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环艺 设计 建筑 景观 专业 读书笔记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读书笔记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读书笔记环境艺术设计实习后,你收获了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环境艺术设计实习读书笔记,希望您喜欢!环境艺术设计实习读书笔记一20xx年10月份到20xx年5月份我到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实习,此前,我对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环艺方面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为了能尽快的适应工作,补充自己的不足,我业余时间积极自学平面设计方向的知识,购买了相关方面的书籍,读不懂的地方向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边学边干,将实践与所学相结合,尽快让自己适应工作岗位。
这是我人生中正式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工程,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条件,都刺痛着我的心,但领导与同事们热情的接待、帮助与关心,使我的心很快的平静了下来,很快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现将在公司的工作分述如下:由于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所以头几天都没怎么做事,只是在旁边看师傅做事情,几天下来逐渐熟悉了他们的运转模式,也能帮上一些忙了。
室内设计软件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设计软件就是CorelDraw,我在学校由于软件方面训练的比较生疏,所以我在公司实习的前半个多月在拼命学习CorelDraw软件,在别人已经放假回家时,我独自在为我的前途努力拼搏,因为我相信,付出的努力总会有回报,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在公司里第一次工作似乎什么都不懂,幸好老总对我们员工都很好,我们员工遇到有不懂的地方,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去请教老总,总能得到悉心的指导。
老总从小就受到西方开放式的教育,所以在公司里做事也是比较“透明”的,有什么不满意的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发言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对我们这一实习大学生来说是很可贵的。
在公司里我向老总学到的第一件事是“礼貌”,当然,礼貌这一词在我们小学已经学过了,在这里谈岂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并非这样。
礼貌,不止是语言上,还有衣着上,举手投足之间表达一个人外在的形象与内涵。
这次在公司里工作我学到很多不同专业的知识,例如工商管理,市场考察等等。
当然,这只是巨大领域中九牛一毛的知识。
景观设计读书笔记
景观设计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几本关于景观设计的书,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也有了好多新奇的想法和感受。
其中一本书里提到,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摆弄花草树木、堆砌石头假山,它更是一种对生活空间的艺术创造,是在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寻找那个最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去苏州游玩时见到的园林景观。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苏州的拙政园。
刚一踏入园子,就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眼前的景象,美得让人窒息。
园子里的小径,是用青石板铺就的,石板与石板之间的缝隙里,还长出了一些嫩绿的小草,它们像是在顽皮地探着头,打量着来来往往的游客。
小径的两旁,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
有的是柳树,那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就像绿丝绦一般;有的是桂花树,虽然不是开花的季节,但我能想象到金秋时节,满园飘香的醉人场景。
沿着小径往前走,就看到了一个小池塘。
池塘的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来游去的小鱼。
池塘里还种着荷花,只是当时不是花期,只有那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地铺满了整个池塘。
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
池塘边有一座小亭子,亭子的飞檐高高翘起,柱子上还刻着精美的图案。
我走进亭子坐下,微风拂过,带来了一阵凉爽,顿时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再往前走,是一片假山群。
这些假山形态各异,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大象,还有的像猴子。
假山之间有许多洞穴和通道,我好奇地在里面穿梭,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探险家。
在假山的顶部,有一个小小的平台,站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园子的美景。
远处的亭台楼阁,近处的花草树木,尽收眼底。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景观设计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让人在这个空间里能够放松身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继续漫步在园中,我发现每一处景观都有着精心的设计。
比如,园子里的门窗,每一扇都有着独特的形状和花纹。
透过窗户看出去,外面的景色就像是一幅天然的画作。
还有那曲折的回廊,连接着各个建筑和景观,让人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和惊喜。
景观设计读书笔记
景观设计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几本关于景观设计的书,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以前吧,我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就是种种花、铺铺草,搞点假山流水啥的。
但读了这些书之后,我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太多了!其中有一本书里提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是关于一个城市公园的改造。
这个公园原本就是普普通通的,有那么几块草坪,几排树,还有个小小的人工湖。
但设计师接手之后,那变化,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设计师第一步做的,不是马上动手改这改那,而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公园里溜达。
他观察人们在公园里的活动轨迹,看大家喜欢在哪儿停留,在哪儿走得匆匆忙忙。
他还跟在公园里锻炼的大爷大妈聊天,问他们觉得公园有啥不好的地方。
有个大爷就说啦:“这湖边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我想看看鱼都没地方歇脚。
”还有个大妈抱怨:“那些树啊,种得太密了,夏天倒是阴凉,可冬天一点儿阳光都见不着,冷飕飕的。
”设计师把这些话都记在了心里。
然后他发现,公园里有一块草坪,因为走的人多,都被踩出了一条光秃秃的土路。
他就琢磨了:“为啥大家非得走这儿,而不是走旁边铺好的石子路呢?”后来一研究,原来是因为这条土路是从公园的一个入口到儿童游乐区的最短距离。
于是,设计师的灵感来了。
他决定顺着这条被踩出来的土路,铺上一条漂亮的砖石小路。
这样,既满足了大家的行走习惯,又让这条路变得美观又实用。
对于那个小小的人工湖,设计师也下了一番功夫。
他在湖边增加了一圈木质的栈道,还设置了不少座椅。
这样,大爷大妈们想看鱼的时候,就有地方能舒舒服服地坐着看啦。
而且,他在湖边种了一些开花的水生植物,到了夏天,那花开得五颜六色的,别提多美了。
还有那些树,设计师也进行了重新布局。
他把过于密集的树移栽了一些,让阳光能够透进来。
在冬天的时候,人们也能在公园里晒到暖洋洋的太阳。
在空出来的地方,他种上了一些四季都有变化的植物,春天有花,秋天有果,让公园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另外,设计师还专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探险乐园。
景观设计学习心得
景观设计学习心得作为一名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我在大学期间深入学习了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这是一门非常有趣和挑战的学科,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很多启发和收获。
在这5500字的篇幅里,我想分享一些我在景观设计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1.多元背景的综合运用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综合运用建筑学、园艺学、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对于一名景观设计师来说,要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并能够将不同的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以创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设计作品。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广泛地涉猎了建筑学、植物学、艺术史等多个学科,并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将它们与景观设计相结合。
例如,我学习了建筑学中的建筑构造和城市规划的原理,以及植物学中的植物生态和栽培技术等知识。
这些多元的知识背景不仅丰富了我的设计思维,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设计问题。
2.观察与体验的重要性景观设计师需要善于观察和体验。
只有通过观察和体验,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创造出适合他们的设计作品。
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还积极参与实地考察和实践。
通过实地考察,我能够亲身感受到不同景观环境的特点和问题,加深了我对景观设计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观察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反应,以此来引导我的设计思路。
在体验方面,我会尽量去亲自体验一些公共空间和景观作品,例如公园、广场、市政景观等。
通过体验,我可以感受到设计师所打造的空间氛围、视觉效果和使用舒适度等因素,从中汲取灵感和经验。
3.创意与功能的平衡景观设计既要有创意性,又要有实用性。
一方面,设计师要有创新的思维,可以突破传统的设计方式,尝试新的设计手法和材料,以创造出具有个性化和独特性的作品。
另一方面,设计师也要考虑到作品的使用功能和实际需求,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我的学习中,我试着将创意和功能融为一体。
例如,在设计一个公园时,我会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如休闲、游乐、运动等)设置不同的区域,并根据土地的条件和植物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植物选择。
《景观设计学》读书笔记
《景观设计学》读书笔记第一篇:《景观设计学》读书笔记场地设计初体验——读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摘要: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是确定的用途和体验,其次才是对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
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规划的体验。
关键字:人,自然,体验,和谐一、引言初读书名,我便疑惑什么是所谓的“场地规划与设计”?带着这个问题,读完了全书,却发现仅用只言片语还是很难讲明。
场地设计,实质上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它在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景观设计学中的场地设计比较系统。
作为建筑学范围内的场地设计,它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无处不在,小到对细部的控制,大到对总体的把握。
它能够左右到建筑项目的优化方向,甚至有时候会影响到建筑的风格。
场地设计始终贯穿在建筑设计项目中,对场地设计的忽视,是一个建筑师专业不成熟的体现。
二、概述西蒙兹先生的《景观设计学》一书,是景观设计专业的经典和实践手册,作者通过简洁明了、实用的术语勾划出场地规划过程。
全书有21个章节,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2章,首先讲述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必须知道的一些基础知识,从宏观的角度给予读者关于宇宙、太阳、地球、自然、生态、景观、气候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第二部分为3-6章,针对重要的景观元素如土地、水、植物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总结各景观要素的景观特征;第三部分为7-20章,作者具体论述了场地规划、景观设计、社区规划、城市设计的导则和方法;最后一部分为第21章,作者作出总结,提出质疑和探索。
全书以诗人的语言、哲学家的思辨、艺术家的情感及工程师的严谨,对自然环境和规划设计领域方法进行了详尽深刻的阐述。
三、个人感受对于这门课:大学本科时期我学的是建筑学,并没有接触过场地设计,读研的时候选了这么课,我当时的想法是想通过上课学到点什么。
设计类读书笔记
设计类读书笔记设计类读书笔记【篇一:设计类读书笔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读书报告(读书笔记)学院:艺术学院课题名称:广西南宁市东方外国语学院片区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班级:09-09学生:梁艳梅指导教师:黎勇日期: 4.27日期:2013 年04 月28日日期:2013 年04 月30 日日期:2013 年05月01 日日期:2013 年05月06 日【篇二:读书笔记《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外部空间设计》从文化站到别墅,在接触、学习并不断熟悉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很明显地认识到自己对外部空间的考虑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只考虑建筑本身到开始凭感觉增加一些环境,再到有意识地依据地形及建筑形态添加一些景观及灰空间。
我对外部空间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
《外部空间设计》这本书的确让人意识到外部空间的重要性、多变性及趣味性,一.关于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积极、消极空间是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引申出的思考,书中写到:“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产生的。
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但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也都有关。
即使是同一空间,根据风、雨、日照的情况,有时印象也大为不同了。
”“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
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屋顶的建筑’。
”正因为空间是人与物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也就有了积极与消极的区别。
建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即每一个建筑所追求的是给予人积极的影响。
外部空间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如此。
设计时以人为中心,将周围的景观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收入人的视野,这时美景才是有价值的:美景给予人积极的能量,人回馈美景相应的赞美、珍惜、保护,这样的合作才是双赢的。
这样创造的空间应是高于自然景观的,这样的设计自然是协调统一的。
《环境艺术设计》读书心得
《环境艺术设计》读书心得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设计与环境之间的
紧密联系,以及艺术对于环境的影响。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
装饰,更是在创造美观的同时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
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将艺术元素融入到环境中,使之成为环境的
一部分而不是独立存在。
通过对空间、色彩、材质等因素的综合运用,设计师可以打造出独特的环境氛围,引导人们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在学习过程中,我明白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具有美感
和功能性的空间,让人们在其中得到愉悦和满足。
另外,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设计原则和
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设计公共空间时需要考虑到
人流的流畅性、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还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偏好。
这需要设计师具备对环境和人群的深刻理解,以及熟练的设计技
能和创新意识。
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涵盖了艺术、设计、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
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更加深了对环境与艺术之间关系
的理解。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这些知识和经验一定会给
我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愿意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未来的
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创造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景观设计读书笔记
景观设计读书笔记在探索景观设计的广袤世界中,我阅读了众多相关的书籍,每一本都像是一扇通向不同景观天地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这一领域的多样魅力与深邃内涵。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笔记和感悟。
景观设计,绝非仅仅是花草树木的简单排列组合,它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科学与人文关怀的综合性学科。
在《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这本书中,作者清晰地阐述了如何将抽象的设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空间形式。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好的景观设计,起始于一个独特而富有内涵的概念,这个概念可能源于场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特征,亦或是社会需求。
书中提到,对于场地的分析是设计的基础。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气候因素等自然方面,同时也要关注周边的建筑环境、交通状况、人群活动等社会因素。
比如,一个位于山坡上的场地,我们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地形的高差,合理规划步道和休息平台,以保证人们在行走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
而对于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小型公园,我们则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需求,设置足够的座椅、儿童游乐设施等。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这本书则让我对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关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它强调了景观空间应该是为人服务的,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一个成功的公共空间,应该能够吸引人们自愿地停留、交流和互动。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注重空间的尺度和比例,创造出既有私密感又有开放性的空间。
例如,在广场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高度和形式的花坛、座椅,划分出不同的活动区域,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独处或与他人交流。
景观材料的选择也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景观材料与应用》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景观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方法。
木材给人以温暖和自然的感觉,适合用于建造亲水平台和休闲步道;石材则显得坚固耐用,常用于构筑挡土墙和花坛边缘;而金属材料具有现代感和可塑性,常被用于制作雕塑和景观小品。
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美观和功能,还要考虑其可持续性和维护成本。
环境设计专业书籍读书笔记
环境设计专业书籍读书笔记Studying books on environmental design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academic growth but also for personal development. 读环境设计专业书籍不仅有益于学术成长,还有助于个人发展。
One of the key benefits of reading books on this topic is gain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create spaces that are sustainable and functional. 通过阅读这个主题的书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创造具有可持续性和功能性的空间。
Furthermore, these books often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nature into design and how this can benefit both individuals and the environment. 此外,这些书籍通常提供了将自然融入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中使个人和环境受益的见解。
Reading books on environmental design can also inspir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by exposing readers to new ideas and concepts in the field. 通过阅读环境设计的书籍,我们可以通过接触领域内的新思想和概念,激发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Moreover, delving into these books can lead to a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the impact of design on daily life and how it shapes our interactions with the world around us. 此外,深入研究这些书籍可以使我们更加欣赏设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我们与周围世界的互动。
景观设计读后感
景观设计读后感第一篇:景观设计读后感景观设计学教程读后感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中国聚居建设中,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是举足轻重。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改造、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中国景观设计,置身于如火如荼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践。
明确景观设计的根本目标,具备掌握评判景观设计方案的眼界标准,熟悉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原理,从而发展创新、规划设计出更多的景观杰作,是每一位从事景观设计实践的人才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历经百年,时至今日,景观设计的内容已扩展得越发广泛。
时空范围上,从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到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环境;项目内容上,从风景名胜到区到总体规划、旅游度假区策划规划、主题公园规划到城市绿地规划、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滨水带规划设计;项目性质上,从自然原始景观的保留到人工神态的再造,从传统的发掘到现代精神的追求,从基于理性的解析重构到基于浪漫的随心所欲,从基于工程技术的计算论证到基于的灵感顿悟,总之,落实在各个具体项目中的现代景观设计时空跨越之大、项目种类之多、呈现结果之丰富,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园林。
诗情画意还要,叠山理水也不可少,但仅靠这些园林的传统已难以满足今天对于景观的需要。
目标的大众化、项目内容与参与人员的丰富性、规划设计实践的的环保性,这三个特性代表了现代景观有别于传统园林的基本特性。
我们现在刚开始接触景观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的初学者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学习方法,而理论知识是最基础的。
本教程分为理论篇和参考文献两个部分,其中理论篇为该教程的重点知识。
理论篇又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景观的多种理解、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学与多种学科的关系: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和市政工程学。
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景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的代表观点、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
景观设计读书笔记
景观设计读书笔记在阅读了关于景观设计的相关书籍后,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关于花草树木的布置,更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科学和人文关怀的综合性学科。
景观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从埃及的花园到中国的古典园林,人们一直都在努力塑造和美化自己周围的环境。
古代的景观设计往往与宗教、政治和社会地位紧密相连,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美观,还包含了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
例如,中国的皇家园林,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精致的建筑,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尊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观设计在西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工业革命之后,城市的快速扩张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景观设计开始关注公共空间的改善和城市生态的平衡。
例如,纽约的中央公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和放松的场所,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功能性、美学性和生态性。
功能性是指景观设计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比如提供休闲娱乐、交通便利等。
美学性则要求景观具有美感,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而生态性则强调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规划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空间的大小、形状、比例和方向等因素,以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
例如,在一个小型的庭院设计中,合理安排植物、小径和休息区域,可以使空间显得更加开阔和有序。
而在大型的公园设计中,则需要通过不同的分区和景观元素的组合,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颜色和季相变化,设计师可以通过巧妙地搭配植物,创造出四季有景、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
此外,植物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生态功能。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养护成本等因素,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水也是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元素之一。
水景可以为景观增添灵动和活力,如喷泉、池塘、溪流等。
景观设计学习心得(2篇)
景观设计学习心得景观设计是一门介于建筑与园艺之间的学科,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营造出美观、舒适、环境友好的室外空间。
在我对景观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魅力和重要性。
首先,在景观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自然和环境的知识。
景观设计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植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土壤和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然规律,以及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
其次,景观设计也教会了我如何运用艺术的手法来创造美丽的空间。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布局和规划,它还需要考虑到美学和艺术的因素。
通过学习色彩、光线、比例等基本的设计原则和技巧,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元素来创造独特的景观效果。
此外,景观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如何为人们创造一个宜人、舒适的环境,使人们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成为了我学习的重点。
在实践中,我有幸参与了一些实际的景观设计项目。
从方案设计到施工指导,我可以亲身感受到景观设计的全过程。
在项目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与建筑师、工程师、负责建设的人员等多个专业进行合作与讨论。
通过与不同背景和专业的人们合作,我学到了如何协调各方的需求和利益,使项目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此外,景观设计也让我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
景观设计不只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为了提供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个好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因此,在景观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以及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的重要性。
通过景观设计的学习,我对自然、艺术和社会的理解更加深刻。
我学到了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美丽的室外空间。
我也学到了如何与不同专业的人们进行合作与沟通,以及如何负责任地对待社会和环境。
关于景观设计的书籍读后感
关于景观设计的书籍读后感I recently finished reading a book on landscape design, and I must say it has truly opened my eyes to the world of creating beautiful outdoor spaces. 近期,我读完了一本关于景观设计的书,我必须说,它真正地让我开拓了创造美丽户外空间的世界。
The book delved into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bo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needs of those who will be using the space.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理解自然环境和使用空间的人员需求的重要性。
I was particularly struck by the emphasis on creating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signs that not only look visually appealing but also serve a practical purpose. 我对强调创造和谐可持续的设计的重要性尤为感动,这些设计不仅在视觉上令人愉悦,而且还具有实际作用。
As someone who appreciates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enjoys spending time outdoors, this book resonated with me on a personal level. 作为一个欣赏自然之美并喜欢在户外度过时间的人,这本书在个人层面上让我产生共鸣。
One of the key takeaways from the book for me was the idea of creating spaces that are not only visually appealing but also sustainable and beneficial for the environment. 从这本书中对我来说重要的一点是,创造的空间不仅在视觉上令人愉悦,而且还是可持续的,并对环境有益。
环艺毕业设计读书报告
读书内容:
模型材料
模型种类:概念模型、场地模型/规划模型、体块模型/集结模型、空间模型、结构模型、室内建筑模型、照明模型、展示模型、等比例模型。
读后感:
在《建筑模型制作》这本书中,我认识到了不同材质用在模型上面不同机理效果,除了做出实体的空间模型之外,还可以加入光线,营造出模型的光影效果。让我认识到了模型的材质表达并不是局限性的,通过不同材质的机理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外观效果。
二、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23°26ˊ纬线时,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是北半球的秋分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23°26ˊ纬线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所以,把北纬23°26ˊ纬线称作北回归线,把南纬23°26ˊ纬线称作南归线。
三、季节的形成:因地球以一定的倾斜角度绕太阳公转使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产生季节更替。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公式H﹦90°-(φ±δ);φ当地纬度δ太阳直射点,北半球取“+”南半球取“-”。
天然文化石:砂石、板石、青石板
人造艺术石
读后感:
了解到了文化石在室内室外建筑的运用与施工的技术,原来文化石还分有自然的和人造的。自然文化石根据材质不同,还可以分为砂石、板石和青石板。人造艺术石有仿蘑菇石、剁斧石、条石、鹅卵石等分类。
日期:年月日
读书地点:
读书书名:建筑模型制作
作者:尼克·邓恩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餐厅常用人体尺寸
卧室的处理要点:①卧室的功能布局应有睡眠、储存、梳妆及阅读等部分;②平面布局应以床位中心;③睡眠区的位置应相对比较安静。
卧室常用人体尺度
读后感:
读了《室内设计资料集》让我在平面布置过道、家具间距上更加规范化了,在一些功能分区搭配上考虑得更加的细致,在家具尺寸上也得到了规范化。在竖向空间上的活动区与人的视线变化方面也得到了更多的认识。
景观类读书笔记
景观类读书笔记景观类读书笔记【篇一:《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读书笔记】——《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读书笔记摘要: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个很令人头痛的事就是把概念转化为特定的、详细的空间组织形式。
《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提供的一些生动、实用的技巧,能把这一转化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使之更富有成效。
《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中提供的方法在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景观设计中得以印证,为设计思路和方案图提供了概念和哲学方面的基础。
里德利用几何图形和自然图形色画出最终的设计方案。
1.矩形模式:2.三角形模式:3.圆形模式:4.蜿蜒的曲线:为了能画出自由形式的曲线,最好使用徒手快速画线法,即保持手指不动,只让肩关节和肘关节用力,努力画出平滑、有力的波形条纹,避免产生直线和无规律的颤动点。
适用于软质边界。
5.自由的椭圆和扇贝形的图案:用椭圆使运动区的面积尽可能地扩大。
6.不规则的多边形:7.聚合和分散:自然形体的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二元性。
它将统一和分散两种趋势集为一体:一方面,各元素像相互吸引一样丛状聚合在一起,组成不规则的组团;另一方面,各元素又彼此分离成不规则的空间片段。
成功创造出自然丛状物体的关键是在统一的前提下,应用一些随机的、不规则的形体。
8.多种形体的整合:9.组织原则:统一性:技巧包括线条、形体、质地或颜色的重复——当需要把一组相似的元素连接成一个线性排列的整体时,这种方法特别奏效。
协调性:元素和它们周围环境之间相一致的一种状态。
与统一性所不同的是,协调性是针对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就整个画面而言。
那些混合、交织或彼此适合的元素都可以是协调的,而那些干扰彼此的完整性或方向性的元素是不协调的。
其关键在于保持平滑的过渡、牢固的连接、不同元素间的缓冲区。
真实和实用的价值利于提高协调性。
一条总的原则是避免出现不协调、生硬或不牢固。
趣味性:通过使用不同形状、尺度、质地、颜色的元素,以及变换方向、运动轨迹、声音、光质等手段可以产生一定的趣味性。
景观设计学读后感
《景观设计学》读书笔记在假期中《景观设计学》这本书,得到了许多的启发和感想。
拿到这本书后首先我觉得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这本书像是一本关于景观规划的工具书。
阐述了从景观的各个构成要素到设计的分析过程以及与其他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各个方面大量的内容。
可以说这本书脉络清晰,也很全面,结合了许多图例分析。
作为初学者,其中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影响的是书中的对于风景园林各个构成要素的剖析以及实际设计修建的过程,我就对这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理解。
首先作者揭示了景观设计的基本知识,他认为人虽然是人但始终是一个动物性的存在,人类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得自然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我们创造建筑改善生活的同时却深受建筑之害,我们沉醉于机械的力量却忽视了人类作为动物的本能,作为一个健康的动物我们崇尚着自然。
因此富有自然景观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我们人类作为动物的内心的呼唤。
而在具体的景观的建设过程中,收到最大的制约也就是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各种不同气候条件的制约,各个地域不同的气候条件客观的使得各个地域的人的饮食、信仰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气候的差异是固定儿不可避免的,因此作为设计者我们应当在每一个区域内,固定的气候条件下都努力寻求一个合理的固化设计方案。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建造使得当地的微气候发生一些变化,从而更适宜人类的生活。
而土地作为景观的基础在景观设计中承担着构成骨架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利用土地,调节土地的坡度等可以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地形的作用,书中为我们提出了控制视线、利用地形排水、创造小气候条件等,在利用地形控制视线方面,地形可以影响可视目标和可视程度,可以创造出景观序列也可以屏障不悦目因素。
在利用地形排水方面,可以通过地面的坡度控制地表径流。
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坡地上种植植物起到遮蔽和增添情趣以及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
在景观中利用水的方面,首先是应当确定和承认水在景观中的重要作用,水的应用能够使得景观显得活泼而灵动,同时水还能够起到调节微气候的作用,能够使得极端的温度得到缓和,并且湖岸、河流边界和湿地一起形成了鸟类和动物的自然食物来源以及栖息地。
景观设计学读书笔记
景观设计学读书笔记【篇一:《景观设计学》读书笔记】场地设计初体验摘要: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是确定的用途和体验,其次才是对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
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规划的体验。
关键字:人,自然,体验,和谐一、引言初读书名,我便疑惑什么是所谓的“场地规划与设计”?带着这个问题,读完了全书,却发现仅用只言片语还是很难讲明。
场地设计,实质上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它在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景观设计学中的场地设计比较系统。
作为建筑学范围内的场地设计,它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无处不在,小到对细部的控制,大到对总体的把握。
它能够左右到建筑项目的优化方向,甚至有时候会影响到建筑的风格。
场地设计始终贯穿在建筑设计项目中,对场地设计的忽视,是一个建筑师专业不成熟的体现。
二、概述西蒙兹先生的《景观设计学》一书,是景观设计专业的经典和实践手册,作者通过简洁明了、实用的术语勾划出场地规划过程。
全书有21个章节,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2章,首先讲述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必须知道的一些基础知识,从宏观的角度给予读者关于宇宙、太阳、地球、自然、生态、景观、气候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第二部分为3-6章,针对重要的景观元素如土地、水、植物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总结各景观要素的景观特征;第三部分为7-20章,作者具体论述了场地规划、景观设计、社区规划、城市设计的导则和方法;最后一部分为第21章,作者作出总结,提出质疑和探索。
全书以诗人的语言、哲学家的思辨、艺术家的情感及工程师的严谨,对自然环境和规划设计领域方法进行了详尽深刻的阐述。
三、个人感受对于这门课:大学本科时期我学的是建筑学,并没有接触过场地设计,读研的时候选了这么课,我当时的想法是想通过上课学到点什么。
场地设计这门课,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也给了我很深的启发。
景观设计读书笔记
景观设计读书笔记景观设计,作为一门融合了艺术、科学与人文的学科,旨在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室外空间。
在阅读相关书籍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丰富多彩的景观世界的大门,领略到了其中的无限魅力与深邃智慧。
景观设计并非仅仅是关于花草树木的简单布置,它涵盖了众多元素和层面。
从宏观的场地规划,到微观的材料选择,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最终的设计效果。
比如,在场地规划中,需要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周边的建筑、交通、人口等社会因素。
一个成功的场地规划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色彩、纹理和生长习性,它们可以为景观营造出各种各样的氛围和效果。
例如,高大的乔木可以提供遮荫和营造空间感,色彩鲜艳的花卉可以增添活力和吸引力,而低矮的灌木则可以用于界定边界和增加层次感。
此外,植物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确保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水景也是景观设计中常常被运用的元素。
流动的水能够带来生机和灵动的感觉,无论是宁静的池塘、活泼的喷泉还是潺潺的溪流,都能为景观增添独特的魅力。
水景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水的循环利用和水质的保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除了自然元素,景观中的建筑和构筑物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亭台楼阁、桥梁步道等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成为景观中的视觉焦点和艺术表达。
它们的设计风格和材料选择需要与整体景观相协调,共同营造出统一而富有变化的空间。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景观设计对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个精心设计的景观空间可以减轻人们的压力,促进社交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公园和花园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让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而社区中的公共空间则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然而,景观设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自然景观被破坏,生态平衡受到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文化研究》读书报告《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修订版)》是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rnptorl)继他的经典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之后又一部令人翘首以待的宏篇巨著,必将对现代建筑发展的讨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用一句话来说,《建构文化研究》是对整个现代建筑传统的重新思考。
弗兰姆普敦探讨的建构观念将建筑视为一种建造的技艺,它向迷恋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流思想提出有力的挑战,并且展现了一条令人信服的别开生面的建筑道路。
确实,弗兰姆普敦据理力争的观点就是,现代建筑不仅与空间和抽象形式息息相关,而且也在同样至关重要的程度上与结构和建造血肉相连。
组成《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修订版)》的十个章节和篇后记追根溯源,努力挖掘当代建筑形式作为一种结构和建造诗学的发展历史。
弗兰姆普敦对18世纪以来法兰西、日耳曼和不列颠建筑史料的近距离解读为《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修订版)》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他清晰地阐述了结构工程与建构想象是以何等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佩雷、赖特、卡洛·斯卡帕和密斯的建筑之中,以及建造形式和材料特征是如何在这几位建筑师的建筑表现中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的。
此外,弗兰姆普敦的分析还表明,这些元素贯穿在某位建筑师作品中的方式也就构成了评判该建筑师整体建筑发展的基础。
这一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弗兰姆普敦对佩雷、密斯和卡洛的建筑作品和思想态度的历史威份的分析之中。
在弗兰姆普敦看来,积极主动地挖掘建构传统对于未来建筑形式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为现代性和“先锋派”历史地位的讨论提供了全新的批判性视角。
建构文化旨在重新建立一个建筑审美学体系,将我们从18世纪以来温克尔曼建立的风格学进行一个重新审视,长久以来,我们对建筑分类以风格进行划分,而建构文化研究提出来结构与建筑美学的关系,这样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设计问题,会有一个更好的全面地认识。
在其中论述中,一个章节对我印象非常深刻,书中提到的密斯及其作品的思想,作者对密斯的评价非常高,但是文中在对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中提出了另一种看法,通常我们在讨论密斯的时候,都会认为其作品简洁,深刻,有纪念意义,而密斯的建筑以建构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德国馆的设计,钢柱与屋顶的设计链接却是是一种装饰性的设计,看起来很理性,其实内部结构并非理性。
密斯为了得到一个薄雾顶的形式,在结构不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了一个梯面设计,使人仰视屋顶的时候还是可以把屋顶看的比较薄,但是其内部结构并非如此,所以这点在设计上不能说完全建构的,而是一种非建构的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密斯德国馆屋顶的设计构造细部,从具体的设计构造对一个建筑师的设计理念进行解读,能更全面地去了解这个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
《住宅精细化设计》读书报告因为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住宅建筑设计的较为多,所以在今年寒假我看了《住宅精细化设计》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以及住宅设计的粗旷不够精细。
目前我国正在处于一个住宅建筑设计大发展的时代,近年来,每年竣工的城镇住宅面积约占全球的一半,从下一代人来看,当今年代将是留给他们最多住宅建筑遗产的年代。
因此,我们这一代人的住宅设计的有优差,由于其量大而广而实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但就是目前住宅设计的现状而言,其情形不能不说是令人担忧的。
大量的住宅设计是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各个方面还缺乏仔细的推敲,在我国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住宅建筑设计要实行精细化设计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这本书中,讲述老年客户群居住需求调研及设计建议这一块的文章对我印象颇深,如今,随着我国人口年龄老年化的到来,老年人在居住上的问题也明显增加起来,为了保证老年人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其居住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国老年人的现有居所多为普通住宅,没有考虑老年人的居住特点和需求,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隐患。
因此,文中在通过大量的调研对老年人现有住宅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并总结出了系列的生活习惯上的共性,并进一步的提出了适合于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设计建议。
文中提到了一些老年人的非常细致的生活习惯,比如老年人喜欢在墙上钉挂东西,并喜欢在床前放置写字台等等,这些现象貌似在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但是笔者对其进行的分析思考,的确体贴细心,随着记忆力的下降,老人喜欢在每间屋子的墙上都钉挂闹钟或者日历来提示时间,然而住宅的墙面上比较坚硬难以钉挂,常常只能钉在木制的柜子或者门上,或者借挂在其他设备上。
因此在老年公寓的设计中,可以适当的考虑挂镜线的设置或者预留钉挂点,并且必须保证钉挂物品的牢固性。
而比起床头柜等比较矮的家具,老人更喜欢在床边放置诸如写字台之类稍高一点的家具,以便起身时可以承付,较大的桌面也便于放一些药品,茶杯,照片,收音机等常用物品,在为老人选购家具时,应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老年人无论从绝对数字,还是其每年递增的增长率均为世界之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超前于经济发展,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个相对弱势并且正在迅速壮大的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
不断满足他们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切从老年人出发,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对环境的需求,使老年人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中,是老年居住建筑设计研究的目标。
文章其中老年居住建筑设计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主要任务是研究老年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公用设计原则,即是对老年居住建筑设计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概括,是对居住建筑所设计到的各个功能空间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与普适原则的总结和归纳。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使老年人生活质量也有相应的提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文中对此也作了很详细的分析,文中通过分析老年人的活动行为习惯,得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往往都是会在家中度过。
因此,对于老年人而言,住宅室内布局和装修设计是真正便于日常的生活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很多有老年成员的家庭纷纷购房和装修住宅,但是在选择住宅和装修设计中却常常因为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而犯一些错误,为以后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文中对这些现象都进行了足够的分析调研,并从中得出结论。
人到老年,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均会出现退化的现象,一般的住宅如果在设计时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就可能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意向不到的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住宅装修时针对性的改造和设计,使其更加方便于老年人的生活,从而减轻老年人以及护理者的生活,工作负担。
对于老年人老说,室内装修最重要的不是豪华和美观,而是安全,方便和舒适,因此与普通家庭装修有很大区别。
对此文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此书中像此类对专门一类人群进行行为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案例有很多,这也是因为作者在清华大学从事住宅设计研究,教学以及实践多年,在住宅精细化设计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心得。
近年来并陆续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很多设计住宅设计各个方面的研究心得。
这样的经历得出了这本书的精彩。
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杨经文》读书报告对杨经文先生的作品通过网络、建筑杂志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有零星的了解,尤其是其所设计的高层建筑中引入立体绿化形成独特的外观造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他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生物气候学理论觉的既新,又不新。
不新在于做建筑设计的时候,气候(如日照、朝向和通风)是必然考虑的因素,这是关乎人们健康和舒适的事情,从来就不应忽视,也是决定一个建筑好坏的重要评价因素之一。
但是像杨经文先生这样从能源和生态的角度去应用气候学,并由此发展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方法来进行设计,无论是在科学性、系统性,还是在可操作性的层面上在全世界都属先锋的。
当然,按照杨经文先生的说法,生态气候学只是生态设计的一部分,生态设计作为其追求的最高理想,多年来,他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给我们揭示出了一片全新的可供探索的视野。
更为可贵的是,这种先锋设计首先实现在一个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马来西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前段时间仔细阅读了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杨经文》(吴向阳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试图对杨经文先生的整个设计理念有个系统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期待获取一些启发。
详读全书了解其设计生涯,分析各个阶段,发觉杨经文先生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生时确立的研究方向《一个在建成环境的设计和规划中将生态思考融汇进来的理论框架》为他此后的设计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成为开业建筑师之后,他依然抓住生态设计方向进行研究,其著作之多也足以令人惊叹。
从1981年起,出版的论著和编写的书籍已经有11本之多。
这当中除了两本关于马来西亚的建筑之外,其余都是关于生态设计方面的,可以看出,在以博士论文的选题为开端确立了研究框架,将生态设计思想逐步地深入绿色高层建筑设计方面。
他的整个研究路线是执着而清晰的。
在这里就值的我们今天学习,在面对研究选题时要慎重和结合自己爱好以及实际需求,一旦选择就要持之以恒的去努力,这样才会出显著的成果。
由于高层建筑对能量和资源的消耗更大,但又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要建造的建筑类型,因此他重点转向了高层建筑的设计领域,从生态学出发,把生态环境看成一个整体,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努力贯彻对可持续的未来有所贡献。
从其理论著作《考虑气候学的高层建筑:设计的初步指南》、《高层建筑的服务核心筒:建筑中的细部》、《绿色摩天楼:可持续高层建筑的设计设计基础》与《高层建筑的新发明:垂直城市设计的理论》等可见一斑,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新思维。
然而尤为可贵的是,杨经文的理论探讨并没有像一些建筑理论家那样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将研究理论成果与实际建筑设计探索相结合。
简单从下面杨经文实际生态设计实践阐明对其各个时期代表作品的分析了解,从中找出其设计理念及手法。
一、杨经文先生的建筑创作历程早期作品ROOF ROOF住宅这是杨经文在自家的独立式住宅的设计中进行的生物气候学实验。
这种做法和国际众多建筑设计大师做法相同,在面对一个全新的设计时,他们往往拿自己住宅作为开端,比如:盖里的自家住宅、安藤忠雄的自家住宅设计等等。
在这个设计中,他从马来西亚的传统庙宇获得启示,庙屋有包括遮雨和阻挡入侵者的百叶等的多层过滤设施。
杨经文的基本出发点是把这个建筑设计成一个“环境过滤器”通过在独立式住宅的平屋顶上加一个伞状的百叶屋顶来达到遮阳、遮鱼、通风、纳凉的作用。
他认为,热带建筑起的作用就像一把伞,在遮阳避雨的同时,让风穿过使人感到清凉。
通过建筑设计引导主导风穿过水池降温,起到自然空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