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共26页文档
政治体制的演进与政治文明的进步
政治体制的演进与政治文明的进步1中外重要政治制度创新的特点、影响1.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1)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5)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
(6)以文化专制巩固政治专制。
(7)中央和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成为阻碍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2.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1)内涵:分权制衡是近现代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学说源于分权思想,本质是权力约束权力。
其中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说是西方分权相互制衡的基本原则。
(2)起源:分权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最终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3)与权力监督的区别:权力监督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产物,权力监督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权力约束;在民主政治中,权力约束最主要的形式是权力制衡,权力监督只是一种从属的权力约束。
(4)作用:近代法治产生后,以权力制衡为核心的法治原则替代权力监督,成为民主政治最主要的制度保障。
[押题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材料二杰斐逊等美国思想家们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性的说,就是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上中下,左中右的“分权网络”称之为“双重保障”。
材料三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
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高中历史《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
材料二纪念中华民国明信片材料三红色根据地形势图
问题:从材料中能获取哪些有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三段材料反映了怎样实质性问题?点拨:(1)农民政权封建化(贵贱分上下、制度判尊卑、等级森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孙与袁先后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星火燎原)。
(2)农民革命必须要与先
图二古代中国
图二南京仪凤门图三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图三占领南京【百度图片】图一/it/u=174191723,3091137347&fm=15&gp=0.jpg 【百度图片】图二/it/u=2279655794,491039231&fm=0&gp=0.jpg /it/u=3309679677,391196800&fm=0&gp=0.jpg
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予以点拨:
.
.页脚...。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重点:古代重大政治制度的沿革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2、中央和地方官制3、封建选官制度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对民主政治的追求1、君主立宪2、民主共和中共在民主和法治建设上的重大成果1、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民主集中制原则)2、共同纲领综述:中国政体演变1、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近代: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辨析:前者是“谁的权利受谁的限制”,二元制;后者是选举产生3、现代:人民代表大会制一、中央政治制度1、含义:不同时代不同含义封建专制主义:个人独裁中央集权: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三个阶段:萌芽时期(西周):分封制。
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建立完善(秦汉~隋唐)加强并逐步衰弱(宋元~明清)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质:集权、专制【是中国政治文明的对立物、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源】4、评价:产生:分散的小农经济消亡:中国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萌芽)的改变,资产阶级需要参政议政。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
发展: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衰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思想禁锢不断加强影响:(前期)积极,统一维稳、民族融合(即康乾盛世影响)(后期)消极,暴政、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文化科技落后(即闭关锁国影响)二、地方政治制度1、三个阶段:西周:分封制秦汉: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元:行省制异同:同:都是重要的地方制度,目的是巩固中央统治异:(1)时间:分封制时间跨度从西周到东周,而后三者处于封建社会(2)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封制相对其余三者较独立(3)作用影响:分封制前期有一定积极作用,长期则破坏政权稳固后三者隶属于中央政府,有助于各方面的交流三、古代选官制度1、世袭制2、推选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四、中国历代法制建设1、演变:春秋战国:韩非子法家思想实施:商鞅变法秦:严刑峻法两汉:儒家大一统思想渗透到法治建设两宋:王安石变法1949:共同纲领(临时宪法)2、古代德政行为的认识古代“民”的含义民是客体,最终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五、古代治乱兴衰与分裂统一1、治乱兴衰:盛世:新王朝建立之初:吸取教训、知人善任、调整政策(减税免役)在前期基础上一以贯之2、分裂与统一(1)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2)近现代的统一(3)世界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典型:东西罗马分裂、苏联解体;德意志统一、两德统一日本明治维新:政治统一热点:构建和谐社会民主法制是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基础,突出人类文明的进步。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专题立意】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社会主义全面改革,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保障。
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
综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与制度创新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创新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所占教材比例也比较大,过去在高考中占的位置尤为突出。
本专题的主要立意在于寻找与现实政治的链接,触摸古为今用的脉络。
【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一)中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从此,“公天下”变为“”,制代替了禅让制。
西周建立后,实行了分封诸候的制度。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体制1.概念: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终身制和世袭制上。
其主要特征是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治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2.演变:(1)萌芽:战国时期,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变法初步确立。
(2)创立:秦朝。
秦统一后,在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在经济上,实行制,按亩纳税;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在文化方面,“”焚书坑儒;以法为教,。
这样,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巩固:西汉。
西汉推行郡县、并存制,王国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颁布“”,较好地解决了王国问题;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现了思想的统一,从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3)完善:隋唐。
隋创立三省六部制和,唐朝继续实行并使其完备。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把秦朝以来的职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制权,两种制度的实行,使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2021-2022学年 精品课件】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64页)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与宗法制
4、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是互为表里 的政治制度,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 (2)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顺利实行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 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3)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礼记·礼运》
2、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变化:
(1)政权性质:
(2)权力传承:
传贤
(3)社会形态: 原始公有制
传子
奴隶私有制
(一)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
方式: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 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四)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
1、商周原始民主传统的特点:
◉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
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
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 ——《上博简·容成氏》
(一)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中国文明发展史 政治文明 文化
中国文明发展史政治文明文化中国文明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政治文明方面,中国的文明史可以分为多个时期。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代表是封建王朝。
在这些王朝中,君主担任最高统治者的角色,统治全国各地。
他们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通过军事力量来维持统治。
同时,他们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以确保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忠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政治文明发生了变化。
在秦朝时期,全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制度,统一了不同地区的法律和制度,并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系统。
这为中国的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之后的王朝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中国历史的其他时期,如唐朝、宋朝等,政治文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些王朝实行了相对宽松的统治,鼓励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这些时期的政治体系相对稳定,也为中国的艺术、科技和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环境。
然而,在中国的政治文明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历史上的权力斗争、政治斗争和腐败等问题给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了许多阻碍。
不过,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仍然是一个动态过程,持续地寻求改革和进步。
除了政治文明外,中国的文明发展还涉及到文化领域。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文字、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这些文化传统在中国的历史中演变发展,并且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文明的发展史涵盖了政治文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而独特的文明传统。
这一传统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自豪感,并且为我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做出了贡献。
第5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3)局限:流程式分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三、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削弱 1.设置节度使: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节 度使兵力随之扩大,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2.安史之乱: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 乱,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于763年被唐平定,从此以后,唐朝由 盛转衰。 3.藩镇割据:节度使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 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这些藩镇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 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在经济上,拥有财权;在军事上, 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很多藩镇虽受朝廷控制,但内部兵变时有发生。 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板块三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 国家的发展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时空定位]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阶段特征] 魏晋至隋唐(220~907年)是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时期。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1.政治:国家分裂,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出现民族交融;中央集权遭到破坏,三省制 雏形出现;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强大。 2.经济: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基,北魏均田制形成,草市产生。 3.科技文化: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民族交融 的特点;书法成为自觉艺术,文学艺术承上启下、丰富多彩。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七、唐太宗 1.活动与贡献
贞观之治
原因:
①吸取隋亡的教训,选贤任能 ②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③推行均田制 ④慎用刑法 ⑤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⑥完善科举制 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26页)
嫡
长
子
继
承 制
天子
诸侯
嫡长子
卿大夫
余嫡子及庶子
士
大宗 (宗主)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庶人
分封制
配合
宗法制
礼乐制
西
周
政 体
结合
政治权利
的 基
血缘关系
本
特
征
(四)商周政体的共同特征
(1)君主的权利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 主的权利有制约作用 (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 “国民”的意见
“皇帝”名称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 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先秦时期,中国的最高统治 者称"王"、"后"或单称"皇"、"帝",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王、周文王、 周武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 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 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 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 王"为"泰皇"。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兼采"皇"、" 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概括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概括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核心阶段和发展特征:
1、从原始社会到早期国家形态:
从最初的部落联盟、酋长制,发展至城邦国家、早期封建制度,政治权力逐渐集中,形成初步的政治组织和统治体系。
2、中央集权与封建割据的交替:
在古代社会,经历了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反复演变,如中国秦朝统一后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集权,而欧洲中世纪则长期存在封建领主制。
3、民主启蒙与资产阶级革命:
伴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以及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出现近代意义上的代议制民主政治雏形,包括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原则的实践。
4、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社会主义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政治文明形式。
5、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
近现代以来,民族国家成为主流政治单位,同时国际间通过联合国等多边机制构建了全球治理框架,推动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民主化与全球化进程:
二战后,许多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普遍趋向于更加开放、透明和参与性的民主政治。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问题增多,促使国际间协作与对话需求增强。
6、科技发展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科技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政治运作方式,电子政务、网络监督等新兴领域不断拓展,公民权利意识进一步提升,呼唤更高效、公正、透明的政治文明形态。
综上所述,人类政治文明演进趋势体现出由分散到集中、由专制到民主、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脉络,同时也受到经济基础变革、科技进步和社会思潮变迁的深刻影响。
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到现代国家的形成,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治权力的逐渐民主化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之一。
在原始社会中,政治权力是由部落首领或统治者通过血缘关系或武力控制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和人们觉醒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平等和自由,政治权力逐渐从少数人的专制中转移到更广泛的群体之中。
这导致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出现,人们通过选举和法律的方式参与政治决策,推动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
其次,政治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也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重要趋势。
以古希腊的雅典为代表,政治权力分立概念的出现,即执行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相对独立。
这种制度安排可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集中,保护人民的权益和自由。
在现代国家中,政治制度也普遍采用了分权和制衡的原则,例如三权分立制度。
第三,法治的确立和推广也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
法治是指以法律为准绳,通过法律来约束和管理政治和社会行为,保护公民的权益和自由。
不同国家和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例如古罗马的法典、英国的《大宪章》等。
法治的建立和推广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推动也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联系日益密切。
面对全球性的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单个国家很难独自解决。
因此,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维护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综上所述,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是政治权力的逐渐民主化、政治权力的分立和制衡、法治的确立和推广以及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推动。
这些趋势的实现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公正、和平、繁荣的世界。
然而,演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挑战和困难,政治文明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共42张ppt)
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
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真题演练
(2017·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
03 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 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
一 先秦时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政治制度(约公元前2700—公元前1600年)
(1)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
*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的存在,二 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秦朝至清朝君 主专制中央集 权政治体制的 演变线索
能够梳理秦朝至清朝中央宰辅制度 的演变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 ;辨析内阁、军机处与宰相制度的 区别;概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基 本特点和规律。
水平3-4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央集权制 度取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原因,评价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意义;理解我 国早期政治制度、秦朝政治制度与 相应历史阶段的适应性,体会先民 制度创新方面的政治智慧。
经其济独社特会性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包含中央与地方); 2.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 3.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4.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消极:后期诸侯实力强大,威胁周天子的统治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
模块一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知识整合一、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产生及维持的原因(1)理论基础: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利于这一制度的长期维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流派大都强调“大一统”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成功,儒家思想在汉代的胜利,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莫定了理论基础——思想基础。
(2)经济根源: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私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3)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渐形成。
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4)地理原因: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
2、演变过程(1)萌芽——战国时期: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主张。
②实践上,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除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初步确立。
(2)创立——秦朝:①内容: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行郡县、颁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③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是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④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注意:秦始皇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历史影响)(3)巩固——西汉:①内容:实行刺史制度;西汉推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探究: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1.汉朝 汉初:郡国并行制,产生王国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唐朝 唐朝中期:①藩镇制度下,节度使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财 权,军事上拥 有强悍的武力)。②安史之乱之后形成的藩镇割据严重 威胁中央集权。 3.北宋:
中央集权加强,基本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 央禁军。 行政上:由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上: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转运使:使地方政权失去格局的物质基础) 4.元朝:行省制度 (1)机构设置:
• 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 官员。
•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 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
主。 •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 唐玄宗时,考诗歌。 (2)历史作用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员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①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 ③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④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⑤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6. 当时的作用 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7. 对后世的影响 积极: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士大夫 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内容:
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的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 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 大族担任。 (2)影响: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引言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的形式和结构,是国家政治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形成和演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在东西方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文将以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进行探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几个重要的阶段。
1. 早期统一王朝的建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始可以追溯到早期统一王朝的建立。
早在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始皇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由于过于专制,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最终瓦解。
2. 儒家思想对政治制度的影响随后,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更替,包括汉朝、唐朝、宋朝等。
这些朝代中,儒家思想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日益显现。
儒家思想主张君主为天命所授,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责任,主张封建等级秩序。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和权力运行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科举制度的推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入了科举制度的时代。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大特色。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并赋予他们行使权力的机会。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官员选拔更加公平,也增加了普通民众参与政治的机会。
4.朝代更迭与制度变革随着朝代更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例如,明清时期的封建王朝,采用了集权制度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并加强了皇权的统治。
这些制度的实施使得当时的中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早期统一王朝的建立、儒家思想对政治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的推行以及朝代更迭与制度变革等重要阶段。
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类似,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也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1. 古希腊城邦制度在古希腊时期,城邦制度是早期西方政治制度的典型代表。
高考历史政治文明史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演进与强化直到顶峰
第33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选官标准的演 变。 (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 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4)结合材料三,指出创立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第34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第39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即时练 1.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也是专制君主制度的 顶峰时期,其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包括 ( )
第24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即时练 1.(名师原创)宋代政治的一大特点是“防内甚于防外”。 符合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设立刺史制度 B.增加宰相人数,设政事堂会议 C.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 D.实行行省制度 ( )
第25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解析]
A 项是汉武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B 项是唐代
B.①②③ D.①②④
第15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解析] ①②④都是秦代设臵的官职,根据“汉承秦制”, 汉代继承的官职可能包括①②④;③是汉代新增的官职,由汉 武帝设臵,故排除所有含③的选项。
[答案] D
第16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一 · 第 2讲
二、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法令出一(法律政令出于皇帝一人) (1)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集行政权、 司法权 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皇权带有独断性、 随意性的特点。 (2)后来,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是都以维护皇权、 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 和 “奴才” 的关系。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盘庚迁殷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商朝的内服与外服制度
周朝的礼乐制度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郡国并存
汉代“推恩令”
唐朝节度使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元朝行省制度
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武帝削弱相权
汉武帝时期设刺史监察
定都瑞金
前四次的“围剿”与“反围剿”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
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正面战场的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扫荡、七一三部队对中国人的杀害)
辽、宋、夏的和战
金和南宋的对峙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使
康熙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隋唐的繁荣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
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虎门销烟(林则徐)
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服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三国鼎立(魏、蜀、吴)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隋文帝兴建两都
南北重归统一
大运河的开通
两税法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课件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 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 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制度
1.汉朝的中央制度 汉初:仍为三公九卿制; 汉武帝后: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
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 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东汉: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瓦解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 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 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 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 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秦朝的中央制度
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 权都在皇帝手中;
3.宗法制与分封制
宗法制:按照宗法制,周天 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 继承制;
分封制:诸侯享有受封土地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 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评价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 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是周代政体的基本特征;
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 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 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共同 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 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定夺。
2.秦朝的地方制度:郡县制
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 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郡下设县或道,置县令、县丞、县尉; 郡县主要官员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3.秦朝的文书制度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演进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主导政治文化的形成、合法性的变迁、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政治文化的分化等几方面。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人们政治文化发生急剧变迁的时期。
【关键词】中国、政治文化、演进since by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chinese politics culture evolutionzhang juan【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china’s political culture has had the deep transformation, mainly displays in the leading politics culture formation, the valid vicissitude, the political culture secularization, the political culture differentiation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30 years are also the people politics culture have the sudden vicissitude time.【key words】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evolution“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运作层面的观念依托。
”从概念可以看出,政治文化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现实,同时又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演进。
政治文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在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文化千差万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