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

合集下载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2、现实依据:粗放型发展方式
(1)科技含量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 以上,属于打工型经济。2004年出口60亿双鞋, 平均每双不到2、5美元;出口177亿件服装, 均价为3、5美元。(2)资源浪费严重。我国 人均资源少,但浪费严重。 2004年创造的国 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消耗的能源为11%。 (3)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 放量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一、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 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背景和 性质
(1)背景:十七大作出了在全党开展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决策;当前党内 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2)性质:属于党内集中教育,是先进性 教育活动的继续,是不叫整党的整党。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30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3、直接诱因:非典疫情 科学发展观也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深 刻教训。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1、酝酿阶段(2002、11—2003、10) 2003年4月,胡锦涛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坚 持全面的发展观。 2003年7月,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上,胡锦 涛强调,必须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 察时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

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空气污染严重
据统计,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收到污 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 市的河流95%以上收到严重污染;3亿农 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 新鲜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 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 个。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 化道路,以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走一条科技 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 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 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包括工业化、城市化、 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等内 容。
随着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新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是对邓小平第 三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第一步:(2001——2010)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 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第二步:(2011——2020)使国民经 济更加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步:(2021——2050)基本实现 现代化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志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 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良好;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 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 又安定团结; 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 明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 历史任务,它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 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 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 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民族复 兴的伟大事业。 同学们要学好知识和本领,将来自觉地 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课件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课件
跨越。
13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 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 海市,已经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还没 有得到有效的满足。据2004年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00万 失学儿童。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职业活动所处的经济制度、经 济体制背景以及相关的时代、国际背景,
认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发展经济的方针政 策,增强规则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 风险意识,增强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
11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经过20年的努力,我 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战略的第 一步和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了小康水平,实现了 由贫困到温饱、再由 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 跨越。
12
总体小康的实现
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用行实 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有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
以上材料说明了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4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随着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 党中央及时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 的战略部署(P40)。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 的小康社会更加宽裕;
再经过10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8
(P4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 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 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 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探究二:看材料思考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一:我国离工 业化还有多远?
材料二:在过去15年中,中国成功实施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 略,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但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产品的国外市场萎缩,出口严重受阻。而中 国又是一个储蓄率很高而消费率很低的国家,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 美国的最终消费率为86%,日本的为73%,印度的为78%,而中国 却只有57%, 06年消费率曾降到38.9%。出口受挫,加上国内需求
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二位
一、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
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大大增强。
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尽如 人意的地方?
山 区 落 后 的 教 育
是喜是悲?
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456美元,同期 最终消费率不到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
材料三:据统计,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8%。但 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 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中国为此消耗的标准 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54%。 与此同时,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事件,越来越多 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材料四: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三大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

第5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5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民生产总值 再翻一番,人 民生活达到小 康水平
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达到中等发达 国家水平,人民 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 。
今天, 一样的 蓝色, 不一样 的感觉
六、七十年代,由于 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 蓝色制服
60年代,人们平均2个 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 并且还要凭票供应。
今天,超市出售的方 便食品,种类繁多。
基本实现现 代化
“十九大” 速递
新征程: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 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 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 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幸福生活哪里来?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当今“小康社 会”概念是邓 小平同志在 1984年3月对 日本首相中曾 根康弘的谈话 中首先提出。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
“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步 1980-1990
第二步 1990-20世纪末
第三步 21世纪中叶
国民生产总 值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 温饱问题
GDP远非“完美”——— 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 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
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 的统筹。
2006.3.徽县5岁儿童被电击昏,截掉左手,验血铅严 重超标,经检查共有368人血铅超标,其中14岁以下儿 童149人.污染源为该县有色冶炼公司 被黑灰覆盖的树叶
5
3、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 到57.35%

陈小军推荐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陈小军推荐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
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A
加快经济
结构调整 B
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的优 化与升级 1
区域经济的协
调发展 2
资料链接
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 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 给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 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 润只有1~2美元;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 美元多。
• D、改善人民生活
• 5、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消费的要求是(

• ①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 浪费
• ②要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文化氛围
• ③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习惯
• 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那么节俭了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新型工业化(内容) 工业化 城市化 市场化 国际化 社会化 信息化
中国的“硅谷”中关村
1988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00亿元,相当于北京市 GDP的18%。在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生 物医药、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形成国内优势产业集群。软件、 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收入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自主知识产权 操作系统、信息安全、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等市场占有率位居 国内第一。研发、信息服务、创意设计等高技术服务业经济 规模已经达到中关村总量的一半左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向 高技术服务业转型。连续四年新增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 100家以上,年收入超亿元企业总数已超过800家。上市公司 总数达到106家。
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 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 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 史任务,它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 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同学们要学好知识和本领,将来自觉地投 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选春天的故事.mp3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 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 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 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 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 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大家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吗?

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是高标准的小康, 具有高水平、全面以及平
衡的特点。(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视频中的小康社会有哪些特点? 1.阿杰的哥哥开面粉厂赚了钱,买了车,翻盖新 房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 治理污染,空气变清新了,环境变美了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3.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村里大事 ——民主决策 4.阿杰带侄子去科技馆和博物馆 ——精神追求提高了 5.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 注物质文明,也关注 __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 价值总和,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上 升到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我国成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 2.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实际增长超过6倍,从 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 3.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到45%左 右 4.外贸规模不断扩大——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3位, 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1.95万亿美元 5.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 国家平均水平,科学技术不断提高

最新版毛概新教材第七章-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最新版毛概新教材第七章-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 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 推进。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 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进入2005年,“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制 定“十一五”规划的任务提上日程。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 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18版毛概新教材第七章-科学 发展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二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3
3.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 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和发展的
2.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 丰富。
2004年初,胡锦涛结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经验及时阐 发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
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 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 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 识。科学发展观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 意义。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5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5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指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温饱的基础之上,生 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是低标准的小康,具有低水平的、不全面 的、不平衡的的特点。
• 低水平: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不全面:只满足了生存性消费的满足,发展性消费还没得
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 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差距明显。
全面小康是高标准的小康,具有高水平、全面及平 衡的特点。
邓小平为我国设计的三步走计划:
•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 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 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 现现代化。
•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占一定比重 •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
结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 平,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 很不平衡的小康。
六、七十年代,由于 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 蓝色制服
今天, 一样的 蓝色, 不一样 的感觉
60年代,人们平均2个 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 并且还要凭票供应。
今天,超市出售的方 便食品,种类繁多。
今天住着别墅还 觉得太寂寞
过去有三间瓦房就已满足
以前,买一辆自行车是 人们多年的梦想
过去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 是:吃过了吗?现在人们见 面的问候语是:买车了吗?
华 西 村 一 瞥
我国东西部教学条件差距惊人
车道 • 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技术进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谈一谈
• 你身边所发生的变化?经济、社会、文化 你身边所发生的变化?经济、社会、 氛围等等。 氛围等等。 • 你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看法。表示认同的方面、 你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看法。表示认同的方面、
需要得到重视的方面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小康”,在现代意义上说,是指在温饱 小康” 在现代意义上说, 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 衣足食。 衣足食。
• 2000年1月28日,广州市内环路全线通车。 年 月 日 广州市内环路全线通车。 • 2000年5月19日,《广州市城市建设管理 年 月 日,《广州市城市建设管理 广州市城市建设管理" 三年一中变"规划 正式公布实施。 规划》 三年一中变 规划》正式公布实施。“三年 年起到2001年前完成 年前完成。 一中变”规划从2000年起到 一中变”规划从2000年起到2001年前完成。 • 2000年7月10日,广州市番禺区、花都区同 年 月 日 广州市番禺区、 时举行挂牌仪式。 时举行挂牌仪式。
• 2001年11月11日,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的开 年 月 日 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 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 • 2002年4月28日~29日,省委、省政府在广 年 月 日 日 省委、 州番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 州番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广州南 沙开发建设现场会” 沙开发建设现场会”。 • 2002年6月10日,广州大学城建设正式动工。 年 月 日 广州大学城建设正式动工。 • 2003年1月2日,广州国际会展中心首期工 年 月 日 程建设投入使用,是目前亚洲最大、 程建设投入使用,是目前亚洲最大、世界 第二的会展中心。 第二的会展中心。
大道国家, 大道国家,小到个人

2.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课件

2.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课件

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协同带动转变
升 级 ③实现经济增长方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
式由粗放型向集约 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
型转变
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
. 理创新转变
18
统筹城乡发 展 推进社 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加强能源资 源节约和生 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Βιβλιοθήκη 重要性 要求 重要性4
为什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必须 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什
么? (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怎么 (3)怎样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样?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5
(1)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GDP的增加, 贯彻 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的大小的唯一指 和落 标,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片面的。 实科 (2)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 学发 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展必 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要性 (3)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②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协调
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协调。
③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可持
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根本方 法是统 筹兼顾
①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 横向 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②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现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意 实现总体小康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义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
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特 ①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②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25页PPT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25页PPT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Leabharlann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建设.ppt

10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建设.ppt

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
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防止服装贸易总额 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 界名牌,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DVD播放 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以来进 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 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同理,在经济建设中,过度采伐树木,造成环境生 态破坏,GDP却增长了;生产产品,同时把污染排放 到空气和水中,GDP也增长了。因为GDP反映增长, 却不反映资源耗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 不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白色污染 土地沙漠化
水污染
沙尘暴
白 色 污 染
我们也想上学
这看不见的背后是张家港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 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是张家港人对发展的全面理解。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反映了张家港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巨大的发展,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保护了生态环境,健 全了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得到了全面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复习回顾
1.为什么说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从微观上说,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说,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如何看待我国人民的“总体小康”?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到上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 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 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总体上达到小康。 但这个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 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结构调整
资料链接
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 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 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 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圆; 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防止服装贸易总额的24 %,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国 彩电、手机、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 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以来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 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 利持有者。 问:请你说说中国企业利润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1页,找出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的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是什么?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 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 争力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城镇人口 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 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 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1页,找出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的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时间: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1)经济实力: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 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2)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 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 (3)政治文化: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权利更 加充分,公民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更高,充满活 力和安定团结的国家 (4)国际关系:更加对外开放,更加具备亲和力、 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中国共产党 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

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
2、总体小康的实现
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 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 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 平,人民的衣食住用行实现了由贫困 到温饱、再有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 越。
华 西 村 一 瞥
我国东西部教学条件差距惊人
太湖美?!
畸形动物,人类文明 的牺牲品
吃什么好
30多年跨越的3个台阶

第一个台阶: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个台阶:实现总体小康,城乡居民生活水 平进一步提高 第三个台阶:迈向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快 速增长


请阅读课本40页,找到
“新三步走”指哪三步
“新三步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具 体化
(1)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 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 宽裕; (2)再经过10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8.1 48.2 23.7
18 49.2 32.8
11.3 48.6 40.1
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 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 展滞后,三大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
中国 美国
(2)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和水平;
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
全面小康的特点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笔记
◇请看课本42页找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 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
带血的GDP
成绩面前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占一定比重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
所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 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 的艰苦奋斗。
1、综合国力由弱到强,GDP从占世界1.8%升至6%,成为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GDP(国内生产总 值):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的产品和服 务的价值总和,是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 水平的主要指标
2、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倍,实现从 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
3、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 18%上升到45%左右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GDP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 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 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 和。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 那么中国是世界强国了吗?
今天,超市出售的方 便食品,种类繁多。
今天住着别墅还 觉得太寂寞
过去有三间瓦房就已满足
以前,买一辆自行车是 人们多年的梦想
过去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 是:吃过了吗?现在人们见 面的问候语是:买车了吗?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什么叫小康? “小康”,在现代意义上说,是指在温 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 到丰衣足食。
片 面 追 求 经 济 快 速 增 长
一系列社会问题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树 立 科 学 发 展 观
(一)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 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等内容。 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就是坚持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 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 得到充分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土地沙漠化
水污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警示?
白色污染 沙尘暴
但是GDP远非“完美”———
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
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 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 的统筹。 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 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 又少了几条?
4、外贸规模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3位, 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19500亿美 元
5、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 平,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 发展
今天, 一样的 蓝色, 不一样 的感觉
六、七十年代,由于 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 蓝色制服
60年代,人们平均2个 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 并且还要凭票供应。
分析提示:①GDP增长了,社会财富没有相应增加,因为GDP的 增长是以汽车高速行驶造成的大小损失带来的,GDP的增长甚至与 汽车事故造成的损失相抵消。 ②无益。因为片面的经济增长,没有实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 “没有发展的增长”。
1、对面而来的两辆汽车平安驶过,没有事故,没有损失,也没有产生 GDP。 2、这两辆汽车发生刮蹭,发生小事故,造成轻微损失,两车修理创造GDP2000元 3、这两辆汽车猛烈相撞,发生大事故,两车报废,再造两车创造 GDP20万元。 问题: (1)从这个极端的例子来看,GDP增长了,社会财富增加了吗? (2)这种GDP增长,对改善人民生活、国家的发展有益吗?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小康的提出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 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 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 邓小平同志又多次重申“小康”概 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
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1981年-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1991年-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 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实现现代化。
材料3: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在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城乡之 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收入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存在。按照2006 年数据,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DP的比值是3.26:1.09:1;上海 人均GDP达到75990元,而贵州只有5750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看, 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将近1.2万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 足3600元。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要实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中国工业化面临严峻的资源约束



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一些沿海 地区的人均耕地不足0.8亩。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全 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 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在2004年的国内需求中,约有50%的铁矿石和铜矿、 33%的铝土矿、40%的原油和44%的木材依靠进口 满足。
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 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由大变强。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怎么办?
西部
东部
中部
(3)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保持东部继续发展;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振兴东北部老工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