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治疗癌痛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贴敷治疗ppt

中药贴敷治疗ppt
中药贴敷治疗
兵团二师库尔勒医院 巩利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 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 药外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 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 果。
二、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三、用物准备
2、部位
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天枢穴*2
内关穴*2
上脘*1 中脘*1
神阙穴*1 中极穴*1
3、体位: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一般采用平卧位 暴露全腹部
SUCCESS
THANK YOU
2019/12/31
4、环境: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 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 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四、操作步骤
(一)施术前准备 1、药物: ①药物组成:
②药物制备:
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 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 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 干,粉碎,备用。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蜂蜜调成较干稠膏状,药 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 用。
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5、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6、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
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 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SUCCESS
THANK YOU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

中药贴敷治疗 ppt课件

中药贴敷治疗  ppt课件
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天枢穴*2
内关穴*2
上脘*1
中脘*1
神阙穴*1
中极穴*1
3、体位: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一般采用平卧位 暴露全腹部
4、环境: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
中药贴敷治疗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药外 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引起 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二、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三、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 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3、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 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五、施术后处理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 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 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部 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 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 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 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二)施术方法
贴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 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 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三)贴敷时机
一般在进行化疗前半小时
(四)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 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 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 适感,可自行取下。

中药贴敷治疗PPT课件

中药贴敷治疗PPT课件
中药贴敷治疗
兵团二师库尔勒医院 巩利
1
.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药外 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引起 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2
.
二、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应的穴位。 天枢穴*2
内关穴*2
7
.
上脘*1
中脘*1
8
.
神阙穴*1
中极穴*1
9
.
3、体位: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一般采用平卧位 暴露全腹部
10
.
4、环境: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11
.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 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12
.
(二)施术方法
贴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 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 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13
.
(三)贴敷时机
一般在进行化疗前半小时
14
.
(四)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 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8
.
17
.
六、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2、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或放
入冰箱密封冷藏保存。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演示精品PPT课件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演示精品PPT课件

• 非甾体类消炎药阿斯匹林、扑热息痛、布 洛芬等用于止痛可促进胃酸分泌,长期使 用会产生消化性溃疡,中药苡仁米、百合、 白芨以及硷性中药乌贼骨、煅龙骨、煅牡 蛎等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3 内外治并举止痛
• 中药外用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经皮肤吸收直接 作用于患处,避免了口服经消化道吸收 所遇到的肝脏“首过”作用,从某种意 义上讲,可增加中药治疗效果。
• 咽喉痛:牛蒡子、元参。 • 热盛者加山豆根、胖大海。 • 热毒者加用银花、连翘。 • 肺气不利者加用桔梗、射干。 • 头痛:全虫、蜈蚣、白僵蚕、白附子。 • 头顶痛加吴萸、藁本; • 偏头痛加柴胡、白蒺藜;
• 后头痛加羌活、麻黄; • 前头痛加白芷、葛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用方剂
血府逐瘀汤:
• 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川芎5克, 赤芍9克,桔梗5克,柴胡9克,枳壳3克, 甘草9克。
• 延胡索散: • 当归、延胡索、蒲黄、赤芍、肉桂
各15克,姜黄、乳香、没药、木香 各9克,甘草6克。 • 功能:行气止痛。用于肝癌疼痛。
• 自拟肝痛散 • 姜黄、枳壳、桂心、当归、红藤、厚朴、
郁金、柴胡、丹参各30克,制南星、蜈蚣、 半夏、大黄各10克,白芍60克,甘草10克 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6~12克。 • 功能:疏肝理气,解郁止痛。治疗晚期肝 癌疼痛。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
顾奎兴 (210009)
前言
疼痛是癌症最常见,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症状 之一。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半数以上的癌症 患者伴有疼痛,晚期患者疼痛发生率常达 60%~90%。WHO调查统计,1998年全球新发癌 症患者约1000万人,死亡630万,其中有500万 以上的癌症患者每天遭受不同程度的疼痛折磨

中药贴敷治疗ppt课件

中药贴敷治疗ppt课件

中药贴敷治疗
12
(二)施术方法
• 贴法: •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
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 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中药贴敷治疗
13
(三)贴敷时机
• 一般在进行化疗前半小时
中药贴敷治疗
14
(四)贴敷时间
•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中药贴敷治疗
16
五、施术后处理
•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 毒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 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 部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 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 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 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 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 染。
• 中极穴*1
中药贴敷治疗
9
3、体位:
•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 一般采用平卧位 • 暴露全腹部
中药贴敷治疗
10
4、环境:
•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中药贴敷治疗
11
5、消毒:
•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 在施术部位消毒。
•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中药贴敷治疗
一、简介
•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 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 药外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 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 果。
中药贴敷治疗
2
二、禁忌症
•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药贴敷治疗

中药敷贴课件ppt

中药敷贴课件ppt

THANKS
感谢观看
感冒
中药敷贴可缓解感冒 引起的咳嗽、鼻塞等 症状,缩短病程。
哮喘
针对哮喘患者,中药 敷贴可缓解喘息、胸 闷等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
慢性胃炎
中药敷贴能够缓解慢 性胃炎引起的胃痛、 胃酸等症状,减轻患
者痛苦。
关节炎
对于关节炎患者,中 药敷贴可减轻关节疼 痛、僵硬等症状,促 进关节功能恢复。
临床案例分享
案例一
以水、酒精等为溶剂,加入中药提取物制成,易 于吸收和挥发。
主要成分分析
中药材
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功效的中药材。
基质成分
膏药的基质成分包括植物油、黄丹、松香、石膏等,它们在膏药的制作过程中起着粘合和固定 作用。
药材选择与配伍
根据病症选择药材
针对不同的病症,应选择相应的 中药材以达到治疗效果。
药材配伍原则
在药材配伍时,应遵循君臣佐使 的原则,使药物相互协同,增强 疗效。
03
中药敷贴的制作方法
制作流程
研磨成粉
将药材研磨成细粉,过筛,确 保药粉细腻。
敷贴制备
将药糊均匀涂抹在敷贴棉布上 ,厚度适中,四周抹平。
准备药材
根据处方,将所需中药材清洗 干净,晾干。
调制药糊
将药粉与适量的粘合剂(如蜂 蜜、姜汁等)混合,搅拌均匀 ,直至药糊粘稠适度。
一位5岁患儿因感冒咳 嗽就诊,经过中药敷 贴治疗,咳嗽症状明 显缓解,病程缩短。
案例二
一位45岁女性哮喘患 者,经过中药敷贴治 疗,喘息、胸闷等症 状得到有效控制,生 活质量显著提高。
案例三
一位60岁慢性胃炎患 者,经过中药敷贴治 疗,胃痛、胃酸等症 状得到缓解,病情好 转。

中药贴敷治疗PPT课件

中药贴敷治疗PPT课件

16
中药贴敷治疗
五、施术后处理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 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 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部 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 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 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 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17
中药贴敷治疗
六、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2、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或放
入冰箱密封冷藏保存。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
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5、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6、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 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12
中药贴敷治疗
(二)施术方法
贴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 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 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13
中药贴敷治疗
(三)贴敷时机
一般在进行化疗前半小时
14
中药贴敷治疗
(四)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 药时间为0.5~2小时。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 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 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 适感,可自行取下。
15
中药贴敷治疗
3、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 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敷贴疗法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敷贴疗法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作用,达到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目的的
3/17/2021
敷贴疗法医学知识
2
一、敷贴疗法起源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
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 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 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 这就是中药敷贴治病的起源。
敷贴疗法医学知识
3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 十二病方》,有“蚖……以蓟印其中颠” 的记载。(芥子泥敷贴于百会穴,使局部 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 )
作为基质,加入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
成的硬膏剂,如麝香虎骨膏、关节止痛膏、
麝香通经膏等;使药物溶解或分解在成膜材
料中制成的药膜状固体帛制剂或涂膜剂,如
斑蝥发泡膜等;还有在敷贴方中加入透皮剂
吸收促进剂来促进治疗性药物高效率地均匀
持久地透过皮肤的敷贴剂,如复方洋金花止
咳平喘膏等。敷贴疗法医学知识
12
二、敷贴疗法应用原则 (一)辨证论治
• 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数计的浮 络、孙络等。
敷贴疗法医学知识
16
经络系统中有经气的活动。所谓经
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 其功能活动。
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
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过经气的 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从 而使整个机体保持了协调和相对平衡。
敷贴疗法医学知识
3/17/2021
敷贴疗法医学知识
10
建国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历代文献进 行考证、 研究和整理,大胆探索,不但用以本法治疗常见 病,而且应用本法治疗肺结核、肝硬化、冠心病 、 高血压、传染病以及其他疑难病种。如用抗癌中 药制成的化瘀膏,外用治疗癌症取得了可靠效 果。不仅有止痛之效,而且还有缩小癌瘤之功。 尤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边缘学科及交

贴敷疗法业务学习PPT课件

贴敷疗法业务学习PPT课件

绕过胃肠屏障 而直达病灶
口服药物都是通过胃肠吸收而达全身各个部位(不论是有病需要药物的部位 还是无病不需要药物的部位),最后由肝脏解毒、排出。为了达到治病目的, 在为一个部位治病的同时使全身各个部位都受到了药物的毒害,也加重了肝、 肾解排毒负担。与口服药相比较,敷贴疗法用药绕过胃肠屏障而直达病灶, 用药量小,对身体其他部位几乎无毒副作用,肝、肾解排毒负担小。随着透皮 技术、缓释技术在穴位贴敷疗法中的应用,药物作用于病灶更直接、更持久。
敷贴之药物 的作用
•敷贴药物,切近皮肤,彻于肉理,如同内服药物在肠胃内分清别浊, 能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到经脉摄于体内,融化于津液之中,具有内 外一贯之妙,随其用药,能祛邪,拔毒气之外出,抑邪气以内消;能 扶正,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挫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 基于以上两点,穴位贴敷疗法可收到穴效、药效的双重效应。
又称粉剂,是将药物研碎成粉末混合拌匀而成。本法制作简便,剂 量可随意增减,药性稳定,储存方便。药物敷贴时,可将药末直接 撒布在普通膏药中间贴于穴位上。粉末接触面较广,易于发挥药效。
散剂
糊剂
糊剂,实际上是散剂的进一步加工。它是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后, 用赋形剂(如醋、水、酒、鸡蛋清等)把药粉调和成糊状即成。 糊剂可增强敷贴的粘着力,并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药效,延长药物 作用的时间,缓和药物毒性。糊剂制作方便,但要求现制现用, 搁置时间不可过长。
如冰片、麝香、丁香、薄荷、樟脑、皂角、乳香、没药、花椒、肉桂等。 此类药物具有芳香通络作用,能够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 2)刺激发泡类药物: 如白芥子、斑蝥、生姜、甘旱莲草等。此类药物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 用,可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能够较好地发挥刺激腧穴作用,以达到调节 经络脏腑功能的效果。

中药贴敷治疗癌痛共30页

中药贴敷治疗癌痛共30页

中药贴敷治疗癌痛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中药外敷在骨转移癌所致的疼痛中的应用PPT共19页

中药外敷在骨转移癌所致的疼痛中的应用PPT共19页
中药外敷在骨转移癌所致的疼痛中的 应用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药贴敷治疗.ppt

中药贴敷治疗.ppt

3、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 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五、施术后处理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 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 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部 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5、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6、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
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 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中药贴敷治疗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药外 治法。我科采用中医药贴敷预防化疗药物引起 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呕吐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二、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三、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 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天枢穴*2
内关穴*2
上脘*1 中脘*1
神阙穴*1 中极穴*1
3、体位:
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一般采用平卧位 暴露全腹部
4、环境:
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 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医用洗手液清洗干净。
四、操作步骤
(一)施术前准备制备:
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 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 粉碎,备用。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蜂蜜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 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献报道
• 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医院朱红、王丽、陈勇等在“针刺治 疗癌性疼痛的临床体会”一文中提到,选取胃癌、肺癌、 肝癌、骨癌、胰腺癌共32例癌痛患者,轻度癌痛6例,中 度癌痛6例,重度癌痛20例。其中成年男性19例,成年女性 12例,儿童l例。取穴:足三里、阿是穴,留针15-30分钟, 每日一次,2周为一个疗程。止痛时间一般维持在2-6小时 ,均值3.12;与杜冷丁止痛时间2小时相比,差异明显。 结果还显示单纯针刺穴位止痛疗法对轻中度癌痛患者疗效 好,而对于重度癌痛效果欠佳。轻度癌痛患者有效率90% 一100%甚至完全缓解,中度可达600/0-90%有效率,重 度也可达剑60%以内的有效率。
在院 出院
创新点
病情允许者
贴敷药物的选择
止痛:
渗透:
川乌
元胡


白芥子 石菖蒲
麝香
活血:
温经:
乳香
没药
丹参
消肿:
消炎:
芒硝
连翘
祛痰:
双花
连翘
半夏
夏枯草 天南星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
胃癌
胰腺癌
胰俞
胆管癌
肺癌
相关文献报道
• 张延艳、黄红英“离子导入法配合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治 疗癌性疼痛30例疗效观察”;
• 12kgBiblioteka 12kg合谷 足三里 唇麻穴
穴位贴敷
• 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 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醋复合性治疗方法。正如古人所云 :“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
姜汁
结果
• 癌痛治疗有效率A组与B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C组与B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1),C组与A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中药贴敷治疗癌痛
• 自1993 年以来,“癌症三阶梯止痛”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 用,但仍有3%-10% 的顽固性癌痛无法得到缓解,部分病 例由于出现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性、药物的封顶效应、以 及严重的骨髓抑制、损伤肝肾功能和重度的消化道反应等 副作用,被迫放弃治疗。
癌痛药物治疗三阶梯
中医外治
• 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 针灸、按摩、熏洗、针刀、贴敷、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物 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治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 五官、肛肠等科,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 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 其治疗之独特,故古有“良丁(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
中医理论认为癌痛的病机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①由于各种外邪入侵机体,病邪于体内交争或在某一脏腑经 络结聚,导致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血运不畅,瘀阻 脉络,闭塞凝聚而结块作痛,即为“不通则痛”;
②肿瘤日久,邪气客居较深,正气虚损,气血虚弱,无以荣 养脏腑经络,即为“不荣则痛”。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外治的理论基础,离开脏腑经络谈中医外治,则 中医外治为“空中阁楼”,难以立足。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津渡. 联络内外、上下、左右,凋节身体各部分功能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灵枢-中藏)中说:“它能行气血、营阴阳、播筋骨而利关节。它内括 五脏六腑,外联肌肉、皮毛、骨骼、五官。通过经络的传导,脏腑的 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一定穴位上来。”正象<索问· 气府论)中说;脉气所发。或象(灵柩·九针十二原)中说:神气之所游 行出入之处便是穴位。体表不同地方的病变也影响脏腑的功能,因而 可以通过敷药的方法来治疗脏瓣疾病。穴位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它能运行气血、调节阴阳。作为持续疼痛的癌痛病人大都气阴敢亏, 表现出气滞、血褒、寒凝、痰阻并见,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失畅
上述32例癌痛患者,在单纯针刺止痛治疗效果不佳时,及 时对17例癌痛患者加入电针疗法,16例患者加入穴位药物 注射疗法
结果:电针治疗5分钟内缓解止痛有效ll例,10分钟5例,疼 痛缓解时间最短4小时,最长21小时。
穴位注射药物杜冷丁治疗癌痛患者12例。足三里穴注射 盐酸奈福泮治疗癌痛3例。耳穴神门穴注射利多卡因治疗 胰腺癌l例。持续镇痛时间均在6小时以上。
穴位埋线
• 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 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当肠线在体内软 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 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 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 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
• 巫桁锞、熊慧生、文军“攻癌镇痛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临 床观察”;
谢谢观赏
• 毒副作用发生率A组、C组治疗后毒副作用发生率与B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治疗后毒副作用发 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 以上研究数据表明,中药贴剂穴位贴敷治疗组的疗效明显 高于西药止痛剂治疗组,联合应用更能明显的提高止痛的 效果,且可明显降低其临床毒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