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

合集下载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大全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大全

【导语】学习成语故事对于孩⼦们来讲,是收获较⼤的⽅式,不仅可以感受故事的趣味,同时,也可以在故事中,学习到成语的真正意义。

下⾯是分享的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全。

欢迎阅读参考! 【⼿不释卷】 三国时代,东吴有⼀员⼤将名叫吕蒙字。

年青时,家境贫困,⽆法读书。

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战功,却苦于缺少⽂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员⼤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些书,增加⾃⼰的才⼲。

”吕蒙⼀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的事情⼜多⼜杂,都要我亲⾃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只是要你翻阅⼀些古书,从中得到⼀些启发罢了。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由于读书很多,学习了很多知识,最后事业取得了巨⼤的成功。

【闻鸡起舞】 祖逖和刘琨都是晋代的将领,两⼈志同道合,⽓意相投,都希望为国家出⼒,⼲出⼀番事业。

他们⽩天⼀起在衙门⾥供职,晚上合盖⼀床被⼦睡觉。

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领乘机起兵作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祖逖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

⼀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叫声惊醒,便把刘琨踢醒,说:“你听到鸡叫声了吗?”刘琨侧⽿细听了⼀会,说:“是啊,是鸡在啼叫。

不过,半夜的鸡叫声是恶声啊!”祖逖⼀边起⾝,⼀⾯反对说:“这不是恶声,⽽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

”刘琨跟着穿⾐起床。

两⼈来到院⼦⾥,拔出剑来对舞,直到曙光初露。

后来,祖逖和刘琨都为收复北⽅竭尽全⼒,作出了⾃⼰的贡献。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名叫孙敬,是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根绳⼦,⼀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关于教育的成语故事

关于教育的成语故事

教育的成语故事关于教育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往往蕴含着很多道理,那么关于教育的成语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1、《孟母三迁》《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段机杼。

”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

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

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

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2、《黄香温席》“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

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

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

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囊萤映雪》“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4、《孟母断机》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

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

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

”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小学语文课的成语故事

小学语文课的成语故事

小学语文课的成语故事在小学语文课上,学生们通常会接触到众多有趣的成语故事,这些故事以生动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介绍几个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来展示小学语文课对学生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一、杯弓蛇影在古代的一座城市中,曾经有一个千古之谜。

这座城市的人们都说,在市郊的一口井中有一条蛇,傍晚时分会从井里钻出来,变成了一个人的样子。

城市的士人和百姓们为此莫名其妙,纷纷前去探寻真相。

有一天,一个智者带着杯和弓来到了这个城市。

智者找到了井边的一口水井,他将杯放在井边,然后拿起弓射向杯子。

一个似乎蛇影的东西出现在了杯子上方,就像是蛇的影子或者幻觉一样。

智者解释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杯弓蛇影’。

杯子只是个容器,弓只是个工具,而我们的心眼却会误以为看见了蛇。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臆想或者误解而产生恐惧或者错误的判断。

”二、画龙点睛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画家,被赋予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为一幅画作“点睛”。

但他怎么也找不到一个适合的位置。

他沉思了很久,最后毅然决然地在画作的空白处画了一只龙的眼睛。

画作完成后,观者对这只“点睛”的龙眼赞不绝口。

经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画龙点睛”并不是真的画一条龙,而是通过一个小细节让整幅画作更加鲜活而生动。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细微的改变,可以为整个事物增加无穷的魅力和精彩。

三、坐井观天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做“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发生在一个有约70万敌人的战场上,面对这个数量如此庞大的敌人,曹操的军队显得力不从心。

曹操心生一计,他指派一位身手敏捷的将军,带着一支假象队伍,趁黑夜进行袭击,声东击西。

曹操麾下的小将们听到了曹操的计划,之后纷纷感叹:“我们这样小的军队怎么能战胜如此多的敌人呢?”曹操笑着说:“你们只是坐在一个井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局面。

如果你们抬起头来,眺望远方,会发现整个战场都在为我们而呐喊助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视野。

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意义,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寓意,向人们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观念。

这些成语故事不仅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流传久远,而且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经典的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一,以德报怨。

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贤臣。

他性情温和,待人宽厚,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一次,有人恶意诬陷孟尝君,向国君告发他谋反。

国君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孟尝君。

孟尝君被押至刑场,面对即将处死的命运,他仍然保持着宽容和仁爱的态度。

在即将被处死的时刻,他深情地对国君说,“臣虽将死,但愿陛下能够明察善恶,不要因为一时的谗言而误伤忠良。

”国君被孟尝君的忠诚和仁德所感动,立刻下令释放了他。

孟尝君以德报怨的故事,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

成语故事二,守株待兔。

相传,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名叫柳下惠的农夫。

某日,他在田间劳作时,看到一只兔子撞到了一棵树上,当场毙命。

柳下惠便高兴地守在那棵树下,等待着下一只兔子也会撞到同一棵树上。

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柳下惠一直都没有等到第二只兔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守株待兔是一种盲目的等待,成功需要我们主动去争取,而不是等待奇迹的出现。

成语故事三,画蛇添足。

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位画师被人请去画一幅蛇的画。

他画得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然而,当他画完之后,他又在蛇的画上加上了四只脚。

人们看到后都感到奇怪,觉得这是画蛇添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事要有度,过分的追求完美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成语故事四,杞人忧天。

相传,杞国有一个人,他整日忧虑天塌下来。

有人问他为什么整天忧心忡忡,他说,“天塌下来,我会被砸死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的忧虑是没有根据的,杞人忧天的故事成为人们警示盲目恐惧的典范。

以上就是一些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观念,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许多都含有教育意义,今天yjbys本店铺跟大家分享几篇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以供参考!【南辕北辙】战国时期,魏安王决定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讲一个故事:太行山的一个人驾车准备到楚国去,但他却坚持往北走,这样越走越远。

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篇1前程万里唐朝时期,有一个叫崔铉的人,是大臣崔元略的儿子。

崔铉六岁那年,他跟随父亲去拜访当时的宰相韩滉。

韩滉对崔铉父子来访非常高兴,热情接待。

韩滉见崔铉聪明伶俐的样子,十分喜欢。

他们围坐再一起,谈古论今,讲经道文,趣味甚浓。

在谈论中,崔元略说:“这个孩子近来作诗的能力有很大进步。

”韩混一听,想试试崔铉的诗才,就随手指着架上的一只鹰,让崔铉即兴赋一首诗。

崔铉欣然从命,接过纸笔,稍作思索。

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诗曰: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宵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韩滉看诗后,不禁赞叹地说:“好诗!好诗!这孩子将来前程万里,不可限量啊!”崔铉长大后果然很有作为。

唐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在科举考试中被录取,随后开始仕途生涯。

唐宣宗很欣赏他的才能与品德,说他是“真贵人”。

他先后担任过中书侍郎、河东节度使、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等要职。

(出自《唐诗纪事·崔铉》)开门揖盗公元221年,吴郡太守许贡因见孙策在江东的势力日大,便写信给汉献帝,请求将孙策调走。

不料,信被截获,许贡被杀。

许贡的三个门客,决心为许贡报仇。

他们利用孙策打猎的机会,用箭射伤了他。

从打猎场回来,孙策伤势加重,临死之前他把长史张昭和弟弟孙权找来,嘱托后事,将印绶授给孙权。

孙策死后,孙权十分伤心,悲痛不止。

张昭劝他说:“现今奸邪作乱,互相争夺,豺狼当道,如果只顾悲哀,而不去考虑大事,这就好像开着门请强盗进来一样,岂不自招祸患。

”听了张昭的劝说,孙权止住悲伤。

张昭请孙权换上衣服,扶他上马视察军队。

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

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

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多听这些富有寓意的故事,有助于宝贝更为深化的了解中国的历史。

以下是我给大家精选整理的富有教育意义成语故事,欢送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处:《三国演义》四十九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释义:譬如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终一个重要条件。

故事: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战胜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

刘备采纳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反抗曹操。

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压倒性优势。

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两人不约而同,都主见只有火攻,才能战胜曹操。

可等一切都打算好后,周瑜却发觉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

这时正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假如用火攻,不但烧不着曹操,反而会烧到自己的头上,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军发起火攻。

周瑜眼看火攻不能实现,急得口吐鲜血,病倒在床上,名医、良药都治不好他的病。

这时诸葛亮去探望周瑜,问他为何得病。

周瑜不愿说出实情,就说:“人有旦夕祸福,怎能保住不得病呢?”诸葛亮早猜透了他的心事,就笑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能预料到呢?”周瑜听到诣葛亮话中有话,特别惊异,就问有没有治病的良药。

诸葛亮说:“我有个药方,保证治好您的病。

”说完,写了16个字,递给周瑜。

这16个字是: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一看,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是神人啊:”他的心思既然已被诸葛亮猜中,便请教破敌之策。

谙葛亮有丰富的天文气象学问,他预料到近期确定会刮几天东南风,就对周瑜说:“我有呼风唤而的法术,借结你三天三夜的东南大风,你看怎样?”周瑜开心他说:“不要说三天三夜,只一夜东南大风,大事便胜利了:”周瑜吩咐部下做好一切火攻的打算,等候诸葛亮借来东风,立刻进兵。

诸葛亮让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坛,然后登坛烧香,口中念念有词,装做呼风唤雨的样子。

半夜三更,忽听风响旗动,周瑜连忙走出军帐观看,真的刮起了东南大风,他赶忙下令发起火攻。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2)【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坚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最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3)【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十分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之后,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因此,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4)【不耻下问】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

儿童成语故事

儿童成语故事

儿童成语故事儿童成语故事一:孔融让梨从前,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孩,名叫孔融。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父亲买了一些梨回家。

家里有五个兄弟,父亲让孔融来分梨。

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剩下的大梨都分给了哥哥们。

父亲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自己拿最小的。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梨。

”父亲听后非常高兴,夸奖孔融懂得谦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谦让,不争抢,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故事中的成语是“孔融让梨”,用来形容一个人懂得谦让,不与人争抢。

儿童成语故事二:画蛇添足从前,有个人得到了一壶酒,他决定和几个朋友一起分享。

他们约定,谁画的蛇最快,谁就能得到这壶酒。

其中一个人画得非常快,他画完蛇后,看到其他人还没画完,就得意地说:“我画得这么快,还可以给蛇添上脚。

”于是他在蛇的身体上画上了脚。

就在他画脚的时候,其他人的蛇也画完了,他们指着他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给它添上脚,这不是画蛇添足吗?”结果,他们没有把酒给他,而是给了那个画得第二快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过分,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个故事中的成语“画蛇添足”的解释是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儿童成语故事三:掩耳盗铃掩耳盗铃是一个古代中国的寓言,描述了一个小偷试图偷取一个响铃。

由于担心铃声会暴露他的行踪,他愚蠢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不会听到铃声。

这个故事用来嘲笑那些自欺欺人,认为只要自己看不见或听不见,别人也就不会发现真相的人。

这个故事中的成语“掩耳盗铃”的解释是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儿童成语故事四: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一群羊,一天晚上,狼来偷羊,咬死了好几只。

第二天,他修补了羊圈,防止狼再次进来。

邻居看到后说:“你早干什么去了?羊都丢了才修补羊圈。

”那个人回答说:“现在修补也不晚,至少可以防止剩下的羊再被狼咬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及时补救,虽然不能挽回已有的损失,但可以防止更大的损失发生。

寓有深意的成语故事5篇

寓有深意的成语故事5篇

寓有深意的成语故事5篇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因此孩子要多接触成语故事,学习了解中国的历史。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选整理的寓有深意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安乐窝这个典故出自《宋史.列传.道学一.邵雍》。

邵雍字尧夫。

初到洛阳的时候,住在四面透风的破房子里。

富弼、司马光和吕公著等各位贤人,被罢官以后也住在洛阳。

平时他们很敬重邵雍,经常跟邵雍来往,而且为邵雍买了园田与住宅。

到了农时,邵就自己去园田耕种与收割,但收获下来的粮菜,只够一个人的吃用和换取必备的衣裳。

为表示"安贫乐道,不求荣华富贵",邵雍把自己的住处叫作"安乐窝"。

早晨起来,点好香坐着休息,到了傍晚,自己便斟上三、四杯酒喝下,稍微有一点酒意就行了,但从不喝醉。

兴趣来了,他就吟成诗章,然后又放声朗诵。

每到春天和秋天,邵雍就到洛阳城里去游玩。

刮风下雨是不出门的。

出去的时候,就坐一辆小车,让一个人拉着,心里想到哪儿,就到哪儿。

官宦人家的人一听出他的车音,就争着出门等候迎接。

这些人家的小孩子与奴仆,也喜欢他来,互相说:"我们家的先生来了。

"他们就不再称呼邵雍的姓名了。

他在这些人家,有时竟一连住上两宿方肯离去。

有一些好多事的人,便在自己家里仿照邵雍的"安乐窝",盖一处房舍,等邵雍来了住,他们把这房子称作邵雍的"行窝"。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安逸舒适的生活。

安步当车这个典故原载《战国策.齐策》。

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颜蜀的人,很有才能,不愿做官,宁愿隐居在家。

有一天,齐宣王召见他并用十分傲慢的口气说:"蜀,过来!。

"蜀站立不动,也叫道:"王,过来,"齐宣王大怒,高声喝道:"到底是国君高贵还是文士高贵?"蜀笑道:"当然是文士高贵,国君有什么高贵的。

具有教育含义的成语典故5篇

具有教育含义的成语典故5篇

具有教育含义的成语典故5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局部,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以下是我给大家精选整理的具有教育含义的成语典故,欢送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太公钓鱼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见纣王荒淫无道,便弃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嘲笑,所以短暂隐居在渭水河边的小村庄里,以待时机。

一天,他正在渭河边钓鱼解闷,有一樵夫武吉担柴路过,,见他竟用直钩钓鱼,还离着水面三尺远,鱼钩上也没挂香饵,便问长者贵姓。

姜尚答道:姓姜名尚,字子牙,号正熊。

武吉叹了口气说: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象你这样愚拙的人,还自号正熊,实不相称!姜尚微微一笑:老夫钓鱼是假待机进取是真。

然而要钓王与侯,宁在直中取,不行曲中求!武吉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

说罢,就担起柴担进城去了。

不料武吉进城失手打死了守门的军士招来杀身大祸,巧逢西伯姬昌路过,得知武吉是个孝子,家中有老母无人奉养,便赠与黄金十两,命他回去安排好老母再来领罪。

老母灰心,便带武吉来向姜尚求教挽救之法。

姜教他如此这般,从今武吉只在乡中干活,不再进城去了。

光阴似箭,不觉又是一个春天。

一日,西伯来到渭河边春游打猎。

忽听有人唱道: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治世有污。

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慢惜寻贤路姬昌命人将歌者找来,见是武吉,大喝道:你怎敢欺我,不来领罪,反在此唱歌?武吉便照实说了,并说这歌也是姜尚所作,姬昌认为姜尚必是贤者,便当即赦免了武吉的死罪,命他带路来河边寻访姜尚。

姜尚为试姬昌的诚意,未理采而避入芦苇丛中。

姬昌求贤心切,三日后,又封武吉为武德将军,再次带路,亲率百官一同再访姜尚,封为太公。

后来太公辅佐文王,随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上下其手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

楚国出兵侵略郑国。

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有实力反抗的,结果,郑国遭受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

战事完毕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绩,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吵,彼此都不愿让步,一时没有方法解决得来。

心怀志向,给孩子讲立志的成语故事

心怀志向,给孩子讲立志的成语故事

心怀志向,给孩子讲立志的成语故事1. 《囊萤映雪》:晋代有两个穷苦的孩子,一个叫车胤,一个叫孙康。

车胤捉萤火虫用来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你们想想,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努力学习,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就好比我们有明亮的灯光,却还总是抱怨学习辛苦,这说得过去吗?2. 《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读书时把头发拴在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发就会被扯痛,立马清醒继续读书。

战国的苏秦,读书疲倦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

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啊!你们平时学习要是困了,会不会也想点特别的办法来让自己清醒呢?3. 《凿壁偷光》: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晚上点不起灯。

但他很聪明,把墙壁凿了个洞,借邻居家的光来读书。

这多厉害呀!如果是你们,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来读书吗?4. 《闻鸡起舞》:东晋的祖逖和刘琨,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

他们可真是有决心啊!你们是不是也应该有点这种听到什么就立刻行动起来的精神呢?比如听到闹钟就赶紧起床,而不是赖床。

5. 《铁杵磨针》:李白小时候看到一个老婆婆在磨一根大铁杵,老婆婆说要把它磨成针。

李白很惊讶,但老婆婆说只要坚持就能做到。

这就像你们学习一样,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的,对不对?6. 《牛角挂书》:隋朝的李密,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哇,这也太勤奋了吧!你们能做到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不忘读书吗?7. 《韦编三绝》:孔子读《易》,把竹简的绳子都翻断了多次。

他是多么热爱学习啊!你们有没有对什么事情这么执着过呢?8. 《昼耕夜诵》:有个人白天种地,晚上读书,可努力了。

这就像你们,白天上学,晚上回家也可以再看看书呀,可不能只想着玩游戏哦!9. 《目不窥园》:汉代的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都没到花园里去看过。

这是一种怎样的专注呀!你们能在学习的时候不分心吗?10. 《废寝忘食》:孔子的弟子颜回,为了学习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

你们也试着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废寝忘食一次呀,说不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呢!我觉得呀,给孩子讲这些成语故事太重要啦!能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立志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追求自己的梦想。

意义深刻的成语故事

意义深刻的成语故事
由于他才能出众,就被当时的皇帝任命为建武大将军,统率着扬州、豫州、徐州、兖(yǎn)州和青州五个州的军队。他担任大将军期间,率领部队打了很多胜仗,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一次战斗中,殷浩的军队打了败仗,他便被免去官职流放到信安这个偏远的地方。
殷浩到了信安之后,虽然表面上没有任何反抗的言行,但内心里却是十分不满,而且充满了怨气。人们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到他,他总是要么在静坐发呆,要么就在漫无目的地乱走,还用手在半空中比画着写字。大家暗中细细观察后,才发现他原来一直在比画着“咄咄怪事”这四个字。原来殷浩被罢官,事出突然,其中的原因连他自己也弄不明白。所以,他只是对空书写“咄咄怪事”四字,来表现内心的迷惑和愤懑(mèn)。
渔夫说:“还不是因为你们要来攻打我们。郑定公说谁能让你们退兵,他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父亲救过您的面上,就不要攻打我们了。”伍子胥感叹一声,说:“是你父亲救了我,我才能当上大将军的。好吧,这个恩情我一定会报答的。”说完,伍期,刘备统率大军前去攻打汉中。汉中的守将夏侯渊得到消息后,马上派人通知上司曹操,曹操听说后大吃一惊,立刻亲自率兵四十万前往抵御刘备的军队。
夏侯渊知道曹操的援军马上就到,便派夏侯尚带兵进攻。刘备的将领黄忠见曹军前来挑战,就派大将陈式去迎战。夏侯尚和陈式交战了几个回合之后,夏侯尚便假装战败想要逃走,陈式乘胜追击。谁知走到半路,山上突然滚下来很多大木头,砸中了陈式,夏侯渊便生擒了陈式。
说完,渔夫便跑到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他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着船桨。伍子胥看到后,问渔夫:“年轻人,你是谁啊?”渔夫回答道:“你没看到我手里的船桨吗?当年我父亲就是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啊。”
伍子胥想了想,便说:“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一位渔夫救了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就是他的儿子。你怎么在这里呢?”

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成语是一种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表达方式。

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和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下面我将为你讲述几个中华传统美德成语的故事。

1. 和气生财:相传古时候,一个富商自诩为天下第一人。

他心胸狭窄,待人傲慢无礼。

一天,他得罪了一位名叫张和的善良邻居。

张和以和为贵,没和富商生气,反而向他道了个和气生财的祝福。

过了几年,富商身败名裂,而张和却因为和蔼可亲,广交朋友,生意红火。

大家看到这个情景,都惊叹于和气生财的智慧。

2. 心平气和:据说有一个叫李平的人,他脾气暴躁,常常因为小事发火。

他的邻居都很讨厌他。

一天,李平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名叫王和的智者。

王和告诉他,心平气和能带来幸福。

从那天起,李平开始改变,学会了心平气和。

他变得温和友善,与人为善。

渐渐地,他赢得了邻居们的好感,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孔子的伟大思想家。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治理好家庭和国家,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品德。

他认为个人修身、家庭齐整、国家治理有序之后,整个天下才能太平。

孔子自己身体力行,勤学修身,传播他的思想。

后来,他的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道德教育。

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成语的故事,都向我们传达了关于友善、谦和、修养和公德的重要价值观。

它们提醒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坚守这些美德,以建立一个和谐、富有智慧和尊重的社会。

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教益,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具有教育意义的小学成语故事

具有教育意义的小学成语故事

具有教育意义的小学成语故事对小学生进行成语教育有助于了解历史典故,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小学成语故事!1、沆瀣一气唐僖宗时,有个叫崔沆的主考官,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

由于两人都姓崔,而他们的单名“沆”和“瀣”连在一起,又恰恰是表示夜间水气的“沆瀣”两字,于是有人就开玩笑说他们是“沆瀣一气”。

沆瀣一气:比喻彼此气味相投。

2、不自量力春秋时,弱小的息国与较大的郑国相邻。

一次两国发生争执,息国国君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出兵侵略郑国,被郑国军队打得大败。

当时有见识的人就认为息国不仅无理,而且还“不量力”,是走在死亡的道路上。

果然,没有多久,息国就被楚国灭亡了。

不自量力:指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3、乐不思蜀三国时,蜀主刘备死后,由昏庸无能的儿子刘禅继位。

后来蜀国灭亡,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带到洛阳,一次,司马昭请刘禅饮酒,席间让人表演了一些蜀国的娱乐节目。

当时跟随刘禅投降的蜀国人看后都产生了亡国的伤感,唯独刘禅嬉笑自如。

后来司马昭问他是否怀念故国刘禅却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

4、从善如流春秋时,楚国攻打郑国,晋军元帅栾书率军前去救援。

楚军一见晋军,就撤回去了。

栾书于是转而攻打依附楚国的蔡国。

楚国急忙派出两个县的兵力,前来援救。

这时,晋军上下斗志高昂,准备迎战楚军。

只有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三人劝栾书退兵,避开楚军的锋芒。

栾书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后来晋军趁楚军回国之际,出兵攻克了蔡国。

从善如流:比喻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5、多难兴邦春秋时,楚灵王为了称霸,想与诸侯会盟,派椒举前去邀请晋平公参加。

晋平公想拒绝,司马侯劝他去。

晋平公说:“晋国地势险要,战马多,而楚国又多灾多难。

我们完全用不着怕它。

”他劝晋平公把眼光放远点,同意楚灵王的邀请。

“多难以固其国”后多作“多难兴邦”。

邦:国家。

多难兴邦:指多经困难,反而可以促使上下团结奋斗,使国家强盛起来。

6、买椟还珠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成语故事大全(精选30篇)

成语故事大全(精选30篇)

成语故事大全(精选30篇)成语是浓缩的历史,读成语可以知古鉴今。

学成语并不是脱离语言环境,而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从中了解古代历史,以及一些重大事件。

往往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一个成语就浓缩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学习成语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的过程。

绝大多数成语言简意赅,富于哲理,学习先贤智慧,还能教会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小编经过认真筛选,精选了一些脍炙人口又很有教育意义的成语,供孩子们参考学习。

1、好逸恶劳东汉和帝时,有一位太医,名叫郭玉。

郭玉从小就跟着老师学习把脉和针灸,他医德高尚,治好了很多病人。

当他给那些贫贱的人治病时,治愈率很高。

但是当他给那些王孙贵族们治病的时候,却常常发生治不好的情况。

有一次,汉和帝的一位贵人(嫔妃的称号)得了病,为了让郭玉给诊治,汉和帝就让这位贵人换上一般人的衣服,并且改换了地方,让郭玉去看病。

郭玉不知道这个病人就是皇帝的贵人,他详细地询问了病情之后,便按部就班地应用针灸疗法,一针就治好了她的病。

汉和帝非常奇怪,就问郭玉这是什么原因。

郭玉回答说:“用针灸治病,位置差一点儿也不行。

当我给王公贵族们治病的时候,他们高高在上,我心里很害怕。

因此,使我在四个方面很为难:一是我不能随意进行诊治;二是怕他们自己不注意,耽误治疗;三是怕他们体质不好,不能用足够剂量的药;四是怕他们好逸恶劳。

因此,他们虽然也是我治疗过的,但是有时候就不容易痊愈。

”汉和帝听了,认为郭玉说得很有道理。

意义:后来,人们就用“好逸恶劳”来形容某人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逸,安逸;恶(WS),讨厌,憎恨。

2、携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蕴含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

蕴含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

蕴含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家阅读,供您参考。

随遇而安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

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

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安”。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是何缘故成了如此?水土不同是也。

想一想,人如果像此橘,应该如何应对呢?当今这个社会,千变万化,每个人一生当中所处的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怎么去面对呢?有大智慧的人都认为,坚持自己的信念,随遇而安吧。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

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

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

小和尚看到花种洒了,连忙要去扫。

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突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小和尚一看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连忙努力地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了屋内,哭着说,自己的不小心把花种全撒了,然而老方丈微笑着说道“随安”。

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

对于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心态就是“随遇而安”。

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有福气!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是,他说,要想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也就行了。

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人有他那般的闲情与心情罢了。

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乐事,甚至于去找寻苍穹中的闪耀星星,这样,就是环境没有任何改变,你的心境从此也会大不一样了。

环境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个人怎么面对拂逆和不顺。

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生活中有很多的成语故事,那么,有哪些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成语故事精选,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成语故事精选1:【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不寒而栗】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名叫义纵,因为受到太后的恩宠,做了上党郡某县令。

上任以后,公务办得很出色,案子处理上敢作敢为,不论是有钱有势的豪绅,还是平民,只要犯了法,义纵秉公审办,皇上很赞赏他,调他做河内郡都尉。

一到任,他立即把祸害一方的豪门大族满门抄斩,一时间,河内郡的治安和社会风气大有好转,有人不慎把东西失落在道路上,也没有人抢走据为已有。

义纵调到南阳任太守时,一个做恶多端的豪强地主宁成,正在南阳居住。

宁成为了讨好义纵,每次迎送都装出谦恭的样子。

但是,义纵对他的恶行早有所闻,到南阳后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就查清他的罪行,把他关押起来。

后来,汉武帝又任命义纵做定襄太守。

有典故寓意的成语故事_成语故事大全

有典故寓意的成语故事_成语故事大全

有典故寓意的成语故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事物认识的结晶,每个成语都是古人智慧的浓缩而如今我们现代日常又经常用得到。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典故寓意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典故寓意的成语故事篇一:揠苗助长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

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

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有典故寓意的成语故事篇二:画蛇添足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

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

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

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都同意这样做。

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

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

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

再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还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

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他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

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

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了解故事,不仅可以让我们在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更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先人的聪明和才智,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

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1:孟母三迁从前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

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2:以德报怨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睿智的伟人。

他在与公子纠争位时曾挨过政敌管仲的一箭,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应该说齐桓公与管仲之仇不共戴天,可是,当他登上国君之位后,却以政治家的敏锐,桓公意识到齐国的发展需要管仲这样的人才,听从了师傅鲍叔牙的劝说,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并重用了管仲。

由于齐桓公以毫无芥蒂的重用回报当年的一箭之仇,深深地感动了管仲,从此,管仲便尽心效力国事,鞠躬尽瘁,最终助齐桓公实现富国强兵,进行了“尊王攘夷”,率先登上春秋霸主之位,成就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

战国时期的另一名人蔺相如也是一个以德报怨的楷模。

他以超人的勇气和智慧,让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在秦王眼皮下遛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了赵国,功盖朝廷;后来,在秦赵两国的渑池之会上,当赵王处境非常尴尬的之时,他又凭借自己的睿智和胆略,帮助赵王摆脱了受辱的困境,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由于其功劳显赫,得到赵王的重用和封赏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可是,生性刚直粗犷的廉颇却偏偏对蔺相如很不服气,扬言一定要找个机会羞辱居自己之上的蔺相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蕴含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
家阅读,供您参考。

随遇而安
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

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

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
安”。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是何缘故成了如此?水土不同是也。

想一想,人如果像此橘,应该如何应对呢?当今这个社会,千变万化,每个人一生当中所处的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怎么去面对呢?有大智慧的人都认为,坚持自己的信念,随遇而安吧。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

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

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

小和尚看到花种洒了,连忙要去扫。

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突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小和尚一看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连忙努力地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了屋内,哭着说,自己的不小心把花种全撒了,然而老方丈微笑着说道“随安”。

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

对于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心态就是“随遇而安”。

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有福气!
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是,他说,要想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也就行了。

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人有他那般的闲情与心情罢了。

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乐事,甚至于去找寻苍穹中的闪
耀星星,这样,就是环境没有任何改变,你的心境从此也会大不一样了。

环境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个人怎么面对拂逆和不顺。

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

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就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从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

从容地由不如意中去发掘新的前进道路,才是求得快乐与安静最好的办法。

各得其所
汉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外甥,隆虑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权势,经常为非作歹,难免要惹出大事。

她担心自己死后,昭平君会犯死罪无人救他,便在病重时对武帝说:“陛下,我愿以一千斤黄金和一千万钱,为昭平君预赎死罪。

”这种事没有先例,但汉武帝见她病生得很重,为了安慰她,也就点头应允了。

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因没有人管束他,日益骄横。

一次他酒后杀人,被捕入狱。

武帝非常难过,叹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这个儿子,死前把他托付给了我,现在要判他死罪,我实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们都说:“公主早已替他赎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武帝摇摇头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须遵守。

如果因为我的亲属而破坏法令,岂不失信于民?”最后,武帝狠了狠心,还是下诏处死了昭平君。

处死了昭平君,武帝心里很难过。

但是,太中大夫东方朔却向武帝祝酒说:“赏功不避仇敌,
罚罪不考虑骨肉,这两点陛下都做到了。

四海之内的百姓就会各如其所愿。


覆水难收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

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

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

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

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
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

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

但马氏认为他在说空话骗她,无论如何不相信。

姜太公无可奈何,只好让她离去。

后来,姜太公终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

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

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

成语出处:这个成语****于宋.王桃《野客丛书》,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

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成语解释:“覆水难收”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

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感恩图报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

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夠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

」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

」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回去吴国。

」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打渔郎把船桨夹在胳肢窝下面,跑去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

他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著船桨:「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

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渔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呀?」打渔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爸爸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他还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呀。

」伍子胥一听:「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
打渔的先生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打渔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渔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

我们的国君郑定公说:『只要谁能夠请伍将军退兵,不来攻打郑国,我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经救过您,不要来攻打郑国,也让我回去能得到一些奖赏。

」伍子胥带着感激的语气说:「因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夠活着当上大将军。

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我一定会帮你这个忙的!」伍子胥一说完,马上把吴国的士兵通通带回去。

打渔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郑定公。

一下子,全郑国的人都把打渔郎当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渔的大夫」,郑定公还送给他一百里的土地呢!
伍子胥为了报答打渔郎的爸爸帮助过他,他不但不攻打郑国还让打渔郎得到奖赏,这就叫做“感恩图报”。

返老还童
注音( fǎn lǎo hun tng )
解释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

扭转衰老,回复童
青春与活力,精力异常旺盛。

出处《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汉史游《急就篇》:“长乐无极老复丁。

”《旧唐书宦官书》:“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返老还童。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巴金《探索集大镜子》:“别人说我焕发了青春,我完全接受,甚至更进一步幻想自己~。


近义词鹤发童颜、老当益壮
歇后语八十岁演员扮孩子、八十老人进幼儿园
灯谜祖孙回家;祖孙回归
代,现形容老年人恢复了青春与活力,精力异常旺盛。

这个成语****于《云笈七签》,......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为童,渐从此矣! 刘安,汉文帝弟淮南王厉的长子,文帝十六年,袭父封为淮南王,好文学,曾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返老还童”是晋朝人葛洪撰写《神仙传》一书中一则有关淮南王
封淮南王以后,更是潜心钻研,四处派人打听却老之术,访寻长生不老之药。

有一天,忽然有八位白发银须的老汉求见,说是他
们有却老之法术,并愿把长生不老之药献给淮南王。

刘安一听,知是仙人求见,真是大喜过望,急忙开门迎见,但一见那八个老翁,却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八个老汉一个个白发银须,虽然精神矍铄,但毕竟是老了呀!哪会有什么防老之术呢? “你们自己都那样老了,我又怎么可以相信,你们有防老之法术呢?这分明是骗人!”说完,叫守门人把他们撵走。

八个老汉互相望了一眼,哈哈笑道:“淮南王嫌我们年老吗?好吧!那么,再让他仔细地看看我们吧!” 说着,八个老翁一眨眼工夫,忽然全变成儿童了。

已经年老的人,一下子回复到了儿童时期,这是全然不可能的,所以这仅仅是传说故事而已。

《云笈七签》这部道教书籍中提到的“返老还童”,也仅仅是炼丹、法术的有关传说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