教学转换生成语法是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语言学领域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开启了语言研究的新篇章。
本文主要介绍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标签:转换生成语法,英语教学,影响一、引言转换生成语法由乔姆斯基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一起代表现代语言学的三个时期,其产生以《句法结构》为标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对多个领域产生影响,本文着重讨论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二、理论概述1.提出的背景。
转换生成语法产生之前,语言研究经历了两个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描写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通过刺激反应完成的。
但行为主义也有不足:只对语言进行描写,不表明深层次的原因;其研究不考虑大脑直觉,是经验主义的体现;简单地归纳语言理解与产出的过程;从行为主义看人和动物没有差别。
20世纪50年代正式结构主义语言学鼎盛的时期,乔姆斯基本人也受其影響。
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结构主义无法解释人为什么会说话以及怎样说话等现象,乔姆斯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研究注重对现象的解释而不应是事实的描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发展阶段。
转换生成语法经历了5个阶段:古典理论阶段(1957-1965),标准理论阶段(1965-1970),修正后扩充标准理论阶段(1970-1979),支配和约束理论时期(1979-1993),最简方案(1993-至今)。
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代表作:《句法结构》,《句法理论要略》,《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支配和约束论集》,《语言理论的最简方案》等。
3.理论内容。
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先天语言能力,因此乔姆斯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前者是与生俱来理解创造句子的能力,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显著特征。
后者是其表现形式。
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提出语言习得机制(LAD)。
转换生成
![转换生成](https://img.taocdn.com/s3/m/ec4c4a3210661ed9ad51f362.png)
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分析翻译中的歧义现象摘要: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
本文以乔氏转换生成语法中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转换为切入点,分析说明转换生成语法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生成语法坚持语言共性论,为翻译理论来源之一, TG中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为语码转换时消除歧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歧义;翻译尽管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基认为句法和生成语法理论不是翻译理论,但他关于语言具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理论,在翻译理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转换生成语法简介乔姆斯基的第一部著作《句法结构》奠定了他在界语言史上的重要地位,但他并没有完全摆脱结构主义的范畴。
他越来越感到,无论是传统语法还是结构主义语法,都只满足于描写语言,都没有回答语言的本质是什么。
因此,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找到语言的本质,乔姆斯基转而探索新的方法,在批判性的吸收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积极因素的前提下,广泛学习其他语言学家的观点,逐步建立起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经历了五个阶段:①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1965年为第一阶段,称为古典理论阶段,乔姆斯基的古典理论的目标是把语言学变成一门科学。
这套理论有三个特点:强调语言的生成能力;引入了转换规则;语法描写中不考虑语义。
②1965年到1970年为标准理论阶段,乔姆斯基提出,转换规则的运用不能改变原句的意义,并且名词一定要受动词的限制。
乔姆斯基把语义部分加入他的语法体系。
他说,生成语法应该包括三大组成部分:句法部分、音系部分和语义部分。
③1970年至1980年称为扩充式标准理论阶段,认为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也起一定作用,转换不仅改变句了的结构,有时也改变意义;④ 1980年至1992年为修正的扩充式标准理论阶段,把语义解释放到表层结构中,并得出逻辑形式;⑤ 1992年至今称为支配和约束理论阶段,把研究重点从规则系统转到原则系统,支配理论是其核心。
二、转换生成语法中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乔氏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学说是在标准理论中提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G Gram m ar and ItsInfluence on Syntactic Am biguity
YUEGuixiang, ZHAOTingting, WANGHao
( WeifangVocationalCollege, Weifang261031, 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Chomsky' sbigcontributiontolinguisticsandthebriefhistoryandcharacteristicsofTGGrammarproposedbyNoamChomsky. Thetreediagramanalysisisveryhelpfultomakesyntactic ambiguityobvious, sothatwecancorrectlycomprehendthevocabulary, syntaxanddiscourseintheteaching andlearningofforeignlanguages. Keywords: TGGrammar; syntacticstructure; ambiguity
参考文献 : [ 1] 胡壮麟 . 语言学教程 ( 修订版 ) [ M] . 北 京 :北 京大学 出版社 , 2001 [ 2] 刘润清 . 西方语言 学流派 [ M] . 北京 : 外 语教 学与研 究出版社 , 1999 [ 3] 张鑫友 . 语言学教 程学习 指南 [ M] . 武汉 : 湖 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 , 2003 [ 4] 张莱详 . 英 语语 言学 笔记 精华 . 北 京 : 机械 工业 出版 社 , 2005
第 2卷第 3期 2006年 9月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Weifang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Vol. 2 No. 3 Sep. 2006
转换生成语法及其对英语歧义句的分析
岳 贵 祥 ,赵 婷 婷 ,王 灏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31)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成就和转换生成语法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分析了转换生成语
收稿日期 : 2006 - 05 - 15 作者简介 : 岳贵祥 ( 1970—) , 男 , 山东诸城人 , 潍坊职业学院讲师 ,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 语言学 。
· 26·
第 3期
岳贵祥 、赵婷婷 、王灏 : 转换生成语法及其对英语歧义句的分析
一书中 。乔姆斯基受雅格布逊的启发甚大 , 雅格 布逊认为不同语言的音位结构只是表面现象 , 其 底层体系是一样的 ,他的十二种区别性特征就适 用于一切语言 。
法对解决英语歧义问题的影响 。
关键词 :转换生成语法 ;句法结构 ;歧义
中图分类号 :H314
文献标识码 :A
乔姆斯基 (Noam Chomsky) 在大学时期所接 受的语言学是结构主义的 , 所以他的第一部著作 《句法结构 》还 没有完全 摆脱 结构主 义的范 畴 。 但是他发现 ,无论是传统的语法还是结构主义语 法 ,都只能满足于描写语言 。为了找到语言的本 质 ,乔姆斯基对结构主义进行了批判性吸收 ,吸取 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积极因素 , 同时广泛学习其 它语言学家的观点 ,从而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 。
Whathaveyoudone?
该种结构的意思是 “can' tbetied”。 2. 短语歧义 用不同的方式组合单词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
·27·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6年 9月
意思是 :Usingthetelescope, theboysawtheman. 另外还可列举一个歧 义句 : Theyfoundmea
一 、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及其对表层 结构和深层结构 的继承
了解乔姆斯基的成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 看待他在语法方面的贡献 。1951 年他获硕士学 位 。同年完成了 《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 》,然后在 宾州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57年 , 他将自己的博 士论文缩写成 《句法结构 》, 在荷兰出版 。正是这 本 《句法结构 》奠定了他在世界 语言学史上的重 量级地位 。乔姆斯基首先善于观察语言现象 , 他 发现儿童学习语言的共同特点 , 也就是无论儿童 的所处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因素是何等的不同 , 但 儿童都能够学到比较标准的语言 , 而且不是靠简 单的模仿而得到的 。儿童都从有限的话语中学到 了一套完整的语言结构 , 用有限的手段表达任意 的思想 。即乔姆斯基发现了儿童语言的创造性 。 因此 ,乔 姆斯基提出了一个假设 ,即语言习得机 制 。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非常丰富 ,人脑的初始 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 , 可 称为 “普遍语法 ”( universalgrammar) 或 “语言普 遍现象 ”( linguisticuniversals) 。实际上 , 在 20世 纪末 , 德国科学家证实已发现人脑中存在普遍语
二 、句法歧义的分析 歧义现象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 是 语言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利因素 。英语歧义 句是指意思不明确 、模棱两可 、有碍人们阅读和交 流的话语 。歧义句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句 子 ,换句话说 ,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 的句子 。 英语单词往往有多个涵义 ,这就是传统的语 言歧义 。然而 , 歧义还有 另外的一层 含义 , 即单 词 ,短语和单部句在结构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 多种展示 ,由此对整个句子的解释会出现不同的 意义。 1. 词汇歧义 例如单词 “untieable”, 这是一 个歧义单 词 , 它有两种不同的内部结构 , 也相应具有两种不同 的意义 。
从 1970年以后 ,生成语法进入扩充式标准理 论时期 。标准理论认为语 言解释取决于 深层结 构 ,转换过程的句义不变 , 后来发现句义实际上在 转换过程中经常 改变 ,尤其是有限量词的句子。 此外 , 标准理论无法解释隔裂结构 (gappedstructure) 。例如 : Tom likesBenzcar, andMikeCitron car. 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 , 标准理论逐步 被修改 ,形成扩充式标准理论 , 也叫修正后扩充标 准理论 (ExtendedStandardTheory) 。
例句 :Thisbookwasreadbymoststudents. 其中 ,在深层结构中 ,e代表空位 。把名词短 语移到空位处 ,居主语位置 ,在原来位置上留下一 个踪迹 (trace) , 用 t表示 。
以上只是对乔姆斯基转换规则的局部分析 。 语言学家认为乔姆斯基对语言的分析贡献非凡 , 他解释了语义中的歧义现象 , 创造了一套比较科 学的形式化描写体系 。
言机制 ,这也从生理学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乔姆 斯基普遍语法的真实性 。乔姆斯基认为 ,普遍语 法是一切人类语言必须具有的原则 、条件和规则 系统 , 代表了人类语言的最基本东西 。
乔姆斯基不但重视艺术天性因素 , 而且十分 看重后天经验 。他认为 , 从普遍语言过度到某种 个别 语法 ( particulargrammar) 需 要 经验 的 “触 发 ”。这种个别语法是什么 ? 就是儿童接触语言 材料之后内化了的语言规则 , 是下意识的语言知 识 。乔姆斯基称之为语言能力 , 既指在最理想的 条件下说话人与听话人所掌握的语言知识 , 语言 能力是潜在的 ,只有在语言行为中才能被观察到 ; 语言能力是长期的 ,稳定的 。他在不同的时间 、地 点 、场合表现为不同的语言行为 。乔姆斯基从心 理学的角度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脑的特征之一 。 因此 , 语言能力是动态的 , 是生成语言过程中的潜 在能力 。他认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不是 “言语 ” 而是 “语言 ”,不是 “言语运用 ”而是 “语言能力 ”。 研究语言能力就是为了建立一种反映语言能力的 生成语法 。生成语法不是说话过程的模式 , 而是 语言能力的模式,是对语言能力作出的形式 描 写 ,用一系列公式将其内容表达出来 。生成语法 不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为归宿 ,而是凭借具体语言 , 探索语言的普遍规律 ,最后探知人类的认知系统 , 思维规律和人的本质属性 。儿童认知是从普遍语 法发展成为个别语法 ,而乔姆斯基是想从个别语 法中找出普遍语法 。从 1957年到如今 ,生成语法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五十年代到 1915年为 第一语言模式时期 ,主要内容体现于 《句法结构 》
goodteacher. 有两个意思 : ( 1) Theyfoundagoodteacherfor
me. ( 2)TheyfeelthatIamagoodteacher. 从以上例子不难发现 , 不同的成分组合会产
生不同的句法意义 。通过树形图可以很清楚的将 歧义句的深层涵义表现出来 。英语歧义现象使英 语的短语 、句子语义含混 ,模棱两可 , 会妨碍正常 的信息交流 ,另一方面 ,正确的理解和恰当的运用 英语歧义 ,不但能提高英语的欣赏水平 ,而且可以 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富有幽默感 。
· 28·
在 《句法理论若干问题 》一书中 , 乔姆斯基提 出 ,生成语法应该包括三大组成部分 :句法部分 , 音位部分和语义部分 。
乔姆斯基在该时期的成就得益于他对其他 语言学家成果的认可 。其 实 , 1963 年 , 美 国语言 学家凯茨 ( J. J. Katz) 等就指 出句子有 深层 结构 ( deepstructure) 和表层结构 (surfacestructure) ,深 层结构是句子的抽象句法表达 , 他决定着如何解 释句子 ;表层结构是句法表达的最后阶段 ,为音位 规则提供了输入 , 它最接近我们的日常话语 。深 层结构决定意义 ,表层结构决定声音 。例如 Wash bike的深层结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