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思路ppt课件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思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35ed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7.png)
根据淋巴结的血流情况、纵横比等指标,超声有助于鉴别淋巴结肿 物的良恶性。
脂肪肿物的超声诊断
脂肪肿物种类
脂肪肿物包括脂肪瘤、脂肪肉瘤 等。
超声诊断要点
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脂肪组织,观 察脂肪肿物的形态、大小、边界
及内部回声。
鉴别诊断
根据脂肪肿物的回声、血流及与 周围组织的关系,超声有助于鉴
别不同类型的脂肪肿物。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皮肤肿物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皮肤肿物概述
皮肤肿物是指生长在皮肤表面的肿块,其性质多样,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病例分享
患者男,45岁,发现右肩部皮肤肿物,超声显示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 ,血流信号丰富。
讨论
皮肤肿物的超声表现多样,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脂肪瘤、血管瘤等表现为边界清晰、内部回 声均匀的低回声团块。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皮肤癌等则可能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 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的团块。
特的超声表现。
超声诊断要点
在超声诊断中,应关注肿物的形态、 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 以便准确判断肿物性质。
鉴别诊断
对于不同性质的皮肤肿物,超声可 以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为后续治 疗提供依据。
肌肉与肌腱肿物的超声诊断
肌肉与肌腱肿物种类
鉴别诊断
肌肉与肌腱肿物包括肌腱炎、腱鞘囊 肿、肌肉肿瘤等。
肌肉与肌腱肿物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肌肉与肌腱肿物概述
肌肉与肌腱肿物是指生长在肌肉和肌腱组织中的肿块,多为良性肿瘤。
02
病例分享
患者男,32岁,发现左大腿肌肉肿物,超声显示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均匀,无血流信号。
03
讨论
高频超声检查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检查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8aa6746852458fb770b5682.png)
基层医学论坛 2 1 0 1年第 1 5卷 1 O月上旬刊
■ 囤∞国嘧回
面 颈部 。
位、 触感 、 外观等 , 能够对大多数 的浅表软组织病变作出诊断。 较 大的胭窝囊肿 、 表皮 样囊肿质软 , 触之具 有
病变 约 占总数 的 5 恶性病变 主要表现 为实性 回声 , %. 边界 清 ,
其 内回声多为低 回声 , 状不 规则 , 形 可侵及邻 近组 织 , 多数血供 丰 富。 良性肿瘤 中最常见 的为血管瘤 、 脂肪瘤 。典型 的脂肪瘤超
流信号 , 或有少许 血流信号 。 淋 巴管瘤表现 为囊 实性 , 内可 见蜂窝样 管道 回声 , 浸润 周
2 0 , 7 2) 5 9 5 3 07 2 ( :0-2 .
[] H a gS A lr . nga hcea ao f er suok la sf 5 w , de S orp i v u t no uelsee l o n RS o l i h t a t t
● 囤衄臼嘧露
续 表
221 良性病变 ..
最常见的为脂肪瘤及 血管瘤 。 脂肪瘤的
32 肿瘤 良恶性鉴 别 .
本文 良性病变 占绝大多数 ,恶 性
超声 表现种类繁多 , 4 %为高 回声 , 5 %病变 内可见高 回 约 7 约 3
声条索 。 血管瘤可发生 于真皮层 、 皮下层及肌层 内, 多为混合性 低 回声 , 形态欠规则 。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 , 肿瘤 内部多数无 血
22 恶性 病变 .. 2 脂肪 肉瘤 中高分化脂 肪肉瘤位 于左前 臂皮下脂肪层和肌层 内 , 与脂肪瘤很难 区分 。另 1 例黏 液性脂 肪 肉瘤位于右侧大腿 内侧皮下脂肪层并侵入肌层 内 , 内可探测 到动脉血流信号 。 滑膜 肉瘤位 于右前臂 内侧肌层间。皮下血管 肉瘤 l , 于右侧足背部 , 例 位 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 。
超声检查在浅表组织肿块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在浅表组织肿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488ab7c77da26925c5b09d.png)
或手术病理检 查确珍 的 2 0例 浅表组 织肿块 的声像 图及 临床 特征进行 回顾 性分析 。结 果 良性 肿块 2 8例 , 中脂肪 瘤 7 2 1 其 0例 , 皮 表
样囊肿 6 , 2例 炎性肿块 5 O例 , 窝囊肿 3 胭 O例 , 经鞘瘤 3例 , 管瘤 3例 ; 神 血 恶性肿块 2例。2 0例肿块 中, 4 2 仅 5例显 示血 流信号 。结
中外 医学研 究
21 0 1年 9月 第 9卷
第2 5期
C I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影 窍乏 检 √ 一 0 。 彰l1 0 ≯ ≯ ≯ 0 。 。 ≯ 。 0 。 一 l≯0 与 全 ≯ 磐 。 。 _ ' ≯ ≯ 垂 囊 i l∥ 。 0 0 ≯ 暂 绔 ≯ !
【 收稿 日期 】 21 — 6— 9 0 1 0 2
[] 1 富京 山, 左文 莉. 临床超 声鉴 别诊 断 学. 北京 : 民 军医 出版 人
碱 性 过 硫 酸 钾 消解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水 质 总 氮 的 改 进
陈军 朱建丰 江阴市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苏 江 阴 2 4 0 ) 江 14 0
m to ” G 19 e d ( B 184—18 )dtr iao fo l ioe a rtebakv u i . yca g gte i so met tited et n h 9 9 e m n tno tt t gni w t , ln a e s g B hn i g t nt s, h i s o e i an r n e h l ih h n h d ei i e f g i
【 摘要 】 按 照《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 酸钾 消解紫外分 光光度 法》 G 19 18 ) 定水质 中的总 氮时 , 白值偏 高。通 ( B184— 99 测 空 过改 变消解 时间的试验发现 , 消解时 间由 3 i 0mn改为 4 n时, 5mi 空白值 可有效降低 , 密度和 准确度等都 能满足 日常监 测工作要 求。 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f2c7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d.png)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它主要是通过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从而对器官和组织进行诊断。
在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准确判断肿块的性质。
通过对肿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医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肿块内部的血流情况,从而对肿块的性质进行全面的评估。
对于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其血流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良性肿块血流速度较慢,血流分布均匀;而恶性肿块的血流速度较快,血流分布不均匀。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判断肿块的性质,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肿块的位置。
对于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精准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肿块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周围结构的血流情况,这为医生进行定位和手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进行肿块的定位和测量,为患者减少了不必要的创伤,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还可以指导肿块的穿刺和抽吸。
对于一些需要进行穿刺和抽吸操作的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引导。
通过观察肿块和周围结构的血流情况,医生可以更好地选择穿刺点和抽吸部位,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周围组织,减少操作的风险,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疗效监测。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实时观察肿块的血流情况和大小变化,及时发现治疗效果,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通过定期的超声检查,医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治疗的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中的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病因分析。
浅表软组织肿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浅表软组织肿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56fada7cd184254a353510.png)
浅表软组织肿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的综合分析,综述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瘤的临床价值及鉴别诊断价值,并介绍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情况,以期总结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应用优势,从而提高浅表软组织肿瘤临床诊断准确率。
标签: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浅表软组织肿瘤;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瘤是临床上相对不常见的肿瘤种类之一,主要包括皮脂腺囊肿、脂肪瘤、腱鞘囊肿、腘窝囊肿、神经鞘膜肿瘤等。
临床上,该类型肿瘤有恶性和良性之分,其中恶性浅表软组织肿瘤的发生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约1%,儿童恶性肿瘤的约15%[1]。
早期,受临床医学诊断技术的限制,其临床诊断缺乏较理想的检查方法。
近年来,随着临床影像学诊断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代表的诊断技术在浅表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优势及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瘤的应用价值1.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优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脉冲多谱勒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创的、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采用加压探测法借助二维图像显示机体组织的层次结构,从而为临床组织疾病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主要技术优势在于:①操作简单。
临床上,受检者行该项检查的整个过程中无需特殊准备,且整个检查操作流程简单。
②无创性、可重复性。
该项检查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且具有可反复进行、重复性高等优点。
③高分辨率。
20世纪70年代后期,B型超声诊断仪的探头频率从3.5 MHz升至5MHz;80年代中期,升级到7.5MHz;90年代,高频探头突破7.5MHz,目前已经达到12MHz,甚至更高[2]。
④非创伤性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经多普勒信号处理后,可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像。
因此,该检查技术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同时也能够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3]。
试析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中的运用
![试析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6842f56336c1eb91b375d09.png)
表 1超声检 查浅 表组 织肿 块情 况分析 表 【 n = 4 6 , ( %)]
超 声检查 的影像 图 比较清 晰 、敏感 性很高 、诊断准 确率较 高…,对诊 断浅 表组织肿块 具有重要意 义。现选择2 0 1 3 年4 月 至2 0 1 4 年4 月在我 院 接 受诊治 的4 6 例 患者 的浅表组织肿 块临床资料 ,结合超声检查 的声像 图特 点,予以进一步探究 ,具 体报道如下 。
1 . 2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型号为P H I L I P S 2 2 型与A c u s o n s e q u o i a - 5 1 2
型口 l ,探头 频率选用7 . 5 ~ 2 0 MH z ,若超过2 c m 深度则 应用高频探 头 , 患者体位 选择按 照病 变部位 而定 ,便于检 查为准 。超 声检查通过 多角 度 、多 切面进行直接 扫查 ,着 重于病变 部位大小 、形 态、边界 、肿 块
等进行观 察。通过彩 色多普勒超 声检查声像 图 ,收集 并统计病变部 位 内部 、四周彩 色血 流情 况 ,准确 做好 多普勒 流速 曲线 ,以5 个心动 周 期为一个频谱 ,对舒张末期流速 ( V d )、收缩期峰值流速 ( V s )进 行 测量 ,最后算 出阻力指数R I ,l  ̄ p P d =( V s — V d )/ V s ×1 0 0 %。
本 组4 6 例 患者 浅表 组 织肿 块主要 发 生在 四肢 、臀 部 、腰部 、背 部 、颈部 、颌面 按照 肿块形态 、边界 以及 回声情况 ,特别 是彩色血 流 表现综合 评 ̄ J 1 4 2 例属 于 良性 ,4 例属于恶性 肿块 。详见表 1 。超声检 查 浅表 软组织肿块疾病检 出率为 1 0 0 %,与临床病理相 比较 ,诊断符合 率 为8 9 . 1 3 % ( 4 1 / 4 6 )。分级情 况 :0 级者 3 5 例, I 级 者7 例 , Ⅱ级者2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临床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临床](https://img.taocdn.com/s3/m/9cb0da47e45c3b3567ec8be9.png)
】 2 2 .
常组 织 的损 伤 , 将并发 症 的发 生可 能性 降至最 低, 同 时达 到 了 台 疗 肿 瘤的 目的。 与 x线 、 C T、 核 磁共 振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5 —1 0
[ 作者 简介 ]王 耐 霜 ( 1 9 7 0一) , 女, 内 蒙 古 赤 峰 市 人 。副 主 任
-
进行 对 比, 进行综 合分 析 。
2 结 果
所有 的浅 表肿 物 中淋 巴结肿 大 为最 多 , 根 据 其
血管 瘤 3 7例 , 皮下脂肪瘤 3 1例 , 甲状 舌 管 囊 肿 2 2
形 态血 供及 生长 位 置 等声 像 图特 点, 将 浅 表 肿 物分 为 实性及 囊性 两类 , 实性 浅表肿 物如 附表 。
的诊 断 意 义 更 大 。
[ 关键 词 ]高频彩 超 ; 浅表 肿物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4 5 . 1 [ 文献标识码 ] B [ 论 文 编 号 ]1 0 0 4 — 0 9 5 1 ( 2 0 1 3 ) 0 7 — 0 8 4 8 — 0 2
高频 彩超 已作 为超声诊 断 的一个新 领域 广泛 应
入相关 的并 发症 发生 。 3 讨 论
在开 展该 项工 作 中, 由于病例 较少 , 实际 观察 时 间较短 , 所 引起 的一 些组织 损伤还 尚未 观察到 , 在今 后 的工 作中将 加 以完善 。 [ 参 考 文 献]
[ 1 ] 王俊杰, 唐近天 , 黎功, 主编,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 瘤[ M] .
定位 更准确 、 粒子 空 间位置更 均匀 , 可 以避 开病 灶周 围器官 及大血 管 , 最 大 限度 的减 少 了副 反 应 和对 正
多普勒超声检查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观察
![多普勒超声检查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ab16e370722192e4536f6b2.png)
2 0 1 3 年 9月 1 2日收稿
鉴 别 价值 , 对囊 性 肿 块 内部 因充 满 角 质 、 坏死组织 、 炎 性 渗 出 物 等, 不 呈 现典 型 的 回声 表现 , 需 手 术证 实 , 本 组有 4例属 上 类 , 使 超 声对 肿块 物理性 质 的诊 断不 能特定 , 操 作医 师必 须有 好 的辨 别 能力。 本组 4 2 例囊 性肿 块 中有 4例二 维超 声考 虑实 质性肿 块 , 肿 块 内部呈 低 回声 , 或极低 回声 , 有 的 回声不 均匀 , 肿 块周 边 可见 包 膜, 经 彩色 多普 勒 超 声检 查 肿块 内无 血 流 , 结 合病 史 及肿 块 生 长 的部 位 等特 征 诊 断 为囊 性肿 块 ,手术 病 理 证 实 为表 皮 样囊 肿 4 例、 滑液 囊肿 伴感 染 2 例。 浅 表 软组 织肿 块 的成 分 来 源复 杂 , 病 变种 类 繁多 , 二 维 超 声 图像缺 乏 特 征性 对 病理 性质 的诊 断 , 没有 特 定可 靠 指标 , 彩 色 多 普 勒超 声 在判 断 软组 织 肿瘤 的 良恶 性 方 面 的价值 也 有 限 ,单 纯 有 血 流或 血 流速 度 较快 ,也 不 能确 诊 肿瘤 为 恶性 ,如肿 块 中央 发 现 明显 彩 色血 流 信号 ,诊 断 恶性 肿 块 的可 能性 也 较 小 ,能 探 及 血 流 的 良性 肿块 中 的动 脉 血 流频 率 占 7 8 %, 多见 于先 天 性 肉 牙肿 、 神 经 病 。如 实 质性 肿 块 , 质 地 硬 与 周 围 组 织边 界 不 清 , 其 动 脉血 流 速度 明显 大于 良性 肿 块 。超 声检 查 软组 织 肿块 操 作 简 便 易行 、 快速 , 对 组 织无 损 伤 , 患者 无 痛苦 , 可直 接显 示 浅 表软 组 织 肿块 的二 维 图像 结构 , 也 不 显示 血 流分 布 情况 , 但 对 判 断肿 块 的物理 性 质及 良恶 性 的鉴别 ,还需 影像 学 医 师 的操 作技 术 和 临 床 经验 。 参 考文 献 【 l 】 过新民, 宋粤 生 , 李恒 青. 高频彩 超 对浅 表软 组 织肿物 的诊 断意 义『 J 1 . 现代 临床 医学生物 工程 学杂 志 , 2 o 0 5 , 1 1 ( 4 ) .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一)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一)](https://img.taocdn.com/s3/m/313fad3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4.png)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一)
第一部分是基础,组织学、解剖学,病理学,皮肤病学等。
感谢邢台市第三医院病理科老师提供帮助。
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施万细胞瘤,都是起源自神经胶质细胞。
未分化癌的概念引用自人卫第六版本科教材《病理学》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肝细胞为腺上皮,所以命名肝癌,而不是肝肉瘤。
间叶组织,可以理解为除了上皮组织、神经组织、淋巴造血组织以外的大部分组织。
个人见解:外毛根鞘位于真皮层,但是组织学属于表皮。
应该不是毛母质分化而来。
外毛根鞘囊肿位于真皮层,但是壁不含真皮成分,不会看到皮脂腺等成分。
上面的分类供大家参考,便于理解皮肤囊肿的组织来源。
希望能给老师们提供帮助。
主编简介:
刘勋
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
学术任职: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与软骨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教学:擅长肌骨、介入、浅表器官及软组织超声。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天津市重大项目1项,作为第二主持人主持市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北京大学滨海医院与天津大学合作项目1项。
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分析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2e919f6bec0975f465e272.png)
【 yw rs S prc o su sss haoo ah ; ope。o r Ke o d 】 u e i sf tsema e ;U r ng py D p l cl i l f a t i s r r o
浅 表软组织 肿块病 理分类 较 多 , 以往 缺 乏 良好 的
现 。超声 检查 与手 术 、 刺 活检及 病理对 照情况 见表 穿
s p r ca ot i u s e h c r o u ef ils f t s e ma s sw i h a e c mmo l e n M eh d 1 7 p t n swi u e f i o is ema s swee e a i s nyse . to s 4 ai t t s p r ca s f t u s e r x m- e h il t s i e i ih fe u n y u t s u d a d C Ib fr p rt n o u cu e T e uta o n n i g e e c mp rd w t o e n d w t hg r q e c l a o n n DF eo e o e ai rp n tr . h l s u d f d n s w r o a e i t s h r o r i hh o a h lg . s l Amo gt e , i g o t e st i f l a o n n s p r ca ott s ema s sWa 0 fp t oo y Re u t s n m d a n s c s n i vt o t s u d i u ef i s f i u s e s 1 0% , n ea - h i i y ur i l s a d t e h c r c a 7 c mp e t ah l g . u t e mo e t e ewe ec a a tr t ma e n mo to o e s p r ca ot is e u a y W 8 % o a d wi p t oo F rh r r ,h r r h r ce i i i g si s f h s u e i s f t u s r h y sc t i f l s ma s s Co cu i n D a n s c s n i v t t o n n s p r ca o tt s e ma s s v r i h To s me d ge ,tc n s e . n l s o ig o t e s ii o u r u d i u e i s f i u s e i ey h g . o e r e i a i t yf l a s i f l s p o i e q ai t ed a n ssa d h i i c n l ia au . rvd u l a v ig o i n a sg f a tci c v e ti s n i n l l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c0292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5.png)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用来评估浅表软组织肿块的性质和范围。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成本低、无创性、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本篇文章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浅表软组织肿块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其中包括腺体肿瘤、淋巴结增大、脂肪瘤、皮样囊肿、纤维瘤等多种类型。
对这些肿块的定性和定量诊断是临床医生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诊断方法,可对浅表软组织肿块进行非侵入性的、实时的、高精度的确定和定量评价。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优点之一是其可通过检查不同波段的回声强度和血液流速分布,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区分和诊断。
例如,良性肿块的高回声区域多为均匀或呈斑点状,而恶性肿块的高回声区域呈不规则、片状和条状等形态,同时还可通过多普勒超声测量肿块内部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指数以判断肿块的血供情况,从而进一步鉴别肿块的性质。
除此之外,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以通过检查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数量、血流等参数来判断肿块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还可通过定量测量肿块的大小、形状、密度体积等参数,为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评估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在进行精准诊断前,通过定量测量肿块大小、长、宽、厚度等参数,再结合肿块的形态、位置、回声特点、边缘清晰度、血流情况等因素,更加准确地评估肿块的范围、形态、密度等参数,既可以预测肿块恶性程度,也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非侵入性、低风险、有效性高、成本较低等方面的优势,因此成为浅表软组织肿块首选的诊断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脂肪瘤、囊肿等科室,例如骨科、急诊科、消化内科、泌尿科、妇产科、胸外科等。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一种安全、无创、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可用于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准确鉴别和定量分析。
它不仅可实现对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也可定量测量肿块大小、形态、密度等参数,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
浅表静脉瘤超声诊断标准
![浅表静脉瘤超声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4a47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a.png)
浅表静脉瘤超声诊断标准
浅表静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表现为静脉扩张、曲
张和瓣膜功能不全。
超声检查是诊断浅表静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态特征,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浅表静脉瘤的形态特征,
包括扩张的静脉管径、曲张的静脉走向、瓣膜功能不全等。
通过超
声图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病变部位的形态特征,有助于确定病变的
位置和范围。
2. 血流特征,超声检查可以评估浅表静脉瘤内的血流情况,包
括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血流形态等。
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可以直
观地观察到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病变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3. 瓣膜功能,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瓣膜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瓣膜
的闭合情况、反流情况等。
瓣膜功能不全是浅表静脉瘤形成的重要
原因之一,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评估瓣膜功能,有助于确定病变的病因。
4. 并发症评估,超声检查可以评估浅表静脉瘤是否伴有并发症,
如血栓形成、静脉炎等。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发症,有助
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超声检查在浅表静脉瘤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形态特征、血流特征、瓣膜功能和并发症评估。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浅表静脉瘤,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
要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问清病史, 简单查体是我们超声诊断前 的重要辅助手段,清晰明了 的病情发展情况及必要的查 体甚至可以在影像诊断前比 较准确的判断肿物的性质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肿物何时发现,是否生长迅速 外伤史 是否疼痛,有无牵涉痛 加重缓解情况 检查治疗情况 肿物的软硬程度,边界情况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特点: 1、瘤体多呈梭形,长轴与皮肤平行,
多位于皮下脂肪层,只有少数延伸入 肌层,且其病理分类为血管脂肪瘤。 2、多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半数以上 可见明显包膜。 3、脂肪瘤的回声与其病理类型关系较 大,单纯的脂肪瘤表现为低或等回声, 而血管脂肪瘤和纤维脂肪瘤则以高回 声为主 4、基本瘤体内无彩色血流。
断浅表软组织肿物的囊实物超声诊断思路
扫查时应注意手法及力度
某些肿物如皮下脂肪瘤有时探头加压 过重,肿物将很难与周边组织分清
肿物边界有时范围很大,要广泛扫查, 有时需更换为低频探头整体扫查。
有时需患者固定肿物配合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超声图像大体诊断观: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 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软组织肿物是皮肤、皮下和肌 肉层各种良恶性肿物的统称。其种 类繁多,较常见的良性肿物有脂肪 瘤、血管瘤、各种囊肿、淋巴管瘤、 皮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 瘤等;恶性肿物有脂肪肉瘤、黑色 素瘤、滑膜肉瘤、纤维肉瘤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由于肿瘤类型和发生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不 一,共同特征为软组织内出现大小不定的肿块。 各种肿物预后有较大差别。
肌组织肿瘤(muscle tumors): 包括平滑 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血管源性(vascular tumors):血管瘤、 血管肉瘤等
滑膜源性(synovial tumors):滑膜瘤、滑 膜肉瘤、滑膜囊肿等等
其它:皮肤腺体病变(皮样囊肿)、 黑色素瘤、痣 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判断肿物所在层次,周围正常组织 结构构成。
判断肿物囊实性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常见浅表肿物可如下概括分为几大类 假性肿物:包括脓肿、血肿等不是真
正的组织学肿物 真性肿物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腓肠肌内血肿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肛周脓肿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肌束断裂后肿物样改变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真性肿物:可分为
脂肪源性(lipomatous tumors) :脂肪瘤、 脂肪肉瘤、脂肪母细胞瘤、纤维脂肪瘤等 等
神经源性(neural tumors):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神经肉瘤等
纤维源性(fibrous tumors):主要有3类 良 性局限性纤维瘤、弥散纤维样病变、恶性 纤维瘤
三 常见软组织肿物的特点
1 脂肪瘤 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物,据统计约占
全部软组织肿物的49%左右,大小不一, 最大者可达10kg左右。多数体积较小,蚕 豆至鸡卵大小。多呈椭圆形结节状或分叶 状,大体切面为黄色或淡黄色与成熟的脂 肪组织接近。理论上只要有脂肪组织的地 方就可生长脂肪瘤,但多见于前臂、大腿 及腰背部皮下及肌肉间,可深达骨膜。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脂肪瘤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脂肪瘤宽视野成像图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纤维脂肪瘤术前照片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纤维脂肪瘤切除标本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2 脂肪肉瘤
是脂肪组织的恶性肿瘤,较常见,好发于 大腿、臀部、腋窝深部和腹膜后。声像图 表现:轮廓较清晰,无包膜,内呈均匀性 低回声,含纤维成分者呈不规则强回声。 肿瘤内可有坏死、出血,出现液性暗区及 强回声钙化斑。肿瘤周边及肿瘤内可见较 丰富血流显示
目前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在其诊断中有较高 的特异性,但高昂的价格影响了临床的普遍开展, 毕竟大部分浅表软组织肿物都是相对危害较小的 临床疾病。
1979年Alexander首先报道了用脉冲超声对皮肤及 皮下软组织厚度进行测量,开创了超声在皮肤、 皮下的应用。但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超声 的应用才真正扩展到皮肤、皮下组织疾病的诊断。
现代超声比以往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同时超声有着方便、实时、动态、可重复性强、 价格低等特点,使其在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中的 应用日趋广泛,发展迅速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第一、简要解剖关系
皮肤是覆盖体表的人体最大的器官,成人 皮肤面积为1.5-2.0m2 ,厚度约1-4mm,平均 约2mm.当然部位不同,皮肤厚度也不同, 一般眼睑处最薄,只有不到1mm厚;而掌 趾最厚处甚至可以接近1cm。皮肤分为表皮 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层。真皮层内有腺 体、附属器、血管、神经等。皮下组织层 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皮下 组织内含有较大血管,淋巴管、神经、毛 囊、汗腺等。真皮层与皮下组织分界不明 显。再深层为肌膜组织。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其次,进行超声检查
注意
根据肿物大小、范围选择合适的探
头。对于皮下及肌层的肿物,使用
7-14MHz的线阵式高频探头能清 晰的显示肿物的二维结构,可探及
软组织内直径0.5cm左右的肿瘤。 它可以提供比扇形探头宽广的视野,
能够较清晰的观察肿物的大小、位
置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并判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声像图表现:肿瘤椭圆形或分叶状,回声 均匀,回声变化较大,可呈各种回声,主 要决定于与脂肪组织混合的结缔组织成份 及构成比例,含脂肪组织越纯,回声越低, 瘤体边界清晰,大部分有完整包膜,后方 回声不变或稍有增强,部分较大的肿瘤内 可有坏死、出血,出现液性暗区及强回声 钙化斑。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超声检查浅表软组织肿物的敏感性很高,特异性 较差,肿瘤类型判定及良、恶性鉴别仍较困难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高 频探头的出现,彩色和脉冲多普勒技术、三维技 术、拓宽视野成像技术、二次谐波成像技术以及 造影剂的应用等促使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 中的特异性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