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层建筑之发展历史
建筑结构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建筑结构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和力学条件,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设计的历史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一、历史概述自古以来,人类在建筑领域中就开始思考如何设计出能够承受重力和其他力学条件的结构。
在早期的建筑中,人们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块以及土壤等,通过简单的方式来构筑建筑物。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建筑要求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也逐渐得到改善。
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开始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建筑结构设计,如希腊神庙的柱式结构。
这种结构设计在几个世纪内成为了欧洲古代建筑的主流。
然而,古代建筑结构设计仍然受限于材料和技术的限制,无法实现更大尺度和更复杂的建筑。
中世纪的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兴起带来了更为宏伟和复杂的建筑结构设计。
利用拱顶、飞檐和尖塔等元素,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取得了突破,同时也为后世的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许多启示。
18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带动了建筑结构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钢铁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物的高度和跨度得以大幅度增加,如埃菲尔铁塔的建成标志着工程结构设计的巅峰时期。
二、现代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正朝着更高、更大、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1. 高层建筑的崛起: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有限,高层建筑成为解决城市扩张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现代的建筑结构设计通过引入新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和悬索结构等,实现了更高的建筑高度和更大的承载能力,例如迪拜的哈利法塔。
2. 悬索桥和斜拉桥:悬索桥和斜拉桥作为大跨度桥梁的代表,具有较小的自重和较大的承载力,被广泛应用于河流和峡谷等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悬索桥和斜拉桥可以实现更长的跨度和更高的稳定性,如美国的金门大桥和中国的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3. 可持续建筑: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建筑成为当今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建筑致力于实现建筑的生态友好化。
第一次高层建筑时期(1890~1900年)
第一次高层建筑时期(1890~1900 年)[上]时间:2003-8-21 16:26:49 作者:建筑网络世界一、工业革命后建筑技术成就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
这时期,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高速增长。
为了在s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
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
另一方面,钢结构的发展和电梯的出现则促成了多层建筑的大量建造。
19世纪初,英国出现铸铁结构的多层建筑(矿井、码头建筑),但铸铁框架通常是隐藏在砖石表面之后。
1840年之后的美国,锻铁梁开始代替脆弱的铸铁梁。
熟铁架、铸铁柱和砖石承重墙组成笼子结构,是迈高层建筑结构的第一步。
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具有横向稳定能力的全框架金属结构。
幕墙概念产生,房屋支撑结构与围护墙分离。
在建筑安全方面,防火技术与安全疏散逐步提高。
六十年代,美国已出现给排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蒸汽供热系统和蒸汽机通风系统,1920年代出现空调系统。
由于乘客电梯的出现,建筑突破5层的高度限制(徒步可行的登高距离)。
1845年奥迪斯在纽约举办安全电梯展览。
奥迪斯令人信服地演示他的发明,切断缆绳,电梯箱仍安全地悬挂在半空中。
1857年在纽约城百货公司安装了第一台蒸汽驱动安全电梯。
18世纪70年代,蒸汽电梯被更快的水力电梯取代。
1890年奥迪斯发明了现代电力电梯。
1870 年后,高层建筑的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纽约公正生命保险大厦被认为是高层建筑的早期版本,因为除了高度和结构外,它采用了几乎全部必需的高层建筑技术元素。
建筑采用装饰性的法国双重斜坡屋顶,虽只有5层,但高度达到130英尺,并且在办公楼中首次使用电梯。
可以说它是电梯建筑或原始高层建筑的最早实例。
1871年芝加哥发生火灾,建筑中铁部件的失败教训促成了建筑防火设计的进步。
建造者开始在铁梁和铁柱外面覆盖面砖,并应用空心砖楼板,提高金属骨架的耐火性能。
1879年,威廉·詹尼设计第一拉埃特大厦,这个七层货栈是砖墙与混凝土混合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是一种它的“高”“层”强烈地影响其规划、设计、建造
和使用的建筑。
高度和层数是一幢建筑是否为高层建筑的两个主要评判指标。 《规范》: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为高层建筑。
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大幅增加,出现了超高层建筑。一般泛指某个 国家或地区内较高的建筑。
得抬头仰望的物品,矮个子必须
站在台阶上,而吉隆坡的这座石 油大厦就是马来西亚的台阶。
1989年,广东国际大厦主体
建成,63层,199.5m,钢 筋混凝土结构。
1987年,北京建成50年
代以后我国第一幢全钢 结构:长富宫中心,26 层,94m高,也是我国 最高的钢框架结构。
京广中心,57
超过100m的砖石结构建筑,已将
材料特性和当时的建造技术推向了
极致。
中国人开创了木构架叠层 架屋的建造方式(框架结 构),将建筑的使用空间 推向高空。成为后来建筑 向高层发展之滥觞。
现代高层建筑的历史始于18世纪末的工业革 命。
18世纪后半叶,英、法的冶金工业成功生产 出“铁”。
1889年,埃菲尔铁塔建成,这是一个高耸
筑,北京民族饭店【图1】最高,12层,47.4m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968年建成了广州宾
馆【图1】,27层,高 86.7m,钢筋混凝土框 架-剪力墙结构,为60 年代我国最高的建筑。
朝鲜平壤柳京饭店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位
于中国香港,1990年 建成,地上72层,地 下4层,高367.4米, 亚洲首次超过300m的 建筑,1990年-1992年 为亚洲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
结构选型4-高层建筑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
• • • • • • 1 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2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点 3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其选择 4 高层建筑结构的布置原则与要求 5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6 世界知名高层建筑简析
1 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 1.1 高层建筑的定义 • 高层建筑并不以高度或楼层数为其定义。重要的准则在于 它的设计是否受到“高度”的影响。 • 就结构特性而论,高层建筑可以定义为必须着重考虑侧向 荷载和重力荷载组合影响的建筑物。 • 设计高层建筑时,它的结构除在上述荷载组合下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应该予以确保外,还必须控制风荷载造成顶 部楼层的加速度反应,以使用户对摆动的感受和不适感降 到最低程度。
• 低层建筑—所有重力荷载就是决定其结构体系的设计荷载, 风荷载对结构体系的影响忽略不计; • 中层建筑—有规律设置的楼盖和柱网、墙体形成的结构体 系,可以提供足够的抗侧力强度和侧向刚度,来承受因风 荷载和重力荷载组合所引起的结构内力和变形; • 高层建筑—需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明确而有效的承受风 荷载的结构体系。随着建筑高度增加,风荷载对整个建筑 结构的影响(倾覆力矩和水平剪力)更在大幅度增加。
5). 在民用建筑中,一般横墙短而数量多, 纵墙长而数量少 横向剪力墙的间距一般在6-8m 纵向剪力墙一般设为二-四道 6). 剪力墙宜设置于建筑物两端、楼梯间、 电梯间及平面刚度有变化处,同时以能纵 横向相互连接在一起为有利; 7). 当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有底层大空间时, 可以使用框支剪力墙,但一般均应有落地 剪力墙协同工作。
高层建筑的基本抗侧力单元有框架、剪力墙、 框剪、筒体等,由它们可以组成多种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 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
论高层建筑的发展模式及演化历程
论高层建筑的发展模式及演化历程近几十年来高层建筑在造型形式不断翻新、高度记录一再被打破的同时,其空间构成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这个时期内高层建筑发展的历程。
同时从建筑计划学的角度,对近些年来世界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演变和发展趋向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指出核的变化和中庭空间的介入,已引发了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重大变革。
标签:高层建筑发展史构成模式演化一、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
这时期,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高速增长。
为了在s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
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
另一方面,钢结构的发展和电梯的出现则促成了多层建筑的大量建造。
尽管当时的建筑技术(结构、设备等)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建筑师们仍在为寻找恰当的高层建筑形式而奋斗。
一方面,工程师在创造性地发明新的科学技术,他们高效地建造桥梁、火车站、展览厅;另一方面,建筑师们却束缚在传统风格中不能自拔。
他们需要寻找一条道路跳出进退两难的处境,在维护传统价值的同时不得不反映全新的爆炸性的城市环境一一过速发展的芝加哥先驱精神和新的房屋建造方法。
19世纪末流行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府邸风格可作为高层建筑的原型,但随着建筑不断升高,府邸风格已很难实现,因而必须探寻新的设计构图方法。
芝加哥高层建筑风格的经过三次演变1.原始高层建筑风格,强调水平部分,顶部为府邸式。
2.扩展府邸式风格或三段式构图,运用柱式隐喻(如基座、往身、柱头),伸长中间部分。
装饰为罗马式或哥特式,如大檐口、半圆拱、薄檐口、砖石结构。
3.商业风格(“芝加哥框架”),不强调立面构图,而是明确地表现支撑结构和自然的表面。
形象特征为:大方窗,无檐口,窗下墙凹部有装饰或无装饰,块状和板状体量。
二、高层建筑风格1、原始高层建筑风格家庭生命保险公司大厦表现了原始高层建筑风格,建筑的立面没有表现“骨架—外表”的概念,而是表现传统的承重砖窗间墙—在水平层以含糊的罗马复兴风格来组织。
第二章 高层建筑造型设计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
西尔斯大厦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阿利德银行大楼
香港中银大厦
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
(四)运用曲面和斜面造型 曲面具有方盒子所难以比拟的的表现 力,运用曲面造型也是后现代时期高 层建筑造型中一种大胆的风格。如纽 约3号大街57号办公楼、伊利诺斯州 中心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
这一时期,纽约的高层式样中古典风格占了 上风:在高层建筑上提倡古典三段式处理, 搬用了古典柱式、浮雕、线脚、檐口等,外 观比芝加哥高层要富丽堂皇、壮观。古典风 格的流行有两个原因: 其一,纽约的建筑师几乎都是巴黎艺术学院 的毕业生,受传统古典建筑的影响很深。 其二,纽约的高层建筑大多是大公司的本部 办公楼,高楼成了表现公司实力的象征,都 想争取建成世界第一高楼。
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
匹兹堡平板玻璃 公司大楼
费城自由广场双塔大厦
亚特兰大桃树街 191号大厦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
(二)对历史形式的抽象表现 在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中,P· 约翰逊与格雷夫斯 在高层建筑中的作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对文 脉的发掘和表达中,他们喜欢把过去有过的一部 分表现方法引用过来,以抽象的符号形式运用于 自己的设计中,如通过传统的三段式立面和装饰 上的山墙、柱头、色彩等进行隐喻,表达建筑形 象中对历史文脉的探寻和延续。而这种方式因其 注重抽象的装饰性,往往被人说成是“没有根基 的历史的符号性装饰”而加以抨击。并以此认为 后现代主义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前进,陷入 了符号拼贴的游戏,把当代建筑引入了误区。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高层钢结构结构体系
各层楼盖协调的结果,使框架—支撑体系的侧移曲线,介于单独框架和单独支撑的侧移曲线之间。从而使支撑的顶点侧移和顶点最大层间侧移角得以减小;同时也使得框架下部的最大层间侧移角减小(图21.3.1b)。
在框架—支撑体系中,框架和支撑之间,不仅有连系梁,更重要的是有各楼盖将他们连为一体。因为各层楼盖沿水平方向的刚度很大,框架和支撑不再能自由地单独变形,两者的侧移曲线由各层楼盖将其协调一致,变成一条共同的侧移曲线(图21.3 剪力墙板
2.框架—支撑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支撑框架结构就是在框架的一跨或几跨沿竖向布置支撑而构成,其中支撑桁架部分起着类似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作用。在水平作用下,支撑桁架部分中支撑构件只承受拉、压轴向力,这种结构形式无论是从承载力或变形的角度看,都是十分有效的。与纯框架结构相比,这种结构形式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侧力刚度。 支撑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侧移,主要是由其杆件的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引起的。与杆件的剪弯刚度相比较,杆件的轴向变形刚度要大得多。也就是说,支撑的抗侧力刚度相对于框架的抗侧力刚度要大得多。 就钢支撑的布置而言.可分为中心支撑(CBF)和偏心支撑(EBF)两大类。
3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结构体系 目前,高层建筑钢结构的主要结构体系有钢框架、钢框架—抗剪结构、带水平加强层的钢框架—支撑桁架结构、巨型结构、筒体结构等结构体系,下面就这些结构体系的不同特点来分别讨论。
21.3.1 钢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是指,沿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均采用框架作为承重和抵抗侧向力的主要构件所构成的结构体系。
01
由于框架体系能够提供较大的内部使用空间,因而建筑布置灵活。此外,框架的杆件类型少,构造简单,施工周期短。所以,对层数不太多的高层结构来说,框架体系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结构体系。
我国高层建筑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高层建筑现状及发展研究0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城市建筑特点无法满足人口聚集的需要,所以城市建筑向空间、纵向发展已成为必然。
高层建筑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根本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减少、科技进步等。
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发展和多种高性能建筑材料的产生,对于高层建筑的要求已不仅限于满足使用,建筑形式和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重要。
1、我国高层建筑的历史及现状我国最早的高层建筑始源于公元524年,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嵩岳寺塔,高度约为50米,比它晚约500年的山西应县木塔(见下图)堪称世界木结构的奇迹。
近代我国高层建筑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上海,起初由于经济、技术水平有限,高层建筑发展较为缓慢。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建设用地紧缺,高层建筑迅速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
主要分以下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属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以20层以下的框架结构为主。
例如北京民族饭店、广州人民大厦等建筑。
第二阶段为70年代,以20-30层建筑为主,主要用于住宅、旅馆、办公楼等。
以北京饭店新址、广州白云宾馆为例。
第三阶段为80年代,仅1980~1983年所建的高层建筑就相当于建国年以来30多年中所建高层建筑的总和。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广州国际大厦。
第四阶段从90年代开始,高层建筑兴建速度加快,1990-1994年间,每年建成10层以上建筑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占全国已建成的高层建筑的40%。
同时,超高层建筑也在发展,其层数和高度增长更快,建成了多座2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共97层、高492米,是地标性建筑。
2、我国高层建筑特点我国高层建筑在不断崛起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一下几点: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结构形式趋于复杂;组合或混合结构为主体;新型结构不断涌现。
2.1建筑高度不断增加起初,我国建筑的层数都不高,例如12层的北京民族饭店,高度为47.4米,1968年建成的广州宾馆高为27层,这主要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建筑技术水平。
高层建筑考试题库整理
0.中国高层建筑的区域、年代、发展情况:1)解放前,上海是高层建筑最集中的城市。
1934年,上海国际饭店,22层,82.51m。
2)解放后至1980s以前,由于经济水平较低,高层建筑建造很少。
3)1980s后,改革开放下经济迅猛增长,高层建筑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开始发展。
1985年,深圳国贸中心,50层,160m,第一幢超高层建筑。
1980年,北京长城饭店,第一幢全玻璃幕墙高层建筑。
4)1990s后,我国高层建筑发展最快的时期。
截止2001年底,上海建成高层数4226,居世界首位。
0.5超高层建筑:哈利法塔(迪拜塔),828m,169层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塔),632m,128层环球金融中心,492m,101层金茂大厦,421m,88层台北101金融大楼,508m,101层石油大厦(双子塔),452m,88层希尔斯大厦,443m,108层1.简述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与变形特点:1.水平荷载成为结构因素(强度设计)一方面,建筑的竖向荷载所造成的结构应力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所造成的结构应力与建筑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说明水平荷载对结构的作用远大于竖向荷载。
另一方面,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随高层建筑结构动力特征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水平荷载的作用更显突出。
2.侧移成为控制指标(刚度设计)-稳定性。
建筑结构顶点的侧移△与建筑高度H的4次方成正比。
因此随高度增加,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迅速增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要求结构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足够的抗推刚度,使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波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3.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延性设计)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建筑物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标准。
因此,必须使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当构件进入屈服阶段后,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即延性。
延性设计的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1.5构件的基本形式:线性构件(梁柱)、平面构件(楼板墙体)、立体构件(框筒)2. 高层建筑结构布置的原则:平面长宽比,立面高宽比均记53.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1.竖向抗推体系支撑化、周边化、空间化2.建筑体形的革新变化3.轻质高强度材料的运用4.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特点:强度高,刚度大,防火性能好,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能,我国对此类建筑的研究、设计、施工都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中国房屋建筑发展历史
中国房屋建筑发展历史
中国房屋建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之前):在此时期,房屋建筑主要采用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例如“栈道房”和“楼阁”等。
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在秦汉时期,出现了砖石建筑的兴起。
这一时期的房屋建筑以砖石作为主要结构材料,设计有特色的“台阶式”和“斗室”等建筑形式。
3.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在隋唐时期,出现了宫殿和佛教寺庙的宏伟建筑,例如拥有众多宫殿建筑的洛阳宫和悬空式的盘空寺等。
4. 宋元明清时期(960年-1912年):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民居、庙宇和园林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以木构架和雕花装饰为特点的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古建筑等。
5. 近代史时期(1912年-1949年):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建筑的引入,现代化的房屋建筑开始在城市中兴起。
西式的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当代时期(1949年至今):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房屋建筑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变革。
一方面,传统建筑技术得到保护和传承,古建筑和民居得到修复和保护;另一方面,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住宅小区和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兴起。
总的来说,中国房屋建筑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从木结构、砖石建筑到现代化建筑的演变,同时也保留了丰富多样的传统建筑形式。
高层建筑的发展
第一次高层建筑时期(1890~1900 年)一、工业革命后建筑技术成就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
这时期,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高速增长。
为了在s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
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
另一方面,钢结构的发展和电梯的出现则促成了多层建筑的大量建造。
19世纪初,英国出现铸铁结构的多层建筑(矿井、码头建筑),但铸铁框架通常是隐藏在砖石表面之后。
1840年之后的美国,锻铁梁开始代替脆弱的铸铁梁。
熟铁架、铸铁柱和砖石承重墙组成笼子结构,是迈高层建筑结构的第一步。
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具有横向稳定能力的全框架金属结构。
幕墙概念产生,房屋支撑结构与围护墙分离。
在建筑安全方面,防火技术与安全疏散逐步提高。
六十年代,美国已出现给排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蒸汽供热系统和蒸汽机通风系统,1920年代出现空调系统。
由于乘客电梯的出现,建筑突破5层的高度限制(徒步可行的登高距离)。
1845年奥迪斯在纽约举办安全电梯展览。
奥迪斯令人信服地演示他的发明,切断缆绳,电梯箱仍安全地悬挂在半空中。
1857年在纽约城百货公司安装了第一台蒸汽驱动安全电梯。
18世纪70年代,蒸汽电梯被更快的水力电梯取代。
1890年奥迪斯发明了现代电力电梯。
1870 年后,高层建筑的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纽约公正生命保险大厦被认为是高层建筑的早期版本,因为除了高度和结构外,它采用了几乎全部必需的高层建筑技术元素。
建筑采用装饰性的法国双重斜坡屋顶,虽只有5层,但高度达到130英尺,并且在办公楼中首次使用电梯。
可以说它是电梯建筑或原始高层建筑的最早实例。
1871年芝加哥发生火灾,建筑中铁部件的失败教训促成了建筑防火设计的进步。
建造者开始在铁梁和铁柱外面覆盖面砖,并应用空心砖楼板,提高金属骨架的耐火性能。
1879年,威廉·詹尼设计第一拉埃特大厦,这个七层货栈是砖墙与混凝土混合结构。
高层建筑发展历史
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
芝加哥时期(1865至1893) 古典主义复兴时期(1893至世界资本主义大萧条时期) 现代主义时期(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 后现代主义时期(至今)
芝加哥时期:高层建筑处于早期的功能主义时期
50年代末,以密斯为代表的讲求技术精美 的倾向占据了主导地位,简洁的钢结构国 际式玻璃盒子到处盛行
世界贸易中心
西格拉姆大厦
后现代主义时期:环境观念和生态技术的发展,使得高 层建筑设计朝人性化、智能化、生态 化的方向发展。结构艺术风格、高技 派以及生态型的高层设计,在多元化
的建筑发展中日益引起的关注。
香港中银大楼
劳埃德大厦
高层建筑发展的趋势:
标志性 生态性 装饰性 高技性
谢谢观赏
技术条件:
1.钢铁框架结构体系:结构依附钢铁框架,铆接 梁柱。
2.电梯垂直交通技术:1853年奥蒂斯(OTIS) 发明安全载客升降机,解决了垂直方向的交通问 题
高层建筑的起源:
——高层建筑的故乡芝加哥
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烧毁了几乎全城的建筑,30 万人因此无家可归。芝加哥这个在美国经济上举 足轻重的城市的重建,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投入, 大量的建筑项目等待进行,芝加哥成为美国建筑 师密度最高的地区,形成了“芝加哥学派”。
家庭保险公司大楼(第一座高层建筑) 卡森·皮里·斯科特大厦(沙利文)
古典主义复兴时期: 高层建筑试图在新结构、新材料的基础上,将功 能性与传统的建筑风格联系在一起,呈现一种折
中主义的面貌。
帝国大厦
克莱斯勒大厦
现代主义时期:二战后,由于在轻质高强材料、抗风抗震 结构体系、施工技术及施工机械等方面都 取得了很大进步以及计算机在设计中的应 用,使得高层建筑飞速发展。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第四阶段从90年代开始
上海金茂大厦,(钢结构, 88层,高420m,是我国 目前最高的建筑)
金茂大厦内部结构
2. 国外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前,由于主要建筑 材料是砖石和木材,以及设计手段和施工技术 的限制,欧美国家一般只能建造6层及以下的 建筑。
第二阶段是19世纪中期开始的20世纪 50年代初
第三阶段为80年代
深圳发展中心大厦,(43层, 高165.3m,加上天线的高度 共185.3m),是我国第一座 大型高层钢结构建筑。
第三阶段为80年代
广州国际大厦 (63层,高200m)
第三阶段为80年代
北京京广中心大厦 (57层,高208m)
第三阶段为80年代
上海新锦江宾馆是一座现代化的高级宾馆,(总建 筑面积66060m2,共43层,总高153.52m) 静安希尔顿饭店,(建筑面积69224m2,包括塔 楼43层,总高143.62m)
钢骨钢筋混凝土构件
组合结构
钢管钢筋混凝土构件
钢管屈曲破坏
钢管混凝土结构 工程实例
美国西雅图 双联广场大厦
58层 四根大钢管混凝土柱 混凝土抗压强度133Mpa 直径3.05m 管壁厚30mm 承受60%竖向荷载
2)部分抗侧力结构用钢结构,另一部分采用钢 筋混凝土结构(或部分采用钢骨钢筋混凝土 结构)
1855年发明了电梯系统(OTIS),使人们建造更高的 建筑成为可能。 家庭保险公司大楼(Home Insurance Building), 11层,高55m,建于18841886年,采用铸铁框架 承重结构,标志着一种区别于传统砌筑结构的新结构 体系的诞生。 从1884年到19世纪,高层建筑已经发展到了采 用钢结构,建筑物的高度越过了100m大关。 1898年建成的纽约Park Row大厦(30层, 118m)是19世纪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城市演变高层建筑的城市发展史
城市演变高层建筑的城市发展史城市演变:高层建筑的城市发展史城市是人类文明最为集中和突出的体现之一,而高层建筑则是现代城市的标志。
城市的演变过程中,高层建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史中的作用和演变。
一、高层建筑的兴起高层建筑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都被认为是古代高层建筑的杰作。
这些高层建筑的建造技术和原因各不相同,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超越周围建筑,塑造了城市的独特轮廓。
随着现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19世纪末,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剧增,为了解决土地紧缺的问题,人们开始向上发展,建造更高的建筑。
例如,20世纪初的纽约市就出现了一系列标志性的高层建筑,如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等。
二、高层建筑对城市的影响1.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城市土地的稀缺性使得高层建筑成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
相对于低层建筑,高层建筑能够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容纳更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从而有效缓解城市拥挤问题。
2. 城市形象的提升高层建筑的耸立给城市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成为城市形象的标志。
著名的高层建筑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迪拜的哈利法塔等,成为了城市的代表和象征,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3. 经济发展的推动高层建筑的建造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还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
这不仅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繁荣,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高层建筑的演变过程高层建筑的演变过程可以从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发展等方面进行描述。
1. 建筑材料的演化古代的高层建筑主要采用天然材料如石头、木材等进行搭建,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现代的高层建筑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新材料,并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结构形式的变化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最早的壁式结构到现代的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每一种结构形式都为高层建筑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构造(下)一高层建筑构造-建筑构造2016年
1.4.3 高层建筑外墙设计流程
• 建设单位——(邀请或公开 招标确定)建筑设计单位— —设计方案通过审查后,进 入施工图阶段(外立面有设 计,但不详细)——(邀请 或公开招标确定)外装修设 计单位(专业设计资质)--确定外墙形式(石材、玻璃、 铝板等)---根据项目所在地 情况对幕墙构造进行力学计 算并确定外墙做法---出具详 细的外墙计算书、绘制幕墙 图纸(如平立面图、大样图、 节点图等)--业主及建筑设计 审核---设计结束
1)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征
2)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分类
(1) 纯框架体系
1) 结构特征:
• 承重结构全部由框架组 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本体系强度低、刚度小、 水平位移大,为柔性结 构体系。
• 纯框架体系在高烈度地 震区不宜采用,用于10 层左右住宅楼及办公楼。
2) 框架梁跨度通常在4~9m之间,梁高h=(1/10~1/15),梁宽b取梁高的 (1/2~1/3)h。
(2) 纯剪力墙体系 1)结构特征: 由一系列横向和纵向钢筋混凝 土剪力墙所组成,这种体系侧 向刚度大、侧移小,为刚性结 构体系,适用于小开间的高层 住宅、旅馆、办公楼等,一般 控制在35层,总高110米以内。
2)剪力墙的结构布置: (1) 横向布置剪力墙 (2) 纵向布置剪力墙 (3) 纵横向布置剪力墙
1972年,412m,110层,世贸中心双塔,纽约。 在9.11恐怖事件中倒塌。
芝加哥希尔斯大厦
1974年,443m,110层,芝加 哥西尔斯大厦
1.1.2 中国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高层建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发展迅速,在建设 规模和建筑高度上,其发展速度都十分惊人。在目前全球排 前10位的高层建筑中,中国占有三个席位。他们分别是:
中国高层建筑发展史
2、60年代末到80年代
1974年建成了17层的北京饭店新以及 1976年建成的114m高的广州白云宾馆
3、80年代
深圳发展中心大厦是 我国第一座大型钢结 构大楼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 所设计,1990年完工。 总建筑面积12.9万平 方米,地上70层,楼 高31米, 加顶上两 杆的高度共有367.4 米。建成时是香港最 高的建筑物,亦是美 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
天大厦。
4、九十年代末至今
80年代开始到上世纪末,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兴建了100多栋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代表 性建筑为:1990年建成的208m高的北京京广中 心,1992年建成的63层、200m高的广东国际大 厦,1996年建成的325m高的深圳地王大厦,以及 1998年落成的420m高的上海金茂大厦。
1990年建成的208m高 的北京京广中心
1992年建成的63层、 200m高的广东国际
1998年落成的420m高的 上海金茂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占地3万 多平方米,所处地块东 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 路,北靠花园石桥路, 西临银城中路。主体建 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 高度632米,是目前 (2012年)中国国内规 划中的第二高楼。2014
年竣工交付使用。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是位于中国上海陆 家嘴的一栋摩天大 楼,2008年8月29 日竣工。楼高492米, 地上101层,是目前 中国第3高楼(截至 2014年)、世界最高 的平顶式大楼。开 发商为“山海环球 金融中心有限公 司”,1995年由日 本森大厦株式会社
主导兴建。
中国高层建筑发展史
随着文化的发展,技术的不断
革新,中国的高层建筑在近代有 明显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 2、60年代末到80年代 3、80年代 4、九十年代末至今
建筑构造下册-课件-第一讲:高层建筑概论
24.3m 11层,31m ≥22m(从室内地面起) 25m(从室内地面起) 《防火规范》GBK45-82:≥10层或≥24m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同上面。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0层,或≥28m住宅。 高度等于和大于100m的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2020/2/27
40
1.2 高层建筑产生、发展历程及世界建筑高度竞赛
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
我国的高层建筑最早可追溯到战国高台建 筑时期。但我国近代的高层建筑发展晚于欧 洲国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发展数量呈 急速上升趋势,并且超高层建筑逐渐盛行。截 至2012年,我国共建成超高层建筑94幢, 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二线城市的数量也在显著增加。国内典型超 高层建筑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 台北101 大厦(509m)和上海中心 (632m)等。
全球
全球
高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以美国为例(P02-03)
早期高层建筑的发展过程及实例
现代主义时期高层建筑的形态及实例
高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P02-03)
当代高层建筑的多元化及实例
1.2 高层建筑产生、发展历程及世界建筑高度竞赛
世界高层建筑的空中竞技------人类日益增长的实力和野心
1.2 高层建筑产生、发展历程及世界建筑高度竞赛
2016年,超过200m的128座建筑在世界上19个国家,54座城市拔地而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录,总建设高度30301米。 中国连续第9年拥有最多的200米及以上竣工建筑,2016年更是以84座的数量占全球竣工总量的67%。
在这84座超高层建筑中,11座位于深圳,也让深圳成为超过200米的高层建筑竣工最多的城市。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度完 工的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以530米成为世界第5高、中国第2高的超高层建筑。
第1章01 高层建筑结构概述.
迪拜大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种生长在沙漠里 花朵。
124层用作游人观望台 ;
迪拜大楼每天需供应约100吨水。
迪拜大楼每天用电相当于60万个100瓦电灯。
迪拜大楼每天1.7万人左右上班。
2、釜山“千年塔世界商业中心”,高度为 560米,预期于2010 年或2011年完工。
强化钢筋,而且也是史无前例地把混凝土 垂直泵上逾460米的地方,打破台北101大 厦建造时的448米纪录。
57部电梯1分钟可达124层观景台;
装有世界上速度最快(约每小时64公里)的电 梯。
2、庞大的基础 高度为828米的“迪拜塔”需要一个坚实
的基础,以支持重量超过50万吨的地面以 上建筑。“迪拜塔”将建造在一个3.7米厚
第1章 高层建筑结构概述
低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的划分: 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
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
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
筑均为超高层。 四、8—15层为小高层,小高层只是开发商和
公元524年的河南嵩岳寺塔(15层简中筒结构,高50m) 公元704年的西安大雁塔(7层砖木结构,总高64m) 公元1055年的河北定县料敌塔(11层筒体结构,高82m)
1.3 高层建筑结构的类型
2、 混凝土结构 优点:取材容易、良好耐久性和耐火性、承
载能力大,刚度好、节约钢材、降低造价、可模 性好;
橙色、星期三为黄色、每日落日时间开始点 灯至晚上10点。从5楼直达89楼的室内观景 台只需37秒,电梯攀升的速度为每分钟1010 米,是世界第二快的电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高层建筑构造
《建筑构造(下)》教学课件
第1节 高层建筑发展的历史
第1个问题:高层建筑为什么最早会在美国 产生,快速发展继而大量建造的?
a.欧洲的相关法规不允许 主要有四个原因:
b.欧洲重视对城市历史 风貌的保护 c.当时的美国在经济和 技术条件上的成长 d.芝加哥学派对高层建 筑产生的深远影响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
由福斯特建筑设计事务 所设计,层数53层,高 300米。是世界上第一 座“生态型”超高层建 筑。建筑平面呈三角形。 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 用。建筑内所有的电梯、 楼梯和垂直管道均集中 布置在三角形平面的三 个角。环三角形平面依 次上行的4层高空中花园 给建筑内部带来了绿意。
香港中银大楼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 所设计,1990年完工。 总建筑面积12.9万平 方米,地上70层,总 高369米。结构采用4 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 支撑,室内无一根柱 子。
劳埃德大厦
劳埃德公司采用了建 筑大师里查德· 罗杰斯 的设计方案。独特的 建筑风格使劳埃德大 厦成为伦敦城区最引 人注目的建筑,是高 技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芝加哥学派和沙利文
芝加哥学派的重大成就为采用新的建筑结 构——钢结构来建造高层建筑。芝加哥也因 此成为世界摩天大楼的摇篮和发源地。
在芝加哥学派中,最具有世界性影响作用的 建筑家就是沙利文。正是他提出了“形式服 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口 号。
第1节 高层建筑发展的历史
家庭保险公司大楼(詹尼,1883~1885)
世界上第一座钢铁框 架结构的大楼,被公 认为是现代建筑史上 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 高层建筑。
卡森· 皮里· 斯科特大厦(沙利文,1899~1904)
摒弃了厚重的石材外 衣,,强调建筑的 “功能主义”,形成 了一种完全独立于过 去任何风格的新式样。 使用长方形的“芝加 哥窗”,强调横向的 水平线条,增强横向 延伸的视觉感。
克莱斯勒大厦高319米 , 在1931年帝国大厦完工前 是纽约的最高大楼。如今 克莱斯勒大厦依旧是世界 最高砖造建筑物。大厦的 构造为石头、砖、钢架与 电镀金属构成。克莱斯勒 大厦在对大众开放不到一 年之后,高度就被帝国大 厦所超越。
帝国大厦(1930~1931)
帝国大厦共有102层 , 高达381米 。雄踞世 界最高建筑的宝座达 40年之久,曾为纽约 市的标志性建筑。 在 世界贸易中心在911事 件倒塌后,继续接任 纽约第一大楼的头衔, 直到自由塔建成。
上海中心大厦
报道称,设计总高度 达632米的上海中心大 厦将超过420.5米的金 茂大厦和492米的上海 环球金融中心,成为 中国第一高楼,也将 成为完全符合“绿色 建筑”标准的摩天大 楼。
目前世界十大高层建筑
1.迪拜,迪拜塔 2.台北,台北101 3.上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4.吉隆坡,双子塔 5.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6.上海,金茂大厦 7.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8.广州,天河中信广场 9.深圳,地王大厦 10.纽约,帝国大厦
第2个问题:美国高层建筑造型演变的四个 时期:
a.芝加哥时期 造型演变的四个 时期:
b.古典主义复兴时期
c.现代主义时期 d.后现代主义时期
芝加哥时期(1865~1893)
芝加哥时期的高层建筑处于早期的功能主义 时期。当时建造高层建筑首先考虑的是经济、 效率、速度、面积,功能优先,建筑风格退 居次要位置,基本不考虑建筑装饰。体型与 风格大都是表达高层建筑骨架结构的内涵, 强调横向水平的效果,普遍采用扁阔的大窗, 即“芝加哥窗”。
台北101大楼
主体工程于2003年10月 完工。101层,高508米。 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 “风阻尼器”,拥有世 界最高速的电梯,从一 楼到89楼,只要39秒的 时间。台北101大厦的墙 体分为8个部分,逐次倾 斜,模仿了中国宝塔的 形状和竹子生长的态势。
“未来中国第1高楼”上海中心大厦
日前,上海市政府宣 布,上海中心大厦项 目将于2008年11月29 日正式开工,预计 2014年竣工。上海中 心大厦设计总高度达 632米,建成后将与金 茂大厦、上海环球金 融中心形成“品”字 型超高层建筑群,成 为上海“新地标”。
西格拉姆大厦(1954~1958)
西格拉姆大厦采用了当 时刚刚发明的染色隔热 玻璃作幕墙,这些琥珀 色的玻璃,配以镶包青 铜的铜窗格,使西格拉 姆大厦在纽约众多的高 层建筑中显得优雅华贵。 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 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 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 的审美品质。
西尔斯大厦(1972~1974)
装饰性
高层建筑在满足功能与技术之后,外表的装饰 艺术成为近期建筑师热衷的另一倾向。
DG银行总部大楼,
位于德国法兰克福, 由美国KPF建筑师事 务所设计,为顶部进 行装饰的例子。建筑 师在主楼的顶部装饰 了巨大的弧形悬挑檐 口,象征皇冠,以表 达银行的雄厚实力。
第1节 高层建筑发展的历史
第4个问题:摩天楼高度的竞赛?
阿联酋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楼: “迪拜塔”
总建筑师是芝加哥SOM公 司的亚德里安· 史密斯。 迪拜塔的最终高度一直 是个谜,从承包商的计 划可以得知,高度被建 议在818米,可使用楼层 约为160~170层左右, 但从此计划官方网站内 的一张升降机配置的计 划图显示,楼层数可能 达189~195层。
世界贸易中心(1972~1973)
1972年在纽约建造了世 界贸易中心大楼(World Trade Center Towers), 110层,高402m,钢结 构
芝加哥湖滨公寓(密斯,1951)
密斯的玻璃摩天楼诠 释了他的名言:“少 就是多”(less is more)他向人们证明, 高品质的材料和完美 的建筑细部,比任何 精美的造型和装饰都 更有说服力。
第1节 高层建筑发展的历史
第5个问题:高层建筑是怎么分类的? 1)高层建筑按层数及高度分类
2)按功能要求分类
3)按体型分类:板式高层、塔式高层
4)按防火要求分类:一类、二类
高层建筑按层数及高度分类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中规定, 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 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 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 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 梯出入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生态性
这种趋向出现的背后是建筑节能要求与人们 对生活空间自然化的要求。这类建筑的生态 化设计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注重把绿色 引入楼层,综合的考虑日照、遮阳、自然通 风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等因素,并应用生 物气候学、空气动力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进 行建筑设计。
马来西亚梅纳拉商厦
由汉沙和杨经文设计, 15层高。植物栽培从楼 的一侧护坡开始,螺旋 式上升,种植在楼上内 凹的平台上。受日晒较 多的东、西向窗子都装 有铝合金遮阳百叶。建 筑的顶部设置了屋顶游 泳池,由遮阳棚架覆盖 着。
现代主义时期(二战后~70年代)
二战后,由于在轻质高强材料、抗风抗震结 构体系、施工技术及施工机械等方面都取得 了很大进步以及计算机在设计中的应用,使 得高层建筑飞速发展。 50年代末,以密斯为代表的讲求技术精美的 倾向占据了主导地位,简洁的钢结构国际式 玻璃盒子到处盛行。
现代主义时期
现代主义建筑师反对学院派的折中主义与模 仿历史样式,要求彻底重新解释建筑艺术, 他们拒绝装饰和引进历史形式,而信奉更为 技术化和理性表现的建筑形式。其建筑形象 大多是单纯的“方盒子”,并由建筑的经济 性、建筑结构以及内外墙关系的功能性来确 定。由基座、楼身与顶部组成的古典三段式 几乎不再存在。
技术基础
1.钢铁框架结构体系:结构依附钢铁框架, 铆接梁柱。 2.电梯垂直交通技术:1853年奥蒂斯(OTIS) 发明安全载客பைடு நூலகம்降机,解决了垂直方向的交 通问题。
芝加哥大火与芝加哥学派
从某个角度看,芝加哥大火给后来高层建筑 在芝加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烧毁了几乎全城的建 筑,30万人因此无家可归。芝加哥这个在美 国经济上举足轻重的城市的重建,吸引了大 量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建筑项目等待进行, 芝加哥成为美国建筑师密度最高的地区,形 成了“芝加哥学派”。
第1节 高层建筑发展的历史
第3个问题:高层建筑设计新的发展趋向有 哪些?
a.标志性 目前高层建筑发 展的四个趋向:
b.高技性
c.生态性 d.装饰性
标志性
这类高层建筑数量较多,比较普遍。它们的 形体多采用超高层的塔式建筑,重点强调塔 顶部位的高耸尖顶处理,以便形成城市的主 要标志。
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塔大厦
古典主义复兴时期
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通过运用历史样式来寻 求美学上的解决办法,该设计风格也被称为 纽约学派。 布鲁斯· 普赖斯(Bruce Price)1894-1896年在
纽约设计的美国保险公司大楼,古典三段式的 处理,在当时被认为是学院派高楼设计的典型 立面。
克莱斯勒大厦(1926~1930)
古典主义复兴时期(1893~大萧条)
美国建筑界的古典主义复兴开始于纽约和东 海岸,逐渐向中西部和西海岸扩展。重要的 代表性建筑包括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等 等。 与早期的功能主义体现的简洁外观相比,古 典主义复兴时期的高层建筑试图在新结构、 新材料的基础上,将功能性与传统的建筑风 格联系在一起,呈现一种折中主义的面貌。
帝国大厦(1930~1931)
帝国大厦最严重的一起事故发生在1945年7月28日, 一架B25型轰炸机在雾中迷失方向,以每小时320公 里的速度撞到大厦北部第79层。大楼在晃动了几下 之后,居然没有倒,只是大火从第79层一直蔓延到 86层,造成13人死亡和26人受伤。事后花了100万 美元才将大厦修复。 2007年,帝国大厦遭受雷击。但雷击并未对1454英 尺的帝国大厦造成损害。而帝国大厦顶端的避雷针 每年要遭受约100次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