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实验总结心得
eda实验报告实验总结心得1.引言1.1 概述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分析EDA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分享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EDA(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到其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性。
EDA是一种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数据集进行探索性分析,揭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趋势和规律,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提供有效的指导。
通过可视化和统计方法,EDA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数据集的特征,并发现其中的异常值、缺失值、重复值等问题,为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提供依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Python编程语言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库(如Pandas、Matplotlib等)来进行EDA实验。
实验过程包括了数据集的加载、数据的基本统计信息分析、数据可视化等环节。
通过对数据集进行统计描述和可视化展示,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关联关系以及异常值的存在情况。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EDA技术的应用方法,并能够运用其提供的工具和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数据的探索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集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建模工作打下基础。
总之,本篇实验报告将分享我在进行EDA实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希望能够对读者对于EDA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有所启发,并为数据分析和挖掘领域的学习提供一些借鉴思路。
1.2 文章结构本篇实验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次实验进行概述,说明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本次实验的背景以及实验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将介绍文章的结构,明确各个章节的内容,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
正文部分是本次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
首先,将详细讲述实验的背景,包括实验的目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的重要性。
其次,将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过程,包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与方法、实验的步骤和操作,以及实验中的关键数据和实验结果。
eda技术实验报告
eda技术实验报告EDA技术实验报告引言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是现代电子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EDA技术的背景、应用和实验结果。
背景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路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手工设计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EDA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它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和算法,帮助设计师完成电路设计、仿真、布局和验证等工作。
应用1. 电路设计EDA技术的核心应用是电路设计。
通过EDA工具,设计师可以绘制电路图、选择器件、进行参数设置等。
EDA工具还可以自动进行电路优化,提高电路性能。
2. 仿真验证在电路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
EDA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仿真结果,帮助设计师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仿真验证可以帮助设计师发现潜在的问题,提前解决。
3. 物理布局物理布局是将电路逻辑转化为实际的物理结构。
EDA技术可以自动进行物理布局,优化电路的面积和功耗。
物理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电路验证在电路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电路验证,确保电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EDA技术可以自动进行电路验证,提供准确的验证结果。
电路验证可以帮助设计师发现设计缺陷,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实验设计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款EDA工具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包括与门和或门。
然后,利用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和优化。
最后,对电路进行物理布局和验证。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数字电路在不同输入条件下均能正确输出结果,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
2. 通过优化算法,我们成功提高了电路的性能,减少了功耗和面积。
3. 物理布局结果显示,电路的布局紧凑,满足了设计要求。
4. 电路验证结果显示,电路的功能和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验证了电路的可靠性。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EDA(数据探索性分析)技术,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所研究数据的特征、分布、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值等,从而为后续的数据建模和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二、实验步骤1. 数据收集与加载从数据源中获取所需数据集,并使用相应的数据加载工具将数据集导入到实验环境中。
多种数据源包括文件、数据库、API请求等方式均可。
2. 数据检查与预处理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检查,包括数据类型、缺失值、异常值等方面的处理。
根据具体需求,对缺失值可以进行填充或删除操作,对异常值可以通过替换、删除或者修复的方式进行处理。
3. 数据探索性分析a)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指标,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异程度。
b) 单变量分析对每个变量进行分析和探索,绘制直方图、箱线图、概率密度图等,以帮助我们了解变量的分布情况、异常值等。
c) 多变量分析使用散点图、柱状图、热力图等方式,对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相关性分析、协方差矩阵等方法来探索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4. 结果可视化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可视化方法将分析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如绘制折线图、散点图、热力图等。
可视化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5. 异常检测与处理在探索性分析过程中,发现异常值后,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决定如何处理它们。
可以采用剔除、修复等方式,使得数据能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6. 相关性分析对于关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使用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来衡量它们的相关程度。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它们与问题或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所研究数据集的EDA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数据集的缺失值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避免因缺失数据引起的结果不准确或失真的问题。
2. 变量A和变量B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当A增加时,B 也会相应地增加;变量C则与变量A和B之间的关系较弱。
EDA实验报告完结版
EDA实验报告完结版一、实验目的本次 EDA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设计,深入理解和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具体而言,包括熟悉 EDA 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运用硬件描述语言(HDL)进行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描述,以及通过综合、仿真和实现等流程,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硬件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 EDA 工具为_____,该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和强大的设计支持,包括原理图编辑、HDL 代码编写、综合、仿真和下载等。
实验所使用的硬件平台为_____开发板,其具备多种接口和资源,便于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际验证和测试。
三、实验内容1、基本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使用 HDL 语言(如 Verilog 或 VHDL)设计常见的基本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通过编写代码,对逻辑门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描述,并进行综合和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并实现较为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加法器、减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
运用 HDL 语言描述电路的功能,进行综合和仿真,确保电路在各种输入情况下的输出结果符合预期。
3、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等。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时钟信号、同步复位和异步复位等因素,通过仿真验证时序逻辑的正确性,并对电路的性能进行分析。
4、有限状态机(FSM)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一个有限状态机,实现特定的功能,如交通信号灯控制器、数字密码锁等。
明确状态转移条件和输出逻辑,通过编写 HDL 代码实现状态机,并进行综合和仿真,验证其功能的准确性。
5、综合与优化对设计的电路进行综合,生成门级网表,并通过优化工具对电路进行面积、速度等方面的优化,以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
6、硬件实现与测试将综合后的设计下载到硬件开发板上,通过实际的输入输出信号,对电路的功能进行测试和验证。
观察电路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EDA实验报告(绝对有用)
EDA实验报告(绝对有用)本次实验主要针对数据分析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EDA)进行了深入学习和实践。
EDA是一种针对数据集中每个变量和变量之间关系的视觉和统计方法的分析方法,它旨在识别有趣的模式、特征和异常,这些信息有助于之后的建模和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Python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利用了NumPy、Pandas、Matplotlib、Seaborn等库进行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操作。
我们选取了Titanic 号乘客的数据集进行实验,该数据集包含了乘客的个人信息、船票信息、生还情况等信息。
该数据集是一个经典的数据集,经常被用来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
实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数据探索。
首先,我们对数据集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
我们利用head()和sample()函数查看了数据集的前5和5个随机样本,了解了数据集的变量的类型和取值范围。
然后,我们通过describe()函数来对数据集进行统计摘要分析,包括每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从而对数据集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把握。
接着,我们利用info()函数查看了数据集中的缺失值和数据类型,进一步了解了数据清洗的工作量。
在了解了数据整体情况之后,我们进一步对数据集的不同变量进行了探索。
我们先对生还情况(“Survived”)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不同乘客的生还率分布情况。
我们利用pie()和countplot()函数分别使用饼图和直方图来展示了不同生还情况的比例和数量。
我们发现,生还乘客和死亡乘客的比例为38.4%和61.6%。
接着,我们对乘客的性别(“Sex”)进行了分析,以确定男女乘客的生还率差异情况。
我们利用countplot()函数来展示男女乘客的数量和生还率情况,发现女性乘客的生还率比男性高得多。
这进一步证明了Titanic号上的“女士优先”政策。
我们还分析了乘客的舱位等级(“Pclass”)和年龄(“Age”)等变量,以确定这些因素与生还率的关系。
EDA技术实验报告(1)
实验一利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4位全加器一、实验目的:掌握利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简单组合电路的方法,掌握MAX+plusII的层次化设计方法。
通过一个4位全加器的设计,熟悉用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详细流程。
二、实验原理:一个4位全加器可以由4个一位全加器构成,全加器的进位以串行方式实现,即将低位加法器的进位输出cout与相邻的高位加法器的低位进位输入信号cin相接。
1位全加器f-adder由2个半加器h-adder和一个或门按照下列电路来实现。
半加器h-adder由与门、同或门和非门构成。
四位加法器由4个全加器构成1234三、实验内容:1. 熟悉QuartusII软件界面,掌握利用原理图进行电路模块设计的方法。
QuartusII设计流程见教材第五章:QuartusII应用向导。
2.设计1位全加器原理图(1)生成一个新的图形文件(file->new->graphic editor)(2)按照给定的原理图输入逻辑门(symbol->enter symbol)(3)根据原理图连接所有逻辑门的端口,并添加输入/输出端口(4)为管脚和节点命名:在管脚上的PIN_NAME处双击鼠标左键,然后输入名字;选中需命名的线,然后输入名字。
(5)创建缺省(Default)符号:在File菜单中选择Create Symbol Files for Current File项,即可创建一个设计的符号,该符号可被高层设计调用。
3.利用层次化原理图方法设计4位全加器(1)生成新的空白原理图,作为4位全加器设计输入(2)利用已经生成的1位全加器的缺省符号作为电路单元,设计4位全加器的原理图.4.新建波形文件(file->new->Other Files->Vector Waveform File),保存后进行仿真(Processing ->Start Simulation),对4位全加器进行时序仿真。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模式,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流程。
2. 实验原理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电子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的自动化。
常用的EDA工具有电路仿真、电路布局、原理图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等。
3. 实验步骤
3.1 电路仿真
首先,我们需打开EDA工具,并导入所需的仿真器和电路元件库。
其次,我们需绘制电路图并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和改进电路设计。
3.2 电路布局
在电路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进行电路布局,以便更精确地计算
电路性能和参数。
在布局过程中,我们需根据电路设计需求进行
元件排布,并考虑布局紧凑性和功耗等因素。
3.3 原理图设计
电路图设计是EDA工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
我们全面了解电路设计的各个细节,确定电路元件的类型和参数,以及进一步优化电路性能。
3.4 印刷电路板设计
在进行电路仿真、布局、原理图设计后,我们需将电路设计转
化为印刷电路板(PCB)的形式。
在进行印刷电路板设计前,我
们需考虑各个细节,在选择印刷方式、器件布局、线路距离、阻
抗匹配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
4.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EDA工具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
和重要性,并掌握了EDA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流程。
此外,我
了解了EDA工具在电子设计和生产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对于今后
电子设计工作的开展和优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EDA实验报告单极放大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EDA实验报告单极放大电路的设计和仿真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仿真单极放大电路,掌握电路设计及仿真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单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EDA仿真软件2.电脑三、实验原理在单极放大电路中,电源电压通过电阻分压形成集电极电压,而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经过耦合电容C1进入晶体管的基极,从而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增强。
四、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1.确定电源电压: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电源电压。
2.选择晶体三极管型号:根据实验要求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晶体三极管型号。
3.计算电阻值:根据单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计算电阻的取值范围,并选择合适的电阻值。
4.设计电路连接方式:将电源、电阻、晶体三极管按照电路原理进行连接并设计电路图。
5.仿真电路:使用EDA仿真软件,将设计好的电路连接到仿真软件中。
6.设置仿真参数:设置仿真参数,包括电源电压、工作频率等。
7.运行仿真:运行仿真程序,获取仿真结果。
8.分析结果: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电路的工作情况,包括输出电压增益、输入输出阻抗等。
9.修改参数:根据分析结果,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重新进行仿真。
10.重复步骤6-9,直到仿真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仿真,得到了单极放大电路的工作情况如下:1.输出电压增益:根据仿真结果,计算得到了单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增益为X。
2.输入输出阻抗:根据仿真结果,计算得到了单极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为Y,输出阻抗为Z。
3.波形分析:通过仿真软件,获取到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进行比较分析。
六、实验结论通过设计和仿真单极放大电路,了解了电路设计及仿真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了单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相关结果。
EDA实验报告含结果图
EDA电子课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一四人表决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Quartus II软件的使用。
2、熟悉EDA-IV实验箱。
3、熟悉EDA开发的基本流程。
二硬件需求1、RC-EDA-IV型实验箱一台;2、RC-EDA-IV型实验箱配套USB-Blaster下载器一个;3、PC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所谓表决器就是对于一个行为,由多个人投票,如果同意的票数过半,就认为此行为可行;否则如果否决的票数过半,则认为此行为无效。
四人表决器顾名思义就是由四个人来投票,当同意的票数大于或者等于3人时,则认为同意;反之,当否决的票数大于或者等于2人时,则认为不同意。
实验中用4个拨挡开关来表示4个人,当对应的拨挡开关输入为‘1’时,表示此人同意;否则若拨挡开关输入为‘0’时,则表示此人反对。
表决的结果用一个LED表示,若表决的结果为同意,则LED被点亮;否则,如果表决的结果为反对,则LED不会被点亮。
四实验内容VHDL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EXP3 isport(k1,K2,K3,K4 : in std_logic;ledag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m_Result : out std_logic);end EXP3;--------------------------------------------------------------------architecture behave of EXP3 issignal K_Num :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signal K1_Num,K2_Num: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signal K3_Num,K4_Num: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beginprocess(K1,K2,K3,K4)beginK1_Num<='0'&'0'&K1;K2_Num<='0'&'0'&K2;K3_Num<='0'&'0'&K3;K4_Num<='0'&'0'&K4;end process;process(K1_Num,K2_Num,K3_Num,K4_Num,)beginK_Num<=K1_Num+K2_Num+K3_Num+K4_Num;end process;process(K_Num) beginif(K_Num>2) thenm_Result<='1';elsem_Result<='0';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e;实验电路实验二格雷码转换一实验目的1、了解格雷码变换的原理。
eda实验报告完整版
EDA实验报告焦中毅201300121069实验1 4选1数据选择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EDA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学习使用原理图进行设计输入。
3.初步掌握器件设计输入、编译、仿真和编程的过程。
4.学习实验开发系统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EDA开发软件一套2.微机一台3.实验开发系统一台4.打印机一台三、实验说明本实验通过使用基本门电路完成4选1数据选择器的设计,初步掌握EDA设计方法中的设计输入、编译、综合、仿真和编程的过程。
实验结果可通过实验开发系统验证,在实验开发系统上选择高、低电平开关作为输入,选择发光二极管显示输出电平值。
本实验使用Quartus II 软件作为设计工具,要求熟悉Quartus II 软件的使用环境和基本操作,如设计输入、编译和适配的过程等。
实验中的设计文件要求用原理图方法输入,实验时,注意原理图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例如,元件、连线、网络名的放置方法和放大、缩小、存盘、退出等命令的使用。
学会管脚锁定以及编程下载的方法等。
四、实验要求1.完成4选1数据选择器的原理图输入并进行编译;2.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3.编程下载并在实验开发系统上验证设计结果。
五、实验结果4选1数据选择器的原理图:仿真波形图:管脚分配:实验2 四位比较器一、实验目的1.设计四位二进制码比较器,并在实验开发系统上验证。
2.学习层次化设计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EDA 开发软件 一套 2.微机 一台 3.实验开发系统 一台 4.打印机 一台 5.其它器件与材料 若干 三、实验说明本实验实现两个4位二进制码的比较器,输入为两个4位二进制码0123A A A A 和0123B B B B ,输出为M (A=B ),G (A>B )和L (A<B )(如图所示)。
用高低电平开关作为输入,发光二极管作为输出,具体管脚安排可根据试验系统的实际情况自行定义。
四、实验要求1.用硬件描述语言编写四位二进制码 比较器的源文件; 2.对设计进行仿真验证; 3.编程下载并在实验开发系统上进行 硬件验证。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岳代兵 200800120265电信工二班实验一 4选1数据选择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学习EDA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原理图进行设计输入;初步掌握器件设计输入、编译、仿真和编程过程;学习实验开发系统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通过查阅数字电路课本,得知四选一数据选择器电路如下图。
三、仿真波形功能仿真更容易辨别电路的功能实现与否,故采用功能仿真。
注意功能仿真前,要先生成网络表,Process—>Generate Functional Simulation Netlist。
四、引脚分配A1—SW[0] (PIN_N25)A0—SW[1] (PIN_N26)D0—SW[2] (PIN_P25)D1—SW[3] (PIN_AE14)D2—SW[4] (PIN_AF14)D3—SW[5] (PIN_AD13)Y—LEDR[0] (PIN_AE23)实验二四位比较器一、实验目的设计四位二进制码比较器,并在实验开发板系统上验证;学习层次化设计方法。
二、实验源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bijiaoqi isport( a: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g,m,l:out std_logic);end bijiaoqi;architecture behave of bijiaoqi isbeginprocess(a,b)beginif(a>b) then g<='1';m<='0';l<='0';elsif(a<b) then g<='0';m<='0';l<='1';elsif(a=b) then g<='0';m<='1';l<='0';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e;三、仿真波形(功能仿真)四、引脚分配a[0]—SW[0] (PIN_N25)a[1]—SW[1] (PIN_N26)a[2]—SW[2] (PIN_P25)a[3]—SW[3] (PIN_AE14)b[0]—SW[4] (PIN_AF14)b[1]—SW[5] (PIN_AD13)b[2]—SW[6] (PIN_AC13)b[3]—SW[7] (PIN_C13)l—LEDR[15] (PIN_AE13)m—LEDR[16] (PIN_AE12)g—LEDR[17] (PIN_AD12)实验三并行加法器设计一、实验目的设计一个4位加法器;体会用HDL经行描述的优点。
eda实验报告完整版
eda实验报告完整版EDA实验报告一、文献综述EDA,全称为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是一种数据探索性分析方法。
EDA通过多种可视化工具和数据分析技术快速探索数据集的特征和结构,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异常,确定数据的可靠性和种类。
EDA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建模提供参考。
EDA作为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步骤,在数据分析和建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随着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EDA正在成为数据分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大数据时代,EDA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其传统的数据探索性分析功能,成为了快速调试和优化模型的重要手段。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EDA技术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在实际数据集中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探索性分析。
主要目标包括:1.掌握常用的EDA方法和可视化工具。
2.通过对实际数据集处理和分析,了解数据的特征和结构。
3.确定数据集的质量、可靠性和种类。
4.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建模提供参考。
三、实验流程1.数据集的加载和清洗本次实验选用的数据集为Iris数据集,包含了鸢尾花的三个品种(Setosa、Versicolour、Virginica)的四个特征(sepal length、sepal width、petal length、petal width)共150个样本。
由于Iris数据集已经经过处理,因此不需要进行特殊的预处理。
为了更好地探索Iris数据集,我们将其存储为dataframe格式,以方便进行数据的各类统计和可视化。
2.数据特征的可视化在数据特征的可视化中,我们使用了多种可视化工具包括:ggplot2和ggpubr。
下面是我们在R语言环境下所使用的代码。
# 加载ggplot2和ggpubrlibrary(ggplot2)library(ggpubr)#加载Iris数据集data("iris")df = iris# 1.绘制直方图hist <- ggplot(df, aes(x = Sepal.Length)) +geom_histogram(fill = "blue", alpha = .5, bins = 30) +ggtitle("Distribution of Sepal.Length")# 2.绘制密度图density <- ggplot(df, aes(x = Sepal.Width, fill = Species)) +geom_density(alpha = .5) +scale_fill_manual(values = c("#00AFBB", "#E7B800", "#FC4E07")) +ggtitle("Density plot of Sepal.Width")# 5.绘制箱线图boxplot <- ggplot(df, aes(x = Species, y = Sepal.Length, fill = Species)) + geom_boxplot() +ggtitle("Boxplot of Sepal.Length by Species")上述代码会生成6个图表,分别为直方图、密度图、散点图、热力图、箱线图和柱状图。
华北电力大学数字电子钟设计EDA电子电工实习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数字电子钟设计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实习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实验日期:分位计时电路与秒针计时电路设计原理相似。
分低位计数用十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由脉冲信号触发计数,59秒时,分个位清零;分高位计数用六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9分时,分高位芯片ENT输入高电平,由此触发计数,59分(分低位输出1001B,分高位输出0101B)时,分高位清零,并向时个位进位。
3、时分位计时电路设计(24进制)时低位计数用十(或四)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59分59秒时触发计数,9时59分59秒(时低位输出为1001B,分高位输出为0101B,分低位输出为1001B,秒高位输出0101B,秒低位输出1001B),或者23时59分59秒(时高位输出为0010B,时低位输出为0011B,分高位输出为0101B,分低位输出为1001B,秒高位输出0101B,秒低位输出1001B)时,时低位清零;时高位计数用三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9时59分59秒时,时高位芯片ENT输入高电平,由此触发计数,23时59分59秒时,时高位清零。
选作部分:电子钟实现校时、清零和整点报时功能。
1.校时电路利用与门、或门和非门的基本特性,通过分析实验要求得出:控制数字电子钟分低位与时低位的使能端(ENT)输入(将使能端的输入分两部分,一种是自然输入,一种是输入相应电平信号手动控制使能信号)实现校时。
如下图(6)所示:他他他PIN_74pin_name12INPUTVCCNOTinst16OR2他他他他ENTinst1159他图(5)分校对电路他他他PIN_73pin_name13INPUTVCCNOTinst15OR2他他他他ENTinst1459他59他图(6)时校对电路2.清零电路控制数字电子钟各个位的清零端(CLRN)输入(清零端的输入分两部分,一种为自然输入,一种是输入相应电平信号手动控制清零)实现清零。
EDA实验报告
EDA课程实践感悟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英文缩写,是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快速、有效、高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
这次学校为我们安排的EDA 课程包括了课堂讲授、课后自修以及课程实验三个环节,从这次课程当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础知识,锻炼提高了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自己对EDA的了解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述和课后对书本的自习,我初步了解了EDA的特征和优势,目标和流程并知道了一些EDA公司和工具,并学习了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
1 EDA的特征和优势在现代电子设计中,几乎所有的设计工作都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
,设计者只需完成对系统功能的描述,就可以由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得到设计结果。
EDA以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为系统逻辑描述手段完成的设计文件可以自动完成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布局布线和仿真测试,直至实现既定的电子线路系统功能。
飞速发展EDA 技术使得“自定而下”的设计方法被广泛使用。
在这种新的设计方法中,由用户也对整个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和功能划分,系统的关键电路用一片或几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
用户首先从系统级设计入手,在顶层进行功能方框图的划分和结构设计;在方框图以及进行仿真、纠错看,并用硬件描述语言对高层次的系统行为进行描述;用逻辑综合优化工具生成具体的门级逻辑电路的网表,其对应的物理实现可以是印制电路板或专用集成电路。
EDA技术便利了复杂系统的设计,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系统建模和电路仿真功能,全方位地利用计算机和自动设计、仿真和测试技术,降低了设计者的硬件知识和硬件经验的要求。
2 EDA的设计流程一个典型的EDA 设计流程主要包括设计准备,设计输入、设计处理、器件变成和设计验证等五个基本步骤。
设计输入有多种方式,包括采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设计的文本输入方式、图形输入方式和波形输入方式,或者采用文本、图形两者混合的设计输入方式,也可以采用“自顶向下”的层次设计方法,将多个输入和并为一个设计文件。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EDA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使用,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仿真和实现流程,提高对数字逻辑电路的理解和设计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1、计算机一台2、 EDA 软件(如 Quartus II 等)三、实验原理1、数字逻辑基础数字电路中的基本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
通过这些基本逻辑门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数字逻辑功能。
2、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取决于当前的输入,不存在存储单元。
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有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
3、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不仅取决于当前的输入,还与电路的过去状态有关。
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有计数器、寄存器等。
四、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简单的加法器使用基本逻辑门设计一个两位加法器,输入为两个两位的二进制数A 和 B,输出为它们的和 S 以及进位 C。
2、设计一个 4 位计数器实现一个 4 位的计数器,能够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计数,计数范围为 0 到 15。
3、设计一个数码管显示译码器将输入的 4 位二进制数转换为数码管的 7 段显示编码,实现数字 0 到 9 的显示。
五、实验步骤1、加法器设计(1)打开 EDA 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2)使用原理图输入方式,绘制出加法器的逻辑电路图,包括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
(3)对设计进行编译,检查是否存在语法错误。
(4)创建仿真文件,设置输入信号的激励,进行功能仿真,观察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2、计数器设计(1)在项目中新建一个模块,使用 Verilog HDL 语言描述计数器的功能。
(2)编写测试代码,对计数器进行仿真验证。
(3)将计数器下载到硬件开发板上,通过观察实际的输出结果验证其功能。
3、数码管显示译码器设计(1)同样使用原理图输入方式,设计数码管显示译码器的逻辑电路。
(2)进行编译和仿真,确保译码器的功能正确。
(3)将译码器与计数器连接起来,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显示。
EDA实习报告(超全:包含Multisim各种电路详细仿真、公式计算,原理详细分析、实验心得、实验详细结果等)
EDA技术及其应用实训报告1、实训目的1.1实训目的(1)掌握EDA技术及开放流程。
(2)掌握Multisim的使用方法和仿真操作。
(3)能够用Multisim软件进行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4)熟练运用Multisim软件并掌握其界面模块的功能。
(5)理解并掌握EDA技术在电路以及模电、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1.2 实训要求(1)利用Multisim仿真L、C串联谐振电路,并用波特图仪测定频率特性。
(2)利用Multisim仿真三相三线制Y形非对称电路,并按要求分析。
(3)利用Multisim仿真模拟电路,并按要求进行分析。
(4)利用Multisim仿真数字电路,并按要求进行分析。
2、实验内容2.1 模拟电路部分要求:单管共射极分压式放大电路1、分析静态工作点(直流分析)2、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交流分析)解:①电路截图如下:② 电路示波器及电压表显示(截图)如下:由上图波形数据可知:实测数据7.76-438.4573.340-=≈UA③ 原电路直流通路如下:测量值如下:B U=C I=CE U④ 理论值计算◆ 静态工作点的分析Vk k kU R R R U CC b b b B 73.212511515212≈+=+=mA R U U I I e BE B E C 135.11000246.073.2=⨯-=-=≈()()VR R I U R I R I U U e C C CC e E C C CC CE 94.321.5135.112=+⨯-=+-=--=◆ 三极管的输入电阻1208.882uAm 073.1==≈A I I BQ CQ β()Ω=⨯+=++≈K I r r EQ bb be 071.3135.126121300261'β◆ 该放大电路的各项交流参数分别为Ω=≈Ω==Ω===⨯-=-=K R r K R R r r R R R r R A C O b b be i L C L be L u 1.538.2////k 2//87-071.3212021''β⑤ 经第三、第四步骤的比较,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差异范围很小,说明理论与实测相对来说是符合一致的。
ed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ed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基本的数字电路。
3. 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设计流程,掌握设计规范,具备初步的电路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操作EDA软件,完成电路的原理图绘制、仿真和布局布线。
2. 学生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提高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需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EDA基本概念与工具介绍- 电子设计自动化原理简介- 常用EDA软件功能与操作方法2. 数字电路设计基础- 数字电路基本元件及功能- 原理图绘制与仿真分析3. 布局布线与PCB设计- PCB设计流程与方法- 布局布线技巧与规范4.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实验总结与反思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 EDA基本概念与工具介绍- 数字电路基本元件及功能第二周:- 原理图绘制与仿真分析第三周:- 布局布线与PCB设计第四周:- 实验报告撰写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第六章“电子设计自动化”相关章节紧密相连,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
(2013--2014年度第1学期)
名称:电子电工实习(EDA部分)院系:科技学院信息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张宁孙娜
设计周数:分散1周
成绩:
日期:2013年11月9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设计一个具有基本功能的电子钟
2、实验要求
(1)、在6位数码管上按24小时进制显示“时”“分”“秒”;
(2)、有对“时”“分”“秒”的校时功能;
(3)、具有正点报时功能。
当快到正点,即某点59分50秒时,电子钟报时,蜂鸣器鸣叫,10秒后结束;
二、设计实验
1、设计原理及其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是一个将“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
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
因此,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计数器、校时电路、报时电路和蜂鸣器组成。
干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
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
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
“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24小时的累计。
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送到六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六位LED 六段显示器显示出来。
整点报时电路时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脉冲信号,然后去触发一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
校时电路时用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的。
(2)、简述74LS163
2、设计思路
通过分析实验要求得出:选用74LS163芯片共计6片,采用同步计数的方法来设计相关计时器(同一源输入脉冲接至CLK ,控制ENT 使能端实现计数),秒位计时器与分位计时器均为60进制,时位计时器为24进制。
控制验证当数字电子钟的输出为59分50秒时,与一个本电路所用的源输入脉冲信号,利用与门的特性输出相应的高低电平接通蜂鸣器实现整点报时。
三、实验具体设计
1、秒位计时电路设计(60进制)
秒低位计数用十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由脉冲信号触发计数,9秒(秒低位输出1001B )时,秒低位清零;秒高位计数用六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9秒时,秒高位芯片ENT 输入高电平,由此触发计数,59秒(秒低位输出1001B ,秒高位输出0101B )时,秒高位清零。
如图(1)所示
74LS163芯片
4位二进制输出
2、分位计时电路设计(60进制)
分低位计数用十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59秒时触发计数,9分59秒(分低位输出为1001H ,秒高位输出0101B ,秒低位输出1001B )时,分低位清零;分高位计数用六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9分59秒时,分高位芯片ENT 输入高电平,由此触发计数,59分59秒(分高位输出为0101B ,分低位输出为1001B ,秒高位输出0101B ,秒低位输出1001B )时,分高位清零。
如下图(2)所示:
图(1)秒位计时电路
分低位
图(2)分位计时电路
3、时位计时电路设计(24进制)
时低位计数用十(或四)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59分59秒时触发计数,9时59分59秒(时低位输出为1001B,分高位输出为0101B,分低位输出为1001B,秒高位输出0101B,秒低位输出1001B),或者23时59分59秒(时高位输出为0010B,时低位输出为0011B,分高位输出为0101B,分低位输出为1001B,秒高位输出0101B,秒低位输出1001B)时,时低位清零;时高位计数用三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9时59分59秒时,时高位芯片ENT 输入高电平,由此触发计数,23时59分59秒时,时高位清零。
如下图(3)所示:
图(3)时位计时电路
4、整点报时电路
控制验证当数字电子钟的输出为59分50秒时,与一个本电路所用的源输入脉冲信号,利用与门的特性输出相应的高低电平接通蜂鸣器实现整点报时。
如下图(4)所示:
5、实验步骤
(1)、软件仿真:
根据上述设计,使用Quartus II9.0进行相关原理图的描绘、编译和波形仿真,观察数字电子时钟是否逻辑有误;(2)、硬件仿真:
使用Quartus II9.0对所设计数字电子时钟进行管脚分配与封装(参照老师所给文档,保护、数码管选通电路、硬件连线与管脚配置等),下载到实验板上进行硬件仿真,观察数码管显示,在实验板上进行操作验证是否实现所设计功能。
如不满足实验要求,需反复修改设计,直到满足。
四、实验结果
1、完成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下载到实验板上硬件仿真实现预期设计。
利用Quartus II9.0
进行仿真的波形如下图(5)至图(9)所示:
图(8)时低位(hourl)波形正确
图(5)秒低位(secl)秒高位(sech)波形正确
图(6)
分低位(minl)波形正确
图(7)分高位(minh)波形正确
图(9)时高位(hourh)波形正确
2、完成选做部分:电子钟实现整点报时功能电路的设计,下载到实验板上
硬件仿真基本实现预期设计。
3、问题分析及处理
1.实验开始,波形仿真时观察到时钟各位数字显示不是按照0—9顺序显示的,而且有一定的跳变。
经分析是软件设置中高低位对应关系不正确,修改后部分位显示正常;
2.在1问题基础上,继续分析发现秒到分及分到时的进位逻辑有一定问题。
修改后实现基本计时电路设计;
3.硬件仿真时,起初整点报时仅有一声长鸣,于是将59分50秒的输出与上源输入脉冲,实现了自59分50秒每秒一鸣;
4.虽已基本达到设计初衷,但本次设计仍然不尽完备,在校位等功能上仍有待完善。
五、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本次实验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本次实验中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字电子、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基本知识,培养了我独立设计比较复杂的数字逻辑的能力。
同时,我熟悉并初步掌握了使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设计数字逻辑的方法,还学会了使用Quartus II9.0软件设计时钟。
包括设计输入、编译、软件仿真、下载和硬件仿真等全过程。
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思维受限,自己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幸得各位实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实验得以顺利进行。
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电路的设计中,自己深切体会到了“欲速则不达”之理。
起初,自己并未统筹全局,却因部分基本模块设计的较快而洋洋自得,却忽视了综合的优化完善。
一次,计时电路在编译无误后却无法显示正确的波形,认为自己逻辑无误的我顿时产生了疑惑,在仔细观察后,我发现了逻辑欠缺,在秒计时电路与分计时电路的连接处仅仅注意到了本部分的使能,而忽略了衔接。
找出了错误,我静下心来,先设计每一个功能模块,用软件仿真,调试每个功能
模块,以实现各种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再将各种功能模块连接起来,调试总的系统,完成总体功能的实现。
我的动手能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感到十分的高兴。
同时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有很大的用处。
但是我还有不足,按照电路连接实物时,器件的摆放不够科学,最终导致了,只有自己能看懂电路的走向。
不过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提高,做一个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