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词中的女性之美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描绘》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描绘宋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中宋词以其精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而闻名。
在众多的宋词作品中,女性形象是一个重要的题材之一。
宋词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绘,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观念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婚姻、家庭与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一、美丽妖娆在许多宋词中,可以看到作者们对于女性美丽妖娆形象的描绘。
她们常被描述为容貌明艳动人,身姿曼妙如画。
例如,“纤云弄巧”、“腰肢轻柔”、“眉目如画”等词语经常出现在这类描写中。
这些描绘不仅展示了宋代人们对于外貌美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女性柔美身姿和立体式容颜所抱有的赞美之情。
二、温柔贤淑除了外貌上的赞美以外,宋词中也充满了对女性温柔贤淑性格的描绘。
她们常被描述为体贴、善解人意、恬静和谦和等特质。
这样的形象描绘表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在家庭中角色的期望,强调她们具备的温和与善良品质。
三、聪明才智在一些宋词作品中,女性形象也展现出了聪明才智和思想独立的一面。
有些词人通过赞美女性的智慧、才情和见识来表达对她们的敬佩。
这种形象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教育与培养方面的关注,以及一些文化知识和学问已经开始逐渐成为妇女修养方面重要一部分。
四、坚韧自立同时,在一部分宋词中还出现了展现女性坚韧自立精神的形象描绘。
这些女性常被描述为有主见、勇敢坚定、能够独当一面,无论是在爱情中还是生活中都能够迎难而上。
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当时社会开始重视女性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女性在某些领域上的突破。
综上所述,宋词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绘涵盖了美丽妖娆、温柔贤淑、聪明才智和坚韧自立等多个方面。
这些描绘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观念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们对于爱情、婚姻、家庭与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的呈现与塑造。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描绘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多姿多彩,展示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在不同层面上的生活和地位。
本文将从典型的宋词作品中选取几个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并探讨她们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1. 婉约之美 - 李清照李清照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品多以个人情感抒发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家庭和生活的思考。
她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之作,如《如梦令》、《声声慢》等。
李清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常常具有婉约之美。
她通过细腻、柔情而有力度的文字描绘出内心深处真实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她个人的思考和体验,也反映了当时宋代女子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
在宋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受到许多限制。
然而,李清照的作品却突破了这些局限,展现了她独立思考、坚持追求内心真实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尽管她经历了家庭变故和社会动荡,但她仍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并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2. 贤淑之美 - 程嘉树程嘉树是南宋时期的女词人,也是著名司马光之女。
她创作了许多琼楼玉宇、歌颂家庭美好的词作品,如《浣溪沙》、《念奴娇·春情》等。
在程嘉树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中,贤淑之美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通过描述女性从容、柔美、有修养,并具备家庭责任感和社会地位的特点,程嘉树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这一形象成为当时社会中值得追求和推崇的范例。
在当时宋代社会中,封建礼教对于女性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女性主要被期待成为贤良淑德的妻子和母亲,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养育下一代的使命。
程嘉树通过创作出这样的女性形象,既是对封建礼教的遵循,也是对女性角色自身价值的强调。
3. 英勇之美 - 秦观秦观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男性词人,同时也以其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而闻名。
他创作了许多极富男欢女爱、抒发深情与浪漫气息的词作品,如《鹊桥仙》、《青玉案·元夕》等。
宋词中的女性意象与形象塑造

宋词中的女性意象与形象塑造引言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宋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深情的表达而被人们称道。
在宋词中,女性意象和形象塑造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描绘女性的美丽、温柔、坚强等特点,展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关注和理解。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分析宋词中女性意象与形象塑造。
一、婉约之美婉约是宋词创作最具特色的风格之一,它呈现了女性柔美、含蓄和内敛的气质。
在这种氛围下,女性形象常常被赋予翠花般的温柔和明月般的冷艳。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所描绘出来的是一位宛如玉立花枝的柔情佳人。
二、才情之光在宋代,女子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许多有才华的女士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才情脱颖而出。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是婉约与聪慧并存的。
王安石之妻王弗,就以她高超的文学才华闻名一时。
她与丈夫王安石共同培养了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
三、坚韧之力宋代社会注重男尊女卑,女性地位相对较低,但宋词中也有一些形象塑造了坚韧、勇敢和自强不息的女子形象。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道:“君怜一日千回顾,妾发初覆额”。
这里描绘了一位面对艰难困苦却依然坚韧不拔的女性。
四、家国情怀在宣扬家族伦理观念盛行的社会背景下,许多宋代女士将家国情怀融入作品中。
她们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祖国的深情厚意。
例如辛弃疾绝妙世间再无两词“青山隐隐水迢迢”的句子中,“水迢迢”的形象承载了女性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结论宋词中的女性意象与形象塑造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认知和呈现。
婉约之美、才情之光、坚韧之力以及家国情怀都在其中得到了表达。
这些形象丰富多样,呈现出不同个性特征,对于理解宋代女性地位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这些宋词中的女性意象与形象,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宋代文学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其中诗词成就尤为显著。
在这个时期的宋词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描写女性的美丽、聪明和温柔,表达了对女性美好品质的讴歌,并展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对家庭和婚姻关系的思考。
1. 女性容貌与美丽宋代词人通过描述女性容貌来展示她们的美丽和吸引力。
他们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描绘女性皮肤白皙如玉,眉目如画,形态窈窕等特征。
他们也把自然界和花草树木与女性相比较,以凸显她们清秀动人之处。
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他以婉约之笔描绘了一个清纯而美丽的佳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里将妇人与亲密伙伴执剪西窗前的烛光作比,传达出妇人美少年时的纤细容颜。
2. 女性才情与聪慧伴随女性形象的美丽描写,宋词也注重表现女性的才情和聪慧。
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表,女性在诗中也展示了她们的智慧和文学才能。
例如李清照,她是宋代最杰出的女性词人之一。
她以其聪明才智和敏锐洞察力而闻名。
通过她的词作,我们可以看到她对爱情、家庭和社会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是李清照《如梦令》中最为脍炙人口和具有代表性的两句诗。
用简练而质朴的文字描绘出了女子温婉含蓄、深思熟虑之态,在抒发自己真挚感情时控制语言音量,强调内心细腻且谦逊的品格。
3. 女性情感与家庭关系宋词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通常与家庭关系紧密相连。
词人们通过描写女性对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丈夫子女的深情厚意,展现了她们作为家庭中心角色的责任和关怀。
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描绘了妻子在元宵之夜为自己筹办宴会,并表达了对妻子深厚的感激之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里辛弃疾通过诗句抒发自己对妻子一直以来无私照料和陪伴的感恩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作为家庭核心成员所承担的责任和付出。
综上所述,宋词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在美丽、聪慧和情感等方面都有着独特而细腻的描绘。
宋词中描写女子美丽的词句

宋词中描写女子美丽的词句介绍宋词中以其婉约细腻的描写方式,塑造了许多美丽动人的女子形象。
这些女子的美貌和魅力引人入胜,使人无法忘怀。
本文将通过分析宋词中描写女子美丽的词句,探讨宋词家对女性美的理解和表达。
纤纤玉手,犹如春笋抽出宋词中经常描写女子的手,形容其纤细柔美。
纤纤玉手的形象令人赞叹,比喻女子的手指纤细如玉,动作轻盈优雅。
犹如春笋抽出,则形容女子手指的曲线美,宛如婉转的生长。
芙蓉面,冰雪肌宋词中常用芙蓉面和冰雪肌来描写女子的面容。
芙蓉面形容女子面庞晶莹剔透,宛如芙蓉花一般美丽动人。
冰雪肌则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娇嫩,如同冰雪一般纯净。
黛眉,如烟似雾黛眉是宋词中常用的描写女子眉毛的词语。
黛是黑色的意思,黛眉形容眉毛深黑而有神,柳叶弯弯。
如烟似雾则形容眉毛轻柔飘逸,宛若迷蒙的烟雾。
蓝色妆罢,淑女梳妆台宋词中有许多描写女子化妆的词句。
蓝色妆罢形容女子妆容精致,眉眼轻涂蓝色,犹如仙子下凡;淑女梳妆台则形容女子优雅整洁的梳妆台,显示出她们的品味和气质。
明眸皓齿,倾国倾城明眸皓齿是宋词中常见的描写女子眼睛和牙齿的词语。
明眸形容女子明亮清澈的眼睛,似乎能洞察人心;皓齿则形容女子洁白如玉的牙齿,犹如珍珠一般闪耀。
倾国倾城则形容女子的美貌,令国家和城市为之倾倒。
玉体横陈,凤冠珠缨玉体横陈形容女子身材窈窕,曲线优美。
凤冠珠缨则形容女子佩戴的华丽头饰,凤冠象征美丽和高贵,珠缨增添了女子的妖娆风情。
宛若楚楚可怜的小鸟宋词中也有描写女子身姿的词句。
宛若楚楚可怜的小鸟形容女子的举止娇羞可爱,仿佛小鸟般脆弱无助,引人怜爱。
丰盈酥胸,如花苞般含蕊丰盈酥胸形容女子丰满挺拔的胸部,富有诱惑力。
如花苞般含蕊形容女子胸前肌肤娇嫩光滑,宛若含苞待放的花蕾。
如水融融,含情脉脉如水融融形容女子美丽的眼神,柔和温情,仿佛水一般清澈宁静。
含情脉脉则形容女子眼神中透露出的情感,使人心生温暖和感动。
云鬓低垂,如河洲柳云鬓低垂形容女子的发髻和鬓发,垂落下来,如同云彩和柳枝一般婉约动人。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文化意义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文化意义引言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时期,也是词的黄金时代。
在宋词中,女性形象被广泛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观念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宋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1. 女性美和仕女文化宋代社会高度重视礼教与审美观念,因此对女性美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描述。
宋词中经常出现婉约、秀丽、柔媚等词语来描绘女子的容貌特征,以及纤纤玉手、踏歌轻舞等动作形态来塑造她们优雅自如的姿态。
同时,宋代还兴起了仕女画风潮,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仕女文化。
这种文化倾注了人们对于女性魅力和生活情趣的追求,并深刻影响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和地位的认知。
2. 千金小姐与贤淑妇人在宋词中,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被塑造得鲜活而多样。
千金小姐是其中一类常见形象,她们出身贵族,通常与清丽动人、聪慧伶俐等特质相结合。
这种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富家女性的期待和塑造。
另一类女性形象则是贤淑妇人,她们以家庭为中心,注重婚姻和家庭观念,并被赞扬为勤俭持家、孝顺尊长。
这种形象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良好婚姻关系及传统家庭价值观的推崇。
3. 文化意义:表达情感与维护社会秩序宋词不仅通过描绘女性形象来展示美学追求,还以此进行情感表达和思想倾诉。
在冷峻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形象成为歌颂爱情、寄托思乡之情、抒发个人情愫的重要载体。
同时,通过描写女性角色的品行和行为准则,宋词表达了对于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的关注。
这既是对传统礼教的延续,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塑造道德模范。
4. 女性形象与文学创作女性形象在宋词中不仅是一种表述对象,也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男性词人通过描绘女性来呈现自己的情感、思考人生的意义,并探索美与爱的深层含义。
女性形象为词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空间,同时也成为他们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结论宋词中女性形象丰富多样,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美和品行的追求,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
通过描绘女性形象,宋词既传递了爱情之美,又强化了家庭伦理观念,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女子之美宋词的女性形象

女子之美宋词的女性形象女子之美——宋词的女性形象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它以细腻、含蓄的文字表现手法,描绘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
宋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观念,对女子之美的描绘,使得宋词中的女性形象具备了独特而动人的魅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宋词中的经典女性形象,探讨宋代女子之美在文学作品中的展现。
一、温柔婉约的仕女形象宋词中最为人熟知的女性形象就是温柔婉约的仕女。
她们外表秀美,内敛温柔。
例如,《东篱乐府》中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院落溶溶月”,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婉约而温馨的仕女画面。
她们纤手如葱,眉目如画,体态娇柔,散发出一种恬静的美感。
细腻含蓄的描写,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并在心灵深处激发出对美的无限遐想。
二、坚韧勇敢的女将形象除了温柔婉约的仕女形象之外,宋词中也有一些塑造了坚韧勇敢的女将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外貌英勇威武,更重要的是她们内心的坚毅与智慧。
例如,南宋女将杨门孤女杨修枳,她勇猛善战,以一己之力守卫了丈夫的家族,并在丈夫遇难后,继续与敌方抗争。
她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勇敢,在历史与现实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贤淑持家的女性形象宋代儒家思想十分盛行,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责任有着明确的要求。
因此,宋词中也塑造了一批贤淑持家的女性形象。
她们是充满智慧、聪慧贤良、善于经营家庭的女性。
例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李时中》中的女主角,她能够从细微之处体会到夫妻之间的爱情与默契,她温顺贤惠,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女性形象展示了儒家文化中对女性贤淑持家的价值观,同时也传达了对家庭温馨和谐的向往。
四、才情出众的女士形象宋代对女性的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因此,在宋词中也塑造了一批才情出众的女士形象。
她们不仅拥有美貌,更有卓越的才智和学识。
例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女主角,她在文章中通过一番细腻而独特的描写,展现了她深厚的诗词修养和独到的见解。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百花齐放的文学风景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百花齐放的文学风景一、介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和感情。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出现较为丰富多样的时期之一。
在宋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她们丰富多变,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理解和对妇女地位变化的反映。
二、婉约佳人:清新淡雅婉约派是宋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其代表作家多以描写女性形象闻名于世。
这些作品通常以柔美、清新、淡雅为特点,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女性含蓄而乖巧性格的追求。
赵崇祚《鹧鸪天•木兰花》描述了杨贵妃悬浮在空中舞蹈的场景,通过舞姿动态揭示出杨贵妃那无与伦比的美貌与柔情。
三、刚柔并济:豪放不羁除了婉约派的女性形象,宋词中还出现了许多豪放不羁的女性形象。
这些形象往往勇敢、自由、独立,她们逆境而行,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述了一个女子在元宵节夜晚去听琴曲的情景,展示了她对自由与激情的追求。
四、才情出众:秀色可餐在宋词中,也有一些刻画女性才情出众的形象。
这些女性通常不仅美貌动人,而且才华横溢,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她的作品充满了对爱情和生活深入细致的描绘。
她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华和坚韧使她在当时独树一帜。
五、凤凰涅槃:重塑新颜不可忽视的是,在宋代文学中还存在着以贞石为代表的女性形象。
她们经历了人生的艰辛和考验,化身为凤凰涅槃般的重塑新颜。
杨万里的《丽人行》描述了一个妇女被迫忍受着丈夫去世后的寂寞和苦难,但她勇敢地面对困境,并最终化解了心中的痛苦。
六、结语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婉约佳人到刚柔并济,从才情出众到凤凰涅槃,这些形象展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变化所做出的反映。
宋代女性形象多样而丰富,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社会风俗、价值观和审美趣味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宋词中女性形象的简要介绍。
无论在美貌还是才情上,宋词中都展现了各式各样、百花齐放的女性形象,给读者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
赞美女生的宋词精选

赞美女生的宋词精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赞美女生的宋词精选,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容貌、体态之美女性的容貌、体态是女性美的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
女性较好的容颜和美妙的身姿,总是引人注目的。
当然,这对那些风流多情的才子词人来说,不仅会使他们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而且也往往能够触发他们将其再现于笔下的兴致。
于是,打开他们的词作,就很容易看到诸如此类的描写: 身材儿,早是妖晓,算风措,实难描。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
妍歌燕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
——柳永《合欢带》琼枝玉树不湘饶。
薄云衣、细柳腰。
眉眼细、好如描。
——张先《醉红妆》脸色朝霞红腻,眼色秋波明媚。
云度小钗浓鬓,雪透轻绮香臂。
——(晃补之《斗百花》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残。
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周邦彦《烛影摇红》这些词作从脸、眉、发、眼、手、肌肤、腰肢等多样的视点着墨,对女性的容貌、体态进行了形象的描绘,词中的那些女性被词人们写得妩媚动人、婀娜多姿、美仑美奂,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赞美女生的宋词精选如果说女性的容貌、体态之美是自然而成的美,那么,服装和饰物之美则是一种人工的美。
俗话说:“三分人材,七分打扮”,华艳精美的服装和饰物,不仅能够衬托出人体之美,而且与美丽的人体相配,更能产生相得益彰的审美效果。
然而.不管是词人意识到了服装和饰物对女性美的意义,还是出于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他们对女性服饰的描写,都比较多,并主要突出其浓艳、华贵、富丽。
如:宫锦袍熏水察香。
越纱裙染郁金黄.薄罗依约见明妆——贺铸《减字院溪沙》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欧阳修《浣溪沙》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绛唇——柳永《南歌子》淡黄衫子郁金裙,长忆个人人——柳永《少年游》约腕金条瘦,裙儿细裥如眉皱——吕渭志《千秋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简直就是一场琳琅满目的服饰博览会,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那些被绣衣金缕、罗裙缓带、翠锢宝钗装扮起来的“模特”,个个都是柔婉修美,风姿绰约。
唐宋诗词中女性美描写透析

22-167CN14-1034/IMZXS5/2009象形字“女”,有学者认为它是“用一条颀长的曲线自首始而至凹凸起伏的肩背、腰际、臀股,乃至膝至胫,至腿至足,尽显婀娜之姿态美”①;也有学者认为它标示了古代女性的惯常姿态“妇女活动多在室内,屈膝交手为其室内居处之常见姿态”②,展示了温柔贤惠的女性形象。
无论是基于生理学意义上的前者,还是基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后者,无疑都体现了人类对女性美的基本认知和审美追求。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最基本的经验是对人自身的理解。
我们非常了解人身体的组成部分、功能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个经验也反映在语言文学艺术中。
在古代,人们以自身,尤其是女性作为审美对象,把女性外在的容貌、体态乃至内在的性格、品德等作为美的标准。
“好,美也,从女子”③,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认为“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事物人人都喜欢,因此,“好”字又常用作动词,表示喜爱的意思。
可见,女性之美是大千世界纷繁众美中一道极为亮丽的独特风景。
那么,什么样的女性被看成是美的?女性美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可以在我国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中找到近趋完美的答案。
在自唐至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蘅塘退士编选的300首经典唐诗⑤和唐诗宋词鉴赏大家郭伯勋教授编选的300首经典宋词⑥中,古代文学史上名声斐然的文人雅士们曾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和细腻的语言绘制了一幅幅生动的美女图。
这些美好形象的描写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人类对女性共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取向。
一、花想容———花样娇好的容颜史达祖《东风第一枝》:“红欲断、杏开素面”,新绽放的红杏,遮盖上一层白雪,雪缀杏枝,白花朵朵,如漂亮姑娘粉脸颜开。
苏轼《海棠》:“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海棠花的艳丽迷人如美人酒后的粉面。
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极言贵妃绰约芳艳之美,云彩想变作她的衣裳,花朵想变作她的容颜,其美惟花可比。
《2024年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范文

《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篇一一、引言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一环,以其婉约、细腻的特质,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在宋词的创作中,女性化特征尤为突出,不仅体现在词作内容上,更在艺术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本文旨在探讨宋词女性化特征的演变历程,以展现其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内涵。
二、女性化特征的初期——婉约柔美在宋词的初期,女性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婉约柔美。
这一时期的词作多以女性视角抒发情感,描绘生活琐事、儿女情长,充满了女性的细腻情感。
词人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感受,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女性的柔情与愁思。
三、女性化特征的发展——情深意切随着宋词的不断发展,女性化特征逐渐深化。
这一时期的词作在婉约柔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探索。
词人们以更为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展现出了女性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四、女性化特征的巅峰——华丽辞藻与细腻情感到了宋词的巅峰时期,女性化特征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的词作不仅在情感上更为丰富,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更为多样。
词人们运用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笔触,将女性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既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魅力,又传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五、女性化特征的影响与传承宋词的女性化特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婉约柔美的风格、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华丽的辞藻,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
同时,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也成为了后世文学中重要的艺术形象之一,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宋词的女性化特征也得以保留和发扬光大。
六、结语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是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特色之一。
从婉约柔美到情深意切,再到华丽辞藻与细腻情感,宋词的女性化特征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历程。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描写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描写导言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中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宋词以抒发真情实感、揭示社会风俗和人生哲理为主要目标,女性形象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宋词中女性形象的描写及其特点。
一、婉约之美的女性在宋词中,很多女性形象都展现出了婉约之美。
她们温柔贤淑,体态优雅,令人心生怜爱之情。
比如李清照所描绘的女子常常具有纤弱柔美、清丽凄婉之感。
《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一句就以幽深内敛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位待情郁郁寡欢的女子形象。
二、坚韧与智慧并存的女性除去婉约之美外,宋词也塑造了许多坚韧与智慧并存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追求独立自主,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苏轼笔下的女性形象就是这样的典范,她们不甘心受制于世俗束缚,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江城子》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展现了女性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一面。
三、善解人意的女性在宋词中也有很多描绘女性善解人意、深得人心的形象。
她们懂得关怀他人,宽容大度,并能以智慧化解矛盾。
辛弃疾刻画的女性形象往往具备睿智和善解人意的特质。
《青玉案·元夕》描写了一个聪明而富有理解力的女子,在节日之夜默默忍受着分居之苦,表现出了她内心深处对家庭和爱情的真挚情感。
四、个性与坚定信念并存的女性不乏个性鲜明、信念坚定的女性形象在宋词中出现。
她们追求自由、勇敢面对社会的压力和困难。
这类女性形象多半表现为个体的突破与坚强,同时彰显出宋代妇女追求自我价值和尊严的精神面貌。
辜鸿铭《玉蝴蝶·闲激》中的叶红英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个性与坚定信念的女性形象。
综上所述,宋词中具有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描写,她们或婉约动人、或坚韧智慧、或善解人意、或个性坚定。
这些形象不仅展现了宋代女性的特质与风采,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若需使用该文本需要经过适当修改和参考其他来源以确保内容准确性和原创性。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背景探讨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背景探讨引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鼎盛时期。
宋词作为其中的精华之一,在描绘女性形象方面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追求。
本文将从宋词中抽取若干代表性作品,深入探讨其中描绘的女性形象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婉约伶俐:被男性诗人赋予的情感理想在宋词中,有很多描绘女性柔美、婉约且伶俐机智的形象。
这些形象往往体现了当时男性对于理想女性形象的描述和追求。
例如,李清照《如梦令》一词中,以巧思而脱颖而出;陆游《钗头凤·世情薄》一词中,则展现了女子在纷繁世态下保持自身洒脱优雅之态。
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定位和期望:温顺而聪慧,并能够随机应变,让人喜欢和敬佩。
这种描绘女性的方式也暗示了当时社会性别关系与家庭结构的特点。
二、痴情绝世:女性追求爱情的殷切期待宋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在婚姻中往往没有太多自主权利,但宋词中仍然可以看到女性对于爱情的强烈渴望和坚定不移的追求。
苏轼《水调歌头》中“把酒问青天”的诗句表达了他对于失去挚爱所带来痛苦而长久的思念之情。
这些描绘女性形象的作品中有苦有甜,既有被禁锢在传统社会规范下无法自主选择伴侣的遭遇,也有通过自己努力战胜困难、追求真爱并最终成功的故事。
这些词作给予了那个时代中普通女子们勇气与希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们对于婚姻和情感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三、艳丽风华:富贵闲适社会环境的呈现在宋词中,也有不少描绘女性美丽、风华与婉约的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一部分社会阶层女性所处的环境与生活条件。
李之仪《浪淘沙·雁丘词案》中形容了“金闺朱户朝如市”的场景,描绘了富家闺阁中姿容绝艳的女子。
这些描绘富贵闲适的女性形象背后,凸显出当时社会等级固化和男权制度下富裕家庭内部阶层与封建礼教对女性消费观念的操控。
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一部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物质享受的向往。
四、劳动勤谨:农村妇女角色真实写照尽管大多数宋词更多地关注于上层社会的女性形象,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其中发现一些描绘农村妇女角色的作品。
宋词中的女性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宋词中的女性意象及其文化内涵概述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描绘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仅是文学中的人物,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对宋词中女性意象的分析,探讨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
女性意象的分类1. 温柔婉约宋词中有许多描绘温柔婉约的女性形象,她们通常具有柔美、含蓄、温顺等特点。
她们以优雅灵动、如水般流畅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种女性意象传递出对传统女性美德与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子应有行为规范和角色定位的期望。
2. 坚强自立除了温柔婉约的形象外,在宋词中也存在着一些坚强自立、才情出众的女性形象。
她们通常具备聪明智慧、刚毅果敢等特点,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意志力。
这种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所经历的挑战和成长,体现了妇女独立思想与能力的重要性。
3. 纯美绝世宋词中还出现了一些纯美绝世的女性形象,她们具有仙子般的容貌、高洁无瑕的品质。
这些形象常用以描绘宫廷美人或传说中的神仙。
通过对这些女性的赞美和讴歌,宋词表达了对于美丽、纯洁与完美之追求,并将其置于崇高的文化理念之上。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1. 女德与家庭观念宋词中温柔婉约的女性形象强调传统儒家道德观念对女子行为准则的影响。
这些作品倡导女性应该具备柔顺、贤良等品质,以做到家庭和睦、夫唱妻随,体现出尊重传统家庭伦理和家族关系重要性的价值观。
2. 女性自强与独立在一些描写坚强自立的女性形象中,宋词反映了对女性自主意识和思想独立的追求。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社会尊重女性才能和为女性赋予更多权利的努力。
这体现了对于并不只有温柔婉约角色定位的女性形象存在的肯定,以及平等、公正意识逐步兴起。
3. 美与艺术价值宋词中纯美绝世的女性形象使人们感受到美好与完美,并将其视作文学艺术创作所追求的目标。
这种审美观念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美感的重视,以及通过文学艺术实现情感表达与精神寄托的意义。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描写与性别意识剖析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描写与性别意识剖析导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词被誉为瑰宝,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追捧。
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其中对于女性形象描写以及性别意识的探讨。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描写呈现了丰富多样的特点,既有温柔贤淑的女子,也有断发求学的女儿身,甚至有妖娆风骚的艳女。
这些描写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认识和评价,同时也凸显出宋词在性别意识上的一些缺陷。
本文将通过对宋词中女性形象的描写进行分析,以剖析其中蕴含的性别意识。
1. 温柔贤淑的女子形象宋代社会注重礼义文化,崇尚和谐之美。
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体现在宋词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上。
许多词人将女性塑造成温柔贤淑,含蓄内敛的形象。
1.1 羞涩含蓄的妻子形象宋词中常常描绘妻子的美好特质,她们以热爱家庭、恪守婚姻誓言为荣,表现出对丈夫的孝顺、忠诚和贞洁。
比如王安石的《明妃曲》,词人以婉转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善良贤淑、守节至死的王妃形象。
1.2 清丽脱俗的才女形象虽然宋代女性地位相对较低,但仍然有一些女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天分脱颖而出,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独立的个性。
这些女子通常被描绘成清丽脱俗、聪明睿智的形象。
李清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的《如梦令》中描绘了一位聪颖敏感、才情出众的女子形象。
2. 前卫的女性形象与传统的温柔贤淑形象相对,宋词中也存在着一些前卫的女性形象描写。
这些形象通常不拘泥于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勇于追求自我实现与自由。
2.1 断发求学的女儿身在宋代,女性受到的教育程度较低,大多局限于家庭与婚姻之中。
然而,少数女子却不甘心被束缚,她们剪发改嫁,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柳永的《凤栖梧》中即呈现了这样一位断发求学的女儿身形象,展现了女性对知识的渴望和勇气。
2.2 勇往直前的女侠形象女侠形象在宋词中也有一定的描绘。
她们通常身手不凡,智勇过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即描绘了一位妙龄女子秋水共长天一色,无论是情感还是智慧都令人钦佩。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解析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解析引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宋词,以其华丽的辞藻和浓郁的情感而闻名。
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同时也是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宋词中,女性形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宋代社会的文化与道德观念,以及男女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从宋词中的女性角色、女性美的表现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揭示宋代社会对女性的认识和对待。
1.女性角色的塑造在宋词中,女性形象多种多样,每位词人对女性的刻画也有所不同。
然而,总体上可以将宋词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情人和悲凉的守寡者。
1.1 贤淑的妻子宋代是一个儒学盛行的时期,对于女性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她们的家庭角色上。
因此,在宋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描写贤淑妻子的形象。
这些女性通常被描述为勤劳、贤良、贤德等,她们以家庭为重,对丈夫忠诚,对儿女关爱有加。
1.2 温柔的情人除了贤淑的妻子形象,宋词中还有众多温柔的情人形象。
这些女性通常被描绘为温柔、婉约、善解人意等,她们用自己的柔情和美丽的仪态吸引男性的注意。
她们对待感情细腻,懂得如何取悦男性,使男性为她们倾倒。
1.3 悲凉的守寡者另一方面,宋代也有许多守寡者的形象出现在词中。
在那个年代,守寡的女性通常被社会孤立和冷落,她们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和悲伤。
在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孤寂生活的苦闷的描写。
2.女性美的表现在宋词中,女性美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正如古人所说,“才子佳人配,天成绝代间。
”以下是一些宋词中女性美的表现方式:2.1 容貌的描绘宋词中对女性容貌的描绘非常详细,几乎每一个女性角色都有着动人心弦的容貌。
有的被描述为“容颜如玉,面如娇花”,有的被比喻为“如月之美,如莲之洁”。
这些描写都充满了诗意,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2.2 仪态的表现除了容貌,仪态也是宋词中表现女性美的重要因素。
宋之词媚与女性之美

者权力 的诱 因, 还有下位者对上位者 的崇拜 , 尽管有时这种崇拜带点盲 目 性, 但却是词 的现实性 。
二、 宋词 与 女 性
在封建社会 , 相较于男子 , 女性处于附属地位。但 这并不能切断女性 和文 学 的关 系 。 《 风 ・ 女 同车 》 “ 女 同 车 , 如 舜 华 。将 翱 将 翔 , 郑 有 中 有 颜 佩 玉琼琚 。彼美孟 姜 , 美且都 。有女 同行 , 如舜 英 。 《 洵 颜 ” 卫风 ・ 硕 人》 硕人其颀 , “ 衣锦 襞衣。齐侯 之子 , 卫侯 之妻 。东 宫之妹 , 邢侯 之姨 , 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 , 肤如凝脂 , 如蝤蛴 , 领 齿如瓠 犀 , 螓首蛾 眉, 巧笑倩 兮 , 目盼 兮 。 8 美 ” 2中 , 诗词 用 自己 的笔 触 描 绘 女性 的 魅 力 。 性 则 通 过 女 诗 词 来 展 示 自 己的 才 能 。
—
—
—
—
—
—
堕 童
宋之词媚与女性之 美
王 慧
( 南 民族 大 学 四 川 成 都 西 60 4 ) 10 1
—
—
Hale Waihona Puke 摘 要:文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 属于它的诗词 , 也不会独立存在 , 它们也是 为政治服务 的。在各种 各样的 因素, 有一种现 象或 者说 形 象, 即女 性 与 宋词 的 关 系 密不 可 分 , 文 将 通 过 论述 宋词 及 女 性 形 象 在其 中 的作 用 , 简要 说 明 词 的 特 色及 与其 相 关 联 的 女 性 的地 位 。 本 来 关 键 词 :社 会 形 态 ; 宋词 ; 性 ; 象 女 形 中 图 分 类 号 : 2 .4 1 28 2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 2(0 0) 7—0 5 17 0 9 2 1 0 2 6—0 1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婉约风格的审美特征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婉约风格的审美特征引言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繁荣而重要的时期,宋词以其精致唯美、细腻婉约的风格成为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流派之一。
其中,表现女性形象和描绘女性世界是宋词创作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宋词中女性形象所展示出来的特点以及与婉约风格相互交融产生的审美观。
女性形象在宋词中的呈现1.纤巧细腻: 宋词对女性形象描写极为细腻,通过描摹她们柔美姿态、细腰纤手等身体特征来突显她们温柔千娇的一面。
2.内外兼修: 在塑造女性形象上,宋词不仅注重外貌描写,更加关注内心世界。
通过刻画她们深情绵长、智慧聪慧等内在特质,使得人物更加立体化。
3.多样化: 在宋词中可以发现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既有娇羞可人的少女形象,也有自信独立的女强人形象,呈现了社会中各个阶层和角色的女性形象。
婉约风格与女性形象的结合1.细腻抒情: 婉约风格强调细腻、柔美、含蓄而不张扬的表达方式,与描写女性的特点相契合。
宋词通过婉约手法来展示女性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2.修辞华丽: 婉约风格注重修辞技巧的运用,在描写女性时常使用花辞柳语、意境深长等修辞手法。
这种艳丽而精致的修辞方式与展示女性优雅体态相得益彰。
3.观念上的审美主张: 婉约风格主张“淡雅”、“静谧”的审美观念,追求内敛克制而非过于炫目和张扬。
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体现为对纯真贤淑、端庄温柔等品质的推崇。
结论宋词中展现出来的丰富的女性形象与婉约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细腻抒情、修辞华丽以及审美主张的呈现,宋词塑造了一系列独立自主、美丽聪慧的女性形象,并借助婉约风格向读者传递了对女性之美的赞美和讴歌。
这种独特的审美特征使得宋词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深深影响了后来文人对女性形象与风格审美的追求。
宋词中的婉约与豪放之美

宋词中的婉约与豪放之美1. 引言1.1 概述宋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在宋代,婉约与豪放成为了两种主要的艺术表达风格,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审美追求。
本文将探讨宋词中婉约与豪放之美,并分析其定义、特点、表现手法以及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解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婉约之美、豪放之美、婉约与豪放之美的对比与融合以及结论。
引言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框架,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认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和剖析宋词中婉约与豪放之美,并通过具体例子解读相关概念。
同时,通过对二者异同点以及相互影响的分析,展示出婉约与豪放对于当代文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此外,还将评价并展望宋词对于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和贡献,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以上就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介绍了文章的概述、结构和目的。
请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2. 婉约之美2.1 定义与特点婉约,是一种文学艺术风格,指以温和、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来描绘情感和表达意境。
它强调情感内敛、含蓄而不直接明示,有时甚至可以通过间接的暗示或隐喻来传递作者真实的情感。
婉约之美中体现了文人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等主题的微妙感悟,并以柔和而优雅的笔触将这些感悟表现出来。
婉约之美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含蓄与克制。
婉约作品往往不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而是通过精心选择的词语和修饰来控制情感的流露,从而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其次是意境与抒发。
婉约作品通常以营造独特意境为目标,借助于符号象征、比喻手法等技巧将复杂的思想与情感体验转化为纯粹而丰富的图像;最后是音乐性与韵律。
婉约词运用了较多雅致动听的音乐性韵律,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法来打造和谐流畅的语言旋律。
2.2 表现手法婉约之美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借景抒怀。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与自己内心情感的交融,创造出一种别样的意境,传达出作家难以直接言说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宋词中的女性之美
摘要:宋词中的女性,都是被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描写的不管她们的身份如何,都是那么的千娇百媚,妖娆多姿。
她们简直就是美的化身,美的精灵,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
本文从容貌、体态、服饰、情态、技艺之美论述了宋词中女性的美。
关键词:宋词;女性;美
女性美既是一种美,又是社会现实中崇高的美,它是文学作品经常涉及和表现的对象,而以诗歌来描写女性、歌咏女性之美,古已有之,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描写女子的体态之美的作品,如“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等,虽然写得比较简单,但却为后世所称道。
《诗经》以后的《楚辞》、“汉乐府”中均有一些多姿多彩的女性主人公,对美女的铺陈描写在诗歌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
然而,女性之美在诗歌中并没有普遍出现。
魏晋以来,描写女性渐成诗坛风尚,特别是南朝出现的“宫体诗”,第一次将女性放到了诗歌的表现中心,这是诗歌创作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宫体诗”对女性美的着力描写,其意义在于,开启了“为女性写作”的新风气,开辟了新的文学审美领域。
它不仅使女性美大规模地进入了文学的创作领域,而且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对中晚唐五代出现的以“香奁体”为代表的艳情诗以及“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的曲子词的创作都产生了自接的影响。
“诗庄词媚”,“词为艳科”,词与男女艳情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而在以柔情风月、思恋别怨为内容的宋词中经常浮动着女性的身影。
在女性的描写上,宋词既与“宫体诗”、“花间词”一脉相承,又比其更为丰富,这是因为词体更具有得人独厚的优势“词之为体,要吵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1]词不同于诗,它是一种女性化的文学,并且具有一种女性化的美感:“好写女性生活和女性之美而带来的审美新感受。
”[2]与诗歌相比,词更适宜于表现女性的美。
旱在词的原生阶段的作品敦煌民间词中,就有对女性美的细致刻画,如:“颜容二八小娘,满头珠翠影争光,百步唯闻兰麝香”(《竹枝子》)等。
而就文人词来说,温庭筠则是第一个着意于描写女性的词人,其艳情之作中的抒情主人公绝大部分都是美丽而孤独的女性,“词中所展开的对女性美的高度专注的境界,在广义的诗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
”[3]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人对后来的两宋词人对女性的描写影响很大。
宋词中的女性,都是被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描写的不管她们的身份如何,都是那么的千娇百媚,妖娆多姿。
她们简直就是美的化身,美的精灵,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
这种女性之美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综观词作,便可发现,词中女性之美既是整体的, 又是局部的,整体的女性之美是从容貌、体态、情态、歌舞技业等局部的美体现出来的,而这些局部的美,正是宋词中的女性美的构成因素。
因此,可以从局部的美来了解宋词的女性美
一、容貌、体态之美
女性的容貌、体态是女性美的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
女性较好的容颜和美妙的身姿,总是引人注目的。
当然,这对那些风流多情的才子词人来说,不仅会使他们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而且也往往能够触发他们将其再现于笔下的兴致。
于是,打开他们的词作,就很容易看到诸如此类的描写:
身材儿,早是妖晓,算风措,实难描。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
妍歌燕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
——柳永《合欢带》
琼枝玉树不湘饶。
薄云衣、细柳腰。
眉眼细、好如描。
——张先《醉红妆》
脸色朝霞红腻,眼色秋波明媚。
云度小钗浓鬓,雪透轻绮香臂。
——(晃补之《斗百花》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残。
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
——周邦彦《烛影摇红》
这些词作从脸、眉、发、眼、手、肌肤、腰肢等多样的视点着墨,对女性的容貌、体态进行了形象的描绘,词中的那些女性被词人们写得妩媚动人、婀娜多姿、美仑美奂,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二、服饰之美
如果说女性的容貌、体态之美是而成的美,那么,服装和饰物之美则是一种人工的美。
俗话说:“三分人材,七分打扮”,华艳精美的服装和饰物,不仅能够衬托出人体之美,而且与美丽的人体相配,更能产生相得益彰的审美效果。
然而.不管是词人意识到了服装和饰物对女性美的意义,还是出于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他们对女性服饰的描写,都比较多,并主要突出其浓艳、华贵、富丽。
如:
宫锦袍熏水察香。
越纱裙染郁金黄.薄罗依约见明妆
——贺铸《减字院溪沙》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
——欧阳修《浣溪沙》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绛唇
——柳永《南歌子》
淡黄衫子郁金裙,长忆个人人
——柳永《少年游》
约腕金条瘦,裙儿细裥如眉皱
——吕渭志《千秋岁》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简直就是一场琳琅满目的服饰博览会,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那些被绣衣金缕、罗裙缓带、翠锢宝钗装扮起来的“模特”,个个都是柔婉修美,风姿绰约。
三、情态之美
从女性美的形态来看,女性容貌、体态、服饰之美,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美,而风情姿态之美则是一种动态美,它比女性容貌、体态、服饰给人的美感更为生动鲜明。
培根说过:“在美的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之美,又高于相貌之美,这是美的精华,是绘画所表现不出来的。
”[4]因为女性的情态既有外在的美感,又指向女性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
宋词中的女性,不但形体美丽,而且情态也是多姿多彩的。
如:
叮含羞整翠类,得意频相顾
——欧阳修《生查子》
笑捻红梅彝翠翘。
扬州十里最妖烧,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
——苏轼《鹤鸽天》
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
这些词中所描写的只是女性的一刹那间的神情、动作,但却使人感受到她们那种可爱迷人的仪态和风情,同时,也形象地传达出女性的娇羞、喜悦、依恋、忧愁等复杂的心绪,留给人们许多美感和回味。
四、技艺之美
宋词中的女性,除了容貌艳丽,体态轻盈,神情丰美之外,她们的歌舞技艺也令人陶醉。
特别是那些青春美丽的歌妓。
她们歌声动人,舞姿优美,词人在与她们的流连盘桓中,对她们的歌舞技艺赞叹不已。
“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晏殊《少年游》);“美人为我歌新曲,翻声调,韵超出宫商,犀筋细敲, 花瓷清响,余韵绕江梁” (杨无咎《一丛花》);“笑捧玉觞频劝客,浣溪沙里转新声,花间侧听有流莺”(王灼《浣溪沙》);“爱把歌喉当筵逞,遏天边,乱云凝愁,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 (柳永《昼夜乐》);“韵胜仙风缥缈,的皪娇波宜笑。
串玉一声歌,占断多情风调。
清妙,清妙,留住飞云多少” (辛弃疾《如梦令》)……宋代歌坛重女音、尚婉媚,要求词的歌唱者是念奴一般有姿色、善歌唱的女子。
加上她们风情万种的仪态、轻盈美妙的舞姿,就更令人沉迷倾倒了。
试看:
轻敛翠蛾呈皓齿,莺转一枝花影里。
声声清迥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
玉斝满斟情未已,促坐王孙公子醉。
春风筵上贯珠匀,艳色韶颜娇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