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自行车出口状况级优劣势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自行车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自行车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自行车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一、行业现状调研1.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2024年以来,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逐年缩小。

2024年,全国自行车总产量为4300万辆,同比下降了2.9%。

面对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竞争,自行车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2.品牌竞争:目前,中国自行车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品牌,但大多数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

一些传统知名品牌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而一些新兴品牌则需要建立品牌形象和优势。

3.产品结构:当前,中国自行车市场主要以普通自行车为主,高端、专业、定制化的自行车产品占比较低。

随着人们对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高端自行车市场有望逐渐兴起。

4.渠道变革:传统的自行车销售渠道主要以实体店为主,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线上销售和新零售模式逐渐流行。

自行车企业需要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提供更加便捷的购车体验。

二、发展前景分析1.出行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绿色出行方式的需求逐渐增加。

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健康、经济的交通工具,有望满足城市居民短途出行的需求。

2.品牌升级:自行车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升级,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创意等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

同时,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专业化定制:随着人们对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的增加,自行车企业可以发展高端、专业、定制化的自行车产品,满足消费者独特需求,并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4.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自行车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自行车企业可以通过结合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自行车产品,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

5.多元化经营:自行车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拓展相关产业链,如配件销售、骑行俱乐部、自行车旅游等。

这样可以提高收入结构多样性,降低对自行车产品销售的依赖。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自行车行业面临各种挑战和变革,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可观。

随着城市绿色交通的需求增加以及消费者对个性化、智能化产品的追求,自行车企业有望通过品牌升级、专业化定制、智能化发展等方式实现转型和升级,并找到新的增长点。

新形势下中国自行车整车出口贸易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中国自行车整车出口贸易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中国自行车整车出口贸易对策探讨2010中国是世界自行车出口大国,2007年中国自行车整车出口数量高达5923万辆,占了世界自行车整车贸易量的70%以上。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和金融危机等国际出口环境的急剧变化,自行车出口贸易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自身问题,09年1-11月份出口量同比下降20%,出口利润率低,发展情况令人担忧。

新形势下,中国自行车出口应寻找哪些对策来克服困难,改善出口状况,提高国际竞争力,变自行车出口大国为出口强国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1.原有资源成本优势逐渐缩小,出口盈利状况不理想自行车属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来的提高,劳动工资不断上升。

近两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每年高达15%以上。

劳动力成本上涨造成的价格上涨压力将持续存在。

另一方面,钢材涨价对自行车材料成本影响很大,08年我国钢材价格达到历史最高峰。

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进一步压缩了行业的利润空间,而受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价格传到滞后和价格调整困难等因素影响,企业不能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完全转移到最终出口产品。

自行车出口行业普遍利润低下,很多出口企业利润低至3%以下,而且越是低端的自行车产品,利润越低。

2.缺乏长远的国际市场开发战略(1) 出口缺乏自有品牌中国为人所知的自行车品牌并不多,凤凰、永久、飞鸽、富士达等只是仅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国外市场,中国自行车品牌很难见其身影。

自行车行业出口产品80%以上为国外定牌生产,其余的不到20%产品虽以自有品牌出口,但数量极少。

本土品牌严重缺失,大多数自行车企业为国外品牌做贴牌,赚取低微的加工费用。

(2) 营销方式落后在价格策略上,我国自行车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还处于一个无序竞争的状态,低价竞销情况普遍。

为了降低成本,企业采用廉价的等外品或低劣的原材料代替正品,甚至以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造成对中国自行车商品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自行车产量、销量及进出口分析

中国自行车产量、销量及进出口分析

中国自行车产量、销量及进出口分析
自行车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出行工具,在科技快速发展、交通便利的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凭借着较低的生产成本和成熟的制造工艺,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国,2019年我国自行车产量为7554万辆,2020年上升为8162万辆。

电动自行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之一,自第一台电动自行车面世到今天,电动自行车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工具,近几年其产量已接近脚踏自行车,2020年我国脚踏自行车产量约为4437万辆,电动自行车产量约为3726万辆。

我国自行车市场规模在经历一段较为快速的增长后,在2018年降到谷底,随后重新进入缓慢上升阶段,2020年我国自行车行业市场规模975.89亿元,同比2019年的882.51亿元增长了10.58%。

2015年开始,共享单车的出现给自行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共享单车以共享为概念,凭借其成本低、方便快捷等核心优势,一经推出就迅速普及,用户人数、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2015年刚推出时用户规模仅为245万人,经过几年高速发展,2020年用户规模已达到2.95亿人。

2019年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到236.8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增长至315.2亿元,相较2019年同比增长33%。

我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消费国,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观念转变,同时在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下,我国自行车市场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增长。

行业分析-自行车行业分析报告3篇

行业分析-自行车行业分析报告3篇

自行车行业分析报告3篇中国自行车行业通过近三十年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在生产技术、工艺、产品质量及自动化生产程度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在国际自行车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现在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大家对于这个行业是如何分析的吧!2019年中国自行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精细化、差异化运营布局高端化方向共享单车“火势”减弱自行车企业业绩下滑共享单车的这把火仍在燃烧,只是火势已不如从前。

在这把火烧得最旺时,一度重塑了自行车行业的产业链,远超行业预期的订单量,让大批自行车整车、零部件生产商(以下统称自行车生产商)的财报爆发式增长,乍一看,传统自行车制造行业似乎又要焕发曾经的活力。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在各品牌的互相“厮杀”等不利因素下,大批共享单车品牌相继倒闭,整个资本驱动下的共享单车市场正逐渐进入下沉期。

最先感受到共享单车“火势减弱”的,自然也是自行车生产商,区别只在他们骑上的是哪个色号的共享单车。

通过多家自行车业内上市公司披露的2018年年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上海凤凰、中路股份、信隆健康的业绩均较去年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而且就整个行业来看,受到的影响还不仅于此。

2018年中国两轮自行车产量比2017年下降为4038.04万辆而共享单车大潮的退去,影响的不仅是本身经营共享单车的企业,也给整个自行车行业带来不小的打击。

2018年中国自行车行业的整体形势较为复杂,国内外市场增长动力偏弱,需求疲软,行业发展面临较多挑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8年全国两轮自行车产量有增有减。

2013年中国两轮自行车产量已达6013万辆,2014年中国两轮自行车产量增长至最高峰至6202.4万辆,随着呈现逐年下降态势,到了2016年中国两轮自行车产量下降至5303.3万辆。

我国自行车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研究

我国自行车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研究

我国自行车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自行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引进外资力度的不断扩大,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大国,占世界自行车贸易量60%,自行车出口也成为机电产品出口创汇的一大支柱,为我国外贸增长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由于国内和国际的因素,我国自行车出口面临许多问题,例如龙头企业比重少;行业缺少自主品牌,科技含量低和行业盈利状况不理想等。

本论文主要探讨我国自行车出口企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出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刻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旨在为我国自行车出口企业指出问题,指出方向,更好地在国际自行车竞争大赛中站稳脚跟,获得更好的经济利润,从而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和总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自行车出口,国际贸易理论,形势,对策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increasing efforts on the structural readjustment of international bicycle industr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China has topped the world in bicycle production and export with a trade volume of 60% of the world’s total. The export of bicycles has played a supporting role in the foreign-exchange-earning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thus makes major contributions to the increase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y. However, a number of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number of leading enterprises, a lack of innovative brands, lo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tents and unsatisfying economic returns, emerge along the way due 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Focu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severe global competition facing China’s bicycle exports, 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brings up solutions for the concerned enterprises to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to secure a footing and better benefi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trade andoverall economy.KEY WORDS:the export of bicycle,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situation,countermeasure前言一.国际贸易理论概述(一)古典贸易理论(二)新古典贸易理论(三)现代贸易理论二.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一)有利影响因素(二)不利影响因素三.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发展现状(一)自行车出口贸易量分析(二)自行出口产品结构分析(三)自行车出口市场分析四.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1. 原有资源成本优势逐渐缩小,出口盈利状况不理想2. 出口产品品质有待提高、结构不尽合理3. 各企业经营理念不一,行业中缺乏共赢的共识4. 自有品牌缺少,销售通路不畅5. 缺乏长远的国际市场开发战略.营销方式落后6. 市场应变能力低,外部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五.促进自行车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一)企业的角度1. 积极拓展国际营销渠道,提高国际营销水平2. 提高技术含量,实现自主创新及产品的结构升级3. 树立国际品牌意识,建立自主品牌4. 针对宏观环境及政策变化及时做出调整5. 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二)政府角度1. 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扶持大企业集团、品牌企业的发展2.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抵制国际贸易壁垒。

自行车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自行车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自行车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行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政府对于自行车出行的扶持政策和投资力度加大,给自行车制造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技术创新提升:自行车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许多进展,出现了电动自行车、智能自行车等新型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便捷、舒适出行的需求,也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3.品牌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自行车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品牌进行激烈竞争,加大了自行车制造企业的压力。

4.产能过剩: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及行业竞争的加剧,部分自行车制造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困境,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1.绿色环保: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自行车作为环保出行的代表,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自行车制造企业应该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制造中,并推广绿色出行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可持续的产品。

2.低碳出行: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出行成为人们的共识。

自行车作为一种低碳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自行车制造企业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出更加智能、便捷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于低碳出行的需求。

3.创新发展:技术创新是自行车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自行车制造企业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推陈出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尤其是在电动自行车、智能自行车等领域,应该加强创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4.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未来自行车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多种经营模式将同时存在。

除了传统的自行车制造企业外,共享单车等新兴经营模式也将发展壮大,自行车制造企业应该灵活应对,寻找合适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

总结:自行车制造行业因其环保、健康、便捷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消费者对于绿色、低碳出行需求的增加,自行车制造企业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加强技术创新,推出更加智能、环保的产品。

我国自行车出口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行车出口存在的问题

2 主要 出 口市 场 分 析
2 1 美 国市场 .
由于 美 国 自行 车市 场供 应 系统 和 结构 的调 整 ,对 我 国 自行 车 出 口行业 造成 了极 大 冲 击。 现在 美 国进 口
商 有~ 个 “ 两极 ”现象 :一 ‘ ” 是进 口量 巨大 的超 极
级 大进 口商 ,每 年几 百 万辆 的订 单 ,其 ~ 家面 对 中国 十 几 家、几 十 家甚至 上 百 家供 应 商 的选 择 ,造 成我 企 业 间极 为激 烈 的竞 争 ;而超 长 的放 帐期 限 ,使 得 风 险 几乎 全部 压在 了我 国企 业 的身 上。 另 一 “ ”是较 小 极 的客 户 ,原 先有 美 国制造 的 自行车 时 ,他 们 销售 美 国 车 ,现 在 直 接 向 中 国采 购 。 因 批量 不 大 ,用途 不 一 , 使得 这 一部 分车 的质 量和 价格 很难 控 制 ,他 们寻 找供 应 商也 不确 定 ,谁 的车便 宜要谁 的 车 ,-B- 国 内很 - , J 间 多企业 接 到 了美 国的定 单 。从 以上 “ 极 ”造 成 的最 两

1 .%。 但 同时 ,我 国 自行 车 对欧 洲 出 口呈较 大 幅度 9 2
增 长 ,增 幅 为 5 .% ,增 长 的 国 家 包 括 欧 盟 国 家在 32
内。欧盟 反倾 销 关税依 然 存在 ,但仍 不 能 阻挡 中 国 自
行车 的进 入 。
不够 ,未采 用环 周焊 ,导 致 落下试 验 时组 合 件强度 达 不 到标准 要求 。 ( 2)产品 结构 单一 ,科 技含 量低 。 我 国 出 口自行 车 中 ,普 通 自行 车 约 占 8 % 以上 ,其 它 高 科 技 类 型 0 的 自行 车较 少 , 因而 造 成 出 口 自行 车 整体 附 加值 较 低 。其原 因主 要 有 :大 多出 口自行 车 生产 企业 都 满足

自行车行业分析三篇

自行车行业分析三篇

自行车行业分析三篇篇一:自行车行业分析自行车行业状况和运行特点自行车行业国际需求状况、前景我国自行车行业的走向、问题中国制造网自行车会员状况的分析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前景一、国内行业状况和运行特点我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国内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1)行业概况企业:881家生产量:6732.7万辆工业总产值:518.3亿元自行车及其零部件销往176个国家和地区2)行业经济运行特点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产量、出口量、出口金额和平均出口价格均持续平稳增长。

07年出口自行车5923万辆环比增长5.8%,价值21.7亿,利润额增长14.9%。

由此可见我国是自行车出口大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对于自行车的需求还是持续平稳增长的。

但从整个贸易形势可以看出我国的自行车出口行业一般贸易出口占主导,而加工贸易出现下降。

由此可见加工贸易行业仍然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力。

在出口市场方面,需要及时地调整生产力和产品技术水平才能够实现加工贸易行业新的突破。

行业专业化程度高,生产体系日趋完备。

国内各种钢材、铝合金、钛合金等轻合金材料供应充足,原材料加工成形、整车生产涂装、各类各档次零部件的专业加工制造及配套齐备,已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

而镁是继钢铁、铝之后的第三大金属工程材料,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

加快推进镁合金自行车产业化,则是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产业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

产业集聚化程度和效应明显。

自行车企业集中地天津、江浙沪、广东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不断提高。

优势地位愈加明显。

世界自行车年产量约为1.3亿辆,年贸易量约为7500万辆。

我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国内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制造能力不断提高。

美国、日本虽然是贸易额比较大的市场但当地没有产业基地,产品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代加工或者是直接进口,而中东、东盟地区技术基础非常薄弱,很难形成新的工业基地。

二、国际需求状况、前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消费市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自行车进口商。

论中国自行车出口状况级优劣势分析

论中国自行车出口状况级优劣势分析

论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状况及优劣势分析学号: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姓名:指导教师:论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状况及优劣势分析【摘要】中国是世界自行车出口大国,2007年中国整车出口数量高达5923万辆,占了世界自行车整车贸易量的70%。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和金融危机等国际出口环境的急剧变化,自行车出口贸易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暴露出越来越大的自身问题。

2013年上半年,自行车整车出口同比下降3.45%,但全年预计将增长8%.【关键词】自行车出口车型欧盟(一)中国自行车出口现状1、我国自行车生产规模我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国内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制造能力不断提高。

由于早年自行车发达的美国、日本在结构调整之后,已无产业基础,中东、东盟自行车基础薄弱。

我国是世界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

自行车年产量从1978年的不足1000万辆发展到2012年的8278万辆。

2012年我国自行车整车出口5715万辆,同比增长2.56%,出口总额为31.7亿美元。

近十年,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迅猛,到目前我国自行车整车出口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0%以上,产品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行车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高,集中在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和上海地区,上半年上述5个地区出口占全国出口的96%.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形成三大产业基地,构成了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表一:2010年上半年全国各省市自行车产量统计表单位:万辆地区1-2月3月4月5月6月1-6月合计天津298.4 160.9 216.8 214.6 174.1 1064.7河北 3.2 1.7 1.8 1.7 4.4 12.9上海58.1 38.2 56.7 59.5 46.6 259江苏125.2 52.7 75.3 73.6 106.9 433.7浙江174.3 101.9 126.9 129.7 133.6 666.4山东0.2 0.2 0.2 0.2 0.2 0.9河南 1.3 1 1.1 1.1 1.1 5.7广东149.4 60 78.4 66.9 67.1 421.9广西0.4 0.1 0.4 0.3 0.2 1.4四川9.4 4.6 4.8 5.2 5.2 29.1陕西0.1 0 0 0 0 0.1合计820 421.2 562.4 552.8 539.4 2895.82、出口产品结构我国自行车整车出口类型结构较稳定,2010年上半年出口仍然以中低端自行车为主,出口均价为58.79美元。

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的现状、障碍和竞争力问题

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的现状、障碍和竞争力问题

中国⾃⾏车出⼝贸易的现状、障碍和竞争⼒问题2019-09-17中国是⾃⾏车⽣产、消费和出⼝⼤国,从2005年起每年⽣产⾃⾏车都超过8000万辆(2009年受⾦融危机除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三分⼆以上的产品出⼝国外。

美国每年进⼝⾃⾏车1800万辆、⽇本进⼝800万辆,70%以上都来⾃中国。

中国⾃⾏车价廉物美,2012年出⼝到世界16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制造业征服世界的⼀个象征。

但是,中国⾃⾏车的出⼝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过量的⽣产和出⼝透⽀了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和市场,⾃有品牌的孱弱和产品技术含量的稀薄,再加上近20年欧盟市场的全⾯阻击,使中国⾃⾏车的出⼝遇到严重的挑战。

如何提⾼中国⾃⾏车的国际竞争⼒,消除廉价和倾销的国际形象,是国内⾃⾏车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车⽣产和出⼝历程(⼀)⾃⾏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第⼀家成规模的⾃⾏车⼚是成⽴于1940年的上海⾃⾏车⼚,即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的前⾝。

1949年全国⾃⾏车产量不到1.5万辆。

1950年从零部件到设计全部实现国产化的⾃有品牌“飞鸽”在天津下线,1958年上海⾃⾏车三⼚成⽴,⽣产“凤凰”品牌⾃⾏车。

⾄1990年前,共有⾃⾏车整车⼚60余家,零部件⼚1000余家。

1990年后,捷安特等品牌登陆内地,合资和民营⽣产⼚家遍地开花,⾃⾏车品种千变万化,⽣产量突飞猛进,不但满⾜了国内的海量需求,⽽且迅速占领了国外市场。

中国的⾃⾏车“王国”地位从此确⽴。

(⼆)⾃⾏车出⼝阶段性回顾1953年中国开始出⼝⾃⾏车,当年出⼝2000辆。

1965年出⼝量为16.32万辆,前期出⼝量有所下降。

1981年出⼝量突破100万辆,1990年出⼝量猛增到370多万辆,1992年突破1000万量, 1999年突破2000万辆,2003年出⼝量达5044万辆,2007年达到历史性的5922.6万辆。

2000年⾄2007年,我国⾃⾏车年均增长率11.7%。

自行车行业swot分析

自行车行业swot分析

自行车行业swot分析自行车行业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评估一家企业或一个行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以下是自行车行业的SWOT分析:优势:1. 环保友好:自行车是一种非常环保的交通工具,不产生尾气排放。

在环保意识增强的时代,自行车行业有巨大的潜力。

2. 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促进了自行车的销售。

自行车骑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式,适合各年龄层的人群。

3. 低成本:相比其他交通工具,自行车是一种相对较低成本的选择。

它不仅在购买时成本较低,而且维修和保养成本也较低。

劣势:1. 公路拥堵: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公路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自行车在长途通勤方面具有一定的不便。

这限制了自行车的市场份额和增长潜力。

2. 安全问题:自行车骑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道路拥堵和高速车辆的情况下。

这使得一些人持怀疑态度,不敢选择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3. 竞争激烈:自行车市场竞争激烈,有许多品牌和款式可供消费者选择。

这使得市场份额分散,行业内企业的利润可能受到影响。

机会:1. 政策支持:政府对绿色交通的支持增加了自行车行业的机会。

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建设自行车道,鼓励居民更多地使用自行车进行通勤。

2. 健康和健身趋势: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运动和健康。

自行车作为健身的一种方式,有机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新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自行车行业也有机会受益。

电动自行车、智能自行车和可折叠自行车等新技术的出现,可以带动市场需求。

威胁:1. 新兴竞争对手:新的自行车品牌和企业不断涌现,加剧了市场竞争。

这可能导致现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受到压缩。

2. 价格竞争:自行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这可能导致企业降低利润率。

价格战可能对行业整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 替代品的出现: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创新,自行车行业面临来自其他交通工具的替代威胁。

例如,共享单车等新的交通方式受到一些人的青睐。

中国自行车市场现状、自行车进出口情况及自行车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自行车市场现状、自行车进出口情况及自行车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自行车市场现状、自行车进出口情况及自行车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019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消费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自行车行业平稳运行。

2019年自行车产量6500.2万辆,同比下降11.2%;电动自行车产量为3609.3万辆,同比增长10.1%。

共享单车影响逐渐消退,自行车行业回归中高端化趋势明显;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行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营业收入1238.3亿元,同比下降5.5%;实现利润52.9亿元,同比增长11.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行业利润增速高于全国轻工业4.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15.2个百分点。

一、运行现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负担起私家车等过去较为昂贵的交通方式;另一方面,城市自行车道建设滞后,导致骑行反而成为安全系数较低的出行方式。

1、自行车回归本源,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去年,品牌自行车企业坚持中高端产品路线,集体发力运动自行车市场。

据调查显示,高端运动型自行车销量增长20%,尤其是碟刹公路自行车更受中高端消费者青睐;骨干企业中高端产品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

千元以上自行车产量892.5万辆,同比增长5.9%,千元车占总产量的比重已达13.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自行车中高端化趋势明显,产品附加值提升,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2、电动自行车转型升级初见成效自新国标和CCC认证实施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出智能、时尚、舒适的新国标车型,顺利完成车型转换和产品升级换代。

2019年,电动自行车产量为3609.3万辆,其中新国标车型1180多万辆。

截至2019年底,已有700多家企业共获得4700多张电动自行车CCC认证证书。

此外,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两级分化明显,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

3、中美贸易摩擦和欧盟“双反”对行业影响显著去年5月,美国宣布对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

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的现状、障碍和竞争力问题

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的现状、障碍和竞争力问题

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的现状、障碍和竞争力问题作者:唐玉林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11期中国是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自行车都超过8000万辆(2009年受金融危机除外),生产量约占世界总生产量的70%以上,三分二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

美国每年进口自行车1800万辆、日本进口800万辆,70%以上都来自中国。

中国自行车价廉物美,2012年出口到世界16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制造业征服世界的一个象征。

但是,中国自行车的出口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过量的生产和出口透支了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和市场,自有品牌的孱弱和产品技术含量的稀薄,再加上近20年欧盟市场的全面阻击,使中国自行车的出口遇到严重的挑战。

如何提高中国自行车的国际竞争力,消除廉价和倾销的国际形象,是国内自行车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历程(一)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第一家成规模的自行车厂是成立于1940年的上海自行车厂,即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1949年全国自行车产量不到1.5万辆。

1950年从零部件到设计全部实现国产化的自有品牌“飞鸽”在天津下线,1958年上海自行车三厂成立,生产“凤凰”品牌自行车。

至1990年前,共有自行车整车厂60余家,零部件厂1000余家。

1990年后,捷安特等品牌登陆内地,合资和民营生产厂家遍地开花,自行车品种千变万化,生产量突飞猛进,不但满足了国内的海量需求,而且迅速占领了国外市场。

中国的自行车“王国”地位从此确立。

(二)自行车出口阶段性回顾1953年中国开始出口自行车,当年出口2000辆。

1965年出口量为16.32万辆,文革前期出口量有所下降。

1981年出口量突破100万辆,1990年出口量猛增到370多万辆,1992年突破1000万量, 1999年突破2000万辆,2003年出口量达5044万辆,2007年达到历史性的5922.6万辆。

2000年至2007年,我国自行车年均增长率11.7%。

新形势下中国自行车整车出口贸易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中国自行车整车出口贸易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中国自行车整车出口贸易对策探讨作者:方佳虹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27期中国是世界自行车出口大国,2007年中国自行车整车出口数量高达5923万辆,占了世界自行车整车贸易量的70%以上。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和金融危机等国际出口环境的急剧变化,自行车出口贸易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自身问题,09年1-11月份出口量同比下降20%,出口利润率低,发展情况令人担忧。

新形势下,中国自行车出口应寻找哪些对策来克服困难,改善出口状况,提高国际竞争力,变自行车出口大国为出口强国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1.原有资源成本优势逐渐缩小,出口盈利状况不理想自行车属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来的提高,劳动工资不断上升。

近两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每年高达15%以上。

劳动力成本上涨造成的价格上涨压力将持续存在。

另一方面,钢材涨价对自行车材料成本影响很大,08年我国钢材价格达到历史最高峰。

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进一步压缩了行业的利润空间,而受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价格传到滞后和价格调整困难等因素影响,企业不能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完全转移到最终出口产品。

自行车出口行业普遍利润低下,很多出口企业利润低至3%以下,而且越是低端的自行车产品,利润越低。

2.缺乏长远的国际市场开发战略(1) 出口缺乏自有品牌中国为人所知的自行车品牌并不多,凤凰、永久、飞鸽、富士达等只是仅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国外市场,中国自行车品牌很难见其身影。

自行车行业出口产品80%以上为国外定牌生产,其余的不到20%产品虽以自有品牌出口,但数量极少。

本土品牌严重缺失,大多数自行车企业为国外品牌做贴牌,赚取低微的加工费用。

(2) 营销方式落后在价格策略上,我国自行车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还处于一个无序竞争的状态,低价竞销情况普遍。

为了降低成本,企业采用廉价的等外品或低劣的原材料代替正品,甚至以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造成对中国自行车商品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大陆自行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大陆自行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大陆自行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在大陆地区有着长久的历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大陆自行车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对大陆自行车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

自行车在大陆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自行车是大陆人民的主要出行工具。

然而,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在城市出行中逐渐被边缘化。

尤其是在大城市,自行车道缺乏、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使得人们不再选择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然而,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大陆自行车行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骑行的政策,如修建自行车专用道、推广共享单车等。

这些政策的推动使得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大陆自行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共享单车在大陆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共享单车的出现让骑行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成为了城市出行的新选择。

然而,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维护不及时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其次,自行车产业链不断完善。

大陆自行车企业积极投入研发,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

从传统的自行车制造到电动自行车、智能自行车的研发和推广,整个产业链实现了全面升级。

这不仅有利于推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再次,骑行文化逐渐兴盛。

大陆自行车协会等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骑行活动和赛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

骑行俱乐部的成立、自行车运动员的成长等现象,表明骑行文化在大陆地区正逐渐兴盛起来。

展望未来,大陆自行车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共享单车将继续发展壮大。

随着技术和管理的不断改进,共享单车的服务质量将得到提升,乱停乱放等问题将得到解决,共享单车将成为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

其次,电动自行车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能源环保理念的普及和电动技术的进步,电动自行车将成为大陆地区骑行的新选择。

自行车出口面临着国外市场的反倾销阻力

自行车出口面临着国外市场的反倾销阻力

1.自行车出口面临着国外市场的反倾销阻力;电动自行车以锐不可挡之势扩大着市场数量,数量扩张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也面临着一些疑点与难点……有着良好产业基础的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未来将怎样发展?带着种种疑问,笔者采访了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宝堂。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但不是强国2.“中国已经是自行车的王国,但并不是自行车的强国,现在中国每辆自行车的出口价格只有32块多美元,价格很低,尤其是这几年,原材料与各种費用都在提高,但是出口价格并没有提高,整个自行车产业链并没有提升,反而呈下降趋势,再这样下去,不仅是欧盟,其它国家与地区也会反倾销、加大对中国自行车的反倾销力度了。

”当笔者问及中国自行车产业现状时,郑宝堂总经理如是说,“中国自行车产业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现在每年5000多万辆的出口量,占到世界贸易量的六成以上,中国已经是全世界中低端自行车的生产中心,国内一些企业不致力于产业链的整体提升,而是比拼价格,做中低价位产品,不重視產品研发,大打价格战,从行销学上看,价格竞争还是初级竞争阶段的手段,对行业发展很不利。

任何产品的竞争并不是单一方面的竞争,企业与品牌的竞争是全面的竞争,中国的自行车企业如果不转型,不提升产业链,就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而资源是稀缺的。

对自行车产业的评价,我们不能光看出口量,有了出口量并不能沾沾自喜。

”对中国自行车产业链提升的迫切性,郑总强调:“目前,中国的自行车配套体系很健全,很多台商、日商来大陆投资,产业进步比较快。

虽然有些企业到其它国家与地区设厂,但当前并没有其它的国家与地区可以取代中国在世界自行车产业的地位。

但中国自行车企业一定要有忧患意识,例如印度很有可能提升其配套产业,从而成为中国自行车産业未来的竞争对手。

”国内三大自行车产业基地已经形成回顾中国自行车的发展史,中国自行车产业有今天的成就因素很多,中国自行车工业基础较完善,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有凤凰、永久、飞鸽、金狮、五羊五大品牌,当时这五大品牌占有国内70%的市场份额。

中国的自行车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的自行车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的自行车行业分析报告引言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经济、便利的交通工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普及。

然而,在过去十几年里,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城市化的加速,自行车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报告将对中国自行车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现状、竞争态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现状自行车市场在中国拥有庞大的规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自行车产量在最近几年持续稳定在1.5亿辆左右,且出口量也相当可观。

虽然自行车的销售额有所下降,但自行车市场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自行车市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经济状况、人口结构、城市化水平等。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自行车市场逐渐受到汽车和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

尽管如此,自行车作为低碳出行方式的优势依然存在,因此该市场仍然具有潜力。

竞争态势自行车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主要包括国内企业和外国品牌。

在国内,比较知名的自行车品牌有永久、凤凰、捷安特等。

这些企业通过提供不同类型和价位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一些自行车共享平台的兴起,如ofo、摩拜单车等,也对传统自行车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与此同时,外国自行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也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著名的外国品牌如捷安斯、美利达等在中国市场拥有一定份额,并以优质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吸引着一部分消费者。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行车行业正朝着智能化、电动化的方向发展。

电动自行车市场正在迅速崛起,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产品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其销量增长迅速。

而在智能化方面,智能自行车已经开始出现。

这些自行车配备了智能导航、定位、健康监测等功能,满足了人们对于骑行安全、便捷的需求。

另外,自行车共享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

尽管部分共享自行车企业遭遇了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但共享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将继续吸引投资和发展。

此外,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骑行道的建设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中国自行车产量、进出口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自行车产量、进出口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自行车产量、进出口及竞争格局分析一、中国自行车生产现状分析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随着全民运动的普及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自行车受到了越来越多不同层级消费者的喜爱,自2021年以来,我国自行车产量连续四个月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2518.7万辆,同比增长19.7%。

二、中国自行车行业进出口现状分析受益产业转移,我国是全球最大自行车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国内自行车出口量保持平稳,出口方面,受2020年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个人短途出行交通工具需求旺盛,中国作为世界自行车出口大国,国内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使国内自行车企业能够迅速扩大生产,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因此2020年我国自行车出口数量与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4.65%与27.78%。

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自行车出口数量为2933.18万辆,出口金额为19.84亿美元,进口量为2.45万辆,进口金额为0.19亿美元。

美国是全球自行车消费大国和最大的自行车进口国,也是我国自行车出口的第一大市场,近年来,我国向美国自行车出口量保持相对稳定。

据统计,2020年我国出口至美国自行车1630.79万辆,占比我国出口总量的27%,出口金额为59.61亿元。

我国向美国市场的自行车出口量和美国总需求量基本接近,美国每年自行车销量在1500-2000万辆之间,市场规模约80亿美元。

欧洲自行车市场较大,但欧盟自1993年起对产自中国的自行车整车产品征收30.60%的反倾销税,2005年7月将反倾销税提高至48.5%,将反倾销范围延伸至零部件,同时欧洲对自行车性能、品牌知名度有更高要求,进入壁垒较高,因此我国对欧洲的自行车出口量并不大,但出口欧洲的自行车数量近年来保持相对平稳。

据统计,2020年我国向欧洲主要自行车需求国家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瑞典的出口数量分别为19.60、39.63、1、3.28与5.28万辆,出口额分别为1.35亿元、4.33亿元、0.10亿元、900.31万元与0.44亿元。

2022年10月我国自行车出口分析

2022年10月我国自行车出口分析

2022年10月我国自行车出口分析据海关统计,2022年10月我国自行车(HS编码8712)出口474.9万辆,同比削减4.6%;出口金额2.25亿美元,同比增长34.5%。

平均单价47.44美元/辆,比去年同期(33.67美元/辆)增长40.9%。

一、按出口产品分析出口金额最大的为“山地自行车”(HS编码:87120220),共出口8408.7万美元,同比增长19.9%,占总出口金额的37.4%;该产品出口数量同样排名其次,共出口121.4万辆,同比下降17.5%,占总出口数量的25.6%;平均单价为69.26美元/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5.2%。

出口金额排名其次的为“其他未列名自行车”(HS编码:87120229),共出口7340.9万美元,同比增长63.4%,占总出口金额的 32.6%;该产品出口数量排名第四,共出口109.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占总出口数量的23.1%;平均单价为67.06美元/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9.9%。

出口金额排名第三的为“16、18、20英寸越野自行车”(HS 编码:87120221),共出口 3704.4万美元,同比增长10.4%,占总出口金额的16.5%;该产品出口数量排名第一,共出口123.2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12.3%,占总出口数量的25.9%;平均单价为30.06美元/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3.9%。

二、按出口国别及地区分析美国为我国自行车最主要的出口国,出口金额为8749.4万美元,同比增长32.7%,占出口总额的38.9%。

其次大出口国家为日本,出口金额5295.3万美元,同比增长88.6%,占出口总额的23.5%。

第三大出口国家为澳大利亚,出口金额1257.1万美元,同比增长38.4%,占出口总额的5.6%。

三、按出口省市分析广东省为我国自行车最大的出口省份,出口金额5802.4万美元,同比增长2.1%,占出口总额的25.8%。

位居其次的是天津市,出口金额5400.1万美元,同比增长74.8%,占出口总额的24.0%。

2022-2023年自行车行业现状分析与前景评估报告

2022-2023年自行车行业现状分析与前景评估报告
行业现状
原料端
自行车原材料包括金属、橡胶、齿轮等,2004年以来我国合成橡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部分产品品质和装置规模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产量为81
用户端
电动自行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原创产品之一,1995年我国第一辆轻型电动车问世,自此,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短途交通工具之一。共享电单车相比普通自行车具备电池动力推动,代替自行车成为新型短途环保出行最佳方式。共享电单车单次价格相对网约车而言,比较实惠,但在面对公共交通时并没有价格优势。然而,在没有公共交通接驳的短途路段,共享电单车明显更加便捷、优惠。
产业链中游
自行车行业中游企业原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终端为保障科研成果,对行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中游科研用制备厂商更倾向于选择仪器先进、供应链稳定的进口原材料供应商。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自行车企业的产品毛利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潜力尚未开发完毕,未来可能会出现货运自行车、货运四轮电单车、氢能源电动自行车等各种形态,而道路交通可能会因此分化出不同的自行车道以供电动自行车规范行驶。相信未来的电动自行车会随着电池技术、充电技术、新材料技术、电机技术、配件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六个方面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
科技指引行业创新发展
我国自行车行业正逐步转向科技型产业。就天津为例,2015年,天津37家重点企业在技术改造、工艺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约7.3亿,同时,企业获得比往年更好的成效,行业科技人才数量也逐步增长。
互联网+”指引消费市场形式
自行车行业应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而变化,从“互联网+”计划着手,竭力发展消费新热点和创建商业新模式,切实做大电子商务。行业应重点围绕消费者,更新换代与精耕细作相结合,立足于消费者需求,培育内需市场的新增长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状况及优劣势分析学号: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姓名:指导教师:论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状况及优劣势分析【摘要】中国是世界自行车出口大国,2007年中国整车出口数量高达5923万辆,占了世界自行车整车贸易量的70%。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和金融危机等国际出口环境的急剧变化,自行车出口贸易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暴露出越来越大的自身问题。

2013年上半年,自行车整车出口同比下降3.45%,但全年预计将增长8%.【关键词】自行车出口车型欧盟(一)中国自行车出口现状1、我国自行车生产规模我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国内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制造能力不断提高。

由于早年自行车发达的美国、日本在结构调整之后,已无产业基础,中东、东盟自行车基础薄弱。

我国是世界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

自行车年产量从1978年的不足1000万辆发展到2012年的8278万辆。

2012年我国自行车整车出口5715万辆,同比增长2.56%,出口总额为31.7亿美元。

近十年,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迅猛,到目前我国自行车整车出口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0%以上,产品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行车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高,集中在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和上海地区,上半年上述5个地区出口占全国出口的96%.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形成三大产业基地,构成了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表一:2010年上半年全国各省市自行车产量统计表单位:万辆地区1-2月3月4月5月6月1-6月合计天津298.4 160.9 216.8 214.6 174.1 1064.7河北 3.2 1.7 1.8 1.7 4.4 12.9上海58.1 38.2 56.7 59.5 46.6 259江苏125.2 52.7 75.3 73.6 106.9 433.7浙江174.3 101.9 126.9 129.7 133.6 666.4山东0.2 0.2 0.2 0.2 0.2 0.9河南 1.3 1 1.1 1.1 1.1 5.7广东149.4 60 78.4 66.9 67.1 421.9广西0.4 0.1 0.4 0.3 0.2 1.4四川9.4 4.6 4.8 5.2 5.2 29.1陕西0.1 0 0 0 0 0.1合计820 421.2 562.4 552.8 539.4 2895.82、出口产品结构我国自行车整车出口类型结构较稳定,2010年上半年出口仍然以中低端自行车为主,出口均价为58.79美元。

而一辆欧洲产的自行车价格往往在100~300欧元之间,而美国的自行车平均售价为200美元左右,日本自行车价格28000日元(350美元)左右。

以下是我国自行车出口平均价格走势图。

2010年1月-2011年7月我国出口自行车量价月度走势图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0年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2011年1月3月5月7月出口量(万辆)20304050607080平均价格(美元/辆)出口量平均价格2010年上半年平均出口价格有所提升,同比增长3.22%;其中,越野及竞赛类自行车单价增速较快。

表2:2010 年上半年自行车出口分车型统计表商品名称出口量(万辆) 出口额(万美元) 单价(美元) 占出口总量比重竞赛型自行车 6.5 1216.4 186.8 0.20% 山地自行车 485.5 36122.5 74.4 16.80% 16、18、20英寸越野自行车459.3 12341.2 26.9 15.90% 其他越野自行车 2.4 81.5 34.6 0.10% 16 英寸及以下未列名自行车768.4 16026.2 20.9 26.60% 其他未列名自行车 1161.5 64857.1 55.8 40.30% 合计 2883.6 130644.9 399.4 100%我国自行车零配件出口市场结构与整车出口不同;自行车零配件近八成出口亚欧。

其中出口欧盟占三成,其主要自行车生产国为我国零配件的主要出口目的市场。

上半年出口欧洲为3.7亿美元,出口增速4.96%,占比为36%,其中出口欧盟占30.6%.欧盟的自行车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德国和荷兰,占欧盟自行车总产量的50%.这三个国家都是我国自行车零配件的主要出口目的国。

另外国际知名自行车龙头企业较多的台湾省是中国大陆自行车零配件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市场,占比达15.4%.2、出口主体我国自行车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主导出口,国有企业出口份额较少。

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自行车1415.7万辆,占43%;同期,私营企业出口1217.1万辆,占37%。

此外,国有企业出口539.9万辆,占20%。

其中,大企业出口集中度降低,半数以上企业为出口量不足万辆的小企业。

2010年1-10月我国自行车出口企业数目有597家,其中,出口百万辆以上的大企业仅6家,合计出口1343万辆,占27%。

出口万辆以下的小企业多达331家,数量占企业出口总数的55.4%,但合计出口量仅占同期我国自行车出口总量的1.3%。

3、出口方向亚洲及北美市场占我国自行车出口的八成;美、日市场仍旧占据我国自行车出口的半壁江山。

2013年上半年出口亚洲7.8亿美元,出口北美洲5.4亿美元,共占总出口额的79.4%.欧盟市场由于继续向我国征收高达48.5%的反倾销税,故我国的自行车整车仍无法占领欧盟市场,今年上半年自行车整车出口欧洲2亿美元,同比增速为27.5%.美国、日本仍旧占据我国自行车出口的半壁江山,但出口额与去年同期比均有所下降。

美国、日本和东盟为前3大出口市场;对俄罗斯出口增幅明显。

2010年,我国对美国出口自行车819.6万辆,对日本出口578.2万辆,对东盟出口431.9万辆,上述3大市场出口量合计占同期我国自行车出口总量的55.6%。

值得关注的是,同期对俄罗斯出口147.3万辆,大幅增加,对欧盟出口51.8万辆,下降幅度较大。

(二)优势分析1、在节能减排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一些发达国家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人员增加,销售市场扩大。

2、我国自行车产品在全球中低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出口产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或是贴牌产品,以价格优势占据国际市场3、海外销售渠道扩大,国际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市场的扩大,使大量小订单业务成为自行车出口增长的新亮点。

4、优质高效的外贸服务软环境,使自行车出口更加便捷和低成本。

(三)劣势分析1、受欧盟反倾销的影响,许多企业因本身产品问题短时间无法进入欧盟--这个全球第二大的自行车消费市场。

2、由于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动荡,使得出口中东地区和周边国家的产品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装运前检验政策对成本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3、区域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尤其是技术工人的流动,导致企业制造成本的不断增加,中低端产品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4、企业专利与知识产权维权困难,研发成本较高,周边小企业通过仿制和侵权获得价格优势,以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抢夺一些准入门槛较低的市场。

5、物流与运输费用显着增加,随着洋山港区的建设,对欧美航线的转移,使内陆段运输费用、码头费用、航线附加费用、燃油附加费用等大幅度增加,每标柜的综合物流成本增加近1000元。

(四)对于中国自行车行业的进出口状况提出以下建议:1、树立国际品牌意识,积极拓展国际营销渠道,提高国际营销水平。

自行车企业要重视品牌的推广,积极宣传自有品牌,与品牌经销商保持良好的协作,将它们放在品牌推扩展略上的重要地位,调动经销商品牌推广的积极性。

企业还要重视品牌的保护,注意商标注册,保护知识产权。

要努力提高营销水平,积极拓宽国际营销渠道。

首先,企业内部应加强营销管理,制定计划并进行严密的实施和监控管理,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企业可以选择实力较强的、最接近消费者的经销商合作,和他们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同时要注意提供售后服务,不断提供营销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

企业间应加强联合战略,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做到优势互补,更易于开拓市场。

针对电子营销已成为了自行车行业国际营销手段的重要方式,企业要利用好网上资源,加强管理,及时回复客户询价,对网上成交量应做到月度统计。

最后企业要实行多元化的市场战略,在稳定美国、日本大市场的同时,开拓新兴市场。

2、提高技术含量,实现自主创新产品的结构升级。

结合自行车产品的特点,可以在自行车的外型设计上进行创新。

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进行不同的外形设计。

在选材上,可以采用可以选用铝合金,碳纤维,钛合金等材料,吸引消费者。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自行车进行更多的人性化的设计。

3、突破技术壁垒,积极应对反倾销。

技术壁垒是可以突破的,首先,自行车企业应认真学习WTO中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协定、协议,尤其是争端解决机制,可以利用其挽回损失。

其次,企业也应不断提高自已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形象,努力达到国际上通用的行业标准。

在接二连三的反倾销面前,我们要勇敢面对,掌握游戏规则,熟悉国际贸易法规和惯例,做到成竹在胸是面对挑战不可缺少的的条件。

,除了应诉,企业也应该在产品上下功夫,不在执迷于价格竞争。

4、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自行车产业持续发展的源泉,面对自行车出口贸易遇到的问题,只要有优秀的人才,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现阶段,自行车行业急需具有国际贸易营销经验、适应国际竞争、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才和设计人才。

首先。

企业需要建立全球化得人才战略,吸引外来人才,积极同高校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其次,创造最佳的用人机制,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使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

最后,企业要加强自身人员的培训,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要加强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1]中国海关总署《今年1-7月我国出口自行车量减价扬欧盟延长对我反倾销值得关注》[2]中国自行车网《中国自行车出口现状》[3]中国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当前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