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当代社会学理论-当社笔记最终版--于海、徐珂

合集下载

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

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

医学社会学复习整理一、医学社会学的溯源和发展二、医学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三、疾病、健康的社会文化观也谈谈医学是什么?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科学技术辞典》医学一方面被看作是一门科学,另一方面被看作是一门技艺。

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医学是一门科学,就其应用而言,它是一门技艺。

由此我们得出下面两个定义:医学科学以研究疾病为对象;医术以维护和恢复健康为目的——G.H.Roche一、医学社会学的溯源和发展1、什么是医学社会学?医学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疗领域中的社会角色、角色关系、角色流动、医疗社会组织的交互作用以及医疗领域与整个社会生活的互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一门学科,其关注点是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原因及其影响。

医学社会学的发展(之一)1894年,查尔斯·麦金太尔(C ·Mcintire)在论述社会因素对健康重要作用的论文中第一次使用医学社会学这一名词;1927年,伯纳德·斯特恩出版第一部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医学社会学的著作《医学发展中的社会因素》;《社会阶层与精神疾患:一项社区研究》美国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建立医学社会学的发展(之二)赛奇基金会与《医学中的社会科学》出版医学社会学发展滞后于其他社会学领域1959年,美国社会学协会成立正式的医学社会学分会,其学术地位得以确立20世纪40年代末,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发展医学社会学成为美国社会学最大的分支医学社会学在中国(三个阶段)1879——1952年前,医学社会学引入和初创阶段。

社会学和医学社会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用西方社会学理论实证研究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并产生一些理论成果。

主要关注点是人口与社会发展、贫困生活与健康状况、儿童福利保健1897 年严复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1873 年所著The Study of Sociology 一书译成中文,冠名为《群学肄言》,标志社会学在中国产生。

现代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现代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建构主义
韦伯和齐美尔认为,人的行为和自然客体的行为有着根本的不同。人总是积极主动的建构
社会现实的行动者,其行动方式则要看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理解其行为的,以怎样的方式赋予其行为以意义的。因此,社会学的观察者必须对参与者确立的意义作出解释,即赋予意义。
舒茨 现象学社会学关注的重点是行动者通过哪些方式,将感觉材料转变成各种类型化或心智图像来解释社会世界。
5、人类的互动当中会产生出一些固定模式,因此不是意义的所有部分都必须进行不断的重新协调。这种突生的模式构成了社会生活中理所当然的、大规模的安排。
6、不过,行动理论还是通常从特定个体或个体类型的角度上看问题,强调对直接的、日常的社会经验给出描述和说明,而不是在理论上阐述持续的、大规模的结构安排。
韦伯和齐美尔寻求在唯物论和观念轮之间开辟新路,主张社会既不是产自精神,也不是产自经济结构,而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意义显然在这个分析中占据了核心位置,对此韦伯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一开始,韦伯就提出社会学家可以探索的意义有两种:一种是行动者在其生活经验中实际上赋予的; 另一种是观察者可能赋予假设类型的行动者的类型化意义。在后一种情况下 ,你能够探求类型化意义,比如说,当邮递员把信件放在信箱中时,对他这时的行动意义的理解可以不涉及任何一个特定个体。
罗默的观点
再论埃尔斯特:粘合剂

第4章结构:决定经验的隐秘模式
弗洛伊德:强制性的思维
列维——斯特劳斯:原始的思维
马克思:矛盾对立的思维
社会结构的当代理论
吉登斯:建构主义的说法结构 系统 结构二重性。
帕森斯:功能主义的说法
第一结构主义阶段:模式变量的排列组合
第二结构主义阶段:灵活的理论论述
帕森斯按照两对两分法安排功能必备项:其一,看他们是关系到为系统的维续提供手段, 在此意义上把它们说成是工具性的,还是关系到目的或目标状态的选择,在此意义上把他们说成是满足性的;其二,看这些需要是必须在系统之内得到满足,还是在系统之外得到满足。通过对二分法作交叉分类,帕森斯得出功能必备项的四重类型学如下:

复旦大学法律与社会笔记1

复旦大学法律与社会笔记1

法律与社会第⼀讲 法律观的演变及从社会的⾓度看待法律⼀、⾃然法学的法律观⾃然法学是以⾃然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流派,它是古⽼的、历史最为悠久的法学流派。

(⼀)基本观点•法律是⼀种超验或抽象的正义准则,⼀种超越⼈类所制定的规则之上的更⾼的法律体系。

这种法律或者是整个世界所固有的,或者是神造的,或者源于⼀种抽象的⼈性。

•(在此观点《中华⼈民共和国刑法》仅代表⼀种意志。

)•(⾃然法:源于神造的,抽象的⼈性。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从最⼴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出来的必然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

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它的法;⾼于⼈类的’智灵们’有它们的法;兽类有它们的法;⼈类有它们的法。

”•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在任何事物上都绝对依赖于造物主,他必须在各⽅⾯都符合造物主的意志。

造物主的这种意志就被称为⾃然法。

当上帝创造物质,并给予它运动的原则时,上帝就建⽴了这种运动的永恒⽅向的某些规则;同时,当上帝创造了⼈并给予他在⽣活的各个⽅⾯以决定⾏动的⾃由意志时,上帝规定了某些有关⼈性的不变的法律,从⽽在某种程度上调整并限制那种⾃由意志,上帝还给⼈以理性的天赋去发现那些法律的⼤意……上帝所规定的只是建⽴在那些正义关系中的法律,这些关系存在于事物本性中,先于任何实在法规。

这些就是有关善与恶的永恒的、不变的法律,也就是造物主⾃⼰在其所有施舍中都遵守的;⽽就它们对⼈的⾏为是必要的⽽论,造物主使⼈们具有发现它们的理性”。

•(法典:法学家起草,供议会讨论)•(他认为法是上帝的意志。

)(⼆)⾃然法的特征超验、超越、普适、永恒、正义、理性可以发现但是不能创造或变更的。

(⽐如⼤家都做得事情不⼀定是法律)西塞罗:“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它与⾃然相吻合,适⽤于所有的⼈,是稳定的,恒久的。

不可能在罗马是⼀种法律,在雅典是另⼀种法律。

⼀种永恒、不变的法律将适⽤于所有的民族,适⽤于各个时代。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
典型化
解释性
创新
• (2)多维的社会结构观
• 应变行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集体性结构 环境之中。而构成行动环境的要素或系 统有三种:人格、文化和社会。
人格
行动的内部环境
文化
社会
行动的外部环境
行动是在心理、文化和社会环境之间的流动(flow)
行动具有权变的特性。 提供真实的目标:
社会系统 文化系统
a.政治权威机构和劳动分工; b.团结的成分; c.规范
• 在现代法人结构中,由于各种职位之间缺乏沟通和共 识,个人依据理性选择原则很有可能采取相互不合作 的行动,例如在金融危机时,股东和储户竞相抽回资 金。
• (2)公共物品困境
• 公共物品困境是指某些成员缺乏动机为创造公共 物品或消除公共灾难做出贡献,他们宁愿坐享其 成。
• 这种困境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公共物品的性质 使它不能被私人占有,而只能共享(由此产生了 “搭便车”、“损害公共财产”等现象),另一 方面是由于随着法人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平均 每个人在公共物品中蕴涵的利益越来越少,这使 个人对公共事务越来越缺乏控制(由此产生了“ 参与动机减弱”、“政治冷淡”等现象)。
当代社会学
常人方法学(加芬克尔)
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特点
(一)行动的权宜性
• 常人方法学关于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第一个发现 是行动的权宜性,即行动者的行动并非按照事先 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根 据场景条件,依赖自身“永无止境”的努力完成 的。
(二)行动的局部性(行动的场; b.认知参照、道德和价值分类; c.符号系统
人格系统
a.解释性; b.算计性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论
• 理性选择的基本含义:
• 在特定情境中,虽然有不同的行为策略 可供选择,但理性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 优策略以满足自己的偏好,并以最小代 价取得最大收益。

当代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及观点

当代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及观点
当代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及观点
●功能主义理论 宏 观
●冲突论
微观 :●互动论
●交换论
一、功能主义理论
1.理论渊源
2、生代物表学概人念物和术语的借用
斯宾塞
马林诺夫斯基
孔德
涂尔干 默顿
拉德格里夫布朗
3、形成时间:
帕森斯
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 60年代的西方社会学中
4、基本观点
侧重于对社会系统的结构进行功能分析
区分交换形式: 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 用交换过程解释权利与不平等等现象
谢谢倾听!
孔德
斯宾塞 涂尔干 马林诺夫 斯基 拉德格里 夫布朗
帕森斯
默顿
借助生物学的概念和术语创立社会学
社会有机论
有机团结
功能总是意味着对某种需要的满足
假定社会存在一种必要条件使它的组成部 分实现最低限度的整合 企图对涂尔干、韦伯、帕累托三人的古典社会 学理论进行综合,构建一个普遍适用、包罗万 象的巨型理论 反对巨型理论的企图,提倡建立中层理论分析 有限的经验现象:功能分析应从描述开始
3、交换论者的观点
1)乔治 . 霍曼斯
交换理论的创始人。
他认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
的基本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根本上是一 种交换过程。解释人的的行为的理论命题:
①成功命题
④剥夺——满足命题
②刺激命题
⑤攻击——赞同命题
③价值命题
2)彼得 . 布劳
他认为,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的活动,是 个人在交往中为了获取回报而有真正得到回报 的自愿性活动,这种关系存在于密切的团体或 社区中,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3、代表人物的观点
1)达伦多夫

当代社会学理论

当代社会学理论

当代社会学理论1.吉登斯结构-行动二重性理论吉登斯指出,以往的研究大多分别专注于社会生活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并将二者对立起来加以片面论述。

这种二元对立的研究方式,是一种分裂社会,误解人生的思维方式。

只有克服这种二元对立模式,才能正确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展开,不断虚构的社会生活。

因此吉登斯提出,以结构的二重性原则,来取代主客二元论。

他说:“我们必须从概念上把这种二元论重新建构为某种二重性,即结构的二重性,这一假设正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

”吉登斯的观点是:客体主义强调社会中的结构、制度、制约性,主体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

这两种因素在社会生活中是实存的,既不可简单否认,又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这些因素通过人的行动而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一方面,社会本身存在结构,人们按照原有的结构关系制约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人们不仅可以一起自觉性认识原有社会结构,调整自己的行为,而是按照自己在行动中不断产生的新要求来调整行为规则和社会制度,进而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结构从客观上的制约地位转入主观的创造过程中。

1.人服从结构,结构制约人的行动;2.人创造结构,结构适应行动。

于是,社会结构由此而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创造性两种品格,而且,这两种品格是融合而存的。

由此所谓的结构二重性,就是结构既作为自身反复不断地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又是这种行为的结果。

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2.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在贝克看来,现代性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断裂,在20世纪后半叶之前的现代社会是古典工业社会(阶级社会),现在已经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式——风险社会。

阶级社会正在不断的向风险社会转变。

与以财富生产为核心的工业社会不同,风险社会的轴心原则是风险的分配,风险生产的逻辑统治着财富生产的逻辑。

风险和财富一样是要分配的东西,但两者所关涉不同的利益分配逻辑。

和财富一样,风险也附着在阶级模式上,只不过以颠倒的方式:财富在上层聚集,而风险在下层聚集。

社会学笔记(珍藏版)

社会学笔记(珍藏版)

《社会学》根据一般常识来判断一下,在下列关于自杀及其原因的判断中,哪一条是正确的?1.因为妇女具有依赖性,受压抑、受性因素影响,所以她们比男人自杀率高。

2.年轻人比老年人自杀率高。

一个人年轻时,生活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最强。

3.很多人在节日自杀,因为这时候一些人最感寂寞、最感沮丧。

4.当传媒中不断地谈到其他人自杀时,受其影响,人们更易于自杀。

1.生物学的解释生理或机体因素比如生化的不平衡2.传记学的解释一系列事件导致自杀行为(记者们常用的方式)3.心理学的解释个人心理过程、人格气质、精神状态等等第一章导论一、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社会学的研究方式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二、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一)经典人物1.孔德2.斯宾塞3.马克思4.迪尔凯姆5.韦伯(二)近现代社会学的发展1.芝加哥学派2.帕森斯、默顿3.欧洲的吉登斯、福柯三、社会学理论理论视角或理论范式:1.功能主义视角2.冲突论视角3.互动论视角四、应用社会学体育与社会:理论视角之应用1.体育的功能2.冲突论视角3.互动中的体育应用研究的五个主要类型:评估研究、社会实验、政策取向的社会调查、社会预测和社会监测与描述五、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医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企业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认为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

吉登斯在谈到社会学的想像力的时候,曾经举了一个喝咖啡的例子。

社会学的主要目标是推进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理解。

社会学的视角帮助我们去理解影响一个问题的多方面的社会因素,帮助我们去理解整个体系是如何运转的、是如何联为一体。

参考书目1.《社会学是什么?》,邱泽奇,北京大学出版社2.《社会学》,(美)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社会学》,(英)安东尼•吉登斯,北京大学出版社4.《社会学的想象力》,(美)赖特•米尔斯,三联书店5.《社会学思考》,(法)艾德加•莫兰,上海人民出版社6.《通过社会学思考》,(英)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我国社会学发展状况一、解放前二、52-83年三、83年之后至目前状况社会学课程的作业要求1.运用某一社会学理论对现时热点社会现象进行社会学分析2.课程论文根据资料记载,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历时3个小时。

当代社会学理论总结简明版[5篇]

当代社会学理论总结简明版[5篇]

当代社会学理论总结简明版[5篇]第一篇:当代社会学理论总结简明版当代社会学理论总结一、试评述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

理性行动理论是80年代兴起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学派,它不仅用于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还试图解释更广泛的社会行为。

(一)、理论背景**理性行动理论是建立在个人行动具有目的性这一基础上,以“理性人”为出发点,以“个体方法论”为倾向,其行为假设是“行动者的行动原则是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

**理性行动理论吸收了交换论,新古典经济学,博奕论的一些观点,在理论模式上借用了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模型和均衡分析方法,致力于建立一种以个人理性为基础的社会行动理论,通过各种数学模型说明社会系统中微观与宏观相互过渡的各种途径,并全面解释分析各种社会行动,如交换行动、法人行动和规范行动。

(二)、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科的理论在两个分析层系展开,一个是基本行动层次,另一个是系统行动层次。

基本行动是指两个行动者相互依赖的行动,与此相联系的概念是:行动者、资源、行动者的利益,简单社会关系(权威关系、信任关系)。

系统行动包括更多的行动者,与此相联系的概念是:复杂关系(权威结构、信任结构)、社会规范、社会资本、法人行动。

**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通过交往和交换行为形成,反过来对人的行为有制约作用。

科用行动系统的四个基本概念——控制分布、资源价值、行动者的实力和事件的结果,建立了在个人理性选择基础上分析社会行动的理想模型,指出了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变的途径和机制。

(三)、科重点分析了法人行动和现代社会结构**法人、法规的起源是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学说,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罗尔斯的“两个道德原则”和诺奇克的“自由主义原则”。

**区分了三种形式的最优法规:个人最优、效益最优、影响力最优。

**分析了法人和自然人的关系,法人是通过自然人将其权力转让给一个共同权威机构而形成的,法人行动的目的是为自然人获取共同利益,但法人行动的基础不是个人动机,而是在内部交换中形成的各种利益;法人行动的模式是自然人将全力交与法人,法人再把权力委托给代理人;控制自然人的手段是社会规范和社会资本,控制法人的手段是加强管理、法律和税收政策。

社会学研究阅读书目

社会学研究阅读书目

社会学研究阅读书目一、社会学理论部分《现代西方社会学》,[美]尹恩•罗伯特,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社会学》(上、下),[美]戴维•波普诺,辽宁人民出版社,《社会学概论》,[日]横山宁夫,上海译文出版社,《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理论的结构》,[美]乔纳森•H•特纳,华夏出版社,2001《社会学理论》,[美]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现代社会学理论》,[澳]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社会理论的基础》, [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论理论社会学》,[美]罗伯特•金•默顿,华夏出版社,1990《社会学二十讲》,[美]杰弗里•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美国阶级结构》,[美]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当代中国社会流动》,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中国社会分层》,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李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李强,鹭江出版社,2000《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李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一座城市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俞礼祥,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非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层》,卢福营、刘成斌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社会公正论》,吴忠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景天魁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断裂》,孙立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自杀论》,[法]埃米尔·迪尔凯姆,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德]马克斯·韦伯,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西方社会学理论》,黎民、张小山,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5《社会学主要思潮》,[法]雷蒙·阿隆,葛智强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8《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没》,[美]乔纳森·特纳,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2001《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谢立中主编,江西人民出版,1998《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社会理论指南》,[英]布赖恩·特纳,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2003《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价》,鲍晓兰主编,三联书店,1995《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王政、杜芳琴主编,三联书店,1998《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大出版社,2005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赵旭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文化:社会学的视野》,[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周晓红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 《象征理论》,茨维坦·托多罗夫,王国卿译,商务印书馆,2005《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文化理论关键词》,丹尼·卡瓦拉罗,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孙隆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西方文论关键词》,赵一凡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陈立旭,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应用社会学》,李强主编,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三联书店,1997《当代学术通观》人文科学卷上下册、社会科学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二、社会学方法部分《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葛兆光,三联书店,2005《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陈向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德尔伯特·C·米勒, 内尔·J·萨尔金德著,风笑天等译,重庆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英]安东尼·吉登斯,田佑中、刘江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3三、专题之一:后现代理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波林·罗斯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后现代转向:社会学理论的新视角》,辽史蒂文·塞德曼编,宁教育出版社,2001《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杨念群,《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

社会学十大概念读书笔记

社会学十大概念读书笔记

社会学十大概念读书笔记社会学概论的读书报告<社会学概论>读书报告三、认识1、中国社会学理论渊源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新编》从上面可以看到,最初的道德规范塑造了民众的心态,使民众进行着不同层面的社会化,最终成为一个民族中的人,一个大社会的人。

如今,每个人都是现代人,又是传统人,又是涵蕴着传统意味的现代人。

理解社会,就要从社会中的人出发。

从根本上理解社会,莫过于去理解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去研究民众心态,从而将研究成果加以应用,促成更深层面的社会变革。

最初的社会改革家,在积极吸收西方社会学说的同时,毫无例外地向几千年前的儒家思想寻找理论根据。

严复借用荀子的名言精辟地阐释了社会学的概念,并提出了贵民亲民的思想,这与儒家爱民的思想十分相似。

康有为主张开民智,“养兵富国教民强兵”,这种社会教化思想可以从孔孟的学说中找到依据。

更为重要的是,康有为认为,孔子是改革的先师,应立孔教为“国教”。

谭翤同的“仁-通-平等”的社会观,体现了儒家的关怀――仁者爱人。

他对于孔子的礼也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应实行的是“依仁而行”的礼,这一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扬弃与创新。

章太炎的社会控制学说也体现除了荀子的“分”的思想,“合群明分“即是为了建立合乎道义的社会秩序。

那些传统的社会思想,传统的文化,具有朴素性。

但历经时间的洗礼,仍然以穿透时空的热度温暖当世的人们,告诉人们究竟往何处去。

对于今日的社会学研究而言意义也十分重大。

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更要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对待传统文化,要从过去汲取力量以应用于当日,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赋予它以现代的意义,指导与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乃至让传统文化获得世界性话语地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

社会学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社会学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社会学基础知识笔记整理————————————————————————————————作者:————————————————————————————————日期:第二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这两类观点影响至深,后世的许多定义多为这两类观点的变形或混成。

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学者中,既有主张第一种类型的观点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

但他们都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为指导的,都赞成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3)至于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作是第三大类,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社会学概念: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的功能一,认识和改造社会;二,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三,构建和谐社会。

二、社会1.社会及其构成(一)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西方学者对于“什么是社会?”有两种基本观点。

一是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德等。

二是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G?齐美尔、法国的迪尔克姆等。

以上两种观点各执一端,虽然包含了某些合理因素,但未免失之偏颇。

现代世界体系

现代世界体系
1580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一个国王 之下连成一体,统治三个海外帝国: 西班牙美洲的白银帝国,印度洋的香 料帝国和南大西洋的蔗糖帝国。并在 西非安哥拉、刚果建立拓殖地,呼应 南美巴西的开发。
1588年,英伊丽莎白埋葬西班牙无敌 舰队,西班牙霸权从此一蹶不振,荷 兰、英国和法国的霸权随之兴起。
Wallerste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Immanual Wallerstein develop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volved in the rise of the modern world.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essentially capitalist in nature, followed the crisis of the feudal system and helps explain the rise of Western Europe to world supremacy between 1450 and 1670.
Spain and Portugal during 1500-1600
1493年,西班牙首次殖民美洲 ,并将欧洲人认为的新世界划 为葡属殖民地与西属殖民地
葡萄牙:发现印度航路后,葡 力图成为欧洲香料的供应者, 沿非洲海岸,印度洋北岸和马 来群岛建立贸易站和要塞,并 开辟从莫桑比克,果阿(葡萄 牙驻东方总督首府),霍尔木 兹岛(国际香料转运站),马 六甲(大香料市场)到澳门的 航路,在此航路上,葡萄牙人 敲诈勒索,无人匹敌。十六世 纪三十年代,葡萄牙拓殖巴西 ,使用奴隶劳动开辟蔗糖产区 。
本章重点介绍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的“反市场的资本主 义”理论和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论,提供了一种 既不同于自由主义的也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 论,它的视野是世界主义的,而其立场是批判的。它对理 解和分析今日全球化的形势及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的关系 仍有启发意义。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专硕笔记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专硕笔记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专硕笔记1、简述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1)思想背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助人思想,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等,是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最早的思想来源之一。

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和平等权利,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应特别指出,社会福利观念从“个人责任观”向“社会责任观”的转变,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时代背景:工业化、市场经济等在欧美的推进,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这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基本的时代背景。

①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转型加速了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的解体。

②工业化、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愈益两极分化,激烈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破产,使工人、农民变成赤贫者,激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③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关系,将以初级关系(血缘、地缘关系等)为主的社会变成了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

2、谈谈我国现阶段发现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1、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尖锐性十分突出。

这些社会问题需要靠适当的社会政策来化解,靠体制改革来解决。

2、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需要也在提高。

这些社会需要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工程,发展社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被提上日程。

3、为响应党中央关于政府转变职能的号召,一些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也相继淡化管理职能而强化服务意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市场经济制度对社会工作有推进的作用。

有利条件:(1)社会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考证比较容易,门槛低;(2)中国目前存在大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缺口,需求量大,有利于社工发展;(3)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民生及公益方面的问题,社工的存在让受助者更了解这一专业,也有利于社工思想的传播;(4)中国公益项目也处于起步阶段,公益思想的传递有利于社工开展工作;3、试述社会工作督导的几种主要方式:个别督导:定义:最传统的督导方式,由一名督导者对一名被督导者用面对面的方式,定期、定时举行讨论。

复旦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整理(于海徐珂)

复旦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整理(于海徐珂)
第一章:绪论 一、社会学理论的分类 1、按照理论出现的年代来分类. 2、按国家分类,例如德国的、美国的社会学等。 3、按理论的主题或概念为中心分类,如功能学派、冲突学派、交换学派、符号互动学派等 就以理论具备的共同概念来分类的。 如功能主义 (斯宾塞—迪尔凯姆—帕森斯—默顿—亚历 山大) 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分野 客观主义社会学:(唯科学主义)客体主义 objectivism,从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结构 功能主义、社会冲突理论。 主观主义社会学:(人本主义):主体主义 subjectivism,韦伯、符号互动、 学。 (一)、研究对象上:客观主义:社会学应以那些外在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所左 右的现象为研究对象, 强调与自然科学的一致性。 主观主义: 强调学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和社会构成,它对应着秩序。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发展和变 化的规律,核心是社会进步。 ①人性与社会秩序 人性就是感情、才智和行动。人的行动不是由才智支配的,感情才是行动的动力。 对感情作了利己主义和非利己主义的区分。人首先是利己主义的,求食、性欲、母性等都是 纯粹的利己主义禀性。但又不是完全利己主义的,非利己主义的禀性从一开始就存在。 一种社会结构是否对社会秩序作出贡献,关键在它能否有利于人性的发展,约束利己主义, 使利己性与利他性协调。 ②家庭与社会秩序 社会有机体不能归结为个人,它是由一系列社会机构组成的。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 家庭关系是人类本性中利己、非利己性最和谐的结合。家庭是服从与被服从、统治与合作关 系的统一,能有效地养成人们服从于社会秩序的必要品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秩 序的重要基础。 ③宗教与社会秩序 社会的和谐一致是以宗教信仰的一致为前提的。 因为宗教本身包含了三方面内容: 精神方面 是教理;感情方面是仁爱,有利于非利己主义的禀性;宗教制度使个人能严格地服从于超越 个人利益的社会目标。宗教是一个促进非利己主义,约束利己主义的重要机制, ④劳动分工与社会秩序 劳动分工和由分工引起的经济合作也是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 劳动分工越发达, 人与人之间 的相互依赖性就越高,就越有助于促进社会团结。但是劳动分工也有消极的一面,可能助长 个人主义, 分工使社会分化为许多小集团, 他们之间有利益上的相互竞争会使社会团结受到 损害。政府作为社会总精神体现者而存在是必要的。 第二节:赫伯特 斯宾塞 一、社会有机论 1.社会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斯宾塞是从唯实论立场出发来解释社会的 。 2.社会作为一个实体, 就有与组成它的个人不同的个性, 这种个性使它与生命有机体在许多 方面表现出一致性。 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共同性: ①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一样,处在不断的生长和发展中,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②随着发展,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结构都会日益复杂化; ③无论是社会有机体还是生物有机体,结构的分化都伴随着功能的相应分化; ④结构和功能的分化的同时,有机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日益密切; ⑤随着有机体进化程度的增加, 其内部组成部分也不断趋向有机化, 成为相对独立的小有机 体; ⑥由于内部组织单位的独立性, 当有机体整体生命遭到损害时, 其个别组成部分还可以存活 一段时间。 生物有机体 摄 取能 源的营 养 循环系统 系统 神经系统

徐珂社会学导论考试内容整理及名词解释答案

徐珂社会学导论考试内容整理及名词解释答案

徐珂社会学导论考试内容整理及名词解释答案1 名词解释(6选4=16)(黑色:考过1次。

红色:2次。

紫色:多次。

棕色:0次)理想类型理想类型分析法是韦伯创立并运用的研究方法。

理想类型是是一种分析概念或逻辑工具,是高度抽象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类概念。

如“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天职观”、“科层制”等等。

对理想类型的分析,主要包括比较不同理想类型的本质特征,分析不同类型之间的结构关系,并根据机构一致性的原则,来解释事物或现象的原因。

社会事实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

社会唯实论社会是超越个人的客观存在。

社会先在于个人、外在于个人,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社会学应该当把社会当作对象来研究。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对个人发挥主导作用。

社会唯名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个人,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对社会发挥主导作用,人们的行动构建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

初级群体就是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次级社会群体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各类社会组织,如公司、政府机构、学校。

)实证主义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对社会的研究;由经验事实验证,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

社会闭合social closure社会闭合即是社会中占相对优势地位的阶层为保护本阶层的利益而制造的一种与其他阶层的隔离或限制。

文化采借对外来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的借用,两种文化接触后发生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互相采借对方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普遍现象。

家庭家庭是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一般而言,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时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

社会学教程笔记[1].doc.

社会学教程笔记[1].doc.

社会学教程笔记罗于庆第一章认识社会学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学一、研究对象1.代表性的观点社会系统论费孝通: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规律。

社会关系论吴铎:社会学研究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

郑杭生: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论杨心恒: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

2.正确把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肯定真存在理解其差异相信能揭示3.初步定义(社会行为和人类群体)研社会学是系统的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社会关系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是如何构建和变迁的。

——理查德·谢弗。

二.已经角度(整体性)1.不同学科的已经角度Eg:"腐败"政治学权力(完善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经济学价值(加大惩罚力度)伦理学道德(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学整体性2社会学已经角度的独特性*关注社会如何塑造人民的社会行为Eg:人们为什么会离婚?心理学关注动机/人格等心理因素经济学关注第三者插足/子女教育问题生理学关注健康状况/性生活等生理因素社会学关注社会地位/家庭功能等社会因素*关注人们的行为如何塑造社会离婚率的增加高度宽松的社会网民增加网络社会重现正式规范法治社会普遍始于计算机信息社会三.研究方法,系统客观(与常识的区别:常识凭借有限的经验,社会学知识来源于系统客观的研究)1.提出问题的方式*关注整体而非个体Eg:人们我为什么会自杀?心理学什么动机/人格导致A自杀经济学什么事件导致A自杀生理学什么物质导致A自杀社会学什么社会属性导致丹麦自杀率较高2.研究问题的方式*注重系统性和客观性Eg:努力读书会获得好成绩吗?宗教神学信念(天道酬勤)文学想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哲学思辨(天才出于勤奋)社会学实证(收集数据,分析计算相关系数)3.解释原因的方式*社会取向而非自然或者心理Eg:自杀原因的可能解释心理学孤僻性格或精神创伤经济学失恋或者破产生理学内分泌失调或脑功能障碍社会学人们融入社会的程度低四,学科性质1对学科性质的认识历程*科学的女皇(孔德的科学层次论,科学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排序: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属同一体系社会学处于最高位置*等同于社会学(Sociology=Social science)社会学实际上成为包罗万象的社会科学*剩余社会科学在社会研究领域,出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除外,社会学研究剩余部分*社会科学中的一员2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综合性综合性研究社会的各个方面综合运用多学科体系*具体性与抽象的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同*社会科学其学科对象和学科方法有着不同之处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一、社会学的创立1.社会历史条件*历史背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使欧洲社会步入转型期,在19世纪40年代催生了社会学。

社会学导论笔记-徐柯

社会学导论笔记-徐柯

Introductory SociologyLecture1: What is sociology好奇不是源于无知,而是来自于对自己先知的认识。

✧社会学在中国传入时期:社会学最早在中国出现是1891年,康有为提出群学,谭嗣同后称作社会学;严复在1898年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严复译作《群学肄言》1903年出版);发展时期:1902年章太炎翻译日本人作品《社会学》;1913年上海一个教会大学美国学者开了社会学系;1914年王宠惠在复旦大学开群学(中国人自己开社会学最早的)建设时期:孙本文、许士廉、陈达、晏阳初、张鸿钧吴文藻、费孝通(必须记住这两人)(其中费孝通师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大家,著有《乡土中国》)潘光旦:最早引入西方性学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1952年国家院系大调整历史唯物主义取代社会学1978年重建社会学✧Intended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社会学就要研究上面两者的关系:有意图行为和无意识后果如:新闻自由本身是为了实现公共性事务的公开透明,随时间发展出现了公共领域的私人化和私人领域的公共化。

新闻界开始关注私人生活,甚至过分关注。

(因为很多公共事务的知识层次很高,普通人不了解,根本无法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等)✧Peter Berger皮特·伯格《社会学的邀请》提出四个社会学的动机i.Debunking motif暴露性动机对遮蔽住的内在逻辑的揭露社会学家希望从实际从基层去了解,而非仅从制度的表面。

他们要把制度把意识形态揭开,看人们究竟怎么生活。

潜功能和显功能:社会学要研究的是潜功能如学校的潜功能:管理未成年人、培养人际关系、减少就业压力、提供能力证明、改变观念和态度比如揭示为什么中土只说“众生有性”而不说“一分无性”(印度提倡“一分无性”)这是因为中国自古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而印度是个有等级的社会。

又比如揭示为什么净土宗现在中国佛教的主流,为什么当时从渐修变成顿悟这是因为宗教团体总是希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要适应这些人的需求。

社会学导论(复旦徐珂)历年考题

社会学导论(复旦徐珂)历年考题

一、名词解释1、自我认同实现自我的发展和确定个人的身份,从而形成一种关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同周围世界关系的独特感觉的持续过程。

2、非正式群体(组织)按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的功能划分,不是由上级社会结构组织起来的,而是在成员个人倡议的基础上建立的。

3、自致地位4、失范涂尔干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由现代世界的变迁过程所引发的茫然感和绝望感,从而导致社会规范丧失其对于个体行为的控制。

5、社会化儿童培养出对于社会规范与价值观的意识、并获得一种独特的自我感的社会过程。

尽管社会化过程在婴儿期和儿童期格外重要,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延续一生的。

任何人类个体都不能避免接触周围其他人的反应,在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这种反应都会影响喝矫正自身的行为。

6、印象管理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观念,指的是当人们在见到他人时,通过有选择的隐藏或表露来“管理”或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7、镜中自我8、扩大家庭不仅包括一对夫妻及其子女、并且包含一些近亲的家庭群体,他们生活在同一家户,或者彼此保持经常性的密切关系。

9、先赋地位基于生物因素的社会地位,诸如种族、性别或年龄。

10、法理型统治11、实证主义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试图探寻、归纳其中包含的规律,而不是仅仅在理论层面进行探讨的科学研究方法。

12、解释性理解13、核心家庭指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组成的家庭。

具有婚姻、血缘两个纽带,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类型。

15、法理型统治16、阶级意识17、非正式结构18、社会事实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受方式。

通过社会的强制力施加在每个个体之上。

具有先在性、外在性的特征,对人有强制力。

19、次级社会化20、初级群体以成员的互动关系为划分标准,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

(比如家、邻里、玩伴) 21、社会闭合22、理想类型23、作为异化的宗教二、简答题1、简述孔德的知识发展三阶段2、简释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中的地位范畴,并举例说明3、列举有机团结的主要特征4、简述社会唯名论的基本特征及思想渊源5、简述社会唯实论6、简述实证主义7、简述科层制的特征8、简述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9、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进化论的主要观点10、功能主义的社会视角11、谈谈学校教育制度的社会功能12、简述涂尔干的机械团结概念和有机团结13、韦伯的三种合法统治类型14、乱伦禁忌的功能主义解释三、论述题1、何谓法理型权威?它与克里斯马型/传统型权威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并联系现实,谈谈法理型权威和中国社会现代化之间的联系2、涂尔干说:社会事实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而不是因为它是普遍的,所以才是集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帝国主义形成了*^* 推荐旁听 陈硕 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课
了解科学主义的分析路线
科尔曼 被文化阐述的制度安排也可以通过微观行为加以解释。 必须包含已有宏观价值的约束。 科尔曼解释个人的改变造成制度的变迁。Vs 迪尔凯姆阐明制度的改变改变个人。 非理性的选择恰恰是最合理的?
推荐阅读: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农民的组织程度非常低,若他们更有理性地 组织起来,他们的收益会大大提高。作者希望农民被动员起来。
在经济、政治、国家领域,都试图阐明这一点。 自由和秩序之间联系,并不是谁导致谁,而是一体的。只有通过规范,才能自由,但 只有自由,才能获得整合社会的规范。 自由在经济领域叫市场。 他们认为:只要有自由的理性选择,最后就能产生秩序。
社会交换的所有魅力,就在于他引进了社会性酬赏的概念。 但他的失败也在于此。 他没有可看到经济学成功的根本奥秘所在。 经济学的成功来自于经济学成功的历史前提真正的现实化。 因为他们贯彻了数学的方法。 怎么把质的规定性转化为量的规定性?
因而他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学,能够使我们理解人的所有行动。理论大厦!
六大命题 (差不多都来自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张) 1. 成功命题 对于一个人所有的社会行动,若是他每次做这个行动总是得到酬赏,他便倾向于做。 他做这个行动的频率取决于得到酬赏的频率、奖励的方式 这种酬赏的规律性很重要。 2. 刺激命题 某行动得到酬赏时常伴随某个刺激,只要这个刺激产生,就会愿意去做这个事情。 Eg.某个老师监考时你作弊好几次没有被发现,之后可能还会倾向于作弊 3. 价值命题 做一个行动结果对人越有价值,他就越倾向于做同样的行为。更多地包含一种社会 性。(终于像个社会学家了) 4. 剥夺-饱和命题
结构主义人类学(没有太大影响,但他对交换理论之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布劳尝试 了很久关于社会交换的理论,试图改造,但是后期认为行不通。最后认为自己走上了 一条绝路。) 推荐阅读: 莫斯《礼物》:关于交换理论
社会性酬赏 对 benefit,rewards 的理解 都包含了非物质性理解,Social awards 也必须加入分析中 (愿不愿意借——被别人认可,接受,甚至都愿意被借东西,这就是一种社会性酬 赏) 社会交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试图把它纳入整个的社会交换当中。 不仅能适用于经济学研究,也能适用于所有的社会交换。
因此第一种批判没有击中要害。
由于它致力于说明个人非理性行为是理性的,当他的研究越彻底,非理性这个概念就 成了无效的。但去除掉非理性行为之后,这个学说最美妙的地方就被消除了。
个人的行为和非理性行为之间做了一些尝试,但到现在为止还不行。冲动行为模型和 怠惰行为模型有效推出市场层面的合理性。 其预测是有缺陷的。
也就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个人在生活中越是经常性地受到每种奖赏, 他认为某种东西的价值就会递减。 Eg.老师的笑容 5. 攻击-赞同命题 包含两个意思: 1.如果一个人的行动预期能够得到一定的奖赏,但是没有得到,却受到惩罚,他就越 倾向于采取一种攻击性的行为。因为攻击性行为会对他产生好处(eg.发泄不满的情 绪) 2.(59min) 6. 理性命题 什么是 rational 的行动?他会选择会带来更高价值的结果。成本的最小化,效益的最 大化。——理性的人。 从斯密那里就开始时兴了。利益最大化,对经济学来说意义重大。 国富论:只要给人们自有、平等,秩序就会自然产生。 自由怎么导致秩序?这需要解释,但是在亚当斯密那里是“看不见的手”,怎么阐明 它是后来经济学家完成的事业。 关于自由: 自由在西方思想中,并不是一个很高的东西,反而是一个比较低的,中性的东西。 我们的时代,才认为“自由”是一种好的东西,失去了之后就成了不好的东西。 我们的感觉是不好的,尽管是不好的,但是是一个有自制力的东西。 自由是一个 gift,但它也可能使你成为一个恶人。
当人民币越来越拥有美元的地位,将会得到全世界的关心。
越牛,但会使自己的软实力下降,因为阻力多了。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真实地计算了。世界各地联系起来了。 经济学的大厦建立起来了。
社会性酬赏加入后,这个历史前提就无法成立了。因为社会性酬赏无法转化为量的规 定性,只能是。。 经济学试图把所有的事物都变成量的规定性。 人类学家与之对抗,强调质的重要性。 社会学派中两大派的分裂。
传统行动。基于某种强大的惯性做选择。 从而,两种极端的非理性行为变成了数学模型。 都可以产生市场层面……,与经济理性人构成的市场差别不大。 很多人认为这种怠惰行为有很强的解释力,却没有考虑他想这样做,却能不能这样 做。
一个理性选择的人和自己需要的东西之间的 Eg.时令性水果的购买。 错误地进行了商品的组合。 在进行怠惰时,我们忽视了:买不买得起? 实际的购买行为只能在市场理性规定的那个区域发生。怠惰行为的人的愚蠢行为很难 做出,因为他们被逼迫得合理去了。 被逼迫的合理行为。
他还写作《家庭论》,开创了人口经济学的道路,对 8.90 年代的计划生育形成了深远 的影响。 他希望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打通。 像多子多福这样一种意识形态,他改造为一个更为经济学的问题:即一个家庭生几个 孩子是恰当的。 就是通过家庭对生孩子行为的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多子多福可以成为一 个传统。可以通过成本-需求的供给来判断。 需求(benefits),孩子带来的效益,越多的孩子意味越多的劳动力。 女孩子当有劳动力之后会到其他人家做劳动力,因此只有儿子是有效益的。 此外,一个家庭是需要预算做约束的。因此有孩子的上限。 一个女人一辈子的生育力也是有限的。为了增加孩子,所以会迎娶更多的姨太太。。 因为收益大于成本,所以在预算约束的情况下,可以画出其生孩子的偏好。
坏的方面: 对理性选择理论来说,它的难点在于: 每次当该理论试图做出一般解释时,他很快就能做出来。但很多做出来发现都是“反 例”, 其有效性在实验中都被认定为错的。 所有理论的有效性都建立在事后再次论证! 违背了“证伪主义”,成为“证伪主义”讨厌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好的方面: 理性选择模型从来没试图对人类行为直接作出真正的说明,只是通过简化解释模型, 为了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 保持简明形式,保持力量。 是个值得的尝试。 其他的理论虽然看上去更好的反映现实。 但……
现在多子多福的状况变少了。 现在生孩子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有收益的孩子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在农村,成本较低。 要想培养成才需要更高的收入。若反之,会有啃老族负的收益。 多子多福的传统被颠覆了。
文化是起点吗? 不是,是微观性行动层面。当微观层面改变,上面也会发生改变。
他努力找到经济学的切入点。
他对于“非理性行动”的解释 经济学要成为强有力的理论的话,他要先把人们的头脑社会化。 在帕森斯看来,经济学家研究的从来不是现实的社会,而是给现实社会建立了一个模 型。 加里贝克尔面对这样的批评,尝试解决:经济学不仅可以建立在经济理性人的基础 的,也可以建立在非理性行动的基础上。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样的非理性行动。 一系列假设,如良序。 大致可以模型化为两种极端的非理性行为: 1. 冲动行为。等概率事件。可以用概率模型来概括这种。相对于韦伯的情绪性行为 2. 怠惰行为。总是依据于强大的传统模式,行为很容易根据以往的行为被预测。
交换理论
霍曼斯:开历史的倒车? 1、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功利主义的主张(古典经济学的主张),对人与人交往的假定,把社会生活理解为平 等的经济的交换…… 霍曼斯试图把这种假设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2、最终霍曼斯找到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斯金纳:鸽子。通识。学生造反派的领袖之一。研究“奖赏”。致力于通过怎样的 训练,使人们形成某种固定了的行为模式,可预测他们的行为) 他认为从鸽子可以推及到人。 这正是社会学从一开始反对的观点。
但要考虑的有:团结起来的成本及可能的收益。还有风险、信息。 结果不确定,信息不对称,这样一计算,就放弃了组织化。 因为这种收益对他们来说是不合算的。 农民不是非理性的,而恰恰是个理性的选择。 Eg.不愿意读书的学生是不是非理性的? 看上去非理性的策略恰恰是最合理的?
最大的魅力与缺点: 批评: 经济理性人的非现实性批评。(不太中肯) 常见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批评中,经济理性人并不是对现实人的说明。 经济学家追求的更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目标。
只有在今天,我们才能把质的规定性转化为量的规定性。 举例:1+1=2 是抽象的,而 1 头牛和 1 头羊是现实的。 数学在现实中不能发生的根源。 需要历史前提的现实化,Eg. 货币可以将 1 头牛和 1 头羊计算。 美元才是真正世界化的产物。我们都认可美元。 这个世界还没有真正联系起来 货币的货币也是历史的产物。Eg.美元
大学—交换理论升级版 从博弈论开始,开始影响经济学、社会学…… 主要工具也是博弈论,鼓励大家听一些相关课程。 源自芝加哥学派。60 年代兴起。
代表人物: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加里贝克尔:(经济学家)把经济学方法渗入非经济学领域 [诺奖得主] 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
霍曼斯的大厦还没建立起来就倒塌了。 陷入个人主义、经济学的陷阱中了。 他忽略了社会性酬赏的真正来源。社会!
他的魅力在于在常识中帮我们找到了富有解释力的方式。 只有能得到一件好事的时候,才能 我们不知自己想要得到啥。 市侩的交换主义非常强盛、复苏的时刻。长期以老于世故、洞穿社会的形式出现。 两种洞见:大学生、大学生的家长 现在,市侩主义
只要掌握了光,量子电运动学就可以
我们要知道光子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以任意的方向。但我们不需要知道。我们 只是为了有效地预测和经济有关的行为。不需要对人有现实的把握,不需要掌握那么 多隐秘的神秘的事物。 不需要进入光子的世界,只需要提供一整套的方法,可以预测人的行为,人怎么做与 我们无关。可以重要的不是那种假设,而是哪种假设是有效的。
加里·贝克尔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各种费经济学学领域都可以纳入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都可以通 过经济学基本的假设和分析手段进行分析。“利益最大化” 成本最小,经济满足最大。 经济学 弱的“偏好”假设。(良序假设) 1.次序假设(偏好是有差异的) 2.可传递假设(偏好大小的次序有稳定性。Eg.喜欢苹果>梨子>桃子。那么喜欢苹果>桃 子) 经济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的行为都可以通过经济学预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