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日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试题君之每日一题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例如,我们要证明一个分数小于1的正数与其倒数相乘的结果一定小于1、我们可以直接证明如下:设分数为a/b,其中a和b均为正整数。
则有a<b,因此,a/b<b/b,即a/b<1又因为倒数的定义为1/a,即倒数为1除以该数,所以可知a/b *1/a = a/ba = 1/b,而1/b小于1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个小于1的正数与其倒数相乘的结果一定小于1间接证明是通过反证法(或称间接推理)推导出结论的证明方法。
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假设要证明的结论不成立;其次,根据该假设推导出与已知事实矛盾的结论;最后,得出假设的结论非真,因此原结论为真。
间接证明的特点是通过推理和推导推翻假设,从而得到结论。
例如,我们要证明根号2是无理数。
假设根号2是有理数,即可表示为a/b的形式,其中a和b是整数,且a和b没有公因数。
则根号2=a/b,即2=(a/b)^2,即2b^2=a^2根据等式两边平方数的性质可知,a^2必为偶数。
那么,根据整数的性质可知,a也必为偶数,即a=2c,其中c为整数。
将a=2c代入等式2b^2=a^2中,得到2b^2=(2c)^2,化简得到b^2=2c^2依据同样的推理,b也是偶数,与假设a和b之间没有公因数相矛盾。
因此,假设根号2是有理数的假设不成立,根号2是无理数。
总结来说,直接证明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定义直接得出结论,而间接证明是通过反证法推导出结论。
这两种证明方法在数学中应用广泛,可以灵活运用于各类数学问题的证明中。
无论是选择直接证明还是间接证明,重要的是要严谨、清晰地阐述证明的过程和推理的逻辑,以确保结论的正确性。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检测题有答案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检测题(有答案)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等价条件2.下列给出一个分析法的片断:欲证θ成立只需证P1成立,欲证P1成立只需证P2成立,则P2是θ的一个()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必要不充分条件4.3.设,,,,则有()A.B.C.D.4.已知函数,,,,,则的大小关系()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5.写出用三段论证明为奇函数的步骤是.6.由三角形的性质通过类比推理,得到四面体的如下性质:四面体的六个二面角的平分面交于一点,且这个点是四面体内切球的球心,那么原来三角形的性质为.三、解答题(共70分)7.(15分)设a、b是两个正实数,且a≠b,求证:+>8.(20分)设,求证:9.(20分)设为任意三角形边长,,试证:10.(15分)在中,已知,且.判断的形状.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答案一、选择题1.A2.A解析:∵欲证θ成立只需证P1成立,∴P1⇒θ.∵欲证P1成立只需证P2成立,∴P2⇒P1,∴P2⇒θ.∴P2是θ的一个充分条件.3.B4.A二、填空题5.满足的函数是奇函数,大前提,小前提所以是奇函数.结论6.三角形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个点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三、计算题7.解:证明一:(分析法)要证+>成立,只需证(a+b)(-ab+)>ab(a+b)成立,即需证-ab+>ab成立。
(∵a+b>0)只需证-2ab+>0成立,即需证>0成立。
而由已知条件可知,a≠b,有a-b≠0,所以>0显然成立,由此命题得证。
证明二:(综合法)∵a≠b,∴a-b≠0,∴>0,即-2ab+>0亦即-ab+>ab由题设条件知,a+b>0,∴(a+b)(-ab+)>(a+b)ab即+>,由此命题得证。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到结果的证明方法,它是利用已知 (1)______ 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证明方法. 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 (2)______ 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断一个明显成立 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理等)为止的证明方法.
索因法.它常见的书面表达形式是:“要证…,只需证…”或
“…⇐…”.利用分析法证明“若 A 则 B”命题的分析法思考过 程可用框图表示为:
图 10-2-2 分析法的思考顺序执果索因的顺序,是从 B 上溯寻其论据, 如 C、C1、C2 等,再寻求 C、C1、C2 的论据,如 B、B1、B2、 B3、B4 等等,继而寻求 B、B1、B2、B3、B4 的依据,如果其中之 一 B 的论据恰为已知条件,于是命题已经得证.
2 比数列,则 bq =bpbr.
即(q+ 2)2=(p+ 2)(r+ 2). ∴(q2-pr)+(2q-p-r) ∵p、q、r∈N*,
2 q -pr=0 ∴ 2q-p-r=0
2=0.
p+r2 =pr,(p-r)2=0, .∴ 2
∴p=r.与 p≠r 矛盾. ∴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
错源:犯循环论证的逻辑性错误
例 4:设 a、b、c、d 是正有理数, c、 d是无理数,求证: a c+b d是无理数.
误解分析:本题在推理证明过程中,容易犯循环论证的逻 辑性错误:因为 c为无理数,a 为正有理数,故 a c为无理数, 同理 b d也为无理数,两正无理数的和为无理数,故 a c+b d 为无理数.主要原因是对有关概念定理没有真正的理解掌握, 导致用任意的推广引申定理得出有利于论题成立的假判断.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练习题(基础、经典、好用)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一、选择题1.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 ,b ,c 中恰有一个偶数”正确的反设为( )A .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B .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C .a ,b ,c 都是奇数D .a ,b ,c 都是偶数2.要证:a 2+b 2-1-a 2b 2≤0,只要证明( )A .2ab -1-a 2b 2≤0B .a 2+b 2-1-a 4+b 42≤0 C.(a +b )22-1-a 2b 2≤0 D .(a 2-1)(b 2-1)≥03.若P =a +a +7,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 )A .P >QB .P =QC .P <QD .由a 的取值确定4.(2013·东莞调研)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若m ⊥α,m ⊥n ,则n ∥αB .若m ∥α,n ∥α,则m ∥nC .若m ⊂α,n ∥α,则m ∥n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5.已知函数f (x )=(12)x ,a ,b 是正实数,A =f (a +b 2),B =f (ab ),C =f (2ab a +b),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CB .A ≤C ≤B C .B ≤C ≤AD .C ≤B ≤A二、填空题6.下列条件:①ab >0,②ab <0,③a >0,b >0,④a <0,b <0,其中能使b a +a b ≥2成立的条件的个数是________.7.(2013·阳江月考)下面有3个命题:①当x >0时,2x +12x 的最小值为2;②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3x ,且其一个焦点与抛物线y 2=8x 的焦点重合,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③在Rt △ABC 中,AC ⊥BC ,AC =a ,BC =b ,则△ABC 的外接圆半径r =a 2+b 22.类比到空间,若三棱锥S —ABC 的三条侧棱SA 、SB 、SC 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 、b 、c ,则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半径R =a 2+b 2+c 22. 其中错误..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8.凸函数的性质定理为:如果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凸函数,则对于区间D 内的任意x 1,x 2,…,x n ,有f (x 1)+f (x 2)+…+f (x n )n ≤f (x 1+x 2+…+x n n),已知函数y =sin x 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则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9.(1)设x 是正实数,求证:(x +1)(x 2+1)(x 3+1)≥8x 3;(2)若x ∈R ,不等式(x +1)(x 2+1)(x 3+1)≥8x 3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举出一个使它不成立的x 的值.10.已知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f (c )=0,且0<x <c 时,f (x )>0.(1)证明:1a 是函数f (x )的一个零点;(2)试用反证法证明1a>c . 11.(2013·珠海模拟)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1a +b+1b +c =3a +b +c,试问A 、B 、C 是否成等差数列,若不成等差数列,请说明理由.若成等差数列,请给出证明.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 “自然数a ,b ,c 中恰有一个偶数”的否定为“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答案】 B2.【解析】 a 2+b 2-1-a 2b 2≤0⇔(a 2-1)(b 2-1)≥0.【答案】 D3.【解析】 ∵P 2=2a +7+2a a +7=2a +7+2a 2+7a ,Q 2=2a +7+2a +3a +4=2a +7+2a 2+7a +12,∴P 2<Q 2,∴P <Q .【答案】 C4.【解析】 对于平面α和共面直线m 、n .设m ,n 确定的平面为β,对于C ,若m ⊂α,则m =α∩β,从而n ∥α可得m ∥n ,因此C 正确.【答案】 C5.【解析】 ∵a +b2≥ab ≥2ab a +b,又f (x )=(12)x 在R 上是减函数,∴f (a +b 2)≤f (ab )≤f (2ab a +b),即A ≤B ≤C . 【答案】 A二、填空题6.【解析】 要使b a +a b ≥2,只要b a >0且a b >0,所以a ,b 不为0且同号即可,故有3个.【答案】 37.【解析】 对于①,2x +12x 取得最小值为2的条件是x =0,这与x >0相矛盾;易证②成立;对于③,可将该三棱锥补成长方体,其外接球的直径恰好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答案】 ①8.【解析】 ∵f (x )=sin x 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且A 、B 、C ∈(0,π),∴f (A )+f (B )+f (C )3≤f (A +B +C 3)=f (π3),即sin A +sin B +sin C ≤3sin π3=332,所以sin A +sin B +sin C 的最大值为332.【答案】 332 三、解答题9.【证明】 (1)x 是正实数,由基本不等式知 x +1≥2x ,1+x 2≥2x ,x 3+1≥2x 3,故(x +1)(x 2+1)(x 3+1)≥2x ·2x ·2x 3=8x 3(当且仅当x =1时等号成立).(2)若x ∈R ,不等式(x +1)(x 2+1)(x 3+1)≥8x 3仍然成立.由(1)知,当x >0时,不等式成立.当x ≤0时,8x 3≤0,又(x +1)(x 2+1)(x 3+1)=(x +1)2(x 2+1)(x 2-x +1)=(x +1)2(x 2+1)[(x -12)2+34]≥0,此时不等式仍然成立.10.【证明】 (1)∵f (x )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f (x )=0有两个不等实根x 1,x 2,∵f (c )=0,∴x 1=c 是f (x )=0的根,又x 1x 2=c a ,∴x 2=1a (1a ≠c ),∴1a 是f (x )=0的一个根.即1a 是函数f (x )的一个零点.(2)假设1a <c ,又1a >0,由0<x <c 时,f (x )>0,知f (1a )>0与f (1a )=0矛盾,∴1a ≥c ,又∵1a ≠c ,∴1a >c .11.【解】 A 、B 、C 成等差数列,下面用综合法给出证明:∵1a+b+1b+c=3a+b+c,∴a+b+ca+b+a+b+cb+c=3,∴ca+b+ab+c=1,∴c(b+c)+a(a+b)=(a+b)(b+c),∴b2=a2+c2-ac.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a2+c2-b22ac=ac2ac=12,∵0°<B<180°,∴B=60°.∴A+C=120°=2B,∴A、B、C成等差数列.。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知识点+例题+练习
教
学
过
程
1.分析法的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
2.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
3.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分析法思考起来比较自然,容易
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缺点是思路逆行,叙述较繁;综合法从
条件推出结论,较简捷地解决问题,但不便于思考.实际证题时常
常两法兼用,先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再用综合法叙述出来.
4.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假设结论错误,并用假设的命
题进行推理,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
错误的.
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填空题
1.(2014·安阳模拟)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________.
①1
a<
1
b;②a+
1
b>b+
1
a;③b+
1
a>a+
1
b;④
b
a<
b+1
a+1
.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b∈N,若ab可被5整除,则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应反设________成立.
3.(2014·上海模拟)“a=1
4”是“对任意正数x,均有x+
a
x≥1”的
________条件.教学效果分析。
高二数学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试题
高二数学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试题1.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首先应该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设.否定“自然数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A.自然数都是奇数B.自然数都是偶数C.自然数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自然数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答案】D【解析】用反证法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要证的命题的反面成立,即要证的命题的否定成立,而命题:“自然数中恰有一个偶数”的否定为:“自然数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故选:D.【考点】命题的否定.2.用分析法证明:若,则.【答案】详见解析【解析】分析法证明的思路是执果索因,即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通常对于分式不等式、无理不等式的证明常采用分析法,分析法要确保分析得到的最终结果必须是一个正确的结论,如题目提供的条件、某条公理、某条定理等,注意分析法证题的规范表述,防止循环论证.试题解析:证明:要证:.∵,∴两边均大于零,因此只需证:只需证:只需证:只需证:即证:,它显然成立,∴原不等式成立.【考点】不等式证明方法之一:分析法.3.设则()A.都不大于B.都不小于C.至少有一个不大于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答案】C【解析】假设都小于或等于﹣2,即a+≤﹣2,b+≤﹣2,c+≤﹣2,将三式相加,得a++b++c+≤﹣6,又因为a+≤﹣2,b+≤﹣2,c+≤﹣2,三式相加,得a++b++c+≤﹣6,所以a++b++c+≤﹣6成立.故选C.【考点】反证法与放缩法.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有理根,那么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A.假设都是偶数B.假设都不是偶数C.假设至多有一个是偶数D.假设至多有两个是偶数【答案】B【解析】用反证法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要证的命题的反面成立,即要证的命题的否定成立,而命题:“若整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有理根,则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的否定为:“假设a,b,c都不是偶数”,故选:B.【考点】反证法.5.(1)求证:当时,;(2)证明:不可能是同一个等差数列中的三项.【答案】(1)证明过程详见试题解析;(2)证明过程详见试题解析.【解析】(1)证明过程可以使分析法,要证成立,需证成立;而显然成立,所以原结论成立;(2)用反证法证明:即先假设结论“不可能是同一个等差数列中的三项”的反面成立,最终推出公差即是无理数又是有理数的矛盾,所以假设不正确,原结论成立.1)(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其他证法,如分析法酌情给分) 7分2)假设是同一个等差数列中的三项,分别设为则为无理数,又为有理数所以,假设不成立,即不可能是同一个等差数列中的三项 14分【考点】推理与证明.6.用反证法证明:已知,,,求证:,,.【答案】证明详见解析.【解析】根据应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先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由此找出矛盾,从而肯定结论.本题先假设不都是正数,结合可知三个数中必有两个为负数,一个为正数,根据本题中的条件互相进行轮换后都没有变化,从而不妨设,进而根据条件得出,由此推导出,这与条件矛盾,从而可肯定原结论正确.假设不都是正数 1分由可知,这三个数中必有两个为负数,一个为正数 2分不妨设则由可得 4分又,∴ 5分即 7分∵,∴即 9分这与已知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成立 10分【考点】反证法.7.完成反证法证题的全过程.设a1,a2, ,a7是1,2, ,7的一个排列,求证:乘积p=(a1-1)(a2-2) (a7-7)为偶数.证明:假设p为奇数,则a1-1,a2-2, ,a7-7均为奇数.因奇数个奇数之和为奇数,故有奇数===0.但0≠奇数,这一矛盾说明p为偶数.【答案】(a1-1)+(a2-2)+ +(a7-7) = (a1+a2+ +a7)-(1+2+ +7)【解析】理解奇偶数的关系是本题的关键,利用分组将原来的(a1-1)+(a2-2)+ +(a7-7)变形为(a1+a2++a7)-(1+2+ +7),可得出矛盾所在.【考点】反证法.8.用反证法证明“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A.假设a,b,c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B.假设a,b,c都是偶数C.假设a,b,c至少有两个偶数D.假设a, b,c都是奇数【答案】A【解析】用反证法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要证的命题的反面成立,即要证的命题的否定成立,而命题:“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的否定为:“a,b,c都是奇数”,故选A.【考点】反证法与放缩法.9.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有理根,那么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都是偶数B.假设都不是偶数C.假设至多有一个是偶数D.假设至少有两个是偶数【答案】B【解析】根据反证法的解题思路,首先是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原结论的否定成立,因为原结论为“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所以应假设中没有一个是偶数即都不是偶数,故选B.【考点】反证法.10.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那么>”假设的内容应是()A.=B.<C.=且<D.=或<【答案】D【解析】分析:反证法是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所以只要考虑>的反面即可。
数学选修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练习题含答案
数学选修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求证:√2+√3>√5()A.综合法B.分析法C.综合法、分析法配合使用D.间接证法2. 要证√2−√3<√6−√7成立,只需证( )A.(√2+√7)2<(√3+√6)2B.(√2−√6)2<(√3−√7)2C.(√2−√3)2<(√6−√7)2D.(√2−√3−√6)2<(−√7)23. “执果索因”是下列哪种证明方法的特点()A.数学归纳法B.反证法C.分析法D.综合法4. 如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的流程图:图中①、②两条流程线与“推理与证明”中的思维方法相匹配是()A.①-分析法,②-综合法B.①-综合法,②-分析法C.①-综合法,②-反证法D.①-分析法,②-反证法5. 以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的流程图:在此流程图中,①②两条流程线与“推理与证明”中的思维方法匹配正确的是()A.①—综合法,②—分析法B.①—分析法,②—综合法C.①—综合法,②—反证法D.①—分析法,②—反证法6. 命题“对于任意角θ,cos4θ−sin4θ=cos2θ”的证明:“cos4θ−sin4θ=(cos2θ−A.分析法B.综合法C.综合法、分析法结合使用D.间接证法7. 已知,,,则下列三个数,,()A.都大于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C.都小于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8. 已知a,b,c>0,则ba ,cb,ac的值()A.都大于1B.都小于1C.至多有一个不小于1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9.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有理根,那么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应假设()A.a,b,c中至多一个是偶数B.a,b,c中至少一个是奇数C.a,b,c中全是奇数D.a,b,c中恰有一个偶数10. 某同学证明√5+√13<√7+√11的过程如下:∵√13−√11>√7−√5>0,∴√13+√11<√7+√5,∴√13−√112<√7−√52,∴√5+√13<√7+√11,则该学生采用的证明方法是()A.综合法B.比较法C.反证法D.分析法11. 若P表示已知条件或已有的定义、公理或定理,Q表示所得到的结论,下列框图表示的证明方法是________.12. 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________条件.13. 下列对分析法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上你认为正确的全部序号)①由因导果的推法;②执果索因的推法;③因果分别互推的两头凑法;④逆命题的证明方法.14. 用分析法证明:若a,b,m都是正数,且a<b,则a+mb+m >ab.完成下列证明过程:∵b+m>0,b>0,∴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明b(a+m)>a(b+m),即只需证明________.∵m>0,∴只需证明b>a,由已知显然成立,∴原不等式成立.15. 下列表述:①综合法是执因导果法;②综合法是顺推法;③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④分析法是间接证法;⑤反证法是逆推法.正确的语句有是________(填序号).16. 下列表述:①综合法是执因导果法;②分析法是间接证法;③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④反证法是直接证法.正确的语句是________(填序号).17.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018. 已知x1>0,x1≠1且x n+1=x n(x n2+3)3x n2+1(n=1,2,…),试证:“数列{x n}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满足x n>x n+1,”当此题用反证法否定结论时应为________.19.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x2−(a+b)x+ab≠0,则x≠a且x≠b”,首先要假设________.20.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D // BC,∠A=90∘,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D于点E,连接BE,过点C作CF⊥BE,垂足为F求证:AB=FC.21. (1)若a≥1,用分析法证明√a+1+√a−1<2√a; 21.(2)已知a,b都是正实数,且ab=2,求证:(2a+1)(b+1)≥9.22. 试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不写过程)(1)1−√2与√2−√3(2)√2−√3与√3−√4通过上式请你推测出√n−1−√n与√n−√n+1(n≥2且n∈N)的大小,并用分析法加以证明.23. 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如果3sinβ=sin(2α+β),求证tan(α+β)=2tanα.24.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用分析法证明你的结论. 命题:若a>b>c,且a+b+c=0,则√b2−aca<√3.25. 记函数f(x)的定义域为D,若存在x0∈D,使f(x0)=x0成立,则称以(x0, x0)为坐标的点为函数y=f(x)图象上的不动点.(1)若函数f(x)=2x−1x+a的图象上有且仅有两个不动点,试求a的取值范围.(2)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a,b,c∈R且a>0),满足{f(0)≥1f(1+sin a)≤1(a∈R),且y=f(x)的图象上有两个不动点(x1, x1),(x2, x2),记函数y=f(x)的对称轴为x=x0,求证:如果x1<2<x2<4,那么x0>−1.26. 已知“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1)设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都为l,请你用l分别表示出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并用分析法证明该命题;27.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D的中点为E,BD的中点为F,证明:CD1 // EF.28. 用分析法证明√3+√5>√2+√4.29. 用分析法证明:已知a>0,b>0,求证:a+b2≥2aba+b.30. 设直线l1:y=k1x+1,l2:y=k2x−1,其中实数k1,k2满足k1k2+2=0.证明:l1与l2相交.31. 用分析法证明:√6+√7>√3+√10.32. 请用综合法或分析法、反证法证明:(1)如果a>0,b>0,则lg(a3+b3)≥lg(a+b)+lg ab;(2)若a,b,c为正数且abc=1,求证:a2+b2+c2≥1a +1b+1c.33. 用反证法证明:√2不是有理数.34. 设a3+b3=2,求证a+b≤2.35. 已知x,y>0,且x+y>2.求证:1+xy ,1+yx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36. 如图,△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且BE=CD,BD,CE相交于点P,AP平分∠BAC,求证:AB=AC.37. 记集合T={0, 1, 2, 3, 4, 5, 6, 7},a i(i=1, 2, 3, 4)是T中可重复选取的元素.(1)若将集合M={a1×83+a2×82+a3×8+a4|a i∈T, i=1, 2, 3, 4}中所有元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求第2008个数所对应的a i(i=1, 2, 3, 4)的值;(2)若将集合N={a18+a28+a38+a48|a i∈T, i=1, 2, 3, 4}中所有元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求第2008个数所对应的a i(i=1, 2, 3, 4)的值.38. 设0<x1<x2<π2.(1)证明:x1>sin x1(2)x1sin x2cos x1>x2sin x1cos x2.39. 已知△ABC中,B=C=2π5,记cos A=x,cos B=cos C=y.(1)求证:1+y=2x2;(2)若△ABC的面积等于2sinπ5,求AC边上的中线BD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数学选修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答案】B【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直接利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推出结果后,判断选项.【解答】证明:因为√2+√3和√5都是正数,所以为了证明√2+√3>√5,只需证明(√2+√3)2>(√5)2,展开得5+2√6>5,即2√6>0,显然成立,所以不等式√2+√3>√5.上述证明过程应用了分析法.故选B.2.【答案】A【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对于不等式而言,若想两边同时平方使得大小号不变,必须保证两边均为正数.【解答】解:要证√2−√3<√6−√7,只需证√2+√7<√3+√6,只需证(√2+√7)2<(√3+√6)2.故选A.3.【答案】C【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针对证明方法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分类,逐个选项验证即可.【解答】解:综合法是执因导果,从前到后,分析法是执果索因,从后往前;由反证法的定义可得,反证法是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由此推出矛盾,从而得到假设不成立,即命题成立;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设P(n)是关于自然数n的命题,:若1∘的自然数n都成立.故选C.4.【答案】B【考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解析】根据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定义,可知由已知到可知进而得到结论的应为综合法,由未知到需知,进而找到与已知的关系为分析法,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已知可得该结构图为证明方法的结构图:∵由已知到可知,进而得到结论的应为综合法,由未知到需知,进而找到与已知的关系为分析法,故①②两条流程线与“推理与证明”中的思维方法为:①-综合法,②-分析法.故选B.5.【答案】A【考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解析】根据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定义,可知由已知到可知进而得到结论的应为综合法,由未知到需知,进而找到与已知的关系为分析法,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已知可得该结构图为证明方法的结构图:∵由已知到可知,进而得到结论的应为综合法,由未知到需知,进而找到与已知的关系为分析法,故①②两条流程线与“推理与证明”中的思维方法为:①—综合法,②—分析法.故选A.6.【答案】B【考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在证明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公式和结论,有平方差公式,同角的关系式,所以在证明过程中,使用了综合法的证明方法.故选B.7.【答案】D【考点】【解析】假设3个数a+4b b+9cc+16a都小于6,则a+4b+b+9c+c+16a≤18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a+4b +b+9c+c+16a=(a+16a)+(b+4b)+(c+9c)≥18,这与假设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3个数a+4b b+9cc+16a至少有一个不小于6,故选D.【解答】此题暂无解答8.【答案】D【考点】反证法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合情推理的作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令a=b=c,则ba =cb=ac=1,排除A,B.令a=1,b=2,c=4,则ba =cb=2,ac=14,排除C.对于D,假设ba <1,cb<1,ac<1,则b<a,c<b,a<c,相加得a+b+c<a+b+c,矛盾.故选D.9.【答案】C【考点】反证法【解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求得命题:“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的否定,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由于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把要证的结论进行否定,得到要证的结论的反面.而命题:“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的否定为:“a,b,c中全是奇数”.故选C.10.A【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从推理过程(是“执因索果”还是“执果索因”)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从推理形式来看,从√13−√11>√7−√5>0入手,推出√13+√11<√7+√5,继而得到√13−√112<√7−√52,最后得到√5+√13<√7+√11,是“执因索果”,是综合法证明,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9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27分)11.【答案】综合法【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根据证题思路,是由因导果,是综合法的思路,故可得结论.【解答】解:∵P表示已知条件或已有的定义、公理或定理,Q表示所得到的结论,∴证明方法是由因导果,是综合法的思路故答案为:综合法12.【答案】充分【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利用分析法的定义和分析法证题的方法,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只要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已具备,此结论就一定成立.【解答】解: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只要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已具备,此结论就一定成立.故答案为充分.13.【答案】②【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根据分析法的定义可得,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解:根据分析法的定义可得,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是直接证法.故答案为:②.14.【答案】bm>am【考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属于基础题,根据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由b(a+m)>a(b+m)可得bm>am,即可求解.【解答】解:由b(a+m)>a(b+m)可得ab+bm>ab+am,即证bm>am.故答案为:bm>am.15.【答案】①②③【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根据综合法的定义可得①②正确;根据分析法的定义可得③正确,④不正确;由反证法的定义可得,⑤不正确.【解答】解:根据综合法的定义可得,综合法是执因导果法,是顺推法,故①②正确.根据分析法的定义可得,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是直接证法,故③正确,④不正确.由反证法的定义可得,反证法是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由此推出矛盾,从而得到假设不成立,即命题成立,故不是逆推法,故⑤不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16.【答案】①③【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综合法与分析法反证法与放缩法【解析】针对证明方法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分类,逐个选项验证即可.【解答】解:综合法是执因导果,从前到后,分析法是执果索因,从后往前,综合法和分析法都是直接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故可判断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③17.【答案】√x≥√y反证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由于√x<√y的否定为√x≥√y,根据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方法,应先假设要证的结论的否定成立,故应假设:√x≥√y,故答案为:√x≥√y.18.【答案】存在正整数n,使x n≤x n+1【考点】反证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即“数列{x n}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满足x n>x n+1”的否定为“存在正整数m,使x n≤x n+1”.19.【答案】x=a或x=b【考点】反证法【解析】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应先假设要证命题的否定成立,求得要证命题的否定,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应先假设要证命题的否定成立,而要证命题的否定为“x=a或x=b”,故答案为:x=a或x=b.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0分)20.【答案】证明:∵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D边于点E,∴BC=BE,∵四边形ABCD为矩形,∴∠A=90∘,AE // BC,∴∠AEB=∠FBC,而CF丄BE,∴∠BFC=90∘,在Rt△ABE和Rt△FCB中,BE=BC,∠AEB=∠FBC,∴Rt△ABE≅Rt△FCB,∴AB=FC.【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由题意得BC=BE,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得∠A=90∘,AE // BC,则∠AEB=∠FBC,而CF丄BE,则∠BFC=90∘,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易得到Rt△ABE≅Rt△CFB,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即可得到AB=FC.【解答】证明:∵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D边于点E,∴BC=BE,∵四边形ABCD为矩形,∴∠A=90∘,AE // BC,∴∠AEB=∠FBC,而CF丄BE,∴∠BFC=90∘,在Rt△ABE和Rt△FCB中,BE=BC,∠AEB=∠FBC,∴Rt△ABE≅Rt△FCB,∴AB=FC.21.【答案】证明:(1)因a≥1,所以,要证√a+1+√a−1<2√a,只需证明a+1+2√a2−1+a−1<4a,即证√a2−1<a,只需证明a2−1<a2,即−1<0,此不等式显然成立,于是√a+1+√a−1<2√a.(2)因a,b都是正实数,所以,2a+b≥2√2ab=4,当且仅当b=2a,即a=1,b=2时等号成立,∴(2a+1)(b+1)=2ab+(2a+b)+1≥4+4+1=9.【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1)只需证明a+1+2√a2−1+a−1<4a,即证√a2−1<a,只需证明a2−1< a2.(2)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2a+b≥2√2ab=4,化简不等式的左边,把此结论代入,可证得不等式成立.【解答】证明:(1)因a≥1,所以,要证√a+1+√a−1<2√a,只需证明a+1+2√a2−1+a−1<4a,即证√a2−1<a,只需证明a2−1<a2,即−1<0,此不等式显然成立,于是√a+1+√a−1<2√a.(2)因a,b都是正实数,所以,2a+b≥2√2ab=4,当且仅当b=2a,即a=1,b=2时等号成立,∴(2a+1)(b+1)=2ab+(2a+b)+1≥4+4+1=9.22.【答案】解:(1)1−√2<√2−√3;(2)√2−√3<√3−√4猜想:√n−1−√n<√n−√n+1(n≥2且n∈N)证明:要证:√n−1−√n<√n−√n+1(n≥2且n∈N)即证:(√n−1−√n)2<(√n−√n+1)2整理得:√n2+n>√n2−n+1平方整理得:2n−1>2√n2−n平方并整理得:1>0而此不等式一定成立,故猜想正确【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不等式比较两数大小【解析】猜想:√n−1−√n<√n−√n+1(n≥2且n∈N),再用分析法证明即可.【解答】解:(1)1−√2<√2−√3;(2)√2−√3<√3−√4猜想:√n−1−√n<√n−√n+1(n≥2且n∈N)证明:要证:√n−1−√n<√n−√n+1(n≥2且n∈N)即证:(√n−1−√n)2<(√n−√n+1)2整理得:√n2+n>√n2−n+1平方整理得:2n−1>2√n2−n平方并整理得:1>0而此不等式一定成立,故猜想正确23.【答案】证明:将条件化为:3sin[(α+β)−α]=sin[(α+β)+α],展开得:3sin(α+β)cosα−3cos(α+β)sinα=sin(α+β)cosα+cos(α+β)sinα,即:2sin(α+β)cosα=4cos(α+β)sinα,由cos(α+β)cosα≠0,两边同除以cos(α+β)cosα,可得tan(α+β)=2tanα.【考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解析】把已知等式左边的角β变为(α+β)−α,右边的角2α+β变为(α+β)+α,然后左右两边分别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化简,移项合并后,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cosαcos(α+β),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变形可得证.【解答】证明:将条件化为:3sin[(α+β)−α]=sin[(α+β)+α],展开得:3sin(α+β)cosα−3cos(α+β)sinα=sin(α+β)cosα+cos(α+β)sinα,即:2sin(α+β)cosα=4cos(α+β)sinα,由cos(α+β)cosα≠0,两边同除以cos(α+β)cosα,可得tan(α+β)=2tanα.24.【答案】解:此命题是真命题.∵a>b>c,且a+b+c=0,∴a>0,c<0.<√3,只需证√b2−ac<√3a,要证√b2−aca即证b2−ac<3a2,也就是证(a+c)2−ac<3a2,即证(a−c)(2a+c)>0,∵a−c>0,2a+c=a+c+a=−b+a>0,∴(a−c)(2a+c)>0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即命题为真.【考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解析】采用分析法来证,先把不等式转化为:√b2−ac<√3a,两边平方b2−ac<3a3,整理后得到一恒成立的不等式即可.【解答】解:此命题是真命题.∵a>b>c,且a+b+c=0,∴a>0,c<0.<√3,只需证√b2−ac<√3a,要证√b2−aca即证b2−ac<3a2,也就是证(a+c)2−ac<3a2,即证(a−c)(2a+c)>0,∵a−c>0,2a+c=a+c+a=−b+a>0,∴(a−c)(2a+c)>0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即命题为真.25.【答案】=x0,解:(1)若点(x0, x0)是不动点,则2x0−1x0+a即x02+(a−2)x0+1=0,由题意函数f(x)=2x−1的图象上有且仅有两个不动点,∴a=x+a4.(2)设g(x)=f(x)−x=ax2+(b−1)x+1,∵a>0,∴由条件x1<2<x2<4,得g(2)<0,g(4)>0.即{4a+2b−1<0 16a+4b−3>0由可行域可得ba <2,∴x0=−b2a>−1.【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1)根据不动点的定义,得出方程x02+(a−2)x0+1=0,利用函数f(x)=2x−1x+a的图象上有且仅有两个不动点,求a的取值范围;(2)由x1<2<x2<4转化为g(x)=f(x)−x=0有两根:一根在2与4之间,另一根在2的左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可证.【解答】解:(1)若点(x0, x0)是不动点,则2x0−1x0+a=x0,即x02+(a−2)x0+1=0,由题意函数f(x)=2x−1x+a的图象上有且仅有两个不动点,∴a=4.(2)设g(x)=f(x)−x=ax2+(b−1)x+1,∵a>0,∴由条件x1<2<x2<4,得g(2)<0,g(4)>0.即{4a+2b−1<0 16a+4b−3>0由可行域可得ba <2,∴x0=−b2a>−1.26.【答案】解:(1)依题意,圆的面积为π⋅(l2π)2,正方形的面积为(l4)2.因此本题只需证明π⋅(l2π)2>(l4)2.要证明上式,只需证明πl 24π2>l216,两边同乘以正数4l2,得1π>14.因此,只需证明4>π.因为4>π恒成立,所以π⋅(l2π)2>(l4)2.这就证明了如果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2)一个球与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相等时,球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大.【考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类比推理【解析】(1)依题意,圆的面积为π⋅(l2π)2,正方形的面积为(l4)2,根据分析法的证明步骤可得结论;(2)周长类比表面积,面积类比体积,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依题意,圆的面积为π⋅(l2π)2,正方形的面积为(l4)2.因此本题只需证明π⋅(l2π)2>(l4)2.要证明上式,只需证明πl 24π2>l216,两边同乘以正数4l2,得1π>14.因此,只需证明4>π.因为4>π恒成立,所以π⋅(l2π)2>(l4)2.这就证明了如果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2)一个球与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相等时,球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大.27.【答案】证明:连接A1B,则∵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D的中点为E,BD的中点为F,∴EF // A1B,∵A1D1 // BC,A1D1=BC,∴A1D1CB是平行四边形,∴CD1 // A1B,∴CD1 // EF.【考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解析】连接A1B,利用平行公理,即可证明.【解答】证明:连接A1B,则∵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D的中点为E,BD的中点为F,∴EF // A1B,∵A1D1 // BC,A1D1=BC,∴A1D1CB是平行四边形,∴CD1 // A1B,∴CD1 // EF.28.【答案】证明:要证明√3+√5>√2+√4,只要证明:√3>√2,√5>√4,结论显然成立,∴√3+√5>√2+√4.【考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解析】寻找使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要是不等式成立,只要√3>√2,√5>√4.【解答】证明:要证明√3+√5>√2+√4,只要证明:√3>√2,√5>√4,结论显然成立,∴√3+√5>√2+√4.29.【答案】证明:因为a>0,b>0,要证a+b2≥2aba+b,只要证,(a+b)2≥4ab,只要证(a+b)2−4ab≥0,即证a2−2ab+b2≥0,而a2−2ab+b2=(a−b)2≥0恒成立,故a+b2≥2aba+b成立.【考点】不等式的证明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解析】利用分析法(执果索因),要证a+b2≥2aba+b,只需证明(a−b)2≥0即可,该式显然成立.【解答】证明:因为a>0,b>0,要证a+b2≥2aba+b,只要证,(a+b)2≥4ab,只要证(a+b)2−4ab≥0,即证a2−2ab+b2≥0,而a2−2ab+b2=(a−b)2≥0恒成立,故a+b2≥2aba+b成立.30.【答案】证明:假设l1与l2不相交,则l1与l2平行或重合,有k1=k2,代入k1k2+2=0,得k12+2=0.这与k1为实数的事实相矛盾,从而k1≠k2,即l1与l2相交.【考点】反证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方法点拔:采用反证法.31.【答案】证明:要证√6+√7>√3+√10,只要证6+7+2√42>3+10+2√30,只要证2√42>2√30,即证42>30.而42>30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分析使不等式√6+√7>√3+√10成立的充分条件,一直分析到使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显然具备,从而不等式得证.【解答】证明:要证√6+√7>√3+√10,只要证6+7+2√42>3+10+2√30,只要证2√42>2√30,即证42>30.而42>30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32.【答案】证明:(1)(综合法)如果a>0,b>0,则a3+b3−(a+b)ab=a3−a2b+b3−ab2=a2(a−b)−b2(a−b)=(a2−b2)(a−b)=(a+b)(a−b)(a−b)=(a+b)(a−b)2≥0,当且仅且a=b时取等号,故a3+b3≥(a+b)ab,即lg(a3+b3)≥lg(a+b)+lg ab.(2)(分析法)要证a2+b2+c2≥1a +1b+1c,只要证a 2+b2+c2abc≥1a+1b+1c,即证a2+b2+c2≥bc+ac+ab,即证2a2+2b2+2c2−2bc−2ac−2ab≥0,即证a2−2ab+b2+b2−2bc+c2+a2−2ac+c2≥0,即证(a−b)2+(b−c)2+(a−c)2≥0,显然成立,且a=b=c时取等号,以上均可逆,则原不等式成立.【考点】不等式的证明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解析】【解答】证明:(1)(综合法)如果a>0,b>0,则a3+b3−(a+b)ab=a3−a2b+b3−ab2=a2(a−b)−b2(a−b)=(a2−b2)(a−b)=(a+b)(a−b)(a−b)=(a+b)(a−b)2≥0,当且仅且a=b时取等号,故a3+b3≥(a+b)ab,即lg(a3+b3)≥lg(a+b)+lg ab.(2)(分析法)要证a2+b2+c2≥1a +1b+1c,只要证a 2+b2+c2abc≥1a+1b+1c,即证a2+b2+c2≥bc+ac+ab,即证2a2+2b2+2c2−2bc−2ac−2ab≥0,即证a2−2ab+b2+b2−2bc+c2+a2−2ac+c2≥0,即证(a−b)2+(b−c)2+(a−c)2≥0,显然成立,且a=b=c时取等号,以上均可逆,则原不等式成立.33.【答案】证明:假设√2为有理数,那么存在两个互质的正整数p,q,使得:√2=pq,于是p=√2q,两边平方得p2=2q2由2q2是偶数,可得p2是偶数.而只有偶数的平方才是偶数,所以p也是偶数.因此可设p=2s,s是正整数,代入上式,得:4s2=2q2,即q2=2s2.所以q也是偶数,这样p,q都是偶数,不互质,这与假设p,q互质矛盾.因此√2不是有理数.【考点】反证法【解析】假设√2为有理数,通过有理数的性质,推出矛盾的结论,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证明:假设√2为有理数,那么存在两个互质的正整数p,q,使得:√2=pq,于是p=√2q,两边平方得p2=2q2由2q2是偶数,可得p2是偶数.而只有偶数的平方才是偶数,所以p也是偶数.因此可设p=2s,s是正整数,代入上式,得:4s2=2q2,即q2=2s2.所以q也是偶数,这样p,q都是偶数,不互质,这与假设p,q互质矛盾.因此√2不是有理数.34.【答案】证明:假设a+b>2,则有a>2−b,从而a3>8−12b+6b2−b3,a3+b3>6b2−12b+8=6(b−1)2+2.因为6(b−1)2+2≥2,所以a3+b3>2,这与题设条件a3+b3=2矛盾,所以,原不等式a+b≤2成立.评析:利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的第二步所称的矛盾结果,通常是指所推出的结果与已知公理、定义、定理或已知条件、已证不等式,以及与临时假定矛盾等各种情况.【考点】反证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5.【答案】证明:假设1+xy ,1+yx都不小于2,即1+xy≥2且1+yx≥2.因为x,y>0,所以1+x≥2y且1+y≥2x.把这两个不等式相加得2+x+y≥2(x+y),化简得x+y≤2,这与x+y>2矛盾.因此1+xy ,1+yx都不小于2是不可能的,即原命题成立.【考点】反证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6.【答案】证明:作DG⊥BC于G,作EH⊥BC于H,作PM⊥AC于M,作PN⊥AB于N,∵AP平分∠BAC,∴PM=PN,∵CD=BE,∴△CPD与△BPE的面积相等,∴△BCD与△CBE的面积相等,∴DG=EH,又∵CD=BE,∴△CGD≅△BHE,∴∠ABC=∠ACB,∴AB=AC.【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作DG⊥BC于G,作EH⊥BC于H,作PM⊥AC于M,作PN⊥AB于N,先根据三角形面积相等求出DG=EH,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CGD≅△BHE,于是得到∠ABC =∠ACB ,利用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AB =AC . 【解答】证明:作DG ⊥BC 于G ,作EH ⊥BC 于H ,作PM ⊥AC 于M ,作PN ⊥AB 于N ,∵ AP 平分∠BAC , ∴ PM =PN , ∵ CD =BE ,∴ △CPD 与△BPE 的面积相等, ∴ △BCD 与△CBE 的面积相等, ∴ DG =EH , 又∵ CD =BE , ∴ △CGD ≅△BHE , ∴ ∠ABC =∠ACB , ∴ AB =AC . 37. 【答案】解:(1)记a 1×83+a 2×82+a 3×8+a 4=a 1a 2a 3a 4¯, 它表示一个8进制数;M 中最小值为0¯,第2008个数在十进制数中为2007, 将2007化为8进制数即为3727¯, 所以a 1=3,a 2=7,a 3=2,a 4=7.(2)因为a 18+a 28+a 38+a 48=18(a 1×83+a 2×82+a 3×8+a 4),括号内表示的8进制数,其最大值为7777¯; ∵ 7777¯=4095,从大到小排列,第2008个数为 4095−2008+1=2088因为2008=4050¯,所以a 1=4,a 2=0,a 3=5,a 4=0【考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 【解析】(1)要将集合M ={a 1×83+a 2×82+a 3×8+a 4|a i ∈T, i =1, 2, 3, 4}中所有元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求第2008个数所对应的a i ,首先要搞清楚,M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关键是要分析求第2008个数所对应的十进制数,并根据十进制转换为八进行的方法,将它转换为八进制数,即得答案. (2)要将集合N ={a 18+a 282+a 383+a 484|a i ∈T, i =1, 2, 3, 4}中所有元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求第2008个数所对应的a i ,首先要搞清楚,N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同样要分析求第2008个数所对应的十进制数,并根据十进制转换为八进行的方法,将它转换为八进制数,即得答案. 【解答】解:(1)记a 1×83+a 2×82+a 3×8+a 4=a 1a 2a 3a 4¯, 它表示一个8进制数;M 中最小值为0¯,第2008个数在十进制数中为2007, 将2007化为8进制数即为3727¯, 所以a 1=3,a 2=7,a 3=2,a 4=7.(2)因为a 18+a 282+a 383+a 484=184(a 1×83+a 2×82+a 3×8+a 4),括号内表示的8进制数,其最大值为7777¯; ∵ 7777¯=4095,从大到小排列,第2008个数为 4095−2008+1=2088因为2008=4050¯,所以a 1=4,a 2=0,a 3=5,a 4=0 38. 【答案】证明:(1)令f(x)=x −sin x(0<x <π2),∴ f′(x)=1−cos x ≥0,∴ f(x)=x −sin x(0<x <π2)为增函数, ∵ 0<x 1<π2,∴ f(x 1)>f(0),即x 1−sin x 1>0, ∴ x 1>sin x 1;(2)令g(x)=x cot x(0<x <π2), 则g′(x)=cot x −xcsc 2x =sin x cos x−x sin 2x <0,∴ g(x)=x cot x(0<x <π2)为减函数, ∵ 0<x 1<x 2<π2,则x 1cos x 1sin x 1>x 2cos x2sin x 2,即x 1sin x 2cos x 1>x 2sin x 1cos x 2.【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1)构造函数f(x)=x−sin x(0<x<π2),利用导数证明其为增函数,则结论可证;(2)构造函数g(x)=x cot x(0<x<π2),利用导数证明其为增函数,则结论可证.【解答】证明:(1)令f(x)=x−sin x(0<x<π2),∴f′(x)=1−cos x≥0,∴f(x)=x−sin x(0<x<π2)为增函数,∵0<x1<π2,∴f(x1)>f(0),即x1−sin x1>0,∴x1>sin x1;(2)令g(x)=x cot x(0<x<π2),则g′(x)=cot x−xcsc2x=sin x cos x−xsin2x<0,∴g(x)=x cot x(0<x<π2)为减函数,∵0<x1<x2<π2,则x1cos x1sin x1>x2cos x2sin x2,即x1sin x2cos x1>x2sin x1cos x2.39.【答案】(1)证明:∵B=C=2π5,∴A=π−(B+C)=π−4π5=π5∴1+y=1+cos2π5=2cos2π5=2x2.…(2)解:设△ABC中,角B、C所对的边分别为b、c,则有12bc sin A=2sinπ5,∵b=c,A=π5,∴b2sinπ5=4sinπ5,故b=c=2.…又BD2=c2+(b2)2−2×c×b2cos A=22+12−2×2×1×cosπ5=5−4cosπ5,∴BD=√5−4cosπ5.…【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解析】(1)利用cos A=x,cos B=cos C=y,结合二倍角公式,可证结论;(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b=c,A=π5,求出BC,进而可求BD的长.【解答】(1)证明:∵B=C=2π5,∴A=π−(B+C)=π−4π5=π5∴1+y=1+cos2π5=2cos2π5=2x2.…(2)解:设△ABC中,角B、C所对的边分别为b、c,则有12bc sin A=2sinπ5,∵b=c,A=π5,∴b2sinπ5=4sinπ5,故b=c=2.…又BD2=c2+(b2)2−2×c×b2cos A=22+12−2×2×1×cosπ5=5−4cosπ5,∴BD=√5−4cosπ5.…。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练习卷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练习卷一、填空题1.A .将结论与条件同时否认,推出矛盾;B .肯定条件,否认结论,推出矛盾;C .将被否认的结论当条件,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只与原题条件矛盾,才是反证支的正确运用D .将被否认的结论当条件,原题的条件不能当条件2.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 b >,那么33a b >〞假设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
3.αβ,是两个平面,直线l 不在平面α内,l 也不在平面β内,设①l α⊥;②l β∥;③αβ⊥4.求证: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用反证法证明时的假设为“三角形的 〞.5.当00a b >>,时,①11()4a b a b ⎛⎫++⎪⎝⎭≥;②22222a b a b +++≥;④2ab a b+.以上4个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填序号〕61>1>,即证75111+>+>3511>,∴原不等式成立.以上证明应用了________(A .分析法B .综合法C .分析法与综合法配合使用D .间接证法)7.假设关于x 的不等式22133(2)(2)22x x k k k k --+<-+的解集为1(,)2+∞,那么k 的范围是____ .8. b a ,是不相等的正数,x y ==,那么,x y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9. 假设,,a b c R ∈,那么222a b c ++ ab bc ac ++.10..将a 千克的白糖加水配制成b 千克的糖水(0)b a >>,那么其浓度为 ;假设再参加m 千克的白糖(0)m >,糖水更甜了,根据这一生活常识提炼出一个常见的不等式: .二、解答题11.,,a b c R +∈, 1a b c ++=,求证:1119a b c++≥12.求证:对于任意角θ,44cos sin cos 2θθθ-=13.(01)a b c ∈,,,,求证:(1)(1)(1)a b b c c a ---,,不能同时大于14.14.求证:以过抛物线22(0)y px p =>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必与2p x =-相切〔用分析法证〕15. ,0x y >,且2x y +>.试证:11,x y y x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共27张)
考向一 综合法[自主练透型] [例 1] 已知 a,b,c 为正实数,a+b+c=1,求证:a2+ b2+c2≥31.
[证明] 法一 因为 a+b+c=1, 所以(a+b+c)2=a2+b2+c2+2ab+2ac+2bc≤a2+b2+c2 +a2+b2+a2+c2+b2+c2=3(a2+b2+c2). 所以 a2+b2+c2≥31.
第六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小题热身]
1.下列表述:①综合法是由因导果法;②综合法是顺推法;
③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④分析法是逆推法;⑤反证法是间接证
法.其中正确的有(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解析:由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的定义知①②③④⑤都正 确.
答案:D
2.要使3
a-3
3 b<
P⇒Q1 ―→ Q1⇒Q2 ―→ Q2⇒Q3 ―→…―→ Qn⇒Q
2.分析法 一般地,从要③_证__明__的__结__论_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④ _充__分__条__件___,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 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的方 法叫做分析法. 用 Q 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ppr-=r0=,0.
∴p+2 r2=pr,(p-r)2=0,∴p=r, 与 p≠r 矛盾. ∴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
———————[悟·技法]———————
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要把握三点: (1)必须先否定结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 (2)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 且必须依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 (3)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 假设矛盾,有的与已知事实矛盾等,且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 的.
【导与练】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x1+tan x2)>tan
x1 x2 2
,
1 sin x1 sin x2 x1 x2 >tan 只需证明 cos x cos x 2 2 1 2
,
sin(x1 x2 ) sin(x1 x2 ) 只需证明 > . 2 cos x1 cos x2 1 cos(x1 x2 )
欲证 F(x)为偶函数,只需证 F(-x)=F(x),
1 1 即证 f x =f x . 2 2
由已知,函数 f(x+1)与 f(x)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而函数 f(x)与 f(-x)的图象也 是关于 y 轴对称的, ∴f(-x)=f(x+1),
ab bc ac ∴ · · >abc>0 成立. 2 2 2
上式两边同时取常用对数, 得
ab bc ca lg >lg(abc), 2 2 2
ab bc ca ∴lg +lg +lg >lg a+lg b+lg c. 2 2 2
分析法 【例 2】 已知函数 f(x)=tan
1.直接证明 (1)综合法 ①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 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 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的证明方法.
②证明流程: (P 表示已 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③文字表示为:“因为„„所以„„”或 “由„„得„„”. ④思维过程:由因导果.
π 由于 x 、x 0, ,故 x +x 2
1 2 1 2
(0,π ).
故 cos x1cos x2>0,sin(x1+x2)>0, 1+cos(x1+x2)>0, 故只需证明 1+cos(x1+x2)>2cos x1cos x2, 即证 1+cos x1cos x2-sin x1sin x2> 2cos x1cos x2, 即证 cos(x1-x2)<1.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
且
2 cos Asin B sin C .判断 △ABC 的形状.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5. 6. 三、解答题 7.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答题纸
得答案
8. 9.
10.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 条件
D.必要不充分条件
4. 3.设 a, b, c, d , m, n R , P ab cd ,
Q ma nc·
b m
d n
,则有( )
A . P≥Q
B. P≤Q
C. PQ
D. P Q
8.( 20 分 ) 设
3 2
x
2
,
求
证
:
2 x 1 2x 3 15 3x 8
证: a 3 + b3 > a 2b ab 2
9. (20 分 ) 设 a, b, c 为 任 意 三 角 形 边 长 , I a b c, S ab bc ca ,
试证: 3S I 2 4S
10.( 15 分 ) 在 △ABC 中 , 已 知
(a b c)(a b c) 3ab ,
4.已 知 函 数
f
(x)
1 2
x
,
a, b R ,
A
f
a
2
b
,
B f(
ab) ,
C
f
ab ab
,
则
A, B, C 的大小关系( )
A . A≤B≤C
B . A≤C≤B
C. B ≤ C ≤ A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1.(优质试题·徐州模拟)若P=a+a+7,Q=a+3+a+4 (a≥0),则P,Q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解析:因为P2=2a+7+2a·a+7=2a+7+2a2+7a,Q2=2a+7+2a+3·a+4=2a+7+2a2+7a+12,所以P2<Q2,所以P<Q.答案:P<Q2.(优质试题·江阴调研)设a,b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①a+b>2;②a2+b2>2.其中能推出:“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条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①中,假设a≤1,b≤1,则a+b≤2与已知条件a+b>2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①正确;②中,若a=-2,b=-3,则a2+b2>2成立,故②不能推出:“a,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答案:①3.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单调递减,若x1+x2>0,则f(x1)+f(x2)________0(填“>”“<”或“=”).解析:由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单调递减,可知f(x)是R上的单调递减函数,由x1+x2>0,可知x1>-x2,f(x1)<f(-x2)=-f(x2),则f (x 1)+f (x 2)<0.答案:<4.(优质试题·吕四中学检测)若0<a <1,0<b <1,且a ≠b ,则在a +b,2ab ,a 2+b 2和2ab 中最大的是________.解析:因为0<a <1,0<b <1,且a ≠b ,所以a +b >2ab ,a 2+b 2>2ab ,a +b -(a 2+b 2)=a (1-a )+b (1-b )>0,所以a +b 最大. 答案:a +b5.如果a a +b b >a b +b a ,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解析:a a +b b >a b +b a ,即(a -b )2(a +b )>0,需满足a ≥0,b ≥0且a ≠b .答案:a ≥0,b ≥0且a ≠b6.用反证法证明“若x 2-1=0,则x =-1或x =1”时,应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x =-1或x =1”的否定是“x ≠-1且x ≠1”. 答案:x ≠-1且x ≠17.已知x ,y ,z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x +y +z =1,求证:⎝ ⎛⎭⎪⎫1x -1⎝ ⎛⎭⎪⎫1y -1⎝ ⎛⎭⎪⎫1z -1>8. 证明:因为x ,y ,z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x +y +z =1,所以1x -1=1-x x =y +z x >2yz x ,①1y -1=1-y y =x +z y >2xz y ,②1z -1=1-z z =x +y z >2xy z ,③又x ,y ,z 为正数,由①×②×③,得⎝ ⎛⎭⎪⎫1x -1⎝ ⎛⎭⎪⎫1y -1⎝ ⎛⎭⎪⎫1z -1>8. 8.已知非零向量a ,b ,且a ⊥b ,求证:|a|+|b||a +b |≤ 2. 证明:a ⊥b ⇔a ·b =0,要证|a |+|b ||a +b |≤ 2. 只需证|a |+|b |≤2|a +b |,只需证|a |2+2|a ||b |+|b |2≤2(a 2+2a ·b +b 2),只需证|a |2+2|a ||b |+|b |2≤2a 2+2b 2,只需证|a |2+|b |2-2|a ||b |≥0,即(|a |-|b |)2≥0,上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得证.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C ⊥底面ABCD ,ABCD 是直角梯形,AB ⊥AD ,AB ∥CD ,AB =2AD =2CD =2,E 是PB 的中点.(1)求证:EC ∥平面PAD ;(2)求证:平面EAC ⊥平面PBC .证明:(1)作线段AB 的中点F ,连结EF ,CF (图略),则AF =CD ,AF ∥CD ,∴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则CF ∥AD .又EF ∥AP ,且CF ∩EF =F ,∴平面CFE ∥平面PAD .又EC ⊂平面CEF ,∴EC ∥平面PAD .(2)∵PC ⊥底面ABCD ,∴PC ⊥AC .∵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且AB =2AD =2CD =2,∴AC =2,BC = 2.∴AB 2=AC 2+BC 2,∴AC ⊥BC ,∵PC ∩BC =C ,∴AC ⊥平面PBC ,∵AC ⊂平面EAC ,∴平面EAC ⊥平面PBC .二上台阶,自主选做志在冲刺名校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2,且a n +1=a n 3a n +1(n ∈N *). (1)证明:数列⎩⎨⎧⎭⎬⎫1a n 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a n a n +1(n ∈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记为T n ,证明:T n <16.证明:(1)由已知可得,当n ∈N *时,a n +1=a n 3a n +1, 两边取倒数得,1a n +1=3a n +1a n =1a n +3, 即1a n +1-1a n =3,所以数列⎩⎨⎧⎭⎬⎫1a n 是首项为1a 1=2,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1a n=2+(n -1)×3=3n -1, 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3n -1. (2)由(1)知a n =13n -1, 故b n =a n a n +1=1(3n -1)(3n +2)=13⎝ ⎛⎭⎪⎪⎫13n -1-13n +2, 故T n =b 1+b 2+…+b n=13×⎝ ⎛⎭⎪⎫12-15+13×⎝ ⎛⎭⎪⎫15-18+…+13×⎝ ⎛⎭⎪⎪⎫13n -1-13n +2=13⎝ ⎛⎭⎪⎪⎫12-13n +2=16-13·13n +2. 因为13n +2>0,所以T n <16. 2.(优质试题·无锡一中检测)数列{a n },{b n }的每一项都是正数,a 1=8,b 1=16,且a n ,b n ,a n +1成等差数列,b n ,a n +1,b n +1成等比数列,n ∈N *.(1)求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2)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 ,有1a 1-1+1a 2-1+1a 3-1+…+1a n -1<27. 解:(1)因为a n ,b n ,a n +1成等差数列,所以2b n =a n +a n +1.①因为b n ,a n +1,b n +1成等比数列,所以a 2n +1=b n b n +1.因为数列{a n },{b n }的每一项都是正数,所以a n +1=b n b n +1.②于是当n ≥2时,a n =b n -1b n .③将②③代入①式,可得2b n =b n -1+b n +1. 因为a 1=8,b 1=16,所以⎩⎨⎧ 2×16=8+a 2,a 22=16b 2,解得b 2=36,所以数列{b n }是首项为4,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所以b n =b 1+(n -1)d =2n +2,于是b n =4(n +1)2.当n =1时,a 1=8,满足该式子,所以对一切正整数n ,都有a n =4n (n +1).(2)证明:由(1)可知a n =4n (n +1),因为1a n -1=14n 2+4n -1,14n 2+4n -1<14n 2+4n -3=1(2n -1)(2n +3)=14⎝ ⎛⎭⎪⎪⎫12n -1-12n +3. 当n ≥3时,17+123+…+14n 2+4n -1<17+123+14⎝⎛⎭⎪⎫15-19+⎝ ⎛⎭⎪⎫17-111+…+⎝ ⎛⎭⎪⎪⎫12n -3-12n +1+⎝ ⎛⎭⎪⎪⎫12n -1-12n +3<17+123+14×⎝ ⎛⎭⎪⎫15+17<17+235+335=27. 当n =1时,17<27, 当n =2时,17+123<17+17=27, 综上所述,对一切正整数n ,有1a 1-1+1a 2-1+1a 3-1+…+1a n -1<27.。
2017年12月8日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每日一题2018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设1a,2a,3a,4a是各项为正数且公差为()0d d≠的等差数列.(1)证明:12a,22a,32a,42a依次构成等比数列;(2)是否存在1a,d,使得1a,22a,33a,44a依次构成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见解析;(2)不存在,理由见试题解析.【试题解析】(1)因为112222nn nnaa a da++-==(n=1,2,3)是同一个常数,所以12a,22a,32a,42a依次构成等比数列.显然14t=-不是上面方程的解,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不存在1a,d,使得1a,22a,33a,44a依次构成等比数列.【解题必备】(1)用综合法证题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结论,综合法的适用范围是:①定义明确的问题,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求证无条件的等式或不等式;②已知条件明确,并且容易通过分析和应用条件逐步逼近结论的题型.学#(2)反证法是解决某些“疑难”问题的有力工具,它的适用范围为:①否定性命题;②命题的结论中出现“至少”、“至多”、“唯一”等词语;③命题成立非常明显,直接证明所用的理论太少,且不容易证明,而其逆否命题非常容易证明;④要讨论的情况很复杂,而反面情况很少.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N,ab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A.,a b都能被5整除B.,a b都不能被5整除C.,a b不都能被5整除D.a不能被5整除2.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若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求证.1.【答案】B【解析】“,a b中至少有一个不能被5整除”的否定是“,a b都不能被5整除”,故选B.2.【答案】(1);(2)证明见解析.(2)因为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所以,因此,即.先证明,要证明,即成立,所以得证.所以,即成立.。
高二数学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试证明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答案】见解析【解析】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即假设均小于1,即,则有,然后通过不等式推出矛盾即可.假设均小于1,即,则有而,矛盾.所以原命题成立【考点】反证法.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能被5整除,则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那么假设的内容是()A.a,b都能被5整除B.a,b都不能被5整除C.a,b有一个能被5整除D.a,b有一个不能被5整除【答案】B【解析】反证法中,假设的应该是原结论的对立面,故应该为a,b都不能被5整除.【考点】反证法.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答案】B【解析】根据反证法的步骤,假设是对原命题结论的否定,“至少有一个”的否定:“一个也没有”;即“三内角都大于60度”.故选B .【考点】反证法与放缩法.4.(1)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2)已知,试用分析法证明:.【答案】(1)证明详见解析;(2)证明详见解析.【解析】(1)根据应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先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由此找出矛盾(本题中的矛盾指向: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从而肯定结论进行证明即可;(2)根据分析法的思路是执果索因,要证,只需证,进而结合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可乘方性,进行逐渐整理即可得到最后只须证,显然成立,从而命题得证.试题解析:(1)证明:假设在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即均小于则三内角和小于,与三角形中三内角和等于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2)证明:要证上式成立,需证需证需证需证需证只需证因为显然成立,所以原命题成立.【考点】1.反证法;2.分析法.5.已知函数f(x)在[0,1]上有意义,且f(0)=f(1),如果对任意的x1,x2∈[0,1]且x1≠x2,都有|f(x1)-f(x2)|<|x1-x2|,求证:|f(x1)-f(x2)|<,若用反证法证明该题,则反设应为________.【答案】存在x1,x2∈[0,1]且x1≠x2,虽然|f(x1)-f(x2)|<|x1-x2|,但|f(x1)-f(x2)|≥【解析】根据已知和反证法的要求,反设应为:存在x1,x2∈[0,1]且x1≠x2,虽然|f(x1)-f(x2)|<|x1-x2|,但|f(x1)-f(x2)|≥6.用反证法证明:如果x>,那么x2+2x-1≠0.【答案】见解析【解析】假设x2+2x-1=0则(x+1)2=2∴x=-1±此时x<与已知x>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7.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只有其中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是乙或丙获奖.”乙说:“甲、丙都未获奖.”丙说:“我获奖了.”丁说:“是乙获奖.”四位歌手的话只有两句是对的,则获奖的歌手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由题意四位歌手的话只有两句是对的情况有甲丙、甲丁这两组,当甲丙说的对时,获奖的歌手是丙,此时乙、丁都说错了,符合题意;当甲丁说的对时,乙获奖了,这时乙也说对了,不符合只有两人说对的情况,排除;故获奖的歌手是丙,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了反证法的运用点评:此类问题的解决步骤:首先假设所要证明的结论不成立,然后再在这个假定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正确逻辑推理,直至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来,并据此否定原先的假设,从而确认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里所说的矛盾是指与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矛盾,或是与数学中已知定理、公理和定义相矛盾,还可以是与日常生活中的事实相矛盾等8.(1)观察下列各式:请你根据上述特点,提炼出一个一般性命题(写出已知,求证),并用分析法加以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月8日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设1a ,2a ,3a ,4a 是各项为正数且公差为()0d d ≠的等差数列.
(1)证明:12a ,22a ,32a ,42a 依次构成等比数列;
(2)是否存在1a ,d ,使得1a ,22a ,33a ,4
4a 依次构成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见解析;(2)不存在,理由见试题解析. 【试题解析】(1)因为1
12222n n n n
a a a d a ++-==(n =1,2,3)是同一个常数, 所以12a ,22a ,32a ,42a 依次构成等比数列.
显然14
t =-不是上面方程的解,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因此不存在1a ,d ,使得1a ,22a ,33a ,44a 依次构成等比数列.
【解题必备】(1)用综合法证题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结论,综合法的适用范围是:①定义明确的问题,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求证无条件的等式或不等式;②已知条件明确,并且容易通过分析和应用条件逐步逼近结论的题型.
(2)反证法是解决某些“疑难”问题的有力工具,它的适用范围为:①否定性命题;②命题的结论中出现“至少”、“至多”、“唯一”等词语;③命题成立非常明显,直接证明所用的理论太少,且不容易证明,而其逆否命题非常容易证明;④要讨论的情况很复杂,而反面情况很少.
学霸推荐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N,ab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A.,a b都能被5整除B.,a b都不能被5整除
C.,a b不都能被5整除D.a不能被5整除
2.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求证.
1.【答案】B
【解析】“,a b中至少有一个不能被5整除”的否定是“,a b都不能被5整除”,故选B.
2.【答案】(1);(2)证明见解析.
(2)因为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所以,
因此,即.
先证明,
要证明,
即成立,
所以得证.
所以,即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