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选择、阅读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富贵不能淫》文言现象、选择、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富贵不能淫》文言现象、选择、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往之女.家:②丈夫..之冠也:③母命.之:④以顺为正.者:⑤富贵不能淫.:⑥贫贱不能移.:⑦威武不能屈. :⑧居天下之广居.:2、一词多义:戒:①戒之曰:②必敬必戒:居:①居.天下之广居:②居天下之广居.:之:①丈夫之冠也:②父命之:③母命之:④妾妇之道也:⑤与民由之:得: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②得志:3、判断文言句式:①戒之曰:②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行天下之大道A.父命之B.妾妇之道也C.与民由之D.往送之门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3、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所欲有甚于.生者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公与之.乘4、选出与“帝感其诚”句式相同的一项()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C.戒之曰D.征于色,发于声5、下列选项中与贫贱不能移中的“移”用法不同的是()A.劳.其筋骨B.忿.恚尉C.闻.寡人之耳者D.友人惭.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之.女家何陋之.有B.一怒而.诸侯惧而.形貌昳丽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二石兽并沉焉.D.不得志,独行其.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天下之广居(居住)B.得志,与民由.之(由于)C.衡.于虑(梗塞,不顺)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8、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行天下之.大道A.舜发于畎亩之.中B.汝心之.固C.鸣之.,不能通其意D.已而之.细柳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担当重任的人并非是天生的,而是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引出论题。

《富贵不能淫》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富贵不能淫》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富贵不能淫》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二、古诗文阅读(28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10.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B. 必敬必戒戒: 告诫C.往之女家女: 同“汝”,你D. 与民由之由: 遵从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 一怒而诸侯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B. 居天下之广居汝之不惠C. 以顺为正者以君之力D.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始一反焉12.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丈夫之冠,古人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B.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C.孟子认为:大丈夫既要坚守仁义道德的原则,又要有正确的立身处世的态度,对于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不迷乱、动摇、屈服。

D.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赞赏了他们坚决顺从帝王的行为。

答案:(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 3 分,共 9 分)10.B(3 分)戒:谨慎11.A (3 分)A 都表顺承 B 助词“的”;主谓之间 C“把”;“凭借”D“怎么,哪里”;语气助词12D(3 分)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对于他们无原则的顺从帝王是不屑鄙视的态度。

《富贵不能淫》注释、文言现象、选择、阅读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注释、文言现象、选择、阅读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真正,确实。

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3、【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4、【焉】怎么,哪里。

5、【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6、【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命】,教导、训诲。

7、【戒】告诫。

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8、【女家】这里指夫家。

【女】,同“汝”,你。

9、【夫子】这里指丈夫。

10、【正】准则,标准。

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12、【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循。

13、【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4、【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15、【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往之女.家:女通“汝”,意思:你。

②丈夫..之冠也:古今异义,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③母命.之:古今异义,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④以顺为正.者:古今异义,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确⑤富贵不能淫.: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迷惑。

⑥贫贱不能移.: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动摇。

⑦威武不能屈. :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⑧居天下之广居.: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居所,住宅2、一词多义:戒:①戒之曰:告诫②必敬必戒:谨慎居:①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住(动词)②居天下之广居.:第二个居所(名词用作动词)之:①丈夫之冠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父命之:代词,指“男子”③母命之:代词,指“女子”④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⑤与民由之: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得: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能够②得志:实现3、判断文言句式:①戒之曰:省略句,省去主语“母亲”。

《富贵不能淫》阅读答案

《富贵不能淫》阅读答案

《富贵不能淫》阅读答案
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过分”,即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小编整理了《富贵不能淫》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目: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戒: (2)女: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2分)文中第一段“诚”字写出了景春对公孙衍、张仪什么态度和情感?
《富贵不能淫》参考答案:
8.(1)将近 (2)苦于
9.(1)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

(2)寒暑交换季节,才往返一次。

10.不相同。

“其妻”是出于关切,才“献疑”。

而且,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富贵不能淫》选择、阅读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选择、阅读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选择、阅读习题及答案《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例:行天下之大道A.父命之B.妾妇之道也C.与民由之D.往送之门【解析】例句是助词,的。

A代词,他。

B助词,的。

C代词,正道。

D动词,到,往。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解析】A代词,他;主谓之间。

B把;因为。

C表顺承;表顺承。

表反问语气,怎么,哪里;句末陈述语气。

3、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必先苦其.心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所欲有甚于.生者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公与之.乘【解析】A代词,他;代词,他。

B给;比。

C表顺承;表转折。

D助词,的;代词,曹刿。

4、选出与“帝感其诚”句式相同的一项( A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C.戒之曰D.征于色,发于声【解析】例句是被动句。

A被动句。

B判断句。

C省略句。

D倒装句。

5、下列选项中与贫贱不能移中的“移”用法不同的是( D )A.劳.其筋骨B.忿.恚尉C.闻.寡人之耳者D.友人惭.【解析】例句是使动用法:使……动摇。

A使动用法,使……劳累。

B使动用法,使……恼怒。

C使动用法,使……听到。

D无特殊用法。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A.往之.女家何陋之.有B.一怒而.诸侯惧而.形貌昳丽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二石兽并沉焉.D.不得志,独行其.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解析】A动词,到,往;宾语前置的标志。

B表顺承;表并列。

C表反问语气,怎么;句末陈述语气。

D代词,他的;代词,他的。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居.天下之广居(居住)B.得志,与民由.之(由于)C.衡.于虑(梗塞,不顺)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解析】B遵循。

《富贵不能淫》阅读答案(精选4篇)

《富贵不能淫》阅读答案(精选4篇)

《富贵不能淫》阅读答案(精选4篇)《富贵不能淫》阅读答案篇1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过分”,即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小编整理了《富贵不能淫》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目: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戒: (2)女: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2分)文中第一段“诚”字写出了景春对公孙衍、张仪什么态度和情感?《富贵不能淫》参考答案:8.(1)将近 (2)苦于9.(1)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

(2)寒暑交换季节,才往返一次。

10.不相同。

“其妻”是出于关切,才“献疑”。

而且,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富贵不能淫》阅读答案篇2一、学前导引【预习目标指引】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驳论文的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拓展资料】二、作者作品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富贵不能淫》中考阅读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富贵不能淫》中考阅读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富贵不能淫》中考阅读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富贵不能淫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精神是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丈夫之冠也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实是欲界之仙都。

C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妾妇之道.(方法)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这样的人)C.居天下之广居.(居住)D.无违.夫子(违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异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古义: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B.母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C.以顺为正.者(古义:正确;今义:准则,标准)D.高贵不能淫.(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放纵,淫乱)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B.子未学/礼乎?C.居天下/之广居D.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

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译文: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行走。

6.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富贵不能淫》试卷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试卷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词在文中表示“放纵”?A. 淫B. 移C. 屈D. 顺2. “大丈夫”在文中的含义是指:A. 有权势的人B. 有道德修养的人C. 有财富的人D. 有地位的人3. 以下哪个句子不是孟子所说的?A. 富贵不能淫B. 贫贱不能移C. 威武不能屈D. 得志,与民由之4. “居天下之广居”中的“广居”是指:A. 宽敞的房子B. 社会地位C. 道德品质D. 家庭环境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孟子提到的“大丈夫”品质?A. 诚信B. 友善C. 爱国D. 敬业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请解释“丈夫”在文中的含义。

2. 请解释“得志”的含义。

3. 请解释“贫贱”的含义。

4. 请解释“威武”的含义。

5. 请解释“独行其道”的含义。

三、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 请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成现代汉语。

2. 请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______。

”2. “富贵不能______,贫贱不能______,威武不能______。

”3.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______。

”五、内容理解概括(5分)请简要概括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

六、描写手法(5分)请分析文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举例说明。

七、句子赏析(5分)请赏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

八、人物环境情感分析(5分)请分析文中孟子所描述的“大丈夫”形象,以及其所处的环境。

九、主旨剖析(5分)请剖析本文的主旨。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A. 淫2. B. 有道德修养的人3. D. 得志,与民由之4. C. 道德品质5. D. 敬业二、解释字词答案1. “丈夫”:在文中指成年男子,特指有道德修养和担当的男子。

《富贵不能淫》文言现象、选择、阅读

《富贵不能淫》文言现象、选择、阅读

《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往之女.家:女通“汝”,意思:你。

②丈夫..之冠也:古今异义,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③母命.之:古今异义,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④以顺为正.者:古今异义,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确⑤富贵不能淫.: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迷惑。

⑥贫贱不能移.: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动摇。

⑦威武不能屈. :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⑧居天下之广居.: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居所,住宅2、一词多义:戒:①戒之曰:告诫②必敬必戒:谨慎居:①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住(动词)②居天下之广居.:第二个居所(名词用作动词)之:①丈夫之冠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父命之:代词,指“男子”③母命之:代词,指“女子”④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⑤与民由之: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得: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能够②得志:实现3、判断文言句式:①戒之曰:省略句,省去主语“母亲”。

②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例:行天下之大道A.父命之B.妾妇之道也C.与民由之D.往送之门【解析】例句是助词,的。

A代词,他。

B助词,的。

C代词,正道。

D动词,到,往。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解析】A代词,他;主谓之间。

B把;因为。

C表顺承;表顺承。

表反问语气,怎么,哪里;句末陈述语气。

3、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必先苦其.心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所欲有甚于.生者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公与之.乘【解析】A代词,他;代词,他。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妾妇之道(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3、(1) ①方法②这,这样的人③居住④违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4.A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5.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7、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妾妇之道 (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3、(1) ①方法②这,这样的人③居住④违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4.A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5.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7、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妾妇之道(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3、(1) ①方法②这,这样的人③居住④违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4.A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5.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7、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妾妇之道(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3、(1) ①方法②这,这样的人③居住④违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4.A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5.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7、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8篇《富贵不能淫》作业(含答案)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8篇《富贵不能淫》作业(含答案)

第8篇富贵不能淫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往之女.家女:(2)以顺为正.者正:(3)与民由.之由:(4)独行其道.道:(5)烈火焚烧若.等闲若: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此之谓大丈夫。

3.恰当的写作手法有助于诗文的表情达意。

《富贵不能淫》中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石灰吟》则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3分)4.请根据你对《富贵不能淫》中“大丈夫”的理解,简要分析《石灰吟》的作者能否称得上“大丈夫”。

(4分)二、[2021合肥庐阳区二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

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

建炎③中陷贼④。

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

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

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

《富贵不能淫》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富贵不能淫》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富贵不能淫》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XXX《富贵不能淫》1、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XXX眼里,XXX等人一旦发怒,诸侯都害怕;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静,在政坛上有举足轻重的权柄,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B.XXX认为,XXX等人只会迎合国君的好恶,搬弄是非,充其量只能是听凭君王指示的顺从者,或狐假虎威的弄权者,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XXX指出,大丈夫必须是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对国家有责任感,对人民有关怀心,对理想有坚持的勇气。

D.XXX这番话,不仅批判了XXX的错误,,也确立了大丈夫的形象,为世人订下了一个立身行事的楷模,有相当的醒世作用。

解析:C选项“大丈夫必须是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有误,原文是说:丈夫(古代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要对他有所教导。

在这里XXX只是打个比方引出“妾妇之道”为顺从,从而指出XXX,XXX在权力面前不讲原则,顺从君王。

故选C项。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阐发和归纳综合,不精确的一项是()A.XXX认为大丈夫应该是那种叱咤风云、声震宇内的如公孙衍、XXX一样的英雄人物。

B.XXX认为XXXXXX之流所为不过是“妾妇之道”,只知道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

C.XXX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而不应该只知道顺从君命。

可见XXX反对臣子对君王的顺从。

D.“得志,与XXX;不得志,独行其道”概括了XXX所认为的大丈夫所为,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异曲同工。

解析:C选项“可见XXX反对臣子对君王的顺从。

”有误,XXX并不反对臣子对君王的顺从,只是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所以,XXX反对的是对君王的绝对顺从。

故选C项。

3、下列理解不精确的一项是()A.XXX认为XXX、XXX具有“一怒世界恐”的威力应该可称大丈夫吧B.XXX否定了XXX、XXX不是“大丈夫”,因为他们不符合‘仁’“礼”‘义’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班级:姓名:
题型:【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行天下之大道
A.父命之
B.妾妇之道也
C.与民由之
D.往送之门
【解析】例句是助词,的。

A代词,他。

B助词,的。

C代词,正道。

D动词,到,往。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解析】A代词,他;主谓之间。

B把;因为。

C表顺承;表顺承。

表反问语气,怎么,哪里;句末陈述语气。

3、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必先苦其.心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公与之.乘
【解析】A代词,他;代词,他。

B给;比。

C表顺承;表转折。

D助词,的;代词,曹刿。

4、选出与“帝感其诚”句式相同的一项( A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C.戒之曰
D.征于色,发于声
【解析】例句是被动句。

A被动句。

B判断句。

C省略句。

D倒装句。

5、下列选项中与贫贱不能移中的“移”用法不同的是( D )
A.劳.其筋骨
B.忿.恚尉
C.闻.寡人之耳者
D.友人惭.
【解析】例句是使动用法:使……动摇。

A使动用法,使……劳累。

B使动用法,使……恼怒。

C使动用法,使……听到。

D无特殊用法。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
A.往之.女家何陋之.有
B.一怒而.诸侯惧而.形貌昳丽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二石兽并沉焉.
D.不得志,独行其.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A动词,到,往;宾语前置的标志。

B表顺承;表并列。

C表反问语气,怎么;句末陈述语气。

D代词,他的;代词,他的。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B.得志,与民由.之(由于)
C.衡.于虑(梗塞,不顺)
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
【解析】B遵循。

8、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行天下之.大道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汝心之.固
C.鸣之.,不能通其意
D.已而之.细柳
【解析】例句是助词,的。

A助词,的。

B主谓之间。

C补足音节。

D动词,到,往。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担当重任的人并非是天生的,而是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引出论题。

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过渡的作用: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是从正面简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D.《富贵不能淫》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解析】C应该是从侧面论证。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B)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
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解析】A、C、D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B项,“其”是副词。

表示反诘。

译为“岂,难道”。

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A)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解析】A项,“移”在这里是“动摇”的意思。

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解析】D项,“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

4、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答: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