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人教版
一、第一单元:认识生活中的物体
1.1 观察周围的物体
1.2 比较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材质等特征
1.3 分辨物体的用途、功能
1.4 探究物体的来源、生产过程
二、第二单元:人与物的关系
2.1 了解人类的基本需求
2.2 谈论物质对人类的影响
2.3 探究物品的用途和产生的背景
2.4 表述对物质的正确使用态度
三、第三单元:认识天体
3.1 探究日、月、星的形态、运行轨迹
3.2 认识日出、日落、月相的变化规律
3.3 谈论日出、日落、月相的变化过程
3.4 了解星座及其传说
四、第四单元:认知身体
4.1 认识人类五官的作用
4.2 探究人类肢体的运动方式
4.3 了解人类的感官、神经、内分泌系统
4.4 认知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五、第五单元:认知植物和动物
5.1 探究常见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5.2 认识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5.3 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
5.4 探究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以上就是一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人教版的内容列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和形象的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发现科学的奥秘。

小学科学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索等科学思维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作为一本优秀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

本教案将根据该教材的内容,分为不同的章节,为同学们提供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实践,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

1. 单元一:树木与植物a. 学习目标:了解树木和植物的特点b. 学习内容:形容树木和植物的特点,认识不同的树木和植物c. 学习活动:观察身边的树木和植物,并进行记录和形容d. 拓展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的树木和植物,并编写观察报告2. 单元二:昆虫a. 学习目标:了解昆虫的特点b. 学习内容: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c. 学习活动: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常见的昆虫,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d. 拓展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公园进行昆虫捕捉和观察,学生可以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捕捉到的昆虫3. 单元三:身体a. 学习目标:认识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功能b. 学习内容:学习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功能,并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c. 学习活动:通过游戏和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功能d. 拓展活动:组织体育活动,如晨练、游戏、健身操等,让学生实践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4. 单元四:水和空气a. 学习目标:认识水和空气的特点b. 学习内容:了解水和空气的形态、性质和重要性c. 学习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展示水和空气的性质和变化过程d. 拓展活动:组织小组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一些与水和空气有关的实验5. 单元五:季节变化a. 学习目标:认识季节变化的特点b. 学习内容: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认识季节的周期性c. 学习活动: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观d. 拓展活动:安排户外活动,在不同季节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通过以上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实践,学生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理解科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3.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4.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橡皮)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

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

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

一年级下册教科科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教科科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教科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我们身边的科学》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为《水的三态》。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液态、固态、气态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难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水、冰块、热水、容器等)。

学具:科学笔记、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水的不同状态,如自来水、冰块、热水等,引发学生对水的三态的兴趣。

2. 探究水的三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 知识拓展:讲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原理,让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巩固水的三态及其特点。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水的三态的题目,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水的三态液态:流动、透明、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固态:固定、透明、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气态:无色、无味、无形状、无体积七、作业设计1. 描述水的三态的特点。

2. 解释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水的三态及其特点,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课堂过程中,对于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原理的讲解,部分学生可能还难以理解,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辅导。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水的不同状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实验设计: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要求实验设计具有可行性和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 知识拓展:讲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让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

这一部分需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微观原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天气的变化
教学目标:
- 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
- 分辨晴天、阴天、多云、下雨、下雪等不同天气的特征;
- 了解天气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通过观察实际天气情况,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的能力,分辨不同天气的特征。

3. 讨论天气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问答、展示图片等引起学生对天气的兴趣,激发
他们的研究积极性。

2. 概念讲解:给学生介绍晴天、阴天、多云、下雨、下雪等不
同的天气现象,并让学生观察实际天气情况,认识不同天气的特征。

3. 情境设置:讨论不同天气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4. 拓展延伸:通过玩游戏、制作天气图表等活动,巩固学生对天气的理解。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并了解天气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了学生观察天气的能力和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

>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科学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标题:小学科学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在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老师们提供一套小学科学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的全套教案,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I. 中心课题:植物生长与变化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

2. 能够观察、比较和描述不同类型的植物。

3. 能够了解植物对光线、水和土壤的需求。

重点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

2. 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需求。

3. 探索植物对光线、水和土壤的需求。

II. 课堂教学设计1. 第一课: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表达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a.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出植物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b. 观察活动:分组观察一盆盆栽植物,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c. 讨论与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特征。

d.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并了解阳光、水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第二课: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比较和描述不同类型的植物。

2. 能够通过观察来了解植物的特点和需求。

教学步骤:a.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今天要观察的是不同类型的植物。

b. 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并记录植物的特点和需求。

c. 分享与总结: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并与他人进行比较和讨论。

d.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并了解植物的适应性与生长环境的关系。

3. 第三课:植物对光线的需求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植物对光线的需求。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验证植物对光线的需求。

a.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出植物对光线的需求,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b. 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光线对植物生长的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空气单元教学目标1、能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出空气的特点.2、能说出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能够流动的气体.我们周围都有空气.3、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欲望.教学重点:探究空气的特点教学难点:空气能够流动.教学材料准备分组材料:保鲜袋、橡皮筋、气球、烧杯(250ML)、粉笔、泥块、海绵、毛巾演示材料:打气筒、气球、水槽1找空气教学过程一、猜谜1、让学生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2、引出课题:空气在哪里?是什么样呢?2、找空气1、要研究空气.先要找到空气.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XXX汇报2、组织学生收集氛围.XXX到小组想去的地方用保鲜袋收集空气.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找空气.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周围有空气.三、观察空气1、提出问题:空气找到了.小组讨论并汇报实验方法.你用什么方法观察它?2、分组观察.通过亲身的观察和感受.学生用眼、耳、舌头等感官非常自然轻松地来了解空气的特点.1 / 13XXX没有味道.没有气味.小结:氛围没有颜色、透明的、3、感触感染氛围的活动性:观察氛围并报告观察结果.学生活动.先将气球吹涨.再对着自己的手或脸放气.你有什么感觉?说出自己的感触感染.4、归纳: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味道、没有气味、能够流动的一种气体.四、到处有空气1、空气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空气的存在呢?个别回答并演示方法.开拓学生思维.例如你如何证实这个气球里有氛围呢?观察实验现象.2、演示实验:将气球放进水中.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个别回答4、出示实验材料.你猜它们里面有氛围吗?如何证实?学生填写猜测.引导学生研究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探究.物体里有无氛围.4、小组讨论并回答.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及判断结果.汇报实验结果.有不同结果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惯.可以重做一次.五、小结今天你研究了什么?2、回家之后.将今天的海绵或别的物体里面有空气的实验做给爸爸妈妈看.回答让学生对所学东西做个回顾.使学生将科学带回生活中.也引起家长对科学的注意和重视.3纸风车教学目标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装可以滚动的风车.2、知道风是流动的空气.它可以推动物体.2 / 1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教学难点:感知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教学材料筹办:剪刀、折纸、大头针、铅笔(带橡皮擦)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出谜面2、谈话:你知道风的什么知识?3、提出问题: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二、风的形成1、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提出问题:气球里有什么?学生回答2、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学生将气球嘴对动手或脸举行慢慢放气.注意手或脸的感触感染.通过触觉亲身感触感染风的形成.3、你有什么感触感染.你以为风是如何是形成的?学生交流实验小结:氛围活动形成风感触感染并讨论风形成的.三、做风车1、出示一个风车:你能使它转动起来吗?学生个别上来发散学生思维小结:风可以使风车滚动.2、想不想做一个风车?会不会做?学生学会做风车.并演示方法.XXX老师提醒要注意的地方:用剪刀、大头针的安全;剪的位置;学生说做风车的方法.3、发大头针.做风车.巡视.个别指导.4、组织学生玩风车四、各种各样的风车1、出示各种各样的风车图片3 / 13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在玩中调试风.体会风有力量.2、提出问题:这些风车有什么用途?学生回答3、你知道我们人类利用风的例子吗?学生讨论交流五、巩固与拓展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主回让学生学会提问.2、关于风.你还有什么问题想知道的?学生思考.回答第二单元马尾长.兔尾短.松鼠尾巴像把伞.蜂采蜜.羊吃草.动物特征仔细找.4常见的动物教学目的:1、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3、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辨认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教学难点:会依据特定标准对分歧动物举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举行科学研讨.先要选择并确定研讨的题目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出示动物图片.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种..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动物的王国.2、你们认识哪些动物呢?3、我们又认识哪些常见的动物呢?4、导入新课.板书题目.二、教学新课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动物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强调"常见".2、学生汇报.3、你想知道把你知道常见的动物的哪些知识呢?(小组讨论报告)4 / 13三、回顾总结: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学到了什么?活动二:猜动物.1、想想.如何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3、老师描述学生集体猜.再由一个人猜.最后小组说其别人猜.看看那个小组猜得对猜的多.4、拓展延伸它们有哪些不同?(出示课后图片.学生交流)5动物的反应教学方针1.知识目标(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殖的意义.(2)举例说出动物的先本性行为和后本性行为及其特点.(3)归纳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研讨动物行为的意义.2.能力方针(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研究.培养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2)通过“探究金鱼的寻食行为”探究活动.知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材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特点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2.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难点: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几种方法在一节课中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一.自主研究——初识动物的行为.1.要求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预课本.2.提出问题:(1)什么是动物的反应?(2)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你知道动物的反应有哪些类型?带着问题自主研究课本:动物的反应这一节.并思考.二.预反馈.研究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1.倾听同学们对预题的解答.2.通过图片和视频补充、强调、介绍动物的行为和类型.3.表格总结动物行为的类型.举例.感化.学生:1.交流预成果.回答上述两个问题.2.认真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三、探究金鱼的寻食行为1.提问: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2.根据实验步骤:提出问题.3.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把全班分为四人一小组.举行讨论.合作实验.4、交流展示——金鱼的寻食行为.学会分析、思考、评价.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恰当的描述.拓展活动5 / 13要下雨了.观察动物有什么反应.(出示课后图片.学生交流)6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2.通过对运动系统构成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三、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4、教具筹办搜集一些各种动作运动的画片.五、教学过程1、[观看录像、直接导课]教师首先播放有关猎豹、狮子等捕食斑马、羚羊、仙鹤起舞、鸟儿高飞、鱼翔浅底、运动员的竞技表演等内容的录相材料.最后将画面指向运动员凸起的肌肉和猎豹奔跑时强劲缩短的后肢肌肉;然后教师出示人体运动模子或直接用自身作标本.用自己的体态语言示屈肘的动作.让学生注意观看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办理问题的能力.2、教师:……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胳膊上的肌肉鼓起来了.学生:发生了一种动作.3、教师:是的.但这种动作是怎么发生的呢?再请大家来看看这个模型(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我现在用手牵引着它的手骨.结果.大家看.它怎么了.学生:胳膊绕着肩关节(或肘关节)发生了运动.教师:很好.大家答得完全正确.那么.我要不牵引它呢?能动吗?6 / 13教师的这几个设问答案是很明显的.但答案本身不是设问的目的.设问的目的是要引出“运动的结构”.最终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是由关节、骨和骨骼肌组成的.其中.关节是运动的支点;骨是运动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为了强化这一认识.教师可用劳动工地上的大吊车、挖掘机等画片或影像资料.与人的运动的画片或影像资料在多媒体上播放.让学生充分理解:关节是运动中的支点、骨是运动中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中的动力.最后.让学生结合讲义的讨论问题举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和以上知识让学生用自备的硬纸板、松紧带、图钉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简易模子.从而巩固了以上所学知识.也使学生在认识运动的结构的根蒂根基上.尝试模拟制作实验的操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办理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善于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理论活动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思维能力.[模子展示.体态语言.引申新课内容]首先.教师用青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装在实验仪器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针刺激肌肉时.指针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停止刺激.指针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理出: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引.因为骨骼肌具有一个收缩的特性.然后.结合学生观察自备猪、羊的关节(带些肌肉能示关节组成).进一步理解关节的组成并观察骨骼肌的组成.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分别连在不同的骨上.从而认识:当骨骼肌受刺激收缩时.就牵引着附着的骨发生运动.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屈肘下蹲、蛙跳等动作.这样做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4、[亲身体验.发生联想.提高认识]接着上面的活动.教师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屈肘动作.维持一段时间.学生会给出一个结果:老师.我胳膊上的肌肉酸胀;支撑不住了;累了.此时教师恰好抓住酸、累这一感觉引出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联系.进而引出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如下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噢!你累了.怎么就知道困了、累了?学生:我感觉到的.7 / 13教师:哦.是感觉到的.那你知道感觉由哪个系统完成?假如我们今天一上午都是体育课.那你还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可能会答出:饿了、出汗、脸红、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疲劳等等.教师应及时抓住各系统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教师:饿了.你要干什么?学生:吃饭.教师:与哪个系统有关?这个系统出现什么生理变化?学生:消化系统.这个系统将会……如此.引导学生联系各大系统.让学生能够阐明各类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除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与配合.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并使学生确立全面综合.辩证统一看待事物的人生态度.5、[观看录像.小结训练.结束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正在猎食的狮、豹等动物的奔跑画面、正在亡命逃奔的斑马、瞪羚的画面和其他动物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过程的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并总结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时内容.突出重、难点.强化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认识.六、探究技能1、通过动物运动会.理解排序.2、想想.它们在做什么.7小动物找妈妈一、教学目标:1、体验动物离开妈妈后难过的心情.2、喜欢小动物.愿意保护小动物.二、教学重点:理解小鸡和妈妈故事情节内容.萌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三、教学筹办:搜集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的图四、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小鸟和妈妈》.引出讨论的话题.①老师有感情地讲述《小鸟和妈妈》的故事.8 / 13②老师:小鸟为什么不吃不喝.总是低着头?③老师:妈妈为什么在大树上不飞走?小鸟为什么看着妈妈哭?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不能相聚的悲伤.教师:小心把小鸟放出来后.小鸟和妈妈怎么样了?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相聚后的快乐的心情.2、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①老师:你离开过妈妈吗?找不到妈妈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②老师:妈妈找不到你.妈妈会怎样?(3)幼儿看图片.举“心情卡”感触感染图片中人物的心情.小结:小朋友离开妈妈会特别伤心.妈妈丢了孩子也非常难过.小鸟也像小朋友一样和妈妈在一起最快乐.所以.小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不要让它们和妈妈分开.五、拓展活动动物妈妈和它们的孩子.1、老师将剪好的一些小动物和它们妈妈的图片分别贴黑板上.让学生找.2、帮助小动物找妈妈.引导幼儿将动物宝宝贴在和妈妈比较近一些的地方.第三单元和植物握个手XXX.XXX.春天一来百花开.页有形.茎多态.要把植物辨明白.8我们周围的植物教学目标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2、外能知形说道等出植内XXX 物容. 围的常特见征见植包植物括物的XXX.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名色字、.气味、依据分歧标准对分歧动物举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3、教学准备: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教学过程:一、认识周围的植物1.任务的安置阶段不克不及简单的理解为教师直接说出活动名称.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情境设计下明白活动是要干什么、怎么干.只有准备充分了.接下来的活动才有意义.“树皮很粗糙”、“桂花真香啊”、“辣椒的果实有红的、青的”说明要9 / 13观察植物的哪些特征.其中“粗糙”是手的感觉、眼睛获得的信息;“香”是鼻子感觉到的信息;“红青”等颜色信息则是眼睛获得.手、眼、鼻都是感觉器官.这里是教学生研究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教师操作时不需要拘泥于教材给予的是哪一种植物.反倒要主动把本地的常见植物结合到教学中.如:没有桂花.可用其他有气的植物.2.活动是以实验组为单位举行还是自由组合.教师要有规定.建议以实验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有利于组内同学的感情交流.还能促进组内学生之间形成合作认识.当学生组内没法得到答案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把发言权留给其他组的同学.3.教材提供的学生的活动记录表只是一个记录方式的案例.表格这样设计是考虑到学生的写字速度和识字量.让学生直接记录在书上的方式能避免这样的麻烦.使教学环节更紧凑.这个记录表的设计是开放式的.下面的空间是特意留给需要的学生和老师的.只要你认为需要纪录的都可以补充在下面.二、学生自由活动.交流认识的植物三、拓展活动到野外里看一看.认识更多的动物.9看花认动物一、教学方针1、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植物花的异同.了解认识某些植物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致比较的能力、表达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二、活动准备:观察周围植物的花.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关于花.你想知道什么问题?生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板书课题:看花认动物.(二)、研究新课1、认一认植物的花出示几种花学生观察.交流是什么动物的花.2、这些花有什么不同/师将各组的研究结果投影出来.同时加以补充说明.10 / 133、师:自然界中花的种类是不一样的.你们认识哪些植物的花?。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倾听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科学的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

2、能够在多个问题中确定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

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提出你想研究的关于身边各种声音的问题。

能够和其他同学交流你对声音问题的看法。

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周围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

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按组准备鼓和鼓槌1个、绿豆若干粒、锣1面、钢尺1根、纸杯1个。

教学过程一、引入在我们的生活中,风、雨、读书声,处处充斥着各种声音。

二、活动一:寻找声音1、观察书中的四幅插图。

2、倾听声音:让学生倾听声音,知道这个声音是由谁发出的。

3、想一下某些物体和动物在发出声音时的变化。

4.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什么?三、活动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1、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

学生实验。

经过讨论和交流,全班同学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填写各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记录表。

讨论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提问:用什么办法能使物体停止发声呢?演奏者如何使鼓或锣停止发声?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四、小结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一、学生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共有x个平行班,每班学生均为xx名左右。

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科学知识极其匮乏,科学探究能力薄弱。

家长和部分老师把重点放在数字的教学上,使学生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自然,更没有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无法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身边的动植物1. 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其特征。

2. 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其特征。

第2课:植物的生长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习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第3课:动物的多样性1. 认识不同的动物,了解其特征。

2.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第4课:动物的生存环境1.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5课:简单的实验1. 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质量。

3. 学生对自然界中动植物的认识和关爱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科学下册。

2. 教学辅助材料: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

3. 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安排第1周:我们身边的动植物第2周:植物的生长第3周:动物的多样性第4周:动物的生存环境第5周:简单的实验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实验演示。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讨论。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动植物和生态环境。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分离方法
介绍过滤、蒸发等分离物质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
溶解与分离的应用
探讨溶解与分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海水 淡化、污水处理等。
物质的加热与冷却
加热与冷却现象
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了解热胀冷缩现 象。
加热与冷却的应用
介绍加热与冷却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烹饪、制冷等 。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科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习惯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 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 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并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
教学内容与重点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材 ,包括生命科学、球与宇宙、 物质与能量等方面的知识点。
,如制药、冶金等。
安全注意事项
强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如避免有毒气体泄漏、
防止爆炸等。
05 第四单元:地球 与宇宙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的形状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的形状, 表面有陆地和海洋。
地球的运动
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等现象。
教学重点
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注重实验操作和观察,加强科 学思维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 究活动。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 型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 效果。
教学评价与反馈
教学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全面评价学 生的学习情况。

新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

新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

新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教案概述在本教案中,我将介绍新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反思。

这个教案涵盖了全册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物体;2. 探索和思考科学问题,培养科学思维能力;3. 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和记录。

教学重点1. 掌握科学一年级下册的核心知识点;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能力和合作能力等;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4. 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提高。

他们在探索和实验中积极参与,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

然而,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的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引导的力度。

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对实验操作还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训练机会。

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以上就是新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的概述。

感谢您的阅读!。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课程目标此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一年级下册学生研究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本教案共包含以下几个科学知识单元:1. 天气变化与季节2. 生长与变化的规律3. 鸟类、昆虫和鱼类4. 植物的生长与需求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天气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根据天气变化了解不同季节的特征。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生长与变化的规律,了解动植物的生命周期。

3. 学生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鸟类、昆虫和鱼类,并且了解它们的生活性和特征。

4.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培养对自然界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1. 手把手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和探索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2. 活动导向教学法:开展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教育软件、幻灯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记忆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天气变化与季节1. 导入:与学生分享近期的天气变化,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天气的特征。

2. 探究:介绍不同季节的特征和变化,与学生一起分析季节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3. 实验:进行简单的天气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不同季节的天气模拟效果。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季节与天气变化的规律。

第二课:生长与变化的规律1. 导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与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变化。

2. 研究:介绍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让学生了解生长与变化的规律。

3. 观察:分发若干幼苗,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4. 分享:学生展示观察结果,互相交流和研究。

第三课:鸟类、昆虫和鱼类1. 导入:展示一些鸟类、昆虫和鱼类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辨认:让学生辨认不同鸟类、昆虫和鱼类,并了解它们的生活性和特征。

3. 探索:进行简单的昆虫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捕捉并观察昆虫的特点。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计划(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计划(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计划(全册)第一单元:春天的花和小草课时1:花的种子- 研究目标:了解花的种子- 教学内容:观察花的种子、讨论花的种子的形态、颜色和大小-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绘画- 教学步骤:1. 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花的种子,询问学生对种子的认识2. 向学生提问,讨论花的种子的形态、颜色和大小3. 让学生用彩色纸和颜料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花的种子4.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拓展活动:观察家庭中的花卉种子,记录形态和颜色的变化课时2:小草的成长- 研究目标: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教学内容:观察小草的生长、讨论小草的生长条件-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实地考察- 教学步骤:1. 带领学生观察小草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描述小草的变化2. 讨论小草的生长条件,如阳光、水和土壤3.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校园中的小草,观察不同环境下小草的生长状况- 拓展活动:观察家庭中的花盆中的小草,记录生长的变化和需要的条件第二单元:小动物的家课时1:鱼和水生动物- 研究目标:了解水生动物的生活性- 教学内容:观察鱼和水生动物、探讨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图片展示- 教学步骤:1. 带领学生观察水族箱中的鱼和水生动物,询问学生对它们的认识2. 引导学生讨论鱼和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如水和氧气3. 使用图片展示不同水生动物的种类和生活环境- 拓展活动:参观水族馆,了解更多水生动物的生活性课时2:鸟和树上的动物- 研究目标:了解树上的动物及鸟的性- 教学内容:观察树上的动物及鸟、讨论它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图片展示- 教学步骤:1. 带领学生观察树上的动物,询问学生对它们的认识2. 引导学生讨论树上动物的生活方式,如栖息、觅食等3. 使用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鸟和树上的动物- 拓展活动:观察家庭周围的树上动物和鸟类,了解它们的性和生活方式第三单元:日常生活用品课时1:衣物- 研究目标:了解不同季节的衣物- 教学内容:观察不同季节的衣物、了解它们的用途-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游戏- 教学步骤:1. 带领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衣物,询问学生对它们的认识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季节所需的衣物种类,并解释它们的用途3. 进行穿衣游戏,让学生根据季节选择合适的衣物- 拓展活动:观察家庭成员在不同季节的穿衣惯,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课时2:食物- 研究目标:了解常见食物的来源- 教学内容:观察常见食物、讨论它们的来源和加工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实物展示- 教学步骤:1. 带领学生观察常见食物,询问学生对它们的来源的了解程度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食物的来源和加工过程3. 使用实物展示不同食物的原材料和加工方式- 拓展活动:参观家庭附近的菜市场或农田,了解食物的种类和生产过程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计划的简要内容概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版
教师:那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方案?
生:点燃蚊香,我们观察烟飘动的方向,就可以知道空气是怎样流动的了。
教师:这个方法好。我们虽然用眼睛看不到空气,但可以借助烟的飘动来观察空气的流动,体会空气的流动情况。可以通过吹蜡烛的火焰,观察空气的流动。
教师:各组选择你们喜欢的实验去研究,把你们观察的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教师:原来,熊二今天要给我们当导游,带我们去旅游呢。我们赶紧跟上吧!
(熊二开着飞机到达荷兰,欣赏荷兰的风车。)
二、活动过程?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好多大风车,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小纸风车!
(课题:纸风车)
1.看一看,说一说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风车作风,让学生观察风车由哪些部分构成。
生:风车有4个风叶,每个风叶都一样大,偏转方向也相同?
教师:对,是空气。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那么,你们对空气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同学们对空气的了解还真不少。空气对我们非常重要,这节
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空气,来认识空气。(板书课题:认识空气)
二、活动过程?
(一)空气有什么特点?
1.认识空气没有颜色
教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喝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生:白色
(二)观察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空气能流动。想不想观察空气是怎样流动的生:想
教师:可是,我们看得见空气吗生:看不见
教师:我,们可以借助什么观察空气的流动方向呢开动你们的脑筋想一想。生:可以看烟的飘动。
教师:你的方法不错,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蚊香、蜡烛。想一想:你们怎样用这些物品观察空气的流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小组内谈论交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找空气
年级

学科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 了解和认识环境中的不同物体和现象;- 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全册共包括以下单元:1. 科学实验2. 动物和植物3. 自然界的变化4. 运动和风筝5. 声音和光线6. 饮食和健康7. 四季和天气8. 磁铁和电池9. 人的生长和变化三、教学安排本课程按照每周一课时的安排,共分为九个单元。

每个单元的课程安排如下:单元一:科学实验- 第一课:科学实验的意义和基本步骤- 第二课:身边的物体实验- 第三课: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第四课:小动物观察实验单元二:动物和植物- 第一课:认识不同的动物- 第二课:认识不同的植物- 第三课: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生活性- 第四课:观察小动物和小植物单元三:自然界的变化- 第一课:季节的变化- 第二课:天气的变化- 第三课:水的变化- 第四课:观察河流与湖泊的变化单元四:运动和风筝- 第一课:各种运动的特点- 第二课:风筝的制作与飞行- 第三课:通过各种运动了解物体的特性- 第四课:观察运动物体的轨迹单元五:声音和光线- 第一课:声音的产生和特点- 第二课:声音的传播和响度- 第三课:光的产生和特点- 第四课:光的传播和遮挡单元六:饮食和健康- 第一课:健康与饮食的关系- 第二课:健康饮食的选择- 第三课:饮食滋味的感觉- 第四课:观察食物的变化单元七:四季和天气- 第一课:认识四季的变化- 第二课:认识不同天气的特点- 第三课:观察四季变化的风景- 第四课:观察不同天气的现象单元八:磁铁和电池- 第一课:磁铁的特点和用途- 第二课: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第三课:电池的产生和用途- 第四课:观察磁铁和电池的效果单元九:人的生长和变化- 第一课:人的生长过程- 第二课:人的外貌变化- 第三课:观察人体不同部位的功用- 第四课:观察人的变化和成长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实验和环境中的物体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 讨论法:倡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故事法:通过寓教于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023最新编辑)

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023最新编辑)

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023最新编辑)第一节:标题-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节课,学生将能够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实践的重要性。

- 教学内容:科学的定义、科学实践的过程、科学的应用领域。

- 研究重点:理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实践的过程。

- 研究难点:认识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科学的定义-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节课,学生将能够理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内容: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 研究重点:理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研究难点:理解科学实践的过程。

第三节:科学实践的过程-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节课,学生将能够掌握科学实践的步骤和重要性。

- 教学内容:科学实践的步骤和重要性。

- 研究重点:掌握科学实践的步骤和重要性。

- 研究难点:理解科学实践的重要性。

第四节:科学的应用领域-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节课,学生将能够了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教学内容:科学在生活、工作和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 研究重点:了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研究难点:认识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五节:课堂练-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巩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

- 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 研究重点:运用科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 研究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第六节:总结与作业-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总结和作业,巩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

- 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完成相关作业。

- 研究重点:巩固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

- 研究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以上是《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的教学内容和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的定义、科学实践的过程以及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通过课堂练习和总结作业,学生将能够巩固所学的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希望本教案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并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培养。

2023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优秀教案

2023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优秀教案

2023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掌握科学知识,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开展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准备以下物品:- 种子、花盆和土壤;- 放大镜、显微镜和浇水工具;- 实验记录表和笔;- 图片或视频资料关于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观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颗种子和花盆,让他们根据实验记录表的要求,观察种子的变化和生长过程。

老师可以辅导学生如何正确浇水和照顾植物。

3. 实验记录和分析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析。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进行分析。

4. 结果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并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四、课堂作业根据实验结果和总结,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一份课堂作业,内容包括实验记录和观察结果的总结,以及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们在观察和实验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并通过合作研究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我也发现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浇水和照顾植物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以上是本节课的优秀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
动物和我们
搜集有关动物帮助人做事的事例,动物和人友好相处的资料
教师准备材料:警犬缉毒防爆、骆驼运送人员物资、雪橇犬运送人员物资,大象驮载人员货物过河等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单元
第1课
常见的植物
各种植物识图认读卡片;每个学生自带的一种身边植物的卡片,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材料:李时珍事迹PPT (图文并茂)“认识常见植物”中9种植物放大的、带有完整图片的PPT提前采集的狗尾草全株;分类活动中的各种植物图片;放大镜;拓印树皮或树叶用的纸笔教师准备材料:实物投影;PPT:狗尾草图片,柳树全貌、柳叶、柳树外皮的图片;分类活动中的各种植物图片
教学内容
训练重点
课时
执笔者
一单元
第1课认识水
烧杯、平底烧瓶、锥形瓶、试管、U形管、牛奶、酒精、水、植物油、盐水自然界中各类水的图片
3
李宗秀
第2课比较水的多少
粗的杯子、高的杯子、一次性塑料杯、小杯子、饮料瓶、直筒玻璃杯、记号笔、尺子、水槽、电子秤等教师准备材料:两个盛水瓶(瓶子相同、水位不同)、两个盛水瓶(瓶子大小不同,水位相同)、两杯水(直径大的杯子里水位低,直径小的杯子里水位高)、红墨水、制好的刻度杯




本学期为学生进入小学科学学习的第二个学期,在经历了一年级上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物体(如材料、工具)、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如大自然、天气),学习了有关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分类,动手做实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重点发展了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兴趣。本学期的教学应建立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第3课小水轮
分组实验材料:制作小水轮的材料教师准备材料:与流水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
二单元
第1课
哪里有空气
薄而透明的塑料袋(不能漏气)3个、扇1柄、气球3个、泡沫塑料1块、粉笔1支、碎砖块1块、海绵1块、小卵石1枚、水槽1个、矿泉水瓶1个、大头针1枚
3
李宗秀
第2课
认识空气
塑料袋、扇子、书本
第3课
小风车
湘钢一校
2018—2019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表
学科:科学
年级:一年级
备课组长:李宗秀
组员:李宗秀
执笔者:李宗秀
教导主任:白雪莲
主管校长:莫永强
2019年2月20日
课时分配
授课
周数
周课时
授课
总时数
其中
讲课
复习
考试
机动
19
1
19
15
1
1
1
教学计划、大纲、使用情况
实行何
教学计划
实行何
教学大纲
教材版本
第2课
改进纸飞机
每个学生材料:普通白纸、薄纸、厚纸等不
同纸张各一张(A4纸);回形针若干教师准备
材料:教学用课件PPT
湘科版《科学》
















本册教材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03版)“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中的相关内容要求,安排了“水”“空气”“形形色色的动物”“各种各样的植物”“纸飞机”5个主题单元,共计15篇课文,设计了28个探究活动。5个主题单元可以分为3组,第一组是物质科学领域的水和空气单元;第二组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动物和植物单元;第三组是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纸飞机。第一单元“水”: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并研究我们所熟悉的物质“水”,从水的基本特征人手,通过观察、辨识、比较、实验等方法认识“水”,了解人们对水力的应用,体会事物具有两面性。第二单元“空气”:空气和水相比,最大的差别是看不见它。第三单元“形形色色的动物”:本单元将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动物人手,继续感受动物是生物,感受动物的多样性,体会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身边动物的意识。。第四单元“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和动物相比,学生更容易被动物的“动”吸引。为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将植物单元置于动物单元之后。本单元也将利用学生在认识形形色色的动物单元学到的认识方法,迁移到对植物的认识。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植物人手,继续感受植物是生物,通过观察和简要描述不同植物的特征,尝试给植物分类,感受植物的多样性,体会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周围植物的意识。第五单元“纸飞机”:教材借助让一张纸飞起来、飞得远这个需求为本单元的主线,主要的做法是改变纸的形状,其次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会想到做成纸飞机可以让纸飞得更远。通过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感受一个简单的经验型技术的流程,以达到一年级学生渗透技术工程思想的目的。内容的组织上是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一张纸飞得远”,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初步的尝试,接着带领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看图纸制作一架纸飞机来达到让纸飞得远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与他人合作、反思,调试、改进纸飞机,初步感受科技的进步是一个不断根据人类需求而改进的过程。
5厘米x5厘米的绘图纸4~6张、图钉4~6枚、小木棍(或竹筷)4~6支、小剪刀、胶水、电风扇等教师准备材料:人们利用风车的科技史图文资料或视频
三单元
第1课
常见的动物
各种动物识图认读卡片;每个学生自带的一种身边动物的卡片;户外调查使用的放大镜、小铲、捕虫网教师准备材料:录制户外动物发声的手机或录音笔(遇适宜时机可使用)
4
第2课
观察身边的动物
有关猫和鸡生活习性的彩色卡片。有养猫养鸡的学生课前准备能展现它们更多有趣之处的视频、PPT或者照片教师准备材料:实物投影、猫和鸡外形与典型生活状态的PPT
第3课
动物的特征
人手一个动物头饰,动物各不相同,涵盖各种运动方式和不同食性教师准备材料:看局部特征,猜动物名称的PPT;各种动物吃食物、运动的PPT
第2课
观察身边的植物
第3课
植物和我们
几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与相应用途的方形和圆形图片两组提前布置任务,调查当地对人们生产生活贡献最大的植物。可拍照,也可在不毁坏植物的前提下,采集植物的局部,保存好带来教师准备材料:当地典型植物的图片(或标本)
五单元
第1课
折纸飞机
每个学生材料:普通白纸一张(A4纸)
教师准备材料:彩色的A4纸教学课件PPT

学Hale Waihona Puke 期要达到





经过一个学期科学的学习,对于学科特色分明、实践活动丰富的科学课,学生常常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喜欢。同时,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教师提出过的一些学习要求有的还做不到,有的遗忘了,未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这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共性问题,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单元授课计划
时间
教学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