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随访与处理

合集下载

前列腺癌诊治管理指南(EAU)(5):随访

前列腺癌诊治管理指南(EAU)(5):随访

前列腺癌诊治管理指南(EAU)(5):随访7.随访随访患者的基本原理是评估即时和长期肿瘤学结果,确保治疗依从性,并在适当时允许开始进一步治疗。

此外,随访可以监测治疗的副作用或并发症、功能结果以及为PCa 幸存者提供心理支持的机会,所有这些都在第 8 章中介绍。

7.1随访:局部治疗后7.1.1.定义局部治疗被定义为 RP 或 RT,通过 IMRT 加 IGRT 或 LDR 或 HDR 近距离放射治疗,或这些的任何组合,包括新辅助和辅助治疗。

尚未确定的替代疗法,例如 HIFU、冷冻手术和局部治疗选项,没有明确定义的、经过验证的 PSA 截止值来定义 BCR,但遵循本节中介绍的一般原则。

一般来说,确认的PSA上升被认为是疾病复发的迹象。

7.1.2.为什么要随访?治疗后的首次就诊除了提供病理分析信息外,重点在于检测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并帮助患者应对新情况。

患有PCa 的男性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需要注意心理健康状况[ 1195 , 1196 ]。

肿瘤或患者特征可能会提示改变随访计划。

7.1.3.如何随访?随访时指示的程序因临床情况而异。

每次随访都必须提供疾病特异性病史,包括心理方面、疾病进展迹象和治疗相关并发症。

第6.1.2.4、6.1.2.4.3、6.3.9.2、6.3.10.2.2、6.3.11.2 和 8.2 节重点介绍了治疗后期间治疗相关并发症的评估。

用于治愈性手术或放疗后癌症相关随访的检查将在下文讨论。

7.1.3.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监测PSA的测量是局部治疗后随访的基石。

虽然 PSA 阈值取决于所使用的局部治疗,但 PSA 复发几乎总是先于临床复发 [ 914 , 1197 ]。

关键问题是确定何时 PSA 升高具有临床意义,因为并非所有 PSA 升高都具有相同的临床价值(参见第 6.3 节)[ 916 ]。

7.1.3.1.1。

主动监测跟踪应根据第 6.2.2 节中提出的建议对纳入 AS 计划的患者进行监测。

《患者随访手册》在前列腺癌临床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患者随访手册》在前列腺癌临床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患者随访手册》在前列腺癌临床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樊桂玲周晓玲蒋玉梅白晓静牛珍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0期摘要:为了方便前列腺癌患者随访,向在我科进行前列腺癌随访的患者发放《前列腺癌患者临床治疗随访手册》,随访手册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结果,治疗情况,疗效评价,并由专人负责肿瘤患者数据库的建立及随访患者的管理。

就目前的随访结果而言,随访手册的确在督促患者随访,明确随访流程,简化随访程序,缩短门诊随访时间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提高了患者随访的积极性,值得在以后的前列腺癌随访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前列腺癌;随访手册;随访率The Evaluation of Efficacy for the Manual of Clinical Follow-up for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in Clinical PracticeFAN Gui-ling, ZHOU Xiao-ling, JIANG Yu-mei,BAI Xiao-jing,NIU Zhen(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Shaanxi,China)Abstract:To elevate the efficacy of follow-up for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the manual of clinical follow-up for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was delivered to all these patients who receive follow-up in our department. This manual included basic informa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evaluation items for each specific individual patient, and these data was handled and processed by a specific nurse who administrated the clinical tumor database.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sults, the manual made a positive function in inspection of the follow-up, describing and simplifying the follow-up process, and shortening the follow-up time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So it suggested that this manual should be popularized for the follow-up for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in the future.Key words:Prostate cancer; Follow-up manual; Follow-up rate在西方国家,前列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美国,其发病率居男性肿瘤首位[1];国内资料显示,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2]。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摘要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升,前列腺癌进入慢性疾病管理时代。

雄激素剥夺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基石治疗方案,并贯穿患者治疗的各阶段。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前列腺癌长期管理的一大难题,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除了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注重前列腺癌的疾病管理,更应该密切随访药物去势治疗后患者的整体情况,尤其对于处于疾病治疗关键阶段的患者,应在疾病重要节点(疾病阶段起始点和治疗切换点)监测睾酮或其他指标,避免错过最佳治疗窗口期。

前列腺癌随访管理应该兼顾疾病本身治疗阶段特点(疾病分期、既往症状、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案)和患者自身诉求,定制个性化的随访策略,更好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

目前中国尚缺乏前列腺癌患者药物去势治疗后随访及生活质量管理的指南或共识,为此,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协作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制定了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期为接受药物去势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随访及生活管理提供参考,进一步改善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药物去势;随访;生活质量;共识在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作为男性的第2大常见肿瘤,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前列腺癌早筛意识的不断普及,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改善。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2023年恶性肿瘤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已达97.0%,仅次于甲状腺癌。

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虽然与美国存在差距,但2012—2015年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标化5年相对生存率也已从2003—2005年的53.8%提高至66.4%。

生存时间的延长预示前列腺癌进入慢性疾病管理阶段。

在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认知、心理状态等问题应在随访期间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3)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5.康复与随访
(1)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康复。
(2)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四、方案实施与评估
1.组建专业化的治疗团队,确保治疗方案的实施。
2.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化治疗。
3.定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第1篇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前列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本方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临床实践,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案。
二、方案目标
第2篇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一、前言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提高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方案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二、目标设定
1.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实现早期治疗。
4.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结论
本方案旨在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一份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实现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标。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前列腺癌治疗水平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3.治疗策略
-早期前列腺癌:以根治性治疗为主,力求达到完全治愈。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减少肿瘤负荷,改善局部症状。

1115例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肿瘤学中期随访结果

1115例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肿瘤学中期随访结果
hprl i porsi n lt ucme. u ml2 0 , 21 yepa a rges nadr ae oto sE rU , 0 2 4 () s o e d :
l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张祥华.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那彦群, 孙光主编.中国 泌尿外科 指南 (0 9版)0 9北京: 20 20 ,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1 . 14 18
参 考 文 献
1 h o gS E e t A ueu iay rtni . J n , 0 0 8 C o n . mb r n M: c t r r ee t n B U It 2 0 , 5 o n o
大 出血尿潴留. 国内镜 , 9 7 36: 8 6 . 中 19 , ()5 — 0
志 : 电子 版 , 2 1, 4 1 : 4— 8 00 () 6 4 .

新进展文摘 ・
11例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肿瘤学中期随访结果 15
吴杰英摘译 庞俊 审校
有关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随访 已有较多报道, 但多数大样本的报道为经腹腔途径, 而腹膜外途径的报道 多数样本量偏少。2 1 00年 1 月法 国医师 P u 等在 E rU o al u. r .率先报道了 l1 1 l5例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

失血过多阴 急诊 T R 。 U P手术 过程 与择期 手术 比较并 未增 加 手术难 度 , 组病 例 均未 出现 难 以控 制 的 出 本 血 , 一例病例 输血 。 后处理 亦基本 同择期 T R 无 术 U P
手术 。 综 上所述 ,急诊 施行 T R U P治疗 前列 腺增 生导
・4 ‘ O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 电子版) 2 1 年 2 第 4 00 月 卷

肿瘤治疗随访制度范本

肿瘤治疗随访制度范本

肿瘤治疗随访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肿瘤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特制定本随访制度。

通过定期随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医学支持和心理关怀。

二、随访对象1. 已经接受肿瘤根治性手术的患者;2. 正在进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肿瘤相关治疗的患者;3. 具有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的患者;4. 自愿参加随访的患者。

三、随访时间1. 治疗结束后前2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2. 治疗结束后2-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3. 治疗结束后5年以上,每年随访一次;4.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更频繁的随访。

四、随访内容1. 详细询问患者近期症状,观察有无复发和转移的迹象;2. 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局部病灶检查;3. 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肿瘤标志物检查等;4. 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5. 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五、随访方式1. 门诊随访:患者携带相关资料,按时到门诊进行检查和咨询;2. 电话随访:医生通过电话了解患者近期病情,解答患者疑问,提醒下次随访时间;3. 网络随访:通过互联网平台,患者可以在线咨询医生,上传检查报告,获取医学建议;4. 家庭随访:医生定期上门了解患者病情,进行体检和评估,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

六、随访注意事项1. 患者应主动向医生提供真实、完整的病情信息,以便于医生进行准确评估;2. 患者应按照医嘱,按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有不适,及时就诊;3.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4.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必要时寻求心理辅导。

七、随访效果评价1. 随访期间,患者病情稳定,无复发和转移迹象;2. 随访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心理状况良好;3. 随访期间,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本随访制度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持续的医学支持和心理关怀,帮助患者度过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

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

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男性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前列腺癌的最新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首先介绍了前列腺癌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

前列腺癌多为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年龄、家族史、种族、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

指南总结了相关研究表明,年龄和家族史是前列腺癌的最主要风险因素。

指南随后提供了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和策略。

初筛和诊断一直是前列腺癌领域的一个难题,因为其一直缺乏高效的筛查方法。

指南介绍了常见的前列腺癌筛查方法,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数字直肠检查(DRE)、超声波检查和组织活检等。

对于初筛阳性的患者,指南提供了进一步诊断的建议,包括经直肠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检查。

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指南提供了详细的介绍。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生活质量等因素,指南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激素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和放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或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激素治疗和化疗是常见的治疗选择。

指南还介绍了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指南还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根据前列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指南介绍了前列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提供了相关治疗方法的指导。

最后,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还介绍了患者的管理和随访。

患者的管理包括相关的支持性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

指南还提供了前列腺癌随访的建议和时间表,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最佳的治疗和管理。

总体而言,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全面和实用的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案。

这一指南的发布对于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癌护理常规

前列腺癌护理常规

前列腺癌护理常规【概述】前列腺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81-90岁为最高。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癌肿消耗、手术创伤有关。

2、恐惧与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害怕手术及手术引起性功能障碍等有关。

3、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感染、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及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等。

【护理目标】1、病人恐惧与焦虑减轻或消失。

2、未发生出血、感染、尿失禁等术后并发症。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营养支持:保证丰富的膳食营养,尤其多食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属中等,经有效治疗后疗效尚可。

多与病人沟通,解释病情,从而减轻病人的思想压力,缓解病人的焦虑与恐惧情绪。

肠道准备:为避免术中损伤直肠,需作肠道准备,术前3日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2日起进无渣流质饮食,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术前晚及术晨进行肠道清洁。

2、术后护理⑴休息与饮食:病人术后卧床约3-4日后可下床活动。

待肛门排气后可进食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

⑵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①尿失禁: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部分病人在一年内可改善,部分病人一年后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指导病人积极处理尿失禁,坚持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生物反馈治疗等措施进行改善。

②预防感染: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切口清洁,敷料渗湿及时更换,保持引流管通畅。

遵医嘱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健康教育】1、康复指导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避免进食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动物脂肪、红色肉类;豆类、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维生素E雌激素等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可增加摄入。

2、定期随诊复查【护理评价】通过治疗与护理,病人是否:①焦虑与恐惧减轻;②未发生并发症,若发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肿瘤随访工作实施方案

肿瘤随访工作实施方案

肿瘤随访工作实施方案肿瘤随访工作是对肿瘤患者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和评估的重要工作环节,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复发、转移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为了有效开展肿瘤随访工作,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随访工作目标。

1.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2. 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复发、转移和并发症;3. 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二、实施方案。

1. 随访团队建设。

随访团队由主治医师、护士、心理医生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形成协作合作的团队,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2. 随访对象确定。

随访对象包括手术治愈的肿瘤患者、放疗、化疗结束的患者以及晚期肿瘤患者等,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随访频率和方式。

3. 随访频率和方式。

针对不同随访对象,制定不同的随访频率和方式,包括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家庭访视等,确保对患者的全面关怀。

4. 随访内容。

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身体状况评估、并发症筛查、心理状态评估等,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5. 随访记录和管理。

随访工作要求建立完善的随访记录系统,对每一次随访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6. 随访效果评估。

随访工作要建立健全的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随访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三、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1. 加强随访团队的培训,提高随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2. 建立健全的随访记录和管理系统,确保随访工作的全面、系统和规范;3.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积极性;4. 加强与社区、家庭医生的合作,实现对患者的全程关怀。

肿瘤随访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随访工作方案,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当PSA在4-10ng/ml时:

fPSA/tPSA比值:>0.16为正常值
fPSA/tP SA<0.1,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56% fPSA/tPSA>0.25,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8%

PSAA/PV (Prostate volume) (前列腺体积经直肠超声测定计算所得)
根据症状、预后因子、及所给予的治疗,个性化随访。 推荐每3月进行一次随访。病情稳定者不推荐行常规影像
学检查。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依据:
理论上局限性前列腺癌可被根治术治愈 临床诊断中42 %~50 %患者术前肿瘤分期被低估,20 %患者术中才发现淋巴结转移 25 %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存在切缘阳性。切缘阳性者术 后5 年复发率高达65 % , 阴性者仅为8 % 内分泌治疗可减少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进而延长 生存率、同时将根治术的适应症扩大至T3期 主要用于有高复发危险的前列腺癌,即Gleason评分 ≥7,精囊受侵,有全身扩散高风险的肿瘤 一般认为最佳适应症为T2 期肿瘤,相对适应证包括T1 、 T3 期肿瘤

PSAV(PSA速度)正常值<0.75 ng/ml
PSAV = [(PSA2-PSA1) + (PSA3- PSA2)]/2 (两年内至少检测三次PSA)
PSA(临床)筛查:
n 血清PSA受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n PSA检查
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血清PSA平均值范围 均低于西方国家人口,甚至也低于亚洲其他 国家人群 nPCA3 nprostate health index
辅助内分泌治疗
依据: 根治术后pT2期肿瘤可有26 %患者复发。 根治术后淋巴结阳性率可为20 %~40 %,其5 年无瘤生存率 不足30 %,而辅助治疗可提高pN+ 患者长期生存率。 Gleason ≥7、PSA ≥10 ng/ ml、切缘阳性、精囊受累常预 示已有微小转移灶。微转移者5年生存率也不足30 %。 根治术后pT3期肿瘤复发率高, 5年PSA复发率达75 % ,如 Gleason ≥7 ,PSA ≥10 ng/ ml ,PSA复发时间为1 年。 适应症: 显微镜下可见神经束膜浸润或阳性切缘的肿瘤 高危前列腺癌:即临床分期≥ T2c期,或PSA≥20ng/ml, 或Gleason评分8~10分 或同时存在以下2项的肿瘤:PSA10 ~ 20ng/ml,≥T2b期, Gleason评分为7分(中危)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诊断方法
前列腺癌诊断方法:
• 直肠指检 (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 • 经直肠超声检查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 • 前列腺穿刺活检 (Prostate Biopsy) • 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
MRI波谱学 (MR Spectroscopy, MRS)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诊断方法
• 前列腺癌的核素检查(ECT)和X线检查
前列腺癌的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骨骼。ECT可比 常规X线片提前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敏感性较高但 特异性较差。前列腺癌病理诊断后检查,辅助临床分 期。
• BS:
一旦PCa诊断成立,建议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 特别是在PSA>20,GS评分>7
遗传因素
饮食因素
年龄 PCa的危 险因素
激素
种族
· · · · · ·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诊断方法
前列腺癌临床表现: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 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 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 禁。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 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 PSAD正常值<0.15
PSAD = tPSA/PV (Prostate volume) (前列腺体积经直肠超声测定计算得出)
• PSAV正常值<0.75 ng/ml
PSAV = [(PSA2-PSA1) + (PSA3- PSA2)]/2 (两年内至少检测三次PSA)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诊断方法

前列腺癌病例书写基本规范

前列腺癌病例书写基本规范

前列腺癌病例书写基本规范前列腺癌是一种在男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生需要进行详细和准确的记录。

下面将介绍前列腺癌病例的书写基本规范,以帮助医生记录和处理这类疾病。

一、病例信息病例信息是整份病历中最基本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就诊情况。

个人信息应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和隐私的保护。

就诊情况是患者就诊的时间、地点以及就诊目的,可以是首次就诊、随访或其他特殊情况。

二、主诉和现病史主诉是患者就诊时最突出和主要的症状或问题,应该准确记录在病历中。

在前列腺癌病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因此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主诉,并详细记录。

现病史包括患者目前出现的病症以及之前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等。

医生应该详细记录患者的病程,包括病症出现的时间、症状的变化、症状的严重程度等。

三、既往史和家族史既往史是指患者曾经患过或正在患有的其他疾病,包括手术史、疾病史等。

医生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既往史,以了解患者疾病的发展和进程。

家族史是指患者的近亲属中是否有类似疾病的发生,对于前列腺癌这类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家族史的记录尤为重要。

医生应该询问患者关于家族史的情况,并在病例中作出详细的记录。

四、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触诊、听诊和视诊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在前列腺癌病例中,医生需要进行前列腺指诊、腹部触诊等相关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病例中。

辅助检查是指医生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来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

在前列腺癌病例中,医生常常会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相关检查,记录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五、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做出前列腺癌的诊断。

在病例中,医生应将诊断结果明确地记录下来,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医生需要将治疗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计划记录在病例中,以便日后随访和治疗进程的控制。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如比卡鲁胺、阿帕他胺等,能够直接与雄激素受体结合,阻止雄激素与其受体结合,从而 阻断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刺激作用。
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
如阿比特龙等,通过抑制雄激素合成酶(如CYP17)的活性,减少睾丸和肾上腺来源的雄 激素合成,进一步降低血清睾酮水平。这些药物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能够更有效 地控制前列腺癌的进展,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根据最新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对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的适应症进行了细化,同时明 确了禁忌症,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完善了药物去势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调整
新版共识详细阐述了不同药物去势治疗方案的优缺点,提供了根据患者病情及经济状况 进行合理选择的建议,并强调了治疗过程中的动态评估和方案调整。
强化了患者随访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加强患者教育与康 复支持
新版共识强调未来应加强对前 列腺癌患者的教育和康复支持 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和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更好 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解读要点回顾
药物治疗关键性
本次共识强调了药物去势治疗在 前列腺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 控制疾病进展、缓解症状的关键 手段。
癌整体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其对前列腺 癌及药物去势治疗的认知,同时提供 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应
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雄激素剥夺可能增加心血管事 件的发生概率。患者应定期监 测血压、血脂等心血管指标, 并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障 碍。建议进行神经心理评估, 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副作用评估量表应用指导
量表选择

肿瘤随访内容及要求

肿瘤随访内容及要求

一、随访意义肿瘤登记汇报是一项按一定旳组织系统常常性地搜集、储存、整顿、记录分析和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及生存资料旳记录机制。

肿瘤随访是肿瘤登记工作中旳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随访,可以理解肿瘤患者旳愈后、转移状况、远期疗效追踪、生存状况、死亡状态。

目前我国已经广泛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旳肿瘤登记制度,但尚缺乏全国范围内人群为基础旳肿瘤生存数据信息。

同一类肿瘤旳不一样临床分期、治疗措施,其疗效也不尽相似,有旳甚至有很大旳差异。

病人预后旳信息是医疗、科研最为需要且不可或缺旳部分。

对肿瘤患者开展定期随访,理解诊断后旳生存状态,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康复指导、疼痛管理、合理用药,以及为理解人群癌症承担状况,评价医疗效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供真实可靠旳基础信息。

二、随访概念广义而言,随访是医疗卫生机构为了某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或措施来获取诊断活动结束之后旳有关资料旳一种措施和过程。

狭义上随访是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旳需要,采用多种方式与结束门诊或住院诊断后离开医疗机构旳病人保持联络,对病人旳病情演变过程进行追踪查访,以理解疾病发病、一般信息及生存或死亡结局。

三、随访目旳人群肿瘤随访旳目旳在于掌握肿瘤患者旳生存状况,评价肿瘤防治旳总体水平、医疗资源设置、医疗服务水平、癌症治疗效果以及比较不一样治疗措施对生存旳影响。

增进医疗机构规范化治疗,评估人群肿瘤防治措施旳实行效果。

四、随访内容肿瘤登记人群随访旳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成果信息:1.基本信息旳查对:(1)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家庭(单位)住址、配偶(联络人)或监护人信息、联络号码等信息。

(2)肿瘤信息:出院诊断、发病日期、解剖学部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根据、临床TNM分期、治疗措施(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

2.随访旳成果信息:(1)最终接触日期:该日期为最终懂得病人仍存活旳日期,是计算生存率旳重要变量。

在登记时此日期应当等于发病日期。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 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5-24
目录
• 共识背景与目的 • 药物去势治疗基础知识 • 随访管理原则与流程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共识亮点与未来展望
01
共识背景与目的
前列腺癌现状与治疗手段
前列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
介绍相关的社会支持网络资源,如前列腺癌相关的互助小组、康复俱乐部等,教 导患者和家属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帮助。同时,鼓励患者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06
共识亮点与未来展望
本次共识更新要点解读
细化药物去势治疗适应症
本次共识对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的适应症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包括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患者 一般状况下的治疗选择,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导。
1 2
降低雄激素水平
药物去势治疗可通过抑制雄激素的合成或阻断其 受体,从而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达到抑制肿瘤 生长的目的。
延长生存期
经药物去势治疗后,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可得 到显著延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联合其他治疗手段
药物去势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 等)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应对
新型药物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前列腺癌 药物去势治疗领域将涌现出更多 新型药物。共识对新型药物的研 发方向、应用前景以及可能面临 的挑战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 疗
精准医疗是当前医学领域的热点 话题。本次共识探讨了精准医疗 在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中的应 用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个体化治 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 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或转移
根治术后PSA应在2-4周内下降到0值并维持于
临床检测不到的水平。 临床上仍有27-53%接受了根治术的患者在术 后10年内发生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但对于将要发生临床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其 PSA会在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前6-48个月 就开始上升。

根治术后生化复发:



Βιβλιοθήκη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建议:
>50岁男性每年应接受例行PSA检查。 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应从45岁开始每年一次。 应在PSA抽血后进行DRE。

流行病学:
50岁以下少见,但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
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在中国>70%患者年龄都超过65岁,新诊断者中位
根据症状、预后因子、及所给予的治疗,个性化随访。
推荐每3月进行一次随访。病情稳定者不推荐行常规影像
学检查。

内分泌治疗反应良好者
患者的症状改善、心理状况良好、治疗依从性佳,
PSA<4ng/ml。
M0期患者:每6月随访一次,至少包括特异性病史,
直肠指诊和PSA检测。
M1期患者:每3-6月随访一次,除上项目可辅以肌苷、
前列腺癌的规范随访
张尧
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泌尿外科
随访的手段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直肠指检 DRE B超 CT MRI ECT 骨密度测定

一、哪些情况下需要 检查PSA?
PSA是什么呢?----前列腺特异抗原 作为单一检测指标,与DRE、TRUS比较, 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阳性诊断预测率, 同时可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发现与诊断率,

PSA连续两次≥0.2ng/ml。是肿瘤继续进展并发生临 床复发或转移的前兆。 放疗后的PSA值下降缓慢,至最低值可达18月-36月, 且放疗后的PSA值会有波动,特别是近距离放疗的患 者。 生化复发是指放疗后PSA值降至最低点后的连续3次 升高,复发的确切时间是PSA最低值与第一次升高之 间的中点时刻 PSA最低值对预测放疗结果非常有用
前列腺癌的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骨骼, ECT可
比常规X线片提前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 回顾性研究显示前列腺癌Ⅰ期患者骨转移阳性率 为7%,Ⅱ期15%,Ⅲ期25%,Ⅳ期60%。 因此,一旦前列腺癌诊断成立,建议常规进行全 身骨显像检查。 对病理分化良好或中等的PSA<20ng/ml的无症状 患者,骨扫描可以保留。
三、TRUS

TRUS: 经直肠超声检查 前列腺癌通常表现为外周 带的低回声病变,可帮助寻找 可疑病灶,并初步判断肿瘤的 大小。 主要是引导行系统的穿刺 活检。
四、CT
多数肿瘤组织的X线密度与正常腺体近似或相同,
因此CT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明显低于 MRI。 对于肿瘤邻近组织和器官的侵犯及盆腔内转移性 淋巴结肿大,CT的诊断敏感性与MRI相似。

放疗后生化复发




内分泌治疗后的随访:
根据治疗前PSA水平和治疗后头3、6月下降的情况,判
断HT的敏感性和反应的持续时间。
治疗后头3、6月PSA正常或不能发现者,相对于高水平
者,其治疗反应持续时间更长。
应在治疗开始后3、6月进行评估,至少包括PSA检测,
直肠指诊及详细的症状,评价治疗的反应性和副作用。
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

PSA检查时机:
射精24小时后
直肠指检、膀胱镜检、导尿等操作48小时后
前列腺按摩一周后
前列腺穿刺一个月后

PSA检测时
应无急性前列腺炎、尿储留等疾病
二、DRE

DRE 直肠指检 前列腺癌90%发生于前 列腺的外周带,检出率高, 是前列腺癌重要的检查手 段。 简单、经济、有效
增加前列腺癌根治的机会

血清总PSA>4.0ng/ml为异常,对总PSA异常者进行复查, 连续2次以上血清总PSA>4.0ng/ml定为异常。 tPSA >10ng/ml,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将超过50%以上, 因此对这类患者应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tPSA 4~10ng/ml,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在25%左右,构成 了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一个灰区。 当血清tPSA介于4~10ng/ml时,游离PSA(fPSA) 水平与 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可能呈负相关。f/tPSA 被认为是提高PSA 灰区值前列腺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 f/tPSA>0.16为正常值。如<0.1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高达 56%;相反如>25%,发生癌的可能性只有8%
七、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是为了检测骨不良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是为了判断磷酸盐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怎样进行治疗后随访和 肿瘤复发的监测?
随访的方案:



(1)血清PSA水平的变化:监测血清PSA水平的变化是前列腺癌随访 的基本内容。 常规监测与前列腺癌有关的临床表现、血清PSA水平及直肠指诊 在治疗后前两年每3个月一次,然后3年内每6月一次,以后每年一 次。 前列腺根治术后的第一次随访: 主要检查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如有无尿失禁、肠道症状以及性功 能状态等。 前列腺根治术后的随访: 在治疗后的前两年内,与进行放射治疗的病人相比,接受根治性前 列腺切除术的病人更容易出现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但是肠道症 状的发生率较低。 可以根据肿瘤或病人的特点对随访方法做出相应修改。
五、MRI
MRI: MRI对前列腺癌的检查优于其它影像学方法。 主要选用T2加权序列。高信号的前列腺外周带内 出现低信号的缺损区、前列腺带状结构破坏、外 周带与中央带界限消失时,应考虑前列腺癌的可 能。 此外MRI可显示包膜的完整性、周围组织及器官 受累、盆腔淋巴结及骨转移等情况。
六、ECT
血红蛋白、肝功等的监测。

疾病进展时,随访时间应缩短。 对于激素抵抗者,发生疾病进展或按标准治疗无反应, 随访应个性化。
祝新年快乐! 身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