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仪器分析期末必考点重点练习集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重点1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重点1

一、名词解释1、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3、标准曲线: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

4、线性范围: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

5、灵敏度: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

6、检出限: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7、统计权重:g=2J+1表示支能级的简并度,叫做统计权重。

8、禁戒跃迁: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

9、光谱支项:把J值不同的光谱项称为光谱支项。

10、共振线:在所有原子谱线中,凡是由各个激发态回到基态所发射的谱线。

11、灵敏线:灵敏线是指有一定强度, 能标记某元素存在的特征谱线。

12、最后线:最后线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

13、分析线:对每一元素,可选择一条或几条(2~3条)灵敏线或最后线来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这种谱线称为分析线。

14、热变宽:由原子在空间做相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

15、压力变宽:由于同种辐射原子间或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和电子等)间的相互碰撞而产生的谱线变宽。

16、光谱通带: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

17、特征浓度:能产生1%吸收(即吸光度值为0.0044)信号时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浓度。

18、特征质量: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质量。

19、共振原子荧光: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与发射的荧光波长相同时,产生共振荧光。

20、非共振原子荧光: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与发射的荧光波长不相同时,产生非共振荧光。

21、振动弛豫:在同一电子能级中,激发态分子以热的形式将多余的能量传递给周围的分子,以-1210s极快速度,降至同一电子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上,这一过程称为振动弛豫。

22、内转化:当两个电子能级非常靠近以至其振动能级有重叠时,常发生电子由高能级以无辐射跃迁方式转移至低能级。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篇一:仪器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 常用的原子化方法分为和。

2. 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反映的是分子中的特征,所以它在研究化合物的结构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推测官能团以及共轭体系的大小。

3. h2o的振动自由度是,在ir图上出现4. 气相色谱中两组分能否很好的分离主要决定于其次决定于条件的选择,定性分析的依据是保留值,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峰面积。

5. 原子吸收法是用组成,该光源属于一种锐线光源。

6. 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主要有,,,7. 以测量沉积与电极表面的沉积物的质量为基础的方法称为。

二、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 水分子有几个红外谱带,波数最高的谱带对应于何种振动 ( c)(a) 2 个,不对称伸缩 (b) 4 个,弯曲 (c) 3 个,不对称伸缩 (d) 2 个,对称伸缩2. 矿石粉末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哪种光源为好( b )(a)交流电弧(b)直流电弧(c)高压火花(d)等离子体光源3. 原子吸收分析法中测定铷(rb)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 c )(a)减少背景(b)提高火焰温度(c)减少铷电离(d)提高rb+的浓度4. 反应色谱柱柱型特性的参数是( d )(a)分配系数(b)分配比(c)相比(d)保留值5. 在极谱分析中,所谓可逆波指的是( a )(a)氧化波与还原波具有相同的半波电位(b)氧化波半波电位为正,还原波半波电位为负(c)氧化波半波电位为负,还原波半波电位为正(d)都不是6. 光谱仪的线色散率常用其倒数来表示,即?/mm,此数值愈小,表示此仪器色散率愈( a )(a)大(b)小(c)不确定(d)恒定7.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c )(a)阴极材料(b)填充气体(c)灯电流(d)阳极材料8. 在吸光光度分析中,需要选择适宜的读数范围,这是由于(a)(a)吸光度a=0.70 ~0.20时,误差最小(b)吸光度a=10% ~80%时,误差最小(c)吸光度读数越小,误差越小(d)吸光度读数越大,误差越小9. 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d )(a) co(b)h2o (c) so2(d) h210.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未见吸收带,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3400~3200cm-1有宽而强的吸收带,则该化合物最可能是( c )(a)醛(b)伯胺(c)醇(d)酮定终点为(c)12. 原子吸收光谱线的络仑磁变宽是由下列那种原因产生的(c)(a)原子的热运动(b)原子在激发态时的停留时间(c)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d)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13. 根据色谱速率理论,当载气流速较低时,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c )(a)分子扩散(b)涡流扩散(c)传质阻力(d)柱长14.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n→?*,?→?*,?→?*跃迁的化合物是( b)(a)一氯甲烷(b)丙酮(c)丁二烯(d)二甲苯15. clch=ch2(190nm)比h2c=ch2(185nm)吸收波长长5nm,其主要原因是( b )(a)共轭作用(b)助色作用(c)溶剂效应(d)中介效应16. 下列参数中,会引起分配系数变化的是(b )(a)柱长缩短(b)固定相改变(c)流动相速度增加(d)相比减小17. 不能被氢火焰检测器检测的组分是:( a)(a)四氯化碳(b)烯烃(c)烷烃(d)醇系物18. 不影响速率方程式中分子扩散项大小的因素( d )(a)载气流速(b)载气相对分子质量(c)柱温(d)柱长19. 电位分析法主要用于低价离子测定的原因是(d)(a)低价离子的电极易制作,高价离子的电极不易制作(B)高价离子的电极还未研制出来(C)能斯特方程对高价离子不适用(d)测定高价离子的灵敏度低和测量的误差大20. 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微量硫化物的含量,最合适的检测器( c )(a)热导池(b)电子捕获(c)火焰光度(d)紫外三、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用仪器装置由哪几部分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和库仑滴定法在分析原理上有何不同?3. 请预测在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1)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1)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A: 保留值B: 扩散速度C: 分配系数D: 容量因子2.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A: 理论塔板数B: 容量因子C: 相对保留值D: 分配系数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 则:()A:样品的k降低,t R降低B: 样品的k增加,t R增加C: 相邻组分的α增加D: 对α基本无影响5.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A: 铁谱B: 铜谱C: 碳谱D: 氢谱6.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 稀土金属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D: 过渡金属7. 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A: 电解电流B: 扩散电流C: 极限电流D: 充电电流8. 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C: Hg和As D: As和Hg9.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Cu2+、Cu(NH3)22+、Cu(NH3)42+的溶液,测得的活度为()的活度。

A: Cu2+B: Cu(NH3)22+C: Cu(NH3)42+D: 三种离子之和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A: 2.000mol.L-1Cu2+ (E0=0.337V) B: 1.000×10-2mol.L-1Ag+ (E0=0.799V)C: 1.000mol.L-1Pb2+ (E0=-0.18V) D: 0.100mol.L-1Zn2+ (E0=-0.763V)11. 下列因素()不是引起库仑滴定法误差的原因。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第一章绪论及课程导学第一节仪器分析概述第二节常见分析仪器概论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第一节电化学分析法概述第二节电位法的基本原理第三节直接电位法第四节电位滴定法第五节永停滴定法第三章光谱分析法概论第一节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二节光学分析法的分类第三节光谱分析仪器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一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三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第五章荧光分析法第一节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荧光定量分析方法第三节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析技术第六章红外吸收光谱法第一节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第三节红外吸收光谱仪第四节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七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一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第三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实验方法第八章核磁共振波谱法第一节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核磁共振仪第三节化学位移第四节偶合常数第五节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第九章质谱法第一节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质谱仪第二节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及其裂解类型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解析第十章色谱分析法概论第一节色谱法的分类第二节色谱过程和色谱流出曲线第三节色谱参数第四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第五节色谱法的基本理论第十一章平面色谱法第一节平面色谱法的分类和有关参数第二节薄层色谱法第三节纸色谱法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第一节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气相色谱仪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载气第三节气相色谱检测器第四节气相色谱速率理论和分离条件选择第五节气相色谱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第十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一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第二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速率理论和分离方法选择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仪第五节高效液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第十四章毛细管电泳法第一节毛细管电泳基础理论第二节毛细管电泳的主要分离模式第三节毛细管电泳仪第十五章色谱联用分析法第一节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第二节色谱-色谱联用分析法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单项选择部分1. 分析化学的方法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这是按照(D)分的。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重点讲义资料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重点讲义资料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重点讲义资料第⼀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章⾊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谱图上的⾊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7.在⾊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塔板⾼度H很⼩,但实际上柱效并不⾼,试分析原因。

9.某⼈制备了⼀根填充柱,⽤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推断A和B在该柱上⼀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谱分析中常⽤的定量分析⽅法有哪⼏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个组分时可选⽤哪种⽅法?11.⽓相⾊谱仪⼀般由哪⼏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是什么?12.⽓相⾊谱仪的⽓路结构分为⼏种?双柱双⽓路有何作⽤?13.为什么载⽓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焰离⼦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固⾊谱分离永久性⽓体?18.对⽓相⾊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较红⾊载体和⽩⾊载体的特点。

20.对⽓相⾊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量和载体的种类?26.⽑细管⾊谱柱与填充柱相⽐有何特点?27.为什么⽑细管⾊谱系统要采⽤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载⽓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成人教育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练习题A一、单项选择题1 Lambert-Beer定律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 白光、均匀、非散射、低浓度溶液B. 单色光、非均匀、散射、低浓度溶液C. 单色光、均匀、非散射、低浓度溶液D. 单色光、均匀、非散射、高浓度溶液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A. 试样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 试样λ1和λ2吸收之差C. 试样在λ1和λ2吸收之和D. 试样在λ1的吸收与参比在λ2的吸收之和3.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A. 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C. 试样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D. 固定液的沸点4. 如果试样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宜采用的定性方法为A. 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B. 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定性C. 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D.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5. 按照光吸收定律,对透光率与浓度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透光率与浓度成正比B. 透光率与浓度成反比C. 透光率与浓度的负对数成正比D. 透光率负对数与浓度成正比6. 若某待测溶液中存在固体悬浮颗粒,则测得的吸光度比实际吸光度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以上三种都不对7.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480nm波长下测定某物质含量时,最适宜选用A. 氢灯,石英吸收池B. 钨灯,玻璃吸收池C. 氘灯,玻璃吸收池D. 空心阴极灯,石英吸收池8. 原子吸收法所采用的光源为A. 复合光B. 线光源C. 连续光源D. 以上三种都不对9.下列方法中,哪个不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A.峰面积测量 B.峰高测量C.标准曲线法 D.相对保留值测量10.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A、组分与流动相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D、组分与组分二、名词解释1. 半峰宽;2. 分配系数;3. 死时间;4. 基峰丰度。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仪器分析的主要方法?A. 色谱分析B. 电化学分析C. 核磁共振分析D. 微生物分析答案:D2. 以下哪个仪器适用于气体分析?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红外光谱仪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C3. 以下哪项是色谱分析的原理?A. 原子的不同质量可以通过磁场作用下的轨道半径大小来区分B. 分析物会在高温下分解成原子,然后通过光的吸收来检测C. 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分离,通过不同迁移速度来定量D. 分析物会在红外光的照射下发生拉曼散射,然后通过光的散射来检测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电化学分析的方法?A. 极谱法B. 恒电位滴定法C. 微克级气相色谱法D. 电导法答案:C5. 比较以下体系的pH值,哪个最为酸性?A. pH = 7B. pH = 4C. pH = 9D. pH = 14答案:B二、填空题1. GC-MS是指气相色谱联用____________分析仪器。

答案:质谱2. 氢离子浓度在10^-3 mol/L的溶液的pH值为__________。

答案: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是一种高灵敏度、高____________,用于无机分析的方法。

答案:选择性4. 气体分子通过驱动力作用在色谱柱上迁移的速度与其分配系数成____________依赖关系。

答案:反比5. 电导法是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来确定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答案:离子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利用原子吸收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仪器。

首先,样品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气态的原子状态。

然后,样品原子经过吸收池,与光源所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发生共振吸收作用。

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所含有的特定元素的浓度。

2. 什么是红外光谱仪?简要介绍其在分析领域的应用。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选择、填空、判断)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选择、填空、判断)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选择、填空、判断)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波长在可见光区?( B )A、1cmB、0.6μmC、10μmD、100nm2、在异丙叉丙酮CH3COCHCHCOCH=C(CH3)2中,n— *跃迁谱带,在下述哪一种溶剂中测定时,其最大吸收波长最长?( C )A、水B、甲醇C、正己烷D、氯仿3、某一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04nm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有如下吸收峰:3300cm-1~2500cm-1宽而强的吸收还有1710cm-1处有一吸收峰。

在该化合物可能为( C )A、醛B、酮C、羧酸D、酯4、羰基化合物RCOR(1),RCOCl(2),RCOH(3),RCOF(4),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D )A、(1)B、(2)C、(3)D、(4)5、若在1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份的分离度为0.68,若要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m)至少应为( C )A、0.5B、2C、5D、96、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列哪种方法消除?( C )A、释放剂B、保护剂C、标准加入法D、扣除背景7、下列哪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最简单?( A )A、钠B、镍C、钴D、铁8、在电位法中以金属电极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与待测离子浓度( D )A、成正比B、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C、的对数成正比D、符合能斯特公式的关系9、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量时,需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这是为了( B )A、减小浓度极差B、减小响应时间C、使电极表面保持干净D、降低电极内阻10、在恒电流点解中由于阴、阳极电位的不断变化,为了保持电流恒定,必须( A )A、增大外加电压B、减小外加电压C、保持外加电压恒定D、降低电阻内阻11、在经典极谱分析中,一般不搅拌溶液,这是为了( D )A、消除迁移电流B、减少充电电流的影响C、加速达到平衡D、有利于形成浓差极化12、当载气线速度较小,范氏方程中分子扩散项起控制作用,采用下列哪一种载气有利于提高柱效?( A )A、氮气B、氢气C、二氧化碳D、氦气13、在液相色谱中,范氏方程中的哪一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B )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14、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后,产生紫外可见光谱,这是由于( C )A、分子的振动B、分子的转动C、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D、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5、二氧化碳分子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是( A )A、3,2,4B、2,3,4C、3,4,2D、4,2,316、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在气—液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 B )A、组分分配在液相中的质量与分配在气相中的质量之比B 、组分在液相中与组分在气相中的浓度比C 、气相所占据的体积与液相所占据的体积比D 、组分在气相中的停留时间与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之比17、试比较下列四个化合物,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波长最大者。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通过精密仪器测定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而分析出待测物质组成、含量和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

二、E=hv=hc/λ= hc σ v=c/λ, σ = 1/λ=v/ch 是普朗克常量,等于6.6262×10-34J·s 波长(λ)单位nm 。

波数(σ) 单位为cm -1频率(v ) 即1/T ,单位为赫兹Hz 周期(T)单位为s c 约等于3×108 m·s -1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1.吸收曲线:以波长(λ)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 )为纵坐标作图,这样得到的谱线称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亦称吸收曲线。

2.吸收曲线的意义(特点)(结合PPT 看)①同一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不同。

②不同浓度的溶液的吸收光谱形状相似,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 不变。

③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此特性可作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④不同的物质,吸收曲线的形状不同,最大吸收波长不同。

所以吸收曲线可以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

3. L-B 光吸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A= Kbc A=lg1/T=-lgT=Kbc 透光率TA=εbc 溶液浓度c 的单位为mol/L 液层厚度b 的单位为cm 摩尔吸光系数ε其单位为L/mol·cm ,ε=aM M 为吸光物质的摩尔质量 A=abc 吸光系数a ,单位为L/g·cm4.吸收定律的适用条件:①单色光为入射光; ② 溶液为稀溶液(小于0.01mol/L )③吸光度具有加合性; ④均匀的吸光物质5.如何选择检测波长? 吸收最大,干扰最小,准确度高,峰顶平坦的原则6.UV-VIS 仪器主要组成: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信号读出装置①光源:用于提供足够强度和稳定的连续光谱。

钨灯和卤灯用于可见光区,氢灯和氘灯用于紫外光区。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一、填空题(共20分,1分/题)1、测定溶液pH时,先用pH=6.84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定位”,然后调节“斜率”。

2、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内部溶液中的Cl-浓度。

3、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波长、溶液的温度和溶剂等因素有关,而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无关。

4、分光光度分析中,当吸光度A= 0.434 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

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标准加入法方法消除。

6、产生1%吸收时对应的待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气相色谱常用检测器中,属于质量敏感型检测器的有 FID和FPD 。

8、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桥电流。

9、每次新安装了色谱柱后,为了使固定液牢固及除去固定液中易挥发的成分应对色谱柱进行老化处理。

10、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常用的流动相主体是水。

11、梯度洗脱可分为高压梯度和低压梯度。

12、正相分配色谱可用于分析极性化合物样品,被分离组分分子极性越强,在柱中停留的时间越长。

1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核心部件是迈克尔逊干涉仪。

14、中红外区可大致分为特征谱带区和指纹区。

二、单选题(共20分,2分/题)1、下列方法中可用于确定电位滴定法滴定终点的方法是(A)A.二阶微商法B.外标法C.内标法D.二点校正法2、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中浸泡(B)A. 12小时B. 24小时C.数分钟D.数秒种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C)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4、校准曲线的斜率常因温度、试剂、仪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绘制校准曲线的最佳方法是(C)A.先绘制工作曲线后测定样品B.先测定样品后绘制工作曲线C.工作曲线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D.根据需要灵活运用5、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C)的工作电流。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基态原子吸收的是什么光?A. 可见光B. 紫外光C. 红外光D. 激光答案:B2.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固定相通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离子答案:B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样品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的关系遵循:A. 比尔-朗伯定律B. 斯托克斯定律C. 普朗克定律D. 波尔兹曼定律答案:A4. 气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检测器类型不包括:A. 热导检测器B. 火焰光度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紫外-可见检测器答案:D5.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通常出现在:A. 质量数较低的区域B. 质量数较高的区域C. 质量数中等的区域D. 不确定区域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原子化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火焰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化7.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色谱柱的固定相可以是______、______或______。

答案:化学键合相;离子交换树脂;凝胶8.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样品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______成正比。

答案:光程长度9. 质谱仪中,分子离子的质荷比通常用来确定分子的______。

答案:分子量10.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ppm(parts per million)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选择性吸收的分析方法。

当原子吸收了与原子能级差相对应的光能后,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通过测量基态原子吸收的光强度,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12. 解释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峰。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色谱峰是指样品在色谱柱中经过分离后,不同组分在检测器上产生的信号峰。

色谱峰的面积或高度与样品中相应组分的浓度成正比,可以用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组分。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离子的是:A. 红外光谱仪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 气相色谱仪D. 核磁共振仪答案:B2. 以下哪个仪器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浓度:A. 红外光谱仪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 原子荧光光谱仪D. 索氏提取仪答案:C3. 在质谱仪中,用于加速分析物子的仪器部件是:A. 电子枪B. 质量分析器C. 探测器D. 离子源答案:B4. 以下哪个仪器可以用于表面区域分析:A. 红外光谱仪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C. 红外线显微镜D. X射线衍射仪答案:C5. 以下哪个仪器可以用于电化学分析: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电导率计D. 气相色谱仪答案:C二、填空题1. 气相色谱仪中,分离柱通常使用________填充材料。

答案:固定相2. 分子质谱仪中,离子源通常使用________进行电离。

答案:电子轰击法3. 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经过空白校正后,测量结果的单位为________。

答案:mg/L4. 红外光谱仪中,分析物质的峰位通常以________为基准。

答案:相对于参比物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测量的结果可以通过________绘制出来。

答案:吸光度-波长曲线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质谱仪的原理以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

答案:质谱仪的原理是通过将被测物质进行电离,生成离子,然后根据离子的质荷比对其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确定被测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质谱仪在分析中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环境监测、药物研究等领域。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化合物的种类和结构,为其他分析方法提供验证和参考。

2. 请简要介绍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

答案: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束轰击分析物,使其原子发生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跃迁,从而发射出特定的波长光谱。

通过测量不同元素的不同波长光谱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各元素的浓度和存在形式。

仪器分析期末必考点重点练习集

仪器分析期末必考点重点练习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1 化合物A(在环己烷中)于220nm (max=15500) 和330nm(max=37)处显示最大吸收;化合物 B(在环己烷中)于190nm(max=4000)和290nm (max=10)显示最大吸收。问化合物A和B各对应 哪个结构?各吸收峰对应的跃迁基团和跃迁类型?
分子发光(荧光)分析
• 1 分子发光分析 的主 要类型;分子荧光与 磷光分析产生的基本 原理(单重态和三重 态)、分子去活化过 程的途径; • 2 比较右面两个化合 物的荧光量子产率, 并解释为什么?
CH3 OH (H3C)3C OH
(I)
(II)
(I)
(II)
NO2
NH2 (II)

(I)
分子发光(荧光)分析
• 某有机物沸点为740C,质谱图如下,试说明 其结构,并解释原因。(提示:m/z 97, 99,101强度比接近9:6:1) •
• 某分子式为C8H14O4的化合物的1HNMR 谱 图如下,试推导其结构式,并简要说明原 因(提示:从左至右,强度比峰4:4:6)。
• 下图为乙酰乙酸乙酯的核磁共振图谱,试 指出图中a,b,c,d,e,f,各峰的归属 (提示乙酰乙酸乙酯存在烯醇式和酮式两 种互变异构体)
1.比较1,3-丁二炔与2-丁炔CC伸缩振动强度大小,为什么? 2.比较1-丙炔与2-戊炔中CC伸缩振动强度大小,为什么? 3.为何红外吸收测量中,CO2有干扰,而O2,N2对测量没有影 响,为什么? 红外吸收的定性分析 1. 官能团区和指纹区,常见官能团的频率? C-H,O-H,N-H,C=C,CC,C N,C=O,C-H,phen,C-O,苯取 代,顺反频率及判断等。 2. 已知图谱的解析和已知分子的图谱预测。 3. 为何红外通常用于定性而不用于定量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根据激发能的不同,可以将发射光谱分为 光致发光,热致发光,化学发光和电致发光 等, 可以预计那种光谱法中“没有”光源?
光分析导论
• 5 下列那种参数越高,代表其光子的能量 越大?(1)波长 (2)波数 (3)频率 (4)传播速度 (5)周期 (6)动量
• 6 核磁共振波谱涉及的内部能级跃迁类型 是什么?ESR和NMR之间有何区别?
是多少?激光器波长是否是唯一不变的?
• 12 棱镜分光与光栅分光有何区别? • 13 光谱法仪器是否必须包含单色器,如果
没有,怎样“替代”?
• 14 衡量单色器的性能指标有哪两个参数? 各表达什么含义?
光分析引论
• 15 影响光栅色散率和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提高普通光栅的线色散率和分辨率?
• 16 有一光栅,刻线为1200条/mm,宽度为 5.0cm,闪耀角为200,试计算(1) 一级光谱的 光栅理论分辨率;(2) 一级光谱的波长范围; (3)若暗箱物镜焦距为1000mm,求倒线色散 率为多少?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3 如何判断某吸收谱带是属于R/K带跃迁? • 4 对于N(CH3)3化合物,若向其弱碱性溶液中加
入盐酸,预计其吸收光谱应怎样变化? • 5 试预测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
的位置。
A 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6 画出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示意图,并简述相比 较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有何优点?
2. 若C-H伸缩振动频率为2930cm-1,则C-D伸缩频率为多少? 3. 什么是基频峰,何为倍频峰,为何基频峰是红外
的主要研究对象?
红外吸收光谱
• 红外振动的形式与振动自由度 1.不对称伸缩与对称伸缩频率的强度,那个
高(大)。为什么? 2. 二氧化碳的振动理论数以及振动方式(图),
并指出哪些振动为红外活性的。
为何红外压片制样中,常使用KBr固体粉末? •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制样方法?
液体,固体,气体? 使用红外光谱,如何区分CH3CH2COOH以及
CH3CH2COCH2CH2OH.
红外吸收光谱
请对下图各谱峰的振动进行归属(对应基团和振动类型)。
23 1
4?
5
6
请对下图各谱峰的振动进行归属(对应基团和振动类型)。
响,为什么? 红外吸收的定性分析 1. 官能团区和指纹区,常见官能团的频率?
C-H,O-H,N-H,C=C,CC,C N,C=O,C-H,phen,C-O,苯取 代,顺反频率及判断等。 2. 已知图谱的解析和已知分子的图谱预测。 3. 为何红外通常用于定性而不用于定量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
• 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构成 • 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优点 • 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的频率测定原理?
• 7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化合物X和Y溶液的吸光度,获得 下表数据(吸收池光程为1cm),试计算未知溶液中各组 分的含量。
溶液 浓度(mol/L) 吸光度A1(285nm) 吸光度A2(365nm)
X 5×10-4 0.053
0.430
Y 1×10-3 0.950
0.050
X+Y 未知
0.640
0.370
3. 红外吸收峰数目小于振动理论数的原因? 4. 计算甲苯和1,3-丁二炔的振动理论数各多
少?
红外吸收光谱
• 红外吸收峰的强度
1.比较1,3-丁二炔与2-丁炔CC伸缩振动强度大小,为什么? 2.比较1-丙炔与2-戊炔中CC伸缩振动强度大小,为什么? 3.为何红外吸收测量中,CO2有干扰,而O2,N2对测量没有影
• 下图为1-庚炔的红外光谱图,试对1,2,3, 4,5谱峰进行归属。
下图为1-己烯的红外光谱图,试 指出图中1,2,3,4峰的归属。
O
O
结构I
结构II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 已知水杨酸和阿司匹林
纯品的紫外吸收光谱如下:
(1) 欲采用双波长分光光 A
度法测定混合样品中的水
杨酸,在图中标出应选用
波长1和2的位置;
(2) 结合本例简要说明选
择1和2的位置的原则和定量分
析原理
(3) 画出双波长分光光度
计结构示意图,简要注明
/nm
各主要部件名称。
红外吸收光谱
• 下面两个化合物中,哪个羰基的吸收带出现在较高频率 (波数)?为什么?
O
H
(A)
O
(H3C)3N H
(B)
O H
(A)
O
H (B) C(CH3)3
• 下面两个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能否区别, 试解释原因。
COOH
COCH3
A CH3
B OH
• 下图为乙醛分子的红外光谱图,试对1,2, 3,4谱峰进行归属。
优选仪器分析期末必考点重点 练习集
光分析导论
• 1 紫外,可见以及中红外光的波长范围各为 多少?紫外可见光与物质内部何种能级跃迁 相关联,中红外呢?
• 2 计算下列辐射的频率(Hz)和波数(cm-1)。 (1) 0.25cm的微波; (2) Cu I 324.7nm
• 3 简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为“带”光谱,而 原子吸收光谱为“线”光谱的原因。
• 7 为何说拉曼散射属于光谱法,而瑞利散 射则不是?拉曼散射研究的分子内部能级 是哪个能级?
• 8 旋光法以及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分析主 要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光分析引论
• 9 光谱法仪器的主要部件,各有什么作用? • 10 常见的连续光源和线光源有哪些(UV,
Vis, IR)各有何特点? • 11 He-Ne, Nd/YAG激光器的发射波长各
• 若有X,Y两组分的紫外光谱图如下, 若使用 双波长法在1下测量X组分,试在图中画出 所使用的“参比波长”。
红外吸收光谱
• 红外吸收的条件? 1. 甲烷是否有红外吸收?紫外吸收呢?为什么? 2. 乙炔对称伸缩振动是否是红外活性的?为什么? 3. 如果分子的振动是红外非活性的,可怎样测定其
振动频率? • 红外吸收峰的位置? 1. 比较C-H伸缩振动与C-H变形振动频率的大小,为什么?
• 17 简述光检测器以及热检测器的种类以及检 测原理。
紫外可见分220nm (max=15500) 和330nm(max=37)处显示最大吸收;化合物 B(在环己烷中)于190nm(max=4000)和290nm (max=10)显示最大吸收。问化合物A和B各对应 哪个结构?各吸收峰对应的跃迁基团和跃迁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