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育“双师型”教师

合集下载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与路径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的教师,他们不仅熟悉教育教学方法,还对企业经验、实践技能有很强的掌握。

在大多数地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很有需求的,但是很多学校不知道如何与企业进行合作,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现在的教学要求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企业是最了解市场需求的一方,能够更好地指导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

校企合作对于培养双师型教师至关重要。

校企合作还能够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好地促进校园与社会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方法与路径1. 联合成立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成立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或实践。

企业可以派遣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工作。

这样,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聘请企业专业人员为兼职教师学校可以聘请企业资深员工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进行教学工作。

这样的教师一方面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企业经验和案例,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学校教学教育朝着更加实用化的方向发展。

3. 建立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

这个研究中心可以邀请学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研究讨论,形成研究成果,并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进行推广。

4. 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训项目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开展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企业需要的双师型人才。

这样的项目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进行联合培养,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又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5. 制定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业 共 同承担 专 业 教育 的人 才培 养 模 式 。 学生 在 接 受 职 业 技 术 教 育期 间 分别 在 学 校接 受 理 论知 识 学 习 , 在专 业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 习专 业 理 论 与技 能 , 成 学 习 能 力 ; 企 业 顶 岗实 学 形 在 习, 在企 业 技 术人 员 指 导下 承 担具 体 工 作 , 行 专业 技 能 、 进 企业 管理 文 化 、 职业 道 德 、 会 工作 能 力 等 岗位 能 力 的训 练 。 社 可 见 。 果 没 有 企 业 的 参 与 和 支 持 , 业 学 校 的 教 师很 难 如 职 达 到 “ 师 型 ” 准 : 有 企 业 的 参 与 , 业 教 育 很 难 做 到 真 正 双 标 没 职 的理 论 联 系 实 际 . 难 及 时 适 应 社 会 需求 : 业 学 校 如 果 不加 很 职 强校 企 联 合 , 学 单 一 化 、 向化 . 很难 实现 培 养 目标 , 养 办 内 就 培 的人 才 就 会失 去市 场 竞 争 力 。 校 企合 作 的主要 优势 是 : 通过 合作 , 业建设 与企业 建 立密 专 切 的 合作 关 系 , 专业 向企 业提 供 智力 和人 力 的支 持 , 在专 业 技术 人 才使 用 方 面建立 共 享机 制 ;专 业 教 师直 接 参 与 企业 生 产 、 科 研 、 销 、 务 等活 动 , 时 掌握 企业 最新 技 术 , 强 生 产 实践 营 服 及 增 和科 研 能 力 , 同时 又 能 把 生 产 实 践 紧 密嵌 入教 学 过 程 中 ; 业 企 负责 学 生 顶 岗工 作安 排 及 指导 教 师 选 派 , 培 养 了企 业 专 业 技 也 术人 员 的 工作 能 力 , 素质 的企业 专 业 技 术人 员 又 可选 聘 为 专 高 业兼 职 教 师 。通 过校 企 合 作教 育 的 实施 , 业 成 为 “ 师 型 ” 企 双 教 师培 养 的 主要场 所 , 时也 成 为专 业兼 职 教 师 的聘 任源 地 。 同 三 、 企 合作 建 设 “ 师 型 ” 业 教 师 队伍 的 形 式 、 校 双 专 方法 和 策 略 校 企 合 作 促 进 “ 师 型 ” 业 教 师 队 伍 , 根 本 是 要 解 决 双 专 其 职业 学 校 教 师 提高 专 业 技 术 水 平 、 践能 力 、 程 开 发 能力 等 实 课 问题 。 由于 办 学条 件 、 业 设 置 、 资 状 况 、 业 条 件 、 作 程 专 师 企 合 度等 方 面 有 所 差异 。 具 体 合 作 形 式需 要 因地 制 宜 , 索不 同 其 探 的途 径 与 方 法 。 ( ) 立 校 企 合作 促 进 “ 师 型 ” 一 建 双 专业 教 师 队 伍 发 展 的 相

校企合作共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策略

校企合作共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 的关键 ,而 目前诸多 院校 足, 探讨 和寻求 “ 双师 型” 师培 养的有 教
( ) 职教 师 职前 培 养 的 “ 天 不 身应该是 “ 1高 先 双师型” 师发展成长 的促进 教
目前 ,高职院校教师 师资来源渠道 激励措施和政策导 向 , 建校企合作 的 搭
。 “ 双师 型 ”教 师的数量 和质 量都 严重不 足 ”
MY0 A20 14
0l l
校 和企业之 间 的权 力和 义务不 明晰 , 很 难激发企业对教 师培养合作 的兴趣 。
3. 高职 院校 校 企合作 “ 师型” 双 师 教师培训制度 ,完 善高职兼职教师聘用 资队伍 建设 策略 () 1 高职 院校 应加 强 “ 双师 型 ” 资 师 建设方案规划 。 制度 。 ②教师下企业锻炼学 习。 教育部《 关 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 育教学质量 的若
应社会需要 , 办学特色不 明显 , 毕业 生职 手段 等方面 难 以达 到高 职教育 的要求 , 是学校 的 “ 一头 热 ”企 业在参 与学 校合 , 业关 键能力 薄弱 , 岗位适应性 差等问题 , 这是许多高职教师 的“ 先天不 足” 导致 的 作教育活动 中,往往考虑成本 及收益情
“ 双师 型” 是高职 院校师 资的重要特 况 ,不能掌握相关职业领域或 者某一 岗 企合作 师资队伍 建设 经费不足 ,时间不 点 ,双师型” 师是 “ “ 教 兼有教 师资格和其 位 的成熟技 术和管理规范 , 不具备丰 能保 证 , 观上阻 碍了教 师“ 既 客 双师 ” 特征
它相关专业技术资格 ,既能从 事理论教 富的实践 经验 ,也缺乏某种 岗位的职业 的形 成 。
示 , 五年 中 , 有两年 以上 ( 累计计 近 具 可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与路径研究一、校企合作的意义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校企合作可以将学校与企业资源进行整合,让教师们深入企业中,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变化,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打破学科壁垒在校企合作中,不同学科的知识可以得到更好的整合,教师可以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获得启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互动校企合作让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2. 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一些校企合作项目,让教师参与从中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

3. 组织校企合作研讨会学校可以组织校企合作研讨会,邀请企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一起探讨教育教学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4.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让企业的专业人才与学校的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 学校可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企业深入学校,为教师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

2. 企业可提供专业培训企业可以为学校的教师提供专业培训,让教师了解企业的工作方式和需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3.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校企合作信息和资源支持,让教师更好地融入校企合作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校企合作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合作模式,对于培养双师型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校企合作的潜力,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因此,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合作模式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服务。

首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

在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该结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探讨教师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学校可以提供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企业则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技能的培训。

通过双方的协作,可以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具有竞争力的教育服务。

其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考试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和教学情境,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应对能力。

因此,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该重点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素养。

另外,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领域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行业,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因此,学校和企业应该为教师提供持续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通过不断的专业发展,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教育领域的变革和挑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的来说,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持续不断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熟练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多的学校和企业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一、导言1. 教师培养主体多元化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不再由传统的教育机构单独负责,而是由学校、企业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合作共同承担。

这就意味着,教师培养的主体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可以更加全面地满足现代社会教师需求的多样性。

2. 教师培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而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则更加注重教师培养与实际工作的结合。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教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职业技能的实践运用,使得教师的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3. 教师职业知识的丰富性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往往只注重教师职业知识的传授,而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注重教师职业知识的丰富性,能够使教师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

1. 与实际需求更加贴合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更加注重教师的实际能力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与现代社会对教师的需求更加贴合。

2.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职业技能的实际应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加丰富的经验。

3.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1. 教师资质认证标准不统一由于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涉及到多个主体,各个主体对教师资质的认证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教师培养的标准不统一。

2. 教师培训内容不完善由于教师培养的主体多元化,导致培训内容的设计不够贴合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3. 教师与企业合作关系复杂教师与企业合作的关系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矛盾和纠纷,需要更加细致的管理与规范。

各个主体对教师资质的认证标准需要统一,建立相应的教师资质认证机构,明确培养目标和标准,保证教师培养的统一性。

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建立更加贴合实际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案,确保培养效果。

建立教师与企业合作的管理机制,规范双方合作关系,减少矛盾和纠纷,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4.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方案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方案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方案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双师型”教师成为越来越多职业院校关注的重点。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方案,以解决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职业院校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而“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核心,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成为当前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必要性1.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而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2. 促进教师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可以促进教师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教师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动态,为企业输送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3.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更好地满足职业院校教学的需要。

三、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方案设计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校企双方共同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教学培训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 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基金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实践教学等活动。

4. 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培训效果。

四、结论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基于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基于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医学检验专业是现代实验技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 门学科,其实践性 强、应 用 性 广 且 发 展 迅 速. 学 校 长 期 与 全 省多家医疗机构签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实践基地, 聘请临床经验丰富 的 专 家,承 担 本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修 订、 课程标准制定、专业 课 程 的 教 学 工 作,给 教 学 提 供 了 大 力 的 支持.除此之外,随 着 医 改 的 深 入,中 国 第 三 方 医 学 检 验 机 构如雨后春笋般涌 现,正 在 成 为 医 疗 市 场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企业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学校是否能够 培养卓越的技术人才已成为顺应当前医学院校发展的关键. 要 适 应 当 前 的 经 济 形 势 ,造 就 企 业 所 需 的 技 术 人 才 ,学 校 的 教 师直接影响学 生 的 技 能 提 升,起 到 关 键 性 的 纽 带 作 用.经 过 校企合作,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不仅为专业 教 师 提 供 实 践 场 所 ,及 时 更 新 教 师 自 身 知 识 结 构 ,提 高 专 业 实 践 能 力 ,而 且 为 学 校 聘 请 企 业 中 的 能 工 巧 匠 融 入 专 业 教 学 工 作 ,扩 大学校兼职教师的数量.专兼职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中丰富 教学内容,提升教 师 教 学 水 平,为 学 校 打 造 一 支 高 水 平、实 践 能 力 强 、结 构 合 理 的 “双 师 型 ”教 师 队 伍 提 供 了 有 力 保 障 . 二、校企合作促 进 医 学 检 验 专 业 “双 师 型”教 师 培 养 的 基 本 思路
(二 )建 立 “双 师 型 ”教 师 培 养 管 理 长 效 机 制 建立高职教师实践培训管理制度,制 定 完 整 的 培 养 与 培 训计划,教师 进 入 企 业 开 展 实 践 活 动 必 须 落 实,“一 鞭 一 条 痕,一掴一掌血”.在申请科研项目、教 学 改 革 项 目 等 方 面 给 予鼓励政策;聘请企 业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到 学 校 举 办 讲 座、演 讲 或合作项目,带动学校教师实践能力 的 提 升. 搭 建 校 企 合 作 服务平台,促进专业 教 师 与 企 业 技 术 骨 干 交 流,共 同 完 成 教 学 任 务 和 课 程 改 革 ,提 高 专 业 教 师 实 践 能 力 及 科 研 能 力 . (三 )校 企 共 建 校 内 外 实 训 基 地 实训基地是 高 技 能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练 兵 场 ”“孵 育 器”,也是双师型 教 师 成 长 的 主 要 场 所 和 重 要 载 体. 学 校 与 企业整合资源,将双方设备、技术等方 面 互 通 有 无,建 设 校 内 外培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校企 合 作 给 教 师 进 行 岗 位 练习和项目研发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为“双 师 型”教 师 提 供 实践空间,也为高职 院 校 学 生 提 供 实 习 平 台,为 培 养 卓 越 型 技能型人才打下基础. (四 )深 化 校 企 合 作 ,开 展 “订 单 式 ”人 才 培 养 . 适 应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求,培 养 高 素 质 技 能 型 人 才,学 校 本 专业与企业进行合作,开 设 企 业 定 向 班,进 行 “订 单 式 ”人 才 培养.学校教师的专业教育与课堂知识的结合和企业直接获 取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生产和研究实践是十分必要的.让 培养的技能型人才 快 速 进 入 到 企 业 工 作 岗 位,最 大 程 度 缩 短 企 业 给 入 职 员 工 技 能 培 训 的 时 间 ,为 企 业 节 省 人 力 资 源 成 本 . 既 提 升 我 校 办 学 效 益 ,又 为 企 业 经 营 提 高 利 润 ,双 方 在 互 利 互 惠 的 原 则 下 ,校 企 合 作 模 式 才 能 维 持 长 远 ,从 而 谋 划 圆 满 . 三、校企合作促 进 医 学 检 验 专 业 “双 师 型”教 师 培 养 的 具 体 措施 (一 )成 立 专 业 建 设 指 导 委 员 会 聘请与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建立亲密合作关系的行业专

全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

全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

全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一、“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1.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自觉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

在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形成相应的经验模式。

3.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

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方式,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4.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时长、形式、内容、标准等应符合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相关规定。

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

二、中职初级“双师型”教师标准1.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以及教学、生产实习实训方法等,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好。

2.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积极参与并承担教学研究任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3.具有一定的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了解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积极承担实习实训教学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工作。

获得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职务(职称),或具有相应的能力水平。

三、中职中级“双师型”教师标准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和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

2.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专业建设、技术革新的能力,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践中取得较突出的成果,起到带头人的作用。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分析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分析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分析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教师可以获得实践机会。

在企业的实践中,教师能够全面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熟悉行业内的各种实际问题,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种实际操作经验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其次,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教师在企业实习期间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实践中的经验和案例引入教学中,使教学更符合实际需求。

同时,教师也能够将学生带入企业,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更好地了解职场要求和工作压力,使教育更贴近实际。

再次,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而校企合作实践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企业人员的互动与合作,教师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最后,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提高教师的就业竞争力。

如今,教师就业形势竞争激烈,很多学校或机构更倾向于招聘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师能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在求职过程中更具竞争力。

当然,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需要相当的时间和精力,须双方共同投入资源,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其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和专业的导师,同时也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实践基地,才能顺利培养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总之,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它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实践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指导和职业培训。

然而,为了成功实施校企合作的培养计划,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投入资源,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社会培养更多杰出的人才。

“产教融合,校企共育”背景下中医药“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和路径探究

“产教融合,校企共育”背景下中医药“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和路径探究

专题研究药技术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培养既有扎实中医药专业理论知识,又有熟练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有利于为中医药健康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促进我国中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

二、“产教融合,校企共育”背景下中医药“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一)建立中医药“双师型”教师认定机制完善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机制,是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基础和保障。

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企业行业对“双师型”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确保国家政策落实到位,以促使企业和学校共同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机制,这既符合中医药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又能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指明方向。

本着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原则,我校建立了中医药“双师型”教师认定机制,主要包括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能力评定机制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中医药“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评定机制。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为师者的本分。

我校通过年终考核制度中的师德师风考核,对学校“双师型”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评定,形成中医药“双师型”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机制。

二是建立中医药“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评定机制,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中医药“双师型”教师要做到“知识乃行业翘楚,技能乃职业旗手”,就要具备深厚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娴熟的职业操作技能和卓越的教学水平。

结合本校中医药教师特色,按照“初级—中级—高级”分层递进的模式,我校制定了层次化、阶梯式的“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评定制度,初级“双师”要求具备医师或初级药师等中医药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双师”要求具备主治医师或主管药师等中医药中级资格证书,高级“双师”要求具备副主任医师或副主任药师等职称,由此形成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机制。

(二)健全中医药“双师型”教师培养保障激励机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能只是依靠国家政策、学校激励等外部环境,最重要的是让教师产生强烈的内部驱动力,让“双师型”教师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职业发展目标。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双师型教师即指既有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又具备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成为了一种新的模式。

本文将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而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实际操作的技能和实践经验。

这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合作办学、开发课程、实践基地等。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将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师培养中,培养出具备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

具体来说,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制定相关课程,将企业的实际操作技能融入到课程中。

例如可以开设企业实践课程,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

2. 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来校授课,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师资培养方面: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来学校讲学,进行实际操作示范。

学校的教师可以到企业实习,增加实际操作经验。

这样可以使学校的教师更加了解企业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企业的实习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增加实践经验。

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实践项目,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与校企合作

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与校企合作

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与校企合作作者:王弘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4期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表明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快速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快速发展,肩负起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关键所在就是加强中等职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不仅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且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经济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面对快速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对我们中等职业教师,特别是对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特别需要专业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别需要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教育方式。

本人从事一线教学多年,通过教学实践,就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中等职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有一批“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仍然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要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历史赋予的使命,需要师德高尚、理论基础厚实、实践技能扎实、创新意识强的中职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就是在教学中能够把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亲身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本专业一线工作经验、能够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能力的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核心在于教师的“双素质”,她的显著特征是能够把专业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丰富的专业理论课教学传授给学生,并和学生共同实践,用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让学生成为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

二、“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首要条件培养“双师”型教师就是打造一支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搭平台双师队伍谱新篇——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搭平台双师队伍谱新篇——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搭平台双师队伍谱新篇——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发布时间:2021-01-29T09:46:23.110Z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月19期作者:张扬彭子建[导读] 近年来,我校依托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打造了“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张扬彭子建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摘要:近年来,我校依托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打造了“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即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开发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兼任教师两种资源,以创造良好氛围、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培训体系、强化自我管理、制定保障机制五个措施为抓手,取得“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校企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实现引领示范的三大成效。

主题词:提升;资源;抓手;成效一、实施背景(一)政策背景2017年12月福建省教育厅印发了《福建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指导性标准》(闽教师〔2017〕92号),制定了职业院校专职和兼职“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明确了职业院校专职和兼职“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职责,为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职教现状在过去,由于教师招考制度的推广以及社会对职校的偏见等原因,职业院校中的专业课教师多为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与“双师型”教师标准相差甚远,同时由于经费的不足使得职业院校中的专业课教师外出培训机会较少,造成教学上侧重于教授理论知识,实操技能水平不高,缺乏实际企业实践经验等问题,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提高。

二、建设目标为落实上述文件精神,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近年来我校依托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打造了“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即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开发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兼任教师两种资源,以创造良好氛围、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培训体系、强化自我管理、制定保障机制五个措施为抓手,取得“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校企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实现引领示范的三大成效。

多措并举、校企共培,打造大工匠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多措并举、校企共培,打造大工匠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学术论坛1671 前言多年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内涵建设,德技并修,培养工匠精神,打造工程师文化。

立德树人,强化师德建设;多元培训,苦练内功,发挥领军作用;鼓励创先争优,教科研业绩成果突出;发挥专业优势,大力开展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发扬志愿精神,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为社会、行业、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撑与服务,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可与肯定。

表1 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统计表序号项目2016情况2017情况2018情况2019情况1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数及占比114人,73.1%118人,76.1%153人,85.5%199人,86.5%2具备工程师证书人数54人56人61人76人3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0001个4院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培养基地006个6个5工程设计及技改实践项目37项(20人)45项(40人)63项(28人)71项(45人)6国内外访学进修2人次3人次12人次11人次7中期或短期专业技能培训99人次108人次139人次162人次8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12个14个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措施及成效该院通过外引内培,强化专业培训,改进师资队伍质量,尤其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视野以及对外技术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1 增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2.1.1 建章立制,严格监督管理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该院水电行业特色,学院重点落实《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与培养办法(修订)》《学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实施方案》《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试行)》和《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试行)》等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度,结合《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学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修订)》和《教学院师到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形成了学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训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意义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和针对性;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
校企合作的模式与机制
模式
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包括订单式培养、共建实训基地、联合 科研攻关等。
机制
校企合作的机制主要包括合作协议的签订、合作计划的制定 与实施、合作成果的评估与反馈等。
校企合作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实现资 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同时还可以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 升级。
挑战
校企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合作双方的理念差 异、利益冲突、沟通不畅等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 力,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通过校企合作,教师能够 深入企业实践,了解实际 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提 高实践经验。
增强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接触到 实际工程问题,可以将其 带回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能力。
培养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使教师既具备理 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 ,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
校企合作中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案例分析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双师 型教师的培养计划,确保 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紧密 结合。
互派人员交流
学校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 ,企业派遣技术人员到学 校任教,实现人才交流和 知识传递。
联合开展科研项目
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研 项目,提高教师的学术水 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贡献
提高教师实践经验
02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Chapter
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从业 能力的教师。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周 炬 , 传 亮 孙
l5 0 ; 10 0
10 3 ) 10 2
发 与企 业建立 了密切 的合作关 系,企业为 学校 提供 了现 实专 业技 术知识 需求 的信息 、 人力 、 力等相关 帮助・学校 向企 业 物 , 提供智 力与人才等方面 的支持 , 建立共 享机 制 ; 专业教 师直接 参 与企 业生产 、 科研 、 营销 、 务 等 活动 , 时掌握 企 业新知 服 及
定 过程 中, 通常是看 教 师是否具有“ 双证 ” 教 师资格证 书 、 ( 所 ( 或技 能) 书。 四是从企 业聘请 既有丰 富实践工作 经验 。 证 又 教专业 的职业 资格或技 能证书) 。具体地 说 ,双 师型” 师不 有较高 学术水平 的专 业技术人 员充实教 师 队伍 , “ 教 或聘作 兼职 仅 应具有 一定 的现代教 育理论和教育 实践能力 ,具有 一定 的 教师。 专业理论知识 ,还 要具 有一定 的专业 实践能力和 专业操作指 通过校企合 作有效地强化 了“ 师型” 师队伍。经过几 双 教
2辽 宁 教 育 研 究 院 , 宁 沈 阳 . 辽
几 年 来 , 口技 师 学 院 与 大 连 船 舶 集 团 、 宁 船 舶 工 业 营 辽
园、 中冶 京城 ( 口) 备技 术有 限公 司 、 营 装 中集车 辆( 宁) 辽 有
“ 双师型” 师的培养 是职业教 育师资 队伍建设 的重点 , 限公 司 、 宁盼 盼集 团、 口电火花机 床厂 等企 业建 立 了校 教 辽 营 是培养学 生创新和 实践能力、 开展教 学改革 、 提高教学 质量 的 企 合作 关系 , 在校 企合作过 程 中注 重培 养“ 师型” 师。一 双 教 关键 。随着我 国职业教育 的快速发展 , 职业学校“ 双师型” 师 是 采取挂 职 、 教 跟班 、 短期 培训 等形 式 , 以中、 青年教 师为 主 , 时 的数量和质量需求 日益迫切 。探讨 和寻求“ 双师 型” 师培养 问一般在 半年 以上。要 求下企业教 师要深 入企 业 , 教 切实参 与 的有效途径 , 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 面前 的重要课题 。多年 实 生产 , 与管理 , 参 要发 扬不怕苦 的精神 , 以企 业人 员的身份 要 践证 明, 校企合作 是职业学校培养“ 双师型” 师的有效途径。 求 自己, 师按企 业 员工制度 管理 , 受企业 员 工 岗位 津贴 教 教 享

成都纺专 校企双师型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成都纺专 校企双师型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成都纺专校企双师型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一、概述成都纺专校企双师型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的教师培训项目,旨在构建一支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二、合作模式1. 产学融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培训课程,将企业实际需求融入教师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贴合实际。

2. 导师制培养:学校与企业的专业教师共同为教师提供培训,企业导师带领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校导师提供学科专业指导,实现双师型培养。

三、课程设置1. 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帮助教师建立教育理论基础。

2. 专业知识学习:根据教师所属专业领域,设置相应的专业知识课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 实践培训课程: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或参观,让教师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和企业运作模式。

4. 教学方法研讨: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案例研讨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四、实施过程1. 培训需求调研: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培训需求调研,明确双方的培训目标和方向。

2. 课程设计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共同制定培训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

3. 师资培训:安排学校和企业的导师进行教师培训,定期举办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研讨会。

4. 实践操作: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或邀请企业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和指导。

5. 教学评估: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实践成果评价,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五、成效评估1. 教师素质提升:经过培训后,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2. 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受到学生和企业的好评。

3. 产学合作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

六、展望成都纺专校企双师型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将继续探索和完善,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为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做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合作共育“双师型”教师绍兴县职教中心一、培养背景2011年5月,浙江省政府在《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开发和学生管理能力。

绍兴市、县教育局也印发《绍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技能教学水平的意见》、《绍兴县名师名校工程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动培育具有绍兴职教特色的“双师型”教师。

近年来,绍兴县职教中心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企业轮训”、“校内集训”等“八措并举”形成了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学校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于2012年10月获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多次在浙江大学的全国校长培训班上介绍,成为浙江省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典范,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借鉴、参考作用。

二、培养目标借鉴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结合绍兴地方特色,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多措并举打造一支集师范、技能、研发服务于一体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培养策略(一)“进修提升式”:接受最新教育理念近年来,绍兴县职教中心已选派22位教师跨出国门,前往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培训;56位专业教师赴江苏、广州、云南等地参加国家级培训;185位专业教师先后赴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参加省级培训;近20人分赴上海、江苏等地参加“长三角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交流和师资队伍建设”项目;10多位教师学历提升,取得研究生学历。

(二)“企业轮训式”:教学与市场同步发展绍兴县是纺织大县,纺织设备和技术日新月异。

绍兴县职教中心规定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车间进行轮训,了解现代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熟悉企业职业技能要求和管理体系,及时更新,提高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同时,学校还要求专业教师带着项目下企业,如要求染整专业教师带着“学习如何操作汽流缸设备”的任务,在企业实践期间全程参与汽流缸设备的安装、调试、生产,回校后调整教学计划,补充教学内容,把最新的设备、工艺、操作方法等融入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中,保证教学内容与生产发展同步。

(三)“校内集训式”: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绍兴县职教中心通过“请进来”方式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人士来校对教师进行集训使教师胜任“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项目课改后的教学任务。

2011年暑假,学校特邀宁波雅戈尔公司等企业技术人员来校给服装专业、建筑专业全体教师进行最新西装制作工艺及工程预算等专业集训,让专业教师达到一专多能,多种知识融会贯通的水平。

学校要求文化课教师转型学专业技能。

2011年暑假,学校组织了所有52周岁以下的文化课老师在校内集中参加由企业行家、专家传授的为期2周的纺织纤维检验、服装工艺、建筑测量等8个项目的文化课教师学专业技能活动,强化他们主动服务专业教学的意识,拓宽他们的专业前景,保障专业教学的质与量。

(四)“教改实践式”:创新提升专业技能绍兴县职教中心创新构建的“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到车间”模式,不仅做到了课堂与车间、理论与实践、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而且使“教师”与“技工”也有效地对接与融合。

专业教师深入一线,既进教室进行理论教学,也下车间进行实践指导,既上得了讲台,也下得了车间,在教学改革中提升了自己的“双师”水平与素质。

此外,学校成立了“校企融合咨询委员会”加强校企合作,推行“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家企业进校园”的“双百工程”,教师经受企业元素、生产要求的熏陶,使教师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都得到飞跃的发展。

(五)“专家引领式”:优化结构提高能力绍兴县职教中心聘请原国家教委职成司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顾问杨金土,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院长、职教专家孙仲山教授等为学校顾问,每年不定期来校讲学、指导,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还“接地气”,加强与当地企业的横向联系,聘请企业老总等行业专家作为学校客座教授或专业顾问,借智企业家办职教,从企业高薪引进“能工巧匠”做学校专、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

(六)“参与行业式”:紧跟行业企业步伐绍兴县职教中心积极引导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目前有一半左右的专业教师参加了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协会。

如周雪峰老师担任了中国服饰协会副秘书长、绍兴市服装协会秘书长、绍兴县服装协会副会长。

有了行业协会做中介,校企合作就由原来的“点对点”转变为“点对面”。

目前绍兴服装协会就设在绍兴县职教中心。

学校积极鼓励、组织教师参加行业考证,鼓励教师在行业专业技术等级上不断攀升,使学校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在行业中保持领先。

如宋惠娟等老师为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技术鉴定考评员,周雪峰老师为浙江省服装技师考评员等,通过老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使老师更贴近职业,有效推动教学改革。

(七)“产教一体式”:开门办学做强研发绍兴县虽然被外界誉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然而“恨布不成衣”仍是绍兴纺织业多年的遗憾。

2009年,由绍兴县职教中心专业教师负责的花样设计工作室、服装设计中心、纺织研发中心三个项目入驻绍兴县创意大厦,参与绍兴创意产业,积极服务中小企业。

近年来新成立的外商服务、建筑咨询等教师工作室、纺织产学研联合体更是集学校、企业之优势资源,为“双师型”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研发平台。

(八)“服务提升式”:反哺社会中提升素质绍兴县职教中心组织专业教师在服务企业中通过“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技师进校园”的“双百工程”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并参展“中国国际纺织品秋季博览会(柯桥)”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服务企业。

学校还举办“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等培训,老师们深入企业充分调研,把“想让学员学到的”和“学员想要学到的”结合起来,编制了“本土化”的系列教程,在编教材、培训过程中提升研发、服务能力。

四、条件保障(一)制度保障学校制定《绍兴县职教中心教师获得职业技能资格及学历、学位的奖励规定》、《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2010-2012年名优教师培养计划》、《绍兴县职教中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等有关规定和激励措施,从制度、政策导向上,向积极参与“双师型”教师培训的人员倾斜。

(二)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搭建纺织品花样设计、服装产品开发、外商服务、建筑咨询四个教师工作室、增设174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师成长平台,助推“双师型”教师成长。

(三)时间保障青年专业教师实行“要站讲台,先下企业”、“先上岗,后上课”的制度,即先到实训基地相应的生产岗位上锻炼一年,待掌握了过硬的生产技术和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再上讲台授课。

其他专业教师则利用暑假和带学生实习等时间下企业、入行业。

五、培养成效(一)攻克“教学关”,培育了“职教名师”、“金牌教练”通过培养,绍兴县职教中心教师教学观念在更新,授课质量在提高。

两年中涌现了“建筑职高生指挥本科生的王肖菠”及“自办汽修公司、年薪30万的创业代表王勇”等4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为各高职院校选送了浙江省单招单考第一名的郑丽萍、王梦楠等951名优秀生源,学校成为服务绍兴经济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各高校优秀生源基地。

服装专业周雪峰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花样设计专业周李钩老师被评为“全国首届职教名师”,魏云飞等老师被评为“全国机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优秀教师”,涌现了何云林等一批“市、县学科带头人”、“模范教师”及洪明忠等“绍兴县十大名师”。

“双师型”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精湛的专业技能水平孕育了大批“双证制”学生,更培养了一批全国技能赛的种子选手。

在2012、2013两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绍兴县职教中心23位参赛同学,人人有奖,获得8个全国一等奖,其中电梯维修项目蝉连冠军,连续两年夺得全国一等奖的第一名。

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维修项目实现2011、2012、2013 “三连冠”,何云林、鲁亚华、徐卫等指导老师被誉为“金牌教练”。

(二)攻克“技能关”,打造了“技能能手”、“行家里手”通过培养,绍兴县职教中心教师动手能力在增强,操作水平更精湛。

在各项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谱写辉煌。

2012年共获市一等奖以上62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7人、省一等奖3人,在市、县级竞赛中,更是独占鳌头、服装、建筑、数控等几乎包揽各奖项。

2012年获得绍兴县教体局50万元的“名校名生创建特别奖”。

目前,学校184名“双师型”教师中技师、高级技师143名。

潘董、夏建尧等被评为“浙江省技术能手”、何云林老师成长为“绍兴县首席技师”、“绍兴县招投标中心机电类评标专家”。

(三)攻克“研发服务关”,造就了“研发大师”、“服务品牌”绍兴县职教中心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时,以产学研联合体、教师工作室为平台,紧密联系企业,让教师沉到企业,贴近企业服务。

一些专业教师直接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一批研究成果在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两年研发设计新产品2300多只,申请专利3项,版权700多项,服务企业600多家,举办了男装品牌“乔斯奥兰多”及纺织品花样设计“布艺沉迷”作品发布会,使周李钩、周雪峰等老师从服务企业嬗变到引领产业发展,成为“研发大师”引领绍兴创意产业。

学校纺织研发中心被认定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一华东地区纺织人才实训基地”、“中国轻纺城十佳纺织创意机构”,研发的“澳美诗”无缝墙布获得“中国无缝墙布领导品牌”的称号。

学校教师主讲的“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培训工程”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誉为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经营户“二次创业”的加油站,是企业的“及时雨”。

2012年,学校社会培训服务工作专题由浙江省教育厅以第90期信息专报报送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办公厅予以宣传、推广,打响了社会服务的“绍兴品牌”。

六、存在问题(一)“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教师对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认识、对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的追踪能力、教学方式现代化程度、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双师型”教师的并不完全名副其实有些“双师型”教师仅是有两本资格证书而已。

教语文的拿会计证、教计算机的拿导游证,有时存在为拿证而拿证的现象,并不具备真正生产实践的动手能力。

(三)“双师型”教师无政策倾斜“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要求、培养、待遇等方面也缺少统一、规范、权威的认定与规定,对教师激励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