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形_背景理论的英语强调句的认知解读_隋亚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liday 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描述分裂句式。他认为分 裂句是一种谓语性主位( Predicated Theme) 结构。说话者为 强调某成分而将其用强势主位来突出。
认知语言学家将强调产生的认知理据归为“说话者使要 强调的信息在受话人心里场中产生突出的位置”,本文即是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强调句的产生。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mphatic Pattern Based on the Figure-ground Theory
SUI Ya-nan
(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
Abstract: English language is a linear structure. But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we know that as a special linear structure,it is used to make the hearer to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some part. Scholars named this special and general sentence the emphatic pattern,and studied i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its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based on figureground theory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y of emphatic pattern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考夫卡认为,图形—背景的对立 实际上是一种双重建构: 整个场被分为两个不同的单位或部 分( 也就是所谓的双重性) ,一个依赖于另一个[2]。这一双 重建构中两部分是彼此分离的,但又继而双重呈现,呈现时 图形将在其面 积 与 背 景 的 面 积 之 间 差 别 最 大 时 产 生,换 言 之: 图形将尽可能地小。英语分裂句式同样利用了图形—背 景这一认知机制来实现突显的效果。如:
三、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在一个 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来形成易于被感知的图 形,而其他对象则退居于次要地位成为背景。”[3]426 同时指 出: “图形比背景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图形和背景的区别 越大,图形则 愈 突 出 而 成 为 知 觉 的 对 象。”[3] 图 形 是 认 知 过 程中注意的焦点。图形有小的,动态的,色彩鲜艳,轮廓明确 等突出特点,这些特征不仅会加强 viewer 的物理刺激,也是 心理特性。同时,图形背景可以转化,即背景前景化或前景 背景化。
二、强调句简述
分裂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包括强调句和倒装句,本文 仅对前者进行解释,其结构为: 引导部分 It is \ was + 强调部 分 + that \ who + 其他成分。It 用来满足语法形式的需要,无 实际指称意义。强调句中被突出的信息单元是其语义焦点 ( semantic focus) [2]。通过线性结构排列顺序的改变引起语 义侧重的变化,突出强调被前置的部分。本文从认知视域下 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这一句式进行解释。
四、认知视角下图形—背景理论对强调句的阐释
实际上,图形—背景理论同样适用于强调句。当说话人 希望受话人特别注意话语中某个信息片段时,会通过某种手
收稿日期: 2013 - 05 - 16 作者简介: 隋亚男( 1988 - ) ,女,吉林大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语言学研究。
— 142 —
段在受话人心理场( psychological field) 中形成句中图形与背 景的对立,自动地将受话人的注意力引向图形,即强调部分。 而英语强调结构的句子结构正是形成这种图形—背景的对 立。在强调句式 it. . . that 中,被强调成分“. . . ”可以是句中 谓语、定语外的任何成分,可以是原本的图形,也可以是原本 的背景,各部分有同等获得图形地位的机会,与人的交际目 的或信息加工方式有关,任一部分前置到 it is. . . that 之间 后,从隐喻思维的角度看,被强调成分“. . . ”具有面积较小 和闭合等特点,从而天然地获得了图形的地位,达到了激发 受话人的无意注意的目的,实现突显的效果。
理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词都占用语言处理资源,仅仅那些有 意义的 discourse referent 才占用语言处理资源[5],因此可以 假定 it be 在语言理解中不耗费处理资源,在图形—背景结 构中可不予以考虑。综上,与其余的部分相比较,被前置的 强调部分“. . . ”毫无例外地都是词组,符合图形的面积小和 闭合等特点,便天然地获得了图形的地位,其余部分则构成 背景,也就自然地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图形部分。( 3) 中, 主谓间插入 who,而 who 与其后内容形式上构成完整的句 子,因而句子同样被分为两部分,主语 Saussure 被外置,具有 上述的图形的特点,同样形成了图形—背景对立。
Key words: the emphatic pattern; figure; ground
— 143 —
认知语言学突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选择和安排是 由信息的突显度决定的。而突显度受说话者的认知视角及 所处语境的影响。语言使用者据信息的突显度对其进行加 工后,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进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认知语言学家 Langacker 将这一 理论扩展到句法分析中。把主语定义为突显的图形,并提出 了射体—界标以分析普通小句的句法结构[4]。在射体—界 标理论中,射体是句法结构中最突出的成分,而界标是次突 出的成分。换言之,射体即是小句的主语。并提出了典型事 件模型,用以解释传统语法上的五大基本句式,句中的主语 是事件中突出的部分射体,但 Langacker 并未将这个理论用 于强调结构的分析。
2014 年 2 月 第 33 卷第 2 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7836. 2014. 02. 058
Feb. 2014 Vol. 33 No. 2
以期为语言教学中强调句的学习及二语习得中强调句式的习得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 强调Leabharlann Baidu; 图形; 背景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7836( 2014) 02 - 0142 - 02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强调句一直备受各派学者的关注,从传统语法到生成语 法理论,再到功能语法,及认知理论都分别对强调句进行了 阐述。
( 1) It was an actress that she eventually became. ( 2) It was under the table that the cat was. ( 3) It is Saussure who made linguistics a science. ( 1) 和( 3) 结构中都有一部分离开了自己通常所在位 置,并和其余部分形成对立,背景前景化成为了图形,实现了 被突显的效果。形式上使用了 it be. . . that。it be 结构将句 中 C 和 A 成分分别前置句首,破坏了整体认知所要遵循的 接近、连续和闭合法则,句 子 结 构 分 为 两 个 对 象 被 感 知: it be. . . 部分与 that / who. . . 部分,而不是作为整体被感知,即考 夫卡提出的双重建构。( 1) 中 C 是一个完整的 NP,( 2) 中 A 是一个完整的 PP,其中多出的成分 it 仅有形式功能,在典型 事件模型理论中被描述为虚主语。夸克称 it 为虚主位,作用 是使信息中心落在后面的词项上。LST 理论认为,在语言处
参考文献: [1]南潮. [It be XP S']和[是 [… XP…]的 生 成 语 法 分 析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 7) : 40 - 42. [2]Kurt Koffka.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上) [M]. 杭州: 浙江教
育出版社,1997: 230 - 231. [3]车 文 博. 西 方 心 理 学 史[M]. 杭 州: 浙 江 教 育 出 版 社,
五、结论
综上所述,图形—背景理论较充分地解释了英语强调句 产生的认知基础。强调句的产生是说话人通过前景化形成 图形,使受话人特别注意这一信息,在受话人心理场 ( psychological field) 中形成图形—背景对立,将受话人的注意力 引向图形,即强调部分,在实际语言应用中产生新的交际功 能。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学派从句子的深层结构 及其转换规则出发研究强调句。生成语法认为强调句是由 wh-移位实现的。其句法结构为[It be XP S'],XP 为被强调 的焦点的最大投射,位于焦点标记词 be 之后,S' 为焦点所移 出的小句,that 是显形的。表层上,具有形态特征的词项合 并成从句与 that 合并成 CP[1]。
1998. [4]王寅. 认知语法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95. [5]Gibson Edward. Linguistic Complexity: Locality of Syntactic
Dependencies[J]. Cognition,1998,( 68) : 1 - 76.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语强调句的认知解读
隋亚男
(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摘 要: 英语语言是线性结构,但在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人们熟知强调句作为一种特殊的线性结构,用来
突出说话人所要强调或引起听话人特别注意的成分。学者们将这一特殊又普遍的句式命名为分裂句,并从不同视
角对这一句式进行种种描述。在此基础上,基于认知视角下的图形背景理论,对分裂句产生的心理基础进行描述,
认知语言学家将强调产生的认知理据归为“说话者使要 强调的信息在受话人心里场中产生突出的位置”,本文即是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强调句的产生。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mphatic Pattern Based on the Figure-ground Theory
SUI Ya-nan
(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
Abstract: English language is a linear structure. But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we know that as a special linear structure,it is used to make the hearer to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some part. Scholars named this special and general sentence the emphatic pattern,and studied i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its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based on figureground theory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y of emphatic pattern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考夫卡认为,图形—背景的对立 实际上是一种双重建构: 整个场被分为两个不同的单位或部 分( 也就是所谓的双重性) ,一个依赖于另一个[2]。这一双 重建构中两部分是彼此分离的,但又继而双重呈现,呈现时 图形将在其面 积 与 背 景 的 面 积 之 间 差 别 最 大 时 产 生,换 言 之: 图形将尽可能地小。英语分裂句式同样利用了图形—背 景这一认知机制来实现突显的效果。如:
三、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在一个 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来形成易于被感知的图 形,而其他对象则退居于次要地位成为背景。”[3]426 同时指 出: “图形比背景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图形和背景的区别 越大,图形则 愈 突 出 而 成 为 知 觉 的 对 象。”[3] 图 形 是 认 知 过 程中注意的焦点。图形有小的,动态的,色彩鲜艳,轮廓明确 等突出特点,这些特征不仅会加强 viewer 的物理刺激,也是 心理特性。同时,图形背景可以转化,即背景前景化或前景 背景化。
二、强调句简述
分裂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包括强调句和倒装句,本文 仅对前者进行解释,其结构为: 引导部分 It is \ was + 强调部 分 + that \ who + 其他成分。It 用来满足语法形式的需要,无 实际指称意义。强调句中被突出的信息单元是其语义焦点 ( semantic focus) [2]。通过线性结构排列顺序的改变引起语 义侧重的变化,突出强调被前置的部分。本文从认知视域下 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这一句式进行解释。
四、认知视角下图形—背景理论对强调句的阐释
实际上,图形—背景理论同样适用于强调句。当说话人 希望受话人特别注意话语中某个信息片段时,会通过某种手
收稿日期: 2013 - 05 - 16 作者简介: 隋亚男( 1988 - ) ,女,吉林大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语言学研究。
— 142 —
段在受话人心理场( psychological field) 中形成句中图形与背 景的对立,自动地将受话人的注意力引向图形,即强调部分。 而英语强调结构的句子结构正是形成这种图形—背景的对 立。在强调句式 it. . . that 中,被强调成分“. . . ”可以是句中 谓语、定语外的任何成分,可以是原本的图形,也可以是原本 的背景,各部分有同等获得图形地位的机会,与人的交际目 的或信息加工方式有关,任一部分前置到 it is. . . that 之间 后,从隐喻思维的角度看,被强调成分“. . . ”具有面积较小 和闭合等特点,从而天然地获得了图形的地位,达到了激发 受话人的无意注意的目的,实现突显的效果。
理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词都占用语言处理资源,仅仅那些有 意义的 discourse referent 才占用语言处理资源[5],因此可以 假定 it be 在语言理解中不耗费处理资源,在图形—背景结 构中可不予以考虑。综上,与其余的部分相比较,被前置的 强调部分“. . . ”毫无例外地都是词组,符合图形的面积小和 闭合等特点,便天然地获得了图形的地位,其余部分则构成 背景,也就自然地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图形部分。( 3) 中, 主谓间插入 who,而 who 与其后内容形式上构成完整的句 子,因而句子同样被分为两部分,主语 Saussure 被外置,具有 上述的图形的特点,同样形成了图形—背景对立。
Key words: the emphatic pattern; figure; ground
— 143 —
认知语言学突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选择和安排是 由信息的突显度决定的。而突显度受说话者的认知视角及 所处语境的影响。语言使用者据信息的突显度对其进行加 工后,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进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认知语言学家 Langacker 将这一 理论扩展到句法分析中。把主语定义为突显的图形,并提出 了射体—界标以分析普通小句的句法结构[4]。在射体—界 标理论中,射体是句法结构中最突出的成分,而界标是次突 出的成分。换言之,射体即是小句的主语。并提出了典型事 件模型,用以解释传统语法上的五大基本句式,句中的主语 是事件中突出的部分射体,但 Langacker 并未将这个理论用 于强调结构的分析。
2014 年 2 月 第 33 卷第 2 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7836. 2014. 02. 058
Feb. 2014 Vol. 33 No. 2
以期为语言教学中强调句的学习及二语习得中强调句式的习得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 强调Leabharlann Baidu; 图形; 背景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7836( 2014) 02 - 0142 - 02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强调句一直备受各派学者的关注,从传统语法到生成语 法理论,再到功能语法,及认知理论都分别对强调句进行了 阐述。
( 1) It was an actress that she eventually became. ( 2) It was under the table that the cat was. ( 3) It is Saussure who made linguistics a science. ( 1) 和( 3) 结构中都有一部分离开了自己通常所在位 置,并和其余部分形成对立,背景前景化成为了图形,实现了 被突显的效果。形式上使用了 it be. . . that。it be 结构将句 中 C 和 A 成分分别前置句首,破坏了整体认知所要遵循的 接近、连续和闭合法则,句 子 结 构 分 为 两 个 对 象 被 感 知: it be. . . 部分与 that / who. . . 部分,而不是作为整体被感知,即考 夫卡提出的双重建构。( 1) 中 C 是一个完整的 NP,( 2) 中 A 是一个完整的 PP,其中多出的成分 it 仅有形式功能,在典型 事件模型理论中被描述为虚主语。夸克称 it 为虚主位,作用 是使信息中心落在后面的词项上。LST 理论认为,在语言处
参考文献: [1]南潮. [It be XP S']和[是 [… XP…]的 生 成 语 法 分 析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 7) : 40 - 42. [2]Kurt Koffka.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上) [M]. 杭州: 浙江教
育出版社,1997: 230 - 231. [3]车 文 博. 西 方 心 理 学 史[M]. 杭 州: 浙 江 教 育 出 版 社,
五、结论
综上所述,图形—背景理论较充分地解释了英语强调句 产生的认知基础。强调句的产生是说话人通过前景化形成 图形,使受话人特别注意这一信息,在受话人心理场 ( psychological field) 中形成图形—背景对立,将受话人的注意力 引向图形,即强调部分,在实际语言应用中产生新的交际功 能。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学派从句子的深层结构 及其转换规则出发研究强调句。生成语法认为强调句是由 wh-移位实现的。其句法结构为[It be XP S'],XP 为被强调 的焦点的最大投射,位于焦点标记词 be 之后,S' 为焦点所移 出的小句,that 是显形的。表层上,具有形态特征的词项合 并成从句与 that 合并成 CP[1]。
1998. [4]王寅. 认知语法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95. [5]Gibson Edward. Linguistic Complexity: Locality of Syntactic
Dependencies[J]. Cognition,1998,( 68) : 1 - 76.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语强调句的认知解读
隋亚男
(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摘 要: 英语语言是线性结构,但在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人们熟知强调句作为一种特殊的线性结构,用来
突出说话人所要强调或引起听话人特别注意的成分。学者们将这一特殊又普遍的句式命名为分裂句,并从不同视
角对这一句式进行种种描述。在此基础上,基于认知视角下的图形背景理论,对分裂句产生的心理基础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