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育“双师型”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合作共育“双师型”教师

绍兴县职教中心

一、培养背景

2011年5月,浙江省政府在《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开发和学生管理能力。绍兴市、县教育局也印发《绍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技能教学水平的意见》、《绍兴县名师名校工程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动培育具有绍兴职教特色的“双师型”教师。

近年来,绍兴县职教中心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企业轮训”、“校内集训”等“八措并举”形成了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学校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于2012年10月获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多次在浙江大学的全国校长培训班上介绍,成为浙江省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典范,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借鉴、参考作用。

二、培养目标

借鉴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结合绍兴地方特色,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多措并举打造一支集师范、技能、研发服务于一体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培养策略

(一)“进修提升式”:接受最新教育理念

近年来,绍兴县职教中心已选派22位教师跨出国门,前往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培训;56位专业教师赴江苏、广州、云南等地参加国家级培训;185位专业教师先后赴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参加省级培训;近20人分赴上海、江苏等地参加“长三角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交流和师资队伍建设”项目;10多位教师学历提升,取得研究生学历。

(二)“企业轮训式”:教学与市场同步发展

绍兴县是纺织大县,纺织设备和技术日新月异。绍兴县职教中心规定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车间进行轮训,了解现代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熟悉企业职业技能要求和管理体系,及时更新,提高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学校还要求专业教师带着项目下企业,如要求染整专业教师带着“学习如何操作汽流缸设备”的任务,在企业实践期间全程参与汽流缸设备的安装、调试、生产,回校后调整教学计划,补充

教学内容,把最新的设备、工艺、操作方法等融入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中,保证教学内容与生产发展同步。

(三)“校内集训式”: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绍兴县职教中心通过“请进来”方式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人士来校对教师进行集训使教师胜任“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项目课改后的教学任务。2011年暑假,学校特邀宁波雅戈尔公司等企业技术人员来校给服装专业、建筑专业全体教师进行最新西装制作工艺及工程预算等专业集训,让专业教师达到一专多能,多种知识融会贯通的水平。

学校要求文化课教师转型学专业技能。2011年暑假,学校组织了所有52周岁以下的文化课老师在校内集中参加由企业行家、专家传授的为期2周的纺织纤维检验、服装工艺、建筑测量等8个项目的文化课教师学专业技能活动,强化他们主动服务专业教学的意识,拓宽他们的专业前景,保障专业教学的质与量。

(四)“教改实践式”:创新提升专业技能

绍兴县职教中心创新构建的“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到车间”模式,不仅做到了课堂与车间、理论与实践、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而且使“教师”与“技工”也有效地对接与融合。专业教师深入一线,既进教室进行理论教学,也下车间进行实践指导,既上得了讲台,也下得了车间,在教学改革中提升了自己的“双师”水平与素质。此外,学校成立了“校企融合咨询委员会”加强校企合作,推行“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家企业进校园”的“双百工程”,教师经受企业元素、生产要求的熏陶,使教师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都得到飞跃的发展。

(五)“专家引领式”:优化结构提高能力

绍兴县职教中心聘请原国家教委职成司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顾问杨金土,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院长、职教专家孙仲山教授等为学校顾问,每年不定期来校讲学、指导,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还“接地气”,加强与当地企业的横向联系,聘请企业老总等行业专家作为学校客座教授或专业顾问,借智企业家办职教,从企业高薪引进“能工巧匠”做学校专、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

(六)“参与行业式”:紧跟行业企业步伐

绍兴县职教中心积极引导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目前有一半左右的专业教师参加了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协会。如周雪峰老师担任了中国服饰协会副秘书长、绍兴市服装协会秘书长、绍兴县服装协会副会长。有了行业协会做中介,校企合作就由原来的“点对点”转变为“点对面”。目前绍兴服装协会就设在绍兴县职教中心。

学校积极鼓励、组织教师参加行业考证,鼓励教师在行业专业技术等级上不断攀升,使学校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如宋惠娟等老师为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技术鉴定考评员,周雪峰老师为浙江省服装技师考评员等,通过老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使老师更贴近职业,有效推动教学改革。

(七)“产教一体式”:开门办学做强研发

绍兴县虽然被外界誉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然而“恨布不成衣”仍是绍兴纺织业多年的遗憾。2009年,由绍兴县职教中心专业教师负责的花样设计工作室、服装设计中心、纺织研发中心三个项目入驻绍兴县创意大厦,参与绍兴创意产业,积极服务中小企业。近年来新成立的外商服务、建筑咨询等教师工作室、纺织产学研联合体更是集学校、企业之优势资源,为“双师型”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研发平台。

(八)“服务提升式”:反哺社会中提升素质

绍兴县职教中心组织专业教师在服务企业中通过“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技师进校园”的“双百工程”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并参展“中国国际纺织品秋季博览会(柯桥)”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服务企业。学校还举办“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等培训,老师们深入企业充分调研,把“想让学员学到的”和“学员想要学到的”结合起来,编制了“本土化”的系列教程,在编教材、培训过程中提升研发、服务能力。

四、条件保障

(一)制度保障

学校制定《绍兴县职教中心教师获得职业技能资格及学历、学位的奖励规定》、《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2010-2012年名优教师培养计划》、《绍兴县职教中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等有关规定和激励措施,从制度、政策导向上,向积极参与“双师型”教师培训的人员倾斜。

(二)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搭建纺织品花样设计、服装产品开发、外商服务、建筑咨询四个教师工作室、增设174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师成长平台,助推“双师型”教师成长。

(三)时间保障

青年专业教师实行“要站讲台,先下企业”、“先上岗,后上课”的制度,即先到实训基地相应的生产岗位上锻炼一年,待掌握了过硬的生产技术和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再上讲台授课。其他专业教师则利用暑假和带学生实习等时间下企业、入行业。

五、培养成效

(一)攻克“教学关”,培育了“职教名师”、“金牌教练”

通过培养,绍兴县职教中心教师教学观念在更新,授课质量在提高。两年中涌现了“建筑职高生指挥本科生的王肖菠”及“自办汽修公司、年薪30万的创业代表王勇”等4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为各高职院校选送了浙江省单招单考第一名的郑丽萍、王梦楠等951名优秀生源,学校成为服务绍兴经济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各高校优秀生源基地。服装专业周雪峰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花样设计专业周李钩老师被评为“全国首届职教名师”,魏云飞等老师被评为“全国机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优秀教师”,涌现了何云林等一批“市、县学科带头人”、“模范教师”及洪明忠等“绍兴县十大名师”。

“双师型”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精湛的专业技能水平孕育了大批“双证制”学生,更培养了一批全国技能赛的种子选手。在2012、2013两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绍兴县职教中心23位参赛同学,人人有奖,获得8个全国一等奖,其中电梯维修项目蝉连冠军,连续两年夺得全国一等奖的第一名。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维修项目实现2011、2012、2013 “三连冠”,何云林、鲁亚华、徐卫等指导老师被誉为“金牌教练”。

(二)攻克“技能关”,打造了“技能能手”、“行家里手”

通过培养,绍兴县职教中心教师动手能力在增强,操作水平更精湛。在各项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谱写辉煌。2012年共获市一等奖以上62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7人、省一等奖3人,在市、县级竞赛中,更是独占鳌头、服装、建筑、数控等几乎包揽各奖项。2012年获得绍兴县教体局50万元的“名校名生创建特别奖”。目前,学校184名“双师型”教师中技师、高级技师143名。潘董、夏建尧等被评为“浙江省技术能手”、何云林老师成长为“绍兴县首席技师”、“绍兴县招投标中心机电类评标专家”。

(三)攻克“研发服务关”,造就了“研发大师”、“服务品牌”

绍兴县职教中心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时,以产学研联合体、教师工作室为平台,紧密联系企业,让教师沉到企业,贴近企业服务。一些专业教师直接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一批研究成果在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两年研发设计新产品2300多只,申请专利3项,版权700多项,服务企业600多家,举办了男装品牌“乔斯奥兰多”及纺织品花样设计“布艺沉迷”作品发布会,使周李钩、周雪峰等老师从服务企业嬗变到引领产业发展,成为“研发大师”引领绍兴创意产业。学校纺织研发中心被认定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一华东地区纺织人才实训基地”、“中国轻纺城十佳纺织创意机构”,研发的“澳

美诗”无缝墙布获得“中国无缝墙布领导品牌”的称号。学校教师主讲的“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培训工程”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誉为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经营户“二次创业”的加油站,是企业的“及时雨”。2012年,学校社会培训服务工作专题由浙江省教育厅以第90期信息专报报送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办公厅予以宣传、推广,打响了社会服务的“绍兴品牌”。

六、存在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教师对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认识、对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的追踪能力、教学方式现代化程度、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双师型”教师的并不完全名副其实

有些“双师型”教师仅是有两本资格证书而已。教语文的拿会计证、教计算机的拿导游证,有时存在为拿证而拿证的现象,并不具备真正生产实践的动手能力。

(三)“双师型”教师无政策倾斜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要求、培养、待遇等方面也缺少统一、规范、权威的认定与规定,对教师激励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