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为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兽医药理学中常用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运用药理学的检测技术和实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一:药理学实验操作技术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实验目的:综合性实验,通过本实验掌握兽医药理学中-基本实验技术操作。
本实验教学要求:掌握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给药途径、药物理化性质、药物间相互作用、动物年龄、性别。
本实验重点、难点:小鼠的灌胃方法;小鼠睡眠的判断实验二:磺胺嘧啶钠的血浓度测定及药动学参数的计算实验目的:综合性实验,通过测定磺胺嘧啶钠在兔血中的浓度,了解静脉注射磺胺嘧啶钠在兔体内的药时过程。
本实验教学要求:掌握计算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药时曲线下面积等药动学参数。
本实验重点、难点:兔子心脏采血,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实验三: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实验目的:综合性实验,通过本次实验课学习,掌握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本实验教学要求:通过观察硫酸镁对蟾蜍肠管容积的影响,掌握盐类泻药的作用机制;通过观察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了解其止泻的机制;通过测定卡红在小鼠胃肠内的移动速率,掌握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
本实验重点、难点:蟾蜍肠段的给药方法;盐类泻药的作用机制。
实验四:利尿药对麻醉兔尿液的影响实验目的:验证性实验,掌握利尿药的作用机制。
本实验教学要求:观察不同利尿药对麻醉兔尿液的影响,掌握各药作用特点及作用机制。
本实验重点、难点:兔膀胱插管技术,利尿药的作用机制实验五:局麻药作用及其毒性实验目的:验证性实验,掌握局麻药的作用特点和毒性本实验教学要求:掌握不同局麻药普鲁卡因和丁卡因的作用;掌握不同局麻药普鲁卡因和丁卡因的毒性。
本实验重点、难点:蟾蜍的传导麻醉方法。
实验六: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实验目的:验证性实验,观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回苏灵、巴比妥、水合氯醛、氯丙嗪的作用。
兽医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适用于动科院动物药学专业本科教学。
总学时数:20 学时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据学校教务处与动科院制订的动物药学专业药物毒理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校、院实验室具体状况而制定本实验教学大纲。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实验内容主要是采用实验毒理学方法来验证课堂讲授的药物的毒理学作用及毒理学的基本理论。
通过实验操作可使学生学会和掌握某些仪器的基本性能及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并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能力,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药理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合理用药奠定有利的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实验课教学,可验证和巩固课堂讲授的部分理论知识,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1、上实验课前学生要预习实验指导,熟悉每一次实验的目的、要求。
在认真进行实验后,必须完成实验报告。
2、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知识。
3、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良好和安静的课堂秩序,尊重教师指导。
4、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兽医药理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临床实践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学时分配:药物毒理学课程总学时为 40 学时。
其中理论课 30 学时,实验课 10 学时。
教学形式: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
实验性质:药物毒理学实验主要为验证性实验。
五、实验成绩评定实验成绩占总成绩 20%,据学生在实验课中的表现及实验报告评分。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表序号实验项目学时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1 2毒与解救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2 3定实验亚硝酸盐的中毒与解3 2救肾脏功能对链霉素毒4 2性的影响实验内容提要家兔3只,耳缘静脉注射5%敌百虫观察瞳孔、肌颤和步态等反应。
待中毒明显时,甲兔静脉注射0.2%硫酸阿托品,乙兔静脉注射 25%解磷啶,丙兔静脉注射 25%解磷啶和 0.2% 硫酸阿托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案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案总学时数:90学时〔其中:理论课60学时,实验课30学时〕2006-2007年第二学期授课班级:动医本科051-055班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刘芳萍兽医药理学教案课程:兽医药理学/Veterinary Pharmacology理论教学时数:60学时适用专业:兽医、药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006-2007度第二学期授课对象:兽医2005级本科一、根本教材兽医药理学21世纪课程教材陈杖榴主编动物医学专业用二、主要参考书兽医临床药理学冯淇辉等主编兽医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英文版〔第五版〕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杨宝峰主编兽药手册朱模忠主编药物代谢动力学冯淇辉等主编三、主要参考杂志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兽医杂志中国兽医学报畜牧与兽医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养禽与禽病防治中国奶牛中国兽药杂志中国兽医科技中兽医医药杂志绪论教学方案Ⅰ、教学目的与任务1、掌握药物、毒物、药品、制剂、剂型的概念。
2、掌握兽医药理学的根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Ⅱ、讲授的内容纲要兽医药理学绪论1学时一、药物的概念〔一〕药物、药品、毒物的定义〔二〕药物与毒物的区别〔三〕药物的分类二、兽医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一〕兽医药理学的根本概念〔二〕兽医药理学的性质〔三〕兽医药理学的任务三、兽医药理学的开展简史四、总结Ⅲ、重点与难点1、药物的概念,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2、兽医药理学的根本概念与性质。
Ⅳ、采用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Ⅴ、本章复习题1、药物、毒物、药品的定义。
2、药物与药品、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3、兽医药理学的根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第一章总论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教学方案Ⅰ、教学目的与任务1、掌握药物作用的根本表现、药物作用的方式及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主要的不良反响。
2、掌握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量效关系、剂量的概念、量效曲线。
3、掌握药物作用机制。
Ⅱ、讲授的内容纲要第一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2学时一、药物的根本作用(一)药物作用的根本表现(二)药物作用的方式(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四)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响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一〕药物的构效关系〔二〕药物的量效关系三、药物作用机理(一)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二)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四、总结Ⅲ、重点与难点1、药物作用和效应的概念与区别,药物作用的方式及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兽医药理学教案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兽医药理学教案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分类。
2. 掌握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 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兽药,并了解其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兽医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兽医药理学的研究方法2.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分类抗微生物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消化系统调节药物胃肠道动力药物胃肠道分泌药物肝胆疾病治疗药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2. 教学难点: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选用及注意事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兽药。
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提高学生对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4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引入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讲解兽医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总结本课时重点内容2. 第二课时: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分类介绍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及临床应用讲解抗寄生虫药物的分类及作用阐述消化系统调节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胃肠道动力药物和胃肠道分泌药物的作用机制讲解肝胆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总结本课时重点内容3. 第三课时: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抗微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讲解抗寄生虫药物的药理作用阐述消化系统调节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胃肠道动力药物和胃肠道分泌药物的药理作用讲解肝胆疾病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总结本课时重点内容4. 第四课时: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讲解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析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制阐述消化系统调节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析胃肠道动力药物和胃肠道分泌药物的作用机制讲解肝胆疾病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介绍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总结本课时重点内容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兽医药理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兽医药理学》授课教案11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2.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
4.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1) 5.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2)阐明药物作用机制;(3)提高药物疗效;(4)研究开发新药;(5)发现药物新用途;(6)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第二节药理学的发展史1.药物学阶段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药理学的发展德国化学家F.W.Serturner(1783-1841)分离吗啡;后来相继发现士的宁(1819),咖啡因(1819),奎宁(1820),阿托品(1831);德国微生物学家P.Ehrlich(1906)发现新胂凡纳明;德国R.Buchhneim(1820-1879)建立第一个药理学试验室;J ngley(1905)提出受体学说;20世纪药理学新领域及新药的发现: 抗生素、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镇痛药、基因药等。
我国药理学家在麻黄碱、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及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了重要贡献。
3.药理学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药理学, 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并出现了许多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免疫药理学(Immunopharmacology)、心血管药理学(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等。
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兽医医药、生物制品等修读方式: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68学时(理论60学时、实训8学时)、教学实训0.5周学分:4.5学分执笔人:审核人:第一部分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是兽医医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生物化学、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等专业基础课为基础,阐述药物的作用、机理、应用,以及毒理学一般知识和试验方法,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药物。
本大纲的任务:主要介绍药物的一般知识及常用药物的性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动物毒理学的一般知识,常见毒物的毒性、中毒及解救方法,药房管理、处方开写、药物配制、动物给药方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病例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录相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阐明动物药理与毒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阐述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理、药动学特点、主要不良反应和应用。
其他内容可指导学生自学。
本课程是一门动态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应即时将国内外新兽药与新制剂充实到授课内容中,同时淘汰禁用药物。
本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强化实践性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室、牧场、兽医院、药房)开展现场教学,实训时需认真组织筹划,确保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完成规定的实训内容。
通过实训加强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动物药理与毒理的概念、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了解动物药理学的发展简史、任务及方向。
教学内容要点兽医药理与毒理的概念、内容、学习目的、方法、发展简史及任务。
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要求明确药物等基本概念和药物的一般知识,掌握药物对机体作用(药效学)和药物的体内过程(药动学)以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掌握处方开写格式和注意事项。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案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兽医药理学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48学时4. 学分:3学分5. 适用对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兽医药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兽医药理学的内涵与意义2. 兽医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基本内容3. 兽医药理学的发展简史4. 药物的来源、分类和理化性质5.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6. 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7. 药物的量-效关系8. 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禁忌症9. 兽医药理学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10. 兽医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药物残留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阐述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实验:进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实验,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和副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探讨兽医药理学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药物的合理应用、药物残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四、教学要求1. 知识要求: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兽医药理学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和发展动态。
2. 能力要求:具备分析药物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和应用范围的能力,能运用兽医药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占总评的40%。
2.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占总评的60%。
3.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兽医药理学》2. 参考书籍:《兽医药理学教程》、《兽医药物学》3. 实验器材:显微镜、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期刊、研究报告、在线课程等5. 软件工具:PowerPoint、Word、Excel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授课时间:48学时2. 授课安排:每周4学时,共12周3. 实验时间:8学时,安排在授课期间进行4. 复习考试: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八、教学实践活动1. 实验实践:进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实验,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和副作用。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39课程名称:兽医药理学英文名称:Veternary pharmac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方向)、动物科学(动物防疫检疫)考核方式:考试,本课程学生的考核成绩包括期末成绩、期中成绩、平时成绩和试验成绩;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占总成绩60%;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20%;实验成绩占15%,平时成绩(课堂讨论等情况)占5%。
先修课程: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二、课程简介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生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的知识为基础,又为本专业内科、外科、产科、传染病等临床课的教学及实践服务,因此,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未来兽医师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并为未来的兽医工作者进行临床前的药理实验研究、开发新药及新制剂创造条件。
Veterinary pharmacology is a Science which investigate the rule of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the animal and medicine,it i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biochemistry, anatomy, pathology,microbiology etc,also serve for clinical courses such as internal medicine, chirurgery surgery,midwifery,epidemiology etc,so it is a course of bridge,the task of Veterinary pharmascdogy is to educating veterinarians can correctly use medicines,improve the medicine effect ,reduce the kickback,and create qualification for the future veterinarians to undertake pharmarcological research ,new medicine empoldering etc.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兽医药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
(完整版)兽药及药理基础大纲
《兽药及药理基础》实施性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人员、防疫检疫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掌握药物的用途与用法,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培养初步选药、用药的能力,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模块和实训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理论模块主要是各大系统的常用药物的理化性质,临床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周学时为6学时,教学总时数为96学时;实训模块主要加强学生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的操作,要求学生通过该模块学习,能独立、熟练地进行溶液的配制、生理盐水的配制和敌百虫的急性中毒与解救,教学时数为12学时。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理论模块绪论(2学时)第章药物的基本知识(学时)第二章节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学时)第3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14学时)第4章作用于呼吸器官的药物(6学时)第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学时)第章作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的药物(学时)第7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14学时)第8章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2学时)第9章抗微生物药物(22学时)第10章抗寄生虫药物(6学时)第11章解毒药(6学时)实训模块实训195%的乙醇溶液配制成75%的乙醇溶液(4学时)实训生理盐水的配制(学时)实训3敌百虫的急性中毒与解救(4学时)五、教学实施六、考核与评价总成绩二平时成绩X10%+理论考试成绩X50%+实训成绩X40%1.平时成绩:根据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的表现给分。
2.理论考试成绩:采取闭卷的形式,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30%。
3.实训成绩:根据实训出勤率、实训报告提交和实训技能考核的表现给分。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案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兽医药理学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 学时安排:总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
4. 先修课程: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5.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兽医药理学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兽医药理学原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兽医药理学的概述兽医药理学的定义、任务和意义兽医药理学的研究方法2. 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药物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药物的分布规律和特点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药物的排泄途径和特点3. 药物的作用与机制药物的作用方式药物的作用机制4.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局部麻醉药5. 全身麻醉药麻醉药的分类和作用机制常用麻醉药的特点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药物作用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引导学生运用兽医药理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基本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提问、作业和小测验的成绩,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成绩:理论考试,占总评的40%。
3.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兽医药理学》教材,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
2. 辅助教材:相关学术期刊、网络资源等。
3. 实验材料:实验药物、实验动物等。
4. 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安排1. 授课计划: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 实验安排: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3. 课外作业:布置适量课外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4. 进度反馈: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兽医药理学大纲
论述~~二选一~1.糖皮质激素的种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2.药物的互相作用3.敌白虫中毒的急救措施,用药原理4.抗球虫药种类及代表药物,作用特点简答题~1.维生素C 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F Q s 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3.避免耐药性产生的措施4.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5.头孢菌素发展的各代代表物,作用特点6.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类联合用药的根据,注重事项名词解释生物利用度二重感染肝肠循环化疗指数抗菌后效应有机磷也是浮上过无数次其中维生素延续考了3年了~第一章绪言(1学时)教学内容要点:兽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药理学发展简史、兽药相关名词术语。
基本要求:了解兽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控制兽药、毒药、药理学、兽医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制剂、剂型、药典、兽药典等名词术语。
第二章药动学(3学时)教学内容要点:生物膜与药物转运、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的生物第1 页/共7 页转化、药物的排泄、药动学模型与药动学参数。
基本要求:了解药物跨膜转运机制、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因素及药物的生物转化及影响因素,控制血药半衰期、药物生物利用度等药动学基本参数的内含及临床意义。
第三章药效学(3学时)教学内容要点: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挑选性和两重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药物作用的差异性,药物作用机制(受体概念、受体的特性、受体类型、作用于受体药物的分类和受体学说等)。
基本要求:了解药物作用的挑选性和两重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控制药物受体概念及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3学时)教学内容要点:药物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动物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影响,饲养管理和环境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联合用药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的体外互相作用,合理用药原则,兽药管理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控制药物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第五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5学时)教学内容要点:麻醉药及麻醉机理、麻醉分期、麻醉方式、常用麻醉药的适应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重事项;常用沉着催眠药与抗惊厥药的适应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重事项;常用安定药的适应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重事项;中枢镇痛药的作用机理、吗啡和哌替啶的适应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重事项;大脑皮层欢喜药(咖啡因)、呼吸欢喜药(尼可刹咪等)、脊髓欢喜药(士的宁)的适应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重事项。
兽医药理学大纲2010新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Veterinary pharmacology)课程编号:学分: 3.5学时:64(其中:44实验时:20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
后续课程:兽医内科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外科学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开课部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兽医药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类药物的基本作用规律,分析比较每类药物的共性和特点,对重点的药物要全面掌握其作用原理、作用特点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药物防治畜禽疾病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掌握药物的用途与用法,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培养初步选药、用药的能力,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知识点]1.药物的概念;2.兽医药理学的任务;3.兽医药理学发展简史。
[重点]药物、毒物及兽医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难点]新药的开发与研究[基本要求]掌握药物、兽药、毒物及兽医药理学的概念、性质和任务;熟悉新药的开发与研究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实践与练习]复习药物、兽药、毒物及兽医药理学的概念第一章总论(8学时)[知识点]1.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2.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3. 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
[重点]药物基本作用、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基本参数及概念。
[难点]受体药物反应动力学及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药代动力学数据的意义和应用,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基本要求]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的量效关系及主要术语。
2.熟悉典型的量效曲线、房室模型、多次定时定量重复给药的动力学及其计算,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实践与练习]1.详述药物作用的机制和意义?2.临床合理用药考虑哪些因素?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6学时)[知识点]1. 肾上腺能神经药;2. 胆碱能神经药;3.局部麻醉药;4.皮肤黏膜药。
兽药及药理基础大纲
《兽药及药理基础》实施性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就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就是使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人员、防疫检疫人员所必需得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得目标就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兽医药理学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解药物得作用原理,掌握药物得用途与用法,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培养初步选药、用药得能力,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得教学内容由理论模块与实训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理论模块主要就是各大系统得常用药物得理化性质,临床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周学时为6学时,教学总时数为96学时;实训模块主要加强学生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得操作,要求学生通过该模块学习,能独立、熟练地进行溶液得配制、生理盐水得配制与敌百虫得急性中毒与解救,教学时数为12学时。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理论模块
第4章作用于呼吸器官得药物(6学时)
第9章抗微生物药物
第10章抗寄生虫药物(6学时)
第11章解毒药(6学时)
实训模块
五、教学实施
六、考核与评价
总成绩=平时成绩×10%+理论考试成绩×50%+实训成绩×40%
1、平时成绩:根据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得表现给分。
2、理论考试成绩:采取闭卷得形式,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30%。
3、实训成绩:根据实训出勤率、实训报告提交与实训技能考核得表现给分。
兽医药理学2
《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动物药理学课程编号: 0371003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基础学时学分:总学时60 总学分3 实验学时20应开实验学期:三年级五学期适用专业:动物医学、药物制剂、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先修课程:家畜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等大纲主撰人:苑丽大纲审核人:胡功政张玉龙张书松一、实验课程简介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是动物医学、药物制剂和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门课程包括40学时的理论授课和20学时的实验教学,其中实验教学是兽医药理学课程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包括示教、实际操作和实习。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一)教学目的通过实验,不仅使学生能够亲自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并巩固和理解理论授课内容,牢固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便毕业后能正确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并指导生产实践;更重要的是加强智能培养,即: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使学生学习基本的兽医药理学实验方法,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及药理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培养与提高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科学思维、实验设计与统计的能力,初步具备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熟悉药理学试验的基本设计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工作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1、掌握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实验设计内容及格式。
2、组织学生观看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录像,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常用的药理学实验方法和操作。
3、掌握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技能,熟悉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及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等。
如动物的捉持、固定、标记和给药方法以及动物的处死方法等。
4、了解临床常用药物的给药剂量、途径、应用及药效的强弱,掌握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方法及学用用简单方法适时监测常见抗菌药物对临床菌株的耐药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39课程名称:兽医药理学英文名称:Veternary pharmac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方向)、动物科学(动物防疫检疫)考核方式:考试,本课程学生的考核成绩包括期末成绩、期中成绩、平时成绩和试验成绩;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占总成绩60%;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20%;实验成绩占15%,平时成绩(课堂讨论等情况)占5%。
先修课程: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二、课程简介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生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的知识为基础,又为本专业科、外科、产科、传染病等临床课的教学及实践服务,因此,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未来兽医师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并为未来的兽医工作者进行临床前的药理实验研究、开发新药及新制剂创造条件。
Veterinary pharmacology is a Science which investigate the rule of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the animal and medicine,it i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biochemistry, anatomy,pathology,microbiology etc,also serve for clinical courses such as internal medicine,chirurgery surgery,midwifery, epidemiology etc,so it is a course of bridge,the task of Veterinary pharmascdogy is to educating veterinarians can correctly use medicines,improve the medicine effect ,reduce the kickback,and create qualification for the future veterinarians to undertake pharmarcological research ,new medicine empoldering etc.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兽医药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
《兽医药理学》主要讲授动物药理学和药理学与动物医学专业联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动物药理学和药理学与动物医学专业联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正确使用药物和开展和引导动物药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为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进行正确使用和研究兽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容及要求绪言(一)目的与要求1.重点掌握药物的概念,兽医药理学的研究容,2.了解兽医药理学的发展简史及最新研究动态。
(二)教学容第一节药理学的定义和容第二节药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学习兽医药理学的重要意义(三)课后练习1.药物和毒物的区别是什么?2.兽医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容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实物、挂图、幻灯、录象、课堂演示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章总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药物的体过程,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
2.重点掌握药物的构效关系、量效关系、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3.了解影响药效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的原则,我国兽药概况、管理、质量监督及新兽药的研制和审批。
(二)教学容第一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1.主要容药物的基本作用、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药物的作用机制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治疗指数、安全围、受体学说、药物不良反应、竞争性拮抗、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毒性作用、效能、效价3.问题与应用要求学生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二节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主要容药物的跨膜转运、体过程、药动学的基本参数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药物生物膜转运、药物的吸收、肠肝循环、生物利用度、消除半衰期、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生物转化、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3.问题与应用掌握药物的跨膜转运、体过程、药动学的基本参数第三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1.主要容药物方面的因素、动物方面的因素、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合理用药的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剂量、剂型、给药方案、联合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
3.问题与应用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能够做到合理用药第四节兽药管理1.主要容我国兽药概况和管理的有关情况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新兽药的研制和审批程序3.问题与应用熟悉新兽药的研制和审批程序(三)课后练习1、简述药物的跨膜转运和体过程。
2、怎样理解药物作用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3、如何确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实物、挂图、幻灯、录象、课堂演示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传入和传出神经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兽医常用的局麻方式及常用局麻药的作用与应用。
2.重点掌握传出神经递质、受体;传出神经药物分类;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肾上腺素、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二)教学容第一节传出神经药物1.主要容传出神经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的代表性药物的作用与应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的概念及代表性药物的作用与应用3.问题与应用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的概念及代表性药物的用与应用第二节传入神经药物1.主要容局麻药的构效关系、局麻方法、代表药物的作用及应用;保护药和刺激药的使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局麻药的构效关系、局麻方法、代表药物的作用及应用;保护药和刺激药的使用。
3.问题与应用(二)课后练习1、什么叫局麻药的构效关系?局麻方法有哪些?2、常用的局麻药有哪些?(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实物、挂图、幻灯、录象、课堂演示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一)目的与要求1. 熟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作用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麻醉分期、复合麻醉及常用的非吸入性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咖啡因、尼可刹米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二)教学容第一节全身麻醉药1.主要容全麻药的作用机理,麻醉的分期及复合麻醉,常用全麻药的药理作用与应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氯胺酮的作用特点,氯丙嗪和地西泮的药理异同,咖啡因的作用机理。
3.问题与应用全麻药的作用机理,麻醉的分期及复合麻醉。
第二节镇静药与抗惊厥药1.主要容氯丙嗪、地西泮、硫酸镁、乙酰丙嗪、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镇静药与抗惊厥药的概念和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3.问题与应用掌握镇静药与抗惊厥药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第三节镇痛药1.主要容镇痛药的概念和哌替啶、静松灵、吗啡、芬太尼、隆朋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镇痛药的概念和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3.问题与应用镇痛药的概念和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第四节中枢兴奋药1.主要容中枢兴奋药的概念和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枢兴奋药的概念和咖啡因、尼可刹米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3.问题与应用镇痛药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三)课后练习1、全身麻醉药的麻醉机理和分期?常用药物有哪些?2、常用的镇静药与抗惊厥药有哪些?药理作用如何?3、镇痛药有哪些代表药物?各有何作用特点?4、中枢兴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的作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实物、挂图、幻灯、录象、课堂演示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章血液循环系统药物(一)目的与要求1. 熟悉强心苷的理化性质与作用机理,抗心律失常药,血液凝固系统,维生素K、肝素、枸橼酸纳的应用,贫血的分类,常用抗贫血药铁制剂。
2.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用法及应用症;维生素K、肝素、枸橼酸纳及铁制剂的应用。
(二)教学容第一节作用于心脏的药物1.主要容强心苷和抗心律失常药的理化性质与作用机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强心苷和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用法及应用症,3.问题与应用强心苷和抗心律失常药的理化性质与作用机理。
第二节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1.主要容血液凝固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常用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的作用机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血液凝固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常用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的作用机理。
3.问题与应用常用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的代表药物的作用及应用。
第三节抗贫血药1.主要容抗贫血药的概念及铁制剂的的作用及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抗贫血药的概念及铁制剂的的作用及应用。
3.问题与应用抗贫血药的概念及铁制剂的的作用及应用。
(三)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 常用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的作用机理怎样?代表药物有哪些?2. 强心苷和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如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实物、挂图、幻灯、录象、课堂演示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理。
2.掌握苦味健味药、氯化钠、稀盐酸、胃蛋白酶、胃复安与二甲硅油、鱼石脂硫酸钠、硫酸镁、大黄、药用炭的作用与应用。
(二)教学容第一节健胃药与助消化药1.主要容健胃药与助消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的作用与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健胃药、助消化药及苦味健味药的作用机理、用药注意事项;氯化钠的作用与应用;稀盐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与应用;。
3.问题与应用健胃药、助消化药及其分类及代表药物的作用与应用。
第二节抗酸药1.主要容抗酸药的概念及代表药物的作用与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抗酸药的概念及代表药物的作用与应用。
3.问题与应用抗酸药代表药物的作用与应用。
第三节止吐药与催吐药1.主要容止吐药与催吐药的概念及代表药物的作用与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止吐药与催吐药的概念及代表药物的作用与应用。
3.问题与应用止吐药与催吐药的代表药物的作用与应用。
第四节瘤胃兴奋药1.主要容瘤胃兴奋药的概念和代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