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的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中国人物画中历来十分注重于心灵之神、特色之神与悟对之神等方面神逸妙趣的艺术修养内涵。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篇1 适用学段:高一或高二年级类型:欣赏课课时:45分钟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活动性教学教学设备:挂图或多媒体一、教学目标a.培养学生全面和细致的观察能力。
b.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独特的艺术传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深入理解的目的,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c.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学习兴趣,通过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并尝试美术实践活动,同时能运用一定的专业术语表述感受。
d.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a.认识、理解、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b. 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独特的艺术传统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三、教学难点a认识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画面构图,以及对作品传神写照之处的理解。
b.如何调动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学习的兴趣。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若干图片和资料,古典音乐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资料:毛笔、纸和自制的笔。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与尝试同学之间互相观察,用文字、语言描述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用毛笔或自制的笔(树枝、棉签等工具),尝试描绘某位同学的形象,并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同时简要说明该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由自己的绘画作品导入教学,以一系列的设问:这个人物外表有什么特征?他在干什么呢?通过他的形象你能看出他的身份吗?你能通过外表看出人物的心情吗?等,引起学生对作品中的主人公---韩熙载研究的兴趣。
(媒体展示一组韩熙载的头像)活动二:分析与交流单元活动(一) 排序(准备《韩熙载夜宴图》的5个片断)根据老师给出的五个片断,要求同学们按照一定线索把该画串联成一幅完整的长卷(把排列顺序的序号写在各组的答题板上),并且给每个片断起一个恰当的标题。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顾恺之因而在人物绘画上提出了以形写神和传神写照的传神论。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了解古代人物画,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物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感受到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目标: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教学难点:现代人物画对古代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检查教具、师生问候。
二、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穿着现代的服装,课余时间可以上上网、打打游戏和看看电影等。
但有没有想过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代人,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而渴盼的心,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新授:老师简介古代人物画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引出古代传神写照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简介其背景(学生课前已预习)。
1、古代人物画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第1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第2组问题: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采用了怎样的构图?第3组问题: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出现了几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第4组问题:画中还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第5组问题:这幅画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2、分组讨论,欣赏古代传神写照人物作品:步辇图---阎立本唐簪花仕女图---周昉唐古代帝王图---阎立本唐太白行吟图---梁楷宋明代画家徐渭像关天培像孔昭靳清结果:学生能够把每幅画的特点基本上说出来,还能把有关历史上有关人物功绩说出,能够把部分画的内容通过动作演示。
浅谈蒋兆和的水墨人物画艺术——以中国美术馆藏作品为例
国家美术典藏流民图(局部)艺术可能的范围之内,以诉诸视觉的形象,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给人以悲剧般的感受。
”[4]从技法上看,《流民图》在人物塑造上既采用了西画崇尚的素描手法,适当采用光影效果以突出真实感,又以中国画白描线条的造型手段增加水墨画的沉稳之风。
蒋兆和利用传统国画的散点构图法,巧妙安排人物关系的呼应开合、高低起伏。
每一组人物都蕴含着一个悲伤的故事,整幅画又以长卷方单勾勒出衣纹以显示人体结构,勾线和皴擦的使用相得益彰,皴擦产生的墨色弥补线条的不足,又产生了丰富的律动效果。
蒋兆和在笔墨繁简、浓淡的交替中展现传统国画的 气质。
在晚年,蒋兆和的创作大多以历史人物肖像为主,其目的是让大众更加重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赋予青少年更强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
1981年的《杜甫》(图4)在用笔的藏露之中和线条的圆方之间,表现出这位伟大诗人大气磅礴的精神状态和忧国忧民的内心世界。
在其笔下,这些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得以重生,这些作品也流露出蒋兆和对历史和人生坚定不移的美好信念。
综上所述,蒋兆和以传统为基,选择性地接受西画。
他超越了对中国画和西画素描的纠结,着眼于整个艺术对人生密码的探究。
他超脱了具体细节的论争,发出了对中国历史观和思维方式的叩问,故意味深长[7]。
他的艺术创作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为民众写生的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美术馆藏有的珍贵画作,是蒋兆和直面人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扩大了现实主义题材在世界美术画坛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1]李朴园. 艺术大会于艺术运动[M]//李朴园. 艺术论集. 上海:光华书局,1930:176. [2]李月辉. 崇高而苦涩的美:浅谈蒋兆和的艺术精神[J]. 魅力中国,2010(9):189-190. [3]蒋兆和. 蒋兆和画册[M]. 北平:[出版者不详],1941:自序一. [4]刘曦林. 真善美的长河[M]//刘曦林. 蒋兆和研究.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353. [5]乔乐. 蒋兆和水墨人物画《流民图》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21:18. [6]王金秀. 浅谈蒋兆和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征[J]. 青春岁月,2014(19):39. [7]刘曦林. 《蒋兆和研究—关于蒋兆和研究的文献选编》编者弁言[J]. 书画世界,2015(1):32-36.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图4 蒋兆和 杜甫纸本设色 91cm×128cm 1981 中国美术馆藏。
蒋兆和的人物画教案_蒋兆和水墨人物画大全
蒋兆和的人物画教案_蒋兆和水墨人物画大全蒋兆和水墨人物画【蒋兆和水墨人物画:1】【蒋兆和水墨人物画:2】【蒋兆和水墨人物画:3】【蒋兆和水墨人物画:4】【蒋兆和水墨人物画:5】看完了以上的蒋兆和水墨人物画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蒋兆和的绘画特点吧!蒋兆和的绘画特点造型与笔墨是中国画重要的表现语言和手段,二者应当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
但近现代的中国水墨人物画与中国古代绘画的人物画造型不同,它吸收了西方写实造型观念,这从某种角度上改变了传统人物画形象比例、透视等方面不准确的劣势,但同时形的准确又限制了笔墨的自由度及其特质的发挥。
因此,中国画的笔墨又与这种写实造型产生矛盾。
蒋兆和是20世纪涌现出来的改革中国人物画的先驱和巨匠,他积极地接纳西方写实造型观念,融其于中国传统笔墨之中。
其通过自己坚实的写实造型能力,集合中国画的骨法用笔,用白描勾勒出物象的形体结构,用笔墨的轻重、浓淡和虚实表现物体的质感和量感,充分发挥中国画笔墨优势以表现对象形神,较好地处理了水墨人物画中写实造型与笔墨难以兼容的问题,使得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审美情趣由畅神抒情与自我欣赏转换为对现实的观照。
蒋兆和是我国美术领域成就卓越的人物画家和教育家,开创了中国水墨人物画新局面,是中国水墨人物画奠基人之一。
他的艺术思想影响卓越,在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期间,开创了中国画基础教学体系,直接培养了一大批画家。
通过对蒋兆和艺术道路的研究得出,其绘画作品之所以如此感人,皆因对画中所描绘的贫苦百姓,有着真切的悲悯与关爱。
在当下艺术语境中,人物画创作与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人过于追求形式的花样翻新与感官的刺激,而忽略了人与人的交流,远离了生活与思考,自然也就缺少对人自身的表达。
猜你喜欢:1.蒋兆和水墨人物画4.写意水墨人物画欣赏5.水墨写意人物画图片。
浅谈中国人物画的线条艺术——评《蒋兆和人物画讲义》
告 ・ 书
评
浅 谈 中国人物 画 的线 何 展 示 线 条 在 中 国人 物 画 中 的精 髓 之 所 在 , 解说 为这本 书增 添 了一 些新 的 内涵 。 蒋 兆和 先 生学贯 中西 。他 在 讲说 中 国传统 艺术 时融入 西方 的绘 画技 对 于 中 国人 物 画 的 形 态和 情 感概 括 具 有 重要 作 用 。 在 中国人 物 画 中 . 线条 的运 用极 为 丰 富 , 中国人 物 画 法 。 这 为 中国绘 画艺术 的进 步与创 新提供 了强大推 动 再次. 将 中西方的绘 画 艺术 完全 融合在 了一起 , 在 中的线条 更 是一 门艺术 。当前 我 国国学兴 盛 , 中 国传 力 。 统 人 物 绘 画 作 为我 国传 统 艺 术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之 传 统 中 国画 的基础 上 融合 西画之 长 ,并博 采 众 家之 在 传 统 中 国水 墨 画 的基础 上 , 蒋兆和 先 生 融合 了 是 极 为 重要 的研 究对 象 。 同 时 . 线 条 又是 中 国绘 长 。 画 的精 髓 所在 。 因此 , 研 究 中国人 物 画 的线条 艺术 。 西方 画的技 巧 , 达到 了 中西融合 . 取 百家之 长的效 果 。 对 于 深入研 究 中 国人 物 画 。 甚 至是 中国 画、 中 国传 统 这种 对 于造 型的精 关和 严谨 、 对人 物 内心世界 丰 富的 艺术都 有 着 重要 的 意 义 。如今 东西 方 的 交流 日益 密 描 绘 。使 得 中 国人 物 画达 到 了一 个 全新 的领 域 和 高 度 。 切 。 绘 画艺 术的 交流碰 撞 更是 多见 。如 何 更好 地研 究 中国 画的线 条 艺术 , 继承 中国画 的线条 艺术 ?如 何促 全 书在 相 对宏 观 的 立场 角度 上剖 析 了 中 国传 统 进 中 国传 统 的人 物 画在 交 流发 展 中获得 长足 进 步 ? 绘 画和 西 方绘 画 , 并将 两者 的优 点相 结 合 , 开 启 了我 这 些都是 我 们所 面对 的 、 亟 需解决 的任 务 。 国现 代 现 实 主 义 人 物 画 的 新 风 貌 和 新 画 卷 。 创 立 了 蒋 兆和 先 生是 2 O世 纪 中 国现 代 水 墨 人 物 画 的 中国 画造 型基 础课 和 水 墨人 物 画教 学体 系 .为之 后 领 军人 物 , 他 以其 独树 一 帜 的 画风 。 在 现代 中 国画坛 的 学者 、 绘 画人 提供 了一 个有 迹可循 的准绳 。书的作 占据 了重 要 的一 席 之 地 。 蒋兆 和先 生 的 画风 受 到 了 者 结合 自身 的独特 见解 和丰 富 经验 ,结合 东方传 统 将 徐 悲 鸿 的影 响 ,在 中 国传 统 的人 物 绘 画 艺术 和技 巧 人 物 画 独特 的 线条 艺术 和 西方 先 进 的 绘 画 理 念 . 方 面 采 用全 新 的笔 法技 巧 。 将 写 实和 写意 相 互 融合 . 绘 画 原 则技 法 毫无 保 留地 展 现 给 读 者 和 学 习者 . 为 丰 富 了整 个 中国水 墨 画 的感 染 力和 表 现 力 。这种 技 中国传 统绘 画的发 展 注入 了强 大 的推 动 力 .这无 疑 法。 将 中西方 的 绘 画技 巧 融 合在 一起 , 丰 富 了人 生人 对进 一 步研 究和发 展 中 国人 物 画 的线 条 艺术起 到 了 性理 性 的表 达 方式 。中 国的 水墨 画 , 一般 来说是 文人 积极 的 推 动作 用 。该 书还 在 一 定程 度上 培 养 了研 究 墨客 非 常喜 欢 的 、具 有独 特 审 美趣 味 的 一种 能 够将 者 和绘 画人 的 自主探 索能 力 . 系统 的绘 画教 程 至今 中国人 物 的造 型魅 力发 扬 光 大 的绘 画艺 术 , 目前 中 仍是 重要 的研 究 重 点 .蒋 兆和 先 生的 中西 交融视 角 国水 墨现 代 绘 画 艺术 , 在 蒋 兆和 先 生 的 引领之 下 . 已 是我 们 学 习的重 点。在 书 中. 人物 画的每 个方 面都有 经走 在 了世界 现 实主 义绘 画 的前 列 。 涉及 , 每 个细 节都 被提 到 , 这 让 美术 学 习者有 了充分 刘 曦林等 整理 的《 蒋兆和人 物 画讲 义 》 ( 2 0 0 7年 1 的理 论依 据 和 系统指 导 .为 培 养 学 习者 的 自主探 究 月天 津古籍 出版 社 出版 ) ,是根 据 蒋 兆和 先 生人 物 画 能力 、 循序 渐进 的 学 习方式打 下 了良好 的基 础 。 讲稿 整理 而成 的 。全 书共十 六章 。 通过 大量的 实际画 本 文 是 中央 高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专 项 基 金 项 目 例 来 阐述绘 画原理 。 同时 , 蒋兆和 先 生创 立 了 中国画 “川 西 林 盘 明 清 木 雕 造 型 研 究 ” ( 项 目编 号 : 造型 的基 础课 程教 学体 系。 以中 国画的素 描一 白描一 2 0 1 5 S Z Y Q N 4 1 ) 的 阶段 性研 究 成果 , 本 文 对 中 国人 物 水墨 为程 序 。构 筑 了一 个 完整 的 中 国人 物 画写 生体 线条 的 绘 画技 巧 、 艺术手 法 等进 行 了深 入研 究 , 并与 系。 该 书的 内容 和课 程排 列都 是循 序 渐进 的 . 并不是 西方 艺术进 行 比较 分析 。结 果表 明 , 在 当代 东西方联 只有 空洞 的理 论 或 者 干瘪 的 画例 .书 中 系统介 绍 了 系交流 日益 紧密 的情 况 下 .弘扬 传 统文 化 成 为我 国 “ 素描 问题 ” “ 国画 系四年 教 学总 结” “ 中国人 物 画造 型 当前 的学 术主 流 。中 国传统 人 物绘 画 的 学 习重要 性 基础 课 在 写 生 中的 总 结” “ 现 实主 义与 真 、 善、 美” “ 中 在 这样 的 学术 背景 下得 以重 新树 立。 中国传 统人 物 西 艺术 的对话 ” 等 内容 。该 书 内容 丰 富 , 涉猎 广 泛 . 而 画 的 线 条 艺 术 是 我 国传 统 绘 画 技 法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且 东西 兼备 , 东西方 的绘 画 艺术在 这本 书中都 可 以找 分 。 也是 现 在 学 习 中的难 点 。从 古至今 , 中 国人 物 画 到 系统 的概 括 性 讲 解 。首 先 , 书 中 系统 讲 解 了“ 素描 的 线条 随 着 时代 的 演进 不 断发展 变化 ,通 过研 究 中 学” 这 个基本 的概 念 , 给 学生一 个认 知 的基础 。其 次 , 国人 物 画 的线 条 艺术 。对 于发展 中 国传 统 绘 画技 艺 回顾 了中 国的 传统绘 画 . 并且 对 于 中国传 统绘 画的概 和研 究人 物 画的线 条 艺术有 着十 分重要 的 意义 。 况、 技巧、 方 式 等作 了一 个 系统 而 又 明确 的 阐述 。 再 ( 陈 胄/ 在读 博士 ,西南 民族 大学 艺术 学 院讲 师 ; 次, 引进 西方 的 概念 , “ 现 实主 义” 词 语 的 出现 和 详 细 石 庭 明/ 硕士 生 , 成 都 艺术 职业 学院讲 师 )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湖南美术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湖南美术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湖南美术版)第一课:欣赏蒋兆和的山水画目标:1. 学生通过欣赏蒋兆和的山水画,培养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
2. 学生能够描绘简单的山水画。
3.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颜色理论进行配色。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老师给学生展示蒋兆和的山水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画中的自然景色。
引导学生了解山、水、天空等元素,并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情感。
二、欣赏与分析(1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蒋兆和的山水画,了解画中的细节和整体构图。
引导学生讨论画中使用的颜色、线条和形状,并引导学生分析画家的用意和表达方式。
三、实践与练习(25分钟)1. 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练习,模仿蒋兆和的山水画风格,描绘自己喜欢的自然场景。
2. 学生运用基本的颜色理论,选择适合的颜色对画作进行涂色。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会,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王冬雷的特色绘画目标:1. 学生能够分辨并欣赏王冬雷的特色绘画风格。
2. 学生能够练习并掌握使用深浅技法进行绘画。
3. 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特色绘画技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为学生播放王冬雷的作品展示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分辨出王冬雷的特色绘画风格。
与学生共同探讨王冬雷的绘画特点,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他的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二、欣赏与分析(10分钟)给学生展示更多的王冬雷作品,并引导学生分析他的绘画技法,如深浅技法的运用等。
引导学生体会王冬雷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三、实践与练习(25分钟)1. 学生进行绘画练习,并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深浅技法,模仿王冬雷的风格。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创作,但要注意运用深浅技法来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会,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课:童话绘本创作目标:1. 学生能够绘制简单的童话绘本插图。
七年级美术下册《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人物画》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及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传统。
2、能力: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韩熙载夜宴图》对韩熙载性格的刻画,及生平的介绍,使学生体会韩熙载少年励志读书习武胸怀远大抱负,年老时南唐统治岌岌可危政治抱负和理想完全破灭时郁郁寡欢,忧国忧民的心理状态。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
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教学难点: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类型:欣赏课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探究教具学具:教材,ppt教学过程:一、欣赏《洛神赋图》《历代帝王图》《韩熙载夜宴图》重点分析《韩熙载夜宴图》提问2:猜猜韩熙载是谁?介绍韩熙载生平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志向。
问题3:猜想一下夜宴应该是什么样子?夜宴只是家里人吗?表现的是一个场面吗?猜猜画家画了多少个人?宴会上都做什么事情?气氛什么样子?欣赏《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绢本,宽28.7——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提问1:顾闳中为什么要画这幅画?想一想:细致观察人物的表情,心理状态。
试分析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第一段欣赏:琵琶曲音频配合欣赏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第二段——观舞提问1:刚才是听琴,现在看情节是什么内容?提问2:韩熙载在干吗?——韩熙载脱去外袍,挽起双袖亲自为舞伎王屋山击鼓伴奏。
提问3:一般击鼓心情是什么样子的?韩熙载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心情?——寡欢问题4:找找画中有没有什么不合常理的?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他的动态表情是什么样的?问题5:传神从那里表现出来的?眼神、表情、手势、身体动作、服装轻浅…呼之欲出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
第四段是“清吹”。
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
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
第五段——送别小结:画面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情景。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了解宋代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华。
3、了解当代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结构:文献记载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同样式举例:历史故事画(如《步辇图》),肖像画中的行乐图(如《幽篁坐啸图》)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重点和难点:结合作品讲授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面对面写生。
揭示今天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回想刚才的一幕,让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老师:讲述郭子仪如何明白唐代两位著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二、鉴赏过程1、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这幅画描写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景。
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常的装束,但眉宇间很有神采。
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之后,神情恭谨而机警。
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早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全方面进行鉴赏,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点。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典范反映了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
高一美术《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学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6课教学目标:1. 通过对《簪花仕女图》和蒋兆和先生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工笔人物画和写意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2. 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工笔人物画和写意人物画的特点,学会欣赏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和传神写照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传神写照的人物画这节课,出示课题。
二课堂发展1.当你听到诸如这样的诗句时“云鬓花颜金步摇”“回眸一笑百媚生”“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仪态万千”“微微一胖很倾城”时,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景象来呢?2.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吗?PPT播放小视频。
3.简单介绍周昉。
4.这次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周昉的代表作《簪花仕女图》,该画描绘的是五位贵妇与一名侍女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游园赏花的情景。
在画中,几位仕女蛾眉如烟,云鬓高耸,佩戴精巧首饰,身着单薄轻柔的帛衣,举止端庄文雅,各具风采。
5.体态动势也是表达人物内心精神的重要因素,《簪花仕女图》中描写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
“虽然她们逗犬、拈花、戏鹤、扑蝶,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她们的精神生活却不无寂寞空虚之感。
6. 走出唐代焕烂备致、雅俗共赏的仕女图,我们回到现代来看一看,他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一个怎么也绕不开的伟大人物。
7.简单介绍蒋兆和的早年生活;8.赏析《与阿Q像》,从神情和动作方面认识这幅旷世杰作。
如何在中学美术鉴赏中领悟蒋兆和水墨人物画思想
如何在中学美术鉴赏中领悟蒋兆和水墨人物画思想摘要:蒋兆和现实主义美术国画人物作品多反映关心生活、关怀社会命运的“民生”思维内容,其优秀作品负载着蒋兆和对社会生活、对生命的真挚情感,而这真挚的意境透过蒋兆和的美术创作和向世人传递着“民生”美术精髓。
关键词:中学教育;蒋兆和;水墨人物画二十世纪水墨人物画最不能忽略的两大代表人物,一位是徐悲鸿,而另一位便是蒋兆和,而蒋兆和在徐悲鸿的基础上更将我国人物画蓬勃发展推上了一座新的高点。
蒋兆和先生向人们展示了他怎样从了解、接触、崇敬、钻研写实美术到创造现代美术作品;以及怎样把西洋绘画和传统的中国画艺术融为一体,并由此走向了理解生活、深入生活、探索生活和表达生命这一条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道路。
通过《流民图》我们认识了蒋兆和先生,蒋兆和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中国人物画巨匠,也因为他出生在我的家乡一一四川泸州,泸州是蒋先生的家乡,泸州小市留下了蒋先生太多足迹,少小离家、孑身去沪、成就于京、扬名中外!泸州因蒋兆和而骄傲,蒋先生为家乡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与此同时,他的画作丶他的艺术思想,让我不断地想去了解,去探索…每思前辈之努力而汗颜,促使吾辈努力提高自身鉴赏水平,并通过不断学习他的作品,对蒋先生的绘画思想有一个更清楚、更坚实的认识,为未来在中学美术鉴赏中更加有力的传播蒋兆和先生的艺术思想。
一、蒋兆和“民生”艺术思想的形成民生条件是指当时国民的基本生存要求,即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国民的基本生存状况和社会生活状况。
蒋兆和先生的画作贯彻着他的”民生”艺术思想,他的优秀作品融合了蒋兆和对生活和社会认知的真实情感,通过一系列写实的绘画作品向世界深刻传达了“民生”的美学理念[1]。
纵观蒋兆和建国前的美术作品,基本上都是对社会生活等真实场景的描写和刻画。
也因为这些画描绘了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以及这种社会生活对作者的真实情感影响。
因而不能忽视这个时代的创造,也不能忘记这个时代对群众的影响,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的疚苦、所思、所想,用手中的秃笔(蒋先生言)记住那个时代。
论蒋兆和的人物画艺术
赵 鹏 ( 乡学 院 艺 术设 计 系 河 南新 乡 4 30 ) 新 50 0
摘要 :通过 对蒋兆和 生平的 回顾 ,以及其 艺术主 张和 艺术道路 就 成功 地 再现 了 原著 的精神 。 自此 ,蒋 兆和 的水墨 人物 画逐 步脱 的分析 ,使我们更加深刻地 、全 面地 了解 了蒋兆和及其人物画 艺术 , 开 素描 ,转 向更具 民族 艺术 风神 的中 国画 。画家 将运 用 纯熟 的解
剖 、透 视 、素 描转 化成 了 中 国画 的笔 墨和 形式 结构 ,无 疑对 于现 ’ 代 水墨 人物 画 的发展 具 有特 殊 的意 义 ,使 中 国现 代人 物 画 的思想 深度 、表 现 力度 、视觉 效果 得到 充实和 强化 。 蒋 兆和 是一 位伟 大 的平 民画 家 , 出身 贫 寒 ,他一 生 的艺 术创 1 4 年 画 于北平 的 《 炸之 后 》 ,直接 表现 了 日寇轰 炸 之后 90 轰 作 ,有 着浓 重 的悲剧 氛 围 ,背负 着历 史 与人 生 的双重 重 负 ,始终 尸横 遍 野 的情景 ,表 达 了作 者对 侵 略战 争 的控诉 ,它 同 《 伤病 》 对 平 民百姓有 着不 了的怜 悯情 结 。 《 囚徒 》 《 田园寥落 干 戈后 》等 作 品一 样 ,为 曰后惊 世之 作 《 流 民图》 的创 作做 了铺 垫 。 日本发 动 的侵 华战 争 ,中 国人 民于水 深 “ 、善 、美 ”的美 学观 点 真 因家 境贫 寒 ,蒋 兆 和 l 岁 赴 上 海 谋 生 , 以 画 像 、服 装 设 计 火热 中 ,身 捆沦 陷 区的 蒋兆 和 ,面对 战 争 、逃 亡 和血 腥 的屠 杀, 6 和广 告 为业 。经 历 了四处 漂 泊、 食不 果腹 的遭 遇 ,他 更切 身地 体 再也 无法 平静 ,国破 咫尺 ,热血 男儿 无法 忍气 吞 声 ,时年3 岁 的 8 会 到 了 “ 里洋 场 ”的上 海 贫富 悬殊 的现 实和 下 层人 民在 死亡 线 蒋兆 和 , 以惊人 的胆 魄 ,在 日本 鬼子 铁蹄 践踏 下 的北 平 ,开始 了 十 上挣 扎 的命运 。此时 的他 不仅 实 践 了适 应 社会 经济 需要 的现 代 工 巨幅 画卷 《 民图》 的创 作 ,压 抑在 画 家心 头的 火 山,终 于 向世 流 艺 美术 , 同时也 了解 到 以吴 昌硕 为代 表 的、 富有创 造 意识 的海 派 界爆 发 出一个 民族 的哭诉 、怒 吼和 呐喊 。 绘 画艺术 等 。正 强烈 地冲击 着 中 国画 的西洋 画 艺术 深深 地 吸 引了 1 4 年 十 月 , 《 民 图 》在 北 平 以及 次年 在 上 海 的 展 出 , 93 流 他 ,于是 他业 余 自修 素描 、油 画和雕 塑 。这 使 他在 艺术 领域 有 着 产 生 了强 烈 的反 响,振 奋 了 国人 也震 惊 了敌 人,它 是 一部 爱 国主 多方 面 的修养 , 同时 也锤炼 了他 在 中 国画创 作 中 的现 代 意识 和造 义 的 史诗 ,是 ・首 气血 的悲歌 。 为了避 免 影射 现实 的思 考 ,蒋兆 型能 力 。后 来 ,他 结 识 了徐 悲鸿 ,并在 艺术 道路 上 受到 徐悲 鸿 的 和 当 时把 《 民 图》 改名 为 《 像 图 》 。画面 中 ,没有 表现 人物 流 群 帮助 和鼓励 ,徐悲 鸿 的艺术 思想 ,及 其 写实 主义 和 改革 中 国画 的 之 间 的交往 ,也很 少有 人物 的交谈 , 因为 画面 并不 是表 现具 体 的 主张影 响 了蒋兆 和今 后 的 艺术道 路 。徐 悲鸿 发展 中 国画 的基 本思 故 事情 节 ,而人 们 共 同的命 运和 遭 遇把 画面 人物 彼此 联 系在 了一 路 ,给 予蒋 兆和 进 一步 的启 发 ,成 为他 日后 从事 水 墨人物 画 创作 起 。没 有描 绘挣 扎 和呐 喊 的激烈 场 面 ,然而 通过 对 人物 形象 和其 的基 本 原 则 ,加 之 三 十 年 代初 期蒋 兆 和 受 到 左 翼 文 艺运 动 的感 肢 体语 言 的深入 刻 画 ,深刻 地揭 示 和反 映 了人物 的 内心世 界 。失 召。鲁 迅所 介绍 的德 国女版 画家 珂勒 惠 支的 战斗 的悲 剧 艺术 ,激 去 土地 的农 民悲 愤 的握 着锄 头 、母 亲无 以给 孩子 果腹 的无 奈和 痛 励着 蒋 兆和 。 由于其 所 处的特 定 的时 期和 环境 ,使他 逐渐 明确 了 苦 、知 识分 子 的迷茫 和 无助 、僵 卧街 头 的老 人… …这 些令 人触 目 自己的 艺术 方 向和艺 术选 择 。其 处女 作 《 黄包 车 夫的家 庭 》完 成 惊心 的形 象 ,是 蒋兆 和式 的 悲剧 艺术 的特 色 。表现 了画家 强烈 的 于 1 2 年 “ 卅惨 案 ”之 后 。 描绘 的是 黄 包 车 夫 一家 的生 活 情 爱 国主 义和 人道 主义情 怀 , 以及他对 战争 的抗 议 。 95 五 景 ,破 蔽的棚 户 中 ,甚 至 于权 充炊 具 的罐头 盒 、洋 油桶 这样 的细 除 了 巨大 的社 会 效 应 , 《 民 图 》还 影 响 了并 将 继 续 影 响 流 节 的刻 画都 是那个 时代 的印记 ,也 是 画家 本人对 那 个 时代 的艺 术 着 中国人 物 画的 当代 画风 ,一 度成 为 学 习中 国人物 画 的范本 。画 的认 识 。他 始 终没 有忘 记 国难之 际 作为 青年 画家 的 责任 , 13年 家 雇来 各种 各 样 的模特 儿进 行 写生 ,以求达 到 艺术 的真 实 。他用 92 “28 l・ ”凇沪 抗 战时 期 ,他毅 然到 前沿 为 爱 国将 领 画像 。其 中油 淡 墨干 擦 的方 法来 表现 明暗 ,以增 强面 部 的立 体感 。线 条方 折 刚 画 《 光 乃像 》 《 蒋 蔡廷 锴像 》 ,就 是两 幅具 有历 史 意义 的珍 贵之 硬 ,逼 真 的 形象 和 宏 大 的场 面 ,没 有任 何 理 想 化 和 程 式 化 的描 作 。并开始 了融汇 中西 的现 代水 墨 画 的尝试 ,为 以后 的 现代 水墨 绘 ,这 一点是 前无 古人 的 。 人 物画 创作 奠定 了基础 。 现 实 主 义 对 于蒋 兆和 的艺 术 似 乎 是 命 运 的 选择 ,他 一 生 同 1 3 年 ,是 蒋 兆 和 绘 画 艺术 的盛 期 ,他 回 到 故 乡 ,走 街 窜 情 劳苦 大众 ,与 他 们 同呼吸 共 命运 。他 是根 据 生活 的实践 、对 人 96 巷 ,访 贫 问苦 ,那 些穷 困潦 倒 的贫 民百姓 作 为生 活 的原形 一 一走 生 、对 社会 的感 受 ,通 过艺 术 自然 而然 的反 映 出来 。在创 作上 求 近 了他 的艺 术创 造 。大量 成功 的 水墨 画创 作不 断 的涌现 ,有 《 与 真 、求善 、 求美 是 贯穿他 整个 艺术 生涯 的一条 永恒 的筋 带 。他 的 阿 Q 》 《 小 吃 的老 人 》 《 门酒 肉 臭 》 《 子 卖 苦 茶 》 , 像 卖 朱 小 “ 、善 、美 ” 的美 学 观 点有 着 无 限 的含 义 。 真 即 思想 感 情 要 真 《 轰炸之 后 》 《 园寥落 后 》 《 篮春 色卖 遍 人 间》等 ,他 笔 下 真 ,形象 要真 ,一切 都要 从真 实 出发 ;善 ,人 为万 物之 灵 ,精 神 田 一 那 些濒 于死 亡线 上挣 扎 的贫 民百姓 尽 管无 力摆 脱 悲剧 的命运 ,但 向上 是进 取 的不 是落 后 的, 总是 向往 美好 的 ,要培 养这 种 思想 品 无 不充满 对 生命 的渴求 和对 光 明 的 向往 ,正是 这些 人生 基本 的权 德 ,美 ,就是 规律 性 ,人 违背 了 自然 的规 律就 不能 取胜 ,绘 画违 利和 愿望 被无 情 的现 实所毁 灭 ,方 使他 的作 品 充满 了浓 重 的悲剧 背 了造 型规 律也 不行 ,要 使人看 了舒 服而 不是 反感 。 色彩 。~ 种为 人生 之 向上 、 向善而 艺术 的主 张 成为 他主 要 的艺 术 二 、 中西结 合 ,以 中为主 的中 国画革 新主张 取 向。 “ 之 不幸 者 ,灾黎 遍野 ,亡命 流 离 ,老 弱 无依 … …但不 人 作 为 美 术 教 育 家蒋 兆和 ,成 功 地 走 出 了一 条 中 西 结 合 、 以 知我们 为 艺术 而艺 术 的同志 们 ,又 将作 何 以感 ?作 何所 求 ? !” 中为主 、 吸收 西画 的革 新之 路 ,在 中央 美术 学 院任教 数 十年 ,为 这 段表 述 正是他 的进 步 艺术 主 张和 艺术 思想 ,是 他作 为 一个 正直 现代 中国 画发展 及 其教 学 的革新 ,做 出 了杰 出 的贡献 ,他 不 睦名 的人 民的艺术 家 的心声 。 利 、淡 泊 处世 的高 尚人 格 ,永 为后 学师 表 ,影 响了 一代 画风 。在 《 一篮 春色 卖遍 人 间》 是蒋 兆和 上半 个世 纪 的压 卷之 作 ,它 五十 年代 末 六十 年代 初 ,蒋 兆和 就着 力 纠正 苏式 的教 学方 法 ,这 标 志着 由传 统 形态 到现代 形 态 的转 换 ,画家抓 住 最真 实有 力 的典 是 非常 难 能可贵 的 。当 时存 在两 个难 题 ,一 是素 描先 入 为主 ,二 型 视角 对人 物进 行 刻画 ,在 艺术 语 言上 ,西 画技法 被 中 国传统 的 是对 国 画一 无所 知 ,学 生都 是首 先在 附 中学 习 了西画 的基 础 ,改 骨 法用 笔消 化 、融汇 为 一体 。而 在思 想意 义上 ,作 品如 同一 首优 变方 法很 困难 。他认 为要 端 正对 西 画素 描 的看 法 ,并 且要 有 中国 美 的抒 情诗 ,亭 亭玉 立 的卖花 女 ,深情 的瞩望 着 ,希冀 着 春天 的 画 的素描 ,提 出了造 型基 础课 的重要 性 ,要 求先通 过 木炭 掌握 用 来 临 ,眼神 中 尚带着 失意 的忧 伤 。�
蒋兆和人物写生讲义
蒋兆和人物写生讲义
《蒋兆和人物写生讲义》是2016年1月1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蒋兆和。
该书讲画理画法,画史画论,讲境界、讲传统、讲创新、讲生活、讲写生,总结了中国画的人物造型规律,阐发了中国画的造型基础课教学体系,大处着眼,小中见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该书荟萃了蒋兆和先生的经典论述和谈话,搜集了他大量的精品画作画稿,以及人物写生过程示范,汇编成册。
内容丰富完整,对深入系统地了解蒋兆和人物画艺术思想有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是高水准的中国国画类读本。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到相关网站查询或咨询专业人士。
蒋兆和的人物画教案
蒋兆和的人物画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20世纪上半叶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学习我国著名画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画的赏析,使学生得到审美教育,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学习画家们刻苦钻研,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难点:要运用“讲述”、“引导”、“启发”、“提问”等方式,介绍不同画种的欣赏方法。
要引导学生讨论并独立欣赏,但要掌握内容的难易程度。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录象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导入新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海、广州等辟为通商口岸,商贾云集,经济繁兴,许多画家亦聚集于此,卖画为生,形成了商业气较重、雅俗共赏的“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
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革命口号,蔡元培在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府--国力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从此画家兼美术教育家(即“学院派”或“教授派”)成为画坛的主流。
面对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一些有革新精神的画家,坚持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增加学养,不断推进绘画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人称“齐黄潘傅”。
另一些留洋归国的画家,主张中西兼溶,吸收西画优秀成分,推进中国绘画的改革。
代表人物有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世称“林徐刘吴”。
抗日战争结束后,有的画家向海外发展,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并借鉴海外艺术的长处,不断探索水墨画的创新。
他们孜孜以求,使世界进一步认识了中国绘画的魅力,张大千就是其中的典型。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好评,有人称他为“东方的毕加索”。
活跃与大陆的学院派画家,也经过不懈的努力,推陈出新,逐渐形成南北互相呼应的局面。
历经极左路线与“文革”的摧残,画家们坚持发展传统艺术的赤诚之心更坚,心胸更为广博,学养也愈为丰厚。
2.蒋兆和的人物画-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蒋兆和的人物画-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蒋兆和的人物画艺术风格以及其对中国美术的贡献;2.掌握蒋兆和的人物画描绘方法,包括素描、水彩等;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和爱好,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内容1. 导入(5分钟)1.让学生画一张简单的人物素描,并要求注重肌肉线条和神态表现。
2.让学生针对素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授(35分钟)1.介绍蒋兆和的生平和人物画风格,让学生认识他的作品,并对比西方人物画在颜色、线条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2.学习人物画的素描技法,包括对人物头部、身体、手部等部分的描绘方法以及人物的比例关系。
3.学习蒋兆和的水彩技法,包括人物头部、衣服、背景等的着色方法,以及如何驾驭颜色,营造画面的氛围。
4.观看蒋兆和的作品,学会对人物形象的表情和神态进行描绘,并运用所学技法完成一幅简单的人物画作品。
3. 练习(40分钟)1.提供人物素描样本,让学生模仿实践。
2.提供蒋兆和作品图片,并进行学习和分析。
3.以课堂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一幅水彩人物画作品。
4. 总结(5分钟)让学生把今天学到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检验掌握情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蒋兆和的生平和艺术风格,并讲授人物画技法。
2.演示法:老师进行实际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学习人物画的基本素描和水彩技法。
3.实践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升绘画技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蒋兆和人物画艺术风格和描绘技法;2.人物画的素描技法和水彩技法。
教学难点1.如何掌握和运用人物画的技法;2.如何表达人物形象的神态和情感。
五、教学评价1.能够记述蒋兆和的人物画艺术风格,知道中国人物画与西方人物画的不同;2.能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素描和水彩描绘技法;3.能够表达人物形象的神态和情感;4.整洁、规范、细致完成水彩人物画作品。
2.蒋兆和的人物画-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 蒋兆和的人物画-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蒋兆和的人物画,并结合学生自己的创作,帮助学生提高人物画的技巧和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1.理解蒋兆和的人物画创作风格和特点。
2.掌握人物画的构图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增强创作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1.蒋兆和的人物画创作风格和特点。
2.人物画的构图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将蒋兆和的人物画创作方法转化为自己的创作方法。
2.如何运用构图方法和技巧,表现出人物画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教学准备1.课件:蒋兆和的人物画作品欣赏。
2.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学生自己创作的人物画作品。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让学生观看蒋兆和的人物画作品,了解蒋兆和的人物画创作风格和特点。
2.老师简要介绍蒋兆和的艺术生涯和人物画创作经历。
步骤二:讲解1.讲解人物画的构图方法和技巧,包括构图规律、构图元素、线条运用等方面。
2.老师以蒋兆和的人物画作品为例,详细讲解构图方法和技巧的应用。
步骤三:创作1.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应用构图方法和技巧,提高人物画的表现能力和艺术价值。
2.老师对学生的绘画过程进行指导和点评,鼓励学生多尝试,勇于创新。
步骤四:展示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2.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作业布置1.创作一幅人物画作品,应用课上学习的构图方法和技巧。
2.阅读有关蒋兆和的艺术生涯和人物画创作的相关资料,写一篇读后感并提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人物画的技巧和艺术修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在作业布置和教学反思中,老师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会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优化。
蒋兆和的人物画(第一课时)_学习任务单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赏析蒋兆和代表作《流民图》:
1.内容描述:画面中都画了些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状态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视觉 感受?你觉得画中的人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社会背景下?
2.形式分析:作品在构图和笔墨技法上有什么特点?画家如何表现人物的形态特征的 呢?表现出画家怎样的艺术风格?
学习目标 能从内容描述、形式分析、画家意图、作品评价方面,赏析蒋兆和人物画的代表作 品《流民图》。通过绘画作品对蒋兆和的艺术特点与成就进行简要评述。 深刻体会《流民图》传递的爱国热忱与民族精神,铭记历史,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信念,进一步认识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识美术创作的意 义与价值。
蒋兆和的人物画(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1CJ08MSRM007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学期
课题
蒋兆和的人物画(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教育部审定 2013 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出版社: 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 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3.画家意图: 蒋兆和先生为什么要画这样一幅画,他的意图是什么? 4.作品评价: 【学习任务二】分析蒋兆和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1.技法
2. 题材及表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
推荐的学习资源 1.《蒋兆和论》作者:刘曦林 人民美术出版社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学设计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传神写照--人物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第十二课。
本课在内容上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古代人物画和现代人物画。
其中以古代人物画为主,以面对面写生和默写的典范作品来体现古代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特点。
现代人物画简洁观赏。
为了使同学了解和熟悉我国古代艺术家精深的艺术造诣、对古代悠久文明的历史的景仰,以及现代艺术家继承、发扬和创新古人传神写照的精神,正确熟悉它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增加民族骄傲感。
学情分析:高一同学思维开阔,学习爱好高涨,对现代艺术感爱好,但对中国古老民族艺术了解还不够,因此,老师在课堂要加以引导和促进。
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培育目标:了解古代人物画,进一步深化了解人物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同学能感受到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创新力量,增加民族骄傲感。
3、创新力量目标:在学习中,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同学的艺术鉴赏力量,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熟悉和价值教学难点:现代人物画对古代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教学关键:老师的引导、课堂演示和同学的投入程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检查教具、师生问候。
二、导入:老师:同学们,今日我们坐在宽敞光明的教室里学习,穿着现代的服装,课余时间可以上上网、打打嬉戏和看看电影等。
但有没有想过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代人,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而渴盼的心,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新授:老师简介古代人物画进展的脉络及特点,引出古代传神写照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简介其背景(同学课前已预习)。
1、古代人物画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第1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第2组问题: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采纳了怎样的构图?第3组问题: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消失了几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第4组问题:画中还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第5组问题:这幅画的颜色和技法有什么特点?老师引导,同学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心怀家国情展纸写真为人民以《蒋兆和的人物画》为例浅谈真实情境的课程思政
心怀家国情展纸写真为人民以《蒋兆和的人物画》为例浅谈真实情境的课程思政2020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危机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深度改变世界政治与经济,与之同时悄然改变者我们的学习生活。
怎样把握真实危机时刻的教学情境,结合教材中家国情怀的教育资源,以何种教学设计的策略与手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家国情怀,感恩与珍惜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因文化自信而坚定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课程思政目标。
1.中国人物画古来尊人伦重教化中国人物画在发展中形成了重视教化传播的独特艺术传统,在周代即有劝人惩恶扬善的历史人物壁画,至战国、秦汉,已有大量以历史事件、神话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的人物画作品出现。
魏晋时期,人物画由略而精,顾恺之的人物画《女史箴图》更为突出的使用描绘人物的手段达到教化与劝谏的功能,为人物画奠定了以形写神,写真性情的重要传统。
唐朝人物画作品题材丰富,创作技法全面,出现了阎立本、张萱、周昉等名家,表现真实生活中的人物的精神风貌,这一时期把人物画的表现力推向了高峰。
五代、两宋随着宫廷画院的兴办,工笔人物画更趋精美,题材广泛,包括肖像、宗教、仕女、高士以及表现农村与城市人物生活场景的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民风民俗的记录,更是时代的画像。
使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有基本的了解,基本的认知,是不可忽略的教学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蒋兆和的人物画表现形式的中西融合,表现手法“骨法用笔”,蒋兆和人物画创作手法“为民写真”的艺术特点,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人物画基因。
蒋兆和的人物画所描绘创作的内涵来源于生活,满怀家国情。
1.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原点在《蒋兆和的人物画》备课研究中,深受蒋兆和人物画浓浓的家国情怀的启示,是深藏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家国精神,支撑我们直面各种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正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家国情怀和家国责任感,让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背后的神韵所在。
蒋兆和的人物画作品中表现孩童的作品居多,视角清晰,情感饱满的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状态,作品《卖小吃的老人》、《朱门酒肉臭》、《阿Q像》、《乞归》、《流浪的小子》、《卖子图》、《小子卖苦茶》、《一篮春色卖人间》等都是建国前的人物画作品,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给爷爷读报》、《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小孩与鸽》等,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家国情愫可见一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蒋兆和的人物画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20世纪上半叶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学习我国著名画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画的赏析,使学生得到审美教育,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学习画家们刻苦钻研,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难点:要运用“讲述”、“引导”、“启发”、“提问”等方式,介绍不同画种的欣赏方法。
要引导学生讨论并独立欣赏,但要掌握内容的难易程度。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录象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导入新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海、广州等辟为通商口岸,商贾云集,经济繁兴,许多画家亦聚集于此,卖画为生,形成了商业气较重、雅俗共赏的“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
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革命口号,蔡元培在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府--国力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从此画家兼美术教育家(即“学院派”或“教授派”)成为画坛的主流。
面对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一些有革新精神的画家,坚持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增加学养,不断推进绘画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人称“齐黄潘傅”。
另一些留洋归国的画家,主张中西兼溶,吸收西画优秀成分,推进中国绘画的改革。
代表人物有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世称“林徐刘吴”。
抗日战争结束后,有的画家向海外发展,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并借鉴海外艺术的长处,不断探索水墨画的创新。
他们孜孜以求,使世界进一步认识了中国绘画的魅力,张大千就是其中的典型。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好评,有人称他为“东方的毕加索”。
活跃与大陆的学院派画家,也经过不懈的努力,推陈出新,逐渐形成南北互相呼应的局面。
历经极左路线与“文革”的摧残,画家们坚持发展传统艺术的赤诚之心更坚,心胸更为广博,学养也愈为丰厚。
“笔墨当随时代”,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崇尚艺德、不断创新的李可染、陆俨少是其中的佼佼者,经过他们艰辛的努力,中国绘画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换,进入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更新的境界。
“五四”以来,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健将都按照各自的观点倡导美术革命。
有的提出改革国画的纲领,有的留学归国后办新学,画模特儿、办展览、出画报,形成一股力量,向以模拟四王山水为代表的“正统派”展开进攻。
兼溶中西的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等教授即为其中的杰出人物。
林风眠(1900年-1991年),广东梅县人。
少年时以《芥子园画谱》习画,后留法,研习西画。
归国后,1928年被蔡元培派赴杭州,创立“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任首任校长。
他艺通中西,对中西的审美情趣皆有深刻的领悟,以调和中西复兴中国艺术为己任。
长于人物、花鸟、山水,所作富有韵味,且通俗易懂,他的孤鹭、秋雁、水汀、美女等水墨画,设色浑化自如,浓艳处多加积色和复色,清雅处纯净透明,厚而不浊,淡而不薄,光影色彩自然柔和,具有诗一般的美感,和盎然的生命力。
晚年定居香港,弟子遍及海内外。
徐悲鸿(1895年-1953年),江苏宜兴人。
早年赴日本和法国游学,1927年归国。
历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
擅长人物、动物、花卉等。
主张学习素描,讲究造型之严谨、结构之精确、整体感之强烈,并认为应吸收西画优秀技法,丰富中国绘画的创作。
所画人物、动物,笔墨放纵,形神兼备,往往还寓以热爱祖国、嫉恶如仇的情感。
吴作人(1908年-),安徽泾县人。
年青时受徐悲鸿帮助,赴欧留学。
归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立艺专。
善于溶会中西技艺,所作骆驼、牦牛等,构图简洁,造型生动,有清新、洗练、柔和、秀美的特点,水墨色彩变化微妙,格调高雅,耐人寻味。
历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
1937年日寇侵华,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爱国主义画家蒋兆和(1904年-1986年)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现实,心痛万分,乃创作《流民图》以表达他对沦陷区人民流离失所生活的深深同情。
《流民图》从1941年开始构思,至1943年完成,高2米,长约26米,表现逃难群众悲惨的生活。
画家塑造了一百多个无家可归的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形象,与真人等大,构图多为半身特写,重个性刻画,使形象有呼之欲出之感。
笔墨则侧重悲怆氛围烘染与愤慨情绪的渲泄,缩短了艺术形象与观众间的距离,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为民写真”的现实主义杰作。
该图在北平(今北京)太庙展出,不及一日,就被日本军宪勒令停展。
1944年移至上海租界展出,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
蒋兆和先后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艺专等,1950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近百年来,在继承传统、开辟时代新风的众多画家中,张大千(1899年-1983年)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代大师。
他是四川内江人,年青时游学日本,后归隐四川青城山,潜心于石涛、八大及董源、巨然、王蒙等古典风格,又赴敦煌临摹壁画,技艺大进。
中年达到可与古人争雄竞胜的水平。
张大千于山水、人物、花鸟、鞍马无所不精,工意兼具,勤奋创作,乐此不疲,且于历代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以及西洋画皆有汲取,取精用宏,晚年由传统派画家而成为融和西法的变革派画家。
作品早、中、晚年风格不同,但都以浓郁的东方情调而被受世人瞩目。
1956年他与毕加索在欧洲相识,被画坛称为“东方的毕加索”。
晚年病逝于台北“摩耶精舍”。
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激烈变革,在全盘西化、中西融合,以及新儒学思潮浸润的二十世纪后期,中国绘画不断发展的进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李可染(1907年-1989年)、陆俨少(109年-1993年)就是推动当代中国绘画发展的南北二位著名教授。
李可染,江苏徐州人。
曾就学于杭州“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后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本世纪中国绘画的传统主义大师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及改良主义大师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都是他的老师。
在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他“以最大的功力打入传统,以最大的勇气打出传统”;并将西洋画中的明暗法、几何造型法、封闭立体主义构图法等技巧,透过自己的理解,适切地融入个人的绘画中,不但塑造出具有创造性及成熟的绘画风格,并成功地完成中国绘画的改革。
李可染的绘画讲究点、线的搭配,注意点线面的节奏感,山水构图圆中见方,饱满严谨,画面明暗层次丰富,云烟朦胧,亮点活跃;人物、动物、墨块笔痕清晰有力,简练拙朴,生趣勃勃,尤多农家自然清新气氛。
他主张苦学,主张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观察大自然、深入思考、深入实践,人称“苦学派”。
王式廓(1911—1973)出生于山东掖县,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西画系,1936年考入日本国立东京美术学校。
回国后,将他学到的绘画技巧运用于创作实践。
解放后,王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继续他的艺术追求,创作了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和根据地面貌为题材的作品。
他的作品备受徐悲鸿先生称赞,还被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誉为可与俄罗斯画家列宾并列的画家。
王式廓是一位热爱农民,热爱农村题材的画家,被任誉为“农民画家”,于是在的创作中出现了大量农村题材的作品。
他始终用他锐利而又充满热情的眼光捕捉最纯朴、最自然、最生动的描绘对象,用他极深的绘画功底去追求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美,将他的全部心血献给了他热爱的农民。
1954年,王式廓先生开始《血衣》的创作,《血衣》是公认的王先生的代表作,是反映中国农民觉醒的纪念碑性的作品。
此画的创作长达20年之久,王先生为此耗尽了心血。
为了这幅画,王先生做了大量前期准备,绘制了一系列的人物素描,这些单幅的素描作品本身已经表现出了王式廓先生素描的功力和成就。
经过长实践的酝酿和严肃的探讨,王先生数易其稿,终于在1973年创作完成了这幅现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纵1.92米,横3.45米的巨幅素描《血衣》,以它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王先生不仅对油画、素描有精深造诣,而且木刻、速写、水墨、书法各方面的创作也有相当高的水平,可以说他的修养和才华都史全面的,而他对农民的热爱,对农民的理解,以及他为此而付出的心血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开国大典》这幅描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大典的巨幅力作,作者便是董希文先生。
董希文作品有两个重心:一是革命理事历史画,除了《开国大典》之外,还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百万雄师下江南》等;另一个重点则是藏区写生。
董先生分别于1954年、1955年和1961年三次入藏,尤其是后两次,在藏区生活长达数月以上,对藏区的山水、人物实地写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像《草地黄河源》、《山歌》、《翻身农奴》等。
这批作品充分展现了高原特有的秀丽景色及人民的精神面貌。
一、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2.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出人物的生动特点;3.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难点: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中国画工具。
(教师)教学的课件,其他的人物画资料,教学演示的工具。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
教师引言:中国画的类型常根据表现题材的不同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与人物画。
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宋代的梁楷到现代的蒋兆和、周昌谷、刘国辉等都擅长画水墨人物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墨人物画——出示课题《水墨人物画》。
2.引导分析,了解特点。
(1)出示课本中梁楷、刘国辉、蒋兆和三位画家的三幅水墨人物画作品,教师简单说明三幅画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分析:他们与一般人物画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张画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分别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表现方法,为什么?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展开交流。
(2)教师出示一些其他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学生进一步欣赏,增加感受。
3.表现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1)出示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是课本中的范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它运用了哪些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作画的步骤是怎样安排的?交流观察与思考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同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补充。
(2)教师现场示范基本的表现技法与步骤,如勾写造型、变化墨色、着色方法、背景处理等。
(3)学生交流自己的一些见解,补充相关的问题:如“有其他更好的表现方法吗”、“画面中怎样安排人物形象才好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