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二版的知识点总结精华共20页

合集下载

普通发展学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普通发展学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普通发展学第二版知识点总结第二章普通发展理论总结:一、亚当斯密1.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关于价值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

商品价值决定于体现和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的。

价值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

产品成为商品以交换为前提。

交换就有个比率的问题。

价值以这个比率,也就是以交换价值为其具体的表达形式,因此,价值和劳动的关系从而价值的实质往往被模糊了。

2.《国富论》在《国富论》中,斯密在说明为什么对进口或对使用自己的资本进行限制为不必要时,使用了“看不见的手”一词:“因此,当每一个人企图尽可能地使用他的资本去支持本国工业,从而引导那种工业使它的产品可能有最大的价值时,每一个人必然要为使社会的每年收入尽可能大而劳动。

的确,他一般既无心要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对之正在促进多少。

他宁愿支持本国工业而不支持外国工业,只是想要确保他自己的安全:他指导这种工业去使其产品能具有最大的价值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

”(《国富论》,第4卷,第456页)3.经济发展前提:一国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是以农业为前提的经济发展因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分工的结果;增加生产性劳动,减少非生产性劳动,并强调了增加生产的劳动人数对于增进一国财富和收入的意义;资本的四种用途即用于农业、制造业、批发商业和零售业。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经济发展战略: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是基础。

提供就业机会、粮食和原材料、资金: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有比例地协调发展;注重经济效益。

二、李嘉图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以此作为建立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把研究重点从生产转向分配。

发展经济学要点整理

发展经济学要点整理

发展经济学1,什么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对象。

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边缘性的新兴经济学科。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何才能从落后形态过度到现代化形态的发展过程,其影响因素如何,以及为此而应采取的战略和政策。

3,什么是发展中国家最广泛的概念:与发达国家相对应,只要不是发达国家就属于发展中国家狭义的概念: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后来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目前经济发展又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民族和国家4、怎样认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特征,中国为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哪个特征不符合)答:发展中国家是指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二战以后的经济不发达,经济面临发展的国家。

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的就业;(5)对农业的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首先我国虽然GDP很高,但是人均GDP却非常低下,说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再者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高速增长,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生产率水平低下,失业率奇高,很多人还是依赖农业生产过活。

还有我的市场经济不发达,体制不健全。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总量很大,这点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定义。

(发挥)5、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经济发展6个方面,并结合6方面讨论区分的意义)答: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发展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制度以及文化结构的转换和全面的进步。

后者不仅涉及物质增长,而且涉及社会和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演变。

既着眼于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还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改进。

发展经济学第二版的知识点总结精华

发展经济学第二版的知识点总结精华

一发展经济学演变阶段及特点(了解一下)第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惟资本化、惟计划化和惟工业化来概括。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

由于在第一阶段极力推行工业化政策,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也人满为患。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这一阶段,出现新古典主义的、鼓吹自由市场经济力量的经济理论和政策。

在理论方面,出现了供给经济学。

在政策方面,出现了鼓吹在发达国家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在发展中国家实行私有化、非计划化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潮流。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全球化。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电子电脑和互联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竞争体系。

在这种高新技术竞争体系下,世界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发展中国家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上的差距扩大了。

第五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那些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进行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国家却遭受严重的失败,从而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人们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线性阶段理论〔有哪些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1.传统社会阶段。

特点是:〔1〕经济处于原始状态。

〔2〕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赖以生存的产业以农业为主。

〔3〕社会结构僵化,阻碍经济变革。

〔4〕整个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均收入仅能够维持生存。

2 .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

特点是:〔1〕新的科学技术正在应用于农业和工业。

〔2〕金融机构开始出现。

〔3〕交通运输状况得到很大改良。

〔4〕商业范围扩大。

〔5〕新的生产方法开始出现。

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

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

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1.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等。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关注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中,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储蓄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瓦尔拉斯模型则强调均衡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则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和知识的累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是其代表,强调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理论则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强调制度、政治因素、财政政策和外部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其中,依赖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是其代表,前者认为国际关系和外部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很大,后者则认为现代化是发展的关键。

2.发展经济学政策经济增长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投资、技术创新和贸易自由化等。

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来实现宏观调控的政策,包括资源配置、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产业政策是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而实施的政策,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支持和地区发展等。

金融政策是为了解决金融问题和促进资本流动而采取的政策,包括金融市场发展、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等。

3.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工业化模式、农业现代化模式和服务业发展模式等。

工业化模式是追求工业化发展的经济模式,主要关注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农业现代化模式是农业发展的经济模式,主要关注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

服务业发展模式是发展服务业的经济模式,主要关注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服务业的质量、效益等。

4.发展经济学中的问题与挑战总之,发展经济学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学科,涉及到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

通过对经济发展理论、政策、模式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复习整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为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更好的贡献。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议题之一、经济增长理论探讨什么因素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例如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的效率等。

主要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

2.西方经济发展历史: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包括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经济崛起等,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3.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有许多经济学理论,例如罗斯托学派的现代化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比较等。

这些理论为了解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象和问题提供了依据。

4.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它涉及到教育、培训等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5.贫困与不平等:发展经济学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实施扶贫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提供社会保障等措施可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6.农业发展与农民问题:农业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了解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帮助解决农民问题、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7.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发展经济学研究如何推动工业化过程,以及怎样加强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8.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金融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金融发展可以促进资金的配置和创新,提供融资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9.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对于发展经济学具有重要影响。

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产业链,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10.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强调经济发展需要兼顾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发展经济学研究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发展经济学涵盖了经济增长、贫困与不平等、农业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金融发展、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发展经济学_知识点归纳

发展经济学_知识点归纳

Chapter1 导论1.发展经济学早期有哪些重要主*?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1940年代末——1960年代中期结构主义思路特征: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和因果关系;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转换。

政策主*:(1)主*政府担当起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由国家实施集中计划和直接干预调节政策。

(2)强调物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实行重视分配的政策,特别是对收入增量的重新分配。

(3)主*实行控制人口增长,加快人口流动速度的政策。

(4)普雷维什和辛格主*实行本国生产消费品占领国内市场替代进口进而过渡到本国生产资本品最终改变国内经济结构的进口替代战略和相应的贸易保护、扶植政策。

钱哪里提出一国应该积极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储蓄和外汇,制定引进计划,调节引进外资的流向、结构,达到有效利用,并根据发展进程,不断对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1960年代中期——1980年代初期新古典主义思路特征:(1)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连续的过程;经济发展是一个和谐的、积累的过程,经济发展的结果使所有收入阶层受益;对经济发展的前景持乐观的看法。

(2)对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认为经济的进展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

(3)对资本积累的作用的基本看法:承认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但认为并不是唯一的,强调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配合。

(4)对国际贸易的基本看法: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进行国际贸易,进口的应该是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出口的应该是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

政策主*:主*政府实行利用、增进和加强市场—价格机制的政策,通过价格变动来进行间接调节。

主*实行加强农业投资、教育投资和人力培训以刺激技术进步政策。

主*实行控制人口增大的政策:限制城市收入,增加农业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以减缓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政策。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的六个共同特征:P21.低下的生活水平2.低下的生产力水平3.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 )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第二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P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财富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

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当然包括经济增长,但是,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P2第一,投入结构的变化。

第二,产出结构的变化。

第三,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变化。

第四,卫生健康状况变化。

第五,文化教育状况变化。

第六,自然环境与生态变化。

二、区别与联系:区别: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通用尺度是或;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可以用实际生活质量指数、社会指标、人文发展指数等综合评价表示。

联系: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

在个别情况下,有时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时序动态化)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升级1、农-工业结构(工业化)2、城-乡结构(城市化)3、收入分配结构4、制度的结构性变迁5、预期寿命(健康)6、文盲-识字率(教育)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况P51、无工作的增长()在巴基斯坦,1975-1992年间,实际每年增长6.3%,而就业只增加2.4%;印度从1975-1989年,增长率为5%,而就业仅增加2%。

中国?2、无声的增长():少有民众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自由表达意愿。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发展经济学知识点外延式增长: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

(粗放型)内涵式增长:主要由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增长。

(集约型)全要素生产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贫困恶性循环: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供给和需求。

在供给方面,经济不发达--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低收入--低消费--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也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率高的特点,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理论”,低于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

金融抑制:由于利率被压低或者通货膨胀率较高,或者两者都存在,导致了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略之差较小甚至为负。

金融深化: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范围和规模的扩大,金融资产与物质资产之比上升。

金融资产的积累将主要来自国内储蓄,从而减少了对财政收入和国际资本的依赖;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多样化将增强投资者之间的竞争,提高了资本的使用效率,优化了投资结构。

人口转变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的三个阶段。

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

它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

循环因果积累:工业的增长或城市的扩大是一个相关的过程,每一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力量在循环因果关系中相互作用。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回波效应:是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口流入、资本流入和贸易活动,从而加快自身发展,并使其周边的地区发展速度降低。

2.扩散效应: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3.工业化:用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改造过程4.工业化模式:1.传统的欧美模式:a.以民间资本推动为主b.以消费品为导向2.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模式(政府制定规划,运用行政力量筹措资金和兴办企业推动的工业化,显著特征就突变型)5.荷兰病: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出口损害了本国其他有竞争力的或有优势的出口行业,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6.资源诅咒:是指资源丰富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并不必然是有利条件,即从长期的增长状况来看,那些自然资源丰裕,经济中资源性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反而比那些资源贫乏国家的增长要低得多。

7.斯密定理:只有当对某一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专业化的生产者才能实际出现和存在。

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8.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更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9.迈因特模型:基本观点: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还表现为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的体制差异10.进口替代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本国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本国市场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11. 出口替代战略: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

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替代初级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政策二、简答题1. 简述“人口陷阱”理论(结合坐标图)如图所示,点A为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点A是一个稳定的据均衡点,任何一个从点A向左或向右的运动都会引起人均收入均衡点回到Y1,点B是不稳定均衡点,只要没有达到点B最后就会回到点A,但是只要超过点B就会继续向C点运动,点C和点A一样,也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点。

发展经济学重点整理

发展经济学重点整理

发展经济学重点整理
1.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其中最著名的是新古典增长
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新技术进步理论。

这些理论探讨资本积累、劳动力
转变、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发展经济学模型:
3.发展政策和策略:
4.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
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发展经
济学研究这些领域的理论和政策,包括对外援助、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
让等问题。

5.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研究农村发展、城
市化和城市贫困、社会保障等问题。

此外,发展经济学也研究了环境和可
持续发展的问题。

6.发展经济学的历史: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上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实践中,发展经济学家还需要运用各种统计和计量技术来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实
地调研来获取经济数据和情报。

通过这些研究,发展经济学为制定经济政
策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特性发展经济学主要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发展为富足,由落后发展为先进的一门经济科学.1.研究对象:(1)有关发展中国家特点的描述.(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过程,(3)影响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和外部条件等发展要素剖析.(4)宏观调控政策,国际经济政策研究.2.主要特性:(1)发展经济学着重于长期研究。

西方经济学偏重于短期和中期的经济问题,对人口和技术进步等都作为一个既定的外生变量.而发展经济学则研究长期问题,人口和技术是其研究的重点.(2)发展经济学强调发展中经济的特点。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时总是结合发展中经济这一特定条件加以取舍.发展经济学注重发展中国家的个案研究,其一般原理虽然可以普遍运用于各发展中国家,但更强调各国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阐述.(3)发展经济学注重非经济因素。

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意分析各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体制等因素的变革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二、发展的含义(如何正确认识什么是发展?)(1)发展本质是人的发展,即经济上、文化上和政治上的全面改善。

(2)不管发展如何定义,发展的意义如何解释,经济增长都是必要的。

(3)发展首先应该是经济发展,只有在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只有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之后,才谈得上其他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如何来衡量发展?(一)国民生产总值1.优点2. 缺陷(1)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中得到福利的情况.(2)由于统计技术上的困难,地下经济无法计算在内.(3)没有反映由于环境污染,都市化和人口增长所付出的社会代价.(4)进行国际比较时汇率不能反映国家间的真实收入差别.(5)难以反映经济发展的全貌,不能说明经济发展的动态内容.(二)物质生活质量指数1.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用人们在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三项指标组成一套简便的综合指数,每项指数都用百分制表示每个国家的成绩。

发展经济学重点整理

发展经济学重点整理

国际国内贫富差距巨大,短期内不会大幅度减少。

发展中国家定义:①车维汉:原先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②刘易斯:均产出低于1980年美元价值2000元的国家③世界银行: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划分标准逐年变动④谭崇台:[1]低下生活水平[2]低下生产率[3]高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比[4]较严重劳动力不得其用[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高度依赖[6]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依附、受支配和脆弱的地位研究对象:①广义: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及一般规律②狭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战略、政策和实践。

学科发展意义:①内在需求②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诉求③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④出于对发达国家自身利益的考虑⑤不发达的永久化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但并不是改善大众生活水平的充分条件经济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描述国家内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各种定义:①熊皮特:对现存劳力、土地、资本服务实现新的组合创新②古雷特:生存、自尊、自由③阿码蒂亚·森:基本需求改善,扩大人民权利和能力发展必要条件:生产要素组合变化发展目标:①经济增长和收入得到理性的公平分配②经济结构的改变发展道路:初级产品→发展初期→制造业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库滋涅茨共同发展模式: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罗斯托增长阶段论:传统阶段→过渡阶段→起飞阶段(工业化过程)→成熟阶段→大众高消费阶段费雪—克拉克的部门学说:①进入工业社会是摆脱贫困循环的重要途径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结构的改变也可以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扩)工业化与增长:①卡尔多增长规律:资源转至工业活动时,增长加快且生活水平提高②农业部门的需求决定早期的工业增长速度③出口和规模经济推动后期的工业增长速度产出结构的多样化:人均收入达到相对高的水平后,产业机构再次出现专业化硬着陆:经济急剧衰退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标准后增长急剧放缓中国目前的危机:内需+外需的不足标准:生活水平、人均收入及发展人均收入(GDP)计量中的问题:①收集数据②未记录的交易→影子经济③GDP的模糊意义→无环境估算④生活需求⑤国与国间数据比较衡量社会福利:1)实际生活质量指数:①婴儿死亡率②预期寿命③基本识字率2)人类发展指数:健康、只是、人均收入3)人类基本需求发4)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综合指标体系5)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人类贫困指数:①预期不会活到40岁的人口所占比例②成人识字率③剥夺指数目前无法找到可被共同接受的指数来表述人类发展的构成.衡量不平等:1)收入分配:①库滋涅茨曲线:早期不平等→后期平等②收入不平等的表示:洛伦茨曲线→越弯曲越不平等③基尼系数:高收入国家系数小,低收入国家中情况不统一绝对平困的定义:由于生活条件阻止了一个人生而具有的潜力的实现贫困的计量:①人类发展指数②消费贫困线③实践中绝对贫困计量的两个标准古典观点:①亚当·斯密:资源+能力=财富②大卫·李嘉图:边际利益递减③托马斯·马尔萨斯:长期增长的前景很悲观④卡尔·马克思:资本主义的周期性萧条导致政治危机增长模型:①哈罗德·多马模型[1]社会只产一种产品[2]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3]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4]规模报酬不变[5]不考虑技术进步[6]不存在折旧问题[7]劳动力增长率固定为n[8]认为经济增长稳定的条件→合意增长率=实际增长率=自然增长率②索罗模型[1]资本-劳动比率也是一个变化的量[2]索罗余值等③内生技术变革和新增长理论[1]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增或不变[2]经济增长率可以持续的增长时期:①40—60年代:结构主义时期②70—80年代末:新古典主义时期③80—现在: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早期:强调资本形成的绝对作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及80年代后:强调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20世纪50年代:二元经济(现代和传统)两个部门20世纪670年代:依存理论工业化模型:1)面对的现实因素:补充性、不可分割性、市场不完善、基础建设和储蓄↑评价↑:忽略对外贸易作用、不一定非要巨额投资、政府政策无效论均衡增长:类似于大推进的观点①区别:强调私人投资、同时考虑农业非均衡增长给战略部门或主要部门一个推理从而创造联系以促进新工业产生资本:1)资本积累:①物质资本②基础设施③人力资本、社会资本2)资本生产率→技术进步3)概念:①狭义:机器、工具设备等②广义:人的技能、教育、健康等③金融意义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①不单纯取决于投资②资本可以引进新技术③资本的利用收到一国的限制④被看作是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的一条出路基础设施投资:①对国家的发展计划贡献②提高私人部门生产率③对农民更友好④更容易获得公共服务政府决策考虑:①社会目标②吸收能力限制的瓶颈或缺陷③最佳投资时点项目分配资本的标准:①吸引投资的能力②创造的就业或出口③利用特定技术的能力④带来的总产出或人均产出项目的评估:成本收益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储蓄:①国内储蓄[1]个人或家庭的储蓄[2]企业以利润形式积累的储蓄[3]税收或借款积累的储蓄②国外储蓄养老金的涌现:成为储蓄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化国家的大型金融基础设施:①银行[1]桥梁作用[2]管理储蓄和风险[3]脆弱的体系②保险公司③投资银行金融抑制:经济政策或其结果导致市场利率被压得过低①原因:[1]对金融活动的限制[2]通货膨胀[3]负的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改革:①含义:肖→解除对于实际利率的限制②表现:[1]货币流通的交易比例增加[2]金融中介机构不断发展[3]各种类型金融资产发展[4]金融深化是发展的指示器③测度标准:[1]利率、汇率的弹性域水平面[2]资产的存量与流量[3]体系的规模和结构[4]市场的运作和功能④政策主张:[1]允许市场决定利率[2]尽可能少地对贷款进行直接分配[3]降低存款准备金以降低市场利率[4]减少对金融交易的征税[5]核心:自由化机构和市场⑤经验教训[1]高利率不一定调动储蓄[2]银行不是简单储蓄受托人[3]忽视了高实际利率对经济的成本和需求水平产生的负面影响[4]利率可以达到市场均衡水平不一定可以使资源配置更有效⑥前提条件:完善的监管体制和稳定的宏观经济条件旧观点:马尔萨斯困境(人口陷阱)①人口过量带来战争和饥饿②收入提高带来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均收入回到原来水平新问题:①人口转折:出生率和死亡率同高→出生率超过→恢复②技术可以使一国避开人口陷阱③政府在降低人口增长中的作用人口问题:AIDS、妇女失踪、饥饿人口流动和城市化:①城市化总趋势:[1]中高收入国家→大大超过支持性基础设施的建造[2]低收入国家→农村内部及城市内部②流动的动力:[1]推力→农村地区条件恶化;动力→城市地区的完善条件[2]传统与现代部门现实收入的差别[3]消费结构的变化③城市化后果:[1]失业[2]地区条件恶劣④解决办法:[1]额外投资和完善的机制[2]整修农村经济中心人力资本:①概念:[1]人口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2]人力资本形成→教育、保健[3]特点→连续性、动态性、受益者与投资者不完全一致、政府提供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①卢卡斯模型健康和健康护理:①原因:[1]环境因素、妇女问题和健康问题、AIDS②改善方法: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教育投资:私人收益、社会收益(生产率、税基等)教育成本:个人成本及社会成本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与对策:①需求导向型义务教育②教育渠道拓展③教育私有化④女性的去贫困化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①超收益②政治压抑③对国外教育资源文化的需要正面效应: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减轻发展中国家的问题:①空气污染和水污染②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压力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的影响:①疾病→降低健康→降低工作能力和受教育的能力→劳动力素质下降②治疗疾病→支付大量的医疗费用→资金短缺和债务压力→生产活动③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土地的产出量和人口承载能力④资源枯竭的危险→出口减少经济收入不断减少⑤政府财力和精力的分心→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环境与发展:1)环境账户和国民账户①国内生产总值重新计算:—矿产资源耗尽的费用—有生产性活动造成的土地、水和空气质量下降所带来的环境成本2)环境和经济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3)资源定价:评估和衡量通过市场交易来体现的成本和收益市场失灵的原因:①环境资源等公共资源难以确定产权②市场交易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能力不对称③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不完善解决外部性的方法:市场和政府①市场方面→外部性内部化②政府方面→对私人活动的规制、公共物品的管理和控制全球环境和多边行动。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本文档旨在整理发展经济学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该学
科的重要内容。

1. 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其重点包括
经济增长、贫困与不平等、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社会经济转型等。

2.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在一
定时期内的增加,而发展则包含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因素。

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发展,但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增长。

3. 贫困与不平等
贫困和不平等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贫困指的是人们
没有足够的收入或资源来满足基本需求,而不平等则是指社会资源
在个体、群体或地区之间的分配不均。

4.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个体的教育、技能、健康和其他能力,对经济发
展和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投资于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够提高劳动生
产力和经济竞争力。

5.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通过创新和采用新
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6. 社会经济转型
社会经济转型是指国家或地区从一种经济结构和模式转变为另
一种的过程。

社会经济转型可能涉及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社会
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变化。

总结:
发展经济学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包括了经济增长与发展、
贫困与不平等、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转型等重要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的机制和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的六个共同特征:P21。

低下的生活水平2。

低下的生产力水平3.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Dependency Burden)4。

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6。

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第二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P2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财富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

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当然包括经济增长,但是,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P2 第一,投入结构的变化。

第二,产出结构的变化。

第三,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变化。

第四,卫生健康状况变化。

第五,文化教育状况变化。

第六,自然环境与生态变化。

二、区别与联系:区别: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通用尺度是GNP或GDP;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可以用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QLI、社会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等综合评价表示。

联系: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在个别情况下,有时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时序动态化)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升级1、农-工业结构(工业化)2、城-乡结构(城市化)3、收入分配结构4、制度的结构性变迁5、预期寿命(健康)6、文盲-识字率(教育)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况P51、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 growth)在巴基斯坦,1975—1992年间,实际GDP每年增长6。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发展中国家的界定:界定发展中国家最常用的指标是GDP及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HDI):以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教育水平(成人识字率与综合入学率)及人均GDP(PPP)来综合衡量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是指政治上已独立,经济上比较贫穷,工业基础薄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绝大多数是二战以后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也包括东欧一些国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问题3、发展中国家的特征:1) 生活水平低下:低收入、不平等、医疗水平低下2) 生产率低下3) 人口增长率高,劳动人口瞻养比例高4) 文化教育程度低、卫生保健条件差5) 经济、社会、文化二元结构4、赡养负担:赡养负担一般指一国人口中的多少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一般指需要赡养的年纪)5、购买力平价法:也叫国际比较项目法(ICP),是以国内商品价格同基准国家同种商品价格比率的加权平均值为购买力平价计算的。

6、国家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哪些?答:1)传统分类:第一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美和太平洋沿岸工业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第二世界:苏联和东欧的前中央计划经济国家第三世界:非洲国家、中东国家、大部分亚洲国家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南非、埃及等2)按照地理位置分类:(1)南方国家。

纬度上处于南方的国家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

经济不发达,生活贫穷,文化落后。

(2)北方国家。

纬度上处于北方的国家包括第一和第二世界。

经济发达,很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生活水平高,文明程度先进。

3)按发展程度分类:(1)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发达国家,是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模式。

主要是一些西方国家,最为典型的成功者是美国。

(2)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低,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

◎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经济结构和社会文明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的六个共同特征:P21.低下的生活水平2.低下的生产力水平3.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DependencyBurden)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第二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P2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财富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

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当然包括经济增长,但是,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P2第一,投入结构的变化。

第二,产出结构的变化。

第三,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变化。

第四,卫生健康状况变化。

第五,文化教育状况变化。

第六,自然环境与生态变化。

二、区别与联系:区别: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通用尺度是GNP或GDP;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可以用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QLI、社会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等综合评价表示。

联系: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

在个别情况下,有时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时序动态化)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升级1、农-工业结构(工业化)2、城-乡结构(城市化)3、收入分配结构4、制度的结构性变迁5、预期寿命(健康)6、文盲-识字率(教育)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况P51、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growth)在巴基斯坦,1975-1992年间,实际GDP每年增长6.3%,而就业只增加2.4%;印度从1975-1989年,GDP增长率为5%,而就业仅增加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展经济学演变阶段及特点(了解一下)第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惟资本化、惟计划化和惟工业化来概括。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

由于在第一阶段极力推行工业化政策,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也人满为患。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这一阶段,出现新古典主义的、鼓吹自由市场经济力量的经济理论和政策。

在理论方面,出现了供给经济学。

在政策方面,出现了鼓吹在发达国家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在发展中国家实行私有化、非计划化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潮流。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全球化。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竞争体系。

在这种高新技术竞争体系下,世界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发展中国家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上的差距扩大了。

第五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那些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进行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国家却遭受严重的失败,从而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人们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线性阶段理论(有哪些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1.传统社会阶段。

特点是:(1)经济处于原始状态。

(2)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赖以生存的产业以农业为主。

(3)社会结构僵化,阻碍经济变革。

(4)整个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均收入仅能够维持生存。

2 .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

特点是:(1)新的科学技术正在应用于农业和工业。

(2)金融机构开始出现。

(3)交通运输状况得到很大改进。

(4)商业范围扩大。

(5)新的生产方法开始出现。

3.起飞阶段——最关键的阶段特点是:(1)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2)农业中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

(3)人均产值大幅度提高4 .向成熟推进阶段特点是:(1)新投资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2)经济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

(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5.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特点是:(1)主导部门已经转移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和服务业。

(2)技术工人在劳动力中的百分比和城市居民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呈上升趋势。

(3)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得到深入发展6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特点是:(1)主导部门转移到以服务业为代表的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部门 .(2)二、哈罗德—多马模型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Harrod,R.F.)美国经济学家多马(Domar,E.D.)几乎同时推演出极为相似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即第一个广为流行的经济增长模型。

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 Growth Model)。

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储蓄倾向及资本—产出比所决定。

g经济增长率,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国民收入之比;s储蓄倾向,平均储蓄率,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K资本—产出比率,即投资系数或加速系数,它是指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量。

三、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1、假设:不发达国家是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两个部门组成的。

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家是追求最大利润的。

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不变,且至少比农业部门的工资高30%左右,劳动力无限供给现代工业部门中的投资来自工业部门的利润,而资本家则把其所有利润都投入到工业部门当中。

2、内容: 两个阶段理论四 索斯模型的内容(1) 对于储蓄资源的分配经济增长来自对社会储蓄资源的分配,具体分配按照以下方式进行:△k=s ·f(k) - nk其中:s = 储蓄率,n = 人口增长率,k = K/L = 人均(劳均)资本量,△k = K 的增加量,f (k )= Y/L = y =人均(劳均)产量。

K(2)人均储蓄的去向人均资本k的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更多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Capital-Deepening)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n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Capital-Widening)s·f(k) = △k + nk(3)索斯模型的意义及其局限性意义:1)重新假定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具有相互替代性。

这样,可以调整资本—劳动比改变资本--产出比,降低资本收入、提高劳动收入,刺激劳动增长和充分就业。

2)强调市场机制(价格)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

通过改变利润率(资本的收入或价格)或工资率(劳动的收入或价格)来调节资本与劳动的投入,使资本—产出比得到调整,以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实现理想的经济增长。

3)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趋势。

资本替代劳动使资本—劳动比提高,但资本投入增加使边际生产率递减从而利润率下降,而劳动投入减少使边际生产率相对增加,工资率上升,分配有利于工人而不利于资本家;4)突破了经济增长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唯资本论”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最重要的贡献”的观点。

(4)缺陷:1)模型中假定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可以任意替代,以便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实现均衡增长,是不切实际的。

就一般而言,已经建成的固定资产,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关系或配合比例大致是固定的,因而二者比例的变动范围只存在于技术改造和新投资项目的一定限度内。

2)模型中自由市场能够完全自动实现均衡的假定,多数早已为凯恩斯所否定,并且也与现实情况不符。

五新增长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的区别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技术进步内生化展开的。

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假定为不受经济系统内刃虎变量影响的外生变量,好像技术进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新增长理论则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认为支配生产过程的内部体系可以比外部体系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试图从经济系统内部因素解释技术进步,并结合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技术内生化的思路。

六倒U曲线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收入分配可能有恶化的趋势,以后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形势将逐渐得到改善。

库兹涅茨以基尼系数衡量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基尼系数的变化表现为一条倒U型的曲线。

因此,库兹涅茨的这一理论观察结果被称为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如图所示七经济增长与分配的理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这两个目标从长远来看是一致的,但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则呈现替代关系。

收入分配战略实际上就是在二者之间作出取舍。

一国采取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战略,不仅直接决定了收入分配状况,也会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先增长后分配战略*先分配后增长战略*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满足基本需要战略*八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将传统新古典家庭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作为基本分析模型,以经济学原理和最优化原则去解释家庭规模决定。

(一)主要内容:孩子低成本、高收益,造成人口出生率长期居高不下。

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少,就业机会少,即使就业,收入也很低,还不如在家生儿育女。

——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很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低,孩子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用也比较低,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健全,孩子成为父母养老送终的惟一依靠。

因而,孩子成为资本品,预期收益较高。

孩子大多是家庭劳动力的来源,有些很小就参加各种生产劳动,为家庭增加收入。

特别在农村,这种现象更普遍。

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有些生产劳动文盲或半文盲即可承担,所以很多家庭并不打算让孩子上学。

(二)可将这些关系用数学式表述如下:Cd= f(Y,Pc,Px,Tx)式中:Cd表示对存活孩子的需求量,Y表示家庭的收入水平, Pc表示养育孩子的净价格或净成本,Px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Tx表示相对于孩子、家庭对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

(三)降低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政策措施(据家庭生育理论)(1)增加妇女教育及与之而来的她们的作用和地位的变化;(2)妇女非农业就业机会增加,会提高传统的儿童抚养活动的价格和成本;(3)通过增加直接就业和增加夫妻收入,或通过从有钱人向穷人的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提高家庭收入水平;(4)通过扩大公共卫生项目和给母亲、儿童更好的营养以减少婴儿死亡率;(5)在传统大家庭保障体系之外发展老年和其他社会保障体系,以减少父母特别是妇女对他们后代的经济依赖九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是指通过计算教育投资的净现值(NPV )和内部收益率(IRR ),了解某一教育决策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一)净现值 (NPV )法如果某级教育n 年的全部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的貼现值分别用公式表示为:(二)内部收益率(IRR )法i 为内部收益率,即IRR 。

IRR 的经济含义为:一项投资在这一贴现率下,当项目寿命周期结束时,其净收益恰好能将全部投资回收完毕。

内部收益率反映了项目总投资支出的实际盈利率。

一般说来,当i≥r 时,说明该项目能取得大于或等于标准投资收益率(或目标收益率)的良好经济效益,可认为其在经济上是可取的;当i<r 时,则认为该项目不可取。

在选择方案时,IRR 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十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公共教育费用增长迅速,但人均占有水平仍然很低则该级教育的净现值 NPV=V-G 也内部收益率,它是指贴现成本之和与贴现收益之和相等时的入学人数增长迅速,但辍学率很高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教育内容不合理,教育与实际严重脱离教育体制扩大了不平等知识失业和教育的“过度”发展战略政策:教育系统外部的政策:(1)调整不平衡、信号和刺激。

(2)修改根据教育证书分配工作的制度。

(3)控制人才外流。

教育系统内部的政策:(1)教育预算合理分配。

(2)大力发展劳动力或技术培训体系。

(3)在农村中等教育中增加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的应用技术课程。

(4)限额分配。

十一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1.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经济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这种考虑主要是经济因素,但也包括心理因素。

2.迁移决策取决于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

其中,预期的差异是由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异和在城市部门成功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3.城市就业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就业率成正比,而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十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一)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其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力量”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贫困的恶性循环。

(二)具体分析: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贫困恶性循环勾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死圈,很难打破(3)政策含义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十三凯恩斯的绝对收人假说基本观点:家庭储蓄直接依赖于个人实际收入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