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配方计算公式 PU Calculations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
PU 资料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 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
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 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
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酸值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224.0,水份含量0.01%,酸值12,求聚酯羟值 羟值校正 = 224.0 + 1.0 + 12.0 = 257.03.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
羟值 =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 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 羟值 = OH% × 33 = 5 × 33 = 1654. 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56.1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
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羟值官能度分子量10001.56⨯⨯=336650100031.56=⨯⨯=分子量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 CH 2CH 2OH HN<CH 2CH 2OH分子式中,N 原子量为14,C 原子量为12,O 原子量为16,H 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12+2×16+11×1=1055. 异氰酸基百分含量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TDI 、MDI 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
聚氨酯硬泡沫配方及计算
聚氨酯硬泡配方及计算方法一、硬泡组合料里最需要计算的东西是黑白料比例(重量比)是不是合理,另一个正规的说法好像叫“异氰酸指数"是否合理,翻译成土话就是“按重量比例混合的白料和黑料要完全反应完”.因此,白料里所有参与跟—NCO反应的东西都应该考虑在内。
理论各组分消耗的—NCO 摩尔量计算如下㈠主料:聚醚、聚酯、硅油(普通硬泡硅油都有羟值,因为加了二甘醇之类的稀释,部分泡沫稳定剂型硅油还含有氨基)配方数乘以各自的羟值,然后相加得数Q,S1 = Q÷56100㈡水:水的配方量W S2 = W÷9㈢参与消耗—NCO的小分子物:配方量为K,其分子量为M,官能度为N S3 =K× N/M(用了两种以上小分子的需要各自计算再相加) S = S1+S2+S3基础配方所需粗MDI份量[(S×42)÷0。
30 ]×1.05 (所谓异氰酸指数1.05)其实以上计算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消耗量,由于黑白料反应过程复杂,实际—NCO消耗量肯定不止这个数,比如有三聚催化剂的情况,到底额外消耗了多少—NCO,这个没人说得清楚。
另外,聚醚里有水分,偏高0.1%就很严重;聚醚羟值也是看人家宣传单的,我见过有聚醚羟值范围跨度90mgKOH/g,那个计算数出来后只能参考,不能认真![试验设计]之“冰箱、冷柜”类本组合料体系重要要求及说明1、流动性要好,密度分布“尽量”均匀.首先要考虑粘度,只有体系粘度小了,初期流动性才会好(主份平均粘度6000mPa.S以下,组合料350mPa。
S以下),其次体系中的钾、钠杂离子要控制在一个低限(20ppm以内),从而可控制避免三聚反应提前,即:体系粘度过早变大。
如果流动性欠佳,发泡料行进至注料口远端就会出现拉丝痕致使泡孔结构橄榄球化,这个位置一定抗不住低温收缩.2、泡孔细密,导热系数要低。
不难理解泡孔细密是导热系数低的第一前提,此时首先考虑加有403或某些芳香胺醚进入体系(它们所起的作用是首先与—NCO反应,其生成物与其它组份互溶、乳化稳定性提升,并保证发泡体系初期成核稳定,也就是避免迸泡,从而使泡孔细密)其次聚醚本身单独发泡其泡孔结构要好(例如以山梨醇为起始的635SA比蔗糖为起始的1050泡孔要细密均匀得多,还有含有甘油为起始剂的835比1050细密,即便是所谓的4110牌号的聚醚,含丙二醇起始的比二甘醇的好。
聚氨酯发泡配方计算
聚氨酯发泡配方计算聚氨酯发泡配方是制备聚氨酯发泡材料的重要步骤。
聚氨酯发泡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具等领域,具有轻质、隔热、吸音、抗震等优良性能。
本文将介绍聚氨酯发泡配方的计算方法和关键要素。
聚氨酯发泡材料的配方包括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催化剂、发泡剂和其他辅助剂。
其中,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发泡材料的主要成分,起到提供聚氨酯基体的作用。
异氰酸酯是与聚醚多元醇反应生成聚氨酯的重要原料。
催化剂用于加速反应速率,发泡剂用于产生气泡,从而使材料发泡。
计算聚氨酯发泡配方时,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性能指标,包括密度、硬度、压缩强度、热导率等。
根据这些指标,选择合适的原料比例。
接下来,根据配方中各原料的密度、等效摩尔质量等数据,计算出各原料的质量比例。
以聚醚多元醇为例,假设所选用的聚醚多元醇的密度为1.2 g/cm³,等效摩尔质量为300 g/mol。
如果要制备密度为0.5 g/cm³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可以使用以下计算公式:聚醚多元醇质量比例= (所需密度- 聚氨酯基体密度)/(聚醚多元醇密度 - 聚氨酯基体密度)= (0.5 g/cm³ - 1.2 g/cm³)/(1.2 g/cm³ - 聚氨酯基体密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例。
同样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原料的计算。
根据配方中各原料的质量比例,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各原料质量。
除了质量比例,还需要考虑催化剂和发泡剂的用量。
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聚醚多元醇质量的1%到3%之间,而发泡剂的用量则根据所需的发泡效果来确定。
在计算配方时还需要考虑到原料的成本和可获得性。
一些特殊的性能要求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原料,这也会影响到配方的选择。
聚氨酯发泡配方的计算是制备聚氨酯发泡材料的重要步骤。
通过合理选择原料比例和考虑催化剂和发泡剂的用量,可以制备出具有所需性能的聚氨酯发泡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配方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满足具体要求。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PU资料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
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
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酸值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水份含量%,酸值12,求聚酯羟值羟值校正 = + + =3.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
羟值 =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羟值 = OH% × 33 = 5 × 33 = 1654. 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
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CH 2CH 2OHHN <CH 2CH 2OH分子式中,N 原子量为14,C 原子量为12,O 原子量为16,H 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12+2×16+11×1=1055. 异氰酸基百分含量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TDI 、MDI 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完整版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
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
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羟值校正=羟值分析测得数据+酸值羟值校正=羟值分析测得数据-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224.0,水份含量0.01%,酸值12,求聚酯羟值羟值校正=224.0+1.0+12.0=257.03.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
羟值=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羟值=OH%×33=5×33=1654.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56.1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
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CH2CH2OHHN<?CH2CH2OH分子式中,N原子量为14,C原子量为12,O原子量为16,H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12+2×16+11×1=1055.异氰酸基百分含量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TDI、MDI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
聚氨酯防水计算公式
聚氨酯防水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防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地下室、水池、屋顶等部位。
聚氨酯防水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和可靠的防水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在使用聚氨酯防水材料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防水效果。
本文将介绍聚氨酯防水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聚氨酯防水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面积计算。
在进行聚氨酯防水施工前,首先需要计算防水面积。
防水面积的计算一般按照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包括墙面、地面、天花板等部位。
计算防水面积时,需要考虑到施工中的接缝、收口等部位,以确保整体的防水效果。
防水面积计算公式为:防水面积 = 面积1 + 面积2 + … + 面积n。
2. 材料用量计算。
在确定了防水面积后,需要计算所需的聚氨酯防水材料用量。
聚氨酯防水材料的用量计算一般按照施工要求和厂家提供的施工参数进行,包括涂布厚度、干膜厚度、施工层数等。
聚氨酯防水材料用量计算公式为:材料用量 = 面积×涂布厚度÷干膜厚度×施工层数。
3. 施工成本计算。
在确定了防水面积和材料用量后,可以进行施工成本的计算。
施工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设备费用等。
在进行施工成本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施工周期、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施工成本的准确性。
施工成本计算公式为:施工成本 = 材料费用 + 人工费用 + 设备费用。
4. 施工周期计算。
在确定了防水面积和施工成本后,需要进行施工周期的计算。
施工周期的计算一般按照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进行,包括施工工序、施工队伍、施工设备等。
施工周期计算公式为:施工周期 = 施工工序1时间 + 施工工序2时间 + … + 施工工序n时间。
以上是聚氨酯防水计算公式的基本内容,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应用。
以某地下室防水工程为例,其防水面积为200平方米,施工要求涂布厚度为1.5mm,干膜厚度为0.8mm,施工层数为2层。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材料用量、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
聚氨酯配方计算公式 PU Calculations
Calculations in PU Software. Definitions (2)NCO-Side (2)Polyol-Side (2)Parts (2)Parts by Weight (2)Parts by 100 (2)Parts by 100 Polyols (2)Side Composition (2)Products Properties (2)Functionality (2)Equivalent Weight of a Polyol (2)Equivalent Weight of a Polyol Blend (3)Equivalent Weight of an Isocyanate (3)Equivalent Weight of an Isocyanate Blend (3)Acid Number (3)Hydroxyl Number (OH Number) (3)Equivalent Number (3)Molecular Weight (3)Number of Moles (3)Real Functionality (3)Calculations for a Formulations (4)Average Equivalent Weights [g/mol] (4)Enthalpy [cal/g] (4)Average Functionality (4)Average Real Functionality (4)Total Equivalent Numbers [mol] (4)Volume Gas [mol/kg] (4)Converted at Gel point [%] (5)Isocyanate index (5)OH Links (5)Urethane-Urea Linkages (5)Molecular weight per CrossLink [g/mol] (5)Average Second Moment Functionality (6)Average CrossLink Functionality (6)Blowing Index [mol/kg] (6)Definitions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 apply:NCO-SideThe isocyanate-containing blend (Isocyanates, other NCO additives…). Called A-Side in US.Polyol-SideThe polyol-containing blend, (polyols, chain extenders, cross-linker, water, catalysts and surfactants). Called B-Side in US.PartsIndependent Component Weight QuantityParts by WeightComponent Weight Quantity over Total 100 w/o Physical Blowing Agent. Parts by 100Component Weight Quantity over Total 100Parts by 100 PolyolsComponent Weight Quantity over Total Polyols 100Side CompositionComponent Weight Quantity over its Side 100Products PropertiesFunctionalityThe functionality of a Polyol-side foam ingredient is the number of isocyanate reactive sites on a molecule. For polyols, an averagefunctionality is generally used:polyol moles / total OH moles total ity Functional Average =Equivalent Weight of a PolyolClassically defined a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a polyol divided by its functionality. Functionality of a polyol is complex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monols from propylene oxide isomerization and diols (derived from water). In practice, the equivalent weight is calculated from the analyzed hydroxyl (OH) number. The equivalent weight is necessary for isocyanate requirement calculations and is derived from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Number OH / 1000 x 56.1 Polyol a of Weight Equivalent =Equivalent Weight of a Polyol BlendFor foam systems based on a blend of polyols, the net equivalent weight can be calculated:number) acid Number (OH / 1000 x 56.1 Polyol a of Weight Equivalent += Equivalent Weight of an IsocyanateThe weight of an isocyanate compound per isocyanate site. This is calculated from the analyzed isocyanate (NCO) content:NCO % x 100 x 42 Isocyanate an of Weight Equivalent =Equivalent Weight of an Isocyanate BlendFor foam systems using a blend of different isocyanates, the net equivalent weight of the blend is given by:∑=sIsocyanate Iso) Wt.Eq.(Pbw/ 100 Blend s Isocyanate of Weight Equivalent Acid NumberA number arising from a wet analytical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residual acidic material in a polyol. It is reported in the same units as hydroxyl number.Hydroxyl Number (OH Number)A number arising from a wet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hydroxyl content of a polyol; it is the milligrams of potassium hydroxide equivalent to the hydroxyl content in one gram of polyol or other hydroxyl compound.Weight Equivalent 1000/ x 56.1 Number OH =Equivalent NumberMole equivalent of functional site (OH or NCO).(mole) )t Weight (Equivalen / Parts Number Equivalent =Molecular Weight(g/mol)ity Functional * Weight Equivalent Mw =Number of Moles(mole) ) Weight (Molecular / Parts Mole =Real FunctionalityCalculated over Polyols only, Real Functionality takes into account Unsaturated level of Polyols.FUnsat ityFunctional Unsat -Weight Equivalent Weight Equivalent onality RealFuncti +=Calculations for a Formulations Average Equivalent Weights [g/mol]entNumberISOEquival Isocyanate of Parts Totalht valentWeig AvgISOEqui = ervalentNumb PolyolEqui Polyols of Parts Total eight quivalentW AvgPolyolE = ntNumber OHEquivale H Total eight quivalentW AvgPolH2OE O = Enthalpy [cal/g]CO))TotalMoleN *15.5-Water)(TotalMole * 15.5)(-22.5olyol TotalMoleP *15.5)(((-24 *10 Enthalpy +++= Average FunctionalityolyolTotalMoleP Number Equivalent Polyoltionality AvgPolFunc = HTotalMole ntNumber OHEquivale ionality AvgOHFunct O = CO TotalMoleN entNumber ISOEquival tionality AvgISOFunc =. (NCO additives are accounted here). Average Real Functionality∑=Polyols Polyols 100Per Parts onality x RealFunctictionality AvgRealFunTotal Equivalent Numbers [mol] ∑=only Polyols Number Equivalent:er valentNumb PolyolEqui ∑=only Isocyanate Number Equivalent:entNumber IsoEquival ∑>=OH with Products Number Equivalent ntNumber OHEquivale ∑>=0NCO with Products Number Equivalent entNumber NCOEquival Volume Gas [mol/kg]1000* CFC)But Parts All (Total Water of moles Total erKgCO2TotalmoleP = 1000*CFC)But Parts All (Total d Halogenate of moles Total erKgCFC TotalmoleP = erKgCO2TotalmoleP erKgCFC TotalmoleP eGas TotalVolum +=Parts All Total 22400* Water of moles Total Foam of Gr per CO2 of Centimeter Cubic Total =Converted at Gel point [%]Theoretical conversion of OH and NCO-groups at gel (ConvNCO=ConvOH*index) according to Stockmayer W.H., J.Polymer Sci. 9,69 (1952); 11, 424 (1953). The approximations in the Stockmayer theory are:•All functional groups of a given type are equally reactive. • No ring formation occurs during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See also: publications by K.Dusek, M.Gordon and C.W.Macosco.NCOConvGel*Index Isocyanate :=OHConvGel 1)-tionality (AvgOHFunc *1)-ctionality (AvgIsoFun *Index Isocyanate 1= NCOConvGel Isocyanate indexntNumberOHEquivale entNumber ISOEquival Index Isocyanate = OH Links∑>=>=2f and 0OH with Products Partsk TotalOHlin . (water incl.) Urethane-Urea LinkagesaterTotalMoleW er valentNumb PolyolEqui eaLinkages UrethaneUr = Molecular weight per CrossLink [g/mol]Mc is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per crosslink. The assumption for the calculation is that the stoichiometric amount of isocyanate reacts with the hydroxyl groups and water to form urethane and urea and the excess of isocyanate reacts to allophanate and biuret.Reference: Th.Broennum SPI conference 1991 p243()⎟⎟⎟⎟⎟⎟⎟⎟⎠⎞⎜⎜⎜⎜⎜⎜⎜⎜⎝⎛++1)+ctionality (AvgISOFun *ht valentWeig AvgISOEqui 1)-ctionality (AvgISOFun *)IsoIndex 1-(1*TotalISO tionalityAvgISOFunc *ht valentWeig AvgISOEqui 2)-ctionality (AvgISOFun *IsoIndex TotalISO ntWeight 2OEquivale AvgPolyolH *tionality (AvgOHFunc 2)-tionality (AvgOHFunc *k TotalOHlin TotalNCO +k TotalOHlin =Link MwPerCrossCrossLink Density [link / kg]Calculated estimate for the cross-link density = 1000/ MwPerCrossLink Average Second Moment FunctionalityMole *ity Functional Mole *ity Functional :ality vgFunction SndMomentA 2∑∑= Average CrossLink Functionality∑∑>=>==2f with Products 2f with Products 2Mole*ity Functional Mole *ity Functional ty unctionali CrossLinkF Blowing Index [mol/kg]Equals the total number of moles blowing agent per kilogram formulation. This value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itial cell-pressure at room-temperature, to calculate the foam density (Smits G.F. ,J.Cellular Plastics vol 29 jan. (1993) pp57-98.)1000*AgentBlowing But Parts All Total Moles =ex BlowingInd BA ∑ ∑=PartWeight M total foam ,。
环氧树脂聚氨酯固化剂计算办法
环氧树脂聚氨酯固化剂计算办法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环氧树脂-P U树脂固化剂配比计算方法1、胺类固化剂w(100 质量份数树脂所需胺固化剂质量份数)/% =(胺当量/环氧当量)*100 质量份数树脂 =(胺的分子质量*100 质量份数树脂)/(胺分子中活泼氢原子数*环氧当量) =(胺的分子质量/胺分子中活泼氢原子数)*环氧值 =(胺的分子质量/胺分子中活泼氢原子数)*(环氧基质量百分数/环氧基分子质量)2、低相对分子量聚酰胺用量计算低相对分子量聚酰胺产品指标说明中常用“胺值“这一指标衡量氨基的多少,陈声锐认为,这不能正常正确反映活泼氢原子的数目,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胺值作为计算聚酰胺用量的依据。
对于典型的聚酰胺,可以用下式计算用两。
w(聚酰胺)%=(56100/胺值*f )*环氧值 n-3式中:56KOH(*10 mol) f -------------系数,f =(n+2)/(n+1),n 为多亚乙基多胺中 CHCH —的重复数减去 1 n n 2 2 3、酮亚胺用量计算W(酮亚胺)%=(固化剂当量/环氧当量)*100这里的“当量“系指酮亚胺和水完全反应时相当有时在厂家产品规格说明书上除了给出“当量“外,还会给出“有效胺含量“系指酮亚胺和水完全反应时游离出来的反应性多胺(以体积或质量的分数表示)。
4、曼尼期碱用量计算酚、醛和胺缩合反应制得的产物成为曼尼期碱。
经典的曼尼期碱是由苯酚、甲醛及乙二胺反应制得,应用亦普遍。
按下式计算出的固化剂的量与按最大粘接强度决定的用量彼此很吻合。
Q=~K式中,K 为环氧树脂中环氧基的质量分数,%。
5、酸酐固化剂用量计算当使用一种酸酐固化剂时:W(酸酐)%=C*(酸酐当量/环氧当量)*100式中:酸酐当量=酸酐的分子质量/酸酐基的个数 C 为修正系数,场合不同采用不同的数值 C= , 一般的酸酐,使用含氯酸酐,或使用辛酸亚锡等有机金属盐;,使用叔胺作固化剂;使用两种酸酐混合物固化环氧树脂时1)将环氧当量换算成环氧值2)按混合比求出混合酸酐中每种酸酐的当量3)求 100g 混合酸酐的当量4)求出 100g 环氧树脂所用酸酐量PU产品中 PU 固化剂与PU 含羟基组份配比、配量的计算方法1 计算公式OH 值 42×100PU 固化剂需要量= ———×—————×(NCO/OH 比)561 NCO%式中: OH 值——PU 含羟基树脂羟值,mgKOH/g561——常数42——NCO 当量100——PU 含羟基树脂设定固体量2 羟值(mgKOH/g)、羟基百分含量(%)、羟基当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为羟基百分含量=(17/羟基当量)×100羟值=33×羟基百分含量3 PU 聚酯漆中含羟值树脂占 62%(该树脂不挥发份为 70%,固体羟值为 120),要求计算 100份 PU 聚酯漆应配 NCO%为 9的 PJ01-50 固化剂多少(设计要求 NCO:OH为 :1)代入计算公式120 42×(100×70%×62%)PJ01-50 固化剂配量= ——×————————————×= 份561 9即应配 NCO%为 9的 PJ01-50 固化剂份。
聚氨酯算公式中有及算方法
PU 资料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 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
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 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
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酸值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224.0,水份含量0.01%,酸值12,求聚酯羟值 羟值校正 = 224.0 + 1.0 + 12.0 = 257.03.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
羟值 =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 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 羟值 = OH% × 33 = 5 × 33 = 1654. 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56.1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
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羟值官能度分子量10001.56⨯⨯=336650100031.56=⨯⨯=分子量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 CH 2CH 2OH HN<CH 2CH 2OH分子式中,N 原子量为14,C 原子量为12,O 原子量为16,H 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12+2×16+11×1=1055. 异氰酸基百分含量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TDI 、MDI 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
PU 资料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 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 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酸值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水份含量%,酸值12,求聚酯羟值 羟值校正 = + + = 3.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 羟值 =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 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 羟值 = OH% × 33 = 5 × 33 = 165 4. 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羟值官能度分子量10001.56⨯⨯=336650100031.56=⨯⨯=分子量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 CH 2CH 2OH HN < CH 2CH 2OH分子式中,N 原子量为14,C 原子量为12,O 原子量为16,H 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12+2×16+11×1=105 5. 异氰酸基百分含量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TDI 、MDI 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 式中42为NCO 的分子量对预聚体及各种改性TDI 、MDI,则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得;有时异氰酸基含量也用胺当量表示,胺当量的定义为:在生成相应的脲时,1克分子胺消耗的异氰酸酯的克数;胺当量和异氰酸酯百分含量的关系是: 6. 当量值和当量数当量值是指每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单位官能度所相应的分子量;如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则其当量值在聚醚或聚酯产品规格中,羟值是厂方提供的指标,因此,以羟值的数据直接计算当量值比较方便; 7. 异氰酸酯指数%48174242%=⨯=NCO TDI 的%6.33250242%=⨯=NCO MDI 的官能度数均分子量当量值=异氰酸酯指数表示聚氨酯配方中异氰酸酯过量的程度,通常用字母R 表示; 式中:W 异为异氰酸酯用量 W 醇为多元醇用量 E 异为异氰酸酯当量 E 醇为多元醇当量例,根据下列配方,计算异氰酸酯指数R;水当量为9聚氨酯泡沫塑料计算公式及其应用1. 聚氨酯泡沫收率计算方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时物料变动情况可按下式表示: 上式4个方程式中左边为使用的原料,右边为产物; ⑷式中:A :为催化剂,稳定剂,泡沫稳定剂等物料中不挥发物质;B :为催化剂,稳定剂,泡沫稳定剂等物料中挥发物质;从以上方程式看出,聚氨酯化合物是最终产品,CO 2与CCL 3F 在发泡过程中损失,其他助剂要看是属于挥发组份还是非挥发组份;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收率的计算: 在实际计算中要分析损失物料:⑴式中实际无损失,⑵式中CO 2逸出,⑶式中CCL 3F 汽化,⑷式中B 物质的挥发部分损失; 于⑵式中1公斤克分子的水将损失1公斤克分子的CO 2 ,其损失量为W 公斤;9水醇醇异异多元醇当量数异氰酸酯当量数)异氰酸酯指数(W E W E W R +==10003==聚酯当量即⑶式中损失的为F 公斤;则 F = 发泡剂CCL 3F 的全量 ⑷式中损失的组份为B 公斤; 则总损失量:W+F+B 以上收率用百分率表示:例 以普通软泡制备过程为代表做的收率计算; 当发泡配方为:计算:F= B=0从计算说明,按以上配方发泡,当使用原料一百公斤时则制得泡沫塑料为公斤; 2. 异氰酸酯用量的计算在聚氨酯泡沫配方中,异氰酸酯用量是根据配方中多元醇的质量指标、水的用量来计算的;⑴聚氨酯硬泡配方异氰酸酯用量的计算 异氰酸酯用量计算方法每100克多元醇所需的异氰酸酯用量如下:式中:W —异氰酸酯用量 G —异氰酸酯当量值%100⨯++-使用原料的总计)(使用原料的总计B F W 44180.4⨯=W 按gG W 100⨯=g —多元醇当量值TDI 的当量值为87、MDI 的当量值为125、PAPI 的当量值为126~127; 则多元醇所需的异氰酸酯用量: 式中:W 为异氰酸酯用量W 醇为多元醇用量与水反应所需的异氰酸酯用量公式式中:G 为异氰酸酯当量值 W 水为水的当量值 9为水的当量值 发泡配方中所需异氰酸酯总量聚氨酯泡沫制备过程中,除了多元醇和水需用的异氰酸酯用量外,还需考虑异氰酸酯过量程度即异氰酸酯指数及纯度;因此,聚氨酯泡沫塑料中所需异氰酸酯总用量公式如下:式中:W 总为所需异氰酸酯重用量 G 为异氰酸酯当量值 W 醇为配方中多元醇的总用量 W 水为配方中水的总用量 R 为异氰酸酯指数 P 为异氰酸酯纯度对普通聚氨酯硬泡来说,指数R 一般为,异氰酸酯的纯度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所 变化,若不特别说明,在计算时,PAPI 的纯度通常认定为90%; 例,根据下列配方计算出PAPI 的用量:9水W G W ⨯=P R W W G W 1]910001.56[⨯⨯+⨯⨯=水羟值醇总求PAPI 用量=异氰酸酯用量的简单算法在硬泡中,异氰酸酯通常采用PAPI,则G 为126,R 一般选用,纯度P 为90%,则可简化为: W 总=W 醇×羟值×+16×W 水 例,根据下列配方计算PAPI 的用量PAPIW 总=W 醇×羟值×+16×W 水 W 总=500×500×+100×770×+16×3 W 总=907g隔热保温层厚度计算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隔热保温材料已广泛用于冷库、油管、保温管道等; 正确地确定隔热层厚度将大大地节省原料,降低材料费用; 绝热工程包括保温和保冷两方面的内容; 经济厚度计算方法是一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把绝热材料的投资和热冷损失的费用综合考虑后得出一种经济厚度,此时保温与保冷费用和热损失费用之和为最小;一般控制绝热层表面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不大于规定值;据国家计委节能局、国家经委能源局召开的全国供热系统节能座谈会提出的“供热系统节能暂行规定”讨论稿,对于保温管道与设备生产允许最大散热损失为:9.0105.1]77010001.5610050010001.56500[126⨯⨯⨯+⨯⨯=总W⑴外径小于或等于1000m/m的设备和管路的厚度计算公式:ts = ta+Aa1式中,D1:保温层外径,mD:保温层内径,mA:散热量Kcal/m2·h规定值λ:保温材料导热系数,Kcal/m·h·℃a1:传热系数Kcal/m2·h·℃tf:管内介质温度,℃ts:保温层表面温度,℃ta:环境温度℃对保温采用全年平均气温,对保冷、环境温度和相对温度采用夏季平均值X:保温层厚度,m⑵外径大于1000m/m的设备和管道以及平面计算公式:在实际计算中,保温层表面温度ts如何确定与各方面都有关系;从能耗考虑,ts 与大气温度t越接近越好,但是,相应的其投资费用也越大;反之,则能源又随投资费用的减少而大幅度的增加;因此,保温保冷层表面温度应分别高于大气温度和露点温度;同时,式中a1的值外部传热系数对保温的场合往往直接取10,对保冷取7;例1,某冷库,库内最低温度为-20℃,夏季平均气温为30℃,湿度为85%,采用聚氨酯泡沫作绝热材料,其厚度应为多少已知 tf = -20℃ ta= 30℃λ= Kcal/m·h·℃ a1=7 Kcal/m2·h·℃ts的求法:t s 为绝热层表面露点温度,查阅饱和蒸汽压表得:2DD X I-=30℃时的饱和蒸汽压为柱×=应略高于露点温度,故 ts=+℃或+1℃,代在下的饱和温度为℃查表因为在保冷时ts入:高于露点温度1℃ ,则:如ts所以,以上冷库的绝热层厚度应为厘米以上;。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
PU 资料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 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
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 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
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酸值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224.0,水份含量0.01%,酸值12,求聚酯羟值 羟值校正 = 224.0 + 1.0 + 12.0 = 257.03.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
羟值 =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 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 羟值 = OH% × 33 = 5 × 33 = 1654. 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56.1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
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羟值官能度分子量10001.56⨯⨯=336650100031.56=⨯⨯=分子量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 CH 2CH 2OH HN<CH 2CH 2OH分子式中,N 原子量为14,C 原子量为12,O 原子量为16,H 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12+2×16+11×1=1055. 异氰酸基百分含量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TDI 、MDI 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
聚氨酯硬泡沫配方及计算
聚氨酯硬泡配方及计算方法一、硬泡组合料里最需要计算的东西就是黑白料比例(重量比)就是不就是合理,另一个正规的说法好像叫“异氰酸指数”就是否合理,翻译成土话就就是“按重量比例混合的白料与黑料要完全反应完”。
因此,白料里所有参与跟-NCO反应的东西都应该考虑在内。
理论各组分消耗的-NCO摩尔量计算如下㈠主料:聚醚、聚酯、硅油(普通硬泡硅油都有羟值,因为加了二甘醇之类的稀释,部分泡沫稳定剂型硅油还含有氨基)配方数乘以各自的羟值,然后相加得数Q,S1 = Q÷56100㈡水:水的配方量W S2 = W÷9㈢参与消耗-NCO的小分子物:配方量为K,其分子量为M,官能度为N S3 =K× N/M(用了两种以上小分子的需要各自计算再相加) S = S1+S2+S3基础配方所需粗MDI份量[(S×42)÷0、30 ] ×1、05 (所谓异氰酸指数1、05)其实以上计算只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消耗量,由于黑白料反应过程复杂,实际-NCO消耗量肯定不止这个数,比如有三聚催化剂的情况,到底额外消耗了多少-NCO,这个没人说得清楚。
另外,聚醚里有水分,偏高0、1%就很严重;聚醚羟值也就是瞧人家宣传单的,我见过有聚醚羟值范围跨度90mgKOH/g,那个计算数出来后只能参考,不能认真![试验设计]之“冰箱、冷柜”类本组合料体系重要要求及说明1、流动性要好,密度分布“尽量”均匀。
首先要考虑粘度,只有体系粘度小了,初期流动性才会好(主份平均粘度6000mPa、S以下,组合料350mPa、S以下),其次体系中的钾、钠杂离子要控制在一个低限(20ppm以内),从而可控制避免三聚反应提前,即:体系粘度过早变大。
如果流动性欠佳,发泡料行进至注料口远端就会出现拉丝痕致使泡孔结构橄榄球化,这个位置一定抗不住低温收缩。
2、泡孔细密,导热系数要低。
不难理解泡孔细密就是导热系数低的第一前提,此时首先考虑加有403或某些芳香胺醚进入体系(它们所起的作用就是首先与-NCO反应,其生成物与其它组份互溶、乳化稳定性提升,并保证发泡体系初期成核稳定,也就就是避免迸泡,从而使泡孔细密)其次聚醚本身单独发泡其泡孔结构要好(例如以山梨醇为起始的635SA比蔗糖为起始的1050泡孔要细密均匀得多,还有含有甘油为起始剂的835比1050细密,即便就是所谓的4110牌号的聚醚,含丙二醇起始的比二甘醇的好。
聚氨酯实用配方(详细含硅油小料配比)
聚氨酯硬泡配方计算方法(实用)一:硬泡组合料里最需要计算的东西是黑白料比例(重量比)是不是合理,另一个正规的说法好像叫“异氰酸指数”是否合理,翻译成土话就是“按重量比例混合的白料和黑料要完全反应完”。
因此,白料里所有参和跟-NCO反应的东西都应该考虑在内。
理论各组分消耗的-NCO摩尔量计算如下㈠主料:聚醚、聚酯、硅油(普通硬泡硅油都有羟值,因为加了二甘醇之类的稀释,部分泡沫稳定剂型硅油还含有氨基)配方数乘以各自的羟值,然后相加得数Q,S1 = Q÷56100㈡水:水的配方量W S2 = W÷9㈢参和消耗-NCO的小分子物:配方量为K,其分子量为M,官能度为N S3 =K× N/M(用了两种以上小分子的需要各自计算再相加) S = S1+S2+S3 基础配方所需粗MDI份量[(S×42)÷0.30 ] ×1.05 (所谓异氰酸指数1.05)其实以上计算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消耗量,由于黑白料反应过程复杂,实际-NCO消耗量肯定不止这个数,比如有三聚催化剂的情况,到底额外消耗了多少-NCO,这个没人说得清楚。
另外,聚醚里有水分,偏高0.1%就很严重;聚醚羟值也是看人家宣传单的,我见过有聚醚羟值范围跨度90mgKOH/g,那个计算数出来后只能参考,不能认真![试验设计]之“冰箱、冷柜”类本组合料体系重要要求及说明1、流动性要好,密度分布“尽量”均匀。
首先要考虑粘度,只有体系粘度小了,初期流动性才会好(主份平均粘度6000mPa.S以下,组合料350mPa.S以下),其次体系中的钾、钠杂离子要控制在一个低限(20ppm以内),从而可控制避免三聚反应提前,即:体系粘度过早变大。
如果流动性欠佳,发泡料行进至注料口远端就会出现拉丝痕致使泡孔结构橄榄球化,这个位置一定抗不住低温收缩。
2、泡孔细密,导热系数要低。
不难理解泡孔细密是导热系数低的第一前提,此时首先考虑加有403或某些芳香胺醚进入体系(它们所起的作用是首先和-NCO反应,其生成物和其它组份互溶、乳化稳定性提升,并保证发泡体系初期成核稳定,也就是避免迸泡,从而使泡孔细密)其次聚醚本身单独发泡其泡孔结构要好(例如以山梨醇为起始的635SA比蔗糖为起始的1050泡孔要细密均匀得多,还有含有甘油为起始剂的835比1050细密,即便是所谓的4110牌号的聚醚,含丙二醇起始的比二甘醇的好。
聚氨酯实用配方(详细含硅油小料配比)
聚氨酯实用配方(详细含硅油小料配比)聚氨酯硬泡配方计算方法(实用)一:硬泡组合料里最需要计算的东西是黑白料比例(重量比)是不是合理,另一个正规的说法好像叫“异氰酸指数”是否合理,翻译成土话就是“按重量比例混合的白料和黑料要完全反应完”。
因此,白料里所有参与跟-NCO反应的东西都应该考虑在内。
理论各组分消耗的-NCO摩尔量计算如下㈠主料:聚醚、聚酯、硅油(普通硬泡硅油都有羟值,因为加了二甘醇之类的稀释,部分泡沫稳定剂型硅油还含有氨基)配方数乘以各自的羟值,然后相加得数Q,S1 = Q÷56100㈡水:水的配方量W S2 = W÷9㈢参与消耗-NCO的小分子物:配方量为K,其分子量为M,官能度为N S3 =K× N/M(用了两种以上小分子的需要各自计算再相加) S = S1+S2+S3 基础配方所需粗MDI份量[(S×42)÷0.30 ] ×1.05 (所谓异氰酸指数1.05)其实以上计算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消耗量,由于黑白料反应过程复杂,实际-NCO消耗量肯定不止这个数,比如有三聚催化剂的情况,到底额外消耗了多少-NCO,这个没人说得清楚。
另外,聚醚里有水分,偏高0.1%就很严重;聚醚羟值也是看人家宣传单的,我见过有聚醚羟值范围跨度90mgKOH/g,那个计算数出来后只能参考,不能认真![试验设计]之“冰箱、冷柜”类本组合料体系重要要求及说明1、流动性要好,密度分布“尽量”均匀。
首先要考虑粘度,只有4、相溶性。
指“聚醚、聚酯/硅油/水/催化剂/物理发泡剂”所组成的体系要互溶性好,均相稳定-----至少存放一段时间不能分层。
1)官能度构成及骨架类型。
原则上说官能度越高,所发泡体的物理性能数值(尺寸稳定、抗压强度等)就越“理想”,但往往官能度高的聚醚粘度偏大(多挂PO也能降低粘度,价格又下不来),所以,平均一下,4个官能度马马虎虎可以对付了;另外,如果聚醚体系中有芳香结构(苯环)引入,无疑也会提升泡体的物理性能。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
PU 资料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 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
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 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
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酸值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224.0,水份含量0.01%,酸值12,求聚酯羟值 羟值校正 = 224.0 + 1.0 + 12.0 = 257.03.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
羟值 =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 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 羟值 = OH% × 33 = 5 × 33 = 1654. 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56.1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
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羟值官能度分子量10001.56⨯⨯=336650100031.56=⨯⨯=分子量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 CH 2CH 2OH HN<CH 2CH 2OH分子式中,N 原子量为14,C 原子量为12,O 原子量为16,H 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12+2×16+11×1=1055. 异氰酸基百分含量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TDI 、MDI 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
聚氨酯实用配方(详细含硅油小料配比)
聚氨酯硬泡配方计算方法(实用)一:硬泡组合料里最需要计算的东西是黑白料比例(重量比)是不是合理,另一个正规的说法好像叫“异氰酸指数”是否合理,翻译成土话就是“按重量比例混合的白料和黑料要完全反应完”。
因此,白料里所有参与跟-NCO反应的东西都应该考虑在内。
理论各组分消耗的-NCO摩尔量计算如下㈠主料:聚醚、聚酯、硅油(普通硬泡硅油都有羟值,因为加了二甘醇之类的稀释,部分泡沫稳定剂型硅油还含有氨基)配方数乘以各自的羟值,然后相加得数Q,S1 = Q÷56100㈡水:水的配方量W S2 = W÷9㈢参与消耗-NCO的小分子物:配方量为K,其分子量为M,官能度为N S3 =K× N/M(用了两种以上小分子的需要各自计算再相加) S = S1+S2+S3 基础配方所需粗MDI份量[(S×42)÷0.30 ] ×1.05 (所谓异氰酸指数1.05)其实以上计算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消耗量,由于黑白料反应过程复杂,实际-NCO消耗量肯定不止这个数,比如有三聚催化剂的情况,到底额外消耗了多少-NCO,这个没人说得清楚。
另外,聚醚里有水分,偏高0.1%就很严重;聚醚羟值也是看人家宣传单的,我见过有聚醚羟值范围跨度90mgKOH/g,那个计算数出来后只能参考,不能认真![试验设计]之“冰箱、冷柜”类本组合料体系重要要求及说明1、流动性要好,密度分布“尽量”均匀。
首先要考虑粘度,只有体系粘度小了,初期流动性才会好(主份平均粘度6000mPa.S以下,组合料350mPa.S以下),其次体系中的钾、钠杂离子要控制在一个低限(20ppm以内),从而可控制避免三聚反应提前,即:体系粘度过早变大。
如果流动性欠佳,发泡料行进至注料口远端就会出现拉丝痕致使泡孔结构橄榄球化,这个位置一定抗不住低温收缩。
2、泡孔细密,导热系数要低。
不难理解泡孔细密是导热系数低的第一前提,此时首先考虑加有403或某些芳香胺醚进入体系(它们所起的作用是首先与-NCO反应,其生成物与其它组份互溶、乳化稳定性提升,并保证发泡体系初期成核稳定,也就是避免迸泡,从而使泡孔细密)其次聚醚本身单独发泡其泡孔结构要好(例如以山梨醇为起始的635SA比蔗糖为起始的1050泡孔要细密均匀得多,还有含有甘油为起始剂的835比1050细密,即便是所谓的4110牌号的聚醚,含丙二醇起始的比二甘醇的好。
聚氨酯板重量计算公式
聚氨酯板重量计算公式
聚氨酯板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冷库、车间等领域。
在使用聚氨酯板时,需要对其重量进行计算,以便更好地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
下面介绍聚氨酯板重量计算公式。
聚氨酯板的重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聚氨酯泡沫和面板。
聚氨酯泡沫是聚氨酯板的主要保温材料,其密度一般在30-50kg/m³之间。
面板一般采用彩钢板、铝锌板等材料,其厚度和重量也不同。
因此,聚氨酯板的重量计算公式为:
聚氨酯板重量=聚氨酯泡沫重量+面板重量
聚氨酯泡沫重量=聚氨酯泡沫体积×聚氨酯泡沫密度
面板重量=面板面积×面板厚度×面板密度
其中,聚氨酯泡沫体积和面板面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计算,聚氨酯泡沫密度和面板密度可以根据材料的规格和厂家提供的数据进行查询。
需要注意的是,聚氨酯板的重量计算公式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重量可能会因为材料的误差、加工工艺等因素而有所偏差。
因此,在使用聚氨酯板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
聚氨酯板重量计算公式是建筑、冷库、车间等领域使用聚氨酯板时
必备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聚氨酯、聚合物配比计算
聚氨酯、聚合物配比计算
概述
本文档旨在介绍聚氨酯和聚合物配比计算方法。
聚氨酯是一种
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汽车、家具等。
正确的聚氨酯配比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
提供一种简单的配比计算方法,帮助用户准确配比聚氨酯和聚合物。
配比计算方法
以下是一种简单的聚氨酯和聚合物配比计算方法:
1. 确定需求:首先,确定你所需的聚氨酯和聚合物的性能和特征。
比如,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等。
2. 选择原材料: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聚氨酯和聚合物原材料。
不同的原材料有不同的性能和配比要求。
3. 聚氨酯配比计算:根据聚氨酯配比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的
聚氨酯的配比。
这个公式基于聚氨酯的密度和所需特征的量。
4. 聚合物配比计算:根据聚合物配比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的聚合物的配比。
这个公式基于聚合物的特征的量。
5. 配比调整: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配比调整。
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和所需特征作出相应调整。
6. 实验验证:将调整后的配比进行实验验证,以确保材料的性能和品质符合预期。
注意事项
- 配比计算需要谨慎和精确。
在进行计算时,确保所使用的数据准确可靠。
- 不同的材料配比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计算方法和公式。
结论
通过本文档提供的简单的聚氨酯和聚合物配比计算方法,用户能够准确配比所需的材料,并保证材料的性能和品质。
配比计算是一项关键的工作,需要谨慎和精确。
希望本文档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聚氨酯算公式中有及算方法
PU 资料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 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
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 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
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酸值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224.0,水份含量0.01%,酸值12,求聚酯羟值 羟值校正 = 224.0 + 1.0 + 12.0 = 257.03.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
羟值 =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 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 羟值 = OH% × 33 = 5 × 33 = 1654. 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56.1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
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羟值官能度分子量10001.56⨯⨯=336650100031.56=⨯⨯=分子量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 CH 2CH 2OH HN<CH 2CH 2OH分子式中,N 原子量为14,C 原子量为12,O 原子量为16,H 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12+2×16+11×1=1055. 异氰酸基百分含量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TDI 、MDI 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lculations in PU Software. Definitions (2)NCO-Side (2)Polyol-Side (2)Parts (2)Parts by Weight (2)Parts by 100 (2)Parts by 100 Polyols (2)Side Composition (2)Products Properties (2)Functionality (2)Equivalent Weight of a Polyol (2)Equivalent Weight of a Polyol Blend (3)Equivalent Weight of an Isocyanate (3)Equivalent Weight of an Isocyanate Blend (3)Acid Number (3)Hydroxyl Number (OH Number) (3)Equivalent Number (3)Molecular Weight (3)Number of Moles (3)Real Functionality (3)Calculations for a Formulations (4)Average Equivalent Weights [g/mol] (4)Enthalpy [cal/g] (4)Average Functionality (4)Average Real Functionality (4)Total Equivalent Numbers [mol] (4)Volume Gas [mol/kg] (4)Converted at Gel point [%] (5)Isocyanate index (5)OH Links (5)Urethane-Urea Linkages (5)Molecular weight per CrossLink [g/mol] (5)Average Second Moment Functionality (6)Average CrossLink Functionality (6)Blowing Index [mol/kg] (6)Definitions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 apply:NCO-SideThe isocyanate-containing blend (Isocyanates, other NCO additives…). Called A-Side in US.Polyol-SideThe polyol-containing blend, (polyols, chain extenders, cross-linker, water, catalysts and surfactants). Called B-Side in US.PartsIndependent Component Weight QuantityParts by WeightComponent Weight Quantity over Total 100 w/o Physical Blowing Agent. Parts by 100Component Weight Quantity over Total 100Parts by 100 PolyolsComponent Weight Quantity over Total Polyols 100Side CompositionComponent Weight Quantity over its Side 100Products PropertiesFunctionalityThe functionality of a Polyol-side foam ingredient is the number of isocyanate reactive sites on a molecule. For polyols, an averagefunctionality is generally used:polyol moles / total OH moles total ity Functional Average =Equivalent Weight of a PolyolClassically defined a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a polyol divided by its functionality. Functionality of a polyol is complex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monols from propylene oxide isomerization and diols (derived from water). In practice, the equivalent weight is calculated from the analyzed hydroxyl (OH) number. The equivalent weight is necessary for isocyanate requirement calculations and is derived from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Number OH / 1000 x 56.1 Polyol a of Weight Equivalent =Equivalent Weight of a Polyol BlendFor foam systems based on a blend of polyols, the net equivalent weight can be calculated:number) acid Number (OH / 1000 x 56.1 Polyol a of Weight Equivalent += Equivalent Weight of an IsocyanateThe weight of an isocyanate compound per isocyanate site. This is calculated from the analyzed isocyanate (NCO) content:NCO % x 100 x 42 Isocyanate an of Weight Equivalent =Equivalent Weight of an Isocyanate BlendFor foam systems using a blend of different isocyanates, the net equivalent weight of the blend is given by:∑=sIsocyanate Iso) Wt.Eq.(Pbw/ 100 Blend s Isocyanate of Weight Equivalent Acid NumberA number arising from a wet analytical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residual acidic material in a polyol. It is reported in the same units as hydroxyl number.Hydroxyl Number (OH Number)A number arising from a wet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hydroxyl content of a polyol; it is the milligrams of potassium hydroxide equivalent to the hydroxyl content in one gram of polyol or other hydroxyl compound.Weight Equivalent 1000/ x 56.1 Number OH =Equivalent NumberMole equivalent of functional site (OH or NCO).(mole) )t Weight (Equivalen / Parts Number Equivalent =Molecular Weight(g/mol)ity Functional * Weight Equivalent Mw =Number of Moles(mole) ) Weight (Molecular / Parts Mole =Real FunctionalityCalculated over Polyols only, Real Functionality takes into account Unsaturated level of Polyols.FUnsat ityFunctional Unsat -Weight Equivalent Weight Equivalent onality RealFuncti +=Calculations for a Formulations Average Equivalent Weights [g/mol]entNumberISOEquival Isocyanate of Parts Totalht valentWeig AvgISOEqui = ervalentNumb PolyolEqui Polyols of Parts Total eight quivalentW AvgPolyolE = ntNumber OHEquivale H Total eight quivalentW AvgPolH2OE O = Enthalpy [cal/g]CO))TotalMoleN *15.5-Water)(TotalMole * 15.5)(-22.5olyol TotalMoleP *15.5)(((-24 *10 Enthalpy +++= Average FunctionalityolyolTotalMoleP Number Equivalent Polyoltionality AvgPolFunc = HTotalMole ntNumber OHEquivale ionality AvgOHFunct O = CO TotalMoleN entNumber ISOEquival tionality AvgISOFunc =. (NCO additives are accounted here). Average Real Functionality∑=Polyols Polyols 100Per Parts onality x RealFunctictionality AvgRealFunTotal Equivalent Numbers [mol] ∑=only Polyols Number Equivalent:er valentNumb PolyolEqui ∑=only Isocyanate Number Equivalent:entNumber IsoEquival ∑>=OH with Products Number Equivalent ntNumber OHEquivale ∑>=0NCO with Products Number Equivalent entNumber NCOEquival Volume Gas [mol/kg]1000* CFC)But Parts All (Total Water of moles Total erKgCO2TotalmoleP = 1000*CFC)But Parts All (Total d Halogenate of moles Total erKgCFC TotalmoleP = erKgCO2TotalmoleP erKgCFC TotalmoleP eGas TotalVolum +=Parts All Total 22400* Water of moles Total Foam of Gr per CO2 of Centimeter Cubic Total =Converted at Gel point [%]Theoretical conversion of OH and NCO-groups at gel (ConvNCO=ConvOH*index) according to Stockmayer W.H., J.Polymer Sci. 9,69 (1952); 11, 424 (1953). The approximations in the Stockmayer theory are:•All functional groups of a given type are equally reactive. • No ring formation occurs during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See also: publications by K.Dusek, M.Gordon and C.W.Macosco.NCOConvGel*Index Isocyanate :=OHConvGel 1)-tionality (AvgOHFunc *1)-ctionality (AvgIsoFun *Index Isocyanate 1= NCOConvGel Isocyanate indexntNumberOHEquivale entNumber ISOEquival Index Isocyanate = OH Links∑>=>=2f and 0OH with Products Partsk TotalOHlin . (water incl.) Urethane-Urea LinkagesaterTotalMoleW er valentNumb PolyolEqui eaLinkages UrethaneUr = Molecular weight per CrossLink [g/mol]Mc is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per crosslink. The assumption for the calculation is that the stoichiometric amount of isocyanate reacts with the hydroxyl groups and water to form urethane and urea and the excess of isocyanate reacts to allophanate and biuret.Reference: Th.Broennum SPI conference 1991 p243()⎟⎟⎟⎟⎟⎟⎟⎟⎠⎞⎜⎜⎜⎜⎜⎜⎜⎜⎝⎛++1)+ctionality (AvgISOFun *ht valentWeig AvgISOEqui 1)-ctionality (AvgISOFun *)IsoIndex 1-(1*TotalISO tionalityAvgISOFunc *ht valentWeig AvgISOEqui 2)-ctionality (AvgISOFun *IsoIndex TotalISO ntWeight 2OEquivale AvgPolyolH *tionality (AvgOHFunc 2)-tionality (AvgOHFunc *k TotalOHlin TotalNCO +k TotalOHlin =Link MwPerCrossCrossLink Density [link / kg]Calculated estimate for the cross-link density = 1000/ MwPerCrossLink Average Second Moment FunctionalityMole *ity Functional Mole *ity Functional :ality vgFunction SndMomentA 2∑∑= Average CrossLink Functionality∑∑>=>==2f with Products 2f with Products 2Mole*ity Functional Mole *ity Functional ty unctionali CrossLinkF Blowing Index [mol/kg]Equals the total number of moles blowing agent per kilogram formulation. This value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itial cell-pressure at room-temperature, to calculate the foam density (Smits G.F. ,J.Cellular Plastics vol 29 jan. (1993) pp57-98.)1000*AgentBlowing But Parts All Total Moles =ex BlowingInd BA ∑ ∑=PartWeight M total fo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